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7篇

发布时间:2022-06-21 18:20:02 浏览数: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7篇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篇1

  2022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X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眼“两争一前列”目标追求,紧扣“两个高于”工作导向,对标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提升“活力教育”内涵品质,扛起“一冲刺三提升”责任担当,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教育改革创新工作要点。

  一、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党建融合创新实践

  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全市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切实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始终,坚定办学治教正确方向。开展“培根铸魂担使命,振翅高飞建新功”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树旗帜、筑信仰、传薪火、铸师魂、送温暖、强队伍”六大行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效能,推动统战工作聚合力、群团工作增活力、工会工作添动力。

  2.打造党建工作鲜明品牌。持续做亮“融合育德”品牌,认真做好总结提炼和评价推广工作,有效实现“党建+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矩阵,构建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实践平台。深化“两在两同”建新功活动,建好“海棠花红”教育特色阵地群,持续壮大“红色在线”行动支部矩阵。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行动,做优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建一批聚焦教育改革前沿的创新型党支部,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完善公民办学校党建联盟,落实好联盟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搭建联盟校立体化交互式平台,构筑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党建新格局。

  3.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和情况报告,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守好守牢课堂、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健全工作QQ群、微信群、网络自媒体、公众号报备制度。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培训和人员管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全市思政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新一轮学科人才支持计划,首批建设10所“思政示范学校”,开展思政课优质课评比和示范课展示活动,打造“活力思政”教育品牌。

  4.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分析会,全面精准排查防控廉政风险,层层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优化履职信息平台。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开展专项经费、公益性政策落实、内部控制等跟踪审计,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审计信息的综合运用,对账销号、闭环管理。常态化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强化警示教育和勤廉教育,筑牢反腐倡廉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聚力项目建设,加快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5.落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组织实施娄江新城高中等一批2022年苏州、X两级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全面用好学校建设联审联批制度,落实《X市“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库》及资金配套使用办法,制订实施《2022年全市学校拟实施新建、改扩建计划》,调优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加快推进2021年结转的在建、待建项目建设进程。统筹做好2022年直属单位政府投资项目及部分学校校舍维修工作。

  6.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落实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加快教育新基建布局,抓好首批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育、信息培训与专业提升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加大信息化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拓展云上教育同城帮扶项目,推广学习图谱精准化教学应用。推进数字化教育治理,搭建集“综合评估、专业发展、素质鉴定”为一体的智能评价体系,为教育教学精准化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加强新媒体工作培训,强化队伍培养,讲好X教育精彩故事。

  7.提升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对标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装备标准》,推进教育装备提升行动,培育教育装备应用标杆校。开展新一轮食材配送招投标工作。加大智能微图书馆建设和书香校园建设,推进线上线下阅读优势互补。开展实验教学与教玩具制作创新大赛,开展理科实验室“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助力教育公平和学生健康成长。

  三、聚焦全面成长,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8.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打好立德树人“精神疫苗”。持续打造德育新时空品牌,举办第三届学生节,开展纪念吴健雄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中小学生辩论赛、时政大赛、中小学联合班会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增学科德育示范校3所,培育学科德育示范岗30个。全面推进“双减”背景下学生关爱行动,强化X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市级统筹能力,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机制作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试点并推广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构建“市-片-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团队,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和品牌项目活动,新增德育导师制示范校2所。

  9.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办好全市重大专项赛事,培育高端艺术项目和特色社团,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大力实施“馆校合作”项目,实施“X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站”项目。大力推进体教融合,落实各项目联赛制度,做优桥牌、绳毽等区域5大体育特色项目,每个项目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落实拜仁足球项目,积极参与首届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新增校园足球特色校5所。完善体育艺术“2+1”工程,推动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出台《关于加强劳动周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举办学生劳动技能考核大赛,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开展全市劳动教育展示活动,评选劳动教育示范校和达标校,全学段开展劳动教育。推进疫情防控和近视防控工作,开展中小学卫生工作专项督导。

  10.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加强专业化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德育干部实训工作,建强“德育名师工作室”“德育骨干发展共同体”为引领的班主任队伍。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壮大和培优“林老师”讲师团队伍,凝聚家校合力,推动家庭教育取得实效。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建设创建,推动“一校一德育”创新创优项目,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优质示范校6所。开展第四批市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培育省、苏州市级品格提升项目5个。健全家校政社协同育人机制,链接上海德育实训基地、嘉昆太温联盟链接等多方资源,持续做好社工进校园项目,用好“清单式管理”规范进校园“三份清单”。新增“社工进校园”项目3个、校外德育实践点30个。

  四、深化综合改革,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11.实施“活力教育”2.0工程。践行和丰富“活力教育”主张,实施“活力教育”再深化攻坚行动,通过展评活动推出一批精品成果。推进“政社协同视域下县域教育治理创新的行动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开展各级各类“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导工作,做好课程、学段衔接工作,聚力深度课例研究、精准数据分析、浸润式调研、半日研修“四位一体”的教科研训新路径。优化和完善各学科“活力课堂”教学标准,开展基于情景化教学、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研究,着力培养教师研究素养、课程设计、作业开发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建设“以学为本”“以生为本”高品质课堂。做好2022年度省、市级课程基地申报及视导工作,推进省、市内涵项目建设,新增省、市内涵项目8个。推进区域教育创新创优,增强学校内驱动力,全域提升教育改革创新能力。

  12.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行稳致远。推进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各项举措,全面完成看护点清理整顿,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构建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进省、市优质园创建和复审工作,新增4-5所省、市优质幼儿园,推进3所幼儿园通过省、市优质园复审。加快落实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任务,对标对表抓好整改落实,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打造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深入实施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计划、初中“强校计划”,评选一批示范校先进校,推动小初双学段衔接、一体化发展,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优质高中提质计划,加强九大学科群组建设,发挥新高考研究共同体引领作用,持续抓好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四新”领域研究,开创强教强校强师强科良好格局。锚定高品质高中建设目标,对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推进省太高、省沙高完成迎检复评工作,指导明德高中完成复审准备工作。积极落实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坚持学段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融合资源中心和融合师资队伍。

  13.推进职社教育优质创新发展。围绕对德合作战略,深化产城、产教融合,制定“双元制”教育新20年本土化实践规划,举办中德“双元制”教育创新大会,用足用好人才专项资金,打造全省一流“双元制”人才培养创新区。加快完成省太中专领航计划建设任务,完善省太中专“一校两区”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与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持续加快与港区港口企业、德资企业对接。全面推广“1+X”证书试点工作,推动“双元制”教育研究院高效运行,办好“智能+”培训中心创新平台,加快引育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推进师生技能竞赛和对口单招再创佳绩。做优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积极开展苏州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省市游学新项目建设,创成江苏省村(居)民学校12所、苏州市级社区教育品牌2个,推进社区教育项目化改革。

  14.推进重点改革举措高效协同。健全X市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工作室高端引领机制,持续推进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区域推进中小学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探索》,全面启动基础教育重大改革项目,积极变革育人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系统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径,推广“名校+”办学模式,以“名校+名校”“名校+分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联合办学,构建区域和学校联盟品牌集群。深化“双减”工作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辅导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做好“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学科类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等工作。完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深化“江浙沪”“嘉昆太”区域联盟合作,搭建与高校院所合作平台,与名校院所共建合作项目,挖掘学校办学动力和学生发展潜力,提升区域办学层次和水平。有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五、落实人才强教,提升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

  15.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制定《2022年度X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点》,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师德建设成效,健全高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结合献礼党的二十大,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四有”好教师团队,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讲好教育系统立德树人故事,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师德师风负面清单,成立师德师风监督员队伍,开展师德师风常态化督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16.持续加大师资配置市级统筹。创新教师管理机制,落实“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教师调配更科学合理。锚定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指标要求,加大幼儿园教师补充力度,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普惠发展。落实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标准,聚力城乡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大义务段紧缺学科教师精准招聘力度,**小学段师资紧缺难题。创新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优化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精准下达2022年学校教师岗位职数,保障新改扩建学校、大规模扩班学校、高中走班制师资供给,优先补充普通高中紧缺学科教师,配足配优教师队伍。

