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县级气象为农服务经验

发布时间:2022-10-25 09:40:05 浏览数:

摘 要:分析喀左气象局为农服务现有情况,阐述了喀左县气象局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实例,如在农业气象服务上,突出日光温室大棚服务、做好农作物病虫检测、关注基层农业气象成果等;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上,加强基层气象防灾组织建设、大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等。建议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的建设上,应紧贴基层需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开展科研建设,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合作,为县级气象为农服务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气象;农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S1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76-03

喀左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上游的丘陵地区,县域总面积2 238平方公里,县辖22个乡镇和1个工业园区,190个行政村,呈“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总人口43万,农村人口34.1万。喀左县是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全国设施农业重点县。全县保护地面积32万亩,112.6万栋,9.7万户,户均一个棚;2011年粮食总产量超6.5亿斤,设施蔬菜年产106万吨。长期以来,喀左县气象局坚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思路,促进喀左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系统化、常态化、专业化。

一、农业气象服务内容蓬勃发展

喀左气象局根据服务“三农”的需要,紧紧围绕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和大田作物种植的需要,切实做好日光温室大棚和病虫害防治的气象服务,积极探索新时期下农业气象服务的新内容。

1.以光补温,突出日光温室大棚服务

紧跟设施农业需要,结合当地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的特点,喀左气象局提出“以光补温”气象服务思路,减少能耗,开展日光温室大棚气象服务。喀左气象局作为全国第一个成立温室大生态气象站和第一家发布日光温室栽培蔬菜农用天气预报的县级气象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定量评价出辽宁设施农业蔬菜优势产区,为发展设施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建立日光温室试验棚13个,其中,暖棚11个,冷棚2个;棚内占地面积7 673平方米。根据不同气候区在全县建设8个12要素设施农业气象观测站和2个太阳光谱分析站,棚内小气候观测密度达到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开展设施农业棚内小气候预报、蔬菜作物发育期预报、主要病虫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掀盖帘预报,找出了棚内黄瓜、西瓜、青椒、香瓜、辣椒、番茄等生育期气象指标和观测场外界大气候与棚内小气候的定量关系。总结和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防寒裙苯板提高气温地温、科学放风调控湿度、反光幕提高光照强度、垄鑫土壤消毒及高温闷棚、秸秆生物降解提高地温等气象调控技术,改善棚内微气候条件,促进蔬菜生长及免疫力增强,减少棚内防治用药,达到高产优质安全,取得经济效益6.3亿元。并设立大型户外单色电子显示屏和示范区标识牌,为棚户提供准确、实用的气象信息,指导棚户科学种田,让农户从“靠天吃饭”进步到“看天管理”。在喀左气象局多年的不懈努力下,2012年辽宁省气象局与辽宁省农委联合在喀左建立设施农业气象试验基地。

2.学科交叉,做好大田作物病虫监测

围绕大田作物生产安全,采用交叉学科的诊断方法,对病虫害发生及防治与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找出了粘虫、棉铃虫、高粱蚜虫、亚洲小车蝗、笨蝗、玉米螟、白菜霜霉病、温室大棚青椒主要病虫等发生气象规律,采用天气学、统计学、灰色系统、模糊数学等方法建立上述病虫发生中长期预报模型。首次将仿真技术的蒙特卡罗方法定量评价农作物主要害虫发生程度的气候保证率、方差值和峰度值,为研究害虫发生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气象、植保联合发布主要农业病虫发生气象预报及防治与天气预报,并对农药喷洒与天气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生产实践。建立县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录入玉米、高粱、大豆、谷子、小麦等大田作物及设施蔬菜主要生育期气象指标和主要病虫害发生气象指标,特别是提前3—5天做出锋面天气移到本地的预报,用来预测一二代粘虫成虫、一二代棉铃虫成虫、草地螟等迁飞害虫蛾峰降落,结合田间调查做出卵始盛期预报,提前采取插谷草把、杨树枝把等措施,均能收到较好灭蛾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2012年8月1日,喀左气象台联合植保站联合发布三代粘虫大发生预报,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在气象预警接收机、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播出。农户根据发布的信息及时调整了田间生产,合理安排了打药时间,节省了劳动成本,减少了用药次数,节约了用药剂量,减轻了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在2013年三代粘虫爆发期,喀左没有造成1亩损失,是辽宁省44个县中粘虫防治最好的县。

