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教法和学法

发布时间:2022-10-22 15:00:04 浏览数: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凸透镜成像特点”一节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同学学习的难点,更是每次考试的热点。笔者认为,围绕该课题,以兴趣激发为切入点;以实验和理性分析为基础;以学法指导为主线;让学生手脑并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双管齐下,将内容适当拓展,方可加深认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突破和化解该难点的。

1 作图法

学习几何光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虽然现行教材没有强调三条特殊光线,但教材中的插图,把三条特殊光线标注的相当明确。补充讲解三条特殊光线,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角度理解作图;从理性角度认识凸透镜成像特点,无需死记硬背,也有助于学生良好作图习惯的培养。三条特殊光线如下各图所示:

(1)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如图1所示的光线A O和C O,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光线O B和OD。

(2)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如图2所示光线AB,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光线B F。

(3)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 如图3所示,光线AB,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光线B C。



(4)关于凸透镜成像 对凸透镜成像,物体可处于的5个位置:①物距u>2f;②u=2f;③2f>u>f;④u=f;⑤u﹤f,只要任意设定一个焦点和物体位置,任选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两条作图,即可用作图法得出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例如:当物距u>2f时(即物体AB处于2f以外),选取A点作两条特殊光线A O和A E,即可作得AB的像A′B′,将物AB和像A′B′作一比较,即得像的性质:倒立、缩小、实像、且像的位置:f <v <2f ,如图4所示。

同理当物距u<f 时作光路图 ,如图5所示,得AB的像为A′B′,物像比较可得像的性质为:正立、放大、虚像。依次类推,通过作图方法可得①物距u=2f;②2f>u>f;③u=f;等的成像规律,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

u>2ff <v<2f倒立、缩小、实像照像机

u=2fv=2f倒立、等大、实像

2f>u>fv>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u=f不成像

u<f|v|>u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2 实验法

依照教材中所介绍的那样,通过在光具座上做蜡烛成像实验、总结、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上表。实验法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3 口诀法

口诀的出现,省时高效,是学习的催化剂。笔者对该规律的总结编制成以下几个口诀。

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焦内虚、焦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倍内大、倍外小;相机、幻灯、放大镜,实倒虚正要搞清。”

口诀2:实像倒来虚像正,焦点内外虚实明;二倍焦距物像等,放大缩小分水岭。

口诀3:物在外边(u>2f),像在中间(f <v <2f);

物在中间(2f>u>f),像在外边(v>2f)。

具体地说:一倍焦距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焦点以内是虚像,焦点以外是实像;二倍焦距是放大、缩小的分界点,二倍以内成放大像,二倍以外成缩小的像;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来说,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口诀使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学得兴趣,记得牢,有助于对信息的记忆和深加工,有利学生快速地对知识信息块的贮存、重组和内化。

4 故事法

将凸透镜成像过程比喻为“警察擒小偷”。警察相当于物体,小偷相当于像,整个成像过程就是警察与小偷捉迷藏,如图6、7所示。

当警察(物体)在很远很的地方时(u>2f),小偷(像)躲藏在焦点;警察从左边很远处快步跑向二倍焦距处时,小偷从右边焦点处慢慢开始弯腰跑,此时警察速度大于小偷速度;当警察跑到2f处,小偷开始放开脚步等速跑;当警察从2f向f处逼近时,警察跑得气喘吁吁,追赶速度越来越慢,此时小偷意识情况不妙,跳起腿赶紧奔跑,小偷速度大于警察速度;当警察到达f时,小偷已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不见了;当警察继续往前追寻时(u<f),小偷突然从后面出现,踮起脚作伸手抓物状追随警察,亦步亦趋,如图7所示。

通过上述故事讲解,并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将凸透镜成像过程模拟为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与物像动态变化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5 图像变化法

故事法和比喻法定性描述了凸透镜成像动态变化趋势,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效果好,效益高。条件差一点的学校,不妨配以图像变化法,也可讲清、讲透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像的大小变化及物像移动情况。如图8所示描绘的是:实像时,物进像退像变大。如图9所示描绘的是:虚像时,像跟物走,像比物大。故事配以图像,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成像画面,便活生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

在学生脑海中,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恐怕也不再是一些枯燥乏味的f、u、v及它们之间的一些不等式关系了,这极大地丰富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没有多媒体的学习条件下,不愧为一着妙招,值地一试。

6 公式法

上述5法得出的只是定性特点,要想从高层次的理性角度加深对该特点的认识掌握,可补充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式,从定量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尤其对一些参加竞赛的尖子学生,尤为重要。该公式为:1f=1u+1v当给定一个凸透镜,其焦距f是一个定值,因此,u与v之间有着一个确定的函数关系,当u增大,则v减小,反之,亦然。对一些物、像定量变化的分析与计算,借助于该公式,好多都可迎刃而解。

该公式的推导,只要借助于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就可以推导求得,如图10所示,具体推导过程略。

总之,对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将上述介绍的几种方法融会贯通,熟练运用,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寓增智于激趣之中,使理解与记忆和谐统一,动脑与动手交相辉映,使学生的作图能力、实验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推荐访问:凸透镜 教法 成像 学法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