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10篇

发布时间:2022-09-28 16:20:03 浏览数: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10篇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1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7期(4月上)·封面故事·2020年3月16日,《上海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10篇,供大家参考。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10篇

篇一: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7期 (4月上)·封面故事·2020 年 3 月 16 日,《上海市“2019 新冠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上海方案)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被正式发布。上海方案在阻止轻中度病人向重症发展、提高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救治成功率方面有多项突破,其中就包括 :率先提出了使用安全性更好的硫酸羟氯喹治疗轻中度新冠病毒肺炎的诊疗建议、通过应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等措施有效治疗了重症病人、通过使用荆银合剂等中医药治疗手段减少激素用量进而促进病人康复等。上海方案是上海专家以国家指导方案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和病人临床实际情况,在临床救治的同时,边摸索、边发现、边调整、边总结而形成的专家共识。经过理论和实践的验证,针对不同程度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硫酸羟氯喹、乌司他丁和荆银合剂三个产品显示出了突出的治疗效果。而这三个品种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产自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三个品种,在抗击疫情的全过程中,上海医药不仅启动早,而且行动快、组织强,不仅为上海的医疗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援,也为全国的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确保抗疫物资供应作为 2003 年 SARS 药品供应保障的参与者,2020 年1 月 20 日,也就是确定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在国家领导人做出重要指示的当天,上海医药下属企业上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控股)就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了公司的防疫体系和防治保供药品 / 物资供应快速反应机制,全面启动防疫防控工作。上药控股设立了 24 小时疫情防治药品 / 物资供应专线 :8008204600,并向市卫健委、市药监局及各医疗单位公布,随时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因临近春节,很多外地员工都已准备离沪返家,但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公司紧急部署近 400 位外省员工留沪,保障春节期间物资配送。事实证明,这一重要决定为完成疫情初期最艰巨的医疗物资供应任务发挥了巨大作用,如果没有这支 400 人的物流保障队伍夜以继日的连续加班,疫情爆发时的医疗物资供应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困境。这次疫情的爆发,非常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有效防止传染和传播,以及保障相关物资的供应成为当务之急,医疗防护物资的保障供应成为整个抗疫阻击战能否打赢的一个关键因素。1 月28 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征用上药控股的物流基地,作为全上海市医疗物资保障基地,但挑战巨大,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 :1)储备少。当时全上海医疗物资的储备,口罩只有 35 万个,但上海的医疗医务人员就有 25 万人,这些储备不足一天半的用量,可想而知物资的紧张程度有多么严重。2)物流缺。疫情来得非常突然,上海市骨干的物流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农民工都回家过年了,用工短缺,临时难以召集,而且返工也需要隔离两周才可以再上岗。3)物资紧。上海的轻工、纺织产业已基本转移至外地,上海全部的口罩厂只有 4 家。1 月 23 日武汉封城以后,全国的医疗物资都很紧缺 ;而国内口罩产能最大的省份是湖北省。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一方面需要保障本地供应和安全,一方面也承担着巨大的援助任务,情况非常严峻。在这关键时刻,上药控股被确定为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医疗物资保障基地和上海市抗疫医疗物资采购平台,上药控股的应急反应能力、科学管理经验和大数据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上药控股向上海近1 200家医疗机构、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和援外国家,累计配送药品超 800 万盒,累计配送八大类医用防护物资 8 000 多万件(只),物流累计出车超 1 500 次。正如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视察上海医药物流中心时所肯定的,上药控股的措施“启动早、抢先机、组织强,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对上海的抗疫保障工作做出了特殊贡献”。与此同时,上海医药下属的另一家商业公司——上药科园也被确定为湖北省、武汉市两级疫情防控应急医疗物资采购储备企业,承担包括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在内的应急保障任务。上药控股和上药科园携手奋战,全力驰援上海援助武汉医疗队,累计为医疗队转运各类医疗物资近 10 吨。加快抗疫药品研发在新冠肺炎疫情已构成大流行威胁的背景下,针对其治疗的特效药研发显得尤为迫切,但相关新药和疫抗击疫情——上海医药在行动■

