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7篇

发布时间:2022-08-26 12:00:04 浏览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7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 姓名: 部门: 分数: 编制说明:含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共39题10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7篇

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监察法实施条例 》 应知应会知识 测试题

  姓名:

 部门:

 分数:

 编制说明:含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共 39 题 100 分,撒哈拉秀才精心拟制。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题,计 20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共计

 章

 条。

 2.监察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于线索处置、立案调查、案件审理、处置执行、复审复核中的重要事项应当

  ,严格按照权限履行

  程序。

 3.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监察委员会双重领导下工作,监督执法调查工作以

 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应当一并向上一级监察委员会报告。

 4.监察机关依法履行监察监督职责,对公职人员

 、行使公权力和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机关、单位加强对所属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

 5.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发现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在廉政建设、权力制约、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以及履行职责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整改纠正的,依法提出

 。

  6.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需要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

 、撤职、

 的政务处分决定,制作政务处分决定书。

 7.监察机关应当对问题线索归口受理、

 、分类处置、定期清理。

 8.监察机关与党的

  机关合署办公,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实现依纪监督和依法监察、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有机融合。

 9.监察机关实行严格的人员准入制度,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监察人员必须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

 。

 10.上级监察机关应当通过专项检查、业务考评、

  等方式,强化对下级监察机关及监察人员执行职务和遵纪守法情况的监督。

 二、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0 题,计 30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自

  起施行。(

  )

 A、2021 年 7 月 1 日 B、2021 年 9 月 1 日 C、2021 年 9 月 20 日 D、2022 年 1 月 1 日 2.监察机关应当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推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

  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引导公职人员提高觉悟、担当作为、依法履职,一体推进

  体制机制建设。(

  )

 A、不让腐、不能腐、不敢腐 B、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C、不能腐、不敢腐、不易腐 D、不想腐、不能腐、不让腐 3.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据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规定做出

  决定。

 (

  )

 A、立案调查 B、治安处罚 C、党纪处分 D、政务处分 4.下列人员不属于《条例》规定的监察对象的是

 。(

  )

 A、在国有独资、全资公司、企业中履行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职责的人员 B、在依法组建的评标、谈判、询价等组织中代表国家机关,国有独资、全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临时履行公共事务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职责的人员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人员

  D、未列入党政机关人员编制,在党政机关中临时从事勤务工作的人员 5.工作过程中需要商请其他监察机关协助收集证据材料的,应当依法出具《

  》。(

  )

 A、委托调查函 B、商请调查函 C、委托协助调查函 D、商请协助调查函 6.监察机关在初步核实过程中,可以依法采取

  等措施。(

  )

 A、谈话、询问、搜查、调取、勘验检查、留置 B、谈话、询问、查询、调取、勘验检查、鉴定 C、谈话、讯问、搜查、调取、勘验检查、鉴定 D、谈话、讯问、查询、调取、勘验检查、留置 7.下列关于留置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

 A、留置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自向被留置人员宣布之日起算 B、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C、不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扶养人采取留置措施 D、留置过程中,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尊重其人格

  和民族习俗,保障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 8.监察人员离任

  以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9.监察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办案安全责任制,

  是调查安全第一责任人。(

  )

 A、安全员 B、调查组组长 C、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 D、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调查组组长 10.关于技术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各级监察机关在初步核实中均可采取技术调查措施 B、调查人员对采取技术调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当严格保密 C、技术调查应按照规定交公安机关或者国家有关执法机关依法执行 D、对于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收集的物证、书证及其他证据材料,监察机关应当制作书面说明,写明获取证据的时间、地点、数量、

  特征以及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批准机关、种类等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5 题,计 30 分)

 1.《条例》是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监察法规。(

  )

 2.监察机关应当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充分保障监察对象以及相关人员的人身权、知情权、选举权、申辩权、申诉权以及申请复审复核权等合法权益。(

  )

 3.监察机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工作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

 4.监察机关在开展讯问、搜查、查封、扣押以及重要的谈话、询问等调查取证工作,应当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保持录音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

 5.设区的市级监察委员会将同级党委管理的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案件指定下级监察委员会管辖的,应当报省级监察委员会备案。

 (

  )

 6.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

 7.监察机关开展初步核实工作,一般不与被核查人接触;确有需要与被核查人谈话的,应当按规定报批。(

  )

 8.对于冻结的财产,应当及时核查。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经

  审批,应当在查明后七日以内将《解除冻结财产通知书》送交有关单位执行。(

  )

 9.采取搜查措施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其所在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监察人员也可作为见证人。(

  )

 10.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按规定报批后,可以依法决定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交由移民管理机构依法执行。限制出境措施有效期不超过三个月,到期自动解除。(

  )

 11.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

  )

 12.监察机关对依法应当留置或者已经决定留置的外逃人员,需要申请发布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报的,应当逐级报送国家监察委员会审核。(

  )

 13.监察机关对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其他机关移送的问题线索,本单位没有管辖权但其他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在七个工作日以内转送有管辖权的监察机关。(

  )

 14.对监察人员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应当及时向上级负责人报告。(

  )

 15.涉嫌职务犯罪潜逃后在被通缉、抓捕过程中投案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

  )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 题,计 20 分)

 1.《条例》将监察法规定的监察程序分解为哪 7 个具体环节?

 2.监察机关调查终结的职务违法案件,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据确凿,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3.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涉及的重大责任事故犯罪,请列出五种事故罪名称。

 4.依据《条例》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请列出五种可以作出证据的材料。

  参考答 案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

 1.9,287 2.集体研究,请示报告 3.上级监察委员会 4.政治品行

 5.监察建议 6.降级,开除 7.集中管理 8.纪律检查 9.清正廉洁 10.开展复查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

 1.C

 2.B

 3.D

 4.D

 5.A

  6.B

 7.C

 8.C

 9.D

 10.A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

 1.√ 2. ⅹ

 解析:“选举权”应为“财产权” 3. ⅹ

 解析: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4.√

  5. ⅹ

 解析:应当报省级监察委员会批准 6.√ 7.√ 8. ⅹ

 解析:在查明后三日以内 9. ⅹ

 解析:监察人员不得作为见证人 10.√

 11.√ 12.√ 13. ⅹ

 解析:五个工作日 14.√ 15. ⅹ

 解析:可以认定为自动投案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

 1.《条例》将监察法规定的监察程序分解为哪 7 个具体环节? 《条例》将监察法规定的监察程序分解为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审理、处置、移送审查起诉 7 个具体环节。

 2.监察机关调查终结的职务违法案件,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据确凿,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证据确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定性处置的事实都有证据证实; (二)定案证据真实、合法; (三)据以定案的证据之间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

  (四)综合全案证据,所认定事实清晰且令人信服。

 3.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涉及的重大责任事故犯罪,请列出五种事故罪名称。

 包括重大责任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危险作业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重大飞行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答出其中五种即可,撒哈拉秀才整理)

