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9篇

发布时间:2022-10-06 08:10:05 浏览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9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全国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关于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一 常尚文,女,汉族,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77年参加工作,198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9篇,供大家参考。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9篇

篇一: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关于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一

  常尚文,女,汉族,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77 年参加工作,1983 年从事教育工作。兰炼二小校长,兰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三届兰州市小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教育学会兰州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教师协会理事。她以创建品质学校为己任,勤勉敬业、锐意创新、严格管理、砥砺奋发,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将兰炼二小打造成了甘肃小学教育的领跑者。作为优秀的教育管理者,作为学校的领头人,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锐意进取,不断超越,成就业务精英。

  她从事教育工作 30 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在首届兰州教育发展论坛、甘肃省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论坛、兰州市首届体育工作论坛、兰州市首届小学校长沙龙、全国名校长发展研修班上做大会专题交流;数十几篇论文发表并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主持的课题《通过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被甘肃省教科所立项确定为“十五”省级课题,并于 2009 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参与研究的课题《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获省级成果鉴定二等奖;论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创新素质》获首届中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

  二、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造就精英队伍。

 “一名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她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潜心琢磨、认真研究,确定了兰炼二小的办学新理念、办学思路,明确了兰炼二小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她充分认识到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要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得发展老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她提出青蓝、新秀、名师“三大工程”,出台《兰炼二小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办法》,制定《兰炼二小新秀、名师、首席考核评价表》。通过梯次培养,已培养出一支教育观念新、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研型教师队伍。

  作为校长,作为学校唯一的中学高级教师,她通过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等形式参与教学,诊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指导课堂教学,提升全校教师教科研水平。在她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学校有 70 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各类课堂教学教学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300 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其中有 50 多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她本人也多次获指导奖。

  在她的努力下,学校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学校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示范校”“全国经典诗文诵读示范校”“国家三八红旗集体”,连续三年获得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还被确定为“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校”“全国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校”“全国青少年英语示范读写基地”,曾分别承办甘肃省小学数学、小学语文 4 次论坛活动,甘肃省首届机器人大赛暨全国第六届机器人大赛(甘肃赛区)比赛活动,迎接了来自北京、广州、青海及省内各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界的一致好评。

  三、务实开拓,关爱学生,勇做教育楷模。

  作为校长,她倡导全体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他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高情商的培养,关心学生的生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近几年来,全校2000 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硕果累累,学生足迹遍布世界、祖国各地。

 她本人也获得骄人的成绩:

  被评为石化公司双文明标兵,兰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关心和支持兰州市体育业余训练工作优秀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奖,“爱国教育最佳园丁”,全国少年儿童“科技之星”优秀工作者,“全国创新作文教学突出贡献奖”, “全国作文教育名校长”,“推动经典诵读突出贡献校长”,获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优秀组织奖,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优秀组织奖, “全国科教先进校长”,“全国最具影响力名校长”,“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

  热爱教育事业的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负责精神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立志有恒、开拓进取,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努力着!

  关于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二

  脱下绿色的军装,放下手中的钢枪,携着一身浩然正气,走向三尺讲台。把真情和威严融合成一片哨声,倾洒在校园的绿荫场上。

  参加工作十四年来,担任体育教师 12 年,把一个军人的素质标准潜移默化的传输到每个莘莘学子的身上,要求达到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品质优良。使海青小学的体育运动生龙活虎的展现给全乡的师生。

  体育工作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驿站,也是体现我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工作中,我坚持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规;我热爱那运动场上嬉戏的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平正确对待,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我在工作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尽力与同志搞好关系,相互帮助,维护学校荣誉;对自身的要求也不放松,树立体育教师的形象,规范衣

 着,普通话教学规范健康,举止文明有礼貌,严格要求,注重身教。对自己的要求力争达到最好。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和场地。在备课中我合理的安排教材,从基本体操、走跑、投掷技巧、球类游戏、对抗与角力、武术、韵律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等,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

  在体育课中我对低段学生主要是体育兴趣的培养,安排了各种游戏来引导学生如何上好体育课;中段学生我主要是将教材融入游戏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高段学生我主要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技能技术水平来开展教学。我每备一堂课就先备场地,再备器材,然后活用场地器材来备教材。学生经常问我“姜老师今天的体育课上什么”这说明我的课堂教学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我也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阳光体育,全民健身,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在我校搞的风风火火。每个学生都自觉的加入到“校园方程式”活动中来。增强体质的同时,开发智力、培养作风、陶冶情操。

  花开总有蜜蜂来。取得成绩后,得到了领导和同仁们的认可。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得到了经验推广。多次担任全乡的体育教研任务,并且每次都收到了良

 好的效果。那种满足感唆使我更加努力探索,勤于实践。同时积极参加县进修校组织的各项体育培训活动、竞赛活动,渴求知识的填补和给予。并在长岭县**年体育教师器械体操竞赛中荣获个人全能二等奖的殊荣。在**年——**年局组织的教师培训中担任体师班的体育委员一职,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并且荣幸的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这些还不是理想中的小学体育,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注重特长培养、培养特长,为中国的体育事业输送力量。普遍学习,多元操作,科学锻炼。使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身体、聪颖的头脑、灵活的技巧,柔韧的耐力,为海青的体育事业撑起一片蓝天!