3.坚持科研,充实基层农业气象成果

喀左气象局作为全国气象科研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第一的县级局,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2项,其中,有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有8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二、三等奖,有15项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其主持完成的《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防灾减灾及气象调控技术研究推广》获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暨高新技术展优秀参展项目奖;编著的《北方日光温室栽培蔬菜防灾减灾及气象调控技术推广》获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资助,被列为全国星火计划培训教材;主持的《棉铃虫监测防治技术的研究》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省内外推广;编著的《农业气象服务手册》于2015年3月出版发行,这是全国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开展以来第一部农业气象服务手册。同时,编著的《温室气象与作物保护研究》一书正在申报2012年辽宁省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专著。此外,喀左气象局还承担国家攀登计划课题和主持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课题。在成果介绍和论文发表方面,应西安市气象局、赤峰市气象局与大连市气象局邀请,作了《设施农业气象及农业病虫气象服务》专题报告。并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9篇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36篇论文在国家一、二级核心刊物发表,86篇论文获全国、省、市优秀论文奖。5次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和18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

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

喀左地处温带半干旱西辽河州向暖温带半湿润冀北山地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干旱、冰雹、雷电、大风、暴雨、暴雪、大雾、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喀左气象局坚持政府主导,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政府主导,建设基层气象防灾组织

2011年3月,喀左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气象、财政、发展改革、公安、民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28个部门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办公室批准编制5人。同时,喀左县政府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和《关于印发喀左县气象助理员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编制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匹配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经费,设立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站长(由农业站长或蔬菜站长兼任)。同时,将信息服务站维持经费纳入县政府财政预算,每个乡镇6 000元,共计14.4万元,现已拨款到位,以后还要逐年增加。目前,已建设23个乡镇场、1个街道及8个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站,设立气象信息员235名,实现乡乡有气象信息服务站。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负责为农民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农村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服务,以及承担县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县政府已发文正式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维持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各乡镇均设立了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由副乡镇长或副书记担任,负责本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县政府制定了2011年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目标考核及奖励办法,纳入各乡镇场街道考核指标。并在各村设有气象信息员,由村书记或村主任担任,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受传递,本区域气象灾害隐患、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负责本地区气象信息大喇叭的维护保养,参与本社区或本村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此外,每年由气象局举办气象信息员培训班。

2.增雨防雹,大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喀左县地处辽西,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491.6mm,最少年份仅294.8mm。春夏秋连旱时有发生,有时造成农田大面积绝收,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冰雹每年都有发生,年均发生4.9次,受灾面积8.9万亩。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发生7.9次,最多年份发生15次,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地区。冰雹、干旱成为束缚喀左经济发展的两只“拦路虎”。为此,喀左气象局按照县政府“全覆盖、大密度、高强度”的要求,全面完成了地面增雨防雹装备的配备,形成了火箭、高炮、焰弹立体交叉作业系统。全县设有增雨防雹炮点22个,“三七”高炮38门,固定火箭发射装置16套。研制出了增雨雪专用的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其效果通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检测鉴定,在稳定云层可达到增加降水量13.6%,冰核生成率平均为6.3×1013/g。且焰弹使用方便、操作安全,机动性强,不受空域限制。整体作业密度和能力达到了国内县级领先水平,并将人工增雨和人工造林(人工种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生态效益,更好服务于“三农”。2010年经国内外文献检索,其中3项技术在国内外文献检索中未见报道。采用前苏联卡尔别耶夫两分类方法定量评价人工增雨效果显示,1999—2011年13年间,增加经济效益4.3亿元;每年平均增加降雨52.3毫米,增加降水1.1亿立方米。

