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9篇

发布时间:2022-08-27 08:00:04 浏览数:

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9篇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品对联韵味,道国策战略1、上联: 共展宏图,开放招来珠履客下联: 同兴伟业,革新造就锦囊才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9篇,供大家参考。

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9篇

篇一: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环境的基本国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品对联韵味, 道国策战略1、 上联:

 共展宏图, 开放招来珠履客下联:

 同兴伟业, 革新造就锦囊才2、 上联:

 一少晚优三生有幸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对外开放下联:

 父母子女两代无忧3、 上联:

 昔日 靠山吃山人贫家穷下联:

 今朝退耕还林民富国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

 阅读课本第52~57页并思考下列问题1、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2、 我国的环境现状?3、 面对如此状况, 我们应有的选择?4、 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必要性?5、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6、 我国的资源国情?7、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8、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含义与要求?9、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达到的目标?

 (1)

 、 这四幅图共同反映了 什么问题?反映了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2)

 、 此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①威胁生态平衡。

 ②危害人类健康。

 ③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3)

 面对此问题, 我们可以怎么办?

 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 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①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②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③必须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地③必须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这个问题青少年应怎么做?①提高环保、 节能意识;③落实环保节能行动。②增强法制观念;

 •随手关闭水龙头, 一水多用•少用罐装食品、 饮料•多用肥皂, 少用洗涤剂•节约纸张, 回收废纸•不用、 少用一次性筷子•庭院室内养花种草•自备餐盒, 少用塑料餐盒

 买菜、 购物多用布袋•自备购物袋, 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废弃物•吃完口香糖后包好、 放好• 选用节能灯•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不吃野生动物

 一棵生长50年的树为鸟类及昆虫提为鸟类及昆虫提供栖息地的价值为3.

 1 万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 7万美元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为6. 2万美元产生氧气的价值为3. 1 万美元4000张贺卡50公斤纸可提炼蛋白质的价值为0. 2万美元

 中国资源情况一览表种 类概况世界排名土地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339. 22万公顷,园地1108. 16万公顷, 林地23396. 76万公顷,牧草地2631 1. 1 8万公顷水水我国幅员辽阔, 水资源总量也较为丰富, 达28000亿立方米28000亿立方米第三位第六位太阳能每年中国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 相当于2. 4万亿吨标煤, 全国总面积2/3地区年日 照时间都超过200小时, 特别是西北一些地区超过3000小时。矿产03年初, 全国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共1 58种,其中, 能源矿产10种, 金属矿产54种, 非金属矿产91种, 其他水气矿产3种。第二位第三位

 上述材料表明, 中国的资源有什么样的特点? (据此你如何评价中国的资源状况? )以上事实表明:

 中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 种类多。因而可以得出我国是“资源大国” 的结论。(下面再让我们看另一组材料)

 中国与世界、 美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中国与世界、 美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资源资源中国中国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美国美国国土(公顷国土(公顷/ /人)人)0. 90. 92. 752. 753. 873. 87耕地(公顷耕地(公顷/ /人)人)0. 090. 090. 280. 280. 780. 78森林面积(公顷森林面积(公顷/ /人)人)0. 1 10. 1 10. 830. 831 . 11 . 1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 %)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 %)

 )林木储积量(米3 3/ /人)1 21 21 21 230 230 230. 230. 228 928 928. 928. 9林木储积量(米人)9. 69. 662. 862. 883. 483. 4草原面积(公顷草原面积(公顷/ /人)水资源(米3 3/ /人)人)0. 210. 210. 650. 650. 990. 99水资源(米人)270027001 00001 00001 80001 8000上列图表说明了 什么?上列图表说明了 什么?------------------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议一议:

 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发发展展问 问问 问题题世界性性问题题世界怎么办怎么办实质质实人口问题人口问题问

 P55、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三个观点都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了 人类要善待地球、保护环境。• 观点一:

 表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 利益, 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观点二:

 认识到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观点认识到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的矛盾。

 我们绝不能纵容人类的贪欲。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最终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观点三:

 认识到了 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 所以防治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 关键是靠人类自身。

 设计以环保、 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A、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B、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C、 大地需要绿色, 人类心灵需要绿色;• D、 小草与我共同成长;• E、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F、 地球是我家, 保护靠大家;• G、 “手拉手, 创造美好环境; 心连心, 构建和谐社会” ;• H、 携手共建美好和谐的环境。

 最大承载力承载力牧场结经济效益时间果时间

 承载力最大承载力牧场经济效益结果时间时间

 •观点一是正确的。

 ①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因此, 缺乏自然资源, 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 缺乏资源支撑, 中国经济很难持续增长。观点二是错误的。

 ①首先经济发展需要资源, 没有资源支撑就没有经济发展, 也就不可能有钱去买资源。

 ②其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能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别国, 那样只会受制于人。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是我们发展的根本基点。

 ③再者, 人口多,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已经是世界性问题。

 如果各个国家都不节约资源, 资源会迅速短缺, 有钱也买不到资源。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探究4

 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正确选择, 下列举措体现实施这一战略的有()(1)颁布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实施再就业工程(3)实施退耕还林工程(4)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AA、(1)(2)(3) B(1)(2)(3) B、 (2)(3)(4)(2)(3)(4)CC、(1)(2)(4)(1)(2)(4)DD、 (1)(3)(4)(1)(3)(4)课堂训练:D2、 面对我国人口、 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 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是()①计划生育②保护资源和环境③可持续发展④一国两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A

 3、 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 采取了 绕避线路, 专门为野生动物设置保护通道等措施。

 这体现了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①、 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②、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B③、 可持续发展战略④、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4 4、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有:、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有:1 1 、 青藏铁路施工中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 青藏铁路施工中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留了桥洞。物留了桥洞。生动物留了桥洞。生动物留了桥洞。( (2 2)

 、 滥建野生动物园。)

 、 滥建野生动物园。( (1 1)

 、 青藏铁路施工中专门为藏羚羊等野)

 、 青藏铁路施工中专门为藏羚羊等野× ×3 3、 南水北调工程中实行、 南水北调工程中实行“ “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 先环保后调水先治污后调水, 先环保后调水” ” 的三后三后” ” 原则。原则。“ “三先三后三先三后” ” 原则。原则。先节水后调水,的“ “三先三先的( (4 4)

 、 停止一切开发)

 、 停止一切开发,,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 (3 3)

 、 南水北调工程中实行)

 、 南水北调工程中实行“ “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调水, 先环保后调水水, 先治污后调水, 先环保后调水” ” 的先节水后调× ×

 11、 漫画中所展示的是否符合漫画中所展示的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3、 怎样做到可持续发展?4、 有人说, 环保、 可持续发展是政府的事, 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你认为对吗?如果不赞成, 你认为我们可以作些什么?2、 结合漫画,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对“可持续发展” 的理解。

篇二: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政策演进历程及“十四五”发展趋势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黄新焕 鲍艳珍摘 要: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历程,将政策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总结了各阶段主要的环境法规、政策文件和重点工作、环境经济政策的发展完善,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应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善生态要素保护和污染治理法治体系,健全生态空间管制制度,推动环境经济政策纵深化改革,健全环保绩效评价考核和问责机制,构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关键词:环境保护政策 演进历程 环境经济政策 “十四五”时期 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15l(2020)12—0076—0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让我国付出了惨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部署建设美丽中国。环境保护政策从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转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生态空间安全格局的构筑,以及更多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政策工具从命令控制型为主,转向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并重;环保问责机制从以监督企业为重点,转变到“督政”与“督企”并重;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形成生态环保齐抓共管大格局。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历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持续完善,先后经历了启蒙初创、探索发展、开拓成型、深化完善四个阶段。(一)启蒙初创阶段(1972—1991年)在启蒙初创阶段,我国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建立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王金南等,2019)。1972年,我国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1973年,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拉开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序幕。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第一个具有法规性质的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提出“三同时”等制度。1975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环境保护的10年规划意见》·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规制、高管激励与绿色蜕变期企业生产一治污技术协同研发研究”(No.71602035)。·76·万方数据