  17.加大教育人才引育并举力度。落实“5115”教育人才计划,加快教育人才向X集聚。统筹规划“双一流”选聘、公开招聘和校园招聘,高水平完成2022年度400名事业编制教师和110名备案制教师招聘工作。继续做好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工作,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0名。深化校地合作,全方位做好签约师范生和乡村定向师范生跟踪培养工作,完成2022年乡村定向师范生和签约师范生签约工作。完善《X市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评选第一届X市教育人才,实施教师专业成长“登峰计划”,完善教师成长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育人才专业发展内生动力。

  18.分级分类提升队伍治教能力。全面推进民主治教治校,继续办好初任校长研训班,加强学校中青年干部培训力度,持续调优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方位提升干部管理素养和领导力。组织开展名师俱乐部、名师研修班、高级研修班成果展示,推进新一轮名师工作室评选工作。整合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开设第三期初级、高级论文专题写作培训班,持续推进小学、初中项目化学习专题培训。制订《职初教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集中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提升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六、完善治理体系,加快提升教育服务能级

  19.打造“臻美招考”新品牌。制定《X市高招工作科学管理考评办法》,进一步修订《X市中招工作科学管理考评办法》,健全标准化考点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中高考闭环跟踪问效体系。加强招考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组建新一届高考志愿研究核心团队,加强高招政策研究,推进高校-高中合作,加大宣传指导力度,切实提升招考服务能效。完善区域和学校学生发展指导机构,打造“区域、联盟、学校”三级培养体系,分学段打造一批示范学校。健全市级职业体验基地20个,持续开设“彩虹人生”系列沙龙,更好实现家校政社协同共育。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科学落实公民同招。

  20.健全教育督导工作体系。落实区域教育督导规程,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推进政府教育履职考核,下达教育履职任务清单,强化对区镇政府及政府部门履职情况督导,完善校外培训机构市镇两级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督政职能和效果落实到位。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政策执行,强化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和“双减”“五项管理”等专项督导融通,全面启动第三方参与评价工作,升级督导向信息化平台,提升中小学规范化办学水平。全力抓好质量监测评估,重点做好义务教育监测和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聚焦各级各类创建指标,加快推动补齐短板,建立监测与督导共建机制。

  21.深化依法治教工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制度。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持续开展“宪法宣传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等法治主题活动,抓好抓实中小学校学法目录实施,不断提升法治教育质效。完善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加快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做强做亮“法润成长·放飞梦想”普法特色品牌。严格执行《X市教育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进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一张网”运行和“不见面”审批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效能。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政社互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

  22.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落实好“四方责任”,进一步完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及时、灵活调整防控策略,守住校园一方净土。以建设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县(市、区)为目标,深入推进“三年大灶”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统筹做好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331整治、扫黑除恶、禁毒防邪、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工作。加快学校食堂电气化改造,加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仓库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智慧技防校园提档升级,强化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上好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加强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师生员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避险技能。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评估、防范和化解工作机制,强力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23.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环境。强化义务教育规划调整工作,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出台实施方案,分类指导“一校一策”科学实施,确保2022年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不断调优公民办教育结构。推进民办学校转型或升级,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文明实践活动,完善“个十百千万”教育志愿服务体系,持续做亮“红烛”五星级机关服务品牌。认真办好新一届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凝聚教育发展最大合力。深入推进教育系统人武双拥工作,助力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市创建。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节能环保、保密等工作,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篇2

  

  2022年,XX常委会工作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凝聚力量、奋勇前行,奋力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大局中走前列作贡献,实现县域发展综合实力全国领先。

  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查找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着力提高核酸检测、流调、疾控中心队伍建设、隔离点规范管理、防控信息化“五种能力”。全面落实《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有效发挥诊所、药店等“哨点”作用,建立完善常态化体制机制,立足长远,夯实基础。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序扩大疫苗接种范围。

  2.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及时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支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确保大企业正常运营,全力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市场主体遇到的实际困难,大力培育财源,坚持过紧日子,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

  二、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3.确保“十四五”工作顺利开展。高质量实施“十四五”规划,强化规划刚性执行,建立督察指导、监测评估机制,确保规划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加快推动规划中提出的重大战略项目建设,在国家布局中迅速占上位,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结合实际持续谋划推动新的重大战略项目。

  4.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扎实做好“十四五”产业规划,推进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链长制”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立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产品循环体系,提升企业本地配套率。持续加大工业技改力度,深耕行业细分领域,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健全完善人才“引留育用”机制,持续实施企业家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工人高质量发展匠心培育工程,用活用足人才引进政策,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人才”综合平台,集聚创新发展要素。实施战新高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建立梯次培育机制。注重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力争实现“0到1”的质变和“1到N”的量变。

  5.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引入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实《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围绕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运用本地和周边市场,新谋划推动产业链招商项目。利用闲置土地、厂房等存量资源,市场化发展工业地产,引进一批高附加值轻资产项目。抓好“百大项目”建设,紧盯不放百亿级目标企业和目标项目,落实绿色通道、项目包保等服务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6.聚力改革攻坚。打好“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组合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政府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推进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国有资产运营监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持续推进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

  7.强化开放合作。深化落实“1+2+2”战略合作协议,加深产业协作。发挥跨境电商孵化中心作用,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外贸市场。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支持“双创”示范基地与科技孵化器等开展联合联建,打造创新创业重点展示品牌。

  8.营造亲商环境。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修订完善“1+N”产业扶持政策,跟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力争全年银企对接签约资金达21亿元。持续推进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办理”,提速项目审批,营造亲商安商投资环境。

  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9.夯实农业基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持续推进抛荒地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和生猪稳定生产。突出“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精致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茶、蜂等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新增“一村一品”示范村XX个、特色产业基地XX个。注重农业品质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

  10.提升农村环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完成XX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启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完成自然村整治,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XX户以上。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系列评比表彰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美丽庭院”建设主动性。培育一批美丽经济示范村,加快“美丽乡愁”向“美丽经济”转换。

  11.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六大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低收入群体监测预警机制,推进产业扶贫园区建设,动态调整扶贫项目库,确保产业项目资金占比达XX%以上。深化农村“三变”“股改”改革,推动XX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股份分红。鼓励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超、农企、农旅产销对接。加大“新农人”培养力度,力争实现“培育一个,带富一村”。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2.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园区。持续实施“五大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第三轮废气深度治理、污水预处理。建成智能控制系统、大气精细化管理平台等项目并投入使用,提升智能监管水平,保障集中供热扩容稳定运行。探索推进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力促万元工业产值能耗持续下降,实现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1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三线一单”,严格落实“气XX条”“水XX条”“土XX条”污染防治措施,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餐饮油烟整治、禁燃禁放等工作,确保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加快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常态化运行已建成污水治理设施,确保饮用水源地及地表水水质稳定达标;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100%。

  14.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公益林管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稳步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全域绿色防控、农药集中配送、“生态美超市”等工作,让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人心。倡导绿色简约生活,开展节水、节电、节粮活动,积极创建绿色社区,提升全民绿色环保意识,加快形成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

  六、坚持人民至上,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15.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各类创业补贴和担保贷款政策,全力做好受疫情影响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援助。转变外出务工思想观念,引导和组织更多青壮年在本地、就近就业创业。加快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适合本地需要的技能人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6.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养老、失业、工伤等各类保险待遇,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精准做实低保户、贫困边缘人口、特困供养人员等救助工作,加快构建居家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

