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未来治癌三条路8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15:10:04 浏览数:

未来治癌三条路8篇未来治癌三条路  2020美国癌症协会ACS2030年抗癌策略  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了未来10年肿瘤一级抗击计划,称为“2030癌症预防和死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未来治癌三条路8篇,供大家参考。

未来治癌三条路8篇

篇一:未来治癌三条路

  2020美国癌症协会ACS2030年抗癌策略

  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了未来10年肿瘤一级抗击计划,称为“2030癌症预防和死亡率下降蓝图”,相关文章在全球影响因子最高期刊CA杂志上发表!

  8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26%!文章详细分析了1930~2010年这80年期间美国癌症死亡率改变和原因,为未来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工作规划了方向。

  上图是1930年到2015年80年间,美国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死亡率情况。可以看到,全美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91年,这一年的总死亡率是215.1/10万人,而到2015年,全美癌症总死亡率已经降到158.7/10万人,降幅达到26%!

  国家在1988-90至2013-15期间乳腺癌死亡率下降。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国家对1980-82年至2013-15年结肠直肠癌死亡率的下降。数据来源: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美国癌症协会:死亡率下降三大要素!

  癌症首先是预防,吸烟与否极大地影响了以肺癌为首的多种癌症,因此降低癌症死亡率靠戒烟。

  其次是筛查,筛查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结肠癌和宫颈癌的预后。虽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筛查还有不同程度的争议,但还是有贡献的。

  手术术式的改进和并发症的减少使得手术死亡率降低,放疗方法的进步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同时针对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肿瘤的系统治疗进步也降低了死亡率。

  未来十年10大抗癌策略!

  1远离11种病原体

  一些病毒感染(如HPV、HIV和乙肝病毒)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目前,共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有致癌性,包括:

  •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

  7种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

  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埃及血吸虫。

  •

  对于一般生活中常见的感染,我们建议:▍①宫颈癌——HPV人体乳头状瘤病毒途径:性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预防:接种HPV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提醒:感染HPV早期无明显症状,引起宫颈病变后,可能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要及时就医。▍②胃癌——幽门螺旋杆菌途径:口腔唾液、粪便经手、食物接触口预防:餐前要洗手,尽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养幼儿。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经常消毒。提醒:如果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hp感染筛查。▍③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肝吸虫

  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生吃淡水鱼虾等预防:接种乙肝丙肝疫苗;在献血或输血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好婚检孕检;少吃生的淡水鱼虾。提醒: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切不可轻视。▍④鼻咽癌——EB病毒途径:唾液传播预防:接种EB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2防晒,减少皮肤癌风险阳光照射是导致皮肤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几乎86%的黑素瘤皮肤癌和90%的非黑素瘤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与太阳紫外线辐射有关。限制你患皮肤癌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限制你的阳光照射。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式,但我们拒绝暴晒!建议:▍①避免正午太阳直射;

  ▍②适当使用防晒霜;

  ▍③戴宽沿遮阳帽和太阳镜;

  ▍④穿防晒衣;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放射

  IARC认为,所有的电离辐射都有致癌性。2006年数据显示,48%的电离辐射来自于医疗设备(如CT),包括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暴露。

  医用电离辐射与多种癌症相关,CT风险最大。一名40岁的男士和女士接受单次CT冠脉造影后,其终生患癌风险大约分别为1/600和1/270,但头部CT的风险要小得多(分别为1/11080和1/8100)。

  不过,老年人接受这些检查时风险偏低。

  4减少室内建筑材料放射

  氡污染、甲醛污染、苯污染等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中,氡污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致肺癌物质。据美国国家研究委会估计,美国3%-4%的肺癌死亡可通过减少室内氡暴露来预防。

  ▍①氡:一种有放射性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矿渣砖和装修使用的天然石材以及瓷砖和洁具等陶瓷产品。

  ▍②甲醛:主要来源于装饰装修和家具所使用的人造板,如复合地板、大芯板、密度板以及装修使用的白乳胶和布艺制品等。▍③苯:主要来自溶剂型木器漆、油漆、溶剂型胶合剂和清洁剂等。建议:装修新家入住前,建议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室内环境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能不能入住,如果污染不是很严重,最好通风6个月左右再入住。家中多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氡、甲醛等浓度。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居住室内氡浓度应<2.7pCi/L。而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议,室内氡浓度≥4.0pCi/L就超标。5戒烟是头等大事!控烟是防癌的“头等大事”!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建议:▍①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②吸烟导致人均寿命缩短十年以上。▍③如果40岁以前戒烟,可以夺回9年寿命。

  6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

  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酒精归为致癌物。过量饮酒可造成身体多方面不良影响,至少与7种癌症有关(英国科学月刊《成瘾》)。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日饮酒量女性不能超过1份,男性不能超过2份。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

  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大概换算下,记住:

  ▍白酒:每次不要超过1两

  ▍啤酒:每次不要超过一瓶

  ▍红酒:每次限制在一红酒杯左右

  

篇二:未来治癌三条路

  菱

  角

  皮

  治

  疗

  癌

  症

  有

  奇

  效

  我有个朋友患有肺癌,医生说是晚期。后来得一偏方经坚持食用,肿瘤已完全控制,慢慢变小,现在已基本治愈。我父亲2年前被诊断为食道癌,现在也在试用这个偏方,效果很好,现在也一直在服用。而且,我知道的有3个癌症患者用此方法都得以治愈。不仅如此,如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肌瘤类的都可以服用。方法如下:

  买四个角的菱角皮(淘宝网上可以买到,一定要四个角的),每次2两,加1汤勺薏米熬水喝。每天代茶饮。一定要坚持服用,一定会有奇迹。希望能给需要的家庭带来希望和健康。

  抗癌防癌野生四角菱《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还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1967年的日本《医学中央杂志》上说,菱角对抑制癌细胞的变性及组织增生均有效果,所以说菱角还可防治癌症。

  《每日商报》报道秦教授菱壳妙用

  老菱上市的季节,可在品尝菱肉时,又有多少人知道看似无用的菱壳竟然对治疗癌症有用呢?浙大医学院80岁的秦教授来到<<每日商报>>,想把菱壳的妙用告诉更多的人,菱角是食疗治癌的好东西!

  秦教授说,早在1971年,一个农民就告诉他,菱角壳煮的汤能治疗癌症。“那个农民的儿子当时得了恶性肿瘤,已经到了晚期。他也是偶然知道了这个办法,就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每天煮菱汤给儿子喝。没想到,儿子的肿瘤竟然慢慢地好了。”听完这个农民的述说,从事医学研究的秦教授半信半疑。1972年,秦教授的一个朋友患了卵巢癌,杭州的各大医院都认为很难救治了。她在秦教授的建议下,每天用菱角壳、菱角蒂加人参熬

