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计划生育宣传画的话语建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4 17:50:03 浏览数:

宣传的目的是为了说服。说服的手段除了文字、声音之外,图像也是重要的一种。图像以其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以及强烈的色彩冲击、丰富的画面隐喻等特点,成为对普通群众、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进行政治宣传、社会动员的极好手段。 

通过对宣传画中的“主题文字、色彩、人物、”等元素的分析,探讨不同时期计划生育宣传画的话语建构特点。

主题文字

宣传画的文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标题文字,另一种是画面文字。前者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是大多数宣传画的必备元素;后者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较多见于科普类宣传画,文字内容以简明的科普知识为主。本文对宣传画文字的分析分为“标题文字”和“画面文字”两个类别。标题文字以不同的主题划分,分为:(1)革命需要;(2)利国利民;(3)妇女解放;(4)宝宝健康;(5)婚育新风;(6)人口问题;(7)情感动员;(8)一般政策宣传。画面文字的变量设置包括:(1)说明性文字;(2)动员性文字;(3)科普性文字。

从总体上看:标题文字的主题分布主要集中在“婚育新风”、“利国利民”、“革命需要”三个方面,其中以“婚育新风”最为常见。在以“婚育新风”为主题的宣传画中,内容主要涉及“晚婚晚育”、“男女平等”和“注重人口素质”,暨:“晚生、少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这些新的婚育观念,正好与我国历来存在的“早生、多生、生男”的传统婚育观念一一对应,试图发挥移风易俗的作用;以“利国利民”为主题的宣传画则重在说明计划生育的种种好处,晓之以理;以“革命需要”为主题的宣传画只存在与上世纪70年代,是特定时代的宣传产物。计划生育宣传画的画面文字中,以“动员性文字”最多见,占绝对主流。表明,计划生育宣传画的作用主要在于动员群众,而并非普及卫生知识。

色彩

宣传画的色彩有别于一般的美术画,以浓烈、鲜艳为主调,通过具有强烈对比效应的色彩铺陈,造成鲜明的视觉冲击效果,引人注目。这一特点与卫生宣传画大多张贴在公共场所有关,力求简洁明快、色彩夺目,压倒周围其它的颜色,达到“触目即以形象夺人、色彩夺人、标题夺人”的效果。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蕴含着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本节对计划生育宣传画的色彩分析总体分为“人物着装色彩”和“背景色彩”两个类别,分别以“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白色、黑色、、灰色、杂色”作为变量设置。

从总体上看:(一)、人物着装色彩以红色、蓝色、白色为主调。红色,在中国不仅具有热烈、活跃等含义,还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红色的党旗和国旗寓意为“由无数烈士的鲜血染成”。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部队曾经被称为红军,军帽上配有红色五角星。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记述红军苏区革命斗争历史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西方世界影响广泛,西方习惯于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称为“红色中国”。红色的运用,几乎是中国宣传画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在各类政治宣传画和卫生宣传画中,最为常见。蓝色和白色也曾经是改革开放前中国民众服饰的重要原色,代表着工农阶级的基本色彩。这三种主色调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使宣传画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烙印。(二)、背景色彩的使用较为丰富,以杂色为主调,其次为红色和蓝色。但背景色中从不使用黑色和灰色。

人物

人物是宣传画的主体。对人物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政治宣传画的人物形象通常以男性为主,文艺宣传画的人物形象通常以女性为主,以宣传社会公德为主题的宣传画则往往以少年儿童为主要人物形象。本文对计划生育宣传画的人物分析设置三个变量:性别/年龄组合、职业、人数。其中,“性别/年龄组合”这一变量又分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男孩、女孩、老人等5个选项;“职业”变量分为工人、农民、军人、学生、医生(包括科技人员)和其他(如:家庭妇女、幼儿等);“人数”变量分为单人、双人、群像。

从总体上看:(一)、计划生育宣传画人物在性别构成方面以女性形象占优势。在成年人群中,女性形象是男性形象的近两倍;在儿童人群中,女孩形象是男孩形象的四倍。这与计划生育“关注女性、关注女孩”的特点相吻合。(二)、人物的年龄构成方面,成年人约占54.2%,儿童约占43.3%。,老年人仅占2.5%。一般认为,计划生育只与年轻人和儿童有关。特别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家庭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的情况下,老人与计划生育的关系较为疏远。(三)、人物的职业分布方面,以其他(包括家庭妇女、幼儿、以及具体职业身份不明显者)为最多,占31.9%;其次为学生,占24.5%;工人和农民形象各占16% ,居第三。(四)、人物数量方面以群像居多,超过半数,强调计划生育工作的群体性特征。

从三个不同时期的计划生育宣传画各自的表现特点来看:(一)、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宣传画注重突出成年女性的形象,希望藉此唤起女性在计划生育领域的平等观念、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确立女性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职业形象方面,以工人、农民的形象居多,这与当时工农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相呼应;同时,以“群像”占绝对优势的画面设计也契合了当时各项工作中强调“发动群众”的思维模式。(二)、80年代的计划生育宣传画与70年代相比,显示出鲜明的差别。最显著的一点表现在人物职业形象的变化方面:以往计划生育宣传画中人物形象鲜明的职业特征和阶级特征被淡化,出现了大量职业身份模糊的人物形象,以母亲、女儿、儿子等家庭形象取代了职业形象,突出“家庭”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体位置;同时,画面人物设计基本以“单个”或“两个”人物为主体,一改以往以“群像”为主体的特征;“女孩”形象在计划生育宣传画中所占的比例逐步提升。(三)、90年代之后的计划生育宣传画表现出承前启后、兼收并蓄的特征。“女孩”形象依然占主体,但以往以“单个宝宝”为主体的宣传画逐渐减少,代之以“一家三口”的形象,父亲的形象逐步增多,计划生育工作的“家庭”观念进一步强化;人物职业形象方面,与80年代基本相仿,不再强调人物的职业特征和阶级特征,突出人物的家庭身份,唯一一个“工人形象”出现在向“外来人口”宣传计划生育的画面中,画面主体是两个头戴安全帽的男性建筑施工人员;与80年代计划生育宣传画不同的是,人物“群像”再次成为画面设计的主导趋势,这一点与突出“家庭”的整体形象有关。

从三个不同时期的计划生育宣传画之间的对比、演变来看:(一)、成年男性人物形象经历了一个“多-少-多”的回归过程,但这一“回归”仅仅表现在数量方面,在人物身份上则实现了从“工农兵”形象向“父亲”形象的转变;“男孩”形象始终处于低水平,显然是出于创作者的有意回避;老年人形象在90年代之后出现,与家庭规模趋小、社会老龄化等因素有关。(二)、人物“群像”经历的“多-少-多”变化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推荐访问:宣传画 建构 计划生育 话语 分析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