三、基层“两个体系”建设的经验

1.贴合“三农”发展的真切需要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都需要优质的气象服务。为此,喀左气象局加强同当地农户沟通,结合当地的地理信息,做好气候特点分析,对县域内的农业种植布局进行指导,气象服务精细化程度逐步加深,满足农户的需求。以日光温室大棚为例,从温室大棚的取址、朝向、建棚、测报、选膜、通风提供服务,开展设施农业小气候研究,形成自身特色。同时,喀左气象局是全国第一家发布乡镇天气预报的县级局,早在2000年就为全县22个乡镇开展天气预报警报服务。多年来,在各乡镇较大降水过程预报、暴雨预报、最低气温预报等方面加强研究,为基层调整产业结构、播种收获、防雹减灾等方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在全国县级气象部门推广。综合应用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和资源,在为老百姓提供气象服务产品的同时,利用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农村气象预警接收机播出惠农政策、征兵宣传提纲、森林防火、小城镇建设、温室大棚保险、狂犬病防疫、寻人寻物启事等内容,为政府部门做好服务,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2.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与认可

喀左县政府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和保障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着力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为此,县政府加强组织体系与长效机制建设。召开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了《喀左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考核办法及奖励措施》,并将其纳入对各乡镇目标考核。此外,对极端天气事件和重要农事、重要社会活动的及时、准确决策服务,加强研发气象服务产品。每天都通过气象电子显示屏、农村气象预警接收机、手机短信发布5条气象信息,包括各种气象情报、气象新闻、72小时天气预报、精细化温室大棚农用天气预报、病虫气象等级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蔬菜批发价格、农药喷洒预报、每月长期天气预报及农事建议等,全年共发布各种气象信息2 890多条,深受农民欢迎,得到政府领导、农业技术人员的认可。经专家综合评估,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全年可取得经济效益1.6亿元。

3.开展长期科研并建立激励措施

基层气象部门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前题下,下大力量搞好科学试验,对争取地方政府增加投入和列项目至关重要,有利于促进基层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喀左县气象局已开展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研究 12年,开展农业病虫气象试验研究34年,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气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在全国地县级气象部门是唯一获奖单位。同时,建立起激励措施,对达到省级优秀预报员和国家级优秀测报员,奖励2 000元。其次,在国家一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奖励1 500元,在国家二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奖励1 000元,在国家级一般刊物发表论文奖励700元,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奖励500元。第三,在县处级新闻媒体(信息)发表的稿件实行稿酬2倍奖励;在市厅级新闻媒体(信息)发表的稿件实行稿酬3倍奖励;在省部级新闻媒体发表的稿件实行稿酬4倍奖励;在国家级新闻媒体发表的稿件实行稿酬5倍奖励。还有,获省气象局创新项目奖励2 000元。此外,对全局所有人员在增雨防雹期间手机费实报实销。通过长期的科研与业务结合,提高基层气象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获得了地方政府和上级领导单位的信任。

4.联合多方力量开展部门合作

在为农服务方面,喀左县气象局多年来与农业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农业病虫害发生气象条件、农药喷洒与天气、日光温室大棚蔬菜防灾减灾及气象调控技术等研究。2011年,先后与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植保站等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联合会商机制,共同探讨为农服务工作重点和相应措施,建立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共享机制和农业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2011年,喀左县组建了由县农业局、气象局、林业局、水利局、果树总站、畜牧局等部门高级专家组成的为农服务专家联盟,目前拥有成员16名,共同商讨研究为农服务方法、措施。建立专家团队数据库,专家之间互通联系方式,通过各自最方便的方式,建立常态化的联络机制。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在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安装5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和5个单雨量自动站,并正常投入使用;共享水利部门3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资料。与县国土资源局共同在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安装警示牌15个。在预警信息传播方面,县气象局与县广播电视局合作,开通了2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1套天气预报广播节目。与广播电视台签订预警信息增播插播协议,实现预警信息快速播出。

参考文献:

[1] 马成芝,孙立德,穆春华.喀左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及其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5):49-52.

[2] 孙立德,刘雅君,高成山,于志新.喀左县笨蝗生长与温湿度关系及长期预测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0,9(2):56-58.

[3] 孙立德,张殿香.喀左县农作物主要害虫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J].中国农业气象,2004,25(1):42-44.

[4] 孙立德,张献清.用逐步回归方法预测喀左县三代粘虫发生程度的初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2,(23):20-22.

[5] 于静.对县级气象为农服务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6):299-300.

[6] 王晓玲.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是靠[J].吉林农业,2012,(12):139.

[责任编辑 王 佳]

推荐访问:县级 气象 经验 服务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