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5篇

发布时间:2022-09-13 09:50:04 浏览数:

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5篇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 小学建党0100周年红领巾讲党史故事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是一位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出身于封建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5篇,供大家参考。

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5篇

篇一: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

建党 0 100 周年红领巾讲党史故事

 《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

 赵一曼是一位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 年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 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 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 11 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 年 9 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她能文能武,机智过人。为了启发工人、妇女觉悟,她不时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在地下刊物上发表。1935 年秋,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1936 年 8 月 2 日,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

 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留下了这样一封信: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尊敬的赵一曼女士:

 您好!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有幸拜读了您在赴死前留给孩子的遗书。心中激起一阵波澜。在您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刚毅不屈,看到了对战争必胜的信心、也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最坚定的教导。您曾说过:“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正是有了向您一样的无数共产党人,在抗战革命年代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现在的太平盛世。您是我们民族的女中豪杰,是视死如归、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不仅会铭记那些像您一样信仰坚定、为国捐躯的革命抗战烈士们,更会以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去铸就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二: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

故事 《 致敬英雄

 铮铮铁骨 —— 赵尚志 》

  党史百年,历史瞬间,建党一百周年,红领巾心向党,我是红领巾解说员,下面我为大家讲述《致敬英雄 铮铮铁骨》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是驰骋在白山黑水间的民族英雄,一提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他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被东北的父老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四期,1933 年,他创建了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后任哈东支队司令,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下,率领战士们对日伪军进行了英勇无比的战斗,他们不惧酷暑严寒,风餐露宿,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纵横数千里,作战数百次,打破了日伪军一次次的重兵围剿,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2 年 2 月 12 日,赵尚志率领队伍袭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被叛徒出卖,中了日军的埋伏,他为掩护战友突围,重伤昏迷后,不幸被捕。面对敌人赵尚志誓死不降,他大义凛然地怒斥伪警察:“你们不也同样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却成为了卖国贼,我一个人死了没有关系,也没什么可以交

 代的”他除了怒斥审讯者,其他事情赵尚志一概闭口不谈,置痛苦于不顾,日本人感叹他,不愧为“大匪首”的尊严。最终,赵尚志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被穷凶极恶的日寇残忍杀害,并砍下了他的头颅,将他的身体沉入松花江。那一年他才 34 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赵尚志的抗日功绩,并永远缅怀这位抗日英雄,人民政府,把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把他的牺牲地改为尚志村,并将哈尔滨市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

 古往今来,英雄之气于天地之间驰骋,演化出无穷的故事,犹如一道流星划过天幕,让我们潸然泪下……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无畏牺牲、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在红旗下成长的新时代少年,应该牢记英雄,铭记历史,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奋斗,才能担负起让中国立于世界的责任。

 至此,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永远不会停止……

篇三: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

人物事迹故事范文( ( 通用 6 6 篇) )

 Word 文档可编辑

 党史人物事迹故事范文( ( 通用 6 6 篇) )

  英雄事迹,是指敢于与邪恶作斗争、英勇奉献、无私奉献、无私奉献的令人敬佩、感人的人物故事。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人物事迹故事的文章 6 篇 ,欢迎品鉴!

 党史人物事迹故事

  1、1949 年 10 月 1 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伴下,来到**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突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觉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忽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拦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惊诧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生气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胆怯 ,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情鼓掌。

 2、1980 年 1 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共花去 400元。事后有人举报他们公款吃喝,当时任中心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肃穆指责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办法谁出钱。在旁人看来,黄克诚这种做法是撕破脸皮,不顾杨勇、张震和他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的深厚战斗情意,其实不然。听说黄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当时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心生不快。但当黄克诚给杨勇打电话说: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立马就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办法,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 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

 3、1952 年 11 月的一天,江苏省吴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突然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信中写道:县长同志,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hellip;hellip;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看,感谢你们 hellip;hellip;请你们查一下,每月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于 12 月份起,