 锯所研宪孝考2020年第12期/总第2956期进一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环境保护纳入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198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提出“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1983年,我国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198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各地方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环保机构。1989年4月,我国召开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八项管理制度。1990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这是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成果。在此阶段,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保机构发生了大变革。1973年,成立国家级环保机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1974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1982年2月,组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内设环境保护部。1984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仍隶属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8年4月,成立直属国务院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副部级)(王玉庆,2018)。这个阶段主要采取“命令~控制手段为主,经济手段为辅”的环境治理政策工具推进“三废”综合治理。1973年,我国颁布第一个《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9年开始,分别制定几十个分行业的排放标准和重点产品污染物排放标准。1979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和限期治理等基本制度。1989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4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1982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排污收费制度正式确立。1989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核发排污许可证,正式确立排污许可证制度。1989年,我国在广西、江苏、福建、陕西榆林、山西、贵州和**等地试行生态环境补偿费。

 “六五”期间,我国实行财政补贴(1982年)、税收优惠(1984年)。“七五”期间,我国实行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税(1986年)等(冉连,2017)。(二)探索发展阶段(1992~2001年)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中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3月,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战略。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确定了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实施《“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大举措;首次提出环境安全的概念,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崭新阶段。1996年8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环境质量的行政领导负责制,并提出“一控双达标”,即到200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全国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直辖市、省会城市等重点城市的大气、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1997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77·万方数据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演进历程及“十四五”发展趋势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于2007年10月修订,2016年7月第一次修正,2018年10月第二次修正。1998年3月,成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1年,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确保国家环境安全”“建立环境安全防范体系”(张连辉和赵凌云,2007)。这一阶段,我国重点治理“三河”“三湖”水污染、“两区”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工业污染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张萍等,2017)。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次修正)提出划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两控区)。1995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于2016年11月进行修正。1996年5月,第一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33211”工程,重点抓好“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的污染防治工作。199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并于2018年12月修订。199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1998年11月,国务院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并于2017年7月修订。这个阶段,我国进一步推进环保经济手段的制定和运用,开展大气排污交易政策试点工作,将竞争机制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市场,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开征二氧化硫排污费,推行环境标志制度等。1992年9月,国务院批准《关于开展征收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在贵州、广东及重庆、宜宾、南宁、桂林、柳州、宜昌、青岛、杭州、长沙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收费试点工作。1996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二氧化硫排污收费扩大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提出可将二氧化硫排污收费试点地区扩大到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1992年,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发放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1992年,国家环保局选择太原、柳州、贵阳、平顶山、开远和包头等六个城市开展大气排污交易政策试点工作。1994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纲要(1993—1998)》,要求强化排污许可证发放及证后管理工作,逐步扩大发放范围;要求继续试行排污交易政策;要求建立和推行环境标志制度。1994年5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正式成立,环境标志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三)开拓成型阶段(2002~2011年)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倡导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2年,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环保工作。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五个统筹”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地方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环保第一责任人,把环保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并作为选拔奖惩的依据。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三个转变和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0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78·万方数据

 鹱鱼壁壅耋麦至Q至Q笙差!至翅』基墓至皇堕塑一五”规划》,这是第一次以国务院印发形式颁布的五年规划。2008年,成立环境保护部,升格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并组建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六大区域环境保护督察中心。20儿年12月,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提出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这个阶段,我国着力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开展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的探索工作。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纳人约束性指标。环境保护规划实现了由软约束向硬约束的转变,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作为两项“刚性约束”指标。同时,统筹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减排”战略。2005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立法实施的区域性环保规划,也是我国最早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践。2011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提出了“生态红线”的概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战略构想,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25个重点生态服务功能区(属限制开发区);列出1443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2.5%。这一阶段,除了修订出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经济政策也进入了集中设计和推广阶段。为了适应环保新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2007年10月进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年2月进行修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于2002年6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2年10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第一次修正,2018年12月第二次修正),于2005年2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8年8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修订)。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污水、垃圾处理及供热等领域。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账户首次设立“2l 1环境保护”科目。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试点启动并逐步落地实施。2005年,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生态补偿的省份。2011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启动实施。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共同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2007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试点。2008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指导意见》,这一绿色证券的指导意见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2008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第一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作为绿色贸易政策的基础内容之一。(四)深化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环境质量改善逐渐成为环境保护的核心目标和主线任务,环境政策改革进入深化升华阶段。2014年4月,我·79·万方数据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演进历程及“...

篇三: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章:

 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 政策和制度

 一、 中国环境保护方针1、“三十二字” 方针: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1973年,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被确定为环境保护方针, 写进了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的试行法。

 “三十二字” 方针这一方针对起步阶段的中国环境保护起到了 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没有回答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等问题。

 2. “三同步、 三统一” 的方针1983年,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的“三同步、 三统一”方针是迄今为止一直指导着我方针, 是迄今为止一直指导着我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基本方针。

 “三同步、 三统一” 的方针 三同步:

 经济建设、 城乡 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 前提, 预防为主)

 、 同步实施( 关键)

 、 同为主)

 、 同步实施( 关键)

 、 同步发展( 目 的)

 ; 三统一: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同步、 三统一” 的方针 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重申了 这一基本方针, 并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阐述为: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贯彻“三同步”方针, 推进两个根本转变, 实现“三效益” 统一。阐述为:

 推行

 二、 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1.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的政策其主要措施包括: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 对开发建设项目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

 2. 谁污染、 谁治理的政策 “谁污染、 谁治理” 政策的全部含义:污染者付费、 开发者保护、 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破坏者恢复 主要目 的是促使污染者承担治理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

 2. 谁污染、 谁治理的政策 其主要措施有:

 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标排污费, 专门用于污染防治; 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 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对严重

 3. 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三大政策的核心主要目 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 控制和减少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主要措施有: 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如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 标责任制; 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等。

 三、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老三项” 环境管理制度19731979年正式被确认为法律制度。

 其特点是以污染源为控制对象, 以单项治理为主点是染为控制对象,体, 以控制点源排放浓度为目 标的法律手段,也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础措施。单治为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 制度 征收排污费制度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 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3年9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提出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 构建了 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的管理机制。构建

  2003年9月 1日 以前:

 绝大多数都是建设项目的评价;2003年9月 1日 以后: 对规划项目 和建设项目 进2003年9月 1日 以后:

 对规划项目 和建设项目 进行评价,

 管理方式上实现: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项目 型管理→综合型管理的转变从微观管理→宏观管理的转变从被动管理→主动参与管理的转变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贯彻“预防为主” 的环境保护政策。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开展区域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创造了 条件。

 2 、 “三同时” 管理制度“三同时” :

 建设项目 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同时投产使用

 2 、 “三同时” 管理制度同时设计:

 是要求建设项目 配套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这是“三同时” 的第一阶段同时的第一阶段。同时施工:

 是要求完成同时设计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这是“三同时” 的第二阶段, 目 的是保证同时投产。

 2 、 “三同时” 管理制度同时投产:

 要求完成同时施工的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 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运行。其中, 同时投产的前提是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竣工验收, 环保设施经验收合格, 该建设项目 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三同时” 制度的作用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建设项目 的设计它贯穿于建设项目 的设计、 施工、 生产三个重要环节, 使建设项目 能够在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完整地体现和贯彻了“预防为主” 的原则, 有效地控制了 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施工生产三2 、 “三同时” 管理制度

 是加强建设项目 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三同时” 制度是对开发建设项目 进行预防性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 是环境影响评预防性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 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的实施, 并且明确了 建设单位, 主管部门和环境行政主管各自 的职责, 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的管理。2 、 “三同时” 管理制度

 是保证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投入的法律保证。随着我国法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加随着我国法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加强, “三同时” 制度的执行率逐年提高。在防治环境污染资金投入上, “三同时”是主渠道, 全国执行“三同时” 项目 的投资也在逐年提高。2 、 “三同时” 管理制度

 3、 排污收费制度2003年7月 1日 , 正式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这意味着我国已实施20多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发生了 重大变化。

 3、 排污收费制度收费方式:

 从原来的超标排放收费改变为按污染物的种类、 数量实行排污即收费与超标收费并存的方式。

 3、 排污收费制度多因子收费:

 在同一排污口 不再仅按收费额最高的一种污染物计征排污费, 而是视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视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 分别计算, 叠加收费(根据我国国情, 最多不超过三项) 。分别计算叠