篇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2020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5 5 篇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2020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1 偶然间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一篇记录张桂梅事迹的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我被深深的感动,同时也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支持这位看起来饱经沧桑女士愿意为了山里的女孩们能够上学付出自己的一切。同时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创建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且让 1600 多名女孩成功走进了大学,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其中不乏全国顶级的大学,有浙大、武大、川大等。

 事迹的来源是央视的《面对面》,在节目中主持人对张桂梅做了采访。先来看一下张桂梅其人(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女,满族,1957年 6 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院长,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这些内容是她众多人生经历中的一小部分,但这是最令我感动的历程。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是全国惟一一家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这里招收的学生全部是华坪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 年,全校共有 118 人参加高考,600 分以上有 10 人,一本上线 48 人,本科以上有 109 人,综合上线率达 100%。建校 12 年以来,有 1645 名女孩从这里走出了大山,多名毕业生进入名牌大学。这是一份多么伟大的成绩,但每一个伟大的成绩背后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

 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01 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从 2002 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事情的转机出现在 2007 年作为党的 17 大代表参加党代会期间,一名记者在她裤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资 200 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

 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 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2020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2 爱托起贫困山区孩子读书梦 “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群众对我的支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一腔热血情洒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圆了山区女孩的读书梦,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出新的篇章。

 张桂梅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楷模”等荣誉。

 创办女高 圆山区女孩读书梦 初秋的华坪县城凉意沁人。凌晨 5 点,天空还一片漆黑,位于华坪县“儿童之家”孤儿院内,张桂梅宿舍的窗子已经发出微弱的灯光。20余分钟后,灯光熄灭,随着一声关门声响,她匆匆出门,前往相隔几里远的华坪女子高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十几年来,无论严寒与酷暑,张桂梅的这一习惯始终未曾改变。

 15 岁时,张桂梅随支边的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随后在丽江教育学院(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书,毕业后与丈夫一起到大理任教。丈夫突然病故后,她孤身一人来到华坪县民族中学,成为一名普通老师。教书育人过程中,张桂梅渐渐发现,当地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有一次,她去家访的途中,认识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由于家里贫困,女孩想继续求学,但父母却打算让她嫁人。

 听了小女孩的话,张桂梅心如刀绞。“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承担。”“不行,彩礼钱我们收了,再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吗?”张桂梅的努力劝说并没有打动孩子的父母,这件事成了她的心病。此后,她萌生了创办女子学校的想法。张桂梅说,她想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让她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要创办学校十分艰难。回顾学校成立之初的场景,华坪女子高中老

 师罗梦华至今难忘。据罗梦华介绍,一栋孤零零的房子矗立在一块四周长满荒草的空地上,这就是最初的华坪女子高中。

 为了筹集办学资金,曾经身患重病的张桂梅,每到寒暑假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四处募捐。有一次,她去企业募捐,人家就放狗追她。筹集资金建学校的过程中,张桂梅常常委屈地哭,但哭完了又继续咬牙坚持。

 2008 年,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女子高中终于建了起来,教学楼的墙上贴满了每一笔捐款的来源。学生的课本、住宿、校服都是免费的,张桂梅的愿望得以实现。

 用爱浇灌 一腔热血育新苗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作为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心中有“大家”,唯独没有自己。

 1997 年 4 月,张桂梅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疾病,腹腔迅速膨胀,疼痛难忍,几次晕倒在讲台上,可从来没有请过一天病事假。十几年来,她做了两次大手术,但当她额头前的包块需要做手术时,她怕影响记忆无法工作而拒绝了。

 “县长,我想求您一件事可以吗?”2017 年,生病住院的张桂梅躺在病床上,对前来探望她的华坪县县长庞新秀问道,“您能不能先把我的安葬费提前批给我?我要在活着的时候,看着这些钱都用在孩子们身上。”张桂梅的请求让庞新秀鼻子直发酸。

 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老来无子,张桂梅孑然一身,笑对自己的一切不幸,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为了保障学

 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她毅然将自己获“兴滇人才奖”所得的 30 万元奖金捐出;她把自己的工资卡交给学校财务,让财务在学校支出方面该怎么花就怎么花。在她的感染带动下,女高老师们也纷纷效仿,学校放假时,他们自愿护送偏远山区的学生平安回家…… 虽一直疾病缠身,可是张桂梅依然坚持家访。10 年来,她走遍了丽江市的一区四县,行程近 10 万公里,探访了 768 名学生的家庭。常年走在艰险的山路上,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还险些掉下悬崖,也有次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在家访过程中,张桂梅还多次将自己的衣服、钱物送给学生家长,并向山区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为学生安心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一名党员,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对女高的每一名学生负责。我送出去一个女高学生就是实现了一次教育扶贫。”张桂梅说。

 张桂梅在教室内向学生了解学习情况 赤子情怀 书写校园新篇章 在华坪女子高中的校园里,到处充满着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顶天立地代代相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各种口号标语遍布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做主要是让老师和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张桂梅解释。不仅如此,学校每周还组织老师和学生开展一次重温入党和入团誓词。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张桂梅始终把教学生做人和品德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在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学中占很大的比例。张桂梅告诉记者,学校就是要通过感恩教育,让学

 生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自从两个女儿当上教师以后,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届女高学生周云丽姐妹,同时考上了大学并圆了教师梦。周云丽父亲说,孩子如今自立了还可以贴补家里,家里生活也变得好起来。