 4.依据《条例》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请列出五种可以作出证据的材料。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被调查人陈述、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调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答出其中五种即可,秀才拟制)

篇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1 页 共 21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测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共 (共 20 题 每题 1 分 分)

 )

 1.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2.警告政务处分的期间为十二个月。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警告政务处分的期间为六个月。

 3.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参考答案:对 4.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给予政务处分。

 参考答案:对 5.公职人员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第 2 页 共 21 页 6.公职人员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

 参考答案:对 7.公职人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予以开除。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公职人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

 8.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开除。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9.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

 参考答案:对 10.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不得重复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

 参考答案:对

  第 3 页 共 21 页 11.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其中,被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12.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参考答案:对 13.散布有损宪法权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的,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参考答案:对 14.公开发表反对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改革开放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予以撤职或者开除。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予以开除。

 15.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较重的,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

  第 4 页 共 21 页 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16.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17.参与或者支持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参考答案:对 18.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以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

 参考答案:对 19.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参考答案:对 20.监察机关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予以政务处分的,应当先依法罢免、撤销或者免去其职务,再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第 5 页 共 21 页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予以撤职、开除的。

 共 二、单项选题(共 32 题 每题 1.5 分 分)

 )

 1.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A.公务员 B.全体党员 C.领导干部 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参考答案:D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 )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A.纪委机关 B.监察机关 C.纪检监察机关 D.任免机关、单位 参考答案:B 3. 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 )。

 A.免予政务处分 B.不予政务处

  第 6 页 共 21 页 C.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D.从轻处分 参考答案:C 4. 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或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参考答案:A 5. 包庇同案人员或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参考答案:A 6. 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第 7 页 共 21 页 参考答案:A 7. 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加重 B.应当从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参考答案:B 8.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A.可以 B.应当 C.协商只能一家处分 D.两家同时 参考答案:A 9.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同时 B.可以同时 C.不能同时 D.协商 参考答案:B

  第 8 页 共 21 页 10.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A.县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县级或者乡镇人事部门 D.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D 11. 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严重的,予以( )。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参考答案:D 12. 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最重处分是 ( )。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参考答案:C 13. 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最重分是( )。

 A.警告

  第 9 页 共 21 页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参考答案:D 14. 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对其(

 )。

 A.减轻政务处分 B.不予政务处分 C.减轻、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D.从轻政务处分 参考答案:C 15. 以下(

 )项不是政务处分的种类。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记过 D.记大过 参考答案:B 16. 公职人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予以开除。

 A.应当 B.一般应当 C.可以

  第 10 页 共 21 页 D.直接 参考答案:B 17. 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

 )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A.纪检机关 B.纪检监察机关 C.监察机关 D.纪委监委 参考答案:C 18. 公开发表反对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改革开放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予以(

 )。

 A.记过 B.记大过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 参考答案:D 19. 拒不按照规定纠正特定关系人违规任职、兼职或者从事经营活动,且不服从职务调整的,予以(

 )。

 A.记大过 B.降级

  第 11 页 共 21 页 C.撤职 D.开除 参考答案:C 20. 监察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级监察机关决定;其他参与违法案件调查、处理人员的回避,由(

 )决定。

 A.监察机关负责人 B.纪检机关负责人 C.党委书记 D.纪委书记 参考答案:A 21.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

 )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和情节,依照本法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A.纪检机关 B.监察机关 C.任免机关、单位 D.所在单位纪委 参考答案:B 22.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

 )可以根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和情节,经立案调查核实后,依照本法给予政务处分。

 A.纪检监察机关

  第 12 页 共 21 页 B.所在单位纪委 C.监察机关 D.任免机关、单位 参考答案:C 23. 监察机关对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或者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予以撤职、开除的,应当先依章程(

 )其职务,再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A.罢免 B.撤销 C.开革 D.免去 参考答案:D 24. 监察机关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委员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团或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

 A.报告 B.通知 C.通报 D.宣布 参考答案:C

  第 13 页 共 21 页 25. 下级监察机关根据上级监察机关的指定管辖决定进行调查的案件,调查终结后,对不属于本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对象,应当交(

 )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A.上级监察机关 B.有管理权限的监察机关 C.任免机关、单位 D.被调查人所在单位纪委 参考答案:B 26. 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

 )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A.县级以上监察机关 B.地市级以上监察机关 C.调查组 D.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参考答案:D 27. 公职人员在被立案调查期间,未经监察机关同意,不得(

 )。

 A.交流、晋升 B.出境、辞去公职 C.奖励、处分 D.办理退休手续 参考答案:B

  第 14 页 共 21 页 28. 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将政务处分决定书存入其本人档案。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

 )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

 A.监察机关 B.党委 C.纪委 D.人事部门 参考答案:D 29. 公职人员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政务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

 )。

 A.复审 B.复议 C.重审 D.复核 参考答案:A 30. 公职人员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

 )。

 A.复审 B.复议 C.重审 D.复核

  第 15 页 共 21 页 参考答案:D 31. 复审、复核期间,(

 )原政务处分决定的执行。

 A.停止 B.不停止 C.中止 D.终止 参考答案:B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自(

 )起施行。

 A.2020年 7月 1日 B.2020年 10月 1日 C.2020年 12月 31日 D.2021年 1月 1日 参考答案:A 三、 多选题共 (共 16 题 每题 2 分 分)

 )

 1.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和______。(

 )

 A.定性准确 B.处理恰当 C.程序合法 D.手续完备 2.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和______。(

 )

 A.降级

  第 16 页 共 21 页 B.撤职 C.开除 D.严重警告 3.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______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

 A. 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B. 直接负责人员

 C. 直接负责人员中的公职人员

 D. 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 4.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______,免于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

 A.谈话提醒 B.批评教育 C.责令检查 D.予以诫勉 5.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______政务处分。(

 )

 A.减轻 B.免予 C.不予 D.从轻

  第 17 页 共 21 页 6.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级______。(

 )

 A.职务 B.职级 C.衔级 D.级别 7.调查终结后,监察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______。(

 )

 A.确有应受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政务处分决定权限,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B.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撤销案件 C.符合免于、不予政务处分条件的,作出免于,不予政务处分决定 D.被调查人涉嫌其他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8.公职人员有下列_____情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

 A.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 B.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C.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D.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

  第 18 页 共 21 页 E.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F.对被调查人或者涉案人员逼供、诱供,或者侮辱、打骂、虐待、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 9.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_____。(

 )

 A.职务

  B.职级

  C.衔级

  D.职称

  E.级别

  F.岗位和职员等级 1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_____。(

 )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E.撤职

 F.开除 11.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情节较重的,予以_____。(

 )

 A.警告

  第 19 页 共 21 页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E.撤职

 F.开除 12.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_____事项。(

 )

 A.被处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B.被处分人的履职情况 C.违法事实和证据 D.政务处分的种类和依据 E.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申请复审、复核的途径和期限 F.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机关名称和日期 13.监察机关对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予以_____的,应当先依法罢免、撤销...