  17.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实施“五零”承诺,支持规范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探索群众看病少花钱的有效路径。实施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

  18.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增强吸附能力和消费供给水平。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政策措施,研究出台提高落户和就业便利程度的一整套政策措施,扩大城镇人口集聚规模,吸引更多人口回流。

  19.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聚焦“两新一重”谋划推动5G基站、大数据存储和算力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扎实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深化城市拆违攻坚,改造供水供热等老旧管网,推动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

  七、认真贯彻落实宣传工作条例,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20.组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综合运用理论舆论、文化文明、网上网下宣传资源,营造隆重热烈、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

  21.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走深走实。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机制,加强“四史”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理论宣讲“七进”活动,推动理论宣讲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22.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修订制定《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制度,出台意识形态工作指南。强化对重点领域和阵地管理,加大督查巡查考核力度,强化追责问责,确保意识形态领域风清气朗。

  23.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改革发展中的亮点成果、先进事迹及典型经验,组织好“跟党走”等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宣传。

  2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推动《文明促进条例》立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补齐短板均衡发展。

  25.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精心呵护历史文脉,抓紧复兴工程建设,做好古街保护发展规划,加大古村落、古街巷、古建筑、古书院、古树名木等“五古”保护力度;大力培育“非遗+”文创、体验、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会客厅”。支持文艺发展繁荣、传递正能量,筹建文艺工作者之家,鼓励支持创造一批歌咏城市风光、文化风情、人文风采的精品力作。

  八、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26.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系统梳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疫情防控、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等领域风险点,有效落实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突出防范经济领域重大风险,从严打击百姓身边的非法金融行为。

  27.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深化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智慧公安建设,夯实根基、提升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危险化学品、交通等重特大事故。加强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推行食品药品全程可追溯机制,严厉打击伪劣保健品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28.强化法治服务保障。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制定服务“六稳”“六保”的法治保障措施,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为融入新发展格局增添法治底色。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切实履行好新时代政法工作的职责使命。

  29.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机制,加强平安社区、村屯和校园建设,做实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创新信息化支撑。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领导干部“三访一包”制度,深化网上信访三级代理,依法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九、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30.支持人大和政协依法依规履职。支持和保证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监督和重大事项决定权,重点抓好“十四五”规划的审查批准和跟踪监督。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民主和发展大局履行职能,加快建立健全以协商制度为主干的制度体系,加强委员履职培训和服务管理,提升协商参政议政能力。

  31.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作用。落实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开展换届等重点工作,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统筹做好群团组织、港澳台侨、社会新阶层、民宗工作,构建网络统战工作新格局。

  32.切实强化党管武装工作。深化国防动员委员会改革,构建联合指挥体系,支持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增强军人荣誉感。出台征兵工作规范,高标准做好“两季”征兵工作。支持驻军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巩固提升双拥共建成果。

  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提供坚强保障

  33.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引导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34.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从事业和岗位需要出发选人用人,大力提拔重用懂经济、敢担当、作风正派的干部。统筹做好换届工作,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形成好气象。落实激励担当作为制度体系,发挥职级激励作用,让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35.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深入实施村社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拓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选拔渠道,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市场化选聘机制和分红激励机制。切实履行抓党建主体责任,严格党建责任制考评,对党建工作排名末位的警戒约谈。

  36.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坚决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变异问题,深度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问题,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严肃查处工作不务实、不尽力、不到位问题,持续深化拓展基层减负成果。加强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规律的分析研究,从体制机制层面研究解决路径。

  37.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抓紧抓实政治监督,推动纪律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持续加大腐败惩治力度,构建“三不”一体推进机制,严肃查处经济发展、执法司法、生态环保等领域违法违纪问题。拓展“微腐败”整治领域,推动基层腐败问题长效常治、标本兼治。

  38.提高县委常委会自身建设水平。抓好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章党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领导班子运行机制,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带头转变作风,坚守人民情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常委会成员带头接访下访,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坚持严以律己,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主动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形象。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篇3

  2022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X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眼“两争一前列”目标追求,紧扣“两个高于”工作导向,对标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提升“活力教育”内涵品质,扛起“一冲刺三提升”责任担当,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教育改革创新工作要点。

  一、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党建融合创新实践

  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全市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切实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始终,坚定办学治教正确方向。开展“培根铸魂担使命,振翅高飞建新功”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树旗帜、筑信仰、传薪火、铸师魂、送温暖、强队伍”六大行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效能,推动统战工作聚合力、群团工作增活力、工会工作添动力。

  2.打造党建工作鲜明品牌。持续做亮“融合育德”品牌,认真做好总结提炼和评价推广工作,有效实现“党建+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矩阵,构建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实践平台。深化“两在两同”建新功活动,建好“海棠花红”教育特色阵地群,持续壮大“红色在线”行动支部矩阵。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行动,做优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建一批聚焦教育改革前沿的创新型党支部,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完善公民办学校党建联盟,落实好联盟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搭建联盟校立体化交互式平台,构筑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党建新格局。

  3.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和情况报告,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守好守牢课堂、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健全工作QQ群、微信群、网络自媒体、公众号报备制度。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培训和人员管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全市思政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新一轮学科人才支持计划,首批建设10所“思政示范学校”,开展思政课优质课评比和示范课展示活动,打造“活力思政”教育品牌。

  4.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分析会,全面精准排查防控廉政风险,层层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优化履职信息平台。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开展专项经费、公益性政策落实、内部控制等跟踪审计,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审计信息的综合运用,对账销号、闭环管理。常态化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强化警示教育和勤廉教育,筑牢反腐倡廉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聚力项目建设,加快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5.落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组织实施娄江新城高中等一批2022年苏州、X两级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全面用好学校建设联审联批制度,落实《X市“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库》及资金配套使用办法,制订实施《2022年全市学校拟实施新建、改扩建计划》,调优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加快推进2021年结转的在建、待建项目建设进程。统筹做好2022年直属单位政府投资项目及部分学校校舍维修工作。

  6.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落实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加快教育新基建布局,抓好首批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育、信息培训与专业提升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加大信息化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拓展云上教育同城帮扶项目,推广学习图谱精准化教学应用。推进数字化教育治理,搭建集“综合评估、专业发展、素质鉴定”为一体的智能评价体系,为教育教学精准化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加强新媒体工作培训,强化队伍培养,讲好X教育精彩故事。

  7.提升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对标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装备标准》,推进教育装备提升行动,培育教育装备应用标杆校。开展新一轮食材配送招投标工作。加大智能微图书馆建设和书香校园建设,推进线上线下阅读优势互补。开展实验教学与教玩具制作创新大赛,开展理科实验室“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助力教育公平和学生健康成长。

  三、聚焦全面成长,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8.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打好立德树人“精神疫苗”。持续打造德育新时空品牌,举办第三届学生节,开展纪念吴健雄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中小学生辩论赛、时政大赛、中小学联合班会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增学科德育示范校3所,培育学科德育示范岗30个。全面推进“双减”背景下学生关爱行动,强化X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市级统筹能力,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机制作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试点并推广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构建“市-片-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团队,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和品牌项目活动,新增德育导师制示范校2所。

  9.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办好全市重大专项赛事,培育高端艺术项目和特色社团,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大力实施“馆校合作”项目,实施“X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站”项目。大力推进体教融合,落实各项目联赛制度,做优桥牌、绳毽等区域5大体育特色项目,每个项目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落实拜仁足球项目,积极参与首届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新增校园足球特色校5所。完善体育艺术“2+1”工程,推动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出台《关于加强劳动周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举办学生劳动技能考核大赛,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开展全市劳动教育展示活动,评选劳动教育示范校和达标校,全学段开展劳动教育。推进疫情防控和近视防控工作,开展中小学卫生工作专项督导。

