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建筑之美到城市之魂

发布时间:2022-11-12 16:50:04 浏览数:

I. 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沙里宁

在我看来,每到一个城市,能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建筑了。这话你也许并不完全认同,但你却不能否认,若是提及上海,你就会想到那梧桐树荫、精致洋房的典雅别致与海派风情;若是谈到北京,你就会感到那红瓦宫墙、殿宇楼阁的错落有致和巍然壮丽。从建筑可以看到整个城市,此行所见更让我深感如此。

日本著名建筑家隈研吾曾说过,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一样,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时代”。就我而言,我一直坚信这段“建筑时代”即是整个城市命运的缩影。芝加哥,这坐落于美国中西部的第三大都会,也是如此。

漫步在繁华的密歇根大道,乍看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楼实则千变万化,让人感叹仿佛置身于现代建筑史博物馆。从早期芝加哥学派沙利文的经典作品,到密斯时代大肆扩张的现代主义,无一不是这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我从前一向是不怎么喜欢这些高楼大厦的,甚至在潜意识里有些抨击这些“水泥森林”,认为它们不过为了解决城市拥挤空间的一种艰辛无奈的产物。如今才惊觉我竟因自己的偏见恰恰忽略了这样一种形式下的生命力和多元性。

在芝加哥的城市历史上,这样一个事件不得不提及:1871年的一场大火,将这个迅速成长着的新兴城市付之一炬,却也意外地成为了日后芝加哥成为高层建筑城市代表的契机。这不禁让我感到一种凤凰涅槃的壮烈与美丽:这个城市又是如何在吞噬生命与希望的火舌面前,重生甚至崛起的呢?身处现在的芝加哥的,现在的我,怕是难以想象出当时的光景。

大火之后,为了灾后重建时能够节省市中心用地,建筑师与工程师们盖起了新式的钢筋水泥楼房,使得世界第一幢高层建筑在1885年于芝加哥应运而生。兴奋地向随行老师询问了哪些是初期的摩天大楼,所得到的回答都是些最多不过十几层、破旧暗淡的图书馆和办公楼,着实有些诧异和失望。可回头望望这些被周围映衬的更加矮小的古旧建筑,再仔细观察那些上了年岁的山墙与雕花,又生出了一份交杂亲近与敬意的复杂感觉——它们默默矗立着,俯看着一成不变的街道,仰望着光怪陆离的天空,岁月唯独没有眷顾它们,似乎只是连一瞥都不给的大步离开。一想到它们曾经所背负的光辉与荣耀,我竟在这样一个繁华拥挤的欧美城市中,品出了一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与浪漫。

芝加哥见证了建筑史划时代的降临,而她自身也在20世纪的到来中再次崛起,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在背后有着巨大的艰辛与付出。就比如当时的那些建筑师与工程师们,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工程技术的难题,更有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束缚。不顾传统建筑美学对他们的嗤之以鼻,这些“工匠们”——路易斯·沙利文,伯纳特·鲁特等等——依旧在这样一种捆绑中跌撞地摸索出这样一种充盈着生命力的形式。眼前的这些作品,不论是直至凌空的高度,还是挺拔优雅的气度,无一不透漏了那个年代、那些人拥抱现实和现代的毅然决绝。突然就深深赞同柯布西埃口中的“革命,从建筑开始”。我眼前的这个城市即是如斯,如同这些巍然耸立的摩天大楼一般,向独属于她的盛世勇敢而坚定地伸出双手。

II. 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实质是为人服务。——约翰·波特曼

建筑究竟是什么?最简单地说,建筑就是人类盖的房子,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设施。可显然建筑的意义又绝对不止于此。不可否认,建筑存在的初衷,只在于其实用性,就像那些苏格兰的史前石屋。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逐渐拥有了对于“形式与美”甚或是更高精神层面的追求,建筑也愈加复杂。

对于建筑而言,形式与功能,即艺术性与实用性,关于两者孰轻孰重的争论从这两个概念诞生的伊始就从未停止过。沙利文说,形式由功能而来;而柯布西耶则说,建筑之所以留存是因为它是艺术,因为它超越实用。的确,不管是徒有其表的空洞,还是只重功用的乏味,都不会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结果。然而,就在这芝加哥的市中心,我看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体。

处于游船之上,一开始远远地我还看不清那两根酷似玉米棒的柱体建筑。直到船靠近,才发现这座看似普通的大厦的细部十分特殊:优雅修长的主干,底部环形的平台向上延展为如花般绽开的无数层平台,恰到好处的曲线映于清澈的、贯穿全市的芝加哥河畔,在这样一个压迫感十足的城市中,竟给人一种如水波般荡漾、柔和的氛围。

侧耳细听解说之后才知道,这对“双子星”大厦正是芝加哥的地标性建筑“Marina City”。由贝特朗·戈德堡设计,作为住宅商业混合型建筑,其新奇美观又有助于降低风阻的外表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这个集住宅、礼堂、剧院、码头和商场等各种生活设施于一体的建筑群,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城中城”。难怪Marina City曾被美称为“混血儿”,当真是名副其实:真正融合了建筑之美与实用功能的成功之作。

另外同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芝加哥的城市公共空间。跟随寄宿家庭的Buggeln一家开车进入市中心、本以为会花不短的时间在寻找停车场的时候,车子熟门熟路地驶入了一个规模似乎极大的地下停车场。在昏暗细长的通道中寻找通向地上的电梯时,总觉得这地方另有乾坤,于是好奇的向John打听了这停车场的设计,却惊奇地得知这原是伊利诺伊中央铁路的停车场。而当我终于来到室外时,更是惊诧地发现原来这停车场上方就是芝加哥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千禧公园,立时折服于这极富创意的城市规划。

千禧公园建造之初,目的不过是一座“带点绿意的停车场”,却最终成为了现今的立于停车场之上的巨大屋顶公园。陡然感受到了芝加哥这座城市的建筑文化——象征性与功能性并兼、建筑美与服务性共存的公共空间:既为闹市提供了约9000个车位,缓解城市空间的拥挤不堪,又极力地使用各色后现代建筑与雕塑强调文化功能,展现城市自身的美丽。谁又能说这不是形式与功能的又一次完美结合呢?

