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闻的分量是这样产生的

发布时间:2022-10-24 15:40:06 浏览数:

去年10月的一天,我在编辑部办公室接到了一个读者打来的电话。“是魏世平吗?”我说“是”后就听到了一段我无法插话更无法挂断的电话:“可找到你了,你吃不饱饿的,还是吃饱了撑的?好好的‘饮食主义’版你不办了?和‘健康守望’版一起消失了?我们需要的是那些实用的东西!”我耐心地听完了读者的牢骚话,告诉他,报社改版了,我们仍然有营养版之类的安慰话。挂上电话,我思考了良久,我6年来编辑的“饮食主义”版做了什么?梳理一下,撰写此文。

在综合性的媒体中,营养、健康算是报纸不太显眼的新闻内容。一个受过大众传媒与新闻学教育的新闻人,应该以冲在第一现场、最前沿的新闻位置上为荣,这样似乎才是在实现着自己的新闻理想。

诚然,我也有过新闻理想的年代,在我年轻的时候曾是中国第一位独自踏上非洲佛得角共和国迎接新千年曙光的记者,也是走进中南海采访于若木的记者,也曾走进西安女子监狱采访因家庭暴力杀夫女犯人。这些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不应该再提起,但今天我想说的是:“人是万灵之掌,智力上的差异很小,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所有的这些经历,为我把这样一个在很多新闻人眼里看似很普通甚至不起眼的版面,做得有声有色夯实了基础。

“饮食主义”得到了社会的厚爱,我心怀感恩

2006年1月的《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一叠出现了一个在京城都市报从来没有过的版面“饮食主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曾这样评价“饮食主义”版的分量:“随着今天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令新闻媒体的内容、手段与功能快速地进行着调适。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不再囿于新闻类信息,而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一些信息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而是通过精心‘运作’,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内容。《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的每周两版‘饮食主义’,就是通过科学地‘运作’了饮食类信息,而使饮食成了一种‘主义’”。

2012年6月《北京青年报》大改版,把“饮食主义”归到了《健康》,版名叫“营养 安全”应该说是更直接地表达了我们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内涵。但是,半年来我接到读者N多次电话和邮件,也有新闻界、营养界人士在询问“饮食主义”为什么改变。上述接到的电话,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准确、客观是新闻的灵魂,科学内容尤其如此

准确、客观地报道新闻,是媒体人必备的素质。尤其是科学内容的新闻。我曾经问过我的导师明安香教授,在全世界,哪国的记者威信最高?明老师告诉我:美国记者。为什么?答:大量的调查性新闻,真实、客观、准确。

2006年上半年开始,台湾的所谓营养博士林光常频频在电视台、电台露面,大肆宣扬“牛奶有毒论”,同时推出他的排毒餐,到处讲座。面对林光常的谬论,我们的国民显现出了营养知识的匮乏,一些地区的牛奶销量开始下降,许多人轻信了他的排毒理论不敢吃动物性食物,只吃白薯造成营养不良。

面对这一切,营养界专家开始反思,为什么林光常的煽动能得逞,而正确的营养理念让老百姓接受却那么难?不止一个营养专家对我说,你是新闻圈里学过营养的,营养圈里懂新闻的,告诉大众怎么把营养中的是非搞清楚,你应该走在前头。就在国际牛奶日前夕,我邀请到我国临床营养界的泰斗李瑞芬老师和中医养生康复界泰斗中医药大学翁维健教授,同时做客“YNET”网站和网友对话,大谈牛奶对人类的贡献,用事实和数据来说明中国人喝牛奶的历史和牛奶对健康的好处。网友在线感叹道:“哇噻!北青报太牛了,一下把两个泰斗请来了!”

不久后,翁维健教授再次在网站直播,见报题为《人体哪来那么多毒 专家质疑排毒餐》,单刀直入地批驳林光常的“排毒餐”。其语言犀利、风趣,事实充足具有说服力。而与此同时,林光常还在电视里大谈“奥运食品”问题,仍在宣传他的种种谬论。

直至8月,台湾地区百姓把林光常告上法庭,有些媒体出来宣称自己曾如何抵制林光常。翁维健教授站出来说了公道话:“媒体里第一个反对林光常的不是别人,是《北京青年报》!第一个站出来的反对的是我和李大姐,魏世平也是有功者。”

之所以敢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我胆大或是想出风头。首先我感到林的营养理论偏激,没有科学基础支撑。后来,中国营养学会给我提供了林假营养专家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勇敢地最先迈出了这一步。

通过这一系列的报道,我体会到,编辑、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专业素质在报道中始终是最重要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研究必须坚持这一操守,科学报道也必须坚持这一操守。在今天浮躁的风气下,听风就是雨,盲目跟风是不可取的,而在一些事件热炒的时候,保持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就更为重要。