 3、 排污收费制度排污金额向接近或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转变。在征收和使用上在征收和使用上, 严格实行两条线” 原则。将排污费的征收范围扩大到了 个体工商户 。严格实行“收支收支

 广州市环保局执法监察支队 排污收费公告 http://www.gzepb.gov.cn/zwgk/gs/ypwfgg/

 1989年5月 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推出的管理制度是中国环境管理思想、 管理制度和对策的新发展。

 新理思想、 管理制度和对策的新发展。

 新的管理制度弥补了 原有三项制度的不足,明确了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 确立了 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加大了 污染治理的力度。“新五项”

 “新五项” 环境保护目 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4、 环境保护目 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 标责任制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 具体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目 标责任制通过目 标责任书确定了 一个区域、 部门环境保护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 运用定量化制度化的目 标管理办法用定量化、 制度化的目 标管理办法, 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到各级地方政府的任期目 标之中。把

  有利于加强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 在决策层次落实“三同步,三统一” 的环境保护方针。有利于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与协作共管, 动员 全社会力量开展环境保护。齐抓实施环境保护目 标责任制的作用 有利于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与协作、 齐抓 有利于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督。 有利于由分散的单项治理转向区域综合治理, 实现大环境的改善。 有利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机制。

 ①制定阶段。

 各级政府根据环境目 标的要求, 建立指标体系, 制定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内容。环境保护目 标责任制运行程序②下达阶段。

 以签定责任状的形式, 责任目 标正式下达, 将各项指标逐级分解,层层建立责任制, 使任务落实, 责任落实。

 ③实施阶段。

 责任单位按各自 承担的任务, 分头组织实施, 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定期调查检查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定期调查检查, 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责任目 标的完成。采取环境保护目 标责任制运行程序④考核阶段。

 责任书期满, 先逐级自 查,后由政府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 给予奖励或处罚。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所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就是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 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学为指导, 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 多渠道、 综合的对策和措施, 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 综合治理、 综合控制, 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与目 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历史背景、 相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城市政府是制度的执行主体, 环保部门的城市政府是制度的执行主体, 环保部门的职责是指导和监督。

 因此, 这项制度是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 有关部门各尽其职、 分工负责, 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的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 “十一五”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和〈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管理规定〉 的通知》( 环办〔 2006〕 36号)

 的要求( 环办〔 2006〕 36号)

 的要求, 所有设市城市均须开展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调查, 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按照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质量规范进行调查, 地方政府应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

 总局在广州举办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培训班中也明确了 调查结果得分将纳入考核总分, 并在《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 中公布。所有设市城市均

 案例:

 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汇总表 2010年http://www.gzepb.gov.cn/hjgl/sqsyck/201104/t20110411_66409.htm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关于开展2007年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调查的紧急通知( 2007 12 12 )( 2007-12-12 )

  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 03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出入境水质变化 6污染控制K 01清洁能源使用率02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

 04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 11K 06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度 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强度吨/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吨/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烟尘排放强度吨/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吨/万元

  15环境管理G 01环境保护机构建设16G 02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 必须首先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经审查批准发证后, 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上规定的条件排放污染物的环境法律制度。它是在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前提下, 对排污者排污的定量化。经审查批

 排污许可证制度 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试行的,1988年3月 国家环保局颁布《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990年后在17个城市试行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的实施程序包括: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 许可证的申请、 审批和颁发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排污申报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 也是一项法律规定的管理制度。排污申报主要任务是要掌握排污现状和排污规律, 作为分配排污负荷、 确定污染物削减量预计出去削减措施的前提和依据。 排污申报主要任务是要掌握排污现状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排污申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 生产工艺、 产品和材料消耗情况( 包括用水量消耗情况( 包括用水量、 用煤量等)

 ;污染排放状况( 包括排放种类、 排放去向、 排放强度)

 ; 排污处理设施建设、 运行情况; 排污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平面示意图。用煤量等)

 ;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不执行排污申报登记的, 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罚款的行政处罚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政处罚。

 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定:

 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 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 是发放和管理排污许可证的核心工作 步骤如下: 确定发放排污许可证的范围 确定总量控制目 标值 分配排污总量负荷

 许可证的申请、 审批和颁发 排污单位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排污申报登记表申请《排污许可证》 。...

篇四: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中国环境保护方针 1 1 、

 “三十二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1973 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被确定为环境保护方针,写进了 《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 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的试行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三十二字 ” 方针

 这一方针对起步阶段的中国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 没有回答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以及 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等问题 。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 “ 三同步、三统一 ” 的方针

 1983 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的 “ 三同步、三统一 ”方针 ,是迄今为止一直指导着我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基本方针。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三同步、三统一 ” 的方针

  三同步 :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 (前提,预防为主)、同步实施(关键)、同步发展(目的);

  三统一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三同步、三统一 ” 的方针

  1996 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重申了这一基本方针,并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阐述为: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 “ 三同步 ”方针,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实现“ 三效益 ” 统一 。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二、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1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政策

 其主要措施包括:

  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 "三同时" " 制度(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 2 .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 “ 谁污染、谁治理 ” 政策的全部含义: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  主要目的是促使污染者承担治理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 2 .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 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3 3 .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 三大政策的核心

 主要目的 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和减少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主要措施有 :

 

  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 法规与标准体系 ;

 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 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 环境管理制度 ,如实行地方各级 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 ;对重要城市实行 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等。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三、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 “ 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

 1973  1979 年正式被确认为法律制度。其特点是以污染源为控制对象,以单项治理为主体, 以控制点源排放浓度为目标的法律手段 ,也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础措施。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三同时”制度

  征收排污费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003 年9 9 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提出的“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 ,构建了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的管理机制。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2003 年9 9 月1 1 日以前 : 绝大多数都是建设项目的评价; ;

 2003 年9 9 月1 1 日以后 : 对规划项目和建设项目进行评价 , 管理方式上实现 :

 从项目型管理 → 综合型管理的转变

 从微观管理 → 宏观管理的转变

 从被动管理 → 主动参与管理的转变

 1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 ► ► 贯彻 “ 预防为主 ” 的环境保护政策。

 ► ► 为开展区域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

 1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

 “ 三同时”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

 同时设计 :是要求 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这是 “ 三同时 ” 的第一阶段。

 同时施工 :是要求完成同时设计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这是 “ 三同时 ” 的第二阶段,目的是保证同时投产。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

 同时投产 :要求完成同时施工的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运行。其中,同时投产的前提是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竣工验收,环保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三同时 ” 制度的作用

  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

 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项目能够在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完整地体现和贯彻了“ 预防为主 ” 的原则,有效地控制了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

 “ 三同时 ” 制度是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 ,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的实施,并且明确了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和环境行政主管各自的职责,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是保证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投入的法律保证。

 随着我国法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加强, “ 三同时 ” 制度的执行率逐年提高。在防治环境污染资金投入上, “ 三同时 ”是主渠道,全国执行 “ 三同时 ” 项目的投资也在逐年提高。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3 3 、排污收费制度

 2003 年7 7 月1 1 日,正式实施《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 ,这意味着我国已实施 20 多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3 3 、排污收费制度

 收费方式:

 从原来的超标排放收费改变为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实行排污即收费与超标收费并存的方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3 3 、排污收费制度

 多因子收费:

 在同一排污口不再仅按收费额最高的一种污染物计征排污费,而是视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分别计算,叠加收费( ( 根据我国国情,最多不超过三项) ) 。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3 3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金额向接近或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转变。

 在征收和使用上,严格实行 “ 收支两条线 ” 原则。

 将排污费的征收范围扩大到了个体工商户。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广州市环保局执法监察支队

 排污收费公告

  http://www.gzepb.gov.cn/zwgk/gs/ypwfgg/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989 年5 5 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推出的管理制度是中国环境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对策的新发展。新的管理制度弥补了原有三项制度的不足,明确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确立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大了污染治理的力度。

 “ 新五项” ”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新五项 ” 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 排污许可证制度