 尽管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张桂梅从不允许毕业生回学校看望。“我不要她们对我和学校感恩,她们要感恩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我的责任,我尽到这个阶段的培养责任就行。”张桂梅说。

 在张桂梅以及女高所有老师的艰辛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捷报频传。2011 年 6 月,首届参加高考的 96 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综合上线率达 100%,在丽江市当年的高考综合成绩中排名第一。此后,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学成绩更是大幅提升。2019 年高考取得了本科上线率 99%、综合上线率 100%的好成绩,最近 3 年全市排名始终保持在第 1 名。

 2020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3 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 张桂梅同志命运坎坷,但无论身心如何困苦、处境如何艰难,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信仰,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贫困山区的无限深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1998 年 4 月,她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 20 多年来,她始终爱党、护党,忠诚于党。

 她对党忠诚! 熟悉张桂梅的人都知道,任何人都不可以在她面前说党委政府的不好、

 说共产党的不是。她反复说:“你们可以说某个干部不行,但绝不可以说共产党不好。如果没有共产党,哪儿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样一句话,她讲了 22 年,不知有多少遍,她说还要继续讲下去。

 她对党感恩! 2000 年,在领取劳模的 5000 元奖金后,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随时可能撒手人寰,把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2015 年,她将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荣誉证书,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党组织,全部保留在县档案馆里。别人问她怎么舍得,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她对党信赖! 2008 年华坪女子高中创建后,她把党的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教育育人,实行红色教育统领校园文化的教学模式。建校初期,由于山区条件艰苦,加之她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完全适应不了,不到半年,17 名教师就有 9 名辞职离去,教学工作近乎瘫痪。现实虽然让她始料不及,但也意外发现,留下来的 8 名教师中,有 6 名是共产党员。这也启示她,有党员,就要有党组织,有党组织,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此,张桂梅心中有了底气,脚下有了力量。她迅速把6 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名篇,大家眼里泛着泪花,紧握右拳向党旗保证: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学校党支部很快成立起来,从此女子高中就有了“主心骨”,学校建设翻开了崭新一页。10多年来,她开创并坚持“五个一”党性教育常规活动,全体党员一律

 佩戴党员徽章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党员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女子高中第一届学生都清晰记得,第一天唱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女子高中一大办学特色,“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成为了女子高中始终不变的办学宗旨。对此她说,我们就是要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外,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她用一言一行、心血汗水、无疆大爱,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把一生全都给了党。

 牢记宗旨,为民奉献一辈子 20多年来,张桂梅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持为民情怀,保持着铸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1975年 12 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在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张桂梅放弃了在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从此,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越走越偏、越走越苦。来到...

篇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ldquo;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一、 于漪同志 事迹简介:

  于漪, 女, 汉族,

 81 岁, 中共党员,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 特级教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9 年的教育生涯, 无私奉献、 执着探索, 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 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立体化施教, 全方位育人, 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做好传帮带。

 她的教育理念、 教育实践、 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9 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于漪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于漪, 1929 年 2 月 7 日出生, 196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自从 1951 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 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 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 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 全国“三八” 红旗手、 “五讲四美为人师表” 优秀教师、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 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五次获上海市 “三八” 红旗手称号, 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

 历任第七、 八、 九届市人大常委, 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 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 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 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

 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 牢记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身 体力行, 始终不渝, 以高尚的师德修养、 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塑造了一位忠诚于

  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她的教育理念、 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 , 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育人是一代师表, 教改是一面旗帜。

 ” 教育部原副部长、 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 概括了 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 高尚的师德风范, 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 以人为本。

 于漪认为, 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 以德为先,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 首先是“传道” 。

 59 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 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 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

 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

 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 2000 节公开课, 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 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 所折服, “是一种优美的享受” 。

 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 传播, 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积极体现师生互动, 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

 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 在于老师热情鼓励、 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 ; 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 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 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 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 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 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 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

 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 而且语文成绩很差。

 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 不仅爱上了语文, 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

 她班上先后来过 4 位口吃的学生, 在于漪的帮助下, 口吃的毛病改掉了, 更重要的是树立了 学习的信心, 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 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

 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

 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 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

  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 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 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 、 《兴趣· 感情· 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 对活跃语文教学,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 立人为先, 教会学生做人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色彩, 更充满了使命意识。

 对于漪来说, 教师既是一种职业, 更是一种人生理想, 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

 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

 浇花要浇根,

 育人要育心。

 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培养信念, 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 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当时 4 个班级的学生共 372 份抽样问卷结果看, 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 5%。

 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

 同时, 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 的意识, 今日学生, 明日人才。

 因此必须从今日做起, 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

 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 的意识, 把“学知识” 和“学做人” 结合起来, 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 的系列教育, 并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 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于漪对每个学生都满腔热情。

 1975 年, 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 当时, “**” 尚未结束, 受到社会不良影响, 全年级11 个班级, 几乎都是乱班, 打架、 偷窃、 倒卖粮票, 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 搅得全校 52 个班级无法上课。

 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 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男的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

 派出所公安干警几乎天天来。

 于漪接手后, 认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

  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因此, 她坚持说服教育, 正面引导。

 向全年级同学宣讲:

 一个没有理想、 没有信念、 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

 她每周坚持带领学生学理论, 学历史, 坚持讲理想、 讲信念。

 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并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培养课外兴趣。