 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及)早复一回信,至盼!信末署名为中财委办公室,时间是 1952年 10 月 27 日。信中所说的陈主任,就是时任中共中心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心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主任的陈云。接到来信,杨明感到特别突然,他清晰当时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状况。而陈云一家七口,须要接济的亲戚又多,是当时中南海出名的困难户,其自行帮助解决,实在有点难。因此,杨明并没有照来信说的去刚好办理。不料,一个月后,北京的其次封信又来了。信上说: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 27 日寄去一信,请于 12 月份起停发陈主任之姐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应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姐。但原委过去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状况,为盼!这次的署名是中财委秘书室,时间是 11 月28 日。这两封信,虽然不是陈云亲笔所写,但很明显,表达的都是陈云本人的意思。原来,陈云自小家境贫寒,且两岁丧父,四岁丧母,尽管生活上有外婆和舅舅一家照看,但年幼的陈云始终由姐姐陈星照看。因此,陈云始终把照看好姐姐的事放在心上。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考虑到陈星当时年过半百、独自一人生活、又没有收入来源,陈云便托当时的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给陈星捎过一些钱接济她的生活。1950年 4 月,又将陈星接到北京想更好地照看她,因陈星不习惯,在北京只住了 6 个月就回到了吴江。陈星重新回到吴江后,当地政府依据状况对陈星发放了肯定的家属优待费。

 4、1959 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每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肃穆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至少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5、60 年头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便利他的工作和生活,确定另选地点为他建立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足。但当他了解状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志向,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终,他们又在五渊潭旁边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足,可当他留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 18 年,直到他长辞人世。

 6、1935 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察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觉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马上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指责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害怕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动身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hellip;hellip;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旧是激烈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7、一生清廉的粟裕也曾走了一次后门。大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一名一般士兵干起,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 4 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疆形势惊慌,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前线。次子粟寒生入伍后,始终在条件艰苦的海军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8、1944 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扬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三日后,梁某尽然照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帮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据,并私吞了税款。依据新四军的规定,私吞税款超过 5 块者当被枪毙,而傅玉和的堂弟足足私吞了 20 余块大洋。军法如山,傅玉和虽和堂弟感情很深,还是下令将其枪毙。

 9、1977 年初夏,王建安到厦门某军视察,军、师领导打算开车陪伴前往却被拦下。王建安一脸不悦地问:你们来干什么?领导们说:给首长带带路。王建安反问道:怕我丢了不成?你们去,我就不去了。说罢,领导们只好退下。

 10、1956 年,杨明松刚刚接任贺炳炎的警卫员。前任警卫员交接时告知,司令员有四个子女在成都军区八一小学寄读,每个星期六下午要接司令员子女回家度假。杨松明想,八一小学距军区大院有 7 里

 多路,难不成接几个娃娃还要去挤公共汽车?杨明松于是自作主见,向司机发号施令派车,周师傅,出个车,把司令员的娃娃接回来!当天傍晚,一辆苏制吉姆牌高级轿车从八一小学开回贺炳炎居住的院子。在学校憋了一个星期的孩子们欢叫着冲出车门,嬉闹声惊动了正在客厅休息的贺炳炎。贺炳炎走出门外,忽然两道浓眉拧得紧紧的。他把警卫员杨明松叫进客厅,严厉地说,以后,我的娃娃不能用我的车去接。你坐公共汽车也行,喊个三轮车去接也行,这个专车是我工作用的,娃娃不能用!杨明松低下了头,红着脸静默地听着。从今,他再也不敢用司令员的专车去接娃娃了。

 11、1970 年,吴永光调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后,配了一部专车。但他除了外出办事,一般很少用车,上下班 20 多分钟的路程从来走去走回。一次,他最喜爱的小女儿吴笑娜请老师到家里教小提琴,离开时突然下起了雨。小女儿想用车送送老师,吴永光坚决不同意,说:你送老师是私事,不能用公家的车。最终,女儿只好打着雨伞,一步一脚泥水,送老师去坐公共汽车。后来,吴永光病重,长期在军区总医院住院,而他的汽车停在大楼门口。二女儿吴笑春在隔壁楼上班,一天又是下大雨,她赶着要去火车站买出差的火车票。吴永光的司机看不过去了,说:我开车送你吧!吴笑春婉言谢绝了:爸爸都不随意用车,我办自己的事就更不能用了。我还是坐公共汽车去吧。说完,就撑伞走向了瓢泼大雨之中。

 12、解放后,吴德峰长期担当政法战线的领导工作。有一次,他继母的一个侄儿因为当过国民党特务而被人民政府逮捕,亲戚前来求情,他肃穆地说:我们是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求情无济于事。亲戚无功而返。镇压反革命时,吴德峰的胞弟吴世悉被群众举报,当地政府认定他有罪,便派人到武汉将其抓回保康县。亲属们到武汉求时任武汉市长的吴德峰帮忙,让他给当地政府打招呼关照。吴德峰不但没做打招呼的工作,反而始终劝服亲属,要严格根据当地政府的政策办。吴德峰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期间,原来的部下曾有人求他解决一些个人问题,每次都遭到他的拒绝。他对来人说,正因为你原来是我的部下,我才更要严格要求你、爱惜你。我们都是党培育多年的干部,可不能拿党的原则当儿戏!由于吴德峰总是把前来疏通关系的亲朋好友拒之门外,他的勤务员经常感慨,要走吴老的后门算是没门,他叫你连窗户都爬不进去!