 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4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制度. .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通过目标责任书确定了一个区域、部门环境保护 主要责任者 和 责任范围 ,运用定量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理办法,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政绩考核内容 ,纳入到各级地方政府的任期目标之中。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有利于加强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在决策层次落实 “ 三同步,三统一 ” 的环境保护方针。

  有利于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与协作、齐抓共管,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环境保护。

  有利于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督。

  有利于由分散的单项治理转向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大环境的改善。

  有利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机制。

 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作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① 制定阶段 。各级政府根据环境目标的要求,建立指标体系,制定责任制的具体内容。

 ② 下达阶段 。以签定责任状的形式,责任目标正式下达,将各项指标逐级分解,层层建立责任制,使任务落实,责任落实。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运行程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③ 实施阶段 。责任单位按各自承担的任务,分头组织实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定期调查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责任目标的完成。

 ④ 考核阶段 。责任书期满,先逐级自查,后由政府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运行程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所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就是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与目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历史背景、相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城市政府是制度的执行主体,环保部门的职责是指导和监督 。因此,这项制度是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的管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 《 关于印发 〈“ 十一五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 和 〈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管理规定 〉 的通知 》(环办 〔 2006 〕 36 号)的要求, 所有设市城市均须开展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调查 ,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按照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质量规范进行调查,地方政府应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总局在广州举办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培训班中也明确了调查结果得分将纳入考核总分,并在 《 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 》 中公布。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案例: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汇总表

 2010 年 http://www.gzepb.gov.cn/hjgl/sqsyck/201104/t20110411_66409.htm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 关于开展 2007 年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调查的紧急通知

 ( 2007- - 12- - 12 )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API 指数≤100 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

  03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出入境水质变化  6 污染控制K

 01 清洁能源使用率

  

  02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04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 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 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

  11K

 06 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 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强度吨/ 万元  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吨/ 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烟尘排放强度吨/ 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吨/万元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15 环境管理G

   01 环境保护机构建设

  16G

 02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排污许可证...

篇五: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章第三章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中国环境保护战略• 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国情•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

 第一节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国情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中国在环境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 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 人口众多, 对环境的压力很大, 环境极易受污染和破坏• 中小型工业• 中小型工业, 特别是乡 镇工业、 街道工业的发展, 给环境造成了 很大冲击特别是乡 镇工业街道工业的发• 能源以煤为主, 对环境污染危害严重• 经济不发达, 在较长时期内环境投资困难• 科学技术和文化落后, 缺乏环境保护的知识

 (一)

 人口众多, 对环境的压力很大,环境极易受污染和破坏1.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由于人口的压力,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 , 食物供应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不断出现毁林开荒, 毁牧垦殖, 超载放牧,围湖造田, 毁渔垦殖或酷渔滥捕等破坏资源的开发活动, 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极易受到冲击和破坏。

 这是我国环境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

 毁林开荒过度捕捞

 2. 为了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安置大量就业人员, 就必须发展工业。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 工业人口 愈来愈多, 如果集中到城市, 将进一步愈多, 如果集中到城市, 将进加重城市的环境压力。步

 (二)

 中小型工业, 特别是乡 镇工业、 街道工业的发展, 给环境造成了 很大冲击在农村, 近几年来乡 镇企业如雨后春笋, 发展迅猛, 全国有140多万个(有污染企业占57%)

 。这对于繁荣城乡 经济、 安置剩余劳动力具有重大作用。

 但是, 由于这些企业数量庞大, 布局混乱,技术装备差, 产品结构不合理, 经营管理不善,资源、 能源消耗高。

 绝大多数没有防治污染设施,环境污染由点到面, 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使环境污染变得更为突出和难以防范。

 煤矸石在乡 镇交界处堆放乡 镇煤炭企业乡 镇企业是排污大户

 (三)

 能源以煤为主, 对环境污染危害严重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 对于环境保护极为不利。

 因为煤炭与石油、 天然气、 水电等相比, 是一种污染较重的能源, 随着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烟尘、 有害气体和废渣。

 我国城放出大量的烟尘、 有害气体和废渣。

 我国城镇和工业区普遍存在的大气污染, 主要是燃煤引起的。

 大气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以燃煤引起的烟尘、 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

 燃煤方式落后, 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症结所在。

 污染严重的热电厂

 浓黄色的毒烟从炼焦炉里滚滚冒出, 随着西风向东飘散

 在高耗能、 高污染企业的民工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照样卖命的干活, 每天大量粉尘吸进肺部。

 在这里干一、 二年, 他们就感到身体不适, 甚至发病, 这些民工大多是贫困地区来的。

 (四)

 经济不发达, 在较长时期内环境投资困难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污染程度, 大体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60 年代公害泛滥阶段的状况, 环境欠帐多。

 控制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平衡, 除了 要靠实行适当的政策以外, 还要大量投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并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环保投入逐步增加。 “七五” :

 476.42亿元 “八五” :

 1306.57亿元, 是“七五” 期间的2.7倍 “九五” :

 3447.52亿元, 是“八五” 期间的2.6倍 “十五” :

 7250亿元 1999年, 环境保护投资占当年全国GDP的比例首次突破1.0% 2004年, 环境保护投资占到当年全国GDP的1.4%

 根据“十一五” 环保目标, 按照“多还旧帐, 不欠新帐” 的原则,期间, 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达到13750亿元, 约占同期GDP的1.46%(同期GDP总量约为万亿元)量约为94万亿元)

 。

 不考虑价格折扣, 比“十五” 期间增加近6500亿元。“十一五”不考虑价格折扣比

 但应该说明的是, 尽管中国近年来环境保护的投资总量不断攀升, 但以往的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治理欠帐太多, 工业发展水平依然粗放、 产业结构尚不尽合理。

 环境保护费用需求量非常大。所以, 和环境保护需求相比, 环保总投资占GDP的比例依然较低, 与控制环境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差异较大。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环保投入要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稳定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5%, 才能有效的控制住污染; 达到3.0%才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如此看来到明显改善。

 如此看来,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总量较大, 但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总体上来说还是偏低的, 环保投入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我国环境保护

 (五)

 科学技术和文化落后缺乏环境保护的知识

 科学技术落后是和文化落后紧密相联的。

 环境保护是一项新的事业,它不仅要求担负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 还要求他们具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 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二、 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发展农业生产, 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工业发展要注意合理布局, 在建设中同时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 城市发展要有整体规划

 (一)

 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 由于我们没有遵循自然规律, 片面强调“以粮为纲” ,盲目 毁林开荒盲目 毁林开荒、 弃牧种粮、 围湖造田, 造弃牧种粮围湖造田造成了 大量水土流失、 土壤沙化和气候的变异,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地破坏了 农业生态平衡。

 所有这些表明, 违背自 然规律,进行掠夺式开发, 不仅粮食生产上不去, 还会使林、 牧、 渔业生产受阻, 造成愈穷愈垦, 愈垦愈穷的恶性循环局面。

 (二)

 工业发展要注意合理布局, 在建设中同时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我国工业发展水平虽然不高, 但污染却相当严重, 造成工业污染的严重局面。

 主要有以下原因:  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布局不合理  企业管理不善企业管理不善  设备陈旧、 工艺落后设备陈旧、 工艺落后  资源、 能源的综合利用差资源、 能源的综合利用差  没有采取必要的净化处理设施没有采取必要的净化处理设施

 缺乏净化设设施的工厂

 (三)

 城市发展要有整体规划长期以来, 由于片面强调变“消费城市” 为“生产城市” , 搞“小而全” 、 “大而全” , 我国许多城市的全、大而全, 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忽视了 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不加区别地强调发展工业, 特别是重工业。

 环保设施不全的钢铁工业环保设施不全的钢铁工业

 云山雾绕云山雾绕

 又见炊烟升起又见炊烟升起

 三、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以说, 环境保护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 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是举足轻重的大问题。

 它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全局性、 长期性、 决定性影响, 所以称之为一项基本国策。

 (一)

 环境保护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众多的人口使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少,特别是耕地和生物资源就更少了 。

 可以说,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是极脆弱的。

 由于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 开发时间长, 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突出。

 这就要求在进行农业生产时, 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要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 农业生产才能稳定持续地发展。

 青山绿水出好茶(福建武夷山)青山绿水出好茶(福建武夷山)

 (二)

 环境保护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二)