篇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1 页 共 20 页 2 2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0.5 分,共 20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了政务处分的期间,下列叙述有误的是(B)(政务处分法第 8 条)

 A.警告的处分期间为 6 个月 B.记过的处分期间为 9 个月 C.记大过的处分期间为 18 个月 D.降级、撤职的处分期间为 24 个月 2.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和()中的公职人员依法给予政务处分(C)(政务处分法第 10 条)

 A.直接责任人员、间接责任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领导人员 C.领导人员、直接责任人员 D.重要领导人员、直接领导人员 3.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C)。(政务处分法第 12 条)

 A.可以减轻政务处分

  第 2 页 共 20 页 B.可以免于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C.可以减轻、免于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D.必须给予严惩,以除后患 4.王某,系某乡镇公务员,2020 年 7 月,因其四个违法行为,分别被给予 4 次记大过的政务处分,以下对于其政务处分期的确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政务处分法第 15 条)

 A.18 个月

 B.36 个月

 C.48 个月

 D.72 个月 5.何某,系某地级市政府办公室干部(副科级),2020 年 7 月,因其违法行为被给予记过的政务处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政务处分法第 19 条)

 A.何某的政务处分期为 6 个月 B.何某在政务处分期内可以晋升工资档次 C.何某在处分期内不能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 D.应当按照规定降低何某的工资和待遇 6.张某,系某市属国有企业副总经理,2020 年 8 月 5 日,因其违法行为被给予记过的政务处分。在其无其他违法行为被给予政务处分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C)(政务处分法第 21 条)

 A.张某不能在 2021 年 3 月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 B. 张某不能在 2021 年 5 月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

  第 3 页 共 20 页 C.张某可以在 2020 年 2 月 5 日后晋升薪酬待遇等级 D.在政务处分期内,张某的薪资待遇保持不变 7.公职人员挑拨、破坏民族关系,或者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对策划者、组织者、骨干分子,予以(B)。(政务处分法第 28 条)

 A.降级、撤职

  B.开除、开除

 C.撤职、开除

  D.降级、开除 8.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较重的,予以(B)。(政务处分法第 29 条)

 A.警告、记过

 B.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C.降级、撤职

 D.开除 9. 违反规定出境或者办理因私出境证件的,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A)。(政务处分法第 31 条)

 A.降级或者撤职

 B.记过或者记大过

  C.记大过或者降级

 D.开除 10.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拒不执行、擅自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情节严重的,予以(D)(政务处分法第 30 条)

 A.降级

  B.记过或者记大过

  第 4 页 共 20 页 C.记大过或者降级

  D.降级或者撤职 11.小王,系某单位公职人员,某日其妻子前往居住地派出所报案,称其经常遭到小王的家暴,且向警方出示了大量音视频证据及多次验伤报告,经警方调查,小王长期存在家暴其妻的行为。请问小王最重可被给予(D)的政务处分。(政务处分法第 40 条)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12.赌博,是一种为社会所不齿的陋习。小杨,系某单位公职人员,初始觉得好奇,经常和小伙伴们通过“炸金花”等方式消遣,每天都能赢得一笔额外的收入。久而久之,小杨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致富道路,便开始租房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赌博,后经群众举报,被警方查获。小杨最重可被给予(D)的政务处分。(政务处分法第 40 条)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13.政务处分决定应当在(A)送达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政务处分法第 46 条)

 A.及时

 B.在 15 天

  C.在 1 个月内

 D.在 30 天内 14.下级监察机关根据上级监察机关的指定管辖决定进行调查的案件,调查终结后,对不属于本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对象,应当(A)。(政务处分法第 52 条)

 A.交有管理权限的监察机关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B.由上级监察机关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第 5 页 共 20 页 C.由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D.交有管理权限的上级监察机关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15.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可以决定( B)其履行职务。(政务处分法第52 条)

 A.暂免

  B.暂停

  C.免去

 D.停止 16.公职人员在被立案调查期间,未经(B)同意。(政务处分法第52 条)

 A.公安机关

  B.监察机关

  C.行政机关

 D.所在单位 17.公职人员收到政务处分的,应当将政务处分决定书存入其本人(B)。(政务处分法第 54 条)

 A.人事档案

  B.档案

  C.廉政档案

 D.党员档案 18.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是最长不得超过(D)。(政务处分法第 54 条)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19.公职人员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政务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作出决定的(A)申请复审。(政务处分法第 55 条)

  第 6 页 共 20 页 A.监察机关

 B.上一级监察机关 C.上级监察机关

 D.人民法院 20.公职人员对复审决定任不服的,可以向(B)提出复核。(政务处分法第 55 条)

 A.监察机关

 B.上一级监察机关 C.上级监察机关

 D.人民法院 21.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

 )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和情节,依照本法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A.纪检机关 B.监察机关 C.任免机关、单位 D.所在单位纪委 答案:B 22.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

 )可以根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和情节,经立案调查核实后,依照本法给予政务处分。

 A.纪检监察机关 B.所在单位纪委

  第 7 页 共 20 页 C.监察机关 D.任免机关、单位 答案:C 23. 监察机关对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或者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予以撤职、开除的,应当先依章程(

 )其职务,再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A.罢免 B.撤销 C.开革 D.免去 答案:D 24. 监察机关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委员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团或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

 A.报告 B.通知 C.通报 D.宣布

  第 8 页 共 20 页 答案:C 25. 下级监察机关根据上级监察机关的指定管辖决定进行调查的案件,调查终结后,对不属于本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对象,应当交(

 )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A.上级监察机关 B.有管理权限的监察机关 C.任免机关、单位 D.被调查人所在单位纪委 答案:B 26. 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 (

 )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A.县级以上监察机关 B.地市级以上监察机关 C.调查组 D.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答案:D 27. 公职人员在被立案调查期间,未经监察机关同意,不得(

 )。

 A.交流、晋升

  第 9 页 共 20 页 B.出境、辞去公职 C.奖励、处分 D.办理退休手续 答案:B 28. 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将政务处分决定书存入其本人档案。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

 )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

 A.监察机关 B.党委 C.纪委 D.人事部门 答案:D 29. 公职人员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政务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

 )。

 A.复审 B.复议 C.重审 D.复核

  第 10 页 共 20 页 答案:A 30. 公职人员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

 )。

 A.复审 B.复议 C.重审 D.复核 答案:D 31. 复审、复核期间,(

 )原政务处分决定的执行。

 A.停止 B.不停止 C.中止 D.终止 答案:B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自(

 )起施行。

 A.2020 年 7 月 1 日 B.2020 年 10 月 1 日 C.2020 年 12 月 31 日 D.2021 年 1 月 1 日

  第 11 页 共 20 页 答案:A 33. 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决定被变更,没收、追缴财物错误的,应当依法予以(