 告诫学生:

 “光明总会到来。

 现在抓紧学习,将来国家总需要建设人才。

 ” 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 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1977 年, 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 竟然 100%考上了大学, 这即使在今天也是罕见的。

 数年前, 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 的大讨论, 同时举行了“我心目中的老师” 征文活动, 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这一栏目里, “于漪” 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也是评价最高的。

 这充分说明了于漪老师铸中华教师之魂的精神感召力。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 让于老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视点上。

 她认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 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因为今天的学生质量, 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

 于老师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 深深的爱着她的事业和她的学生。

 她教学生学习, 更教学生做人, 当年的学生, 今天的上海市文广集团副总裁、 《新民晚报》 总编胡劲军后来感慨的说:

 “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

 ” 2002 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金杯得主王运丹大年初一向于老师表示感谢, 当年正是于老师给他树立了 “国家建设需要人才” 的人生目标; 今年, 她的学生曹中柱因为“敢坐火山口” , 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 多次被媒体报道。

 曹中柱衷心感谢着于老师, 他说:

 “于老师教学生, 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

 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 要敢于负责任。

 ” 这是她立民族教育之根的生动反映。

 三、 开拓创新, 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于漪老师是一位时代感强、 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 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 在某种意义上说, 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一直引领着近几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她认为,“时代在前进, 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 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 因为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

 因此, 作为教师必须克服浮躁,登高望远, 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 指导今天的教育。

 勤于学习,开拓进取, 努力奋进, 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是她的追求的目标。

 为此, 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

 达到三个“制高点” , 做到三个“瞄准” 。

 三个“制高点” 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始终把培养现代的合格公民放在首位,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 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战略的高度; 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 显示民族的志气和自尊, 显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

 做到三个“瞄准” , 就是瞄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 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之才; 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 从严治学, 发奋图强, 教出水平; 瞄准国内、 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 博采众长, 力求少走弯路, 教出特色。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 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

 1978 年提出的“教文育人” 和 1996 年倡导的“弘扬人文” 的主张, 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她的“教文育人” 的思想, 以“全面发展的人” 为培养目标, 构建了以“思维训练” 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 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 型教育到“语言——思维” 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

 面对 21 世纪信息革命的时代, 于漪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为语文教育提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她的“弘扬人文” 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 即丰富和完善了教文育人的思想, 又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 的转变。

 四、 呕心沥血培育新秀, 一生奉献不图名利

  在于漪老师的心目中, 教育是一块圣土。

 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 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 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于漪老师深刻体会到, 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 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

 因此, 在学校发展中, 她最关心的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 方法, 就是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 教研组集体培养、 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 于漪老师共“带教” 100 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 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 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 涌现出了一批象程红兵、 陈军、 王静波、 王缨、 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 这当中凝结于漪老师大量心血。

 如果要问于老师听过多少位青年教师的课, 恐怕她没法说清,但她在每节课后的评课中对教材的分析讲解, 对上课教师驾驭课堂的指点是那么清晰、 独到与深刻, 被青年教师誉为“活的教育学” 。

 在于老师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 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 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 可谓“桃李满天下” !

 50 年代, 于漪老师扎着长辫走进了中学任教, 她以刻苦的钻研, 耕耘在三尺讲台; 以求实的坚韧, 播撒着智慧的良种。

 60 年代于漪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的风风雨雨中, 她始终坚持教育, 坚信中国需要教育, 教育将成就中国。

 70 年代末, 于漪老师以厚实的功底, 数以上百次的公开课和论文专著, 以她高尚的师德, 被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80 年代, 于漪老师在教学与管理的岗位上, 以远见卓识, 构筑了 学校的人才高地, 使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90 年代以来, 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 使于漪老师引领着时代的发展, 成为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拉开了帷幕, 于老师飞往北京参加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审定, 作为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 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教材审查中, 于老师又是唯一的一名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的审定专家。

 于老师还是华东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她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 她在华东师大的礼堂里为老师们作“今天怎样做教师” 的讲座, 也为老师们传授语文教学的“真经” ; 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 浙江等地讲学, 传授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 她还是上海市白玉兰的远程教育网客座教师; 为云南思茅地区、 红河地区、 三峡库区、 **等地老师们讲授她的教育理念、 教学经验和她对教育的那片赤诚的爱, 她走出上海, 为全国教育服务。

 近些年来, 她还不断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 自我提高。

 她主编的《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 (共 18 本)

 已经出版; 她主编的《现代教师学概论》 已经教育部审定, 作为全国教师职后进修的材料。

 她还撰写了《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 、 《为人师表要德才兼备》 等文章; 《于漪文集》 六卷本也已正式出版, 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 是第一位中学教师出版文集。

 因为她的努力, 中国教育发展史宝库中, 又多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在上海东方电视台为庆贺于漪从教 50 周年所拍摄的专题片中, 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青春是无价宝, 教师要对他们千百倍的珍视, 千百倍的关心。

 ” 几十年来, 于漪老师牢记党的宗旨, 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与责任, 孜孜不倦、 上下求索, 让自己的生命和历史的使命结伴同行, 在事业的奉献中提升思想、 净...