 13、梁斌从 1948 年底到 1952 年初,在襄阳工作了五个年头,领受了四个第一。即第一任宣扬部长,第一任襄阳日报社长,第一任党校校长,第一任团青委书记。在这里留下了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亲自创办襄阳建国后第一张报纸《襄阳日报》等踪迹,同时也为孕育《红旗谱》、《翻身记事》等宏篇巨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最终,梁老以其常人无法想象的执着,为人们留下了以《红旗谱》为代表的数百万字的珍贵文化财宝。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巨匠,一位功勋卓著的革命者,一位完全有资格高官有位、享受特

 别的人,却三辞官。梁斌第一次辞官是 1952 年。那是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亲自点将,调他担当新武汉日报社社长。上任不到一年,他就辞官,为写他的长篇巨著《红旗谱》。随后,他调任北京中心文学探讨所,只做一个机关党支部书记。其次次辞官,是梁斌辞去中心文学探讨所机关党支部书记,以便用心创作他的《红旗谱》。第三次辞官,是梁斌找到中组部的领导要求辞去职务,那位领导打算支配他到天津去当副市长,又被他辞掉了。后来梁老最终如愿,在河北省文联挂了个名,从今用心地创作《红旗谱》。别人是官越做越大,他却主动要求越做越小。

 14、1941 年,由于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高潮的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办事处的财务工作重担由中共南方中心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掌管。为了维持办事处机关的正常运转,董必武殚精竭虑地拨打着这把小算盘,亲自制定机关伙食标准,实行包干调剂。为了改善办事处的生活状况,董必武在处理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同时,对办事处机关的伙食开支严格管理和监督,他要求办伙食的同志既要想尽方法改善领导和同志们的伙食,又决不能乱花一分钱。有一个月,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非常自责,坚持要做检讨,很多身边同志都劝慰董老六角钱不是大数目,没必要小题大做,也不用做检讨。董老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简单,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奢

 侈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心写了检讨信。

 15、1940 年 4 月,朱老总依据中心确定返回延安,八路军前线总部只留下彭总和左权副参谋长,彭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夏季的一天,彭总翻山越岭到黄山洞水腰兵工厂视察,总务科的同志知道彭总胃不好,不让他吃小米,就做了些面条,还炒了鸡蛋、豆腐、土豆、白菜,凑成四个菜。彭总问:工人吃的和我们一样吗?程明升厂长回答:差不多。彭总二话没说,背起手就出门了。他来到工人吃饭的地方一看,是小米饭炒白菜,彭总回来问程厂长:这是谁让做的?程厂长说:您有胃病,为您做面条是经伙食委员会探讨确定...

篇四: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

1.丁晓兵 151.丁晓兵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1983年入伍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730部队政治委员。丁晓兵在1984年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荣立一等战功荣获为他特批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被誉为“独臂英雄”。20多年来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不要组织照顾放弃到地方任职、军校任教、机关工作的机会坚持在基层部队摔打锤炼。他永葆“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英雄本色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洗衣服、握笔写字、打背包练起训练场摸爬滚打样样争先数十次参加军事演习、抗洪抢险、扑救山林大火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优秀的师政委。他当指导员时所在连队被评为军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当教导员时所在营被师评为全面建设先进营当团政委时团队被武警部队记集体三等功。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学习仅读书笔记就写下了900多万字结合工作实践先后创造的105条经验被上级肯定和推广。他严格自律多次拒收送上门的钱物坚守原则婉拒亲人的请求保持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