 )。

 A.返还、赔偿 B.返还 C.返还、补偿 D.补偿 答案:A 34. 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

 )。

 A.行政处分 B.政务处分 C.处分 D.党纪政纪处分 答案:B 35. 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

 )。

 A.行政处分

  第 12 页 共 20 页 B.政务处分 C.处分 D.党纪政纪处分 答案:C 36. 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给予政务处分。

 A.分别 B.合并 C.加重 D.从重 答案:A 37. 公职人员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C.应当从轻 D.可以减轻 答案:B

  第 13 页 共 20 页 38. 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或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应当从轻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D.可以减轻 答案:C 39. 公职人员犯罪,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或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

 A.予以开除 B.可以予以开除 C.予以撤职 D.可以予以撤职 答案:A 40.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造成不良影响的,(

 )。

 A.予以撤职

  第 14 页 共 20 页 B.可以予以撤职 C.予以开除 D.可以予以开除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1.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的原则是(ABC)。

 A.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B.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 C.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D.罪责刑相适应。

 2.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和(ABCD) A.定性准确 B.处理恰当 C.程序合法 D.手续完备 3.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和(ABC) A.降级

  第 15 页 共 20 页 B.撤职 C.开除 D.严重警告 4.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AC)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A.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 D.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 5.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ABCD),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A.谈话提醒 B.批评教育 C.责令检查 D.予以诫勉 6.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ABCD)政务处分。

 A.减轻

  第 16 页 共 20 页 B.免予 C.不予 D.从轻 7.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ABCD) A.职务 B.职级 C.衔级 D.级别 8.参与公职人员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ABCD) A.是被调查人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 B.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 C.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D.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调查、处理的其他情形。

 9.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ABCD)。

 A.职务

  第 17 页 共 20 页 B.岗位等级 C.职员等级 D 职称 10.调查终结后,监察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ABCD)。

 A.确有应受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政务处分决定权限,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B.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撤销案件; C.符合免予,不予政务处分条件的,作出免予、不予政务处分决定; D.被调查人涉嫌其他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宪法》,制定本法。(B) A.正确 B.错误 2.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提出监察建议。(A) A.正确 B.错误 3.记过处分的期间是十个月。(B) A.正确 B.错误

  第 18 页 共 20 页 4.政务处分决定自下发文件之日起生效。(B) A.正确 B.错误 5.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B) A.正确 B.错误 6.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开除。(B) A.正确 B.错误 7.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分别给予政务处分和处分。(B) A.正确 B.错误 8.被撤职的公职人员,按照规定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降低工资和待遇。(A) ...

篇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22 领导干部任职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题库及答案

 A 卷

 一、填空题

  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

  ),坚决维护(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答案:******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牢固树立(

  )意识、(

  )意识、(

  )意识、(

  )意识,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答案:政治

 大局

 核心

 看齐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

  )自信、(

  )自信、(

  )自信、(

  )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

 4.根据党员党费收缴标准,如果您的工资收入(税后)在 3000 元以下(含3000 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

 );3000 元以上至 5000 元(含 5000元)者,交纳(

  );5000 元以上至 10000 元(含 10000 元)者,交纳(

  );10000 元以上者,交纳(

  )。

  答案:0.5%,1%,1.5%,2%

  5.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答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答案:新时代

  7.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答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之间的矛盾。

  答案: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

  )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答案:党章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

  ”),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答案:四种形态

  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以党的(

  )为统领。

  答案:政治建设

  13.《党章》规定,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

  )。

  答案: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14.《党章》规定,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统筹推进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政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15.《党章》规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

  )、(

  )、(

  )、(

  )、(

  )的发展理念。

  答案: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二、单项选择题

  1.《党章》规定,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A.新时期

 B.新时代

  C.新阶段

 D.新征程

  答案:B

  2.《党章》规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是领导一切的。

  A.党

 B.国家

 C.政府

 D.党中央

  答案:A

 3.《党章》规定,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

 )。

  A.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小康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C.现代化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A

  4.《党章》规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

 )为统领。

  A.思想建设

 B.作风建设

  C.政治建设

 D.纪律建设

  答案:C

  5.《党章》规定,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群众生活需要同物质文化落后之间的矛盾

  D.总需要不断增加和总供给不够充足之间的矛盾

 答案:A

  6.《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

 )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A.经济建设

 B.加强共产党领导

  C.农业农民农村

 D.保持社会稳定

  答案:A

  7.《党章》规定,我们的立国之本是(

 )。

  A.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

  B.坚持共产党领导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D

  8.《党章》规定,我们的强国之路是(

 )。

  A.对外开放

 B.不断深化改革

  C.坚持改革开放

 D.大力发展生产力

  答案:C

 9.《党章》规定,必须坚持(

  )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以人民为中心

  B、高质量

  C、高速度

  D、人与自然和谐

  答案:A

  10.《党章》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

 )。

  A.任期制

 B.任命制

  C.聘任制

 D.轮流制

  答案:A

  11.《党章》规定,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

 )。

  A.三年

  B.一年

 C.半年

  D.两年

  答案:D

  12.《党章》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

 )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

 A.全体党员

 B.党员大会

  C.支部大会

 D.党员代表会议

  答案:C

  13.《党章》规定,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以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 员会全体会议(

 )的多数决定。

  A.一半以上

 B.三分之二以上

  C.三分之一以上

 D.四分之三以上

  答案:B

  14.《党章》规定,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

 )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

  A.本人所在的基层组织

  B.本人

  C.本人直系亲属

  D.本人所在单位领导

  答案:B

  15.《党章》规定,党组织如果在(

 )失职,必须受到追究。

 A.任用干部方面

 B.完成工作任务方面

  C.科学决策方面

 D.维护党的纪律方面

  答案:D

  16.《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如果对同级党的委员会处理案件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请求上一级纪律检 查委员会予以(

 )。

  A.复查

 B.撤销

 C.复核

 D.重新调查

  答案:A

  17.《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下进行工作。

  A.双重指导

  B.指导

 C.监督

  D.双重领导

  答案:D

  18.《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每届任期和(

 )相同。

  A.同级政府

 B.同级人大

  C.同级政协

 D.同级党的委员会

 答案:D

  19.《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

 )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中国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武装力量

