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3篇

发布时间:2022-10-11 18:40:04 浏览数:

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3篇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 油画《开国大典》的成功与蒙难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不久随即和广大群众见面并博得广泛称誉的革命历史画。 董希文精心设计的这件新颖的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3篇,供大家参考。

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3篇

篇一: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

《开国大典》 的成功与蒙难

 《开国大典》 是新中国成立不久随即和广大群众见面并博得广泛称誉的革命历史画。

 董希文精心设计的这件新颖的油画也被艺术界人士所普遍推崇, 成为他生平最重要的代表作, 也是它的成名之作。董希文早已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 但自从《开国大典》 问世, 这幅洋溢神州风采的油画, 使他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声誉。

  反映重大主题的绘画作品, 总是不同程度地维系于特定时代的,革命历史画更是直接和时代的命脉相联系, 和人们向往光明、 进步的心态紧紧的扣在一起。

 人们热情欣赏《开国大典》, 正是因为它形象地揭示了 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新世纪, 它不仅鼓舞了中国各民族人民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也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坎, 为新中国从此屹立宇东方而同心欢庆。

 人们喜爱《开国大典》 无疑是受到了它的强烈艺术感染, 没有艺术性的绘画是不可能令人瞩目倾心的。

 然而, 考察一件艺术品的成就如何, 首先映着眼于它的社会效益, 然后估计它的艺术价值, 社会效益与艺术价值的统一是艺术品是否完美的标准。

 董希文的成功正在于艺术地完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任务, 揭开了新中国美术史册的第一篇章。

  遗憾的是现在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开国大典》 并不是董希文的原作, 而是由靳尚谊、 赵域、 阎振铎根据原作同时参照印刷品临摹的复制品。

 原作因在"**"中蒙受不实之辞的连累, 作了很大的改动, 以后又不能恢复原貌, 只能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画库里。

 为了纪念董希文完成这件重要创作近四十周年, 现在我把所了解的有关

 情况作为美术资料记述下来, 以供大家参考研究。

  董希文接受这件创作任务时, 正在北京郊区参加土改工作(1950年初)。

 他被调回城里后, 遵照必须尽快完成的指示, 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便交了卷。

 他虽然不习惯赶任务的创作方法, 但以无比旺盛的创作热情克服了许多困难, 如在收集文字资料、 形象素材进行构思的同时, 还亲自参与制作画布(那时没有现成的宽门面油画布), 以及筹划做大型油画的各种设施和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决定《开国大典》 的构图, 曾做了较长时间的推敲, 在构草图的阶段, 他身上经常揣着一张像明信片那样大小画在重磅卡片纸上的画稿, 凡遇到美术界及文艺界人士, 便拿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

 我就是从六郎庄土改工作队回美院开会时第一次看到这张草图的。

 草图的设计很有创造性, 他既根据 1949 年 10 月 1 日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开国大典的庄重而喜庆的气氛为基调, 又不局限于再现当时的实际情况, 采用了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手法, 艺术处理很大胆。

 但是董希文当时并没有把握, 因为构图上有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 甚至要被否定。

 他对我说:

 "能有机会创作这样重大的革命历史画, 是千年难逢的好运气。

 可是照片和电影资料不合我的构思理想, 只能用作参考。这幅草图试图把天安门广场的群众场面和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联系在一起, 我认为不这样不足以表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的宏伟气概……这件作品必须集思广益, 否则难以画好, 限期又紧, 我真有点着急呢!"董希文对油画创作一向深思熟虑, 同时又很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开国大典》 的创作过程中, 特别在起草阶段, 更是虚怀若

 谷, 不耻下问。

 据我所知这张画在小卡片上的草图, 有不少北京美术界的同行曾经看到过, 他也向一些年轻美术工作者征求过意见。

 一位很有威望的教授, 在业务问题上表现出如此自觉的群众观点, 是非常可贵而且值得称道的。

  这幅画在不到十五平方英寸卡片纸上的草图和原来定稿的构图没有多大出入, 画面的格局已经可以看出天安门广场的开阔。

 人物的勾画虽很简单。

 但已经能看出主要国家领导人的身材特征。

 董希文所要征求的意见重点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关于画面上人物的布局安排。

 草图上除了毛**侧身站立在画面中间, 其他的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大约三分之一的画面上, 形成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

