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0-21 11:20:06 浏览数:

【摘要】本研究首先从将观念转变过来并将目标明确下来、将责任主体及服务对象明确下来、对地域及服务人群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广泛宣传发动、上门入户主动签约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途径,然后从没有完全形成全科医学教育理念、没有充分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没有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职责、具有相对滞后的信息化进程四个方面对农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村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固定诊疗关系

【中图分类号】R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49-01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在2011年7月颁布,明确指出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健全,基础为全科团队,将家庭医生制度建立起来,对基层首诊进行逐步实施,分级诊疗[1]。蕉岭县蕉城镇卫生院在2017年4月份开始全面铺开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探索,依据农村居民的特点,然后将其和自身基础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将重点设定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等。

1.农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途径

1.1将观念转变过来并将目标明确下来

要想有效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首先应该将传统的就医模式转变过来,将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构建起来,其单位、载体、基础、形式分别为家庭、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契约服务,使人人享有家庭医生的目标得到最终实现,途径为通过将健康管理、服务及关怀等提供给患者[2]。

1.2将责任主體及服务对象明确下来

签约服务的主体、平台、支撑分别为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服务团队,联合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等将社区团队建立起来,将形式设定为契约服务,一方面将常见病、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等首诊转诊服务提供给签约居民,另一方面将双向转诊服务提供给签约居民,同时对预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进行大力开展,将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提供给社区居民。

1.3对地域及服务人群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广泛宣传发动

农村地区的普遍特点为地广人稀,即具有较小的服务人口密度、广阔的地域,完整的覆盖网络的构成成分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将具有过大的服务半径的问题有效解决掉。由于农业人口是主要服务对象,居民具有较低的文化程度、较慢的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较窄的信息渠道,因此签约服务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促进居民至少签约服务程度的有效提升。基于此,在对改革进行推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针对社会各界对全方位的宣传及发动进行大力开展。

1.4 上门入户主动签约

家庭医生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契约服务,为主要签约形式特殊群体签约、门诊签约等,本卫生院将逐门逐户上门签约的方式充分利用了起来,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农村居民具有自身的特点,在28600人中签约11799人,达到了84.6%左右的户籍人口签约率,年度签约指标达到了140%的完成率,将28545份电子健康档案采集并建立了起来,达到了99.8%的建档率。5904例6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体检,达到了79.1%的体检率[3]。

2.农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问题及对策

2.1 没有完全形成全科医学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仍然具有较为滞后的全科医学教育,和真正意义的全科医生要求相比,家庭医生还缺乏较高的整体素质,要想使签约服务固定诊疗模式得以实现,关键是要促进全科医生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只有全科医师能够将社区居民个人基本健康问题一站式解决掉,才能成为社区居民的守门人,虽然通过前提推进便民措施、配置人才,群众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但是将守门权交给社区仍然持不放心态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怀疑全科医生的服务能力,在兑现服务承诺方面仍然具有较低的内涵质量,即便具有较高的数量指标,数量与质量不成比例,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师的培养及团队建设。

2.2没有充分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

和大医院相比,农村全科医生一方面具有较低的待遇,另一方面具有较低的社会认同,同时个人的职业发展及支撑晋升也具有有限的空间,全科医生与护理岗位缺乏充足的吸引力,社会长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采取怎样的措施将优秀人来吸引过来就留下来对家庭医生工作进行负责,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将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起来,同时还需要在更高的层面将相关制度及资源配备出来,给予全科医生的价值以充分尊重[4]。

2.3 没有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职责

应该逐步探索将专职家庭医生助理或护士配备给家庭医生,有效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组成,鼓励将社会组织的力量引入,从而促进家庭医生服务水平及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结构设置进行优化,对既往医院式管理套路进行改革,将家庭医生的后台支撑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2.4具有相对滞后的信息化进程

社会一方面应该尽早完成改造区域标准化信息工程的工作,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培训和建设卫生中心内部信息化的力度进行强化,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些功能应有的作用在滞后的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下无法发挥出来,同时还导致家庭医生在工作中具有显著的重复劳动现象,从而将有力的信息支撑提供给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最终达到促进标准化程度及效率显著提升的目的[5]。

总之,全科医生和居民签约并将固定的诊疗关系建立起来是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基础,应该在农村社区对广泛宣传发动进行大力宣传、将包括乡村医生在内的全科团队组建起来、对上门签约进行开展并将电子健康档案采集下来、将新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建立起来,依据不同服务需求将不同的签约服务内容提供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609-612.

[2]刘晓溪, 陈玉文,毕开顺.借鉴英国医疗服务体系**我国实施双向转诊制度难题[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2926-2929.

[3]鲍勇,诸培红, 王金柱,等.健康守门人制度与中国医药卫生改革[J].中国全科医学,2013,11(3):333-340.

[4]贺小林, 梁鸿.推进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 5(6):4-8.

[5]侯建林,柯杨,王维民.我国全科医生制度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建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 2011, 12(32):8-10.

推荐访问:家庭医生 诊疗 签约 固定 探索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