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当代大学生信仰论文,菁选3篇

发布时间:2023-07-16 08:50:05 浏览数: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论文1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特点  1.大学生信教人数呈扩大趋势  以北京高校作为全国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发展趋势的研究个案,根据相关学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北京市高校大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当代大学生信仰论文,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当代大学生信仰论文,菁选3篇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论文1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特点

  1.大学生信教人数呈扩大趋势

  以北京高校作为全国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发展趋势的研究个案,根据相关学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北京市高校大学生的信教数量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占13.4%;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何其敏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大学生信仰调查”课题调查发现,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占总调查对象的16.88%;2010年,*人民大学刘成运、韩宇“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以北京为中心的考察”的调研结果显示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是19.1%。由此可见,从1998年到2010,北京高校大学生信教人数有所增加,且后期的增长速度要明显的快于前期。

  2.大学生对宗教持盲从和模糊态度

  一方面,大学生对宗教信仰多被动和盲从。尽管当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书籍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宗教方面的认识,但他们对宗教的亲近和暧昧态度却深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信徒中有约1/3是在家庭的影响下开始信仰宗教,约1/7是在亲戚和朋友的影响下皈依宗教,而自主皈依宗教的大学生所占比重非常小。另一方面,大学生信徒对宗教知识和我国的宗教政策缺乏准确、全面的了解,如将传统文化中带有宗教色彩的内容误认为是宗教信仰,*员信教人数在不断增加,甚至还有小部分大学生在校园内传教等行为都是大学生对宗教认识模糊化的结果。

  3.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以佛教和***为主

  佛教因其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为大多数*民众所熟知,使其成为人们在进行宗教信仰选择时的首要对象,大学生在社会、家庭和亲友的影响下也容易做出同样的宗教信仰选择。***是西方社会的主流信仰,其历史典籍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故事性和哲理性,加之全球化和信息化大潮的助推,使这一西方的宗教信仰拥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信徒。

  4.大学生信教动机功利性较强

  一方面,从信教的目的来看,大学生选择宗教多是为自身的苦恼和困惑寻找心理安慰,如“转移学习或情感受挫”、“得到神灵庇佑而事事顺心”、“缓解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逃避社会矛盾和问题”等等,而不是出于对宗教理想的追求,缺乏对宗教的执着和虔诚,信教动机不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另一方面,从宗教组织和活动形式上来看,大学生信徒要实现上述目的就要加入宗教组织、参与宗教活动、密切成员间的交流。其中,宗教活动是实现大学生入教目的的核心环节。然而,就是这一核心环节,大学生信徒有规律参加的仅占3.33%,有将近一半的同学表示“从不参加”,并且同学参加较多的也是聚餐、旅行等“非正式宗教团体活动”。只有处于困境,才较自觉的想起参加宗教活动,对所信仰宗教的虔诚性不高。

  5.大学生普遍尊崇宗教文化

  大学生在接触宗教时更加注重宗教的文化内涵,更加倾向于从文化方面来认知和评判宗教。他们阅读宗教典籍、光顾宗教活动场所,并不表明他们属于宗教信仰者,而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和被其中的思想文化所吸引。“我信教,纯粹是因为美,被她的美所震撼”正是这一特征的典型概括。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剖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

  1.全国“宗教热”影响

  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出现了一波宗教信仰热潮,其鲜明特征是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宗教种类日益多样化,信仰者来源由原来主要是“贫、病、妇、老”向有资产、有文化的中青年群体拓展。而大学生处于时代前沿,当整个社会都呈现出“宗教热”时,作为精力过剩、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感知敏锐的群体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成为宗教传播的重要对象之一。

  2.社会转型带来信仰危机

  新旧体制并存交替的局面不仅带来了诸多激烈的矛盾冲突,还使人们的精神需要陷入暂时的“真空”状态,出现信仰危机。“大学生的精神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社会共同信仰的弱化,是社会衡量标准化的结果。”面对新旧两种体制和道德评价标准的矛盾,大学生容易陷入迷茫和不知所措。若在这样一种状态下遭遇宗教,成为宗教亲近者乃至宗教信仰者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

  3.宗教政策的调整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变得越来越宽松,这使得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日益深入人心,也使大学生接触宗教变得更加容易。

  4.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信息化时代,网络的普及推动了宗教的传播。互联网以其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和灵活多变的优势成为宗教传播主要方式和途径之一,也是大学生接触、认知宗教最便捷的工具和手段。