 从一般的构图规律来看, 似乎失去了平衡。

 他特别担心画成大幅油画以后, 不知将是什么效果。

 其次是构图上天安门城楼中间两根廊柱之间的跨度大大放宽了, 和实际的建筑构架也相差悬殊, 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非议。

 他所以要做这样的构图处理, 都是为了显出天安门广场的明朗开阔, 群众场面的雄壮宏伟!使得国家领导人置身在这样一个天地恢恢的气氛中,从而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的庄严宣言。

  关于前一个问题, 以为在主体性人物构图上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见到过, 骤然间大家感到很奇特。

 但是董希文告诉我, 画家中没有提出异议, 不少人还很喜欢。

 关于第二个问题, 大多数同行认为很大胆,从表现天安门广场和城楼的空间整体来看, 加大两柱之间的跨度是必须的, 从视觉感受上说不画右边的柱子很畅快, 画上倒反累赘。

 李宗

 津当时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课, 他听到梁思成说, 这个构思是成功的。以精研古建筑的行家慧眼, 梁思成指出, 非但两柱之间的跨度加大了好几倍, 而且从透视学的角度指出, 画面右方应该能看到的半边柱子也没有画上去。

 他说, 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 但是在绘画艺术上确是一个大成功。

 他认为绘画应该服从自身的艺术规律, 对这样大胆的构图处理非常激赏。

  传闻董希文自己说过, 他并没有少画一根柱子, 只是少画了一只灯笼。

 但梁思成指出这个问题时, 董希文并未否认。

 那么他为什么又有这种说法呢? 我想是因为少画天安门城楼的一根柱子(有时说成"抽掉一根柱子"), 容易引起牵强附会, 有的人会觉得不吉利, 所以想避免纠缠这个问题。

 何况人们从画面上所得到的视象, 只觉得天安门很宽畅亮堂, 并没有少了一根柱子的感觉。

 美术界的同行对这个问题之所以感到兴趣, 是因为董希文在这幅画上创造性的运用了美术透视法则, 他突破了什么时候都要用透视准绳去衡量的机械方法, 使得构图更符合绘画空间造型的视觉效应。

  另一个透视上的问题是画面上的正阳门城楼坐落在画面上垂直的子午线上, 这和天安门城楼的方位稍有偏差。

 董希文对我说过, 他要把正阳门城楼画成正南北方向, 也是为了使得广场感到开阔。

 我觉得这个作用不大, 但是他还是这样画了。《开国大典》 上有这样一些透视上的问题, 可是爱挑毛病的透视学教授却并没有提出过非议, 这也说明董希文的创作构思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而主要是画面的感人效果说服力。

 如果画面上看起来别扭, 那是一定要责怪透视上的错误的。

 为了 1951 年在印度举办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展览会,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曾在当年五月审查一批美术作品。《开国大典》 是其中的重要作品, 审阅那天周扬带着董希文同去, 以便面陈创作情况, 并准备回答询问的问题。

 董希文心情十分激动。

 到中南海后周杨把他引见给毛**, 他却老远的站着退缩不前, 直等到周扬高呼他的名字唤他前去, 他才和毛**握了手, 感到无限温暖、幸福。

 毛泽东很欣赏《开国大典》, 当时的谈话就是对这件作品的确切评价。

 毛泽东一边看画, 一边说:

 "是大国, 是中国。

 ""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 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 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引自1956 年 2 月 11 日《光明日报》)。

 这个评价是高的, 对董希文是最大的奖赏和鼓励。

 毛泽东还说了一些风趣的话, 他指着画在周恩来旁边、被朱德挡住只露出一点下巴和小胡子的董必武的脸说:

 你们看懂老被挤得差不多看不见了。

 附带补一笔, 画面上的人物群体不是集体照相,既要考虑主次, 又要疏落有致, 董希文在安排领导人的位置和动态时,费了很多心思, 领导人的仪表也描绘的各有特征。

 从半边下巴和一片小髭就能看出董必武, 也足以说明董希文对待创作的认真和造型工力的扎实。

  绝对完美无缺的艺术品几乎是没有的, 百分之百的一致赞同也不可能。《开国大典》 也并不是没有不足之处, 也有美术家提出过一些艺术上的缺点。

 当这件作品刚刚完成之际, 徐悲鸿看到了非常兴奋, 说董希文圆满的完成了一项政治任务, 应得一百分, 但是要扣五分, 因为缺少一点油画特色。

 在油画家中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是个别的。

 朱

 丹当时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领导者, 出版社很重视《开国大典》 的问世, 立即把它印成年画和各种美术图片, 大量发行, 印数达前所未有的高峰, 对美术的普及工作贡献极大。

 可是朱丹认为《开国大典》 有点像宣传画, 没有充分的油画特征。

 有些美术家虽然也欣赏《开国大典》, 但是认为董希文的艺术道路从《苗女赶场》(1943)、《哈萨克牧羊女》(1947)、《迎接解放》(1949)

 后退了。

 他们认为上述三件作品更具有民族绘画的特色。

  我认为《开国大典》 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

 这是一种新型的油画, 成功的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 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

 它既有利于油画的普及, 又是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提高。

 董希文曾在敦煌研究传统艺术多年, 他在那里的最大收获是在踏踏实实地临摹壁画的实践中, 深深的感受了传统绘画的审美薰陶, 并且学到了形成这种审美情趣的传统型手法。《哈萨克牧羊女》、《迎接解放》 这两幅作品也都受到了敦煌壁画的影响, 特别是前者, 受北魏时期古朴浑厚的画风薰染, 生动的反映了苍茫落漠的高原放牧风情。

 应当说,《哈萨克牧羊女》 的民族风格比较鲜明, 有些地方明显的可以看到直接运用了传统的绘画技巧。

 同时, 在这幅油画上也可以看到欧洲现代油画的某些表现手法, 它和传统技巧结合的很好。

  然而, 董希文对盛唐时期的敦煌壁画印象更深, 他认为这些至今还基本上保持原作本来面目的色彩富丽的壁画, 令人产生高昂的情操,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

 他对我说过:

 "试想当时石窟里的壁画, 在许多油灯和烛光的闪耀下, 那富丽的色彩, 何等辉煌, 它充满激情, 牵

 动着人们的心灵。

 这是历代无名化工所精心创造, 经过长期的熏陶,便形成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欣赏习惯, 它就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得民族风格。

 "但是, 怎样吸收这种带有宗教气息的装饰风格, 用来表现新中国的盛大庆典, 是必须有所选择、 改造, 不能简单的拿来套用的。董希文自己说过, 他要"在带有装饰性处理的《开国大典》 这幅画里,尽力做到富丽堂皇, 把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的一个庄严热烈的场面描写出来。

 ""风和日丽"的描写, 在唐代壁画上是少见的, "富丽堂皇"的描写, 也有时代和感情区别。

 怎样继承传统的装饰风格用以表现现代感情, 这是要下一番消化、 吸收、 推陈出新的功夫的。

 他在《开国大典》上设计的是以大红、 金黄和碧蓝相辉映的色彩装饰效果, 酿成崇高喜庆的情操, 描绘出风和日丽而雄伟欢畅场景。

 他不采用传统重彩绘画的描金、 贴金, 也不用线描造型, 因为这毕竟是一幅油画, 基本上运用油画语言来表现一切, 然而富丽堂皇的色彩装饰效果和线描造型特征却自在其中。

 有人说这是单线平涂的油画, 这是看了印刷质量差的印刷品所得到的印象, 如果看了油画原作, 就会知道, 这是画的较为平薄的同时又很扎实的块面油画造型。

 从整个画面来看, 又有传统的线描结构特征, 所以说这是新型的油画, 民族风格的油画。

  回忆当年我在京郊做了两期土改工作回到北京时, 立即和冯法祀一起去看正在创作中的《开国大典》, 地点是在西总部胡同的一座二层楼房的楼上。

 中央美术学院当时不能提供一间合适的画室, 但是这间接用的房间也不大, 而且是狭长的。

 画幅靠着南墙, 为的是取得稳定的北光, 这对画油画是理想的。

 画室长度刚够放这幅画, 但是宽度很

 窄, 作画时缺少退步余地, 不能做较远距离的观察。

 墙角下铺满了颜色碟子, 单是画天空的蓝色和划柱子的红色就各有很多碟, 每碟的色调和深浅是不同的。

 他画天空、 廊柱等都用排笔和刷子做大面积铺陈,从工具和画法好像时在做重彩中国画。

 董希文在色彩上一向强调物体的固有色, 这并不意味着只用一种颜色(所谓本色), 如这幅画上的天空, 好像是蓝天、 白云, 其实这蓝色是有各种变化的, 靠近地平线的天空和高处的天空有着显著的差别, 只是整个天空是亮堂堂一片, 和其他大面积的色片、 色块(如廊柱的红、 菊花和璎珞的黄)