 肇晖

 2 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7期 (4月上)·封面故事·苗的研发尚需时日,因而“老药新用”成了新冠肺炎药物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上海医药研发团队积极和疾控中心协调联系,并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合作,送样246 个(包括在研化合物和已上市药物)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活性筛选。2 月 19 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新增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作为试用药物。临床上,磷酸氯喹作为抗疟疾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其安全性在长期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证实。因硫酸羟氯喹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与磷酸氯喹相似,并且毒性更低、安全性更好,有专家推测硫酸羟氯喹可能会有较好的疗效。资料显示,硫酸羟氯喹 1955 年在美国上市,是一种临床应用成熟的免疫抑制剂,同时还有抗炎、抗感染、抗病毒、抗凝等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基础用药。目前,该药已在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 70 多个国家获得批准,在美国和欧洲有多家企业的仿制药上市,但在国内仅有两家生产,分别为原研厂家赛诺菲和上海医药旗下的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中西)。上海医药的硫酸羟氯喹片 ( 商品名 :纷乐 ) 国内市场占有率近 80%,是公司的重点产品之一。自 2003 年SARS 之后,公司研发部门就在文献中发现有研究表明硫酸羟氯喹可能有抗冠状病毒的作用,研发部门不仅持续关注着相关信息,而且也为后续研发工作做了一定准备。所以当这次疫情来临时,上海医药马上积极配合科研机构和临床专家发起了硫酸羟氯喹片抗新冠病毒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工作。截至 3 月 15 日,该项临床研究已入组 184 例患者,参与医院达到 21 家,初步结果显示硫酸羟氯喹治疗有效且更安全,因此在上海方案中位列治疗性药物之首。可以预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蔓延的背景下,若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硫酸羟氯喹对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该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将出现激增。加大防疫药品生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1 月 23 日上海医药就专门成立了由集团领导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组成的应急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全集团的疫情防控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要求将抗击疫情作为集团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以药企应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工作。同时,上海医药组织各下属公司梳理产品目录,要求凡是有可能对疫情防控有帮助的产品,各企业都要积极做好生产准备。上海医药所属生产企业对可供抗击疫情的临床用药品种汇总统计,并结合国家工信部防疫重点监控品种和新型肺炎诊疗方案,建立了涵盖抗病毒、抗菌、激素、解热镇痛、化痰、平喘、免疫调节、预防等方面的防疫药品目录。对列入国家工信部防疫药品目录的产品进行动态监测,提前做好各项预案,做到 24 小时随时可供货。根据国家工信部要求,上药中西的磷酸氯喹被纳入中央医药储备,公司第一时间将库存的磷酸氯喹片 / 磷酸伯氨喹片组合包装 25 380 盒无偿发运至科技部,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支持国家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的同时,公司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治疗和市场需求,安排员工立即和上游原料生产和提供商对接联系。很快,首批可供生产 12 万盒药品的原料陆续送到公司。2 月 3 日,在接到上级要求尽快复产磷酸氯喹通知的第二天,上药中西在沪的 80 多名员工就全部到岗复工生产。车间实行 24 小时不间断生产,仅用 3 周时间就完成了 280 万片药品的生产任务,并将药品全部捐赠给工信部,用于后续国家抗疫医疗储备用药。与此同时,根据市经信委统一部署,上海雷允上药业的板蓝根冲剂和荆银合剂两个品种被列入应急征用物资,公司全力配合做好原材料、人员调配及生产安排,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的市场供给。上药信谊、上药国风两家企业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开展生产,保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 商品名 :培菲康 )、利巴韦林、苦甘颗粒等重点防疫药品的生产。为了保证各企业安全顺利地复工复产,集团对各下属企业特别发布了《复工复产指导意见》,建立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最大程度上减少员工被感染的风险。2 月 3 日,上海医药专门成立了“物资保障小组”,由集团领导亲自牵头,帮助各企业协调配备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必备物资,在督促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统筹协调全集团的资源,为企业复工做好后勤保障。截至目前,上海医药已累计捐赠湖北省及武汉市重点医院手术床、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捐赠武汉及各地医疗机构磷酸氯喹片、六神丸、糜蛋白酶、多黏菌素等药品,捐赠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等累计超过 2 000万元。病毒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面前,上海医药人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使命,也让世人看到了国有医药企业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收稿日期 :2020-03-25)

篇二: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一、舆情综述 ............................................................................... 3 二、传播情况 ............................................................................... 3 三、焦点问题 ............................................................................... 5 (一)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 “ 证证难求 ” 问题突出

 ........................................................................................... 5 (二)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利辐射效应未显现

 ........................................................................................... 6 (三)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待解、员工长期闭环管理需持续关注

 ........................................................................... 8 (四)

 “ 离沪潮 ” 引发舆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衰上海发展前景

 ........................................................................... 9 (五)正面引导失焦加剧舆论场不满, “ 造词 ” 宣传再度引发争议

 ............................................................................................. 11

 一、舆情综述

 5 月 16 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 16

 个区已有

 15

 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接下来上海将分阶段安排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复学。

 16

 日起,先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再逐步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非生产性的企业,继续倡导居家办公。历经一周多时间,梳理期间舆论场声音发现, 围绕上海复工复产工作,舆论反馈一些突出问题,需相关部门进一步调适政策、补齐缺口,帮助企业恢复元气,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

 一是 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 “ 证证难求 ”问题突出;二 是 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利辐射效应未显现; 三是 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待解、员工长期闭环管理需持续关注; 四是 “ 离沪潮 ” 引发舆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衰上海发展前景; 五是正面引导失焦加剧舆论场不满, “ 造词 ” 宣传再度引发争议。

 二、传播情况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5 月 16 日至 5 月 23 日,上海复工复产相关报道中,网媒报道 97129 篇,占比 37.63%,客户端文章 78336 篇,占比 30.37%,微博 37816 条,占比 14.65%,微信文章 34629 篇,占比 13.42%,论坛

 文章 8336 篇,占比 3.23%,纸媒文章 1638 篇,占比 0.64%, 博客文章 160 篇,占比 0.06%。

 图:涉上海复工复产信息渠道分布情况 从舆情走势来看,上海复工复产话题受到舆论高度关注, 连续多日处于高位运行,并呈现周期性波动,主要与政策信息发布有关 。

 5

 月

 16

 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将分阶段安排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复学,相关话题迅速走热。此后上海相继发布《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复工复产 “ 白名单 ” 》、《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服务保障本市复工复产的意见》、上海海关支持企业扩大复工复产相关举措等政策信息,使上海复工复产话题连续多日处于高位运行。因周末( 5

 月

 21

 日、 5

 月

 22

 日)影响,公众关注度有所转移,舆情总量小幅下降。

 5

 月

 23

 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农业生产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要点(第二版)》,相关话题再获舆论关注,信息总量出现上升。

 图:各媒介信息量走势图

 三、焦点问题

 (一)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证证难求”问题突出 一是政策落地效果问题,基层落实情况与市级政策规定存在偏差,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复工,或使在沪企业面临效益和口碑双难处境。

 第一财经发文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级的政策发布和各区、各街道的执行落地,还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以及细则上的差异。不少网民也表示,发布会宣布上海复工复产,但小区仍未解封,企业未能正式复工。如 “ 需要用快递无法下单的截图证明没有复工,没办法这关乎到是否认定合同违约 ”“ 我怎么跟外国客户解释?客户要方案,我说还不能出小区,你说他们信新闻还是信我? ”“ 供应商都来找我付钱,因为听说上海复工复产了 ” 。有网民建议 “ 有很多居委会的文件,建议足不出户。在

 网上找几份,给客户发过去。告诉对方就这么个情况”。上下 不同步的复工复产政策让上海本地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受损,而官方通报 “ 复工 ” 与实际情况不符,更让不少在沪企业对合作方的解释口径难被采信,导致企业口碑受损、外部压力增加。期间在沪企业、商户与市民在线上现身说法驳斥上海复工复产进展,也进一步挫伤官方公信力。

 二是企业申请复工复产流程繁琐, “

 证证难求 ”