 环境保护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由于我国工业设备陈旧, 技术水平低, 工业结构及布局不合理等等, 所以资源利用率很低, 浪费了 不少资源。

 这些浪费的资源作为“三废” 排入环境, 又污染了 大气、源作为三废排入环境, 又污染了 大气、水体、 土壤、 生物, 影响了 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三)

 环境保护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目 标上, 不只是要实现物质利益目 标, 而且同时还要实现文化和精神的目 标, 既要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 又要实现高度的精神文明。清洁、 美好和健全的生活环境和自 然环境, 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两个文明两个文明

 (四)

 环境保护关系子孙后代环境保护是长远性问题, 决策正确与否, 将影响很长一段时间, 而有些影响是难以挽回的。例如, 黄土高原, 在历史上曾是“草丰林茂、 沃野千里” 的绿洲, 由于历代屯垦, 毁草弃牧, 毁林从耕, 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了 大量的水林从耕, 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造成了 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 成为今天一个十分贫瘠的地带。

 建国后, 我们在建设中, 也不断犯过类似的错误, 如毁林开荒、 毁牧种田、 围湖造田以及将大量有害废弃物乱堆、 乱埋、 乱放等。

 这些不顾后果的开发, 已经或即将对我们和子孙后代造成影响。

 第二节第二节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我国环境保护战略在综合考虑资源、 人口和发展的基础上基础上, 为维护生态平衡, 创造人类为维护生态平衡创造人类良好生存环境所采取的综合性、 全局性、 指导性的策略。

 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系, 保障人类生存条件, 促进保障人类生存条件促进制定环境保护战略的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持久、 健康地发展。

 美丽的哥本哈根(丹麦)美丽的哥本哈根(丹麦)

 一、 环境保护方针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 实行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方针 实行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防治实行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防治的方针 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 实行资源综合利用方针 实行环境责任制度

 (一)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我国积累了 大量的环境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 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 物力, 并且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达到。

 同时, 我们又面临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任务, 控制新的污染的发生同样需要付出大量财力、 物力。大量财力、 物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百业待兴, 财力有限。因此, 我们在制定环境发展目 标时, 要实事求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不要盲目 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 要量力而行, 与国家的经济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

 实行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方针经济、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为人民造福。

 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标志, 就是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种效益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效益的统。

 三种效益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强调某一方面, 而忽视其他方面, 就破坏了 它们之间固有的联系和平衡,发展就难于持久而有效地进行。

 因此, 我们必须对三者统筹兼顾, 使其协调发展。

 (三)

 实行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这一方针是在了 解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的前提下, 事先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 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这种作法比那种环境问题产生以后再被动地治理的消极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 物力, 它标志着环境管理由消极被动的应付向积极主动的防治方向发展。

 (四)

 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一样,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这种状况是与我国工业技术落后直接相联的国工业技术落后直接相联的。

 因此, 应积因此应积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 新流程, 提高资源、 能源利用率,把污染尽可能地解决在生产过程之中。

 (五)

 实行资源综合利用方针搞好自 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实现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再资源化, 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大特点。许多废弃物, 弃之有害, 用之为宝。

 我们要把一切废弃物都视为二次资源, 立足于综合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废弃物的数量会愈来愈多, 成分也会随之变得复杂起来。

 对待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既不能任其污染和破坏环境, 也不能简单地处理了 事, 而要积极地去开展综合利用, 将其变为有用的资源。废弃

 (六)

 实行环境责任制度过去相当长时期, 在保护环境方面没有明确的责任, 呈现出一种责任边界模糊的状况。资源利用和配置的不合理, 必然会导致低效、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实行环境责任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清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无人负责或责任不清的弊端, 凡污染环境者均负有防治和补偿的义务。

 另外, 对于开发自然资源的环境责任也应当明确, 这就是“谁开发谁保护, 谁受益谁补偿” 的原则。

 二、 环境保护对策二、 环境保护对策

 1 )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 )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2 )

 采取有效措施, 防治工业污染;3 )

 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能源结构;我国政府按照联合国环发大会精神,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 提出了 我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需要采取的相应十条对策和措施:

 5 5 )

 )

 推广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 , 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 , 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6 6 )

 )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 加强环境科学研究极发展环保产业;极发展环保产业;7 7)

 )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7 7)

 )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8 8)

 )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 , 不断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9 9 )

 )

 健全环境法制健全环境法制, , 强化环境管理;强化环境管理;1 0 )

 )

 参照环发大会精神参照环发大会精神, , 制定我国行动计划切实加强环境科学研究, , 积积1 0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

 三、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预防为主、 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 全过程控制

 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 环境问题, 却又增强了 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环境问题的解决, 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 ...

篇六: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简介:吴舜泽,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十一五”污染减排先进个人,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教育部、原环境保护部等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主(参)编专著(图书)40 余部,发表文章 200 余篇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发展进程、 特点及展望吴舜泽, 申宇, 郭林青, 邢晶晶(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9)【摘要】

 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的发展进程, 总结了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的特点及变化特征, 并进一步提出新时期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政策的推进方向。

 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主要分为探索起步阶段(1972—1983 年)、 初创建立阶段(1984—1991 年)、 框架完善阶段(1992—2002 年)、 提升发展阶段(2003—2012年)、 改革突破阶段(2013 年至今)五个阶段, 而随着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的发展, 环境战略理念与环境政策导向都发生了转变。

 文章指出, 未来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政策要应对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需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 重视推动制度重构和绿色转型, 推动走上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新路, 强化制度政策的内生动力, 加强政策统筹协同。【关键词】

 环境战略; 环境政策; 政策体系中图分类号: X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88X(2020)01-0034-03  DOI: 10. 19758/ j. cnki. issn1673-288x. 202001034    自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始,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之路至今已走过40 余年。

 伴随着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以及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 中国确立了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实施 “五位一体” 总体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探索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新路, 建立并形成了行政管制、经济激励、 公众参与综合运用的环境政策体系。

 1  中国环境战略政策发展阶段1. 1  探索起步阶段(1972—1983 年)1972 年 5 月, 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中国派代表参加, 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1973 年 8 月,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了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起步 [1-2] 。

 这个阶段环境保护逐渐得到重视, 国家开始运用法律法规等手段实施环境保护, 先后出台了 《工业“三废” 排放试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 等法规标准, 1979 年 9 月,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环境保护开始有法可依 [3-4] 。

 这个阶段, 国家在工业 “三废” 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期探索, 确定了北京、 杭州、 苏州、 桂林等重点治理城市, 但由于受国家经济发展、 意识理念等因素限制, 环境政策并未发挥太大作用, 国家只有少量命令控制型政策出台。1. 2  初创建立阶段(1984—1991 年)1983 年底, 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召开, 会上提出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基本国策, 明确了环境保护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984 年, 国务院出台 《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规划, 推动了环境保护的发展。

 1989 年, 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环保会议, 确立了 “三大政策” “八项制度”。这个阶段环境保护地位有所提升 [2] , 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环境法律、 法规进一步完善, 环保法经过试行后进行了修订并颁布实施。

 截至 1991 年, 国家共制定并颁布了 《水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等在内的十余部资源环境法律、 20 多件行政法规、 20 多件部门规章 [5-7] , 环境政策得到完善, 政策体系初见雏形。

 “三大政策” “八项制度” 初步构成了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特别是目标责任制、 排污收费制度、 “三同时”、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政策影响深远。

 1. 3  框架完善阶段(1992—2002 年)1992 年, 中国派代表参加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发展报告》 和 《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 提出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 年, 国务院通过 《中国 21 世纪议程》, 提出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一阶段, 环境保护地位进一步提升, 国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政策、 法律、 标准和管理制度体系, 提出了“一控双达标”, 实施了 “33211 工程” [8-9] 。

 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发挥了作用, 国家明确了环保投资的渠道, 排污许可制度开展试点, 在太原、 柳州、 贵阳、 平顶山、 开远和包头 6 个城市进行大气排污交易政策试点2020 年第 1 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 1, 2020

 工作。

 同时,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国家实行环保产业减税、 提高排污收费标准等。

 1. 4  提升发展阶段(2003—2012 年)2003 年,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5 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同年, 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把环境保护提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10] 。