  答案:A

  20.《党章》规定,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阶段

  C.小康社会阶段

  D.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答案:A

  21.《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答案:B

 22.《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把(

 )放在首位,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原则。

  A.思想标准

  B.政治标准

  C.纪律标准

  D.廉洁标准

  答案:B

  23.党的根本宗旨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社会主义道路

  C、四项基本原则

  D、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A

  24.《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

 )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5 个月

  B、6 个月

  C、7 个月

  D、8 个月

  答案:B

 25.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

 )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A、国家工作人员

  B、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C、行政工作人员

  D、公务员

  答案:B

  26. 《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

 )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A、可以

 B、应当

  C、必要时

 D、视情况

  答案:B

  27.《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

 )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答案:A

  28.《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A、任命;选举

 B、选举;任免

  C、任命;任免

 D、选举;选举

  答案:B

  29.《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对(

 )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答案:B

  30.《监察法》规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

 )负责,并接受监督。

  A、上级监察委员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本级党委

  答案:B

  31.《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

 )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A、领导;领导

 B、指导;指导

  C、领导;指导

 D、指导;领导

  答案:A

  32.《监察法》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

 )职责。

  A、监督、调查、处置

  B、监察、侦查、处置

  C、监督、调查、问责

  D、监察、监督、问责

  答案:A

  33.《监察法》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

 )处分决定。

  A、政务

  B、政纪

 C、纪律

  D、行政

  答案:A

  34.《监察法》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

 )。

  A、检察建议

  B、监察建议

  C、监察意见

  D、检察意见

  答案:B

  35.《监察法》规定,派驻或者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对公职人员进行( )。

  A、侦查、处置

  B、调查、处置

  C、问责、处置

  D、调查、问责

  答案:B

  36. 《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

 )确定。

  A、上一级监察机关

  B、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

  C、监察机关之间协商

 D、省级监察机关

  答案:B

  37.《监察法》规定,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

 )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

  A、下级

 B、下一级

  C、省级以下

 D、市级以下

  答案:A

  38.《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保密。

  A、可以

  B、应当

  C、适当

  D、相对

  答案:B

  39.《监察法》规定,对涉嫌(

 )或者(

 )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监察法相关规定采取留置措施。

  A、单位犯罪;职务犯罪

  B、行贿犯罪;共同职务犯罪

  C、违纪;违法

 D、渎职犯罪;单位犯罪

  答案:B

  40. 《监察法》规定,冻结的财产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

 )内解除冻结,予以退还。

  A、一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答案:B

  41.《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采取调取、查封、扣押措施,应当收集原物原件,会同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见证人,当面逐一拍照、登记、编号,开列清单,由在场人员(

 )核对、签名,并将清单副本交财物、文件的(

 )。

  A、当日;见证人

  B、当场;持有人或保管人

  C、当日;持有人

 D、当场;保管人

  答案:B

  42.《监察法》规定,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

 )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A、一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答案:B

  43.《监察法》规定,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

 )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

 )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

  A、监察机关;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答案:A

  44.《监察...

篇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1 页 共 39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题

 库 本题库有单项选择题 50 道,多项选择题 30 道,判断题 50道,涵盖《政务处分法》所有重要知识点,侧重于第二、第三章。建议测试题由随机抽选的 15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15道判断题组成,每题 2.5分,合计 40道题、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A.公务员 B.全体党员 C.领导干部 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答案:D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 )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A.纪委机关

  第 2 页 共 39 页 B.监察机关 C.纪检监察机关 D.任免机关、单位 答案:B 3. 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 )。

 A.免予政务处分 B.不予政务处 C.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D.从轻处分 答案:C 4. 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或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答案:A 5. 包庇同案人员或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

  第 3 页 共 39 页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答案:A 6. 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答案:A 7. 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加重 B.应当从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答案:B

  第 4 页 共 39 页 8. 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A.可以 B.应当 C.协商只能一家处分 D.两家同时 答案:A 9.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同时 B.可以同时 C.不能同时 D.协商 答案:B 10.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A.县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县级或者乡镇人事部门

  第 5 页 共 39 页 D.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答案:D 11. 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严重的,予以( )。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答案:D 12. 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最重处分是 ( )。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答案:C 13. 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最重分是( )。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第 6 页 共 39 页 D.降级或者撤职 答案:D 14. 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对其(

 )。

 A.减轻政务处分 B.不予政务处分 C.减轻、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D.从轻政务处分 答案:C 15. 以下(

 )项不是政务处分的种类。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记过 D.记大过 答案:B 16. 公职人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予以开除。

 A.应当 B.一般应当

  第 7 页 共 39 页 C.可以 D.直接 答案:B 17. 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

 )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A.纪检机关 B.纪检监察机关 C.监察机关 D.纪委监委 答案:C 18. 公开发表反对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改革开放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予以(

 )。

 A.记过 B.记大过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 答案:D

  第 8 页 共 39 页 19. 拒不按照规定纠正特定关系人违规任职、兼职或者从事经营活动,且不服从职务调整的,予以(

 )。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答案:C 20. 监察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级监察机关决定;其他参与违法案件调查、处理人员的回避,由(

 )决定。

 A.监察机关负责人 B.纪检机关负责人 C.党委书记 D.纪委书记 答案:A 21.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

 )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和情节,依照本法规定给予政务处分。

 A.纪检机关 B.监察机关

  第 9 页 共 39 页 C.任免机关、单位 D.所在单位纪委 答案:B 22. 公职人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

 )可以根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和情节,经立案调查核实后,依照本法给予政务处分。

 A.纪检监察机关 B.所在单位纪委 C.监察机关 D.任免机关、单位 答案:C 23. 监察机关对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或者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公职人员予以撤职、开除的,应当先依章程(

 )其职务,再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A.罢免 B.撤销 C.开革 D.免去

  第 10 页 共 39 页 答案:D 24. 监察机关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委员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团或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

 A.报告 B.通知 C.通报 D.宣布 答案:C 25. 下级监察机关根据上级监察机关的指定管辖决定进行调查的案件,调查终结后,对不属于本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对象,应当交(

 )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A.上级监察机关 B.有管理权限的监察机关 C.任免机关、单位 D.被调查人所在单位纪委 答案:B 26. 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

 )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第 11 页 共 39 页 A.县级以上监察机关 B.地市级以上监察机关 C.调查组 D.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答案:D 27. 公职人员在被立案调查期间,未经监察机关同意,不得(

 )。

 A.交流、晋升 B.出境、辞去公职 C.奖励、处分 D.办理退休手续 答案:B 28. 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将政务处分决定书存入其本人档案。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

 )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一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

 A.监察机关 B.党委 C.纪委

  第 12 页 共 39 页 D.人事部门 答案:D 29. 公职人员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政务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

 )。

 A.复审 B.复议 C.重审 D.复核 答案:A 30. 公职人员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

 )。

 A.复审 B.复议 C.重审 D.复核 答案:D 31. 复审、复核期间,(

 )原政务处分决定的执行。

 A.停止 B.不停止

  第 13 页 共 39 页 C.中止 D.终止 答案:B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自(

 )起施行。

 A.2020年 7月 1日 B.2020年 10月 1日 C.2020年 12月 31日 D.2021年 1月 1日 答案:A 33. 公职人员的政务处分决定被变更,没收、追缴财物错误的,应当依法予以(

 )。

 A.返还、赔偿 B.返还 C.返还、补偿 D.补偿 答案:A 34. 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

 )。

 A.行政处分

  第 14 页 共 39 页 B.政务处分 C.处分 D.党纪政纪处分 答案:B 35. 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