  汤服用,结果一个月后病情就大有起色。“不久后,他就痊愈了,一直活到现在都很健康。”秦教授说。

  从1973年开始,秦教授就开始研究菱角抗癌的功效。他在实验室中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测定,发现菱角汤的确有抗癌变作用,他还分析出了其中的有效成分。秦教授认为菱角肉虽也有一定抗癌效果,但以菱角壳、菱角蒂的效果最强。每年秋天,他都到菜场里收集菱壳,晒干后存在家里。“一旦得知有人患了癌症,我就将菱壳赠送给他们治病。这么多年来,治好的人也不少了。”秦教授给病人开的食疗药方很简单:每天以菱角蒂1个、菱壳(或晒干的菱角)加清水,以文火2碗水慢慢煎至一碗水即可服用。如能加入少量人参更佳。“在各种菱中,四角菱的抗癌效果最好,尤其菱角蒂效果更佳!两角菱次之。下面文章,对自身健康很有帮助三十多年前有一位服务于公卖局台北啤酒厂的张先生,参加该啤酒场选派技术人员到国外深造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及格,在出国前经某公立医院体检发现,罹患有像小孩拳头大小的肺部肿瘤,因而不能出国,张先生非常失望之余,一直怀疑诊断有误,于是再到另一家医院检查,结果还是证实原来的诊断并无错误。当时年轻力壮的张先生得到这样的绝症,在人生绝望之余,多次打电话给当时任职台东县政府黄顺兴县长机要秘书的魏姓同学。魏姓同学便利用星期日赶到台北和张先生见面,张先生向魏同学详述相关绝望的详情和悲观感受,并请位同学协助其后事,恰逢魏同学与前任马偕医院院长,(1949─55年专精于癌症临床研究的吕革令博士)是知交好友。当即建议前往访求吕博士医治,起初张先生说不愿再看医生,以免徒增伤悲;但魏同学说先前已电话请教吕博士并安排好时间,张先生只好偕同前往吕博士住处造访吕博士和张先生见面就说:魏先生是我的好友,介绍你和我认识是我们的缘份,感谢上帝给我们这个机会;我请教你:‘癌为什么叫绝症,你可知道吗?’张先生和魏先生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吕博士又说:人类医治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消灭病源,第二条路是增加抵抗力。”但很奇怪的是,癌无论用钴60或其他药物去消灭癌细胞,可是癌细胞还没有被消灭,好的细胞却先被杀死。另无论用什么营养、补药、好的细胞还未吸收,癌细胞却先吸收、让癌长得更快;因此可说上

  述这两条路都行不通、所以叫绝症。

  吕博士又说:人类的聪明连登陆月球都已经成功,但为什么没有人去怀疑上述两条治癌的路是在钻牛角尖,另外找第三条路?感谢上帝赐给我以往在马偕医院做癌症方面的临床实验,并得院内各部同仁协助的机会,我发现癌症病人血液检查的结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应。长期素食、且生活接自然的佛寺僧尼,由于体质都偏属优质弱碱性,所以尚没有发现罹患癌症的病例。因此我大胆的断定在弱碱性体质的状态下,癌细胞是无法生长、甚至是无法生存的。张先生我建议你从现在起少吃酸性的荤食类,多吃碱性食物,另外可吃带壳菱角汤,改变你的体质,并励行接近自然的良好生活规律;如果五年内不死、你就没问题了,愿上帝祝福你。

  张先生依照吕博士的建议,认真改变吃的习惯,每天喝菱角汤,乐观加上每天适当的运动,一年后再到同一公立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肿瘤不但没有长大、反而已呈现萎缩状态,遂令医院检查人员惊为奇迹,五年后竟完全处于萎缩、接近于消失状态。经过了将近四十年岁月,现在张先生的健康情况完全正常,生活起居甚为愉快。继张先生之后,有位前台东省立医院总务课长陈添寿先生,同样得到肺癌;魏先生得知后将张先生的经过转告陈添寿先生,陈先生乃依照吕博士的建议进行改变体质,结果与张先生同样治愈癌症。

  那时吕博士全家已移民美国,事后吕博士回来台湾再与魏先生见面时,魏先生将张先生和陈先生的经过告诉吕博士,并提议由他们两位亲自向吕博士陈述,请吕博士发表其改变体质之自疗成果报告。

  吕博士谦虚地回答说:我年事已大!且没有临床纪录不能做为成果。请魏先生转告亲友,如果友人认同的话,请他们继续体验并广为宣导,感谢上帝!

  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85%癌症病患者属于酸性体质,健康人的血液是成弱碱性的,约是PH7.35~7.45左右,婴儿也是属于弱碱性的体质,成长期的成人有体质酸化的现象。

  根据一项六百位癌症病人体液分布的研究,显示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因此,如何使体质维持在弱碱性就是远离疾病的第一步。

  

  

篇三:未来治癌三条路

  未来癌症能治愈吗癌症是一种在目前来说还没有好的方法来治疗的疾病,一旦这个人被确诊患上癌症以后,那么他的时间基本上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能活一天就是赚一天,有很多癌症患者就想知道:未来癌症能治愈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未来癌症能治愈吗?疾病是慢性病的累积过程,癌症也是如此,如果人们每年可以做一次体检,很有好处,但是人们的健康预防意识太差了,去医院检查总是觉得很麻烦。许多人认为癌症就是死亡。事实上,有些癌症可以治愈。近年来,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医学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哪几种癌症是可以治愈的?1、结直肠癌。80%的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治愈。统计表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相关上升。对于早期发现结肠癌,治愈率可高达80%,且手术创伤也较小,早期发现肿瘤,实施腹腔镜手术即可。2、肺癌。肺癌是最致命的肿瘤,因为它通常很难早期发现。当出现明显的呛咳、痰中有血、咳血、胸痛、气短等症状时,往往在进入医院的中后期。不过现如今,已经有手段可以早期发现肺癌,它就是胸部低剂量螺旋CT。3、宫颈癌是最容易治愈的癌症,可以接种疫苗。若能早期发现,治愈率非常高。目前,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宫颈癌疫苗是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的高治愈率无疑是对未来抗癌事业充满信心的原因。4、胃癌的治愈率也与早期发现有关。如果早发现早治疗,胃癌也是一种治愈率超过60%的疾病。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您应该知道了“未来癌症能治愈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吧,虽然有的癌症我们宣称是能够治疗的,但是这种治疗往往是需要在发现的早期或者是使用一些非常昂贵的治疗药物或者是手术才可以,这样大大增加了百姓治疗负担,属于片面意义上的治疗,所以,我们只有定期体检才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篇四:未来治癌三条路

  大有希望的癌症新疗法

  在折磨我们的各种顽疾中,癌症是最可怕的,发现癌症就意味着走到了死亡的边缘。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十年的对抗癌症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例如一些类型的癌症的确诊已经不再等于判死刑,睾丸癌的治愈率已达到90%以上,儿童癌症的治愈率大约为80%,但是,其他一些癌症,如肺癌、胃癌和胰腺癌的预后却不尽如意,而任何类型的癌症,发现越晚越糟糕。因此,在许多国家,癌症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号或二号杀手。

  我们目前对抗癌症主要采取三种方法: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用放疗灼烧癌肿,使用毒性和副作用极大的药物抑制快速分裂的癌细胞。这三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无可否认的是,它们也给人体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这些治疗方法不仅能破坏快速增长的肿瘤细胞,同时也对患者身体其他部分造成了严重伤害。

  在基因组时代,生物学家挑战按肿瘤在身体上的生长部位进行分类的传统观念,寻求在细胞分子水平上治疗癌症的新途径,这使得癌症的治疗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

  当了解了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能破坏分裂增长中的细胞之后,科学家就研究出了靶向疗法——针对致癌位点(肿瘤细胞内部的某个蛋白分子或某个基因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它只针对活跃的肿瘤细胞分子,不会波及到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

  

  细胞,因而不会产生像化疗那样严重的副作用。靶向治疗理念风行一时,但它通常也只延长了患者几个月的生命

  而已。原因无它,肿瘤细胞的高突变率使得它们往往能够避开靶向药物的攻击。正因此,医生们热切地期待着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的问世,包括以下几种目前正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方案:RNA干扰疗法、纳米粒子技术疗法、细菌疗法、免疫疗法,以及病毒疗法。虽然这些治疗方案也许还要经过若干年才能正式投入临床应用,但哪怕其中只有一种方案达到了期望效果,都将成为自70年前化疗治疗癌症方法问世以来,癌症治疗领域内取得的最大进展。