  (二)大学生主体因素

  1.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

  生活在1980年代甚至是1990年代的大学生,物质条件优越,生活经验缺乏,受挫能力和吃苦精神相对淡化,心理素质不高。当遇到困难和失败而感到茫然、疑虑和混乱时,当追求完美人格和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受挫而感到自卑、焦虑和绝望时,他们选择逃避并寻求宗教情感的依靠和“超然”力量的庇佑成为一种寄托和鼓舞。

  2.大学生对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的追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会追寻更高层次的需要即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高层次的需要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满足时,他们便将努力的方向转向宗教这个虚幻的世界,以获得心理上的*衡和安慰。

  3.大学生对宗教的主观认识存有偏差

  大学生对宗教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对宗教的认识也大部分停留在感性的表面,对宗教的本质、功能、发展历史和最终的消亡趋势不甚了解,导致了在主观认识上将宗教简单看成是关于“善”、关于“爱”的组织。而实际上,宗教所宣扬“善”与“爱”因缺乏具体性,只能陷于空洞和盲目。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演变成行政命令的附庸和诠释,教育内容陈旧、失实,很大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缺乏亲和力和说服力,致使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理想教育实效性不强。与此同时,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系统的宗教理论,在讲授宗教相关问题时不全面、不系统,很难实现对大学宗教信仰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主要以单向的强制灌输为主,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心理,致使一部分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甚至在校园中出现羞于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教育效果严重背离教育者初衷。

  (四)宗教因素

  1.宗教固有的积极功能增强了它的吸引力

  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有它所固有的积极功能:

  (1)文化展示功能。宗教是一个文化综合体,自身包含多种文化形式,如典籍、建筑、仪器、雕塑、绘画等都是人类千百年智慧的结晶和传承的载体。

  (2)道德规范功能。宗教道德规范对信教群众有很强的.指导和自我约束作用,同时对稳定社会秩序,构造和谐环境都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

  (3)心理调控功能。宗教教义宣扬看淡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崇尚心境的*和、内在修为的高尚等等对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组织的整合功能。加入宗教组织能使很多处于边缘化的无组织可加入的大学生获得组织上的归属感和心灵的寄托之所。

  2.宗教自身的改革使其更适应社会需求

  宗教随着社会的变革也在做出不断地调整,一改过去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和消极避世的态度,开始密切关注社会生活,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宗教精神、宗教权力、宗教观念、宗教价值取向、宗教情感、宗教活动以及宗教礼仪和戒律等方面不断深化其世俗化的改革。这使宗教的发展能够更好的迎合社会变革中的现实需要,成为慰藉当代大学生孤独浮躁、疏离冷漠心绪的重要方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

  (一)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实现人本回归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应简单的理解为意识形态的灌输。应摒弃“行政化”观念,摒弃以往高、大、空的宏观道德教育方式,真正实现教育的人本性,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和现实性,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注重人文关怀,深入细致了解并真正掌握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和心理问题。其次,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宗教理论体系,提高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素养,为大学生科学宗教观的建立提供师资保障。最后,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合理的精神需求。实践活动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具说服力,大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实践结果的对比,更容易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和认可。这有利于自觉抵制有神论思想的侵蚀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对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疑大有裨益。

  (二)丰富校园文化,注重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

  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引导。正视宗教信仰在校园内的存在,开设与宗教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或学术讲座,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对待宗教,为其开辟一条合适的认识宗教、理解宗教的途径,消除对宗教的神秘感。可发起“爱心工程”,帮助解决大学生尤其是特殊群体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实际问题,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帮助大学生丰富人生体验,增加生活阅历,提高抗挫能力,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师生的关爱,积极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校园。另一方面,加强班集体的组织功能,开展类型丰富的班级活动,满足大学生群体交往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建设高质量、多样化的校园社团组织,争取把所有学生纳入到组织之中。要引发他们作为“班级人”、“社团人”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使其能够在组织中发展兴趣,提高能力,寄托情感,使班级、社团和学校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造就大学生健全完善人格

  大学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经历着从幼稚到成熟的跃进。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极强的矛盾性:他们既喜欢求新、求异,向往改革、冒险和刺激,又缺乏勇气坦然面对失败,在诸多压力和激烈竞争面前感觉前途迷茫而困顿,在残酷现实面前不断寻找躲避的场所。宗教信仰正好提供给部分大学生一个不错选择。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机制,塑造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人格,“造就一批具有坚强乐观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稳定良好情绪和健全完善人格的较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论文2

  摘要: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外语专业学生承载着对外文化交流的使命,让世界了解*,让*了解世界。因此,从宗教信仰入手研究,提出加强外语类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对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

  20世纪后半叶,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使世界各民族、各文化间发生碰撞,当代人类的生存与信仰也随着全球化进程发生着改变。教育部《关于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干扰学校教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宗教不得干预教育。