 问题突出,舆论质疑官方流入形式主义。

 凤凰网发文称,一位大型零售企业内部人员表示,返岗要完成比较复杂的手续,如提供上海市商务委的相关文件、保供单位的相关文件、复工申请书、 48

 小时核酸检测获取证明、自己做一次抗原检测并拍照保留结果、与所在小区和街道签订一份承诺书,保证由单位提供之后的吃住并在本轮疫情结束之前不再返回小区。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难以返岗。还有网民表示 “ 小微企业申请复工有做不完的文档,复工审核了一个月,上海复工存在形式主义 ”“ 出门证、通行证、复工证、核酸证、抗原证、证证难求 ” 。复杂繁琐的复工流程、多证并行下的复工复产要求,引发舆论质疑上海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决心与态度。

 (二)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利辐射效应未显现 一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受疫情影响严重,损失

 较大,“复工即破产”观点暴露企业主对未来信心不足。

 《中 国小微经营者

 2022

 年一季度报告暨二季度中国小微经营者信心指数报告》称,一季度小微经营整体表现有所下滑。近四成小微经营者的现金流仅能维持不到一个月。具体到上海,自本轮疫情反弹以来,上海多区域静态管理近

 2

 个月,且中小微企业多处在复工复产的第二、三阶段,企业复工仍需等待,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难以抵御长时间的停摆。有网民表示,对于中小微企业及从业人员来说,复工即会面临破产和失业, “ 今天看到

 6

 月开始复工了,几个创业的朋友都说已经没路可走,店面房东都催着要支付房租,基本上开工就直接宣布公司破产解散,复工即失业 ”“ 同为创业者,复工后要面临的是铺天盖地的烂摊子 ”“ 中小企业如果有银行贷款、客户欠款,基本就死。房租、工资、社保公积金、供应商货款,现金流一断,可以解散了。我也是创业者,已经解散 ” 。若大量中小微企业 “ 复工即破产 ” ,易对社会心态造成冲击,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加,提示政策还需精准对接和帮扶。

 二是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较少,复工复产形势严峻。

 上海在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曾出台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强调加大对保供企业、受困主体和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舆论认为中小微企业目前获得的帮助有限,或难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

 @ 经济观察报

  发文称,小微企业本来就是薄利企业,大部分公司也没有抵押物可以进行抵押贷款,其

 次信用贷额度有限且利率高。因此这些金融方案对于中小企 业来说都比较 “ 鸡肋 ” ,根本无法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有网民表示中小微企业难以享受到租金减免等优惠,复工复产形势严峻,如 “ 国企租金减免,能有多少小微企业能租国企,还不是那些关系户才有资格,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是民营租户。退税,首先得能活得下去交得出税,多少企业熬不过第二季度 ”“ 制造业小微企业还不是最惨的,服务业小微企业,餐饮旅游等,以及农民是本轮疫情受伤最为惨重的行业,贷款、房租,农产品等,灭顶之灾 ” 。政策红利 “ 门槛 ” 高,大量中小微企业不在辐射范围,或有声音据此质疑政策落地性。

 (三)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待解、员工长期闭环管理需持续关注 一是物流不畅成制造业复工复产核心痛点,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导致供应链和产业链受影响。

 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称,复工复产的进度加快,但对车企而言,上游供应链保障和物流运输,仍是当下复工复产中两个最大的阻碍。日经中文网报道称,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

 5

 月

 5

 日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海市拥有工厂的日资企业中, 63% 处于停工状态,主要原因是封闭造成物流网中断等。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进、出上海只能和供应商点对点联系,采

 用专车,成本和过去相比增长“不是一个数量级”,对时间和 精力的消耗也非常大。《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记者探访上海复工汽车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物流供应链问题。较多网民也表示,物流不畅影响复工进度, “复工也没用,物流不恢复,运不出去,送不进来”。

 二是部分制造业复工复产时间较早,员工长期处于闭环管理状态,身心健康需关注,尤其要警惕发生极端个案。

 不少网民反映长期在单位居住,正常生活受影响,如 “ 汽车行业,一线工人在单位住了有一个月了 ”“ 为世界级一流企业提供仓储物流的仓库在

 4

 月底复工,就是不能回家、都住仓库 ” 。当前社会心态和情绪相对紧绷,长时间处于较封闭状态,发生群体事件和极端个案的可能性也增大,还需引导企业通过安排员工轮岗等形式调节压力,及时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四)“离沪潮”引发舆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衰上海发展前景 一是 “ 离沪潮 ” 引发舆论争议。其一,在推进复工复产的紧要关头,舆论担忧 “

 离沪潮 ”

 造成服务行业劳动力缺口。

 5月

 16

 日起,上海开始分阶段有序放开社会活动,加开铁路、航班数量。微博平台上有不少视频显示,大量人员在上海虹桥站排队,准备离沪。有声音担忧,在复工复产推进的紧要关头,是否会出现劳动力缺口,如 “ 流水线工人、菜贩、服务

 员、建筑工人等基础性工作者对上海的粘性比所谓职场人低 多了,哪里都能找到差不多的工作,这些人都是小微企业的命根子,很难想象小微企业解封后会面对怎样一个情况 ”“ 会不会造成短期内劳动力大量缺失 ” 。

 其二,有声音将 “ 离沪潮 ”与上海抗疫工作关联,认为上海城市形象在此次防控工作中大打折扣。

 “ 上海的封城所产生的后遗症太多了,感觉没几年治不好 ”“ 不会全部跑步撤离,跑一部分是肯定的,主要是封控期间的混乱无序,一句 ‘ 物资只分上海户籍 ’ 得罪了人,寒了心 ” 。需注意舆论场中上海网民对 “ 离沪潮 ” 的嘲讽或进一步加剧群体割裂,同时也要警惕境外势力借 “ 离沪潮 ” 炒作上海国际经济重镇地位被动摇。

 二是上海商企受挫严重,需警惕降薪、裁员等声音频出引发经济形势消极讨论,特殊时期劳动者维权风险更加突出。

 网传

 B

 站、小红书、贝壳找房、理想汽车等企业批量裁员,《上海疫情下的普通人:封控一个多月后遇到了降薪和裁员,太难了》《上海疫情还没解封,我被小红书裁员了》 《一家上海小微企业的漫漫求生路:在倒闭与裁员间扛过