  10.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加强专业化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德育干部实训工作,建强“德育名师工作室”“德育骨干发展共同体”为引领的班主任队伍。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壮大和培优“林老师”讲师团队伍,凝聚家校合力,推动家庭教育取得实效。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建设创建,推动“一校一德育”创新创优项目,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优质示范校6所。开展第四批市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培育省、苏州市级品格提升项目5个。健全家校政社协同育人机制,链接上海德育实训基地、嘉昆太温联盟链接等多方资源,持续做好社工进校园项目,用好“清单式管理”规范进校园“三份清单”。新增“社工进校园”项目3个、校外德育实践点30个。

  四、深化综合改革,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11.实施“活力教育”2.0工程。践行和丰富“活力教育”主张,实施“活力教育”再深化攻坚行动,通过展评活动推出一批精品成果。推进“政社协同视域下县域教育治理创新的行动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开展各级各类“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导工作,做好课程、学段衔接工作,聚力深度课例研究、精准数据分析、浸润式调研、半日研修“四位一体”的教科研训新路径。优化和完善各学科“活力课堂”教学标准,开展基于情景化教学、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研究,着力培养教师研究素养、课程设计、作业开发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建设“以学为本”“以生为本”高品质课堂。做好2022年度省、市级课程基地申报及视导工作,推进省、市内涵项目建设,新增省、市内涵项目8个。推进区域教育创新创优,增强学校内驱动力,全域提升教育改革创新能力。

  12.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行稳致远。推进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各项举措,全面完成看护点清理整顿,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构建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进省、市优质园创建和复审工作,新增4-5所省、市优质幼儿园,推进3所幼儿园通过省、市优质园复审。加快落实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任务,对标对表抓好整改落实,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打造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深入实施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计划、初中“强校计划”,评选一批示范校先进校,推动小初双学段衔接、一体化发展,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优质高中提质计划,加强九大学科群组建设,发挥新高考研究共同体引领作用,持续抓好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四新”领域研究,开创强教强校强师强科良好格局。锚定高品质高中建设目标,对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推进省太高、省沙高完成迎检复评工作,指导明德高中完成复审准备工作。积极落实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坚持学段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融合资源中心和融合师资队伍。

  13.推进职社教育优质创新发展。围绕对德合作战略,深化产城、产教融合,制定“双元制”教育新20年本土化实践规划,举办中德“双元制”教育创新大会,用足用好人才专项资金,打造全省一流“双元制”人才培养创新区。加快完成省太中专领航计划建设任务,完善省太中专“一校两区”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与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持续加快与港区港口企业、德资企业对接。全面推广“1+X”证书试点工作,推动“双元制”教育研究院高效运行,办好“智能+”培训中心创新平台,加快引育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推进师生技能竞赛和对口单招再创佳绩。做优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积极开展苏州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省市游学新项目建设,创成江苏省村(居)民学校12所、苏州市级社区教育品牌2个,推进社区教育项目化改革。

  14.推进重点改革举措高效协同。健全X市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工作室高端引领机制,持续推进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区域推进中小学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探索》,全面启动基础教育重大改革项目,积极变革育人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系统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径,推广“名校+”办学模式,以“名校+名校”“名校+分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联合办学,构建区域和学校联盟品牌集群。深化“双减”工作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辅导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做好“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学科类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等工作。完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深化“江浙沪”“嘉昆太”区域联盟合作,搭建与高校院所合作平台,与名校院所共建合作项目,挖掘学校办学动力和学生发展潜力,提升区域办学层次和水平。有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五、落实人才强教,提升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

  15.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制定《2022年度X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点》,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师德建设成效,健全高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结合献礼党的二十大,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四有”好教师团队,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讲好教育系统立德树人故事,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师德师风负面清单,成立师德师风监督员队伍,开展师德师风常态化督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16.持续加大师资配置市级统筹。创新教师管理机制,落实“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教师调配更科学合理。锚定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指标要求,加大幼儿园教师补充力度,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普惠发展。落实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标准,聚力城乡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大义务段紧缺学科教师精准招聘力度,**小学段师资紧缺难题。创新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优化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精准下达2022年学校教师岗位职数,保障新改扩建学校、大规模扩班学校、高中走班制师资供给,优先补充普通高中紧缺学科教师,配足配优教师队伍。

  17.加大教育人才引育并举力度。落实“5115”教育人才计划,加快教育人才向X集聚。统筹规划“双一流”选聘、公开招聘和校园招聘,高水平完成2022年度400名事业编制教师和110名备案制教师招聘工作。继续做好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工作,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0名。深化校地合作,全方位做好签约师范生和乡村定向师范生跟踪培养工作,完成2022年乡村定向师范生和签约师范生签约工作。完善《X市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评选第一届X市教育人才,实施教师专业成长“登峰计划”,完善教师成长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育人才专业发展内生动力。

  18.分级分类提升队伍治教能力。全面推进民主治教治校,继续办好初任校长研训班,加强学校中青年干部培训力度,持续调优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方位提升干部管理素养和领导力。组织开展名师俱乐部、名师研修班、高级研修班成果展示,推进新一轮名师工作室评选工作。整合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开设第三期初级、高级论文专题写作培训班,持续推进小学、初中项目化学习专题培训。制订《职初教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集中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提升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六、完善治理体系,加快提升教育服务能级

  19.打造“臻美招考”新品牌。制定《X市高招工作科学管理考评办法》,进一步修订《X市中招工作科学管理考评办法》,健全标准化考点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中高考闭环跟踪问效体系。加强招考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组建新一届高考志愿研究核心团队,加强高招政策研究,推进高校-高中合作,加大宣传指导力度,切实提升招考服务能效。完善区域和学校学生发展指导机构,打造“区域、联盟、学校”三级培养体系,分学段打造一批示范学校。健全市级职业体验基地20个,持续开设“彩虹人生”系列沙龙,更好实现家校政社协同共育。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科学落实公民同招。

  20.健全教育督导工作体系。落实区域教育督导规程,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推进政府教育履职考核,下达教育履职任务清单,强化对区镇政府及政府部门履职情况督导,完善校外培训机构市镇两级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督政职能和效果落实到位。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政策执行,强化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和“双减”“五项管理”等专项督导融通,全面启动第三方参与评价工作,升级督导向信息化平台,提升中小学规范化办学水平。全力抓好质量监测评估,重点做好义务教育监测和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聚焦各级各类创建指标,加快推动补齐短板,建立监测与督导共建机制。

  21.深化依法治教工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制度。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持续开展“宪法宣传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等法治主题活动,抓好抓实中小学校学法目录实施,不断提升法治教育质效。完善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加快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做强做亮“法润成长·放飞梦想”普法特色品牌。严格执行《X市教育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进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一张网”运行和“不见面”审批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效能。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政社互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

  22.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落实好“四方责任”,进一步完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及时、灵活调整防控策略,守住校园一方净土。以建设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县(市、区)为目标,深入推进“三年大灶”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统筹做好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331整治、扫黑除恶、禁毒防邪、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工作。加快学校食堂电气化改造,加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仓库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智慧技防校园提档升级,强化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上好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加强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师生员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避险技能。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评估、防范和化解工作机制,强力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23.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环境。强化义务教育规划调整工作,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出台实施方案,分类指导“一校一策”科学实施,确保2022年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不断调优公民办教育结构。推进民办学校转型或升级,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文明实践活动,完善“个十百千万”教育志愿服务体系,持续做亮“红烛”五星级机关服务品牌。认真办好新一届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凝聚教育发展最大合力。深入推进教育系统人武双拥工作,助力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市创建。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节能环保、保密等工作,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篇4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发力之年,是X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的突破之年,也是市场监管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新的一年市场监管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X市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结合X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实际,围绕“想到穷尽、干到极致”,以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干事创业能力,以严密精准管控筑牢民生安全根基,以优质高效服务助力经济创新发展,以法治规范思维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力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统筹安全和稳定,不断增强社会共治合力