  *学生从进入学校教育起就在接受无神论教育,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唯物主义者。而宗教信仰则与之相反,进行的是有神论教育,把神灵与上帝作为崇拜的对象,占据哲学派别中与唯物主义完全对立的唯心主义阵营。

  但令人担忧的是,在本应是唯物主义殿堂的大学校园里却充斥着宗教的影子,有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盲目的朝拜,尤其是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更易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因此,在系统研究外语类院校、外语专业及涉外相关专业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基础上,分析影响此类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具体因素,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的对策,为外语类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使外语类高校的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改进。

  一方面,把宗教信仰的宽泛领域细化到大学生宗教信仰、外语类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具体领域,具体深化和发展宗教信仰理论,使理论研究向纵深化发展。另一方面,以外语类院校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和价值取向作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外语类人才,使其在对外交往中树立*的国家形象。

  二、加强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的对策

  宗教虽在变化,却无法改变其非理性、非科学的唯心本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社会仍有存在土壤。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栋梁,思想走向关乎国家命运,所以,高校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树立正确观点,坚定立场,正确处理九五后大学生中目前存在的宗教信仰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第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树立正确的宗教观。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尤其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在理解世界物质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到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认识、改造世界,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从而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无神论观点,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其次,开设与宗教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越遮掩越好奇,当我们主动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从正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问题,并认真解读当前我国仍存在宗教的原因,及对宗教政策与态度等,使大学生对宗教有理性认识,能正确理解党宗教政策精神实质。

  第二,针对外语类院校的特点,加强对“外”的管理和引导。因外语类院校各专业学生受“外”在因素影响较多,所以在进行信仰引导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外”在因素的管理与控制。首先是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明确提出,尊重对方的信仰,可以把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进行讲解,但不能喧宾夺主,进行宗教信仰宣传;

  其次,在对外学习、工作过程中而遇到的宗教问题,所依靠的仍然是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靠学生自身的分辨力与控制力;最后,对“入乡随俗”,所采取的态度,仍来自*时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尊重为主,而要坚定自身的信仰。“外”在因素,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影响学生,而学生只有对宗教本质有明确的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能在外事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宗教信仰问题。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我国社会正处于激荡改革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带给大学生沉重的压力感,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或厌学厌世的负面情绪。因此,建立学工、心理健康中心、思政课教师“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体系和心理咨询体系。该体系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等手段了解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座谈会等形式预防和缓解学生心理问题。所以,可以更有针对性的了解信教学生和对宗教存在模糊认识的学生的心理与动向,关注这些学生的情况,随时把握动态,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处理好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第四,尊重信教学生的信仰选择,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也按照一定规律产生、发展和灭亡。只要条件存在,宗教就存在,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及宗教思想虽与我们所主张的意识形态相违背,但也将长期存在。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作为公民的大学生则具备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大学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民,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任,所以,他们的政治素养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更为重要。大多大学生进行宗教信仰更多的是精神寄托,仅是信仰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即使是外语类院校的大学生,受外来的影响比别的院校学生多,但他们的信仰仍属意识形态问题,基本上不涉及政治。

  所以,对于不涉及政治的宗教信仰,必须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选择,不能强迫信教学生脱离宗教信仰。但从学校的教育功能看,必须提醒大学生他们所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引导他们的行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一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以尊重学生的宗教信仰为前提展开,引导学生把思想的全部注意力放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自身发展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中。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以预防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离间大学生信教者与党和*关系。在宗教的挑战中,外语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本学院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高举科学大旗,引导青年学子走出蒙昧信仰的精神陷阱,在外事交往活动中,展现出*人的脊梁,明确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论文3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站在当代的角度对宗教信仰的本质及内涵进行探讨反思。

  宗教信仰,是指人们信奉某个宗教,对超自然的神灵、神学理论和宗教教义的认同和崇拜,同时,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绝对依附的态度对该宗教全身心皈依。这种认同感、崇拜感体现在宗教的仪式、活动中,并指导、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一、宗教信仰是对超自然和超人间的神秘力量的皈依和崇拜

  宗教信仰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又是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一种独特形态,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不是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它是在一定的环节过程中间接地反映出来的,是人们超乎自身异化表现的一种意识形态。在原始时代,人们没有办法脱离自然的压迫,于是把自然力量上升为神的帮助,由此产生了宗教。在阶级对抗的文明社会,宗教信仰的对象开始发生转变,人们将*常生活中的社会力量异化,将其想像成超乎人间的力量,然后就形成了神学宗教。所谓的“万能之神”,究竟是是原始时代的自然力量?还是文明社会的社会力量?这两者均不是,而是人们将其本质加以神化,并付诸于自然和社会,形成脱离实际的人,将人的实质与自然和社会融合,演化为一种超自然和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因此,*以反映论的角度揭露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二、宗教信仰的基础不在理性而在意志