通俗、生动是科学报道中必用的写作手法

科学的报道需要通俗、生动,同时,把主要的内容用中心思想的方式提炼出来。一般而言,研讨会议的报道,是最容易写成纪要呆板形式的文章,面对许多会议,有些记者或是发新闻通稿,或是发消息了事。可我每次几乎是从头听到尾,然后写出报道。

去年10月10日,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召开,整本的学术论文报告没有一个中文字,会上也没有同声翻译。大量的英文学术用语确实把我弄得束手无策了。我请教了大陆来做报告的学者,中国的营养学者又给我们做了解读。回来后我还是不死心,对照着自己翻译,其中,肠道菌群、蛋白质在体内的转化等很专业的英文单词我都做了一一注解,怎么能让普通百姓读懂,我确实费了一番心思。把专家们的发言汇总后,找出中心思想,以标题为《改善国民营养 预防慢病井喷——如不干预,中国慢性病将出现“井喷”》见报。

2012年11月21日,题为《脂肪酸不是健康的大敌——食用种类多样的油比长期吃一种油,更有利健康》的报道,来自于一个关于脂肪酸的专业研讨会。世界各国专门研究脂肪酸的专家,一个接一个地发言,把许多媒体人搞得晕头转向。我认真对照着每位专家英文的ppt做着记录,把其中新鲜的、重点的内容勾勒出来。回来后反复阅读,把读者有可能不知道的概念和与读者生活最相关的问题作为导语:

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宏量营养素之一。但由于目前全世界普遍存在宏量营养素过剩,微量营养素不足的问题,使得人们对脂肪出现很多误解,“谈脂色变”、“如临大敌”在百姓中普遍存在。到底应该怎么认识脂肪?怎样正确地摄入脂肪?

这两篇报道,营养界人士认为是把营养学解读得最好的科普报道。“可你们知道我多费劲吗?”我问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贾健斌教授。“是的,我们这些专业人员都解释得不能这么到位,一位‘伟人’在北青。”贾老师这样风趣地夸奖了我,而后这两篇文章都被专业性的《营养通讯》转载。

栏目设计的背后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有这样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2007年5月17日上午10点至11点,我在北青网进行一场在线访谈,请来的嘉宾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冠生,讨论的话题是“学生怎样吃好营养餐”。按照常理,这一时段并非是在线访谈的最佳时段。但意外出现了——据网站技术统计,直播中登录人数超过5万人,在线提问达到7000多帖,截至18日上午,点击率累计达到20万人次。巨大的流量导致直播页面一度登录困难——网站和主持访谈的编辑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火爆”的局面。5月19日,我们在“天天副刊”D1版刊登公告,感谢网友积极参与17日在线访谈,并对流量过大造成一时宕机向读者和网友“深表歉意”。

对比,闵大洪老师撰文评论说:“在线访谈引发的受众大反响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这一偶然性蕴藏在‘报网互动’运作的必然性之中。北青报‘饮食主义’版、‘健康守望’版的运作,是对报网互动常规运作的一次成功探索。”

就是这次的偶然,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营养科普的必要性,为此,“马博士谈营养”栏目诞生了,几年来已经刊出了近百期。

我们设计了“专家说道”的栏目,是按照新闻真实性的要素,把专家照片、简历、工作单位等刊登出来,让读者有据可查,可信度大升。“营养故事”栏目已经开办两年多,几十位营养工作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从故事中讲出营养的道理,好看、生动。就整版而言,就好比是一桌筵席,要有主菜、凉菜、主食等诸多内容,读者才看着不累。比如,头条一定是重头菜,紧跟新闻的、重要事件的等。二条就要是轻松的言论或是知识性的,再往下就应该是短些的文章,有趣的饮食营养文化类的等。

把知名学者联合在一起为版面服务,实属版外之功

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能让自己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这与信息源关系密切。几年来,这个版汇集了国内许多著名的营养与食品专家、营养界的教授、博士、知名人士,他们通过开专栏、写专文、谈观点、发表见解,就日常的营养健康问题、突发的相关事件提供专业而权威的信息。从而保证了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和专业人员的沟通应该说是在写作之外的功力,这是在课堂里学不到的,需要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我在报社负责和新闻界专家的联系与沟通工作近10年,为怎么和专业人员沟通打下了基础。编辑、记者和科技工作者的专业领域和专业知识结构完全不同,于是不免在采访、报道中产生矛盾。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记者虚心、耐心听科技工作者讲他那一领域的知识,有时记者需要在短时间内“恶补”某一领域的知识,然后用大众所能听懂的新闻语言表达出来。

这里最忌讳的就是记者自以为是,认为专家不懂媒体传播,而专家认为记者的问题太过幼稚,采访中产生抵触情绪;或是认为后来的报道未能准确反映他的观点,而对记者和媒体失去信任。我也遇到过这种问题,有的专家先发制人,说你们取材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从事的是一个猎奇的职业。

