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特殊时代的日常生活

发布时间:2022-10-24 14:40:06 浏览数:

摘  要:曹乃谦在当今中国文坛始终以一种奇异的姿态存在。写作至今已30年,第一本书在台湾出版,作品随后在大陆出版,因被马悦然推介为“中国头一流作家”而引发巨大争议。他于20世纪**十年代所作的“温家窑系列”小说,关注20世纪70年代雁北农民受困于饥饿和性苦闷的苦寒生活,呈现出强烈的荒原景象。近年来,又通过“九题系列”确立新的文风,书写一己从20世纪50—70年代末在山西大同的成长经历,时代喧嚣退居其次,着墨于朴素平实的生活,及人与人之间凡俗却厚重的情感。至此,作者树立起乡村书写和城市书写两套系统,又统一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怀,呈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风格,在对庸常人生的编织中,探询生存与存在的意义。显而易见,曹氏作品相较大多描写特殊时代的作品而言實属“边缘化”,这种边缘化出于他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所受文学影响,种种因素构筑出当下文坛独一无二的曹乃谦。

关键词:曹乃谦;特殊时代;日常生活;边缘性;边缘化书写

一、前言

曹乃谦生于1949年元宵节,1986年出于和朋友的赌约开始写作,处女作《佛的孤独》{1}发表于大同当地杂志《云冈》1987年第1期。彼时曹已37岁,在同龄作家中属于晚成。第3篇小说《温家窑风景》{2}得到汪曾祺赏识,汪老建议将题目改为《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刊登于《北京文学》1988年第6期,同期汪老撰文推荐。

小说一经发表,受到文学界广泛关注,“温家窑系列”随之也一篇一篇在两岸三地的文学杂志刊登及转载,如《北京文学》《上海文学》《山西文学》《联合文学》等,到1997年前后约十年时间,该系列才写毕。曹自述对于写作有“精品意识”:“石头蛋蛋一坡,不如夜明珠一颗。”③在此意识下完成的作品深受好评,王安忆认为其小说“精致却天衣无缝,平白如话又讳莫如深,乡情郁郁且古风醇厚,将短篇小说做到了极致”{4}。许子东将曹的小说与王祯和、陈映真相提并论,认为他“沿着沈从文而不是柔石的思路来分析男人的这种羞辱感……更将这种男人羞辱感放在民族情绪的象征意义上给予夸张放大处理”{5}。初安民称曹“承继了沈从文、汪曾祺中国小说的传统,而专注于地方特色和描写卑微小人物的无奈情境等,都显现了曹乃谦不可忽视的小说能量”{1}。

尽管如此,书的出版却不太顺利,几经周折,直到2005年10月才由马悦然牵线,于台湾天下远见出版社出书。马悦然对曹乃谦赞誉有加,2005年时曾有中国记者问他看好哪位中国作家,他回复:“有一个山西作家叫曹乃谦,你们谁都没有听说过,他跟李锐、莫言、苏童一样,都是中国头一流的作家。”{2}因马悦然的诺奖评委身份,评价牵动了一些对诺奖有兴趣的人,有媒体将其解读为:马悦然认为曹乃谦和李锐、莫言一样都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

2007年4月,《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温家窑风景》简体字版面世,当年即被《人民日报》等三十多家媒体评选为十大好书。该书在海外也得到关注,2008年,由马悦然翻译的瑞典文版(2006年8月出版)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的Letterstedt翻译大奖;英文版由美国汉学家陶忘机(John Balcom)翻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获“北加州书籍翻译奖”,并入围美国年度翻译文学最佳二十五名;法文版亦于2011年出版。

火热的同时引发巨大争议。曹乃谦的写作确实得到认可,对食欲性欲的关注、极致的短篇小说形式、对方言土语的坚持足具个人特色,但他是否如马悦然所言是中国“头一流作家”?不少评论者存有异议。石一枫一方面惊叹于作品“简朴而沧桑的感觉”“语言极度简洁而有穿透力”,承认曹乃谦“鬼才般的写作才能”,同时亦表达了自己对海外汉学界的热评的动机的怀疑:“为什么处于特殊时期的完全封闭的农村会让他们如此感兴趣?为什么除了食欲和性欲之外毫无精神力量的农民会让他们感到如此真实?他们是对曹乃谦的作品本身赞不绝口,还是对他们臆想的、认为可以寄托他们美学寄托的中国感兴趣?”③徐勇也认为,马悦然是“站在此岸对彼岸的遥望和想象”,他的西方身份多了一种中西视野的差异,“既有一己的感情体验、文学评价标准的差异,自然也融合了身份、族裔、阶层以及民族国家等等不同的视角”。{4}

“温家窑系列”之后,曹乃谦构思了庞大的写作计划,但因母亲患病,他毅然决定“先当孝子,后当作家”。母亲去世后,近年又因身体抱恙,计划中的长篇仍未面世。直至2014年,从长篇素材中整理的《初小九题》才与读者见面。至此,书写的另一个系列展开。《初小九题》《高小九题》《初中九题》《高中九题》集为《流水四韵》,书写从学前到高中毕业的学生生涯,评论家王干作序:“在作品中有两个曹乃谦,一个以少年懵懂清澈的目光打量世界,一个则隐忍悲伤,以深致的关怀、客观的判断为人物塑形。”{5}另四篇《宣传队九题》《文工团九题》《铁匠房九题》《政工办九题》集为《同声四调》,书写高中毕业后在不同地方工作的生活,陈文芬作序道:“一路写去,看似随笔,娓娓道来。所写都是个人小我、亲族友朋的人生际遇,而这些苦难岁月的陈年往事,都被赋予了审美的意味。”⑥两书八篇作品一脉相承,是母亲书写,是人生书写,也是时代的书写。

至此,曹乃谦写作的两大主轴于焉浮现:“温家窑系列”和“九题系列”。两者书写的时空背景和人物塑造或有很大差异,但始终保持一贯心怀,即对普罗大众生活的关注,因为这是他熟悉、实实在在经历过的生活。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他的写作姿态完全相符:“一个人拿着大顶头朝下走路,尽管也会博得喝彩和掌声,但最终还得靠他那忠实的脚,去跋涉,去远行。把脚放在土地上,这样才有力量。”{1}

曹乃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算得上一位特殊的作家,备受争议一方面出于不少人无法认同马悦然的论断,此外因其对极端食色状态的书写,部分学者认为有“猎奇”之嫌,更多原因还在于,很难把他放进文学史的某个脉络讨论。“**”结束后一段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称为“新时期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等流派一一登场,呈“百花齐放”之势。然而,曹乃谦与他同时代呈主流的派别均无关联,只在自己的世界中书写所看所感。因此,他对时代的书写与大家所熟知的存在很大差异,呈现出“边缘化”特点,这源于他的独特性。本论文立足于还原、建构、阐释曹乃谦作品的意义,从多个面向讨论他的小说内涵,或可厘清曹乃谦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造就了这独特的书写。

推荐访问:日常生活 时代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