  (一)坚持风险防控,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冷链管控部和冷链专班牵头单位作用,坚持“人物同防”,履行好市场监管各项职能,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专项督导组、驻仓监管组和视频监控平台作用,全面加强集中监管专仓和进口冷链食品企业的日常管控,做好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积极稳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切实切断进口冷链食品“物传人”途经,筑牢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对零售药店督导检查力度,督促药店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要求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二)坚持全域统筹,抓牢食品药品安全。充分发挥X个市食药安办副主任单位作用,推动X个食品安全专项协作小组规范运行,统筹指导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落实“三安”联动工作机制、市食药安委工作规则,推进食品安全全程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认真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将“四个最严”贯穿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过程,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实施严打重治,坚决遏制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强化抽检监测问题处置,完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X个批次,在类别、项目、企业、区域和业态上实现全覆盖。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经营秩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制假售假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

  (三)坚持隐患排查,守护特种设备和质量安全。深入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全面消除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隐患,定期检验率达到并保持在X%以上。持续推进特种设备“网格化智慧监管”。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网格化智慧监管标准化体系,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根据省局确定的电器产品、消防产品、儿童用品等涉及群众利益的消费类产品,建材、服装、农资及食品相关产品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等重点产品,实施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定2022年监督抽查产品目录,严格抽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力度,加大对已完成后处理企业的跟踪监督力度。

  二、统筹创新和保护,赋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品牌引领,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加强地理标志发掘培育工作,深入发掘地理标志资源及产品。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支持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充分释放知识产权资源的创新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形成“优化增量、转化存量”的工作路径和发展局面。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度高、侵权假冒多发的商品领域集中整治。

  (二)坚持质量强市,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强化联络协调工作机制,提高质量工作社会影响。加大X省省长质量奖、X市市长质量奖等政府质量奖培育力度,发挥质量奖励引领作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树立质量管理标杆和典型。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督促企业履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承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质量技术服务活动,开展质量帮扶和培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通过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切实发挥认证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基础作用,运用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促进认证质量水平提升。

  (三)坚持标准提升,打造改革发展“X样板”。推进“标准领跑者”建设,深入走访企业,获取企业需求,解答企业疑虑,着力促进宣传培训效果落地,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同步,鼓励掌握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将关键共性技术、专用性技术和产品技术转化为先进标准,推动提升为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积极引导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X项。积极加强与X市局、省相关协会以及相关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科研院所、驻胶高校的沟通与协调,努力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掌握相关行业动向,促进企业对接,提升市场监管队伍的标准化服务水平。

  三、统筹活力和秩序,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坚持包容审慎,完善市场营商环境。大力推行“沙盒监管”新模式,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落实容错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立足智慧市场监管,按照“管行业就要管信用、管业务就要管信用”的原则,建立健全重点领域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提高重点领域监管的精准性、协同性和规范化水平。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常态化,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各项惩戒措施落地。

  (二)坚持公平高效,规范市场竞争环境。按照“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协同管网”的总体思路,积极适应市场监管职能向互联网领域整体延伸的新特点、新要求,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构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网络市场监管格局。积极推动建立完善“党政主导、政法牵头、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综合治理”的打击传销工作新格局。加强涉企收费规范和治理,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依据“大数据”进行“靶向”监管,及时、准确地掌握消费热点的变化、商品服务质量状况和市场秩序情况,提高消费维权的预判性与指导性。

  (三)坚持长效监管,优化市场消费环境。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加大整治力度,打击非法,保护合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进一步完善放心消费创建标准体系,优化升级放心消费创建服务系统。广泛引导发动与群众生活消费相关领域的市场主体参与放心消费创建,培育发展一批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以更高的标准要求树立行业标杆,并注重发挥示范单位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完善投诉举报工作处理标准体系,分流更精准、办理更规范、反馈更严谨、结果更满意。大力推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建立消费维权共治格局。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篇5

 

  集团公司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稳、收、转、进”发展思路,以能力作风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群团建设、平安建设,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实现集团公司更为健康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一、强根铸魂,筑牢政治建设“生命线”

  1.强化讲政治的鲜明导向

  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把维护“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推动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的工作举措、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成效。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前置程序,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政“一肩挑”领导体制,落实党组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3.落实党建主体责任

  提升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质量,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同向发力。深化落实党组织负责人述职考核评议制度、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三个清单台账制度、基层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等,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引导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党内监督责任,规范组织生活,深化党员民主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4.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

  把不折不扣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首修课、终身课。全面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持续抓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对矿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轮训,适时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长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持续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和职工政治学习,用好“学习强国”平台。

  二、落实责任,树立能力作风“风向标”

  5.实施能力提升计划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通过专题培训、岗位历练、在职自学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努力实现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深入调查研究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推进改革创新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联系服务职工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工作落实执行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6.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把培养优良作风作为工作重点,着眼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把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把作风建设走深走细走实。深入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怕、慢、假、懒、乱”,紧盯本领不足怕扛事、精神懈怠行动慢、欺上瞒下假落实、疲疲沓沓混日子、以权谋私乱作为等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推进“实事求是、勇于担当、清正廉洁、团结和谐”良好干事创业氛围巩固深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聚焦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企业改革发展、文风会风、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反对新形势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解决工作不实问题和在职工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7.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20字标准,做好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工作,扩大考核评价范围,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以结果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大力选用政治坚定、实绩突出、职工公认的干部,优先使用在疫情防控、重大突发事件中担当作为、经受考验的干部,积极选拔基层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干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完善容错免责机制,推动形成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担当使命,当好企业发展“领航员”

  8.把深化企业改革引向深入

  履行深化企业改革的领导责任,全面完成集团公司改革三年行动,紧盯重点改革任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体制,持续推进集团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中层管理人员“四制”改革,以改革释放活力、激发动力、促进发展。

  9.把完善公司治理引向深入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落实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事项要求,做到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落实董事会职权,发挥外部董事作用,做到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抓好董事会授权事项落实,做到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监事会建设。形成董事会、经理层自觉维护党委发挥领导作用,党委尊重和支持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各治理主体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10.把保障安全生产引向深入

  全面贯彻******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一贯要求,坚持安全生产24字要求,把安全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充分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职工增强对安全的敬畏之心,始终把安全完完全全记在脑中、实实在在放在心中、踏踏实实落实在行动中,营造出全员抓安全的浓厚氛围,促进集团公司安全工作持续好转。

  11.把防范化解风险引向深入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完善各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定期开展风险排查,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与上级金融部门和信贷机构的沟通联系,努力新增融资功能,持续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资金需要。坚持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措施两手抓,建立完善环境风险识别、防控和应急管理制度,推进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常态化,确保不出现环境风险事件。

  12.把依法合规治企引向深入

  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的法律思想意识。强化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以事后补救为辅,做好重点涉法涉诉案件的应诉和诉讼,保证集团公司合法权益。加强法治培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教育,完善党员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制度,提高依法治企的能力水平。

  13.把坚持绿色发展引向深入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远关系,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构建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生产模式。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不断改善矿区人居环境。

  14.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引向深入

  加强对疫情防控领导管理,建立疫情防控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和属地防疫要求,以最可靠的手段、最严格的措施、最扎实的成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证生产经营不受疫情影响,保证职工家属生命健康安全。

  四、守正创新,拧紧思想建设“总开关”

  15.构建正面宣传舆论格局

  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契机,发挥新闻宣传的旗帜作用、激励作用、引领作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推动内宣外宣同步发力,统筹线上线下阵地宣传,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能力,扬正气树形象展风采。积极弘扬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深入宣传报道在企业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定期开展宣传宣讲活动,凝聚共谋发展强大力量,提升集团公司文化影响力和发展软实力。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扩大文明创建覆盖面。