 )。

 A.行政处分 B.政务处分 C.处分 D.党纪政纪处分 答案:C 36. 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给予政务处分。

 A.分别 B.合并 C.加重 D.从重 答案:A 37. 公职人员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给

  第 15 页 共 39 页 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C.应当从轻 D.可以减轻 答案:B 38. 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或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B.应当从轻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D.可以减轻 答案:C 39. 公职人员犯罪,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或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

 A.予以开除 B.可以予以开除 C.予以撤职

  第 16 页 共 39 页 D.可以予以撤职 答案:A 40. 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造成不良影响的,(

 )。

 A.予以撤职 B.可以予以撤职 C.予以开除 D.可以予以开除 答案:C 41. 对公职人员的同一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和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不得重复给予(

 )。

 A.政务处分 B.处分 C.政务处分和处分 D.政务处分和行政处分 答案:C 42.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和职称;其中,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

 )。

  第 17 页 共 39 页 A.应当降低薪酬待遇 B.应当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 C.不得晋升薪酬待遇等级 D.可以晋升薪酬待遇等级 答案:C 43. 公职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政务处分,在政务处分期内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应当给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政务处分期满后(

 ),晋升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薪酬待遇不再受原政务处分影响。

 A.自动解除 B.经批准解除 C.发文解除 D.不予解除 答案:A 44. 利用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或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情节严重的,(

 )。

 A.予以撤职 B.予以留用察看 C.予以撤职或留用察看

  第 18 页 共 39 页 D.予以开除 答案:D 45.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拒不执行、擅自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情节严重的,予以(

 )。

 A.降级或者撤职 B.撤职或者留用察看 C.撤职或开除 D.开除 答案:A 46. 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情节严重的,予以(

 )。

 A.撤职或者留用察看 B.降级或者撤职 C.撤职或开除 D.开除 答案:B 47. 违反规定出境或者办理因私出境证件,情节严重的,予以(

 )

  第 19 页 共 39 页 A.降级或者撤职 B.撤职或者留用察看 C.撤职或者开除 D.开除 答案:A 48. 违反规定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的,予以(

 )。

 A.降级或者撤职 B.撤职或者留用察看 C.撤职或者开除 D.开除 答案:C 49. 对依法行使批评、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的行为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予以(

 )。

 A.降级或者撤职 B.撤职或者留用察看 C.撤职或者开除 D.开除 答案:D

  第 20 页 共 39 页 50. 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

 )。

 A.降级或者撤职 B.撤职或者留用察看 C.撤职或者开除 D.开除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A.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B.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 C.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D.罪责刑相适应。

 答案:ABC 2.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

 A.定性准确 B.处理恰当

  第 21 页 共 39 页 C.程序合法 D.手续完备 答案:ABCD 3.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和( )。

 A.降级 B.撤职 C.留用察看 D.开除 答案:ABD 4. 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 )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A.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 D.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 答案:AC 5. 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

 )政务处分。

 A.从轻

  第 22 页 共 39 页 B.免予 C.不予 D.减轻 答案:BCD 6. 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 )。

 A.职务 B.岗位 C.职员等级 D.职称 答案:ABCD 7.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

 )。

 A.职务 B.岗位等级 C.职员等级 D.职称 答案:ABD 8. 调查终结后,监察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

  第 23 页 共 39 页 A.确有应受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政务处分决定权限,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B.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撤销案件; C.符合免予、不予政务处分条件的,作出免予、不予政务处分决定; D.被调查人涉嫌其他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答案:ABCD 9. 以下(

 )项不是政务处分的种类。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记大过 D.留用察看 答案:BD 10. 关于政务处分的期间,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警告,六个月; B.记过,十二个月; C.记大过,十八个月;

  第 24 页 共 39 页 D.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答案:ABCD 11.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A.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 B.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C.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D.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

 答案:ABCD 12.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

 A.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B.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C.主动缴纳罚款的;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轻或者减轻情节。

 答案:ABD 13. 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

 )。

 A.谈话提醒

  第 25 页 共 39 页 B.批评教育 C.责令检查 D.予以诫勉 答案:ABCD 14. 公职人员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

篇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p>

 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到第八章题库有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有答案 姓名:

  部门:

  分数:

 (含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共 39 题 100 分)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题,计 20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共计( )章( )条。

 2.监察机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于线索处置、立案调查、案件审理、处置执行、复审复核中的重要事项应当(

 ),严格按照权限履行(

 )程序。

 3.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监察委员会双重领导下工作,监督执法调查工作以(

 )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应当一并向上一级监察委员会报告。

 4.监察机关依法履行监察监督职责,对公职人员(

 )、行使公权力和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有关机关、单位加强对所属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

 5.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发现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在廉政建设、权力制约、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以及履行职责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整改纠正的,依法提出(

 )。

 6.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需要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

 )、撤职、(

 )的政务处分决定,制作政务处分决定书。

 7.监察机关应当对问题线索归口受理、(

 )、分类处置、定期清理。

 8.监察机关与党的(

 )机关合署办公,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实现依纪监督和依法监察、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有机融合。

 9.监察机关实行严格的人员准入制度,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监察人员必须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

 )。

 10.上级监察机关应当通过专项检查、业务考评、(

 )等方式,强化对下级监察机关及监察人员执行职务和遵纪守法情况的监督。

 二、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 0 题,计 30 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自

 起施行。

 (

 )

 A、2021 年 7 月 1 日 B、2021 年 9 月 1 日 C、2021 年 9 月 20 日 D、2022 年 1 月 1 日

 2.监察机关应当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推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引导公职人员提高觉悟、担当作为、依法履职,一体推进

 体

 制机制建设。(

 )

 A、不让腐、不能腐、不敢腐 B、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C、不能腐、不敢腐、不易腐 D、不想腐、不能腐、不让腐

 3.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据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规定做出

 决定。(

 )

 A、立案调查 B、治安处罚 C、党纪处分 D、政务处分

 4.下列人员不属于《条例》规定的监察对象的是

 。

 (

 )

 A、在国有独资、全资公司、企业中履行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职责的人员 B、在依法组建的评标、谈判、询价等组织中代表国家机关,国有独资、全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临时履行公共事务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等职责的人员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人员 D、未列入党政机关人员编制,在党政机关中临时从事勤务

 工作的人员

 5.工作过程中需要商请其他监察机关协助收集证据材料的,应当依法出具《

 》。(

 )

 A、委托调查函 B、商请调查函 C、委托协助调查函 D、商请协助调查函

 6.监察机关在初步核实过程中,可以依法采取

 等措施。(

 )

 A、谈话、询问、搜查、调取、勘验检查、留置 B、谈话、询问、查询、调取、勘验检查、鉴定 C、谈话、讯问、搜查、调取、勘验检查、鉴定 D、谈话、讯问、查询、调取、勘验检查、留置

 7.下列关于留置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

 A、留置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自向被留置人员宣布之日起算 B、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C、不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扶养人采取留置措施

