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能力培养的民办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3 11:40:07 浏览数: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23-0094-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经。本文以黄河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本校“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讨论民办教育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方式。论文首先对软件工程专业社会需求和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和能力点;最后,围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详细论述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使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既有专业应用能力,又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民办高校;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软件工程专业

基金项目: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JG1008512103)。

作者简介:邵开丽,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孔繁民,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数学,软件工程。

随着民办教育的迅猛发展,其在社会多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明确了民办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据2010年中国民办高校网统计(/),全国民办普通高校达到350所,其中民办本科高校为48所,成为高等教育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办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1-2],而提高办学质量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3]。因此,为了推动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以民办本科院校黄河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本校“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目前软件产业界的各种需求。

1 软件工程专业社会需求及就业状况调查

目前国内外对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十分

旺盛,并有逐年扩大之趋势。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对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的统计数据显示,软件产业总收入已达13 364亿元,同比增长34%,产业规模比2006扩大了几乎三倍[4]。2009年软件业从业人员213.2万[5],而且软件业人才需求量也在逐年扩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针对2008年人才市场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IT行业每年存在至少5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并且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

据中华英才网对IT职场人气职位统计的结果显示,计算机软件位列前茅,其中以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及软件测试工程师人气职位增长最快。然而,从对历届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多数软件类应届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却难以感受到这些数字所带来的欣慰,很多毕业生并没有顺利找到对口的工作。虽然这些学生身份上属于工程技术类的应用型人才,在目前IT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理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结果却是“毕业即失业”表现得愈加突出[6]。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软件工程人才短缺;二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因此,民办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明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及其内涵,探索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构建与软件产业需求相适应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7]。

2 民办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规格

2.1 基于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

目前,民办高校教育仍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因此,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成为民办高校教育的特色之一。能力是技能化的知识,是知识应用的综合体现[8]。通过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性能力和社会性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了贯彻和实施黄河科技学院“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软件工程专业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确定,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体系的安排等环节指明了方向。

2.2 专业核心能力分析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一书指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四大专业基本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能力[8]。软件工程专业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二级学科,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更有利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使毕业生就业时既有专业应用能力,又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学团队成员对专业的社会需求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运用软件工程思想对以上四大能力进行分析、分解,形成更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能力,即:软件分析能力、软件设计能力、软件实现能力和软件测试能力,如图1所示。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软件工程专业方面具有良好的科学与工程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开发、软件管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能运用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具备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软件工程思想是一种成熟的指导软件管理和实施的先进思想,重点研究如何以系统的、可控的、高效的方式开发和维护高质量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及较高的专业素质。因此,本专业运用软件工程思想对专业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依据软件工程中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及规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确定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能力,以满足企业或社会的实际需求。文献[7]对软件分析与设计

能力、软件实现能力、软件测试能力及工程综合能力应该掌握或具备的专业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

3 民办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对培养目标的落实、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教学内容的安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软件工程专业应用性强,而且技术发展迅速、变化快,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结构必须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快速适应专业新技术的能力。我院设计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有效保证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基于篇幅,本文仅对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详细介绍。

3.1 基于能力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上述2.2中对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分析,我院将其理论课程体系分成普通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职业与创业教育平台三部分,紧密结合学校的“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关心学生将来科学研究、继续深造、道德素养及创业能力的教育。

软件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三个平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中,普通教育平台主要包括政治、外语、数学、人文、体质等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专业课的学习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职业与创业教育平台是民办教育的特色,通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引导、服务社会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是软件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以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具有软件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能力,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本文着重对专业教育平台的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分析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点、依托的核心课程、能力培养达到的程度及测试要求等方面(如表1所示),保证应用型专业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施。

3.2 基于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使毕业生就业时具备所必需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把实践教学内容按照阶梯螺旋上升的方式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并把软件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及职业资格认证贯穿其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创业教育,完善和实践专业教学体系。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1) 课程实验。

为了使学生学好专业理论课,软件工程专业的每门课都设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同步课程实验,并且

加大实验课的过程管理,具有严格的实验监管体系。要求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30%~50%;每门实验课有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学生对每次实验课的内容都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对实验的分析;制定详细的实验报告评阅标准,对教师的评阅情况进行阶段性评比;对优秀实验报告进行展览和评比;成立督导组不定时抽查听课。这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和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每次实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各专业理论课的实践操作和应用,更好地为后继高层次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实验课的进一步深化,一般放在课程结束的学期末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有较强的综合性、工程性和系统性,要用1~2周(至少30个课时)的时间完成。因此,开设课程设计的课程必须能体现出这些特点,如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与应用、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课程,都可以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掌握软件开发技术与方法。