 152.马万水 152.马万水1923-1961男汉族河北省深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马万水于1949年来到河北龙烟铁矿当工人这个矿解放前几经敌人破坏早已千疮百孔加上30号石巷是坚硬的石英岩层工人们苦干一个月才打进去1.7米。当时年仅26岁的马万水被调到该矿5组他看到全组一块干工作效率低便倡议分班赛着干。于是5组成了全矿第一个分班干活的小组和第一个开展爱国红旗竞赛的小组。马万水进组一个月后全月掘进效率由1.7米提高到了6米。1950年6月掘进5组以手工操作月进石英岩巷道23.7米的速度创造了全新纪录5组被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马万水小组”刻苦奋战、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1954年他们开凿1080平峒时松散的沙石岩层使他们难以前进他们创造了“超前支架密集棚子开口法”开凿1850平峒时遇到了“流沙大断层”他们又创造了“打撞楔法”、“深坑作业法”等。“马万水小组”多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的掘进最高纪录。他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马万水小组”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集体称号。

 153.马永顺 153.马永顺1914-2000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生前曾任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林业局副局长。马永顺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上世纪50年代采伐作业伐木工都是站着伐木头造成树根过高。为了多出木材他就先用手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扒开一条腿跪在地上把锯紧挨树根采伐使伐根由过去的六七十公分高降到十公分以下。东北林区推广了他的降低伐根做法后一年就为国家增加了1400多万元的财富。他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每年一个人完成6个人的采伐量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纪录。他创造的“流水作业法”、“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被写入全国手工伐木作业教科书使劳动效率普遍提高35%至50%。1959年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号召他积极投身绿化事业决心把自己伐的36000棵树补栽上。1991年他已78岁高龄还差近千棵树没栽他就带领一家三代15口人到荒山坡上营造义务林当年栽树1200多棵终于完成了夙愿。截至1999年他带领全家共义务植树5万多棵。他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54.马恒昌 154.马恒昌1906-1985男汉族辽宁省辽阳县人中共党员。生前曾任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党委副书记、总机械师。“马恒昌小组”原是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个小组。1948年11月沈阳刚刚解放这个小组在马恒昌的带领下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以优异的成绩于1949年4月28日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在授旗会上这个组被正式命名为“马恒昌小组”马恒昌任组长。马恒昌对工友们说“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从此他们不断刷新生产纪录多次立功受奖。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各地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许多企业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这一年“马恒昌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下达给他们的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从1950年至1978年“马恒昌小组”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他是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56.马海德 156.马海德1910-1988原名乔治·海德姆男出生于美国原籍黎巴嫩中共党员。生前系卫生部高级顾问曾任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会长、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马海德1933年毕业于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他从美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革命最初在上海从事医疗工作随后参加上海国际友人组织的马列主义小组协助我地下党开展工作。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到陕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直战斗在陕甘宁边区。解放战争时期他随中共中央转战到西柏坡他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精湛的医术为解放区军民服务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称赞。1938年至1940年仅3年时间里他就为陕北军民治病4万余人次。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马海德担任八路军总卫生部顾问。抗日战争胜利后马海德留在中国继续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195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马海德加入中国国籍。马海德为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初基本消灭性病和防治麻风病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

 158.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 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她们对发球、拦网等技术动作几乎每天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对训练比赛造成的肩、腰等伤痛从不叫苦叫累。凭着坚韧的毅力她们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形成了以快速多变为主体、兼备高打强攻的独特风格。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的战绩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开创了中国女排的新纪元。之后中国女排再接再厉不屈不挠克服重重困难相继蝉联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赛和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完美地诠释了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中华体育精神。中国女排夺冠后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的场景让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一时间各行各业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发扬女排精神的热潮。“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象征。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为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华各族儿女不断奋发向上追求卓越。