篇四: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楷模 丁海燕 老师先进事迹介绍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在旬邑,有这样一名共产党员,她用 34 载坚守点亮山区孩子的心灯,用 34 载坚守铸就立德树人初心,用 34 载坚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用 34 载坚守传承和弘扬马栏精神。她就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三寸粉笔、三尺讲台育桃李,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师魂的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党员教师——丁海燕。

 丁海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最美乡村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咸阳市劳动模范、咸阳市优秀共产党员。丁海燕是旬邑县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她扎根山区教育奉献青春,她带动全县教师争做时代标兵,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1.信念坚定 坚守山区教育 34 载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距离旬邑县城 80 公里,地处马栏山区,沟大壑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教师们都不愿去。1986 年 2 月,19 岁的丁海燕在这里当起了代课教师,她带着父亲“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嘱托,一呆就是 34 年。这 34 年间,有外出道路不便的困扰、有工

 资低生活困难的经济压力、有一个个同事调走的落寞、有一个个学生毕业离开的寂寥、更有患病疼痛的折磨,可她以校为家,依然坚守。她坚守得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服务家乡教育事业、为马栏山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执着信念,坚守得是一名共产党员教师“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根粉笔写春秋”的初心使命。

 2.善于奉献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丁海燕初当代课教师时每月工资 33.5 元,直到 2002 年转为正式教师时每月工资也就 300 多元,当年她连报考电大的 300 元学费都艰难的拿不出来。可她无怨无悔,正如她说的,“我爱学生,也爱这个职业,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就做好平平常常的事。”“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句话‘一朝起宏愿,终身甘清贫’,自那以后这就是我的座右铭。”多年的辛勤工作,丁海燕积劳成疾,2004 年她罹患严重的双侧乳腺纤维瘤,她拒绝了医生提出的住院治疗建议,一直以药物治疗,家人劝她请假休息,她说:“当老师谁没个职业病?颈椎反曲,腰椎突出、膨出,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没事。”包括丈夫外出开长途汽车,她把年幼的女儿用布条拴在宿舍,坚持站在讲台上,行走在学生中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这种甘于清贫、不计得失的坚持,正是一名共产党员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片赤诚之心。

 3.立德树人 培养建设祖国栋梁

 马栏当地村民来自九省十八县,生活习惯差异巨大,一些孩子行动懒散,语言粗俗,不讲卫生,丁海燕充分利用品德课、语文课及班队活动,对学生反复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余,还把“顽固分子”“强行”按在盆里,给他们洗头、洗脸、洗脚,在她的言传身教和督促下,孩子们身上的“野气”少了,语言文明了、行为规范了。丁海燕把学生视为己出,在耐心说服教育之外,用爱心无微不至地感化学生,孤儿学生接受过她得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吃过她做的饭,为路远的学生烤过打湿的鞋袜,把冻伤的小手捂暖和过,孩子们动情的叫她“老师妈妈”。丁海燕在教学上从不惜力,舍得花心思,她编儿歌、做游戏,教低年级学生学识字和算术;她把一篇篇课文变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她走访当地群众和老红军,编写红色校本教材,为学生一遍遍讲马栏革命故事,不断地传承着红色基因;节假日,她翻山越岭、爬沟过河,往返好几公里到学生家里家访谈心、辅导功课。20 年来,她所任教的村子考入大专及本科院校的学生有 40 余人,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栋梁之才。

 4.示范引领 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丁海燕坚守岗位做奉献,师德高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帮助和带动更多教师成长、坚守。有老师请假,丁海燕就代他们上课带班;尤其在如何了解孩子、

 如何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她绝对是倾囊相授、手把手教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对当地情况不熟,开展教育扶贫有困难,她就带着她们逐一入户家访,一起扶贫济困;对外地来的年轻教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在精神上经常加油鼓励,留住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扎根山区教育的心。这些年走来,和她并肩坚守山区教育的还有坚守了 20 年的党员教师刘相奇、王世成、李广喜等,坚守 10 年的青年党员教师张博,其中,刘相奇荣获“咸阳最美乡村教师”,张博荣获“旬邑县最美乡村教师”。

 丁海燕从教 34 年,党龄 33 年,任代课教师就有 22 年。尽管工资不多,病痛缠身,但作为共产党员的她,信念坚定,始终如一,她说:“当看到这些山里的孩子一拨一拨健康成长,离开学校,飞向更广阔的天地时,我由衷地感受到身为人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为了让这些孩子们不再像父辈那样在贫困中挣扎,我一定要做好深山里的红烛,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

篇五: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一、于漪同志 事迹简介

 于漪女汉族 81 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 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9 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于漪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于漪1929 年 2 月 7 日出生196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自从 1951 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 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五次获上海市 ‚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

 2 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臶‛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臶。‛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59 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 2000 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 4 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

 3 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色彩更充满了使命意识。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浇花要浇根, 育人要育心。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当时 4 个班级的学生共 372 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5%。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同时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的意识今日学生明日人才。因此必须从今日做起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的意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的系列教育并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于漪对每个学生都满腔热情。1975 年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当时‚**‛尚未结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全年级11 个班级几乎都是乱班打架、偷窃、倒卖粮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搅得全校 52 个班级无法上课。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男的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派出所公安干警几乎天天来。于漪接手后认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

 4 相信他们会改变的。因此她坚持说服教育正面引导。向全年级同学宣讲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她每周坚持带领学生学理论学历史坚持讲理想、讲信念。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并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课外兴趣。告诫学生‚光明总会到来。现在抓紧学习将来国家总需要建设人才。‛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1977 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竟然 100考上了大学这即使在今天也是罕见的。