  16.打造舆情引导防控战线

  加强对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让党中央声音和上级要求准确无误地传递到每名职工,引导职工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明晰改革方向,提升政治素养和行动自觉。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引导,围绕企业改革改制、薪酬分配、人员配置等热点敏感问题,做好政策宣传,合理引导预期,使干部职工看明白、听明白、想明白,争取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凝聚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力量。

  17.坚持意识形态正确导向

  全面理解认识******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各级党组织坚定不移地站在意识形态战线最前沿,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分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压实压紧各级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

  五、强基固本,打好组织建设“持久战”

  18.深入推进基层党建

  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改革进程中同步设置或者调整党的组织。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好“入口关”,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持续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式方法,丰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分类分级组织党员参加教育培训,推动集中培训逐步走向常态,日常教育更加规范。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拨付、落实待遇、阵地建设等方面,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保障。

  19.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完善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干部成长规律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围绕培正育强、识准用对、严管厚爱,着力把牢标准、树正导向、健全机制,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

  20.深化人才体系建设

  以企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河南省三软煤层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专业化培养。面向社会招聘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引进煤炭主体专业、资本运作、战略管理、法律等紧缺人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实施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形成梯次配备。推行市场化薪酬策略,试点3家子企业推动中长期激励,合理确定生产一线、高价值创造、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标准,多劳多得。

  六、从严治党,构建反腐倡廉“防火墙”

  21.完善责任体系

  精细化充实完善集团公司党委“583”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内涵,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细化责任体系建设,着力推动落地落细、走深走实,推动进一步提质增效。全面强化述责述廉评议,持续拓宽覆盖面,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两个责任”考核薪酬挂钩机制,确保责任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审计监督,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营成果审计、内控自我评价、抢险救灾专项审计,持续推动审计全覆盖。

  22.严格监督执纪

  紧紧围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纪委和集团公司党委工作安排的落地见效强化政治监督,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抓好抓实“关键少数”,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探索建立“一把手”约谈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督促严格自律、履职尽责。坚持严的主基调,严肃查处整治职工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聚焦资金、资源集中关键领域和环节查办腐败案件,防范化解经营投资风险。全面检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靶向纠治“四风”新表现。

  23.构建长效机制

  深化以案促改。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强化以案示警,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党员干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完善谈话、函询等制度,发现违纪苗头及时谈心提醒和约谈函询,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深化内部巡察,进一步延伸巡察“触角”,聚焦作风建设、物资(项目)招采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开展专项督查,推进重点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七、凝心聚力,画好互融共进“同心圆”

  24加强民主管理

  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职代会制度,推进企务公开、厂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调动职工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问题上,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吸纳基层一线的合理化建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职代会审议。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引导职工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和发展职工利益。

  25.加强群团工作

  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意愿,把党组织的决策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把党的关怀送到职工中去。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部署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活动,推动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作用,努力形成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新风正气。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建立完善困难职工档案,持续开展好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职工互助保障等活动,不断提升幸福感、归属感。坚定不移推进青年岗位建功立业,发挥团员青年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五小”攻关作用,提升青年贡献度。

  26.加强统战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加强与党外人士交流、沟通、合作,及时了解掌握民主党派成员动态,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优势,引导统战成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积极发挥作用,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凝聚共识和力量。

  27.强化讲政治的鲜明导向

  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推进信访工作创新,增强人文关怀,及时回应职工合理诉求,提高信访工作质量。超前防范,及时化解信访隐患,从源头上遏制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的事件发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企业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武装保卫力量调配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细化落实治安、消防安全责任,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

  28.加强老干部工作

  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及时掌握老干部思想动态、身体状况,丰富老干部离退休生活。邀请老干部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篇6

 

  2022年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X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全市教育系统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眼“两争一前列”目标追求,紧扣“两个高于”工作导向,对标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提升“活力教育”内涵品质,扛起“一冲刺三提升”责任担当,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一、强化党建统领,推进党建融合创新实践

  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全市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切实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始终,坚定办学治教正确方向。开展“培根铸魂担使命,振翅高飞建新功”主题教育活动,推进“树旗帜、筑信仰、传薪火、铸师魂、送温暖、强队伍”六大行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效能,推动统战工作聚合力、群团工作增活力、工会工作添动力。

  2.打造党建工作鲜明品牌。持续做亮“融合育德”品牌,认真做好总结提炼和评价推广工作,有效实现“党建+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矩阵,构建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实践平台。深化“两在两同”建新功活动,建好“海棠花红”教育特色阵地群,持续壮大“红色在线”行动支部矩阵。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行动,做优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建一批聚焦教育改革前沿的创新型党支部,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完善公民办学校党建联盟,落实好联盟建设重点任务清单,搭建联盟校立体化交互式平台,构筑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党建新格局。

  3.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和情况报告,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守好守牢课堂、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健全工作QQ群、微信群、网络自媒体、公众号报备制度。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培训和人员管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全市思政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新一轮学科人才支持计划,首批建设10所“思政示范学校”,开展思政课优质课评比和示范课展示活动,打造“活力思政”教育品牌。

  4.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分析会,全面精准排查防控廉政风险,层层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优化履职信息平台。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开展专项经费、公益性政策落实、内部控制等跟踪审计,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推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审计信息的综合运用,对账销号、闭环管理。常态化开展“清风行动”专项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强化警示教育和勤廉教育,筑牢反腐倡廉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聚力项目建设,加快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5.落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组织实施娄江新城高中等一批2022年苏州、X两级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全面用好学校建设联审联批制度,落实《X市“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库》及资金配套使用办法,制订实施《2022年全市学校拟实施新建、改扩建计划》,调优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加快推进2021年结转的在建、待建项目建设进程。统筹做好2022年直属单位政府投资项目及部分学校校舍维修工作。

  6.加快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落实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加快教育新基建布局,抓好首批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育、信息培训与专业提升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加大信息化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拓展云上教育同城帮扶项目,推广学习图谱精准化教学应用。推进数字化教育治理,搭建集“综合评估、专业发展、素质鉴定”为一体的智能评价体系,为教育教学精准化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加强新媒体工作培训,强化队伍培养,讲好X教育精彩故事。

  7.提升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对标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江苏省十四五教育装备标准》,推进教育装备提升行动,培育教育装备应用标杆校。开展新一轮食材配送招投标工作。加大智能微图书馆建设和书香校园建设,推进线上线下阅读优势互补。开展实验教学与教玩具制作创新大赛,开展理科实验室“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助力教育公平和学生健康成长。

  三、聚焦全面成长,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8.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打好立德树人“精神疫苗”。持续打造德育新时空品牌,举办第三届学生节,开展纪念吴健雄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中小学生辩论赛、时政大赛、中小学联合班会等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增学科德育示范校3所,培育学科德育示范岗30个。全面推进“双减”背景下学生关爱行动,强化X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市级统筹能力,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机制作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试点并推广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构建“市-片-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联盟团队,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和品牌项目活动,新增德育导师制示范校2所。

  9.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办好全市重大专项赛事,培育高端艺术项目和特色社团,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大力实施“馆校合作”项目,实施“X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站”项目。大力推进体教融合,落实各项目联赛制度,做优桥牌、绳毽等区域5大体育特色项目,每个项目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落实拜仁足球项目,积极参与首届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新增校园足球特色校5所。完善体育艺术“2+1”工程,推动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特长。出台《关于加强劳动周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举办学生劳动技能考核大赛,完善中小学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开展全市劳动教育展示活动,评选劳动教育示范校和达标校,全学段开展劳动教育。推进疫情防控和近视防控工作,开展中小学卫生工作专项督导。