 5月》等文章广泛传播,目前虽有不少企业已经发文回应,称裁员系正常调整及优化,但在社会经济形势消极的大环境下,舆论仍对上海经济发展及就业形势表达出较强烈的担忧。企业经营问题将进一步传导为民生就业问题,今年就业难、失业潮等话题热度也较高,在防疫心态疲惫、经济压力

篇三: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特殊困难群体保障

 上海 4 4 月 月 7 27 日电(记者孟歆迪)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患病老人和残障人士面临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比如生活物资缺少、子女无法照护、求医问药不便等。在 4 月 27 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上海相关部门和各区、各街镇、各居村一直在采取措施,尽力解决。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沈敏表示:“我们也深知,工作中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有些特殊困难群体的诉求没有及时发现,回应也不够及时。为此,近期民政、卫生健康、商务、残联等部门一起研究,形成了工作指引,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保障。”

  完善主动发现的机制。沈敏介绍,首先要求充分依托原有工作机制,比如,民政系统的社区养老顾问、“老伙伴计划”机制,各区的“为老服务一键通”平台,还有残联的工作系统等,全面摸清这部分人的需求,包括高龄独居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对象,和疫情期间因家人被隔离收治而无人照料、因子女亲属居住地被封控导致实际临时独居的特殊困难老年人以及特殊困难残障人士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同时,特别提出必须通过建立实时发现机制,动态掌握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并公布了各区养老服务热线电话,安排专人 24 小时值守接听。积极推动在居民区层面,建立一支专门为本居民区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的志愿者小分队,及时

 收集本小区内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需求并给予帮助。希望各区民政局、区残联通过上述机制,建立一个疫情期间的“特殊困难群体需求名单库”,及时发现、及时回应。

  完善资源调配的机制。要求以街镇为枢纽,通过“工作专班”建立资源统筹调配平台(街镇有困难的,提级到区级层面统筹),在摸清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后,由各街镇及时响应,落实解决相关问题。

 比如,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一般生活物资的配送,调拨专供外出就医的巡游出租车,协调街镇层面的助餐和生活照料服务资源以及紧急处置突发情况等。同时,在区级层面,建立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协调机制,专门解决街镇无法解决的保障需求,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紧缺物资(导尿管、成人尿不湿等),由各区统筹解决;对区级层面也无法解决的,明确由百联集团、上海医药等国有大型企业托底解决。

  完善配送到家的机制。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物资由各街镇统筹负责配送到小区,由社区居委会或志愿者小分队负责配送上门,“务必确保‘最后 100 米’配送之路畅通”。此外,依托志愿者小分队,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代配药。在这方面,有许多区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行动,有些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

 (2022 年)

篇四: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动态清零”,确保上海不“停摆”

  潇湘晨报

 2022-03-30 08:51 潇湘晨报官方百家号 关注

  自 28 日 5 时起,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据官方通报,截至 28 日 24 时,共筛查超过 826 万人。29 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上海的防疫措施体现了在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健康两者间的平衡,是对“动态清零”策略的不断优化。

 上海市 29 日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28 日上海市新增 96 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 4381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68 例确诊病例和 557例无症状感染者是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的。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在发布会上表示,28 日起,上海实施了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的核酸筛查和区域管控工作,总体平稳有序。累计组织 1.7万名采样人员,设置 6300 个采样点。此外,浙江、江苏的多支核酸检测队伍已于 28 日抵达上海进行支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教授王颖 29 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由于奥密克戎本身的传播能力特别强,为了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本轮筛查,对于获得目前上海地区病毒传染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意义。而 “足不出户”可以让封控区域内的居民通过固定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减少流动,使获得的数据更加精准;同时也可降低尚未被检测到的无症状感染人群感染其他人的可能性,对于防止疫情散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城集聚了 6000 多家中外金融机构,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十余家金融要素市场,这里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国金融市场“神经”。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 29 日表示,全市已建立市、区两级专项协调机制,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全力维护在沪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阮青说,在沪金融市场、证券、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启动应急管理机制,保障金融基础服务设施正常运营。

 上海证券交易所 27 日发布《关于应对疫情优化自律监管服务、进一步保障市场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就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相关业务开展做出调整和衔接安排。截至 29 日,上交所日常业务正常进行,在沪各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与此同时,上海的交通和货运枢纽也均保持运转。29 日,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均运行正常,即使是在封控区域内的浦东机场,也仍有航班起降,不仅包括国际客货运航班,也包括通往各地主要城市的国内航班。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 日发布通告称,上港集团全力守护港区防疫安全,确保港口生产运行,保障民生和防疫物资运输畅通。目前,除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外,全港各生产单位保持 24 小时作业。上港集团同时透露,近几日,上海港集装箱日均吞吐量依旧保持在 14 万标准箱左右,属于上海港高位运行水平。

 29 日,上海还发布《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涉及六大方面共 21 条举措。其中就送出了金融领域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加强融资

 担保支持,实施困难企业贴息政策,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以及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和发挥保险风险保障作用。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希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在抗疫工作中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必须想办法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国内一名不具名的医学专家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防疫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上海目前的措施是对“动态清零”策略的不断优化。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28 日全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228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5658 例。除上海外,吉林省疫情防控形势也依然严峻,28 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055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812 例,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力 29 日在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吉林省疫情仍高位运行,各项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将采取更加适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特点的防控措施,咬紧牙关、连续作战,尽快扭转疫情态势,全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本报记者 赵觉珵 【来源:环球时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cb.cn

篇五: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科学和法治的力量打赢“上海保卫战”——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法治评析

  要目 要目

 一、依法开展社区疫情防控 二、依法采取流调、排查等必要防控举措 三、依法定期发布疫情信息 四、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依法采取隔离措施 五、依法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预防类措施 六、依法对特定居民小区或楼栋采取隔离类措施 七、依法对较大区域采取封控类措施 八、依法设立疫区并采取封控类措施 九、对被病毒感染物品依法采取封控类措施 十、依法追究单位或个人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