 158.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

 159.孔祥瑞 159.孔祥瑞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55年出生现任天津港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党支部书记。孔祥瑞参加工作30多年来坚持边干边学学以致用把“死”知识变成“活”知识把“活”知识变成真本事逐渐由一位初中文化的工人成长为生产一线的“蓝领专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把岗位工作当作课堂把技术改造当作课本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学习与摸索。为尽快掌握设备性能与操作技术他每天都把技术资料带在身边有空就背背完再到设备前对比了解。经过不懈努力他不仅克服了自身的“知识屏障”而且练就了“听音断病”的一手绝活成为“门机大王”和“排障能手”。多年来他从一个岗位换到另一个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近年来由他主持的技术创新项目180多项为企业节约增效过亿元。“电缆卷筒防出槽下滑保护装置改造”和“大型散货取料机走行防碰撞保护装置改造”等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009年他主持完成的“降低皮带机万吨故障时间”攻关项目把皮带万吨接卸故障时间降低近六成填补了我国港口系统设备接卸煤炭的一项技术空白。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60.孔繁森 160.孔繁森1944-1994男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孔繁森自觉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两次进藏工作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个春秋。1979年他告别年逾古稀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尚处幼年的孩子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一干就是3年。在此期间他经常深入乡村、牧区与群众一起干农活、修水利。1988年他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他跑遍全市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敬老院和养老院为教育事业奔波操劳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他领养了地震灾区的3个藏族孤儿并隐姓埋名先后3次为他们献血。1992年他又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1994年阿里高原发生罕见暴风雪灾他带领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区把救济粮和救济款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每天工作到深夜两点多才休息。在他带领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阿里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7.5%。他受到藏族群众的普遍称赞被誉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1994年11月他在考察工作途中因车祸殉职终年50岁。他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

 162文花枝 162文花枝女汉族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出生2003年在湘潭新天地旅行社现更名为湘潭花枝新天地旅行社当导游员。现为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学生。

 2005年8月28日文花枝在带旅游团途中遭遇车祸车上人员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当营救人员几次想把坐在车门口第一排的文花枝先抢救出去时她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导游员的工作职责大声说“我是导游后面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并不停地为大家鼓劲、加油。在这起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左腿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四、五、六、七根肋骨骨折。她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将生死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自己最后一个被解救。因为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高位截肢手术。工作中的文花枝一直是一名用真诚和微笑对待游客的阳光女孩她把游客当成朋友和亲人。每带一个团她都按事先的承诺服务每到吃饭时她都先安排好游客自己才最后吃。游客称赞她是人品上的“导游”是职业道德的“导游”。她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163方永刚 163方永刚1963-2008男汉族辽宁省建平县人中共党员。1985年参加工作生前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刚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对党充满深厚感情对党的创新理论具有坚定信仰20多年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注重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先后出版《党的创新理论专题研究》等16部专著完成10多项政治理论研究课题。他在学院率先提出让科学发展观进入课堂编写出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等教材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他热情为部队和地方讲课辅导1000多场次从海军到陆军、空军和武警部队从基层舰连到仓库、干休所等单位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被群众誉为“大众学者”、“平民教授”。2006年11月他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一方面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利用化疗间隙从医院返回学院为学员上完该学期最后课程。方永刚真情传播、模范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3月他因病逝世终年45岁。2007年他被中央军委授予“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164方红霄 164方红霄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共党员。1970年出生1990年入伍现任武警云南省总队昆明市支队副支队长。方红霄牢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舍生忘死无所畏惧带领官兵查缴海洛因等毒品45公斤、各种枪支41支、子弹2172...

篇五: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

21 年 庆祝建党百年革 命 英雄 人 物故事

  目录

 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精神启后人. . . . . . . . . . . . 2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 . . . . . . . . . . . . . .

 4 何叔衡: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 . . . . . . . . . . . .

 6 邓恩铭: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 . . . . . . . . . . 8 陈潭秋:坚持斗争 舍生取义 . . . . . . . . . . . . 10

 李大钊:铁肩担道义 精神启后人 1889 年,李大钊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教养成人。1913 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当日本提出旨在****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锦绣河山。

 1916 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并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令李大钊备受鼓舞,他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满怀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李大钊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进而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 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

 备了思想条件。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 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就开始商议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922 年至 1924 年,他受党的委托,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李大钊还领导北方党组织配合五卅运动,配合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作出卓越贡献。

 1927 年 4 月 6 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备受酷刑,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 月 28 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 38 岁。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王尽美生于 1898 年,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今属诸城市)人,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8 年,王尽美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在王尽美等人倡导下,5 月,山东学生联合会成立,他被推举为负责人之一。几天后,数千名学生参加反日救国会,王尽美慷慨激昂,演讲一个多小时。

 5 月 23 日,在王尽美等起草的罢课宣言号召下,21 所济南中等以上学校全部罢课。斗争中,他与邓恩铭成为挚友。当时,邓恩铭是省立第一中学学生。

 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 年 3 月,王尽美到北京大学拜访李大钊。回济南后,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921 年春,王尽美和邓恩铭等发起创建济南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为表达共产主义坚定信念,他激情赋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他因此改名“尽美”以自励。