  RNA干扰疗法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RNA干扰治疗,代表的是一种自然的细胞控制机制——暂时性开启或关闭单种基因,它为癌症治疗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天地。这一治疗理念涉及到如何合成能关闭特定基因的较短RNA,但我们的细胞擅长于检测和摧毁较短的RNA片断,因为它们可能看起来很像入侵的病毒。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科学家正在研究各种巧妙的分子“骗局”。其中一种方法是,将RNA隐藏在脂质纳米粒子中。一种名为ALN-VSP的药物就使用了这种技术,目前正试用于治疗肝癌,针对目标是与肿瘤生长有关的两种基因。在一项试验中,接受这种治疗方案的37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体内的肿瘤增长得到抑制并停止生长。专家估计,未来10年里,首个以RNA为基础的癌症治疗药物可进入临床使用。

  

  纳米粒子技术疗法基于微观科学研究的纳米粒子疗法可以说是癌症研究领域内的人类救星——虽然纳米粒子本身并不具备杀死癌细胞的能力,但却可以将现有化疗药物的效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化疗的问题是,它不分敌我地杀死迅速分裂的细胞,无论是癌变细胞还是正常细胞。由于化疗对肠道、皮肤和免疫系统产生的毒副作用,医生们不得不限制药物的剂量。而将纳米粒子技术与化疗治疗方案结合在一起,治疗药物可以有选择性地针对肿瘤细胞,因而可以安全地使用更高的剂量。纳米颗粒倾向于积聚于肿瘤所在处的部分原因在于,与正常血管相比,微小的纳米颗粒更容易渗透进入肿瘤细胞的血管。一些传统的化疗药物已经开始用纳米粒子进行封装处理。纳米技术有望让疗效一般的药物变得疗效显著,让好的药物变得更了不起。病毒疗法对于病毒来说,破坏人体细胞是它们的一种自然行为。病毒的生命周期通常为:感染细胞,然后迫使细胞产生更多病毒,直到细胞死亡,释放出大量新的病毒,再去感染更多的细胞。利用病毒的破坏性力量对抗癌细胞的想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各种各样的病毒被注射进入人体肿瘤细胞内,但如果感染扩散,有时带来的是致命的后果。不过,今天研究人员使用的是经过基因改造的病毒细胞,它们只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内疯狂复制。它们在肿瘤中一路穿行,一路吞噬肿瘤细胞。

  

  至少有10组经过各种遗传基因修改的不同类型的病毒成为“病毒治疗”研究的后备力量。迄今为止,效果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利用一种疱疹病毒,将一种叫做GM-CSF的强效免疫化学物质,注入黑色素瘤转移患者体内。在接受治疗的50名患者中,有8名患者的肿瘤在治疗后消失。强化病毒治疗效果的几种方法目前仍处于动物研究阶段,病毒治疗癌症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细菌疗法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说谁也不希望细菌进入自己的身体,但如果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击退癌细胞,我们可以考虑让它们成为我们的战略盟友。许多细菌菌株,包括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都有向肿瘤细胞转移,并在那里安家落户的倾向——它们隐藏在肿瘤中心的低氧区,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同时以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的代谢物为食。和病毒疗法一样,细菌也可以经过基因改造释放某种毒素或进行某种活动。与病毒疗法相比,细菌疗法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临床试验个例也不多,但它确实具有某些优势,例如比病毒更容易大批量生产,更容易进行基因修改。而且,与病毒不同的是,它们可以针对基质,即构成肿瘤细胞80%的非癌支持细胞。2010年的一项实验表明,无害的肠道细菌菌株以老鼠的肿瘤为攻击目标,即使口服治疗也有效果。利用益生菌等不会自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抵御癌症之前景令人振奋,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它们的存在是无毒无害的,可以听由它们在身体里做它们要做的事情——成为

  

  肿瘤内部的抗癌药物。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新方法中,呼声最高的是免疫疗法——利用我们自身

  的免疫系统寻找并摧毁癌细胞,无论它们在身体里的任何地方。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具有两大主要“武器”——免疫细胞和抗体,

  而其中能够破坏癌细胞的是免疫细胞。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以这种方法对数百名患者进行的临床实验,以及无数的动物试验,最后都宣告失败。究其原因,一是肿瘤会发出让免疫细胞功能减弱的信号;更主要的是,经过化疗和放疗的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变弱。

  “免疫疗法”的想法始于19世纪90年代。当时,纽约外科医生威廉·科莱偶然发现,一位颈部癌症患者在经历了一次讨厌的皮肤感染之后,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此后几十年中,科莱不断“调制”不同细菌的混合物并注射到患者的肿瘤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例子。

  科莱当时可能并不知道,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一直都在监测着癌细胞,如果我们的身体里出现了癌肿,那是因为我们的免疫防御系统出了问题。偶尔有一些幸运的癌症患者,他们的肿瘤自发地萎缩乃至消失。据推测,是他们体内较迟醒来的免疫系统觉察到了危险。

  20世纪初,科莱去世,他的探索暂时沉寂。今天,随着我们对免疫系统的了解越来越多,借助免疫系统之力来对抗癌症的想法再次复苏。事实上,当我们接种疫苗预防各种传染病时,就是这么做的。所不同的是,注射麻疹和流感疫苗是以预防为主,癌症疫苗是以治疗为主。

  

  可以预见的是,癌症疫苗的研制最初可以模仿针对细菌和病毒的预防性疫苗。可给患者注射某些癌细胞所特有的蛋白质,或仍附着有蛋白质的已死亡的肿瘤细胞,同时辅以可向免疫系统亮起示警红灯的某种化学物质。癌蛋白出现在活细胞表面,而不是自由漂浮在血液中或附着在死亡癌细胞上,这正是激起免疫细胞采取行动所需要的。目前几种不同的DNA疫苗正在小规模的早期阶段临床试验中。

  还有研究人员对另一种被称为“过继免疫疗法”的治疗方法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即从癌症患者身上获取免疫细胞,以某种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其送回患者体内。

  美国首次临床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是在2010年,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患者,其平均生存率延长了4个月,每例患者的治疗过程都是在实验室中量身订做的,这也正是其治疗成本高达10万美元的原因。

  其他类型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更令人兴奋的结果。例如,从病人血液中提取的免疫细胞并不直接杀死癌细胞,而是将癌细胞的蛋白质“展示”给T细胞,让T细胞来杀死癌细胞。培养T细胞的一种技术是,对手术切除肿瘤中的T细胞加以培养,然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T细胞在肿瘤中的存在,表明它们已经发现肿瘤细胞并视为“外来入侵者”。通过T细胞与药物和放疗相结合除去免疫抑制细胞,几乎致命的晚期黑色素瘤的治愈率高达40%。

  在开发免疫系统的潜力方面我们也许还能做得更好。我们还可以通过遗传工程,将能够识别已知癌蛋白的受体基因引入T细胞,让T

  

  细胞杀死癌细胞。以这种方式将过继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相结合是最新的研究课

  题之一,它的效果会有多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到目前为止,已在几十例绝症患者身上进行了临床试验,部分患者的情况显示,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拥有真正的癌症治疗潜力。一项研究报告指出,2/3的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充分缓解。

  我们过去说要“战胜癌症”,而现在我们要说“与癌共存”。人类与癌症“你死我活”的“战争”也许可以休战了。

  1998年5月,一名死于脑溢血的患者的两个肾被分别捐赠给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18个月后,那名女子的乳房处发现肿瘤,4个月内死亡。2000年5月,那名男子的肾脏发现了肿块,经活组织切片检验证实:他得了癌症。

  那位器官捐赠者在15年前曾患有恶性黑色素瘤,不过已治愈,并一直处于严密监控中,癌细胞并无卷土重来的迹象。然而,当黑素瘤细胞随着被移植的肾脏一起进入被捐赠者的体内后,癌细胞被重新唤醒,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为了与癌症抗争,该男子停服了用来遏制身体免疫系统的药物,结果他失去了肾,只能靠透析治疗维持。然而,奇迹出现了:在停用免疫系统抵制剂后,该男子的免疫系统恢复了正常,而与此同时,癌症也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现在仍是一个谜。癌细胞有可能潜伏在人体内的理论并不是新近才有的,但免疫系统“压制”着某些癌症让其不敢“轻举妄动”却是最近才发现的,如果免疫学者能够学会模仿