 当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进入最吃紧的决战阶段,上海正在采取最坚决措施全力阻击新冠疫情的传播。上海作为一个拥有 2500 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是国家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更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在这场历史大考面前,上海没有退路,唯有依靠科学和法治的力量

 打好这场“上海保卫战”。

 疫情防控战,既是依靠科学的战斗,更是依赖法治的战斗。上海在这场战斗中,无论是前期的精准防疫还是现在的背水一战,都始终没有脱离“法治”的轨道。上海采取的一系列防控举措始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代表的相关法律及上海地方立法机关《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等地方法规,始终在坚持依法防疫的努力。

 一、依法开展社区疫情防控 一、依法开展社区疫情防控 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列为乙类传染病,同时又明确规定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的相关授权,上海提出了《社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指引》,鼓励向社区报到的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作为志愿者,下沉充实到社区一线承担疫情防控任务。

 二、依法采取流调、排查等必要防控举措 二、依法采取流调、排查等必要防控举措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上海建立了市、区联防联控应急处置机

 制,流调队伍和人员彻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人员排查,广大市民也应积极配合疾控人员开展流调排查和采样检测工作。

 三、依法定期发布疫情信息 三、依法定期发布疫情信息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上海建立了每日疫情权威发布机制,通过召开发布会和依靠“上海发布”等线上平台,全面通报相关信息,真实反馈市民关切。难能可贵的是,上海始终力求在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权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相关信息发布中极力避免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给每个“病人”以尊严。

 四、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依法采取隔离措施 四、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依法采取隔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目前,上海已经建设了一系列方舱医院,相当数量的感染者也已经接受隔离治疗。

 五、依法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预防类措施 五、依法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预防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当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当前,上海正在全面落实核酸筛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广大市民应依法配合做好核酸筛查工作,不应逃避自己参与核酸筛查的正当义务。

 六、依法对特定居民小区或楼栋采取隔离类措施 六、依法对特定居民小区或楼栋采取隔离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同时,还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当前,上海的广大市民已经居家或封闭式办公相当一段时间,必然会面对诸多困难,都渴望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摒住”,越是要“讲规矩”,越是要服从大局、彰显“素质”。

 七、依法对较大区域采取封控类措施 七、依法对较大区域采取封控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

 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前期,上海已经及时采取了学校停课(网上授课)等举措,目前为防止病毒传播对超市、菜场等也采取了必要的管控措施。可以预见,相当的商户受此影响处境艰难,但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这样的措施实在是不得已的必须之举,也是依法之举。

 八、依法设立疫区并采取封控类措施 施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当前,上海已经对浦东、浦西相继封控后开展核酸筛查,并已经宣布依法实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三区”差异化防控举措,要求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管控区“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这些都是依法落实相关法律的具体举措。

 九、对被病毒感染物品依法采取封控类措施 九、对被病毒感染物品依法采取封控类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对未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当下,为避免病毒传播,上海的物流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为了尽快斩断病毒的传播链条,全社会都必须学会承受这种代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正是法治的成本。

 十、依法追究单位或个人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 十、依法追究单位或个人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对拒不履行传染病防控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这种责任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民事责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 77 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二是治安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50 条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或是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刑事责任,刑法第 330 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

 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法治既是温情的,也是严肃的,希望每位市民都能用自己的行动尊法、守法,履行作为市民的法律义务。

 疫情之下,让我们共同用法治守护这座城市,用法治的共识,推动上海这座流淌着“法治精神”的城市早日“重启”!

篇六: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生命与灾害》 2020-5上海如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 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今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上海作为人口2 000万的超大型城市,经历了防控疫情传播的严峻考验,目前形势已基本稳定,很多有效的防控措施被其他城市迅速借鉴。不过医学专家提醒,从长期来看,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未来面临的新发、输入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风险挑战仍然很大,必须随时保持警惕。

 4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制定和颁布《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的有关情况。《若干意见》是根据2月14日******在中央深改委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制订的重要文件。《若干意见》强调,要坚持依法防控、系统治理,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指挥、联防联控,科技引领、精准施策;到2025年,上海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上海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若干意见》提出四项主要任务。加强体系建设绕织密织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络,建设五大体系。一是建设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重点是完善应急指挥体制,健全应急预案,构建统一领导、权责匹配、权威高效的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二是建设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重点是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完善监测哨点布局,构建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风险预警系统。

 三是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点是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调查处置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检验检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打造围专业化、现代化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四是建设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重点是形成由市级定点医院和医疗机构、区级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构成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医防融合、中西医结合和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储备。

 五是建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重点是坚持依法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压实属地责任,完善社区治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机制建设围绕提高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运行效率,完善五个机制。一是平战结合机制,重点是构建应急4 《生命与灾害》 2020-5

  2020-5《生命与灾害》 5应急防护 2020-5《生命与灾害》 5Emergency Protection上海如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 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杨先碧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征用以及应急状态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机制。二是快速响应机制,重点是建立智慧化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加强临床医师掌握传染病等相关知识培训,利用大数据提升传染病早期筛查和临床预判能力。三是联防联控机制,重点是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强化与长三角和省际防控合作,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四是群防群控机制,重点是加强社会面协同联动,发挥各类组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加强健康知识科学普及,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五是精准防控机制,重点是加强分区域、分等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评估,强化智能监测,明确防控重点,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确保防控工作精准高效。加强能力建设围绕推进公共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加强五个能力。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是优化公共卫生设施布局和居民服务点设置,加快市级疾控机构硬件设施项目以及各类检测实验室、应急和科研平台建设,推进区级疾控机构达标工程和能力建设。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社区“哨点”诊室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学科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学科群。科学核定疾控和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稳步提高人员薪酬水平,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提高队伍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加强科技攻关能力建设,重点是坚持平战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重大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科技协同攻关,推动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生物安全重大科技计划,加快公共卫生领域临床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是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进公共卫生领域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互联网医疗,积极支撑慢病门诊服务、网络咨询、科普教育和跨区域远程诊疗合作。五是加强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建设,重点是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构建以政府权威发布为主、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舆论引导为补充的信息发布网络,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发挥社会公众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作用。强化保障措施围绕有力支撑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强化五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重点是坚持党对重大疫情应对和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各级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能力,建立督导、考核和问责机制,把公共卫生工作纳入各区和部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二是强化法治保障,重点是加快公共卫生领域地方立法和标准建设,强化联动执法、失信惩戒,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强化物资保障,重点是坚持平战结合、采储结合,加强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建设公共卫生应急储备中心,建立全球采购机制、应急物流服务平台和紧缺物资运输快速通道,加强长三角应急物资互济互助和协同联动。四是强化投入保障,重点是建立完善政府投入、分级负责的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加大公共卫生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动员社会多元投入,加大对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支持。