 数年前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大讨论同时举行了‚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活动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一栏目里‚于漪‛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也是评价最高的。这充分说明了于漪老师铸中华教师之魂的精神感召力。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让于老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视点上。她认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于老师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深深的爱着她的事业和她的学生。她教学生学习更教学生做人当年的学生今天的上海市文广集团副总裁、《新民晚报》总编胡劲军后来感慨的说‚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2002 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金杯得主王运丹大年初一向于老师表示感谢当年正是于老师给他树立了‚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的人生目标今年她的学生曹中柱因为‚敢坐火山口‛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多次被媒体报道。曹中柱衷心感谢着于老师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这是她立民族教育之根的生动反映。

 三、开拓创新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于漪老师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5 一直引领着近几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她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克服浮躁登高望远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是她的追求的目标。为此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达到三个‚制高点‛做到三个‚瞄准‛。三个‚制高点‛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始终把培养现代的合格公民放在首位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 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战略的高度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显示民族的志气和自尊显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做到三个‚瞄准‛就是瞄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之才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从严治学发奋图强教出水平瞄准国内、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力求少走弯路教出特色。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 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 1996 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她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面对 21 世纪信息革命的时代于漪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为语文教育提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她的‚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即丰富和完善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又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四、呕心沥血培育新秀一生奉献不图名利

 6 在于漪老师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于漪老师深刻体会到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因此在学校发展中她最关心的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就是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共‚带教‛100 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象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这当中凝结于漪老师大量心血。

 如果要问于老师听过多少位青年教师的课 恐怕她没法说清但她在每节课后的评课中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对上课教师驾驭课堂的指点是那么清晰、独到与深刻被青年教师誉为‚活的教育学‛。

 在于老师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 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50 年代于漪老师扎着长辫走进了中学任教她以刻苦的钻研耕耘在三尺讲台以求实的坚韧播撒着智慧的良种。60 年代于漪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的风风雨雨中她始终坚持教育坚信中国需要教育教育将成就中国。70 年代末于漪老师以厚实的功底数以上百次的公开课和论文专著以她高尚的师德被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80 年代于漪老师在教学与管理的岗位上以远见卓识构筑了学校的人才高地使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90 年代以来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使于漪老师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7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拉开了帷幕于老师飞往北京参加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审定作为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教材审查中于老师又是唯一的一名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的审定专家。

 于老师还是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她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她在华东师大的礼堂里为老师们作‚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讲座也为老师们传授语文教学的‚真经‛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传授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她还是上海市白玉兰的远程教育网客座教师为云南思茅地区、红河地区、三峡库区、**等地老师们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她对教育的那片赤诚的爱她走出上海为全国教育服务。

 近些年来她还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她主编的《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共 18 本已经出版她主编的《现代教师学概论》已经教育部审定作为全国教师职后进修的材料。她还撰写了《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为人师表要德才兼备》等文章《于漪文集》六卷本也已正式出版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是第一位中学教师出版文集。因为她的努力中国教育发展史宝库中又多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在上海东方电视台为庆贺于漪从教 50 周年所拍摄的专题片中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青春是无价宝教师要对他们千百倍的珍视千百倍的关心。‛几十年来于漪老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与责任孜孜不倦、...

篇六: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十篇精选大全 张桂梅,女,满族,1957 年 6 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现任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系十七大代表。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1 1 在女子高中,余丽军实地察看了华坪女子高中校史陈列室选址、规划等工作,并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余丽军说,建设校史陈列室不仅是展现女子高中办学艰难历程和学校文化的场所,更是弘扬张桂梅精神的重要窗口。张桂梅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

 余丽军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收集、整理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史相关材料及张桂梅同志日常工作、生活用品、荣誉证书、奖章奖牌等,做好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史陈列室的规划、建设、布展等工作。要协调推进对张桂梅精神的研究、挖掘、提升、宣传、宣讲等相关工作,积极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向上推介张桂梅精神。要多角度、全方面收集、整理反映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小故事传说,

 结合媒体宣传报道,采用灵活多样、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好张桂梅作出的突出贡献。要围绕张桂梅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初心和使命,爱岗敬业、敢为人先的拼搏与担当,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严于律己、坚守清廉的情操与风范,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升宣讲报告,使宣讲报告更加符合时代精神、彰显时代特征,让张桂梅先进事迹更加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带动人。

 余丽军强调,全县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立足本职,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把学习宣传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随后,余丽军还详细了解了张桂梅老师身体状况和工作生活情况,再三叮嘱张桂梅老师要接受健康体检,并希望张桂梅老师保重身体,继续为华坪教育事业作贡献,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2 2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

 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3 3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19 年 10 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 1990 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

 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 100 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4 4 学习张桂梅同志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她为了不

 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 11 年,遍访贫困家庭 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她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实际行动铺就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圆梦之路。多年来她一直住在学生宿舍,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她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潜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学习张桂梅同志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至诚情怀。她心怀大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节俭,却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 100 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 年来含辛茹苦养育 136 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

 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要将学习活动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庆祝第 36 个教师节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报刊、展板橱窗等宣传阵地,线上线下和校内校外联动,迅速掀起学习张桂梅同志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坚持不懈用铸魂育人。要深入宣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全国教书 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5 5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