 D、留置过程中,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尊重其人格和民族习俗,保障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

 8.监察人员离任

 以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9.监察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办案安全责任制,

 是调查安全第一责任人。(

 )

 A、安全员 B、调查组组长 C、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 D、承办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调查组组长

 10.关于技术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各级监察机关在初步核实中均可采取技术调查措施 B、调查人员对采取技术调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应当严格保密 C、技术调查应按照规定交公安机关或者国家有关执法机关

 依法执行 D、对于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收集的物证、书证及其他证据材料,监察机关应当制作书面说明,写明获取证据的时间、地点、数量、特征以及采取技术调查措施的批准机关、种类等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 5 题,计 30 分)

 1.《条例》是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监察法规。(

 )

 2.监察机关应当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充分保障监察对象以及相关人员的人身权、知情权、选举权、申辩权、申诉权以及申请复审复核权等合法权益。(

 )

 3.监察机关依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工作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

 4.监察机关在开展讯问、搜查、查封、扣押以及重要的谈话、询问等调查取证工作,应当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并保持录音录像资料的完整性。(

 )

 5.设区的市级监察委员会将同级党委管理的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案件指定下级监察委员会管辖的,应当报省级监察委员会备案。(

 )

 6.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

 7.监察机关开展初步核实工作,一般不与被核查人接触;确有需要与被核查人谈话的,应当按规定报批。(

 )

 8.对于冻结的财产,应当及时核查。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经审批,应当在查明后七日以内将《解除冻结财产通知书》送交有关单位执行。(

 )

 9.采取搜查措施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其所在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监察人员也可作为见证人。(

 )

 10.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按规定报批后,可以依法决定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交由移民管理机构依法执行。限制出境措施有效期不超过三个月,到期自动解除。(

 )

 11.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

 )

 12.监察机关对依法应当留置或者已经决定留置的外逃人员,需要申请发布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报的,应当逐级报送国家监察委员会审核。(

 )

 13.监察机关对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其他机关移送的问题线索,本单位没有管辖权但其他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在七个工作日以内转送有管辖权的监察机关。(

 )

 14.对监察人员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办理监

 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应当及时向上级负责人报告。(

 )

 15.涉嫌职务犯罪潜逃后在被通缉、抓捕过程中投案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

 )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 题,计 20 分)

 1.《条例》将监察法规定的监察程序分解为哪 7 个具体环节? 2.监察机关调查终结的职务违法案件,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据确凿,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3.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涉及的重大责任事故犯罪,请列出五种事故罪名称。

 4.依据《条例》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请列出五种可以作出证据的材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

 1.9,287 2.集体研究,请示报告 3.上级监察委员会 4.政治品行 5.监察建议 6.降级,开除 7.集中管理 8.纪律检查 9.清正廉洁 10.开展复查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

 1.C

  2.B

  3.D

  4.D

  5.A 6.B

  7.C

  8.C

  9.D

  10.A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

 1.√ 2.ⅹ解析:“选举权”应为“财产权” 3.ⅹ解析: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4.√

 5.ⅹ解析:应当报省级监察委员会批准 6.√ 7.√ 8.ⅹ解析:在查明后三日以内 9.ⅹ解析:监察人员不得作为见证人 10.√ 11.√ 12.√ 13.ⅹ解析:五个工作日 14.√ 15.ⅹ解析:可以认定为自动投案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

 1.《条例》将监察法规定的监察程序分解为哪 7 个具体环节? 《条例》将监察法规定的监察程序分解为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审理、处置、移送审查起诉 7 个具体环节。

 2.监察机关调查终结的职务违法案件,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证据确凿,应当符合哪些条件?证据确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定性处置的事实都有证据证实;

 (二)定案证据真实、合法; (三)据以定案的证据之间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 (四)综合全案证据,所认定事实清晰且令人信服。

 3.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涉及的重大责任事故犯罪,请列出五种事故罪名称。

 包括重大责任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危险作业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重大飞行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答出其中五种即可)

 4.依据《条例》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请列出五种可以作出证据的材料。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被调查人陈述、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调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答出其中五种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一到第八章题库有答案

  第一章题库

 一、填空、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在 2018 年 3 月 2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面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立法目的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法律条文的法律有两部,分别是《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5.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不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委员会既调查职务违法行为,又调查职务犯罪行为,依托纪检,拓展监察,衔接司法。

 6.监察委员会具有三项职能: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7.监察工作的三个方针分别讲了不敢腐的问题、不能腐的问题和不想腐的问题。

 二、快速判断题 【第一章】

 1.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执法部门在办理职务违法犯罪案件时,要在正确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下面的说法对吗? —— 可以分四个小题

 (1)监察机关决定通缉的,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

 (2)对于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检察机关经审查后,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不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3)监察机关进行搜查时,可以直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

 (4)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2.《监察法》规定:监察工作要“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里的“当事人”指被调查人。(×)

 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党的一贯方针。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达到既严明法纪,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4.改革后,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是监督,它不是单纯的办案机构。(√)

 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在第十三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

 6.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是监察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7.监察法的出台,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律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并将改革的成果固定化、法治化。(√)

 8.《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既调查公职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又调查职务犯罪行为。(√)

 9.《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条款中的“执法部门”是指公安机关。(×)

 10.强调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绝不意味着监察机

 关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

 11. “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监察工作的原则之一。(√)

 12.“权责对等,从严监督”也是监察工作的原则之一,体现了行使权力和责任担当相统一的思想。(√)

 三、简答题 【第一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1)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2)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3)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

 (4)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

 (2)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3)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3. 监察委员会有哪些职能?

 (1)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2)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3)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4....

篇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一 、 填空题

  1.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应当给予处分而未给予, 或者给予的处分违法、不当的, 应当及时提出( )。(监察建议)

  2.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 ) 、非经( ), 不受政务处分。(法定事由、法定程序)

  3.降级处分的期间是( ), 撤职处分的期间是( ) 。(24 个月 、 24 个月)

  4.政务处分期自( )计算。(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

  5.公职人员二人以上共同违法,根据( ) ,分别给予政务处分。(各自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6.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应当( )给予政务处分。(从重)

  7.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最长不得超过( )个月。(48)

  8.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 )。(晋升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

  9.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 监察机关可以予以( ) 。(警告、 记过、 记大过)

 1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由( )根据具体情况减发或者扣发补贴、奖金。(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11.公职人员违法取得的财物和用于违法行为的本人财物, 除依法应当由其他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的,由( )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监察机关)

  12.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 )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 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政务处分决定生效)

  13.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 )给予政务处分。(不再)

  14.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最重处分是 ( )。(撤职)

  15.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最重处分是( )。(开除)

  16.向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赠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的最重处分是( )。(撤职)

  17.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应当由( )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2)

  18.决定给予政务处分的,应当制作( )。(政务处分决定书)

 19.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 ),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