 相互对照,相映成晖, 产生动人心魄的装饰美。

 所谓光色效应。

 董希文本来就不大喜欢印象派的光色效应, 认为它是色彩的自然主义, 在这幅带有装饰性风格的大型油画上, 他所要考虑的是色块对比产生审美情趣, 当然不会去追求无助于表现主题的光色效应。

  《开国大典》 的创作进度很快,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时, 已经完成七八成, 整个环境已经画好, 厚实的地毯既富丽又有份量, 天安门廊前的琉璃瓦也很有质感, 上了年代的汉白玉栏杆发出古朴的赭黄光彩, 这一切使人感到装饰性和现实性结合的很好。天安门城楼的建筑画得规矩挺拔, 廊前的钢栏杆和麦克风等如同界画一般周正。

 这个阶段, 画面上的主要人物已塑造得相当完整、 传神,对宋庆龄、 张澜的服装也作了精心设计,(宋庆龄带着网花手套, 张澜的绸长袍看上去是特地熨平褶好, 到大庆之日穿上的)。

 但是我们发觉毛**的身材画的不够高, 毛泽东本来身材高大, 特别是在这个画面上, 不应受立足点造成的透视缩小所限制, 觉得有必要加高几分。

 董

 希文同意我们的意见, 决定作修改、 虽然加高不到一寸, 但工程不小,为了使画面不留痕迹, 他用稀料谨慎地把原画部分洗去, 重新...

篇二: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

国成立以来辉煌成就

 回首新中国 60 年,我们所得的最伟大成就,莫过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新中国 60 年的发展历程,回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首先要提到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筚路蓝缕之功。新中国的建立,是经过长期曲折探索形成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由此而取得的最为辉煌的历史成就。从此,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这是集中全党智慧形成的稳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以后,毛泽东等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些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成为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的宝贵经验。失误的,成为我们必须永远记取的沉痛教训。无论如何,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探索和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这三件大事,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下的筚路蓝缕之功。它将永远铭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上,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

 薄一波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始于毛,成于邓。”这句话总结得很深刻。也就是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当中,我们不但要永远铭记毛泽东同志的筚路蓝缕之功,还要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的开创奠基之功。

 邓小平同志引领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性一步,是胜利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陷入了迷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从根本上纠正“*****”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逐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正确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长期的历史经验,在中共十二大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破天荒的独创性命题,在中共十三大前后正式概括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共十四大前夕又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著名论断。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并迅速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政策动力和物质动力。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和国家

 发展的决定性关头,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从拨乱反正中开始历史转折,从一脉相承中开始新的探索,从解放思想中开始改革开放,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框架。中国人民永远铭记邓小平同志为带领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康庄大道立下的开创奠基之功。

 2007 年,党的十七大在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曾经概括提出了“三个永远铭记”。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角度,回顾新中国 60 年走过的伟大历程,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来说,同样也有“三个永远铭记”。这就是:我们要永远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下的筚路蓝缕之功,永远铭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下的开创奠基之功,永远铭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新世纪的继往开来之功。

 1989 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 13 年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到 2001 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容不迫地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其中包括:妥善应对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带来的国际复杂局势,成功化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制裁”,随后又顺利实现经济“软着陆”、应对并克服亚洲金融危机,胜利结束旷日持久的“入世谈判”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战胜困难、化解风险的过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邓小平理论做出科学概括并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崭新局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从此,我们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有新发展、新成就、新突破。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向前进。