  

  这一过程,人类就有机会让肿瘤细胞永远处于被控制状态中。这一罕见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启示:人或者可以与“休

  眠肿瘤”共生共存。免疫系统一直在监视着身体内出现的不寻常的情况,包括出现异

  常的、有转变为癌细胞可能的细胞。研究发现,一种老鼠拥有极强大的免疫系统,可迅速摧毁注入其体内的任何癌细胞。肿瘤细胞被注射到这些老鼠体内后,免疫细胞迅速包围并摧毁了癌细胞。将具有高强抗癌能力的免疫细胞注入患者体内——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已经在实验鼠身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现在,研究人员正着手了解免疫系统是如何控制肿瘤生长的。免疫反应的变化似乎与癌症发展有一定的关联。癌症免疫学者真正想做的事就是,开发出一种能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抗击癌症的疫苗,从而驾驭免疫系统停止或扭转癌细胞增殖的能力。这一研究目前在人类身上进展缓慢,但在动物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们知道,带病生存最明显的例子是艾滋病,抗艾滋病病毒的“鸡尾酒”药物可以减缓艾滋病毒复制速度,使患者能够与病毒共存到老。而许多肿瘤专家都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将能够把癌症从一种致命疾病变成慢性疾病,人们几乎可以无限期地与癌共存。模仿免疫机制让肿瘤休眠,而不是消灭癌症,这是人类抗击癌症的一种新战略。专家说:“如果免疫疗法尚不能用于治愈癌症,也许可以用来让癌症变成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

  

  

  

篇五:未来治癌三条路

  未来治癌三条路

  治疗癌症,除了以往的手术、化疗和放疗外,今后有望通过改变癌细胞基因、让癌细胞“自杀”,或者通过“训练”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的方法,彻底根治癌症。

  来自法国的著名生物细胞学家丹尼尔·罗瓦德教授(Prof.DanielLouvard)指出,目前医学界只能通过手术、化疗和放射性治疗这三种方法来暂时延长癌症病人的寿命,减轻他们的痛苦,但是这并不能根治癌症。

  他认为要根治癌症,就得“知已知彼”,彻底认识癌细胞的构造和活动情形。目前,生物细胞学家已做到这点。

  丹尼尔·罗氏德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癌细胞的形成其实是正常细胞在老化过程中功能与活动失去平衡所致。正常细胞可以控制自身的成长速度与新陈代谢,癌细胞却不能。因此它们会不停地生长,最后积成一个巨大的肿瘤。此外,正常细胞一旦发现自身出现缺陷,就会自动启动细胞内的“自杀程序”,因而能在人体内继续生存。

  了解了癌细胞这两大特性之后,细胞学家认为,只要他们能够找出方法让癌细胞的功能恢复平衡,或者重新“教育”癌细胞启动“自杀程序”,就能成功地将癌细胞消灭掉。罗瓦德教授说,他相信在接下来的10年内,将会出现三种新的癌症治疗法。

  第一种是将一种药物注入癌症患者体内,以修复他们体内癌细胞的缺陷,让癌细胞恢复正常功能。遗憾的是,目前所用的药物只能将癌细胞和周围正常的细胞同时杀死。罗瓦德教授说,他们正在和化学家们合作,希

  望研制出能“教育”癌细胞启动“自杀程序”的药物。这样一来,只有癌细胞会被杀死,正常细胞不会遭池鱼之殃。

  第二种是训练免疫细胞消灭癌细胞。罗瓦德教授解释说:“同样患有肺癌的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并不一样,免疫细胞也不一样。每名癌症病人体内的不管是癌细胞还是免疫细胞都只属于他本人专有。如果将癌症病人体内的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同时取出,然后在试验室里“训练”免疫细胞对付癌细胞,再将受过训练的免疫细胞重新注入体内,病人的免疫系统对这些癌细胞就有更强的影响了。不过这种疗法目前还处在试验阶段,而且非常昂贵。

  第三种是基因疗法,即将癌细胞内出问题的基因取出,然后用正常细胞的基因替代。

  这个方法是三种疗法中最困难的一种。罗瓦德教授指出,虽然细胞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癌细胞内哪种基因出现了缺陷,也知道应该用哪种正常基因加以替换,但是苦于没有办法将正常基因运载进癌细胞。

  目前细胞学家正在利用改造后的病毒将基因运载进癌细胞内。罗瓦德教授解释说,病毒的特点就是能够进入人体细胞,然后对细胞展开攻击。细胞学家就是利用病毒的这一特性,希望通过它们将正常基因运载进癌细胞内以修复变异了的基因。

  在利用病毒之前,他们会将病毒加以改造,去除坏的成分,只留下好的部分,使这些带着正常基因的病毒注入人体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篇六:未来治癌三条路

  癌症患者治疗全攻略目前,我国癌症患者的平均五年存活率只有20-30%,每年去世癌症患者270万左右,平均每天去世7300位左右,广大癌症患者无不深受其害,上至国家领导人,明星,土豪,下至普通百姓皆不能幸免,人财两空,家破人亡成为普遍现象,这种现状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无法改变,癌症治疗前景不容乐观。1,首先了解癌症治疗现状了解癌症治疗现状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得了癌症,哪些癌症能治好,哪些治不好,原因是什么,存活期多长,医疗费用多少,这些都要事先搞清楚,提前有个思想准备,不至于最后深受其害,可以询问老患者和专科医生了解,一般说来,目前早期癌症手术后可以长期存活,中晚期癌症一般存活期只有1-3年,短的只有几个星期或几个月,这是因为西医目前对出现转移的中晚期癌症疗效不佳,无论手术和化疗都是如此,中医目前绝大多数属于辅助治疗,以治疗为主的很少,这是中晚期患者不能治愈的基本原因。2,癌症的治疗要中西医结合癌症的治疗要中西医结合,不能一条腿走路,确诊后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都应该同时结合中医药治疗,好处是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防止晚期出现剧烈疼痛,不能等到西医没办法时才找到中医,首先谈一下西医治疗。

  假如你在国内治疗的话,一旦确诊,劝你千万不要着急治疗,最好多走几家大医院看看,医院越大,越权威越好,决不能听信一家之言盲目治疗,最好去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看看,包括化疗,放疗,外科,病理,影像,中医等各科专家全部看一遍,广泛听取各科专家的意见,虽然意见有可能不一致,但我相信,总会有医生能说实话,能负责任的告诉你什么样的治疗是对的,让你少走弯路,这样做虽然浪费一些时间,但总比走弯路好,假如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或有一些行政资源,你可以要求医院为你组织中西医各科专家会诊,像美国的医院那样,为你制定一个最好的治疗方案,以上这些才是你的当务之急,这样做可以为你省去很多时间,可以大大减少你犯错误的机会,如果你不差钱,可以去美国治疗,如果是中晚期,美国也治不好,只能给你提供一个最佳治疗方案,让你少走弯路,因为美国每年死亡中晚期癌症患者50万左右。

  2,经济条件不好的人群: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家庭条件不好的贫困学生,儿童等等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很差,或者是农民工,或者下岗,或者收入很低,因无法支付几十万高昂的手术和化疗费用需要卖房卖地,或向亲属借大量的外债时,建议你此时立即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你要知道,那些花费几百万,几千万,最后人财两空的明星,土豪患者比比皆是,此时你可以看中医,尤其是患白血病的贫困儿童,不一定非要骨髓移植和干细胞