  20.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 )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一个月)

  二 、 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B)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法。

  A.公务员

  B.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C.全体党员

  D.行政管理人员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D)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A.上级党组织

  B.纪律检查委员会

  C.组织人事部门

  D.监察机关

  3.公职人员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B)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加重

  B.应当从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4.公开发表反对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改革开放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予以(A)。

  A.开除

  B.降级

  C.撤职

  D.警告

  5.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严重的,予以(B)。

  A.记过或者记大过

  B.降级或者撤职

  C.撤职或者开除

  D.开除

  6.收受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的,情节严重的,予以(C)。

  A.降级

  B.撤职

  C.开除

  D.警告

  7.向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赠送可能影响公正行使公权力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或者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

 正行使公权力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严重的,予以(C)。

  A.警告

  B.记过或者记大过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8.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违反规定兼任职务、领取报酬,情节严重的,予以(D)。

  A.记过或者记大过

  B.降级或者撤职

  C.撤职或者开除

  D.开除

  9.利用宗族或者黑恶势力等欺压群众,或者纵容、包庇黑恶势力活动,情节严重的,予以(B)。

  A.撤职

  B.开除

  C.撤职或者开除

  D.降级

  10.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应当由(B)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

  A.1

  B.2

 C.3

  D.4

  11.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情节较重的,最重处分是(C)。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12.拒不按照规定纠正特定关系人违规任职、兼职或者从事经营活动,且不服从职务调整的,予以(D)。

  A.降级

  B.警告

  C.开除

  D.撤职

  13.公职人员受到政务处分的,应当将政务处分决定书存入其本人档案。对于受到(B)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由人事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在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后(B)个月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的变更手续。

  A.记大过,1

  B.降级,1

  C.撤职,1

  D.警告,6

 14.以下政务处分的期间,正确的有:(D)

  A.警告,3 个月

  B.记过,6 个月

  C.记大过,9 个月

  D.降级、撤职,24 个月

  15.公职人员有两个以上违法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政务处分。应当给予撤职以下多个相同政务处分的,可以在一个政务处分期以上、多个政务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政务处分期,但是最长不得超过(D)个月。

  A.24

  B.30

  C.36

  D.48

  16.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情节严重的,予以(C)。

  A.降级

  B.撤职

  C.开除

  D.降级或者撤职

  17.以下行为中,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B )

  A.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的

  B.违反规定公款消费的

 C.利用宗族或者黑恶势力等欺压群众

  D.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

  18.复审、复核期间,不停止原政务处分决定的执行。公职人员不因提出复审、复核而被(B)政务处分。

  A.从重

  B.加重

  C.减轻

  D.从轻

  19.监察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级监察机关决定;其他参与违法案件调查、处理人员的回避,由(D)决定。

  A.案件管理部门

  B.上级监察机关

  C.监察机关

  D.监察机关负责人

  20.公职人员涉嫌违法,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A)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A.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

  B.公职人员上级机关、单位

  C.同级党委

  D.监察机关

 21.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B)。

  A.开除

  B.撤职

  C.警告

  D.降级

  22.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A)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从重

  B.应当加重

  C.应当从重或加重

  D.可以从重或加重

  23.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故意刁难、吃拿卡要,情节特别严重的,予以(D)。

  A.降级或者撤职

  B.记大过

  C.严重警告

  D.开除

  24.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可以(D)给予政务处分。

  A.视情况从轻

  B.免予

  C.视情况不予

 D.从轻或者减轻

  25.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被罢免、撤销、免去或者辞去领导职务的,监察机关(C)给予政务处分。

  A.应当同时

  B.不能同时

  C.可以同时

  D.协商给予

  三 、 多项选择题

  1.参与公职人员违法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ABCD)

  A.是被调查人或者检举人的近亲属的

  B.担任过本案的证人的

  C.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D.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调查、处理的其他情形

  2.有关机关、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上级机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该机关、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AD)依法给予处理。

  A.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B.主要领导

  C.分管领导

  D.直接责任人员

 3.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ABCD)。

  A.职务

  B.岗位

  C.职员等级

  D.职称

  4.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ABD)。

  A.职务

  B.岗位等级

  C.薪酬待遇

  D.职称

  5.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有违法行为的,监察机关可以予以(ABC)。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停职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审、复核机关应当变更原政务处分决定,或者责令原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予以变更:(BCD)

  A.违反法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B.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C.对违法行为的情节认定确有错误的

 D.政务处分不当的

  7.公职人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活动,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BCD)政务处分。

  A.从轻

  B.减轻

  C.免予

  D.不予

  8.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ABD)

  A.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的

  B.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

  C.犯罪情节轻微,未造成不良影响

  D.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9.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ABCD)

  A.散布有损宪法权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的

  B.参加旨在反对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C.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的

  D.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

  10.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ABC)

  A.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的

 B.拒不执行、擅自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

  C.拒不执行或者变相不执行、拖延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

  D.参与赌博的

  11.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ABC)

  A.贪污贿赂的

  B.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C.纵容、默许特定关系人利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的

  D.违反规定设定、发放薪酬或者津贴、补贴、奖金的

  12.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ABCD)

  A.在选拔任用、录用等干部人事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的

  B.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

  C.对依法行使批评、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的行为进行压制

  D.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到名誉损害或者责任追究等不良影响的

  13.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的原则是(ABC)。

  A.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B.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

 C.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D.罪责刑相适应。

  14.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和(ABCD)

  A.定性准确

  B.处理恰当

  C.程序合法

  D.手续完备

  15.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和(ABC)

  A.降级

  B.撤职

  C.开除

  D. 严重警告

  16.有关机关、单位、组织集体作出的决定违法或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对(AC )依法给予政务处分。

  A.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公职人员

  D.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

  17.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ABCD),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

 A.谈话提醒

  B.批评教育

  C.责令检查

  D.予以诫勉

  18.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ABCD)

  A.职务

  B.职级

  C.衔级

  D.级别

  19.调查终结后,监察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ABCD)

  A.确有应受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政务处分决定权限,履行规定的审批手续后,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B.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撤销案件;

  C.符合免予、不予政务处分条件的,作出免予、不予政务处分决定;

  D.被调查人涉嫌其他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依法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20.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ABCD)情形之一的, 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A.违反规定处置涉案财物的;

 B.违反规定采取调查措施的;

  C.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 以案谋私的;

  D.违反规定发生办案安全事故,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报告失实、处置不当的。

  四 、 判断题

  1.政务处分决定自下发文件之日起生效。(×)

  (解析:政务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政务处分期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2.公职人员被开除,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3.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并向社会公布。(×)

  (解析:政务处分决定书应当及时送达被处分人和被处分人所在机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4.公职人员被开除的,自政务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应当解除其与所在机关、单位的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

  5.监察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依法给予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

  6.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可以免予政务处分。(×)

 (解析: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四)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挽回损失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

  7.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

推荐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测试题及答案 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测试题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