 这一阶段, 国家在 “九五” 计划的基础上, 加强了污染物总量控制, 实行约束性目标管理, 环境经济政策蓬勃发展, 产业政策相继出台, 生态补偿、 绿色信贷、 绿色保险、 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开始试点 [7,10] 。

 环境与贸易、 气候与能源受到关注,中国加入 WTO(世界贸易组织), 开始积极参与 WTO 环境与贸易、 自由贸易协定、 APEC 环境产品清单等相关谈判, 同时,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出台。

 随着国家层面环境战略方针的进一步明确, 环境保护政策出台力度加大, 综合环境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1. 5  改革突破阶段(2013 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1] 。

 2015 年, 新环保法正式施行, 对企事业单位排污行为实施严惩重罚。

 2018 年, “生态文明” 写入宪法, 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正式确立***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 国家颁布实施水、 气、 土三个十条, 强化生态环保问责机制,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改革环境经济政策, 推进建设绿色金融体系。

 改革排污许可制度,推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 创立实施生态红线管控, 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代表的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责任体系基本建立, 形成了大环保格局。2  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发展特点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 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架构, 在战略理念、 政策导向、 政策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环境战略理念方面, 目前我国已经由 “先污染后治理、 边污染边治理、 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 向“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转变 [12] 。

 在政策导向方面, 正在从总量为主向质量为核心、 兼顾总量、 防范风险转变, 从行政区域为主向强化区域流域综合调控转变, 从全面平推向突出重点、 差异化施策转变, 从小环保到管生产、 管发展、 管行业的必须管环保的大环保格局转变。

 在政策手段方面, 从行政执法向执法、 司法、 社会信用、 经济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着力构建党委负责、 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社会组织和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3  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展望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 中国工业化、 城市化处于新阶段、 有新特征, 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战略与政策要应对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必须更加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 更加重视推动制度重构和绿色转型。3. 1  推动走上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新路目前中国的环境与经济问题日益交织, 进入了一个复杂而敏感的新阶段。

 因此, 环境战略与政策的发展需要实现环境与经济关系从被动到主动、 倒逼到内化、 外挂到融入的问题, 在营造有利于生态环保的社会氛围的同时, 加强实操指导, 让 “美丽经济” 成为普遍追求,让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 [13] 。

 针对现阶段生态环保与经济关系的分化现象, 未来环境政策要强化进行中短期不同影响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对比研究, 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 把统筹经济和环保做实, 实现多效多赢; 加强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转化机制和路径研究, 挖掘自然资本价值, 提炼欠发达地区如何兑现的可操作、可复制的路径和政策, 实现生态环境优质优价、 劣质低价。

 3. 2  着力强化制度政策的内生动力现阶段, 中国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 环境管理政策、 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并用, 未来需要打通战略与政策通道, 以政策受体为对象优化建立政策簇和制度链, 激励与约束并重, 结合国情和社会文化寻找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抓手,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等方面内化、 固化,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更加自觉、 更加主动的新阶段。

 在环境管制政策方面, 重在政策落地, 强调政策的有效性; 环境经济政策重在激励, 切勿一味追求创新而迷失政策方向, 要按照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 问题导向推动经济政策发展; 环境社会政策重在引导, 解决社会意识高但行动力低的问题, 做到知行合一, 把生态环境保护变为一种价值观, 变为公民的行为准则, 推动党委政府、 企业、 社会共治, 深度参与政策制定的全过程。3. 3  加强政策统筹协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完善制度体系就需要各类政策统筹、 协同, 按照源头、 过程、 后果严管, 进行系统分析, 避免政策之间相互矛盾、 叠加、 放大、 拮抗等问题。

 因此, 要加强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的统筹, 加强资源、 生态、 环境联动, 对技术经济政策推行分析论证。

 同时要建立单项环境政策的统筹评估, 注重政策实施的成本和条件, 解决政策叠加的综合· 5 3 ·吴舜泽, 等: 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发展进程、 特点及展望

 影响问题, 实现政策协同增效, 强化政策的可预期性。建立政策评估技术体系, 注重形势分析与政策工具箱储备研究, 加强前瞻性、 预判分析, 尽早健全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系统、 科学、 高效的生态环境政策体系, 着力提升环境治理效能, 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成效。参考文献:[1] 王玉庆. 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变迁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 43(4): 5-9.[2] 曲格平.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提要 [J]. 环境保护, 1988(3): 2-5.[3] 张连辉, 赵凌云. 1953—2003 年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演变 [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4): 63-72.[4] 曲格平.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历程提要(续) [J]. 环境保护. 1988(4):19-24.[5] 张坤民.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 60 年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06): 1-5.[6] 周宏春, 季曦.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 [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5(1): 31-40.[7] 张萍, 农麟, 韩静宇. 迈向复合型环境治理: 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 发展与转型分析 [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6): 105-116.[8] 解振华. 我国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 1-5.[9] 王金南, 董占峰, 蒋洪强, 等.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 70 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9, 32(10): 1636-1644.[10] 郑石明, 彭芮, 高灿玉. 中国环境政策变迁逻辑与展望: 基于共词与聚类分析 [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2): 7-20.[1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R].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12] 吴舜泽, 王勇, 刘越, 等. 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 43(4): 10-11.[13] 吴舜泽, 黄德生, 刘智超, 等. 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 40 年演变[J]. 环境保护, 2018, 46(20): 14-20.China’s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policy development process,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WU Shunze, SHEN Yu, GUO Linqing, XING Jingjing(Policy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100029,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policy. I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of China’ s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policy, and further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China’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ategy and policy in the new period. China’s envir...

篇七: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建国五十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 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更是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总体上看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趋势开始减缓但是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很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还在加剧。在人类即将跨入 21 世纪之时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前进道路上的经验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完成跨世纪的环境保护任务把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环境保护五十年历程回顾

  1、萌芽阶段19491973

  建国初期由于当时人口相对较少生产规模不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大多是局部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

  在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大跃进"时期 特别是全民大炼钢铁和国家大办重工业时 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 1966 年开始的"*****"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处于动乱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明显加剧。在此期间经济建设强调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值不注意经济效益导致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一些新建项目布局不合理一些城市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发展加剧了这些城市的污染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一些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毁林毁草、围湖围海造田等问题相当突出。

  1972 年 6 月 516 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我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会议。通过这次会议我国高层的决策者开始认识到中国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2、起步阶段1973983

  1973 年 8 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 32 字方针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至此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始起步。

  1974 年 10 月 25 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之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也陆续建立起环境管理机构和环保科研、 监测机构 在全国逐步开展了以"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污染防治工作。1973 年 11 月 17 日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卫生部联合批准颁布了我国第一个环境标准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为开展"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提供了依据。1977 年 4 月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

  合下发了《关于治理工业"三废"开展综合利用的几项规定》的通知标志着中国以治理"三废"和综合利用为特色的污染防治进入新的阶段。值此期间60 年代提出的"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概念逐步被"环境保护"的概念所代替。这一时期开展了重点区域污染调查制定全国环境保护规划实行"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为特色的污染防治工作开始实行"三同时"、污染源限期治理等管理制度。

  1978 年 2 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全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正确认识我国的环境形势奠定了思想基础。12 月 31 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第一次以党中央的名义对环境保护工作作出指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迎来了新的曙光。

  3、发展阶段1983199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79 年 9 月五届人大十一次常委会通过新中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1983 年 12 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战略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次会议在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发展阶段。

  1989 年 4 月国务院召开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积极推行深化环境管理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污染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 5项新制度和措施连同继续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 3 项老制度使中国环境管理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次明确提出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随后我国又制定了 《中国 21 世纪议程》 、《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等纲领性文件 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1993 年 10 月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 总结了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工业污染防治必须实行清洁生产实行三个转变即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由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控制相结合转变。标志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方针发生了新的转变。

  1982 年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局。

 1984 年国务院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1988 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并被确定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机构不断加强 反映出环境保护被摆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4、深化阶段1995至今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 可持续发展成为指导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环境保护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 年 7 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跨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这次会议确定了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大举措。全国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重点城市、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1997 年至今中央连续 3 年就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召开座谈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听取环保工作汇报。江泽民***强调环保工作必须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要求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统一监管和分工负责、环保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把环保工作纳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算大帐对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本世纪这几年要抓紧抓好下个世纪也要抓紧抓好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抓紧抓好。