 五是强化应急医疗保障,重点是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统筹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探索建立特殊群体和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救治。上海市委、市政府近期将根据《若干意见》明确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明确部门和地区责任,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落实到位。同时,上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近期还将出台关于加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

篇七: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复产加快推进,上海正攻坚这些难点堵点

  来源: 第一财经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上海各行业的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

 “五一”前后,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委等部门密集发文,推动下一步复工复产工作。包括推出第二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发布第二版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和加快商贸企业复工复市的通知、组织召开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线上座谈会等。

 在 5 月 5 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宏韬表示,两批 1800 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已超 70%。在复工复产推进过程中,近期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复工申请、供应链协同复工、物流运输、人员返岗以及关键岗位人员复工等方面。

 张宏韬还特别回应了部分街镇加码企业复工条件,称“没有必要也不应该”。

 两批“ 白名单” 企业复工率超七成

 根据工信部要求,要确保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进一步实施好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在第一批复工复产“白名单”666 家企业下发十余天后,上海近日推出了第二批 1188 家“白名单”企业。

 张宏韬介绍,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1800 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 70%,其中首批 660 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 90%。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持续恢复、提高产能,龙头企业继续保持稳定生产。

 各区按全市统一部署,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张宏韬介绍,在工作机制上,各区、管委会均成立了本区复工复产工作机制,明确企业申请流程和条件,并通过文件、图解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指导企业复工复产。闵行、浦东、嘉定等区开辟线上申请渠道,方便企业办理。

 青浦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青浦在两批“白名单”上的企业已经复工了80%,“除了这两批白名单企业,我们也结合区里实际情况推了一批企业复工”。

 企业复工复产必须满足防疫要求。5 月 3 日晚发布的《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在落实疫情防控方面,明确了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员工的“四方”责任,也明确了企业疫情防控和闭环管理方案由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审核批准。

 在场所分类管理上,根据企业实践经验,推广“绿蓝黄红”四色风险区域,绿区是正常生产区、蓝区是新进入人员观察区、黄区是密接或次密接隔离区、红区表示有感染情况,增强企业操作性。

 商贸领域的复工复市也有了明确方案。根据 5 月 5 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本市商贸企业复工复市的通知》,上海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推进商贸企业复工复市,尽快恢复商业体系活力。

 其中,超市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电商平台、农贸市场(含批发市场、菜市场)、生鲜蔬果、餐饮、日用商品、药品流通等商贸企业的网点和节点(含配送中心、大仓、前置仓、中央厨房、食品加工中心)以及为上述企业提供城市配送服务的企业可优先申请复工复市,并且“应复尽复”。

 已经取得保供证明的企业,可以转入复工复市“白名单”范围,继续按《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城市运行保障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做好保供和复工复

 市。其他商贸企业凭复工复市疫情防控和闭环管理方案向所在区商务主管部门或区防控办指定的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纳入复工复市“白名单”。

 静安区的兴业太古汇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协助超市申请复工复市,由于超市本身就是取得了保供证明的企业,因此可以转入复工复市“白名单”范围。之后他们还将推进餐饮企业陆续复工复市。

 复工条件、供应链、物流难题

 不过,在复工复产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难点堵点,以复工条件、供应链、物流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张宏韬表示,例如,企业复工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仓储、物流等同步开工,也需要试验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方设备供应商、凭证开具等专业服务同步复工。这些诉求问题需要市区进一步合力推进,将各项政策措施传达到位、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全力做好保障。

 “有一些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反映复工标准有些高,前期,我们确实发现有些街镇、园区担心影响疫情防控,而对企业复工条件有加码的情况,这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我们将会同各区,协调街镇、园区,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来办理。”张宏韬说。

 上海一家大型商铺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杨磊(化名)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是协助一些餐饮企业申请复工,它们希望参与以团购为主的保供服务。但不少企业仍然面临街道防疫加码的挑战,对于复工的申请“不说不可以,但一直拖着”。包括大型连锁餐饮及咖啡品牌在内的企业,在申请复工中均遭受了来自街道的阻力,比如员工要出居住小区的具体操作中,也遇到了来自居委会的限制。

 “目前防疫还是头等大事,对企业的相关要求很严格,这也是我们当前复工的难点。比如虽然允许员工来单位闭环工作,但是公司其实无法为多少员工提供住宿。”一位第一批“白名单”企业负责人称。

 致公党闵行区委主委何曙光也告诉记者,人员返岗在核酸检查、后勤保障都面临一些问题。“复工复产企业要求上午抗原下午核酸,企业自己寻找就近检测点。但外出核酸检测就会有混检感染风险。” “之前区里来评估公司的复工场所管理情况,有两个指标还未达标,当时是按照第一版指引来操作,第二版指引这些分区的要求我们都可以实现,不过区里还没有操作指引,希望能早日落地。”在第二批“白名单”上的一位生物医药公司负责人表示。

 就供应链问题,亨斯迈集团聚氨酯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潘律民提出,化工行业产业链中,上游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大,多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而下游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多为劳动力密集型,在此次疫情中受影响程度较大。目前下游企业复工率很低,只有下游的小微企业实现复工,才能打通供应链的下游传导难题,恢复整个产业供应链的有序运转。

 还有多家半导体企业反映,仍面临着物流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仅涉及上海当地的政策,还与外省政策相关。比如,有些耗材或原料涉及跨省运输,如果外省管控政策加强,相应的物流运输周期也会受到影响。