 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

 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6 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讲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入学,对上学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但张桂梅,一个 62 岁的老太太,瘦弱多病 无家无子,却用行动让 1645 名贫困女孩迈向了大学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她就是人间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对张桂梅来说,她这一辈子都在为贫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劳,为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面对旁人的不解 质疑甚至是谩骂,她都不予理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担,为改变贫困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现实情况,她四处奔走,拉赞助,搞募捐,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费女子高中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而是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学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张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再到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 校长,

 这一个个身份的转变和叠加,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改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对当地组织的关心和照顾,都化作了她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努力贡献的动力,她不为名利,不图回报,只为让每一位贫困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困孩子未来的天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过 19 年的努力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她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行动向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课,是用行动让贫困女孩华丽转身的“天使”。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7 7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

篇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楷模窦桂梅老师先进事迹介绍

  窦桂梅,女,1967 年 4 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被评为"建国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提名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等荣誉称号。

 她立足讲台 34 年,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从“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的探索,到“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的提出,“1+X 课程”的整体建构,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

  针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难以形成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单篇讲授支离破碎,难以整体提升语文素养;教学目标过窄、教学方式僵化,导致儿童学习负担过重。为此,窦桂梅提出了用"主题"牵一切语文内容的"一发",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的"全身",实现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

 作为一切学科基础的语文学科,也是育人的基础学科。

 发掘语文学科,培养拥有家国情怀(家庭爱、祖国情、民族魂)、国际视野(国际理解、世界眼光)的完整人,是根植于民族灵魂,实现母语教育学意义的价值观目标重要准绳。为此提出"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三个一"目标。

 提出儿童终身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基于核心素养重新审视学校课程体系,能够突破既有的孤岛发展局限,整体思考课程诸多要素,通过基于学生未来样态的指引,实现课程要素的重组,进而完成学校课程的进化。

 清华附小基于核心素养的"1+X 课程"传承学校历史文化、从学生发展特点出发,把一个国家的宏观课程框架具体化,变成可以施工的蓝图,将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找到了课程改革的关键路径--课程整合。课程改革方向正确、理念先进、框架合理、试验效果实在、生命力强大,真正适应和符合教育规律,抓住了小学教育特质。同时"1+X 课程"把握了减负增效的实质,紧紧抓住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基础教育一线一场极具意义的创新,正是这一系列的创新组成了伟大的教育领域的改革。

 作为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专家评价:主题教学为核心素养提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作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被誉为全国

 最具改革价值的课程内容。个人专著《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还获得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同时该研究被评为 2014 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捍卫母语,传播母语文化,向世界宣传中华母语之伟大。应邀到联合国、芬兰,用母语"讲述中国好的教育故事",涉及芬兰、美国、以色列、丹麦、日本等 15 个国家,与会国内外专家、著名学者、领导等累计达 100000 余人。4 次应邀参与或承办联合国、世界峰会等国际级学术论坛…… 她心系全国儿童和教师,通过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向900 个贫困县 3800 个远程教学站输送课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团队 273 位教师,承担国家云课堂 346 节微课和“同上一堂课”816 节电视直播课。

 荣誉的背后是激励与前行。从"三个超越"(为生命奠基),到"主题教学"(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再到"主题教育"(成志教育)的发展历程--是窦桂梅,一个语文教师探索的历程,也是今后提升的新起点。

篇八: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四中学校保卫人员安全责任状 波宁四中学校保卫人员安全责任状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最大限度预防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师生和校园安全,创建新一年度的平安和谐校园。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签定有效期为壹年的安全责任状。

 1、保卫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关于安全工作指示和学校关于安全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各阶段学校安全工作的任务和重点,主动地细致地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倡导在生活中学语文,积累中悟语文,她 总 总结的“阅读写作辅进法”、“阅读中的 整 整析—详析—整析法”、“师批作文三步 法 法”、“自批、互批作文三步法”等深受 学 学生的喜爱。她关爱学生,长期担任班主 任 任,是学生信赖的好老师。在 z 省第四届 班 班主任素质展示活动中,她荣获综合一等 奖 奖。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 动 动奖章、z 省优秀班主任、“宝钢杯”全 国 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金奖等荣誉。

  王 zz[全国模范教师]-成长

 王 z zz 的命运是坎坷的,6 岁时的那次车祸 不 不仅阴暗了她的童年时代,更夺去了她的 整 整条右腿。求学途中,她屡遭拒绝屡抗争 , ,屡遇艰辛屡克服,她在爱的海洋中练就 了 了自己坚

 强的意志和感恩的情怀。她说, 她 她要接过老师手中的接力棒,将爱的接力 进 进行到底!1997 年她从晋东南会计学 校 校毕业以后,应聘做了 z 县 z 镇 z 中学的 临 临时教师。