 党和国家领导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 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环境保护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跨世纪的环保目标与措施

  建国五十年来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七大水系、部分湖泊和近岸海域污染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煤烟型为主的空气污染仍十分严重全国 668 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地面水、大气、城市垃圾及噪声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

 从生态环境的总体看 一方保护多方破坏 建设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森林、草原生态功能急剧衰退土地退化问题突出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生物多样性锐减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现象频发。

  我国跨世纪的环保目标是到 2000 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 2010 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 环境清洁优美、 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实现上述目标任重道远必须切实落实以下措施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在生产领域实施清洁生产以最终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在消费领域大力推广绿色消费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

  二坚定不移地完成"一控双达标"任务。一是要把"一控双达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加强规划、 调度和监督检查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 三是要认真执行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按照总量控制的要求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四是要抓紧老企业的污染治理将经济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五是要加大污染源限期治理的力度。

  三认真实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继续抓好"33211"工程等重点城市、区域、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影响人民生活、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景观、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由点及面次第推进使部分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四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继续促进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能源结构加强机动车尾气管理和噪声污染防治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

  五下大力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布并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统一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建设规划》严格监督生态破坏的恢复工作和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工作。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六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统一监督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继续强化环境法制、投入、宣教、科技等 4 个关键环节。

  七继续开拓国际环境合作交流新局面。继续加强多边、发展双边、开拓周边的国际环境合作做好国际环境履约工作积极参加全球环境公约的谈判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八提高环境的执法监督管理能力。各级环保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依法管理环境强化环境法制。提高环境执法队伍的素质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的信息能力、监测能力、执法能力是今后环保工作根本性的任务。

  实施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千秋大业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努力开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再造祖国秀美山川造福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而奋斗。

篇八: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6 章: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1 专业课件

 一、中国环境保护方针1 1、 、 “三十二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1973 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被确定为环境保护方针,写进了 《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 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的试行法。2 专业课件

 “ 三十二字 ” 方针这一方针对起步阶段的中国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 没有回答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以及 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等问题 。3 专业课件

 2. “ 三同步、三统一 ” 的方针1983 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的 “ 三同步、三统一 ”方针 ,是迄今为止一直指导着我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基本方针。4 专业课件

 “ 三同步、三统一 ” 的方针 三同步 :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 (前提,预防为主)、同步实施(关键)、同步发展(目的); 三统一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 专业课件

 “ 三同步、三统一 ” 的方针 1996 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重申了这一基本方针,并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阐述为: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 “ 三同步 ”方针,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实现“ 三效益 ” 统一 。6 专业课件

 二、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1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政策其主要措施包括: 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 "三同时" " 制度(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设施与生产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7 专业课件

 2 2 .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 谁污染、谁治理 ” 政策的全部含义: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 主要目的是促使污染者承担治理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8 专业课件

 2 2 .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污染防治;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9 专业课件

 3 3 .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 三大政策的核心主要目的 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管理,控制和减少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主要措施有 : 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 法规与标准体系 ;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的国家和地方 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 环境管理制度 ,如实行地方各级 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 ;对重要城市实行 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等。10 专业课件

 三、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 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1973  1979 年正式被确认为法律制度。其特点是以污染源为控制对象,以单项治理为主体, 以控制点源排放浓度为目标的法律手段 ,也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础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征收排污费制度11 专业课件

 1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报批的环境法律制度。12 专业课件

 1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3 年9 9 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提出的“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 ,构建了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的管理机制。13 专业课件

  2003 年9 9 月1 1 日以前 : 绝大多数都是建设项目的评价; ;2003 年9 9 月1 1 日以后 : 对规划项目和建设项目进行评价 , 管理方式上实现 :从项目型管理 → 综合型管理的转变从微观管理 → 宏观管理的转变从被动管理 → 主动参与管理的转变1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4 专业课件

 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 ► 贯彻 “ 预防为主 ” 的环境保护政策。► ► 为开展区域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1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5 专业课件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 三同时”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16 专业课件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同时设计 :是要求 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这是 “ 三同时 ” 的第一阶段。同时施工 :是要求完成同时设计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这是 “ 三同时 ” 的第二阶段,目的是保证同时投产。17 专业课件

 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同时投产 :要求完成同时施工的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运行。其中,同时投产的前提是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竣工验收,环保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18 专业课件

 “ 三同时 ” 制度的作用 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生产三个重要环节,使建设项目能够在投产后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完整地体现和贯彻了“ 预防为主 ” 的原则,有效地控制了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19 专业课件

  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同时 ” 制度是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 ,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的实施,并且明确了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和环境行政主管各自的职责,有利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20 专业课件

  是保证治理新污染所需大部分资金投入的法律保证。随着我国法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加强, “ 三同时 ” 制度的执行率逐年提高。在防治环境污染资金投入上, “ 三同时 ”是主渠道,全国执行 “ 三同时 ” 项目的投资也在逐年提高。2 、 “ 三同时 ” 管理制度21 专业课件

 3 3 、排污收费制度2003 年7 7 月1 1 日,正式实施《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 ,这意味着我国已实施 20 多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22 专业课件

 3 3 、排污收费制度收费方式:

 从原来的超标排放收费改变为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实行排污即收费与超标收费并存的方式。23 专业课件

 3 3 、排污收费制度多因子收费:

 在同一排污口不再仅按收费额最高的一种污染物计征排污费,而是视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分别计算,叠加收费( ( 根据我国国情,最多不超过三项) ) 。24 专业课件

 3 3 、排污收费制度排污金额向接近或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转变。在征收和使用上,严格实行 “ 收支两条线 ” 原则。将排污费的征收范围扩大到了个体工商户。25 专业课件

 队 广州市环保局执法监察支队 排污收费公告 http://www.gzepb.gov.cn/zwgk/gs/ypwfgg/26 专业课件

 1989 年5 5 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推出的管理制度是中国环境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对策的新发展。新的管理制度弥补了原有三项制度的不足,明确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确立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大了污染治理的力度。“ 新五项 ”27 专业课件

 “ 新五项 ”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28 专业课件

 4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制度. .29 专业课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通过目标责任书确定了一个区域、部门环境保护 主要责任者 和 责任范围 ,运用定量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理办法,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和决策者的政绩考核内容 ,纳入到各级地方政府的任期目标之中。30 专业课件

  有利于加强各级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在决策层次落实 “ 三同步,三统一 ” 的环境保护方针。 有利于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与协作、齐抓共管,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环境保护。 有利于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督。 有利于由分散的单项治理转向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大环境的改善。 有利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机制。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作用31 专业课件

 ① 制定阶段 。各级政府根据环境目标的要求,建立指标体系,制定责任制的具体内容。② 下达阶段 。以签定责任状的形式,责任目标正式下达,将各项指标逐级分解,层层建立责任制,使任务落实,责任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运行程序32 专业课件

 ③ 实施阶段 。责任单位按各自承担的任务,分头组织实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定期调查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责任目标的完成。④ 考核阶段 。责任书期满,先逐级自查,后由政府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处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运行程序33 专业课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所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就是把城市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城市生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的环境问题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综合的对策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控制,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4 专业课件

 与目标责任制具有相同历史背景、相同地位和作用的一项城市环境管理制度,城市政府是制度的执行主体,环保部门的职责是指导和监督 。因此,这项制度是城市政府统一领导负总责,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的管理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35 专业课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 《 关于印发 〈“ 十一五 ”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 〉 和 〈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管理规定 〉 的通知 》(环办 〔 2006 〕 36 号)的要求, 所有设市城市均须开展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调查 ,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按照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质量规范进行调查,地方政府应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总局在广州举办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培训班中也明确了调查结果得分将纳入考核总分,并在 《 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 》 中公布。36 专业课件

 案例: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表 定量考核结果汇总表 2010 年http://www.gzepb.gov.cn/hjgl/sqsyck/201104/t20110411_66409.htm37 专业课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关于开展 2007 年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调查的紧急通知( 2007- - 12- - 12 )38 专业课件