  治疗,这是因为中医目前早已成为中医与手术并列的治疗癌症两大手段之一,疗效同样会很好。3,认真学习“癌症诊疗规范”,“指南”,“标准”等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目前,世界各国为了规范癌症的治疗,都制定了很多有关的“癌症诊疗规范”“指南”,“标准”等等,我国也不例外,这些规范和指南,都是各国组织权威专家制定的,是一个国家在癌症治疗方面最高水平的体现,是众多权威专家在治疗某一癌症方面达成的共识,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可以使患者获益最大化,我以前多次强调的治疗要规范就是这个目的,凡是列入“规范”的疗法和药物,都是疗效确切,临床使用时间长的成熟技术,而没有列入的肯定是不成熟的,因此,这些规范和指南对癌症患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应该认真加以学习并作为今后治疗的指导,知道哪些方法和药物是可以使用的,哪些是没有列入规范不该用而社会上却大肆炒作欺骗患者的,对没有列入规范的所谓新技术,新药物,或者医院组织的新药试验,我的建议是不要去试,因为这些新技术,新药物刚刚出现,疗效不确切,没有正式的投入临床应用,以免耽误正常的治疗,如果你能够大部分看懂这些规范和指南,恭喜你,你基本上就成了半个肿瘤专家了,甚至可以和专家平起平坐的讨论你自己的治疗方案了,在关键时刻往往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假如你英语很好,可以看一下美国制定的“规范”原文,因为我国的许多癌症诊疗规范都参照美国制定的,一定会受益匪浅,各类癌症诊疗规范可上网查询。4,关于中医治疗

  中医在癌症的治疗方面发展同样很快,疗效突出,独具特色,我的建议是,看中医与看西医正好相反,应该主要以基层医院和民间中医为主,大医院的中医为辅,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过全国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的全部中医师和助理医师总人数共三十七万左右,其中真正具有治疗肿瘤特长的中医仅有几百人,其中的绝大多数分布于基层医院和民间,而大医院的中医人数在总量上是少数,我们常说真正的中医在民间就是这个意思,老百姓常说,中医看人,西医看门,也是这个意思。看中医的标准1,癌症患者要面对现实,要接地气癌症患者看中医要以民间中医为主,除人数上的差距外,民间中医不受体制的约束,可以单独研制特效抗癌药和治疗方法,可以为你单独制定治疗方案,而目前的公立医院中医不能做到这一点,不允许中医研究自己独特的抗癌药和治疗方法,用药必须是“国药准字”,“国药准字”目前全部是辅助用药,根本不治病,只能改善症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患者在大医院看中医后效果不好的原因。2,医生以攻补兼施,辨证论治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这是因为目前中医治疗癌症的各种药物和方法五花八门,但中医界在癌症的治疗方面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攻补兼施,辨证论治,是治疗癌症的最好方法,疗效最好,可以使患者获益最大,所谓“攻”,就是以毒攻毒,

  排毒,排瘤三种方法,补,就是以扶正固本为主的治疗方法,在用药上,除用中成药外,应该还会为患者开具不同的汤药,而且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变化随时会调整,不会开汤药,以售卖各种中成药的医院不可相信。3,最好是专科医生目前,中医肿瘤科早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如同我们去医院看内,外,妇,儿科一样,看中医也最好看专科。尽管专科特长的中医数量不多,但花费一些时间选择也是值得的。4,对癌症患者有参考价值的“标准”和“指南”《肿瘤中医治疗与康复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见附件),这两个“指南”和“标准”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治疗上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学习一下。

  5,卫生部发布《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其余癌症规范可上网查询。6,《肿瘤中医治疗与康复标准》

  北京复生康中医研究院2012年1月1日公布实施7,《肿瘤中医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12月1日公布实施(可上网查询或去书店购买)

  

  

篇七:未来治癌三条路

  对治愈癌症未来前景的探讨

  癌症是什么?用西医的话说,癌症是免疫细胞的疲劳综合症;用中医的话说,是气血不足、气血亏损、气血虚寒,导致气滞血瘀的综合症。癌症也叫恶性肿瘤,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良性肿瘤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恶性肿瘤可以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癌症如何拖垮人体的

  癌症病变的基本单位是癌细胞。人体细胞老化死亡后会有新生细胞取代它,以维持机体功能。可见,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可以增生,但这种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细胞的增生则是无止境的,这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同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它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等。

  2癌症是怎么转移的

  癌细胞转移的路径主要有3条: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化疗就是为了避免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而用药“沿途”消灭癌细胞,但在消灭癌细胞的过程中同时消灭了白细胞,俗话说:在杀死1000个癌细胞(敌人)的同时杀死了800个白细胞(好人),癌症化疗不可取。

  3治愈癌症的前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研人员朱恩率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为人类攻克白血病带来了曙光。白血病是人体自身造血组织发生的严重病变,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美国媒体2011年8月10日报道,朱恩团队在实验中成功杀灭了三位测试者体内的癌细胞。8月10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科学-转化医学》都刊登了他们的实验成果。

  接受实验的三名志愿者均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晚期患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晚期患者一般只能寄希望于骨髓或干细胞移植,但移植疗法风险极高,而且未必起效。此前科学家曾利用基因技术改造人体内用于对抗病毒的T细胞,希望借助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力量治疗癌症。但由于改造过后的T细胞繁殖不佳,而且遭到人体防御系统的“围剿”,因而收效甚微。

  朱恩的团队沿用了使用T细胞治疗癌症的思路,但是对T细胞进行了更大的改进,使其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并且可以形成自己的“记忆”,永久地追踪杀灭全部恶性的血液B细胞,从而持续缓解患者的病情。

  实验结果令研究人员振奋不已。一名不愿具名的64岁受试者在接受T细胞植入仅仅23天后,体内的癌细胞便奇迹般地全部消失。实验进行一年之后,三位受试者的病情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其中的两位体内的癌细胞均已被全部杀灭,另外一位受试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也大幅度减少。

  不过,这种疗法目前还并非无懈可击。B细胞的大量死亡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恶心、发烧等症状,还会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加大人体循环系统的压力,严重时甚至将威胁生命。

  更重要的是,这项实验目前只在三名受试者身上得到验证,确切疗效还有待证明。来自俄勒冈州奇尔斯研究院的沃尔特•厄巴博士认为,朱恩团队的实验“非同凡响”,但同时也指出只有更为长期广泛的实验才能证明此项疗法。这项研究的成果一旦获得证实,将有望为其他癌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简单地说,只需要在患者T细胞内注入含有相应的基因,改造后的T细胞便可以自动追杀癌症细胞。据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正在考虑将这种方法用于胰

  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疗,而其他研究机构也在研究利用T细胞改造治愈前列腺癌和脑癌的可能性。

  4对癌症新的认识

  平常人们总爱说什么东西致癌,其实,我们还不能说只要不吃什么就不会得癌,或者接触什么就会得癌。战胜癌症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愈。我们开头已经说过80%的癌症病人是被自己吓死的,余下的不是被毒死就是被饿死的。癌症其实并不可怕,1984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艺术家乔榛患鼻咽癌,25年来他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端正了就增强了免疫力,反之则免疫力就会下降”。他就是用感恩心待人、用平常心处事的智者,把癌症视为一个感冒。

  其实,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是有癌细胞的,只要与它们“和平相处”就会没事。这种与癌症“和平相处”、“带瘤生存”也是中医所提倡的。努力使人体和肿瘤之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也就是尽量使肿瘤细胞处于“静止”或“休眠”状态,这样,人的机体仍会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可独立工作和生活,病情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并趋于好转。就像一个医生曾说的那样:癌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朋友。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既然癌细胞已经来到你的体内,你何不与它交个朋友,让它与你体内的正常细胞和平共处呢?也许,有了中医的这种施治理念,加上我们乐观的心态,还有那些成功患者的经验,癌症真的就像一场感冒那样简单。

  

  