  10.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加强专业化德育队伍建设,推进德育干部实训工作,建强“德育名师工作室”“德育骨干发展共同体”为引领的班主任队伍。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壮大和培优“林老师”讲师团队伍,凝聚家校合力,推动家庭教育取得实效。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建设创建,推动“一校一德育”创新创优项目,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优质示范校6所。开展第四批市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培育省、苏州市级品格提升项目5个。健全家校政社协同育人机制,链接上海德育实训基地、嘉昆太温联盟链接等多方资源,持续做好社工进校园项目,用好“清单式管理”规范进校园“三份清单”。新增“社工进校园”项目3个、校外德育实践点30个。

  四、深化综合改革,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11.实施“活力教育”2.0工程。践行和丰富“活力教育”主张,实施“活力教育”再深化攻坚行动,通过展评活动推出一批精品成果。推进“政社协同视域下县域教育治理创新的行动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开展各级各类“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导工作,做好课程、学段衔接工作,聚力深度课例研究、精准数据分析、浸润式调研、半日研修“四位一体”的教科研训新路径。优化和完善各学科“活力课堂”教学标准,开展基于情景化教学、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研究,着力培养教师研究素养、课程设计、作业开发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建设“以学为本”“以生为本”高品质课堂。做好2022年度省、市级课程基地申报及视导工作,推进省、市内涵项目建设,新增省、市内涵项目8个。推进区域教育创新创优,增强学校内驱动力,全域提升教育改革创新能力。

  12.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行稳致远。推进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各项举措,全面完成看护点清理整顿,大力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构建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进省、市优质园创建和复审工作,新增4-5所省、市优质幼儿园,推进3所幼儿园通过省、市优质园复审。加快落实好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任务,对标对表抓好整改落实,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打造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深入实施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计划、初中“强校计划”,评选一批示范校先进校,推动小初双学段衔接、一体化发展,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优质高中提质计划,加强九大学科群组建设,发挥新高考研究共同体引领作用,持续抓好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四新”领域研究,开创强教强校强师强科良好格局。锚定高品质高中建设目标,对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推进省太高、省沙高完成迎检复评工作,指导明德高中完成复审准备工作。积极落实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坚持学段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融合资源中心和融合师资队伍。

  13.推进职社教育优质创新发展。围绕对德合作战略,深化产城、产教融合,制定“双元制”教育新20年本土化实践规划,举办中德“双元制”教育创新大会,用足用好人才专项资金,打造全省一流“双元制”人才培养创新区。加快完成省太中专领航计划建设任务,完善省太中专“一校两区”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与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持续加快与港区港口企业、德资企业对接。全面推广“1+X”证书试点工作,推动“双元制”教育研究院高效运行,办好“智能+”培训中心创新平台,加快引育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推进师生技能竞赛和对口单招再创佳绩。做优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积极开展苏州市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省市游学新项目建设,创成江苏省村(居)民学校12所、苏州市级社区教育品牌2个,推进社区教育项目化改革。

  14.推进重点改革举措高效协同。健全X市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工作室高端引领机制,持续推进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区域推进中小学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探索》,全面启动基础教育重大改革项目,积极变革育人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系统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径,推广“名校+”办学模式,以“名校+名校”“名校+分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联合办学,构建区域和学校联盟品牌集群。深化“双减”工作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辅导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做好“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学科类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等工作。完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深化“江浙沪”“嘉昆太”区域联盟合作,搭建与高校院所合作平台,与名校院所共建合作项目,挖掘学校办学动力和学生发展潜力,提升区域办学层次和水平。有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五、落实人才强教,提升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

  15.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制定《2022年度X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点》,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师德建设成效,健全高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结合献礼党的二十大,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四有”好教师团队,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事迹,讲好教育系统立德树人故事,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师德师风负面清单,成立师德师风监督员队伍,开展师德师风常态化督查和专项整治行动。

  16.持续加大师资配置市级统筹。创新教师管理机制,落实“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教师调配更科学合理。锚定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指标要求,加大幼儿园教师补充力度,推进学前教育健康普惠发展。落实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标准,聚力城乡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大义务段紧缺学科教师精准招聘力度,**小学段师资紧缺难题。创新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优化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精准下达2022年学校教师岗位职数,保障新改扩建学校、大规模扩班学校、高中走班制师资供给,优先补充普通高中紧缺学科教师,配足配优教师队伍。

  17.加大教育人才引育并举力度。落实“5115”教育人才计划,加快教育人才向X集聚。统筹规划“双一流”选聘、公开招聘和校园招聘,高水平完成2022年度400名事业编制教师和110名备案制教师招聘工作。继续做好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工作,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0名。深化校地合作,全方位做好签约师范生和乡村定向师范生跟踪培养工作,完成2022年乡村定向师范生和签约师范生签约工作。完善《X市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评选第一届X市教育人才,实施教师专业成长“登峰计划”,完善教师成长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育人才专业发展内生动力。

  18.分级分类提升队伍治教能力。全面推进民主治教治校,继续办好初任校长研训班,加强学校中青年干部培训力度,持续调优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方位提升干部管理素养和领导力。组织开展名师俱乐部、名师研修班、高级研修班成果展示,推进新一轮名师工作室评选工作。整合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开设第三期初级、高级论文专题写作培训班,持续推进小学、初中项目化学习专题培训。制订《职初教师培育工程实施方案》,集中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提升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六、完善治理体系,加快提升教育服务能级

  19.打造“臻美招考”新品牌。制定《X市高招工作科学管理考评办法》,进一步修订《X市中招工作科学管理考评办法》,健全标准化考点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中高考闭环跟踪问效体系。加强招考队伍专业能力建设,组建新一届高考志愿研究核心团队,加强高招政策研究,推进高校-高中合作,加大宣传指导力度,切实提升招考服务能效。完善区域和学校学生发展指导机构,打造“区域、联盟、学校”三级培养体系,分学段打造一批示范学校。健全市级职业体验基地20个,持续开设“彩虹人生”系列沙龙,更好实现家校政社协同共育。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科学落实公民同招。

  20.健全教育督导工作体系。落实区域教育督导规程,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教育督导体系。推进政府教育履职考核,下达教育履职任务清单,强化对区镇政府及政府部门履职情况督导,完善校外培训机构市镇两级常态化管理机制,确保督政职能和效果落实到位。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政策执行,强化素质教育综合督导和“双减”“五项管理”等专项督导融通,全面启动第三方参与评价工作,升级督导向信息化平台,提升中小学规范化办学水平。全力抓好质量监测评估,重点做好义务教育监测和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聚焦各级各类创建指标,加快推动补齐短板,建立监测与督导共建机制。

  21.深化依法治教工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制度。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持续开展“宪法宣传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等法治主题活动,抓好抓实中小学校学法目录实施,不断提升法治教育质效。完善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加快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做强做亮“法润成长·放飞梦想”普法特色品牌。严格执行《X市教育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进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一张网”运行和“不见面”审批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效能。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政社互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

  22.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落实好“四方责任”,进一步完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及时、灵活调整防控策略,守住校园一方净土。以建设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县(市、区)为目标,深入推进“三年大灶”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统筹做好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331整治、扫黑除恶、禁毒防邪、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工作。加快学校食堂电气化改造,加强学校实验室危化品仓库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智慧技防校园提档升级,强化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上好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加强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师生员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避险技能。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评估、防范和化解工作机制,强力化解矛盾纠纷,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23.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环境。强化义务教育规划调整工作,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出台实施方案,分类指导“一校一策”科学实施,确保2022年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不断调优公民办教育结构。推进民办学校转型或升级,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文明实践活动,完善“个十百千万”教育志愿服务体系,持续做亮“红烛”五星级机关服务品牌。认真办好新一届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凝聚教育发展最大合力。深入推进教育系统人武双拥工作,助力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市创建。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节能环保、保密等工作,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2022年改革创新44年的伟大成就篇7

 

  集团公司党委工作的总体要求: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稳、收、转、进”发展思路,以能力作风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群团建设、平安建设,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实现集团公司更为健康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一、强根铸魂,筑牢政治建设“生命线”