 杨磊同样透露,物流障碍仍然存在,一家线下便利店复工 2 天后,就因物流补给无法及时进入,不得不被迫关闭。根据他们的了解,不少企业本身在物资供应和人员闭环管理上都存在挑战,也担心防疫疏漏带来的后续麻烦,因此还处于观望阶段。

  疏通难点堵点

 上述难点堵点正迅速得到回应和逐步解决。

 针对“白名单”企业,各个部门都加大了支持力度。如上海市交通委会同相关部门解决了华虹集团的物流难题,记者了解到,前期华虹集团有 57 个集装箱海运运输需求,上海市交通委牵头协调锦江航运、中远海运与其进行对接,截至 4 月25 日,已解决公司 46 个集装箱的运输需求,预订舱位完成率 81%,后续还将根据华虹集团的计划安排按需推进,确保生产原材料不断货。

 外资企业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复工复产对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巩固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就在 5 月 4 日,上海市经信委通过视频组织召开了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线上座谈会。听取了福特汽车、苹果公司、强生投资、泰科电子、资生堂、新康电子、日东光学、汉高投资等 8 家企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现场回应和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指导企业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复工复产。

 汉高方面发给第一财经的一份声明称:“汉高在上海的龙工厂被列入首批复工白名单企业,已恢复了一定程度的产能。我们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增加产量。” 记者同时从特斯拉方面了解到,临港集团和临港管委会给予企业复工复产大力支持,例如协调安排大巴将几千名工人运送至工厂,并协助企业进行消毒工作,还专门在特斯拉工厂内安排了核酸检测队伍。

 上海市经信委表示,要持续完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加快解决仓储设施复工开放等一批制约产业链供应链运转的共性问题,加快核酸检测设施布设和能力提升,按照防疫相关规定要求,支持更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随着上海推进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包括出口在内的外向物流有所好转,原材料供应也随着公路物流运输的改善和一些供应商的复工有所改善。”德国化学品制造商科思创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正与上海化工区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以确保漕泾基地的持续平稳运行。”

篇八: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14期 (7月下)·新冠肺炎防治·上海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研究沈艳1

 石济顺 2*

  刘辉 2

  陈远虹 2

  谷嘉明 3(1. 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上海

 200090 ;2. 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90 ;3. 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上海

 200090)摘

 要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积极措施。实践证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上海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相关经验,为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思路。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传染病 ;工作模式中图分类号 :R18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33(2020)14-0006-04Study of the working mode of centralized isolation for medical observation in response to COVID-19 epidemic in ShanghaiSHEN Yan 1 , SHI Jishun 2 , LIU Hui 2 , CHEN Yuanhong 2 , GU Jiaming 3(1. Ward of Da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0, China; 2. Da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0, China; 3. Nursing Department of Da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COVID-19,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taken a series of active mea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epidemic.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centralized isolation for medical observ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rough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entralized isolation for medical observation in Shanghai,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response work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KEY WORDS

 COVID-19; centralized isolation for medical observation; infectious disease; working mode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具有未知性、突发性和迅速蔓延性等特点,同时由于春运、复工潮和境外人员跨地区流动等因素,更增加了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及时采取科学防控不仅是快速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也是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体现。国内疫情早期阶段,相关专家对中国疫情的进展进行了预测。Read 等[1]预测,2020 年 1 月 29 日武汉的新冠肺炎感染数为 105 077 例 ;Wu 等[2]预测,2020 年 1 月 25日武汉累计确诊人数为 75 815 例。事实上,截至 2020年 3 月底,湖北省累计报告人数低于 70 000 例[3] 。可见,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从切断传染源层面而言,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是一项重要举措,包括上海在内的地区均应以积极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为抓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思路。1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意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国际公认的传染病防控 3 大措施。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强烈传染性[4] ,为减少聚集性病例发生的可能性,对潜在传染源的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科学选择固定场所,把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无法排除感染可能*通信作者 :石济顺。E-mail: stone8001@139.com

 7 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14期 (7月下)·新冠肺炎防治·的发热患者集中起来进行隔离医学观察。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保障被隔离人员的生命健康,也能对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起到防护作用(表 1)。表1

 集中隔离观察和治疗分类 对象 场所 主要措施 时间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符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求的固定居所每天测量两次体温,发现症状及时转运至定点医院14 d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征用酒店或体育场所或指定医院等每天测量两次体温,发现症状及时转运至定点医院14 d集中隔离治疗 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根据病情和诊疗规范进行 根据具体诊疗需求2 上海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具体政策2.1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政策演变目前来看,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进程分为 2 个阶段,分别为国内疫情防控阶段和涉外疫情防控阶段,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要求也随着不同阶段的变化而变化。(1)国内疫情防控阶段(2020 年 1 月中下旬—2020年 3 月初):从 2020 年 1 月下旬开始,上海市本地累计确诊病例数迅速上升,并于2月中旬达到高峰。在此期间,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为“守城门”。为此,上海市于 2020 年 1 月 24 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并立即实施严格的防控举措,对来沪人员进行健康筛查,对重点地区无发热等症状的来沪人员实施隔离医学观察。上海市各区域对无发热症状的重点人员需落实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 ;对于在沪无固定居住场所或居住场所不符合居家隔离观察要求的,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承诺书后,在指定隔离观察点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涉外疫情防控阶段(2020 年 3 月初至今):从2020 年 3 月上旬开始,上海本地累计确诊病例增长总体已进入平台期,但境外累计输入病例出现持续攀升趋势。因此,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由“守城门”转变为“守国门”。相应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2020 年 3 月 7 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所有中外人员,凡是进入上海之日前 14 d 内有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 14 d [5] ”。从 2020 年 3 月 28 日起,政策变更为“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为期 14 d 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6] ”,管控措施的严格程度不断加强。2.2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标准上海各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征用酒店、体育馆等场所,按照标准将其改造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设置在选址,功能划分及排泄物、污水、废物处置方面都有严格要求。(1)选址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应远离人群密集区和水源取水点,与周围建筑有一定距离,并设置便于隔离观察人员接收、疏散和转运的通道。为满足隔离观察人员单独隔离及医务、工作人员的办公需求,每层楼至少应设置 2 个通道,隔离观察房间配备独立卫生设施及电话设备等,厨房、办公室等辅助区域与隔离观察区域应相互分离。(2)功能划分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且 3 个区域之间要有物理阻隔。污染区为隔离观察人员所在区域,半污染区为隔离观察房间相连的走廊,清洁区为除污染区、半污染区外与半污染区有物理阻隔的其他区域,隔离观察区域应设置清洁和污染 2 个独立通道。(3)排泄物、污水和废物处置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要有隔离观察人员的排泄物处理化粪池,污水或直接接入上海市政府污水处理系统,或设置收集池进行消毒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河道系统。隔离观察人员的生活垃圾要有临时存放点,临时存放点要在偏僻、人员不易接触到的地方。2.3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技术工作指引2.3.1 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配备专业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专业人员来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工作人员由区政府、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安部门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组成(表 2)。