篇八:未来治癌三条路

  基底细胞癌egfr被确认是肺癌防治的靶点放化疗联合较单纯放疗有利于改善nsclc患者生存在sclc治疗中三药联合证实并不优于两药联合紫杉醇获得fda批准1993年肺癌和心肺疾病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1994年长春瑞滨获得fda批准1995年明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作为胸部手术术前分期的组成部分1996年批准与顺铂联合用于nsclc的治疗1997年修订tnm分期包括将期和期细化为ab格伦沃尔德grunenwald术式被明确用于难治性肺尖部癌的外科治疗1998年卟吩姆钠porfimersodium被fda批准用于早期nsclc的治疗21世纪2000年吸烟导致女性肺癌死亡率增加新辅助治疗显示出有利结果2002年批准200306年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贝伐珠单抗依次被批准用于nsclc的治疗2004年petct可改善nsclc放疗计划中的靶区定义发现某些egfr突变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疗效相关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被fda批准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2005年提出在化疗和靶向治疗前须明确组织学类型的治疗流程2007年在nsclc中发现了eml4alk融合基因拓扑替康被fda批准用于sclc的治疗200809年培美曲塞被批准用于局部进展或转移性nsclc的联合治疗和维持治疗2010年在约60的肺腺癌患者中明确了可作为靶标的遗传学异常揭示支持和姑息治疗对患者生存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通过确定生物标志物来明确最佳治疗迎来个体化医学时代fda批准地诺单抗用于骨转移的治疗2011年批准用于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2012年明确了靶向pd1pdl1通路在肺癌中的临床活性紫杉醇联合卡铂被fda批准用于nsclc的治疗2013年fda批准阿法替尼用于治疗egfr突变型nsclc患者总部位于美国丹佛的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是唯一致力于肺癌和胸部恶性肿瘤研究的全球性组织也是世界肺癌大会wclc的主办单位该协会的成员包括80余个国家的近4000名肺癌专家

  癌症治疗发展史,西医研究癌症200年历史文森特·T·德维塔等美国纽黑文市耶鲁大学医学院和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耶鲁综合癌

  症中心与斯米洛癌症医院等

  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下简称《杂志》)创刊200年来,癌症已从黑匣变成了蓝图。在《杂志》出版的第1个世纪期间,执业医师可观察、衡量和检测肿瘤,但几乎没有方法研究癌细胞内的工作情况。一些敏锐的观察者走在他们所在时代的前头,包括鲁道夫·菲尔绍,他得益于显微镜,于1863年推断了癌症的细胞起源1,还有斯蒂芬·佩吉特,他在1889年聪明地想出转移性疾病的种子和土壤假说2,这一理论一直沿用至今(表1)。其他重要进展包括1911年佩顿·劳斯发现禽肿瘤的病毒原因3和1914年西奥多·博韦里提出癌症可由染色体突变触发4。

  但黑盒的盖子一直没有真正被打开,直到1944年,当时洛克菲勒大学的一名退休科学家奥斯瓦尔德·埃弗里报告了他精美清晰的肺炎球杆菌实验结果,该结果显示,细胞信息不是由蛋白而是由DNA传递5。他的工作直接导致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对DNA结构的重要发现6。8年后,遗传密码被尼伦伯格及其同事**7,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得以确立:即信息由DNA传递至RNA并导致蛋白的合成。此后,一系列完全意料之外的发现中的最早一项破坏了这种认识,这项发现提醒我们,在与大自然打交道时,事情并不总是它们看起来的那样。特明和米祖塔尼(Mizutani)8以及巴尔的摩9发现了逆转录酶,这显示信息可能以另一种方式传递(从RNA到DNA),这一发现对医学(但最突出的是对癌症医学)有深远影响。

  早期的研究者发现,DNA是一种难以在实验室研究的很大的分子。1970年,史密斯和威尔科克斯通过辨别出在特殊限制位点细菌防御性地用来裂解DNA的酶而解决了这个问题10。这些发现催生了分子学革命和生物技术产业。它们还为基因组测序铺平了道路。

  这种科学费用昂贵。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癌症法案》而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法案扩大了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作用,NCI是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中第一所以疾病为导向的机构。1971年12月23日,该法案由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签署成为法律,为NIH一个研究所提出了一个新指令:“支持研究和研究结果的应用,以降低癌症所致的发病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强调研究结果的应用是新提出的,NIH使命声明中没有这一条。该法案使NCI的预算在20世纪70年代末增加4倍,并且为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提供了动力。

  虽然国会消灭癌症的热情主要来自一些临床进展的刺激,但这些新资金约85%用于支持基础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达到其顶峰时,NCI占NIH预算的23%,它却支持了美国53%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结果呈爆炸性。

  驱动或抑制细胞生长的基因以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均用于相互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进行交流的信号转导系统的复杂调节(机制)的发现,使癌细胞机器的蓝图变得轮廓分明(表1)。特殊异常与特殊癌症之间的相关性使科学家们辨别出了发生常见癌症(例如乳腺癌和结肠癌)危险升高的个人。

  癌症治疗的里程碑

  在实验室数小时就能做完的实验需要花数月和数年在临床上重复,因此临床进展虽然为数众多,但发展缓慢。

  图1和2描绘过去两个世纪中4个领域的变化速度:癌症治疗、化学预防、病毒和癌症

  疫苗的研发以及烟草控制。

  在治疗癌症时,手术是第一种可用的方法。1809年,伊弗雷姆·麦克道尔在没有用麻醉的情况下切除了一个卵巢肿瘤,这是在美国进行的第一例腹部手术,并且提供了肿瘤肿物可通过手术治愈的证据。第一次公开用麻醉(1846年由约翰·科林斯·沃伦在《杂志》报告)和1867年约瑟夫·利斯特引入抗菌术为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癌症治疗的大量外科首次(操作)铺平了道路。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外科医师显示了任何被癌症累及的器官均可通过手术处理。

  对癌症外科最深远的影响发生于1894年,当时威廉·霍尔斯特德引入了乳房根治术治疗乳腺癌。霍尔斯特德将其手术建立在如下假设的基础上:乳腺癌以一种离心方式从原发肿瘤向邻近结构扩散。他建议整块切除所有周围组织以清除所有癌细胞,如果肱骨头受累也切除。整块切除术被称为“癌症手术”,被应用于切除所有其他癌症,尽管缺乏证据支持这种手术的使用。74年后,乳房根治术和整块切除术的使用才受到另一位外科医师伯纳德·费希尔医师的质疑。根据啮齿动物肿瘤的实验,费希尔提出,乳腺癌可早期进入血流和淋巴组织。他提出假说:淋巴结受累只是疾病全身扩散的一个征象。乳房根治术要么切除得太多,要么切除得太少:对于小肿瘤太多,对于已经转移的大肿瘤则太少。在费希尔领导进行的一系列临床试验[现在称为国家外科辅助乳腺和肠道项目(NSABP)]中,他明确地证明了如果外科辅以化疗和(或)放疗,则根治性整块切除组织除了完成切除肿瘤肿物本身之外没有其他作用。费希尔还显示,不太彻底的根治性手术加化疗或放疗可实现目标,并且并发症少得多。这些研究15-25彻底改革了乳腺癌的治疗。自此以后,大多数其他外科操作都根据其他治疗的可用性来制定,并且癌症外科也变得更有效而并发症较少。然而,在20世纪的前半叶,外科是唯一选择,只有少数患者可通过单纯外科切除肿瘤而被治愈。

  放疗的时代始于1895年,当时伦琴报告他发现了X线,以及1898年因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发现镭而加速。1928年,有人显示通过分次放疗可治愈头颈癌,这是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现代放疗始于1950年钴远程治疗的引入。自此以后,在计算机(技术)进步的辅助下,该领域受到技术进步的推动,这些技术可以让治疗放射医师将射束能量精确地投送至肿瘤,并且保留放射射束途径上的正常组织。与外科一样,放疗已变得更有效而并发症较少,并且可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