面对这些,记者必须学会承受,同时,虚心请教,当你几次把专业人士所想表达的专业东西用新闻语言表述给读者时,专业人士就开始接纳你,同时佩服你,继而尊重你,愿意把自己所研究的新的发现告诉你,让你帮他转达给读者,使更多的人能够知道这一科学领域的进展。7年来,我结识了几十位营养学、食品学的中外专家学者。这之中有的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总是把最新的东西首先告诉我,使我的版面很多时候都成为独家或最新报道。

不仅如此,我还把现代营养学者和中医学者几次聚在一起,联合召开研讨会。当张悟本在社会上很红时,有人让我帮助宣传,看了他的书后,我提出了几个质疑性的问题,他们再也没找我。后来,我组织中西医和传媒学者共同举行了《从张悟本现象我们悟出了什么》的研讨会。从营养学的理论入手,从中医的道理展开,用传播学来概括,会议开得非常成功。2006年当“食物相克”的书在西单图书大厦卖成第一畅销书时,我们就开始组织了营养学者和中医专家的研讨会。2012年这种谬论再次在社会上大肆传播,我们和中国营养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的“食物真的相克吗”研讨会,在京的3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新华社最早发出新闻后,全国有30多家媒体转载。而后在《北京青年报》整版刊登《别被食物相克忽悠了您》的报道,6位在世界上知名的营养专家、中医养生泰斗和学者的照片和观点同时在版上呈现出来。事后很多媒体人赞叹不已,他们认为,能把中西医学者团结在一起实属不易。

“淡化‘官’念,踏踏实实做个好记者”

1992年我考入北京青年报社的时候,当时的总编辑陈冀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强调:“淡化‘官’念,踏踏实实地做个好记者。”1982年刚当上老师一年的我就开始在专业性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了,现已经被国际食品库收藏。有12年的教学经历的我也正是想好好地写点东西,经过20年记者生涯我做到了,而且得到了社会的承认。1998年我的《577万厨师大回炉——国民营养素质先从厨师做起》的整版报道得到了业内外的肯定。陈云同志的夫人、营养学家于若木请我到她家做客,和我谈继续报道学生营养问题。我撰写的关于食品学者张学元的文章,是于老帮我送到江泽民***办公室审阅的。过年当江***看望于老时,于老还主动说起这篇文章并向***说:“《北京青年报》是一份很火的报纸,魏世平是一个对国民营养报道非常好的记者。”

几年来,我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着。参与了联合国儿基会和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对西部学生的营养调查等系列工作,和有关人员一起走进青海贫困的互助县到部分中小学校调查和营养干预。去年,参与了《中国居民在外就餐指南》和《中国食品安全科普大纲》的制定工作。中国科协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首次吸收媒体人进入理事会,我荣幸地成为了理事;70位食品安全科普专家委员会中我也是其中之一。面对许多食品安全热点,我能发出准确的声音,为此也遭到了网上一些无端的攻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这样评价我:“你是媒体人里的佼佼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谢谢你的工作,敬佩你的良知!”

2009年,三鹿奶粉事件后不久,国内媒体炒作牛奶中的苯钾酸问题,香港电台声称:“又一次三聚氰胺事件,将在大陆发生。”多家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苯甲酸超标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上许多读者的关注和顾虑。这有可能从一个简单的行业新闻上升为一个和百姓健康相关的新闻事件。3月10日,我编辑的版面刊登了《牛奶中的苯钾酸≠三聚氰胺——关于“中国乳制品检出苯钾酸”事件的科学事实》一文,成为了独家报道。这篇文章,一是在众多媒体夸大报道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跟风;二是拿到的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食品安全工作组的最新研究报告,具有权威性;三是在编辑手法上,将一份专业报告内容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而让普通读者一下就能明白。如文章在引言中用黑体标出结论:“一,部分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存在明显夸大事实和误导;二,苯钾酸是天然存在于乳制品中的正常成分,不涉及安全问题;三,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苯钾酸含量甚低,不会危害消费者,包括婴幼儿的健康。”

忘了是哪位媒体前辈说的了:“新闻单位没有官,要想做官到衙门去。这里有的只有新闻思想。”按照老总编的教诲我努力了20年,当有些人到报社不久就看出“不在报社混个一官半职就无法生存”时,我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不是想真正干事的人。十几年前,也确实有其他媒体高薪聘请我。但我始终努力把该做的工作做好,没有更多的奢求。当社会上浮躁的风气也吹进报社的时候,我有时也在想,我的这份坚守到底对吗?我们需要坚守到底的是什么?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报)

推荐访问:是这样 分量 新闻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