 8 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14期 (7月下)·新冠肺炎防治·2.3.2 工作内容和流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流程开展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及异常情况处置 3 部分(图 1、图 2)。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负责隔离观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每日上、下午对隔离观察人员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同时了解其有无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做好记录每日定时报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隔离观察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后上报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疫情疾病预防控制组。如观察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首先由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核实其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如不能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的可能性,应立即向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所在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后,立即派人赴现场进行核实,如情况属实应报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并联系救护车将其送至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图1

 接受隔离观察人员的程序图2

 解除隔离观察人员的程序表2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相关机构 人员配备数量及资质要求 主要职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 名工作人员 ;具有急性传染病防治、消毒与感染控制等专业的背景和知识,具备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医学观察有关信息,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做好疾病防控、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接收隔离观察人员的规模配备(医护人员与隔离观察人员的比例按 1 ︰ 1.5 配备,至少 1 名);具有急性传染病防治、消毒与感染控制等专业的背景和知识,具备 2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测量隔离观察人员的体温、询问症状和收集其他健康相关信息医疗机构按隔离观察人员的规模配备若干临床医生(医生与隔离观察人员的比例可按 1 ︰ 100 配备,至少 1 名)负责对隔离观察点的所有人员(包括隔离观察人员和各类相关人员)、尤其是隔离观察人员中出现有关症状者的医疗诊治,协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实际情况配备对所有隔离观察点有关疾病防控、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区政府工作人员 1~2 名,按实际情况配备 组织、协调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相关工作和事务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人员1~2 名协助区政府工作人员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包括隔离观察人员的接收和可疑病例的转运等,并负责保持与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衔接和信息沟通公安部门工作人员 配备足够警力 维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安全和稳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有关人员由宾馆等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负责隔离观察人员的日常生活起居,包括送餐、提供生活必需品等注 :根据《上海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点人员集中隔离观察(留验)点技术工作规范》加以整理

 9 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14期 (7月下)2.3.3 消毒与个人防护根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五版)

 [7] 中相关规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必须开展消毒工作。在接收隔离观察人员之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应准备足量消毒剂和相应的消毒器械。具体工作环节分为接收消毒、隔离期间日常消毒、出现症状人员转运后消毒和隔离期结束后终末消毒。接收阶段需对隔离观察人员接触到的车辆、通道及可能接触到的门把手等各类物体表面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日常观察期间,服务人员要开展包括空气、环境物体表面、餐具、纺织品、体温计、排泄物、分泌物、污水及垃圾等废弃物的消毒;转运后阶段,应立即对隔离观察人员的房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隔离期结束后,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一次终末消毒。个人防护工作也有详细的要求。首先,应在隔离观察人员进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前储备充足的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一般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护目镜、乳胶或橡胶手套及一次性鞋套等,并在接收隔离观察人员前对进驻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培训。其次,与隔离观察人员近距离接触或进行高危性操作时,与隔离观察人员远距离接触或在半污染区进行操作时,接触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的隔离观察人员时均应遵照个人防护用品选择指引做好个人防护。再次,对于探视人员的防护用品选择也有相关规定,特殊情况下需要进入隔离观察人员房间的探视人员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如在隔离观察房间外进行探视的,需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带鼻夹)。3 讨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前期的国内疫情防控阶段还是目前进展中的涉外疫情防控阶段,上海市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健全的组织管理、人员配备和职责分工。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各区域政府部门、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公安部及宾馆等单位都参与到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工作中并承担相应职责。其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保障。疫情扩散初期,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了《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 [7] 《关于上海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面实施来沪人员健康筛查和重点人员隔离观察(留验)工作的通知》 [8] 等,并配套制定了《告知书》《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出入境健康申明卡》《集中隔离观察(留验)承诺书》《健康提示》《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等,确保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篇九: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情 防 控

  传播途径

 据央视新闻消息,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防控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不是单纯的医疗卫生问题,而是关系全局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必须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强市场监管,全面禁止市场销售活禽。一律取消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暂时关闭公共娱乐场所。

 新冠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篇十: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 6 月 11 日消息(记者杨静 林馥榆)6 月 11 日,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 209 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上海市疫情防控核酸筛查专班负责人夏科家表示,为进一步巩固上海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现就对上海未按规定参加核酸检测人员“随申码”赋黄码等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上海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 2022 年 7 月 31 日。

 二、即日起至 2022 年 7 月 31 日,市民应每周至少进行 1 次核酸检测。市民如7 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其“随申码”将会被赋黄码;完成核酸采样后,其“随申码”将在 24 小时内转码。

 三、7 天内无核酸检测记录的市民,应及时参与社区便民筛查或至核酸采样点开展核酸检测。对“应检未检”并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将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四、除进出所居住小区、前往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就医等外,被赋黄码人员非必要不外出,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公共场所。

 五、对长期卧床重病患者、行动不便老人、残障人士、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各区要提供核酸检测便利服务。

 六、市民如对其“随申码”赋码有异议的,可通过“随申办”或“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反映。

 七、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2 年 7 月 31 日。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

推荐访问: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疫情 防控 上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