这是这样一个充满创意与美感的热情城市:仅仅是漫步于各色桥道与小巷,便颇感收获良多。我想我现在能给出自己对于形式与功能的争论的回答。若问我,这个问题本身即是无意义的,因为这两者本就相辅相成:形式源于功能,功能止于形式,两者结合才能诞生最完美的建筑空间。而芝加哥建筑中无时不刻不显露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更让我感到,同时带给居住其中的人们以感官之美与舒适享受,也许这就是这名为建筑的存在最终极的目的。

III. 建筑,是历史的反映。——梁思成

听谁说过,要区分美国和中国的城市,看高速公路最是明显。美国的公路,看上去一直那么老旧,而美国人修路,则是喜欢一小段一小段地修,就像打补丁一样,即使修完了也没见新多少;而中国的公路,大多光鲜亮丽,若是修起路来,中国人似乎偏爱“大拆大建”,总是整条路整条路地修,之后全新铮亮。

在对待古建筑方面似乎也是如此。

我常爱将建筑比作语言,比起黑格尔口中的“凝固的音乐”,我更偏爱这两者的共通性。于我,两者均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说是“活”的,看似不恰当,却也现了我们对于建筑所隐喻之义的缺少解读。因此,我最喜欢的便是梁先生的这句话:建筑,是历史的反映。这里的历史,绝不是那些印刷于课本、流传于网络的“死的”历史,而是真实的、鲜活的、存在于每一栋古老建筑当中的历史。我曾听到过一种有趣的说法,讲到建筑这东西,是有一种奇妙的记录发生于其中的事件的能力的,生活过的人的音容笑貌、谈吐气息都会被忠实地留存。我的好友对此一说仅是嗤笑一声,“也许这说的是鬼屋吧”,她不以为然,可我对此颇为着迷。每到访一个老建筑,最常做的就是闭上眼睛、深吸口气、静下心思,然后默默回味这句话的深意。有时会是陈木独有的老旧气息,不新鲜但不腐朽,还能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木屑飞扬、洒满阳光的模样;有时则会是鲜明扑鼻的金属气味,张扬而跋扈,耳边似乎还能回响机器打桩、人声鼎沸的轰鸣。我想,建筑的历史于我而言,便是这样一个个美好而又活泼的片段。

因此,我是十分喜欢芝加哥这个城市的。喜欢走在她的街头,尤其是近郊小镇,都能感到一种自然而然、由内散发的历史。喜欢触摸那或是希腊神庙式或是法式哥特风的建筑外壁,细抚那褪色的暗淡和蜿蜒的裂痕,似乎可以直接感觉到岁月在掌下如沙漏倾倒般细细流逝。新培的面包香气渗入空气,微微张嘴就连味蕾都能品尝那份温馨。从哪里不时会传出教堂的钟声,“铛——铛——”,那是几个世纪来都不曾动摇的召唤。这些不知为何总让我想起多少次走在不知名的江南小镇,哪怕只是足下微潮的青石板,隔着鞋底传来的凹凸不平,那都是时光孜孜不倦刻下的痕迹。周围很静,静得能听到雏鸟轻啼。船桨划过水面微波晕染,堪堪倒映着岸边的古树仿佛连树也在轻轻晃动。我深爱诸如此类简单的美好,并在美国深深体会到人们对此的尊重与维护。与此同时却又不禁想到这样的美好在我的故乡又能留存多久?

我身边常见的古建筑保护大多两种:旧极与新极。前者大多因为古建筑的利用价值不高或者其他我不详知的原因,而不被重视,导致日渐破败甚至默默从人们视线中消失。而另一极端的后者,却是表面上得到了充分保护,常是在改建后“焕然一新”,就如同公路一样改头换面。然而这样或是崭新、或是重点保护到人们只能隔着安全距离远观的产物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对此我一向深深赞同梁先生常说的“修旧如旧”以及要让建筑物发挥相应作用——与欧美古建筑保护中心相似的理论。曾遇过有人嘲讽国外的维护方法——说充其量是人工伪造出的古老罢了。可那又如何呢?在我看来这些人怕是从来没有想过老建筑对于人们来说应有的意义——它们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地,更是心灵、精神上的归宿,一种精神寄托。我们所该做的正是让他们以令人怀旧的摸样和“健康”的内在存活下去。现今这急功近利的心态只会让这些珍贵的遗产形神俱失,产生极大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从此不再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若再这样持续下去,那么人们心中将塌陷的那一个角落会是再华美堂皇的外表都无法修补的,也难怪梁先生都要说“临走真是不放心,真怕一生永诀别”了。

当然,这些絮絮叨叨的文字不过都是我个人的有感而发罢了,定是有不少因见识浅薄和不切实际而犯的错误。但是多多思考,多多借鉴,以他人之长补一己之短想来总是好的。

推荐访问:之美 之魂 建筑 城市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