  启蒙哲学家康德通过对理性的批判阐明了宗教信仰的超越理性的本质,于是,宗教信仰就变成了一种实践理性在道德规范上的价值诉求。因此,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试图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宗教信仰的种种努力都被康德斥之为理性主义的独断论,不能成立。康德以后,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则通过对宗教经验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宗教信仰的意志本质。因此,宗教信仰的基础是意志而不是理性。

  (一)消除对未知恐惧的需要。宗教信仰的根本来源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无法理解、无法解释,进而产生难以抗拒的膜拜之感,形成以自然为核心的最早宗教。从古代到现代,历史和已知世界在不断扩大,但是未来和未知世界永存。。虽然,当下是一个由科学占据半壁江山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可是依然有许多现象是目前科学水*难以解释的。人们需要一种机制来给出合理的解答,安抚、消除这种恐惧和不安,而宗教信仰就是满足这一诉求的有效机制。

  (二)满足依赖感的诉求。根据费尔巴哈的观点可以得出宗教的本质表现在献祭之中。他指出献祭的根源就是“依赖感”,也就是恐惧、怀疑、对后果、对未来的无把握和对所犯罪行良心上的咎责;献祭的结果可以使人感到自信、满意、对未来、对后果有把握及自由、幸福。因为这一点,费尔巴哈把“宗教的基础”归之于人对自然的依赖感。依赖感对于一个人而言,不是时可有时可无之性,而是人的最正常的特性。我们总是在自己与他人所建立的语言和爱的关系之中存在的,基于这一点,信徒在自己与信仰的神圣关系中找到了信赖感,也就找到了可以依赖的对象。这种依赖的对象永远是唯一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信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教。

  (三)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人生活在这世界上、社会中,总是不可避免的面临很多磨难,会对自己不满意、对他人不满意、对社会不满意。而宗教信仰可借助宗教道德的信仰化来诉求理想愿景,具有使人减少对现实黑暗社会的仇视,憧憬理想社会的功能。宗教信仰宣扬建立理想的乌托邦,在那里没有痛苦,人和人彼此真诚相待。宗教中的神永不会放弃你、抛弃你,永远在你身边,予你佑护。宗教信仰引导人们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追求最高价值,追求下一世,让人们可以忘记现实中的存在的忧虑和烦恼,寄希望于下一世,使得心灵可以解脱。宗教信仰,使人们对未来有幻想,对所求有期望,对遥不可及理想有期盼。

  二、宗教信仰的精神超越性

  一切宗教信仰都具有精神超越性,这种精神超越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绝对的真、善、美的追求,指向人性的升华和完善。

  (一)宗教信仰对象的超现实性。宗教信仰是人们信奉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是虚幻的,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都是人们以自己形象为基础而塑造的,我们甚至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原型。宗教信仰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有经验性基础的对象才有可能会成为宗教信仰的客体。但是宗教信仰又不仅仅是以当时的事实为依据,而是进一步的事实的超越,是用美好理想来看待不完美的现实,使人们对*的一种期望。

  (二)宗教信仰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宗教信仰既包括了宗教信仰的主体对所在的现实环境所允许其达到的目标的认识和价值追求,也包括了对其所期望的未来理想的认识和价值追求。并且,宗教信仰更多时候指的都是未来,是超越现实的对未来理想的认识和价值追求,这就是其超越性所在。宗教信仰使人类超越生物的本能生活,超越个体的孤独无助,超越人生的不安与寂寞,解决了肉与灵的矛盾,解决了有限与无限的冲突,与更高的理想境界相关联。

  (三)宗教信仰超越理性。宗教给人的心灵以启示和安定,人们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即受神之光辉照射的生活。宗教为人类制定了一种超越自我的道德准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追求高尚精神和崇高人生价值的欲望。通过宗教信仰,人们可以脱离因怀疑主义而造成的烦恼空虚,但凭借个人的理性不可能得到确定性,由于个人的理性总是怀疑的、否定的,因此人们追求的确定和与它相关联的和*稳定,只能从普遍的理性和广泛的认同得到。宗教信仰是超越理性的,因为宗教信仰所认识到的和所带来的存在不仅仅是理性的事情。以宗教思维的纯粹性来讲,宗教信仰是追溯本源的形而上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心灵上升、超越的思考。

推荐访问:当代大学生 信仰 论文 当代大学生信仰论文 菁选3篇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论文1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论文100字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论文1000字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论文1500字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