 王 zz[全国模范教师] - -登台

 初登讲台,摆在她眼前的是站 上 上讲台后如何用拄拐的右手往黑板上写粉 笔 笔字的困惑,是如何面对纯真孩子眼中那 份 份惊奇与愕然的无奈,是如何将自己满腹 的 的知识和理念正确灌输给学生的不解…… 坚 坚强的她和暗暗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开始了自己倔强 的 的练习:家里的院墙上,她挂上了学校的 小 小黑板,只要是在家的时候,她就尝试着 举 举起右手,用右胳肢窝夹住拐杖往上面写 字 字。刚开始,尺度把握不好,还没抬手, 拐 拐杖便倒向了地上,好不容易练到拐杖不 倒 倒了,手又够不到黑板的高处了。终于会 在 在抬起右手时用右胳肢窝夹住拐杖了,才 发 发现,哪里能只站在一个地方写字呢?只 好 好又想个辙,用她的残下肢把住拐杖的扶 手 手、用右胳肢窝赶紧夹住拐杖的最高处迅 速 速移动身子,实现板书时的连贯书写。

 以为习惯了,板书的困惑是消除了,却又 发 发现,教室的黑板比墙上挂的小黑板要宽 很 很多,还得练习如何弯下腰往黑板的下方 写 写粉笔字……整整几个月,她不倦地练习 着 着、发现着、改进着。当那一天,终于能 在 在黑板上写出一手规范、连贯的粉笔字时 , ,她心头涌起的,不仅仅是喜悦和激动。

 扭 扭过

 头去,凝视黑板,她忍住了就要喷涌 而 而出的泪水;扭回头来,笑对学生,她用 满 满眼的自信告诉孩子们,一切皆有可能!

 工作中,她积极向老教师请教,钻研 他 他们批阅过的作文、作业,吃透他们备的 每 每一节课;她在台灯与星月的争辉中学习 先 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墨香与笔灰的竞赛中 试 试验新的教学方法;她刻苦锻炼教师素质 , ,勤奋研究教育理论,并积极结合当地的 教 教育实践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 绩 绩,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称赞。1 9 998 年,她被破格聘为了学校的正式教 师 师,从此,她更是走上了执着探索的教改 路 路。

 王 zz[全国模范教师]-教学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她学理论 , ,探方法,到太原参加专业的理论培训、 又 又自费到扬州参加全国中语教改新星的高 峰 峰论坛。每天晚上,她都认真地研究那些 有 有经验的老师批改的作业、批改的作文, 每 每一个符号、每一处修改,她都仔细琢磨 。

 。她订的资料,摞成了案头高高的小山, 她 她做的笔记,汇成了枕旁涓涓的细流…… 她 她和学生敞开心扉地交谈,了解他们对课 堂 堂的渴求。

 语文教学中,她努力做到 让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宰者,注重培养 学 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注重阅读与写作的内 在 在联系,在阅读中注意发现潜在的写作引 导 导,在佳文欣赏时不忘阅读能力的渗透。

 她 她自创的“阅读四步法”、“问题引导法 ” ”、“文言文自学法:讨论法+引导法” 、 、“课堂四步四点法”等课

 堂教学模式, 深 深受学生的喜爱。

 尤其在作文教学中 , ,她更是注重对学生内心感悟的引导,思 维 维扩散的启发。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能 有 有自己的真切感受,下大雨之前狂风大作 的 的时候,她会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进行现 场 场感受。他们看地上的小草小花、看空中 飞 飞舞的纸片塑料袋、看风中树叶的狂摆方 向 向、看雨线随风变化的情形,他们品味狂 风 风中行进的艰难、体会风中张口说话时口 中 中含沙的痛苦、联想此刻依然在外面行走 、 、劳作的父母……

 她还在作文的批改 上 上大下功夫。平均一篇作文需要十分钟左 右 右的时间,遇到写得不错的作文,甚至需 要 要一节课才能判完一本。而作为班主任的 她 她,白天是根本没有时间能静坐下来批作 文 文的,于是晚上熬夜批改就成了常事。每 隔 隔一星期,就需要有那么 2—3 天熬到深 夜 夜 1、2 点钟的时候。作业的判阅中,她 从 从来没有因成绩的因素而略判或少判过一 本 本,每一本她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不 仅 仅仔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总是借这 块 块宝地和学生交流情感,用鼓励性的批语 给 给学生以信心。多年来,她先后总结出了 “ “阅读写作辅进法”、“阅读中的整析- - --详析---整析法”、“师批作文三 步 步法”、“自批、互批作文三步法”。

  2004 年,她作为班主任代的第一届 学 学生参加中考,他们的语文成绩及总体成 绩 绩一举获得了 z 县第一的好成绩,语文

 优 生 生率达到 52%。2005 年至今,她几 乎 乎年年带初三,她所代班的语文成绩也一 直 直保持在 z 县、晋城市前列。在她的有力 带带动下,z 中学的语文成绩也雄踞 z 县前 列 列。执教以来,她已送出了 8 届毕业生。

 她 她代出的学生,有身在农村艰苦创业的, 有 有与她一起站上优秀教师领奖台的,有已 成 成为单位精英、骨干的,有仍在大学里奋 进 进拼搏的,有被保送就读研究生的……

 王 zz[全国模范教师]-荣誉

 先后 有 有多篇论文、随笔、案例故事、教学设计 等 等在国家、省、市、县级比赛中获奖,并 获 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

篇九: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202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5 篇

 学习 202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1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

 “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学习 202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2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 30 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

 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 202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3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

  , 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

  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 真爱

  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 “ 儿童之家 ”

  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 “ 感恩行动 ” 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学习 202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4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

 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 50 多名她是党的十*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 30 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

 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学习 202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5

  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 30 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

 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学习她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推荐访问: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教书育人 先进事迹 楷模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