为了突出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课程设计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放在同一地位。如果课程设计不合格,与专业课程一样实行重修,从而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而不是走过场。

3) 企业实训。

企业实训是民办高校不可或缺的关键实践环节。目前,本专业已和6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实训环节放在每个学年的结束,时间为2周(60学时)。根据学生所在年级及掌握专业知识的层次不同,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与学生相适应的实训计划、实训方案和实训内容,共同参与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核。实训内容包括:企业文化、项目开发及企业管理。通过企业实训,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包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软件开发的思想、方法、技术、开发平台及环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通过企业实训,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IT行业的现状、企业文化及其管理情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人的风范,懂得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职业人,为以后学生就业和创业奠定一定基础。通过在企业实训,可以让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及早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环境。

4) 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在学生学习完大学本科专业所有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社会实验,目的是通过模拟软件公司项目开发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讨论、写作等综合能力。实习期间,以5~10人划分成个多个项目团队,每个项目团队承担一个独立的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为1个月)完成实习内容。在此期间,每个成员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并且有相应的考核标准,督促学生按计划顺和完成。通过专业实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思维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5)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五个月的毕业设计工作,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设计能力、软件编程能力、软件调试和测试能力,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三年来,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实施第三方评审机制(聘请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评价),对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效提升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6) 软件设计大赛。

软件工程专业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软件竞赛,参加竞赛的学生比例达到专业人数的60%以上。所参加的正保教育杯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河南省软件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软件设计大赛及学校组织的软件设计大赛等,取得大小奖项20余项。2008年,学校专门成立了竞赛管理中心,负责各种赛事的信息收集、组织、培训指导及与赛事相关的服务工作。竞赛平台的搭建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环境。通过参加竞赛,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各种成果,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

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历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重要举措。项目团队人数一般为3~5人,项目执行时限为半年到一年,鼓励软件专业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可以跨院系、专业、年级联合申报。申请的项目团队成员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获得立项或取得优秀成果的项目,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两年来,本专业获得立项近10项,申报的项目技术含量较高,如基于WSN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研制、基于.NET和TonyOS的电量监测系统开发等。

8) 职业资格认证。

为了实现高校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更好地实现“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学校向省市劳动部门申请,成立培训中心,全面负责学生资格培训的管理工作,为学生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供保障平台。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我院把职业资格认证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某些课程对应起来,拿到某项证书后,就可获得一定的学分,免修对应的课程。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认证(如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软件评测师等)的占专业人数的23%,获初级资格认证(如程序员、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等)的占45%。

4 结语

软件工程专业通过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培养目标,系统地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大胆的改造和设置。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极大地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吸引了很多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如:

中国电信、中兴公司、河南软件孵化园等,使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签约率达到86%以上,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职业竞争能力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软件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走向健康、持续发展之路,未来专业建设需要从教师结构、管理制度、设备投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大力推进与软件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与市场接轨,争取培养出有特色高水平的民办大学IT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钱国英.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及对策[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3): 50-53.

[2] 张亚丽. 新时期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9(6):146-149.

[3] 罗丹. 民办高校办学质量提升的途径探析[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1):172-174.

[4] 杨婧,李玲. 软件外包与我国软件产业升级[J]. 中国外资,2011,237(3):22-23.

[5] 2001-2009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概况[N]. 中国电子报,2010-5-28(1).

[6] 文志诚,曹春丽.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4):59-62.

[7] 檀明,张向东,许强,等. 以能力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10(21):88-92.

[8]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6-24.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Reform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Ability Cultivating Model

SHAO Kaili, KONG Fanmin

(HUANGH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Zhengzhou 450006, 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raining mode of “the combination of regular college formal schooling with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 as example to reform applied software talents training of the non-government funded education. First, it analyzes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and state quo and discusses the ability cultivating pattern of students majored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Final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training of many kinds of ability based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thinking, aiming to serve the needs of all sections of society with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ie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abilities.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capability training;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Software Engineering

(编辑:白杰)

推荐访问:软件工程 民办高校 课程体系 培养 能力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