  API 指数≤100 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 03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出入境水质变化 6 污染控制K 01 清洁能源使用率 02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39 专业课件

  04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 11K 06 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强度吨/ 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吨/ 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烟尘排放强度吨/ 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吨/万元40 专业课件

  15 环境管理G 01 环境保护机构建设16G 02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41 专业课件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向 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 必须首先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经审查批准发证后,方可按照排污许可证上规定的条件排放污染物的环境法律制度。它 是在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对排污者排污的定量化 。42 专业课件

 排污许可证制度 我国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试行的,1988 年3 3 月国家环保局颁布 《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 ,1990 年后在 17 个城市试行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43 专业课件

 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的 实施程序 包括: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 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44 专业课件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排污申报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也是一项 法律规定的管理制度 。 排污申报主要任务是要掌握排污现状和排污规律,作为分配排污负荷、确定污染物削减量预计出去削减措施的前提和依据。45 专业课件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排污申报的主要 内容 包括:

 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 ; 生产工艺、产品和材料消耗情况 (包括用水量、用煤量等);污染排放状况 (包括排放种类、排放去向、排放强度); 排污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 ; 排污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平面示意图 。46 专业课件

 排污单位申报登记 不执行排污申报登记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罚款的行政处罚。2000 年国务院发布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规定: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有关 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 的,可以处1 万元以下的罚款。47 专业课件

 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 是发放和管理排污许可证的核心工作 步骤如下: 确定发放排污许可证的范围 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值 分配排污总量负荷48 专业课件

 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 排污单位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排污申报登记表申请 《 排污许可证 》 。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的指标核准排污单位的排污量。对不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颁发 《 排放许可证 》 ;对 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 ,颁发 《 临时排放许可证 》 ,并限期削减排放量。49 专业课件

 许可证的申请、审批和颁发 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包括五个方面:排污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污口位置和排污时间。 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由当地环境保护行...

篇九: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2 年 8 月 10 日批准,9 月 16 日公布)

 新华社北京 9 月 16 日电

 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接受了会议通过的文件,并签署了两项公约。这不仅是我国在国际上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联合国环发大会精神,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川报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应采取的 10 条对策和措施。具体内容是:

  一、实行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仍然沿用着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会造成对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使发展本身难以持久。因此,转变发大战略,走持续发展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为此,必须重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私实施发展战略时,要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切实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人国吴经济和社会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有关的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各级政府预钾,确保其实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严格执行产此政策,淘汰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在项目建设中,必须严格按法律规定,先评价,后建设;在考核各地经济工作和千部政绩时,不但要看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盆。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

  当前,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工业生产。工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是主要原因。为此,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技术起点要高,尽量采用能耗功耗小、污染物排放垃少的清洁工艺;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实行资源优比配悦;谷级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项目时要严格把关,凡是采用落后工艺、布局不当、污染环坤碗 L·。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工业污染防治要提倡区域综合治理和集中控制,提高规模效兰:要坚持引导和限制的原则,积极防治乡镇企业污染,严禁对资源乱采滥挖;大力开展综岔叫罚,巍大限度地实现"三废"资源化;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要明确企业冶埋污染眨寅汗,坚持"污染者付费n 的原则,不允许企业向社会转嫁污染换取自身的高效益。广泛叶发之谆"请洁文明工厂"和 "用;保先进企业"活动,努力建立现代工业新文明。

  三、深人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

  尽快改变城市环境污染面貌,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改革开』、妄安人民生活水平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继续实行以工业污染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谷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是:治理烟尘污染,普及工业与民用型煤,限制原煤散烧,大,霍行集中供热和联片采暖;衬城市污水要逐步实行清污分流、污水截流和集中处理,开 7,茬刊收利朋;广泛开展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尽快改变垃圾围城的礼二此格控制工业与交通噪声污染:新灭建设和老城改造,应把集中供热、燃气、园林绿止、,J:戏印污水处理等统一规划,配套建设:

  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

  为履行气候公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最有效的清廷注节约能源。目前,我国单位产品能耗高,节能潜力很大。因此,耍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落实节就措施;逐步改变能源价格体系,实行煤炭以质定价,扩大质最差价;加快电力建设,提高煤炭转换成电能的比重;发展大机组,淘汰、改造中低压机组以节能降耗,实现能源部规划的""o1no)竿全国供电煤耗每干瓦时比 19 叨年降低 60 毛"的 li-r;逐步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比例;鼓励城市发展煤气和天然气以及集中供热、热电袄。,拜把优质煤优先供应城市民用。要逐步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水电钵飞它刀连设,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就浑

  五、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壤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农业上壤和桑叭喧气注散二;;、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土地和森林资源保护,改尘叫扔我三代",枣铬吃和森林覆盖率低的状况,足一项紧迫和长朔的任务。国家相地片要逐@i.培孔坷王全。,嘎树道林和培育森林的投入,并且调动礼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筹集。釜·,,玫上、造林步伐;坚持以法治土、治林,认真执行采伐限额,加强农田、林政私林地管差·键扛」礁改良和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我国的生物资源极为芋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茫,,、·、:尧·夕该加快查明我国的生物资源家底和濒危物种现状,迸一步加强对生物多 t 兰飞"@天开。,理利用。要逐步扩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加强建设和管理;要有汁划地逢 t-@封。,耗二让注优良家禽、家畜、作物、药物良种和缓充中心;切实抓好物种和遗传摹沃"托厂红二,[。·,·洱加强出口管理。开展对生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合理开发和利咐;何天。:坛·,,三乙为稀动植物的行为,要依法严惩。

  六、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解决环坑与发展问钮·银私刊了路在于依帛科技进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部要针对本地伏、本行亚件在昭主要环境问题,积极研究、开发或引进无废、少废、节

  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筛选、评价和惟 l"环境保护适用技术。为此,要更多地增加这万面的投入。为了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现灰的污染防治能力,必须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要把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嘿领域,开发和惟广先进实用的环保装备,积极发展绿色产品生产,建立产品质世标准体系,提高环保产品质量。各级汁划、科技邯「J,要充分支持污染防治和白然保护的示范工程和示范区建设,在项目和资金安排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七、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随着经济忙刊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强,企业经营机制也在逐涉发七泛比

 闲此,各级政府应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保押环境的目的,按照资源有偿使叫刊,。·萤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埔税的研究;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歹/、,夫经济核卵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哎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制定不同行业污夹刁,戈 F 叼眼际准,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促迸企业污染治理达到国家和地厅规定的要,:;·;;":。。。治理,废物综合利用和日汗保护等公益性明显的项目,要给予必要呐税收、1,;论,。"·俗亢娶:诧吸收和利用外资时·要把环境保护工程作为同时安排的内容,引进项叫 n"r·要:;;;;"=,,引 1·防门,染同找逗积移,

  八、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衡世社,迁十优夫";"惹茂闷重要标志。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一项长期仔夸

 各我宣传即「]柳广播、电视、报刊等单位要把环境保护宣传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经常性的任务,人胀佣俄地什、传环保方针、政策、法规和好坏典型,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都要重视环境教育·休。1,、叫、/I":仙幼儿园中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办好大中专院校环保专业。各级党校、干校也要川州叶 l"枚仟,提高各级干部对环发问题综合决策的 能力。

 九、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我国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榔·仪人行根的情况下,健全管理机构、依法强化管理是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荷牧卜股,也肚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中一条成功的经验。发达国家"经济靠市场、环保甲政们"1 卜勺订益经验应该借鉴。在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呐丛小职恍将也显突出。因此,要健全和强化环境管理体系·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但不能放松付环保的审批要求。认真总结《环保法》实施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 ·堆飞叩环墒保护法规和标准;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支持环保管理部门依法行使监督权力,做利门"认必伏、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继续积极惟行各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全面加强环城俏 s<\<

  十、参照环发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21 世纪议程》是在全球、区域和各国范围内文现 T、铲绅伐爬呐行动纲领,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可对我国的环境与发展提供芍侨公劣·同务院环委会组织有关部 1 刀制定环城与发展的行动汁划,经综合甲衡忻纳入到"八 1 八"几;;乍和"九五"计划中付诸实施。

推荐访问:我国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 保护环境 我国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