  到20世纪50年代,显而易见的是,无论切除术有多彻底,或放疗有多好,或给予的剂量有多大,但外科、放疗或两者联合后的治愈率趋于平稳。所有癌症仅约1/3可通过单纯或联合使用这两种治疗方法而被治愈。

  保罗·埃利希在20世纪末第一个做出不懈努力,研发出可治愈癌症的化学药物。他创造了“化疗”这个词。在20世纪早期建立了可移植肿瘤的动物模型后,研究者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致力于根据鼠模型数据在人类中建立能可靠预测抗肿瘤活性的筛查系统。然而,这些努力大多不成功。部分问题在于,在人类中检测新药物的能力受限。两起事件为抗癌药的未来带来了乐观:1943年在耶鲁用氮芥治疗淋巴瘤和1948年法伯报告叶酸拮抗剂可诱导儿童期白血病暂时缓解。1955年,这些发现导致了一次研发和检测抗癌药的全国性筛查努力。此后,癌症化疗的使用(尽管笼罩在争议中)认真地开始了。当时,缺乏药物可治愈任何癌症的原理论证,而外科和放疗已建立了这种原理论证。重大进展发

  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可靠证据表明儿童期白血病和成人晚期霍奇金病可通过联合化疗而被治愈。

  化疗治愈肿瘤的证据起到一种作用:允许使用药物作为外科和放疗的辅助手段。医师开始愿意考虑使用化疗。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项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标志性研究被发表:一项来自NSABP,检验了一种单一药物,1975年由费希尔和同事报告。另一项来自意大利,检验了一种药物组合,1976年由博纳东纳等报告。后一项研究评估了NCI研发的联合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尽管美国有可切除乳腺癌患者大型人群,但这项研究是按照与米兰癌症研究所的合同进行的,因为美国没有任何主要的(研究)中心愿意对联合化疗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的效果)进行验证。两项研究的结果均为阳性,但研究并未就此止步。到1991年,由于多种有效化疗药物和激素治疗的可用、早期诊断工具的改进以及智能设计的临床试验,乳腺癌所致死亡率开始下降,这一趋势一直持续(至今)。早期诊断和肿块切除术联合全身治疗极大地降低了与乳腺癌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并且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这类进步完成了“支持研究...降低癌症所致发病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的癌症战争指令。

  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成功转而允许在其他主要癌症(例如结直肠癌)的术后治疗中使用药物。作为早期诊断、预防和辅助治疗的结果,在过去40年中结直肠癌所致死亡率下降了40%。

  癌症治疗的另一个典范性改变发生于2006年,当时德鲁克尔等显示了一种靶向作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独特分子异常的药物(伊马替尼)的有效性。这项研究提供如下原理论证:靶向作用于一些癌症独特的特异性分子异常的治疗可将癌症转变为可治疗的慢性疾病。自此以后,化疗已变为靶向治疗,并且随着最近一些非常难以治疗的肿瘤(例如黑色素瘤和肺癌)的治疗取得了成功,寻找抑制独特分子靶点的药物(研究)在文献中占主要地位。

  直至最近,癌症治疗一直立足于手术、放疗和化疗的三条腿凳子。在过去25年中,免疫治疗已被增加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抗体于19世纪80年代首次被报告,并在免疫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近100年,但对癌症治疗几乎无效应。

  1975年,科勒和米尔斯坦通过将培养的骨髓瘤细胞与来自免疫接种小鼠的正常B细胞融合而研发了产生抗体的方法。大量具有单一特性的抗体的获得导致了癌症治疗性抗体的成功研发,最初为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随后许多其他抗体获得批准,其中大多数通过抑制癌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受体而起作用。

  在20世纪60年代初,细胞免疫(而非体液免疫)在免疫破坏实验性癌症中起主要作用变得明确,尽管不能在体外操控T细胞严重妨碍了肿瘤免疫的研究。1976年,T细胞生长因子(后来称为白介素-2)的描述是一个开创性发现,该发现刺激了对实验性癌症和人类癌症的细胞免疫反应的广泛研究。1985年,有人描述了用白介素-2后人类转移性黑色素瘤和肾癌持久消退,这代表免疫调控可导致侵袭性转移性疾病消退的首次明确证明。1992年,白介素-2获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癌,1998年,获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此后,免疫调节剂[例如伊匹单抗(ipilimumab)]的研发、细胞转移疗法的发展和基因工

  程淋巴细胞治疗癌症的应用,为免疫疗法能够介导癌症消退提供了额外证据。随着这些药物使用的不断增加,癌症治疗平台已牢固地立足于四条腿。

  癌症预防

  无论癌症治疗可能变得如何容易,最好还是预防癌症,但预防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图2描述了发现3个值得注意的获得成功的途径:病毒与癌症之间的联系、化学预防的方法以及烟草在癌症中的作用的发现。当癌症原因尚不清楚时,其预防变成了一个调整人类行为的问题。尼古丁是已知最易成瘾的物质之一,暴露于烟草烟雾是迄今了解最清楚和最常见的癌症原因,估计导致所有癌症所致死亡的40%。早至1912年就有人提出,吸烟可能与肺癌相关48,20世纪50年代,流行病学证据变得可靠。上述结果导致1964年美国卫生署署长发布了关于吸烟与癌症(相关性)的报告、1965年在烟盒上使用警告标签以及1970年禁止烟草广告。这些和其他广为宣传的积极公共卫生措施为美国癌症学会强烈推崇并得到NCI的支持,已导致吸烟率稳步下降,在美国吸烟率已经下降至1950年水平的一半。要驱散烟草中数千种致癌化学物质的有害作用尚需时日,直至1990年,男性的肺癌发病率才开始下降,随后在1991年,肺癌死亡率开始下降。

  迄今为止,研制癌症疫苗的历史目标仅在病毒感染导致的癌症中实现。即使在已辨别出致癌病毒的情况下,从发现到预防的时间也很长。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在1907年被发现,但直到1976年人们才将其与宫颈癌联系起来,而在年轻女孩中预防病毒所致感染的疫苗直到2000年才获得FDA批准。乙型肝炎病毒在1967年被发现,1974年人们将其与肝癌相关联。1984年,有人显示,无论乙型肝炎还是肝癌均可通过针对乙型肝炎的疫苗接种来预防。自此以后,在全世界的一些地方,对新生儿进行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疫苗接种已成为常规。由于据估计所有癌症的20%在某种程度上由病毒导致,因此进一步研发疫苗具有很大前景。

  用化学物质预防癌症(化学预防)可能有效。抗雌激素药可预防原位导管癌并降低乳腺癌发病率,非那雄胺可预防前列腺癌,而普通老药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癌。然而,这种方法尚未被广泛使用,因为大量其他方面正常的个人为了预防一些癌症需要暴露于可能有毒性的物质。

  现在和将来的生存

  表1显示了与科学界事件相关的相对癌症生存率的改变,图1和2显示了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图中标注了特定癌症所致死亡率开始下降的时间。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成功的疗法之后不久,儿童期白血病和霍奇金病的疾病特异性死亡率开始显著下降。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太低,不足以影响癌症所致总死亡率。在引入常见癌症(例如乳腺癌和结肠癌)的更好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以及有效辅助治疗之后不久,总死亡率开始下降。所有癌症的5年相对生存率在通过《国家癌症法案》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末为38%,而现在为68%。直线推测提示,到2015年生存率将升至80S,54。在美国,癌症所致总死亡率从1990年开始下降,自此以后总体已下降24S,54。对2015年的直线推测提示,癌症死亡率的总绝对下降将约为38个百分点。

  然而,这些推测几乎肯定都低估了,因为它们基于现在至2015年期间癌症治疗将很少变化的假设。大多数当前的下降是在癌症战争提供资金刺激下广泛实施旧技术进行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结果。然而,投入的最大回报——《国家癌症法案》启动的非凡分子学革命成果的临床应用——尚未到来,因此不能用当前的统计学方法来衡量。