  1.强化讲政治的鲜明导向

  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把维护“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推动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的工作举措、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成效。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把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前置程序,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党政“一肩挑”领导体制,落实党组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3.落实党建主体责任

  提升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质量,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同向发力。深化落实党组织负责人述职考核评议制度、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三个清单台账制度、基层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等,把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引导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党内监督责任,规范组织生活,深化党员民主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4.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

  把不折不扣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首修课、终身课。全面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持续抓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对矿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轮训,适时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长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持续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和职工政治学习,用好“学习强国”平台。

  二、落实责任,树立能力作风“风向标”

  5.实施能力提升计划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通过专题培训、岗位历练、在职自学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专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努力实现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深入调查研究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推进改革创新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联系服务职工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工作落实执行的能力作风明显增强,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6.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把培养优良作风作为工作重点,着眼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把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把作风建设走深走细走实。深入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怕、慢、假、懒、乱”,紧盯本领不足怕扛事、精神懈怠行动慢、欺上瞒下假落实、疲疲沓沓混日子、以权谋私乱作为等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推进“实事求是、勇于担当、清正廉洁、团结和谐”良好干事创业氛围巩固深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聚焦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企业改革发展、文风会风、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反对新形势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解决工作不实问题和在职工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7.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20字标准,做好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工作,扩大考核评价范围,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以结果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建设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大力选用政治坚定、实绩突出、职工公认的干部,优先使用在疫情防控、重大突发事件中担当作为、经受考验的干部,积极选拔基层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干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细化完善容错免责机制,推动形成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担当使命,当好企业发展“领航员”

  8.把深化企业改革引向深入

  履行深化企业改革的领导责任,全面完成集团公司改革三年行动,紧盯重点改革任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完善市场化经营体制,持续推进集团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中层管理人员“四制”改革,以改革释放活力、激发动力、促进发展。

  9.把完善公司治理引向深入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落实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事项要求,做到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落实董事会职权,发挥外部董事作用,做到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抓好董事会授权事项落实,做到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监事会建设。形成董事会、经理层自觉维护党委发挥领导作用,党委尊重和支持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各治理主体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的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10.把保障安全生产引向深入

  全面贯彻******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一贯要求,坚持安全生产24字要求,把安全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充分发挥党员在安全生产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职工增强对安全的敬畏之心,始终把安全完完全全记在脑中、实实在在放在心中、踏踏实实落实在行动中,营造出全员抓安全的浓厚氛围,促进集团公司安全工作持续好转。

  11.把防范化解风险引向深入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完善各类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定期开展风险排查,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与上级金融部门和信贷机构的沟通联系,努力新增融资功能,持续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资金需要。坚持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措施两手抓,建立完善环境风险识别、防控和应急管理制度,推进生态环境风险预防常态化,确保不出现环境风险事件。

  12.把依法合规治企引向深入

  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的法律思想意识。强化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以事后补救为辅,做好重点涉法涉诉案件的应诉和诉讼,保证集团公司合法权益。加强法治培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教育,完善党员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制度,提高依法治企的能力水平。

  13.把坚持绿色发展引向深入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远关系,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构建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生产模式。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不断改善矿区人居环境。

  14.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引向深入

  加强对疫情防控领导管理,建立疫情防控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和属地防疫要求,以最可靠的手段、最严格的措施、最扎实的成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证生产经营不受疫情影响,保证职工家属生命健康安全。

  四、守正创新,拧紧思想建设“总开关”

  15.构建正面宣传舆论格局

  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契机,发挥新闻宣传的旗帜作用、激励作用、引领作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推动内宣外宣同步发力,统筹线上线下阵地宣传,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能力,扬正气树形象展风采。积极弘扬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深入宣传报道在企业各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定期开展宣传宣讲活动,凝聚共谋发展强大力量,提升集团公司文化影响力和发展软实力。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扩大文明创建覆盖面。

  16.打造舆情引导防控战线

  加强对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让党中央声音和上级要求准确无误地传递到每名职工,引导职工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明晰改革方向,提升政治素养和行动自觉。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引导,围绕企业改革改制、薪酬分配、人员配置等热点敏感问题,做好政策宣传,合理引导预期,使干部职工看明白、听明白、想明白,争取干部职工的理解支持,凝聚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力量。

  17.坚持意识形态正确导向

  全面理解认识******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各级党组织坚定不移地站在意识形态战线最前沿,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分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压实压紧各级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

  五、强基固本,打好组织建设“持久战”

  18.深入推进基层党建

  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改革进程中同步设置或者调整党的组织。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好“入口关”,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持续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式方法,丰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分类分级组织党员参加教育培训,推动集中培训逐步走向常态,日常教育更加规范。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拨付、落实待遇、阵地建设等方面,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保障。

  19.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完善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干部成长规律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围绕培正育强、识准用对、严管厚爱,着力把牢标准、树正导向、健全机制,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

  20.深化人才体系建设

  以企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河南省三软煤层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专业化培养。面向社会招聘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引进煤炭主体专业、资本运作、战略管理、法律等紧缺人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实施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形成梯次配备。推行市场化薪酬策略,试点3家子企业推动中长期激励,合理确定生产一线、高价值创造、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标准,多劳多得。

  六、从严治党,构建反腐倡廉“防火墙”

  21.完善责任体系

  精细化充实完善集团公司党委“583”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内涵,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细化责任体系建设,着力推动落地落细、走深走实,推动进一步提质增效。全面强化述责述廉评议,持续拓宽覆盖面,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两个责任”考核薪酬挂钩机制,确保责任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审计监督,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营成果审计、内控自我评价、抢险救灾专项审计,持续推动审计全覆盖。

  22.严格监督执纪

  紧紧围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纪委和集团公司党委工作安排的落地见效强化政治监督,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抓好抓实“关键少数”,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探索建立“一把手”约谈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督促严格自律、履职尽责。坚持严的主基调,严肃查处整治职工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聚焦资金、资源集中关键领域和环节查办腐败案件,防范化解经营投资风险。全面检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靶向纠治“四风”新表现。

  23.构建长效机制

  深化以案促改。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强化以案示警,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党员干部,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完善谈话、函询等制度,发现违纪苗头及时谈心提醒和约谈函询,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深化内部巡察,进一步延伸巡察“触角”,聚焦作风建设、物资(项目)招采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开展专项督查,推进重点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七、凝心聚力,画好互融共进“同心圆”

  24加强民主管理

  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职代会制度,推进企务公开、厂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调动职工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问题上,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吸纳基层一线的合理化建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职代会审议。畅通民主管理渠道,引导职工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维护和发展职工利益。

  25.加强群团工作

  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意愿,把党组织的决策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把党的关怀送到职工中去。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部署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活动,推动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作用,努力形成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新风正气。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建立完善困难职工档案,持续开展好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职工互助保障等活动,不断提升幸福感、归属感。坚定不移推进青年岗位建功立业,发挥团员青年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五小”攻关作用,提升青年贡献度。

  26.加强统战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加强与党外人士交流、沟通、合作,及时了解掌握民主党派成员动态,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优势,引导统战成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积极发挥作用,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凝聚共识和力量。

  27.强化讲政治的鲜明导向

  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推进信访工作创新,增强人文关怀,及时回应职工合理诉求,提高信访工作质量。超前防范,及时化解信访隐患,从源头上遏制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的事件发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企业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武装保卫力量调配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细化落实治安、消防安全责任,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

  28.加强老干部工作

  落实好老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及时掌握老干部思想动态、身体状况,丰富老干部离退休生活。邀请老干部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推荐访问:改革创新 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成就与创新成果包括 改革四十周年伟大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42年以来的重大突破和成就 祖国40年来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40年巨大成就与创新成果包括 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和创新成果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