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3 14:20:06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针对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分析,提出应在完善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设置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突出特色等几个方面人手,来提高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1;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17)03—0188—05

1引言

民办高校指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民办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与当地的经济特色相联系,并在保证理论课程课时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课时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正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1年6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八大举措;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自此,物流业升级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战略性产业。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制定了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我国最早开设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民办高校也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无论是办学的硬件还是办学的软件,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与适应性。针对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的新情况及民办高校所处地域物流业的特色,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应具有针对性,并采取與公办院校错位发展的思路,培养出符合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物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2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明确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参考并借鉴了公办院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资料,导致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沿用了公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内容,没有有效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特别是当地经济与物流的发展特色,导致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没有与当地经济与物流发展的特色结合起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特别是没有把民办高校所在地政府对物流产业的规划及当地物流业发展的特色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

2.2专业课程内容及顺序不合理

(1)专业课程体系不全面。在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后,尽量涵盖这个方向上主要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特别是不能漏掉关键的核心课程,如有的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采购管理这样在实践中运用非常广泛的课程。

(2)专业课程名称太复杂。有的民办高校开设物流运输与组织管理、配送规划与营运等课程,其实使用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的名称会更好。一是因为课名复杂会限制教师授课的内容;二是本科是培养宽口径的人才,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与某门物流专业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等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时(如硕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名称缩小范围才比较合适。

(3)各专业课程开课时间设置不合理。据调查,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一般第三学期开始设置物流专业课,第三学期设置1门,第四学期设置1门,其余的专业课程均集中在第五至第七学期。这样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接触物流专业课的时间太晚,大三接触的物流专业课太多导致每门物流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减少,学习的效果会打折扣。大四的时候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已放到考研、考证、找工作、写论文方面,因此实际全面学习物流专业课的时间只有大三这一年,这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远远不够。

(4)专业课程设置没遵循内在逻辑关系。物流管理不同的专业课程之间均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开设的顺序不能随心所欲。而很多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在这方面并没有太留意,如把综合性很强的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安排在第四、第五个学期,理论课与对应的实践课不在同一个学期开设等。

2.3理论课程课时与实践课程课时比重不均衡

据调查,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课时量一般占总课时量的80%,实践课时量只占总课时量的20%,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课时训练实际操作能力。一方面,很少有民办高校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缺乏在校内进行物流实践的必要条件,而在校外进行实训的成本较高,不得不压缩实训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长期合作的专业物流企业,无法为学生提供长期的校外实践机会,现有合作的绝大部分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学生实习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分拣、装卸搬运等作业。

3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调查

针对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物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组对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已毕业工作的学生及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让被调查者根据所从事的物流工作内容与在校所学物流专业课程科目及内容的对比,回答调查问卷上相应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585份,占发出调查问卷总数的97%,以下从六个方面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3.1被调查人员已工作人数与在校生人数信息

被调查人已工作人数及在校生人数比例信息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回收的585份有效调查表中,已工作人数占有效调查数量的82.91%,而在校生人数占有效调查数量的17.09%。实际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难对所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在所学专业所处的行业工作几年后,随着对专业认识的不断加深才会对在校学习期间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本次调查的重点以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已毕业的本科生并具备物流行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为主。

3.2被调查人员毕业后工作地域信息

被调查人员毕业后工作地域信息如表2所示:

表2物流专业毕业学生工作地点

由表2可知,被调查的已毕业的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高校所在的省内工作的比例占28.66%,接近三分之一,在省外工作的比例达到71.34%,这说明相当比例的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倾向于在民办高校所在地的物流行业就业。

3.3被调查人员工作单位信息

已经工作的被调查人员工作单位信息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被调查人中考取公务员及进人事业单位的比例为2.06%,在国营企业及外资企业工作的比率分别为12.78%和4.54%,其中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最大,达到80.21%,另有0.41%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自己经营小型物流公司。

3.4被调查人员工作岗位信息

已经工作的被调查人员工作岗位信息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物流工作前三位的岗位分别是仓储、运输及配送、单证处理,分别达到31.96%、23.71%及16.08%,而对物流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高及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报关及物流方案设计岗位从事的人员数量较少,分别占有效调查数量的1.86%和3.09%。

3.5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

对已工作的被调查人员反馈的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如表5所示:

表5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从表5可知,在已工作的被调查人中只有1.44%表示所学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很多,有17.53%表示所学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比较多,另有21.03%的被调查学生表示所学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比较少,更有3.09%的被调查学生表示所学专业课知识很少在实际中运用到。从以上信息可以初步判断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实际脱节较严重。