  未来2000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对医学所有方面均有深远影响。测序花费符合摩尔(Moore)定律:每2年费用减半。不难预见总有一天,个人的基因组测序花费可少至100美元,从而将遗传检测纳入常规实验室检测的范畴。现在已有以此为目的的领先公司。第二代和第三代深度测序正在揭示癌症蓝图的复杂性,并且无疑将揭示尚无法想像的网络。尽管如此,我们显然正在面对一个这样的未来:癌症患者或癌症危险升高的患者将常规进行基因组测序,以及进行癌前病变组织与恶性组织的比较。检出的异常将成为相对简单的药物治疗靶点,并且如果(治疗)效应反映了我们近年来在靶向治疗时所看到的,那么未来预防或治疗癌症的能力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将癌症转变为可治愈或慢性疾病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可喜的和惊人的。这篇癌症领域200周年的综述为耐心和投入在科研中的价值原则提供了支持。

  纵观肺癌40年诊疗发展史

  20世纪70年代

  1972年首次描述肺癌淋巴结分布图放疗被引入SCLC和NSCLC的综合治疗试验中

  1974年罗莎琳·雅洛(RosalynS.Yalow)发现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分泌异位激素的肿瘤

  1975年发现SCLC和NSCLC对化疗药的反应不同,后者反应较差,前者反应稍好

  1976年通过细胞学明确了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确定了吸烟剂量和烟龄与肺癌死亡的关系石棉与肺癌的相关性被揭示首次报道采用卡介苗(BCG)对早期肺癌进行免疫治疗

  1978年纵隔镜用于手术术式的选择胸部CT用于肺癌分期和放疗计划

  1979年顺铂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该药联合依托泊苷在SCLC中显示出高活性

  20世纪80年代

  1980年60Gy被认为是放疗治疗NSCLC的最有效剂量

  1983年揭示二手烟对肺癌的影响采用有创性较小的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进行纵隔淋巴结分期

  1985年建立100余种SCLC细胞系

  1986年提出新的肺癌分期系统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NSCLC患者生存

  1987年化疗联合胸部放疗有助于改善SCLC的局部控制明确化疗作为体能状态(PS)评分较好的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

  1989年生活质量(QoL)评估工具获确认不推荐胸部X线和痰液检查用于肺癌筛查FDA批准卡铂用于治疗NSCLC

  20世纪90年代

  1992年

  提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新亚型:基底细胞癌EGFR被确认是肺癌防治的靶点放化疗联合较单纯放疗有利于改善NSCLC患者生存在SCLC治疗中,三药联合证实并不优于两药联合紫杉醇获得FDA批准

  1993年肺癌和心肺疾病与空气污染密切相关

  1994年长春瑞滨获得FDA批准

  1995年明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作为胸部手术术前分期的组成部分

  1996年吉西他滨被FDA批准与顺铂联合用于NSCLC的治疗

  1997年修订TNM分期,包括将Ⅰ期和Ⅱ期细化为ⅠA、ⅠB和ⅡA、ⅡB期格伦沃尔德(Grunenwald)术式被明确用于难治性肺尖部癌的外科治疗

  1998年卟吩姆钠(porfimersodium)被FDA批准用于早期NSCLC的治疗

  21世纪

  2000年吸烟导致女性肺癌死亡率增加新辅助治疗显示出有利结果

  2002年唑来膦酸被FDA批准

  2003-06年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贝伐珠单抗依次被批准用于NSCLC的治疗

  2004年PET-CT可改善NSCLC放疗计划中的靶区定义发现某些EGFR突变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疗效相关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被FDA批准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

  2005年提出在化疗和靶向治疗前须明确组织学类型的治疗流程

  2007年在NSCLC中发现了EML4-ALK融合基因拓扑替康被FDA批准用于SCLC的治疗

  2008-09年培美曲塞被批准用于局部进展或转移性NSCLC的联合治疗和维持治疗

  2010年在约60%的肺腺癌患者中明确了可作为靶标的遗传学异常揭示支持和姑息治疗对患者生存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通过确定生物标志物来明确最佳治疗,迎来个体化医学时代FDA批准地诺单抗用于骨转移的治疗

  2011年克唑替尼被FDA批准用于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

  2012年明确了靶向PD-1/PD-L1通路在肺癌中的临床活性紫杉醇联合卡铂被FDA批准用于NSCLC的治疗

  2013年FDA批准阿法替尼用于治疗EGFR突变型NSCLC患者

  总部位于美国丹佛的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是唯一致力于肺癌和胸部恶性肿瘤研究的全球性组织,也是世界肺癌大会(WCLC)的主办单位,该协会的成员包括80余个国家的近4000名肺癌专家。今年恰逢IASLC成立40年,在当地时间10月27日举行的庆祝

  专场中,包括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肿瘤中心弗雷德·赫尔什(FredR.Hirsch)教授在内的4位重量级专家发表了精彩演讲。诚然,在这40年中,人们对于肺癌的认知有了长足进步,研究成果频出,诊疗措施不断优化。然而,面对肺癌这样一种异质性较强的肿瘤,前路漫漫,有太多困惑等待解答,步入“不惑之年”的IASLC依然会奔走在抗击肺癌的路上,为解惑肺癌而求索不止。

  肿瘤治疗方案发展史

  据有关方面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癌症死亡人数约为700万人,其中24%发生在中国。而近年来,高居癌症死因第三位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显著递增趋势,升速约为每年4.2%,远超2%的国际水平,我国约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由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案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无法实现理想的疗效,癌症病魔不断吞噬着患者的生命时光。癌症的治疗过程就是人类与癌症做斗争的历史,笔者在重庆新桥医院肿瘤研究所生物治疗中心了解了一下现用于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史,供大家参考!

  化疗发展史:1943年,Gilman用氮芥治疗淋巴瘤,揭开了现代肿瘤化疗的序幕;70年代,顺铂和阿霉素应用于临床,使化疗从姑息性向根治性目标迈进;90年代,紫杉类和喜树碱类应用于临床,对肿瘤细胞免疫和抑癌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由于在化疗的同时严重损伤了患者的免疫系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因此化学治疗的效果与必要性在学术上得到很多争议。进入21世纪肿瘤靶向化疗药物的出现给肿瘤化学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但由于其高昂的费用,和治疗的局限性使研究进入了瓶颈。

  放疗发展史: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X射线,直到20世纪初期200千伏深部X线机的问世才打开了用放疗治疗癌症的先河。1951年第一台远距离60CO治疗机在加拿大问世。进入21世纪射线加速器的研发,以及影像学的发展使放疗的定位更精确。但由于放疗巨大的副作用且大多数肿瘤的癌细胞成分散状,不能用射线一一将其杀死,使放疗的发展研究进入死胡同。

  生物治疗发展史:1969年RobertHeubner和GeorgeTodaro提出癌基因假说。从此癌症生物治疗随基因学说进入飞速发展期。1973年洛克菲大学的Steinman和Cohn首先从小鼠的脾脏中分离出一群胞质呈星状突起、核极不规则的细胞,乃命名为树突状细胞。由此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开始发展。1976年首批约50个人原癌基因被发现(src).白介素-2被发现。生物治疗癌症开始走向临床。1995年基因治疗、自体免疫疗法和重组抗体用于抗癌的临床研究。2002年科学家公布首个成功的抗肿瘤疫苗研究结果。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在临床上有了突破性发展。2010年FDA批准了Dendreon的前列腺癌疫苗Provenge(sipuleucel-T)的上市申请,成为第一支通过FDA批准的DC疫苗,也是近20年以来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由于肿瘤生物治疗针对性广,不会带来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相反会增强或重建人体免疫系统,复合科学家们一直最求的绿色抗癌思想,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一种主流趋势。

  

  

推荐访问:未来治癌三条路 未来 治癌 三条路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