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2-06-13 15:50:02 浏览数: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15篇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1

  一个公共政策能不能带来获得感,不仅要看当前可不可以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也要看它和群众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日前的一份两会热门问题调查显示,关注度最高的5个关键词,4个与民生有关,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引起刷屏的热词,大到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小到提速降费、全域旅游,也集中在民生领域。工资涨一点,雾霾天少一点,交通顺畅一点……群众的这些利益关切,寄托着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希望。

  民生政策能不能让民心满意,关键看获得感有多强。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另一个在价值层面,当政策目标与公众期待相吻合,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许多民生政策不仅注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并且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作为重要政策目标考虑进来,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近日印发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降低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也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更彰显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价值关怀。其抚慰作用,无疑会超越具体的受益者而扩展至全社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久前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管理办法,直指“黑厨房”的安全隐患,但并未把“网上美食”一棍子打死,而是预留了成长空间。这样的政策尺度,体现了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新生活习惯的尊重。不久前,江西南昌启动了儿童DNA数据库建设,以预防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这种回应社会呼声的政策,也很解渴。

  在利益格局复杂多样的当下,政策考量应该是多方面的,群众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能轻视。量力而行,民生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只不过,判断群众的某种呼声是否合理、相关政策有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被现有利益格局所束缚,还应该把改革空间计算进来。比如,农村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协调医保、民政、扶贫等部门,还要实行新的结算制度。可见,要有一股子闯劲儿,还要有一股子韧劲儿,群众期盼的公共政策,才不会被那些可以改革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捆住手脚。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条件一成熟,具备可行性,民生政策还是应该顺应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出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党员干部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从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监测,到不少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民生政策的制定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群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还可以把政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价值期待。两方面都解渴了,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并维护好公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2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国家发展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党和国家面对压力的勇气和力量。从国民经济到生态环保,从居民住房到教育文体,报告体现了党和国家强烈的为民情怀,处处体现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沉溺于自己的舒适区,而是要将个人放在更开阔、宏观的集体视角下,为祖国健康工作、努力向上。面对困难与压力,我们要与国家一同“爬坡过坎”,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前行!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不仅因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创新能力的增强,也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总理指出了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这样的总结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深谋远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3

  今天上午在学院的组织下聆听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内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取得了能够载入人类发展史册的伟大成就。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百年辉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放到最高的位置,着力解决民生短板问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国际环境愈发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弘扬建党精神,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让中华民族更为骄傲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

  中国共产党更有为世界人民谋大同的担当。全球疫情依然严峻,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世界抗疫做出贡献,并如期召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认识到,我们青年党员应当牢固树立不忘初心的理念,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贡献一份力量,以奋斗实现青春价值。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4

  2022年的全国两会注定精彩纷呈,这是由2022年的特殊意义所决定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的带领下,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出发,到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亮点突出的成绩单。2022年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等预期目标既是积极的,又是务实的。这一增长目标实现并不容易,报告强调,“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必须爬坡过坎”、“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体现了政府在经济上“稳增长、防风险”的战略与决心,相信通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定能实现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5

  2022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也拉开了2022全国两会的序幕。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依法行使职权,共商改革发展稳定大计,共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经济管理学院积极组织学生支部党员同志认真观看学习2022全国两会,就2022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发表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在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体悟初心使命,并从中汲取不懈前进的力量,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华章。

  针对总理关于制造业发展回望和规划更加以关注:规划中指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下,通过多渠道资本投入促进中小微企业进行信息化转型。面对疫情情境,通过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使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等等。

  报告中既有目标设定,又有发展层面的具体措施,给出了明确方向,这让我想起很多次研究领域专家指导我们学术工作时,告知我们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做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的建议。我们做科研的目标与情怀,应该立足于国家发展与民生需求,需要站在前沿的同时促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政府工作报告》件件实实在在,句句掷地有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信心如磐的中国,一个汇聚磅礴力量的中国,在创新发展的路上,我们底气足、信心更足。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6

  通过学习两会,党支部中各位成员深感收获颇丰。全体成员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国家对人民的关心与支持,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相信两会的召开能够更好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鼓舞全国人民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承载着14亿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定能继续劈波斩浪,再创辉煌!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7

  总结历史,回首过往,面向未来。过去的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胜利召开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过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的影响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信而坚定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决心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体育强国梦,同时作为篮球专业的学生,我会在振兴“三大球”的工作中践行“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为祖国的篮球事业发展努力奋斗!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8

  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2021年的政府答卷而倍感振奋,为2022年的宏伟愿景而满怀信心。

  2021年,在较为严峻的大环境中,我国经济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展现着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聚焦教育领域,教育改革发展也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等等。另外,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中也包含对学生心理健康、硕士考核等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这让我对我国未来教育领域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2022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党员,我们要积极学习两会精神,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秉持心有大爱、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态度,不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用青春奋斗担当起我们的时代责任!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9

  2022年3月5日上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召开。我们正处于在变局与机遇并存的历史关头,发展进入新阶段。本次报告精神与十九大等历次会议一脉相承,并对社会发展工作作出具体化的安排,坚决贯彻了党中央的决策。