3.6被调查人员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调查表中要求被调查人写出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中,反映出如下一些特点:第一,所有585份调查表中均建议尽早开设物流专业课程,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第二,485份已工作的被调查人所提供的调查问卷中均建议加大实践课程所占课时量,并采取课内实训、课外实习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三,绝大部分学生建议在校内就确定好学生未来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毕业后目的性很强的寻找对应的物流企业及物流岗位,并能迅速胜任工作。

通过以上调查得到的信息,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应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再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综合分析,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根据国家物流政策,结合院校所在地物流特色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物流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并具备进行物流运作、管理、设计能力,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完善措施

根据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暴露的问题及调查的结果,结合培养目标,可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4.1尽早开设内容全面的专业课程

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要全面,且各课程的开设顺序要遵循物流管理的客观规律,并应尽早开设专业课程,同时根据国家及民办高校所在地物流发展的实际,设置物流专业不同的专业方向,并适时对物流专业课程进行适当的动态调整。

调查表4反映出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划与统计、采购、仓储、运输与配送、物流管理系统操作、报关、单证、物流方案设计等工作,如果物流专业课程的开设兼顾方方面面,那么會导致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门数过多,每门课的课时量自然相应的减少,虽然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都有所涉猎,但掌握的程度有限,不足以完全满足相应物流岗位的需要。

要对多所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国家关于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法规,特别是民办高校所在地政府编制的物流发展规划及颁发的相关物流政策,制定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4.2根据不同物流专业发展发向设置相应课程

为了使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更有针对性,在大一、大二所有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相同的专业课,大三时设置不同的发展发向,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方向进行学习。同时,应尽早开设物流专业课程,不仅可以打牢学生的专业课基础,还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主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应尽量安排在大二、大三这两年的四个学期。第七学期则安排物流专业英语、物流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等专业选修课程。

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让学生首先概括了解物流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核心的专业知识,然后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专业发展方向设置对应的专业课,并相应地安排好这些理论专业课对应的实践课程。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大一、大二的专业课程设置计划见表6。

如表6所示,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安排的第一门专业课应是《物流学概论》,让学生初步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作业环节及基本理论,为后续的物流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应安排2周的认知实习,主要安排学生参观院校所在地的4A、5A级物流企业,或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物流部门,了解物流的作业流程。参观时并请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讲解,同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并请高级管理人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对物流专业的认识及兴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很多专业课涉及到一些复杂的计算,如:物流中心的选址、配送中心的布局、运输线路的选择等,课程《管理运筹学》中的很多计算方法和模型会频繁使用,鉴于《管理运筹学》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应在第三学期开设。调查表中反馈的信息表明《ERP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应购买适宜的ERP软件供学生模拟,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力。《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专业课的知识将来学生工作后在大部分物流岗位都会用得上,因此也应让学生尽早学习并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应相应的安排几周的校内实训,利用相应的软件和硬件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在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如今,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个公民的思想,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与物流行业相关的法律,物流管理水平很高和物流技术能力很强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一百多年前就颁布了与物流相关的法律,为了培养学生将来在物流行业工作时的法律意识,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规范性,《物流法律法规》这门课也是应重点向学生讲授的。

为适应国家及湖北省相关物流政策及物流发展规划,结合省级质量工程“物流专业综合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湖北省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可分为企业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等四个方向,不同方向课程体系必须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5-7学期专业课程设置计划如表7所示。

由于大四的学生在当年的11月份中下旬即要开始毕业实习和开始撰写毕业论文,第七学期教学周一般只有10-11周左右,所以第七学期安排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数量均不多。

5结束语

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应适当增加实践课时量占总课时量的比例。实践课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课程中包含的实践课时,二是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课程如实训。有条件的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应尽量建立物流综合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室应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主要满足采购管理、运输管理及各发展方向的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课程的需要;硬件主要满足仓储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等课程的需要。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要逐步开发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合作,不仅能保障学生进行物流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的质量,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热情,还能通过与这些物流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促进学生就业。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国家经济与物流政策、特别是院校所在区域经济和物流政策的变动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如湖北省“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湖北省在未来五年发展的十大物流工程,那么湖北省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某些方向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可以适时作出调整。

总之,民办高校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要并密切关注物流行业发展变化,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并遵循全面考虑、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原则,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推荐访问:物流管理 民办高校 课程体系 本科 设置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