 1921 年 7 月,王尽美和邓恩铭作为济南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年,王尽美 23 岁。

 在王尽美倡议下,1921 年 9 月,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

 会。1922 年 7 月,中共济南支部成立。

 在终日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肺结核病,经常咳血。但他仍以带病之身,奔走于济南、青岛、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发动工人罢工。

 1925 年 4 月,王尽美再次来到青岛。当欢庆罢工胜利的锣鼓响起时,他病发倒在工人队伍中。

 这年 7 月,躺在家乡的病床上,王尽美自知时日不多,向母亲说出心愿:回青岛去。他深知,那里有他亲爱的同志,有太多的事要做。

 1925 年 8 月 19 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年仅 27 岁。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记录,口授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1961 年,董必武经过山东,时距中共一大召开已 40 年,写下《忆王尽美同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何叔衡: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湖南省宁乡市长冲村依山而建,周围松柏苍翠,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叔衡便出生在这里。

 1876 年,何叔衡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小刻苦勤奋。1913 年,37 岁的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在此,何叔衡结识了毛泽东,两人志趣相投,结下深厚友谊。1918 年 4月,何叔衡与毛泽东等人发起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又于 1920年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 年 7 月,毛泽东与何叔衡作为湖南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0 月,何叔衡参与组建中共湖南支部,任支部委员。1927 年 5 月 21 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他不顾危险,经长沙前往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坚持秘密斗争。

 1928 年,中共六大闭幕后,何叔衡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一起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时,何叔衡已年逾五旬,但为了研究革命理论,十分刻苦努力,最终学通了俄语。

 1931 年 11 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等职。工作中,他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经常到苏区各地调研。调研时,何叔衡会随身携带“三件宝”:布袋子、

 记事本和手电筒,方便做记录和走夜路。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 年 2 月 24 日,在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何叔衡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 59 岁,他用生命践行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如今,每年来长冲村参观何叔衡故居的党员群众有 5 万多人。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传承好何叔衡的革命精神,并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发展、惠及群众。

 邓恩铭: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这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在狱中留下的遗作《诀别》。

 邓恩铭,1901 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1918年,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 年 11 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

 1921 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 7 月,邓恩铭与王尽美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支部,任支部委员。

 1922 年 1 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回国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工人运动上。

 在邓恩铭等领导下,1925 年 2 月,胶济铁路工会领导工人举行大罢工,迫使铁路局答应了工人的部分要求。同年,他与王尽美等人组织领导了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形成了青岛历史上第一次罢工高潮。

 1925 年 8 月,邓恩铭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1 月被捕入狱。经党组织多方设法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6 年 6 月,邓恩铭再次秘密回到青岛,主持市委工作。

 1928 年春,邓恩铭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后由于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在狱中,他领导难友们同敌人进行斗争,并两次组织越狱,使部分同志冲出监狱脱险。邓恩铭因受刑过重,行动困难,未能越狱脱险。

 1931 年 4 月 5 日,在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邓恩铭身负镣铐,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 30 岁。

 “我的大伯公邓恩铭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辉煌的。”邓恩铭的侄孙女邓庆梅表示,“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陈潭秋:坚持斗争 舍生取义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有一座苍松翠柏掩映的院子,这里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的故居。

 陈潭秋生于 1896 年。1916 年,陈潭秋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阅读进步刊物,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秋,陈潭秋与董必武等发起建立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1 年 7 月,陈潭秋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 年春天,陈潭秋来到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任教,在他的培养下,一批学子走上革命道路。这一时期,在陈潭秋等人领导下,武汉的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风起云涌。

 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陈潭秋努力恢复重建党的组织,坚持秘密斗争,先后担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山东临时省委负责人、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以及党的五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等职,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兵运工作,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

 1933 年初,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同年 6 月,任福建省委书记。1934 年 1 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在国民党军严密封锁和军事“围剿”的极其困难条件下,为保证中央苏区和红军的粮食供应,作出重要贡献。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潭秋留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

 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1935 年 8 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43 年 9 月 27 日,陈潭秋和毛泽民、林基路等一起被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时年 47 岁。新中国成立后,陈潭秋的遗骨被安葬在**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郊烈士陵园。

 时光荏苒,曾经的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如今已是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每个月的第一周,学校都会组织党员教师给孩子们讲党史,陈潭秋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推荐访问:建党百年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故事 建党 英雄人物 故事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