 2002 年中共十六大以来的 8 年间,路途并不平坦。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概括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先后战胜了“非典”严重疫情、南方特大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妥善平息了西藏“五·一四”事件和**“七·五”事件,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并隆重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和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成功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趋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各项举措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我国经济总量继续跃升至世界第三位。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极大优越性,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伟大历史性转折及其深远影响得以充分展开。

 一个伟大的事件,往往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才能充分显示其意义和影响。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更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使其不断形成发展、日臻完善。新中国 60 年历程,贯穿着一条探索的红线,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长期不懈探索奋斗的结果,是新中国 60 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伟大成就与全部经验的结晶。

 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启示,从根本上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做到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第一,坚持和发展的关系。坚持是为了发展,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两者相比较,发展是第一位的。

 第二,掌握基本原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掌握基本原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够在运用和检验中不断发展基本原理,使理论之树常青。

 第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般寓于特殊之中,没有特殊便没有一般。因此,研究和把握特殊,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结合点。

 第四,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关系。一定要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能用理论来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发展理论。善于把实践创新转化为理论创新,又用理论创新来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

 总之,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以上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发展的历史给我们的最为重要的思想启示。(李捷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篇三: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

分类号:J02 单位代号:10280密 级:

 学 号:16820261博 士 学 位 论 文SHANGHAI UNIVERSITYDOCTORAL DISSERTATION题目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作者姓名 肖 龙学科专业 美术学指导教师 王洪义完成日期 2019 年 05 月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I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II上海大学美术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 劳动者主题绘画研究姓 名:

 肖 龙导 师:

 王洪义学科专业:

 美术学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19 年 05 月 09 日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V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for theDoctor of Fine Arth Research n on Laborert -t hemed d s Paintings n in 7 17 s Years aftere the g Founding f of New China (1949-1966)Candidate:Xiao LongSupervisor:Pro. Wang Hong-yiMajor:Fine Arti Shanghai y Academy f of e Fine , Arts, i Shanghai University, May, 2019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V摘 要劳动者形象是新中国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是新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形象的表征。歌颂和塑造劳动者成为新中国艺术家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以“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 年,下同)主题创作中的劳动者为对象,采用形式分析、图像学、叙事学和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研究劳动者绘画创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形式构成手法、主题表达和政治功用等,探讨新中国劳动者、劳动模范塑造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塑造劳动者的社会审美观念;最后从劳动者绘画创作追溯了劳动者主题所产生的历史变化,讨论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本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技术路线为: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提取出关于劳动者主题的绘画,探讨艺术家表现劳动者作品的一般性创作规律及其绘画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内容、所承载的政治意义,探寻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劳动者形象与主题之间的表达关系。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中的劳动者主题绘画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即在坚持“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前提下,艺术家依据国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期盼与想象、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文艺政策的限制下所展开的革命性叙事,是为新中国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所提供的文化创作工程。因此,它具有区别于新中国其它历史时期的劳动者形象特色的绘画艺术语言。具体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了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作品中劳动者形象建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劳动者主题绘画生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它是新中国在特定政治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形式等都服从和服务于新时代内容的需要,同时还受到了政治权力、生产体制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阐述了新中国绘画中的劳动者形象、主题与社会、权力、制度等之间的隐喻关系;其次,将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的劳动者相关的构图、形式等要素进行分类,即大致可以分为向心式、丛生式、丰碑式、呼应式和点景式等五种基本的构成类型,描述这五种不同的形式构成手法所分别承担的叙事功能和形象展示;再次,探讨了劳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VI动者主题绘画中的现实生活内容,描述劳动者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形式构成手法在表达主题时的具体运用。新中国美术中的劳动者形象在主题如阶级斗争、保家卫国、工农业生产、民族团结和劳动竞赛等各方面均采取了相适应的表达方式,描述了劳动者形象在这些主题绘画中的表现;随后,讨论了塑造劳动者绘画的意识形态问题,分析了主题创作塑造劳动者群体及其代表——劳动模范两个主体的美感修饰与政治功用,展现了新中国艺术家在改造自身思想的同时,也在技法能力、形式表现和主题选择、审美趣味上自觉追求社会主义的审美意识,传达其绘画主题的创作意图;最后,追溯了劳动者绘画在中西方艺术史中的模式系谱,以及它们在当代劳动者绘画创作的多元表现,分析了新中国劳动者绘画的局限性等。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1949-1966)劳动者主题绘画实际是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以劳动者创作为中心,将阶级意识、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观念等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向广大的民众传递,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激起全体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实现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掌控和文艺政策的引领。关键词 :新中国美术(1949-1966);劳动者;国家形象;主题绘画;形式美学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VIIABSTRACTThe laborer imag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mes of artistic creation innew China, mainly reflected th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people’s daily life at the time,and represented the national image in the socialist new China. Eulogizing andshaping laborers became an essential historical mission for the artists of new China.This paper, targeted at the laborers in the theme creation of “17 years after thefounding of new China” (1949-1966, the same below), is to study the historicalbackground, form composition technique, theme expression and political function ofthe laborer painting crea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aborers, modelworker shaping and themes in new China and the social aesthetic concept forshaping laborers at that time by means of form analysis, iconology, narratology,sociology of art, etc.; finally, to trace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laborer themes in thelaborer painting creation and discuss 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current significance ofthe laborer painting creation. The basic technical route of this research is as follows:extract the laborer-themed paintings from the fine art works in 17 years after thefounding of new China, probe into the artists’ general rules of creation in the workson laborers and the subject contents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aintings, andexplore the exp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borer image behind the works andthe themes.The laborer-themed paintings in the fine arts during 17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of new China emerged in the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time background ofnew China. To be specific, under the premise of adhering to “political criterion first,artistic criterion second”, the artists’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restricted by thepolitical ideology and the art and literature policy based on the citizens’ expectationfor and imagina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was a cultural creation project forconsolid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ervices in new China.Therefore, the painting language characterized by the laborer image differed fromthat in other historical periods of new China. The detailed research contents aresummarized as below:First, describe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laborer image construction in the fine artworks in 17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explore the time backgroundand historical reasons of the laborer-themed paintings. As the product under specific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new China, the works obeyed and served theneeds of the new times in terms of art language, composition form, and expounded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VIIIthe metaphorical relations among the laborer image, theme and society, power,system in the paintings of new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power,production system and ideology. Second, classify the elements (e.g. composition,form) associated with the laborer in the fine art works of new China, i.e. five basiccomposition types – centripetal type, cluster type, monument type, echo type andspot type, and respectively describe the narrative function and image display of thefive different form composition techniques. Third, probe into the contents of real lifein the laborer-themed paintings, and describe the roles of laborers in real life and thespecific application of form composition techniques in theme expression. For thelaborer image in the fine arts of new China, the suitable means of expression isadopted in themes such as class struggle, safeguarding homeland, industrial and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ational unity and labor competition, describing thepresentation of the laborer image in the theme paintings. Next, discuss the issue ofshaping the ideology in the laborer paintings, analyze the aesthetic decoration andpolitical function in shaping two subjects of labor group and its representative --model worker during the theme creation, revealing that the artists in new Chinaconsciously pursue the socialist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respect to technique andability, form expression, theme selection, aesthetic taste and convey the creationintention behind the painting theme while remoulding their ideology. Finally, tracethe model pedigree of the laborer painting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history aswell as the multiple performance in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labor paintings,and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labor paintings in new China.It is found through the research that the laborer-themed paintings in new China(1949-1966) are actually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tool ofnational ideology in new China. Around the creation on laborers, the fine art worksconveyed the class consciousness, national policies, socialist thoughts and politicalideas to the general public for the purpose of consolidating the political power ofnew China, inspiring all laborers for socialism construction, and realizing the CCP’scontrol over national ideology and guidance on art and literature policy.: Keywords: fine arts in new China (1949-1966); laborer; image; theme painting

 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IX目 录摘 要.............................................................................................................................VABSTRACT................................................................................................................VII目 录............................................................................................................................IX绪 论..............................................................................................................................1一、研究意义、范围与创新点.................................................................................................3二、主要概念.............................................................................................................................5三、国内外研究概况.................................................................................................................7四、研究方法与框架...............................................................................................................15第一章 新中国劳动者主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原因................................................181.1 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181.2 表达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261.3 受艺术生产的体制所限....................................................................................................321.4 接受创作方法的指导........................................................................................................381.5 创作者身份的多元化..........................................................

推荐访问: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图画 辉煌成就 新中国 图画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