  在总理讲话中,我多次听到“六稳六保”,特别是稳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在经济增速上不搞大步迈进,而是考虑当下经济环境和发展背景,在经济运行的合理预期内,稳中求进稳字当头,提出5.5%的增长目标,这也是我们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平均预期。第二,报告中指出2022年要继续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宏观力度也很大,财政政策上,财政支出相较去年扩大2万亿,同时也为市场主体减负2.5万亿。货币政策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第三,在社会关切的问题上,促进就业、提升市场主体,保障基本医疗、养老、教育,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国际局势纷繁复杂,我们依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规划,这份底气和信心在于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发展理念,保证质量和结构,规模和速度统筹发展。

  中国的发展都是在挑战中前进,人民有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要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10

  一个公共政策能不能带来获得感,不仅要看当前可不可以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也要看它和群众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日前的一份两会热门问题调查显示,关注度最高的5个关键词,4个与民生有关,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引起刷屏的热词,大到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小到提速降费、全域旅游,也集中在民生领域。工资涨一点,雾霾天少一点,交通顺畅一点……群众的这些利益关切,寄托着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希望。

  民生政策能不能让民心满意,关键看获得感有多强。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另一个在价值层面,当政策目标与公众期待相吻合,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许多民生政策不仅注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并且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作为重要政策目标考虑进来,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近日印发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降低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也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更彰显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价值关怀。其抚慰作用,无疑会超越具体的受益者而扩展至全社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久前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管理办法,直指“黑厨房”的安全隐患,但并未把“网上美食”一棍子打死,而是预留了成长空间。这样的政策尺度,体现了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新生活习惯的尊重。不久前,江西南昌启动了儿童DNA数据库建设,以预防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这种回应社会呼声的政策,也很解渴。

  在利益格局复杂多样的当下,政策考量应该是多方面的,群众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能轻视。量力而行,民生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只不过,判断群众的某种呼声是否合理、相关政策有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被现有利益格局所束缚,还应该把改革空间计算进来。比如,农村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协调医保、民政、扶贫等部门,还要实行新的结算制度。可见,要有一股子闯劲儿,还要有一股子韧劲儿,群众期盼的公共政策,才不会被那些可以改革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捆住手脚。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条件一成熟,具备可行性,民生政策还是应该顺应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出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党员干部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从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监测,到不少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民生政策的制定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群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还可以把政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价值期待。两方面都解渴了,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并维护好公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11

  2022年3月5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现场进行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通过观看此次报告,我深切感受到一年来,虽然党和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出现多次聚集性疫情、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但依然完成了许多历史任务,使经济稳中求进,协调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生产,也持续改善了民生,始终牢记着最初的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接下来的一年里,政策继续向民生倾斜,坚持推进区域协调化发展,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乡村振兴。由此可见,在新的一年里,国家将继续带领人民在中国经济、民生的各个领域行稳致远,在一系列的挑战之下,我们也一定能脚踏实地地走向光明的未来。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12

  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我倍感振奋。过去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国完成各项既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这些都离不开党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

  春雷阵阵,万象更新。立足当下,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一系列伟大成就历历在目,让我们成长在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倍感荣耀与自豪。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名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者,我仍和学生一起坚守在张家口赛区,通过互联网热切关注两会动态。我要将坚定的政治信念、理性的专业思考与高度的服务热情三者结合起来,将对党和国家的忠心、对工作的热情、对身边师友的诚心和对自身奋斗的信心结合起来,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体育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13

  时代从不会停止脚步,但只有能够坚持历史主动性尊重历史规律性,才能解读好时代密码,实现自身稳步发展。而之所以我国能够迈过那些发展中的暗礁险滩,不仅依赖于党的战略清醒和战略部署,还依赖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

  从去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已陆续展开。超10亿选民要直接选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他们在我国五级人大代表中占九成以上,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有关方面从群众的献策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有关部门先后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这些数字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两会”就是汇聚14亿人民奋进力量的重要场合和途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以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民主,也是中国实现良政善治的关键所在。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我国的实现,才使得我们党能够回应时代之问,实现我国“风景这边独好”的稳步前进。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14

  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束不久,冬残奥会已盛大开幕,今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隆重召开更是揭开了我国2022年的新篇章。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现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政府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的关切与回应,充分体现了政府始终关心关注着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这样一份振奋人心、积极务实的政府工作报告,背后凝聚着全国上下的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国家必将克服国内外风险挑战,顶住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压力,爬坡过坎、稳中求进。作为当代青年,躬逢其盛的我们更应把握人生的黄金时期,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个人奋进之动力。

  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面对各种“不确定”,突出我们的“确定”,这是新形势所“发出”的一项新要求。围绕这一新要求,展现新作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

  在疫情大背景下,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遇见了一些难题、遭遇了一些挑战。但难题是用来解决的,挑战是用来战胜的。

  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这个成绩振奋人心。过去的一年,我们同样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但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事实说明,只要树立“尽力而为”的信心,迎难而上,笃行不怠,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创造更大成绩。

  “不确定性”越是多,越是制造干扰,我们越是要凝神专注、保持定力,越是要科学决策、勠力同心。这是我们勇闯难关的动力所在——2022,我们更确定。与此同时,花更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福利,是激发斗志与豪情,增强社会抗压、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庄重承诺,字字句句暖人心。

“全国两会”学习报告篇15

  今日我观看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国人民汇报了共产党和国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去年所取得的工作成绩,也向大家展示了未来一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部分重点工作。

  过去一年我们国家取得的进步来之不易,新的一年的新的征程催人奋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在为各族人民的幸福不断努力奋斗,一个有作为的政党和政府,不仅能使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更能使人民增强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祖国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推荐访问:全国两会 报告 学习 全国两会报告全文心得 全国两会报告心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