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有石油企业绩效评价问题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05 09:10:05 浏览数:

企业绩效概念与绩效评价理论

1.企业绩效概念

一般可以从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给绩效下定义,而绩效所包含的内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方法也因层面的不同而不同。有学者认为:绩效应包括“结果”和“行为”两部分内容,“绩”侧重于“结果”,而“效”侧重于“行为”,“行为”与“结果”不能割裂开来进行判断,必须使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准确说明之。绩效的二维模型则认为行为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两方面,二维绩效结构对绩效的划分获得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对企业绩效(Performance)的定义有多种,财政部原统计评价司认为:企业效绩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营运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

2.企业绩效评价理论

企业绩效评价需要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通过特定的指标体系及标准、程序,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运营状况和综合竞争能力等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以评价企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绩效评价在国外己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历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典范。目前国内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实践不断深化。

(1)国外企业绩效评价。国外的企业绩效评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按照评价体系和内容变化大致可划分为成本评价阶段、财务评价阶段、价值评价阶段和综合评价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诞生,丰富了企业绩效评价内涵,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和评价方法选择等方面有了较大创新,其最大贡献在于引入了非财务评价指标,克服了只重财务指标和短期目标的传统评价误区,综合考虑了长期与短期、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外部与内部因素等。

2002年尼利(Neely)提出了绩效三棱柱的概念,展示了全面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结构,特别包括了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等层面。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开始突破单一财务指标体系的局限,涉及到许多非经济性指标。

(2)国内企业绩效评价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产量产值总量指标评价、财务比率指标评价和企业效绩评价三个发展阶段。

国内学者结合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国内实际,对企业绩效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包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学者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运用到企业绩效评价中,把社会责任、环境生态等相关因素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企业绩效评价的问题与不足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绩效评价过于重视财务效益、评价体系多针对国有企业、更多的企业绩效评价实际上是事后评价等问题。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财政部)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业绩评价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对企业的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国有企业的效绩评价体系。

因为企业经营绩效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其评价指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应能符合企业总体经营与发展目标的要求。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与竞争力的提高,与短期财务指标的改善并不一定同步。但在现实评价中,往往更多地把考核指标的重点放在短期或年度的财务指标上,财务指标至上,而对非财务指标的作用考虑较少、重视程度不够。

经营评绩效评价应包含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两个方面,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因关注其业绩的财务指标,而对技术开发、新市场开拓等投入的关注度和力量不足,这是我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企业绩效评价中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事实上企业绩效应考虑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既要体现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也应体现企业今后一段时期的持续发展潜力,特别是以新产品开发成果和新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能力。

具体到国内石油行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指标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偏低。这表明我国石油企业科技投入存在结构性问题,生产性技术费用、科研院所事业费和基建费比例较高,而直接用于研发活动的有效投入低。技术创新能力低还表现在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少,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国外大石油公司在我国国内技术市场强化了对创新主导权的抢占。国内有机化工、高分子、催化剂和润滑油等专业目前已公布的授权专利国大公司处于优势地位。这为我国石油企业未来的发展形成了严重障碍,增加了我国石油企业的科研开发难度和先进技术应用成本。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路,把社会责任、环境生态等相关因素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从理论分析与发展方向看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是,社会、环境等指标数量、所占比重不好确定,且数据不易取得,对整个绩效评价体系产生的效果可操作性实际并不强。虽然社会、环境等相关指标对于企业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把这些指标融入绩效评价体系中去,仍是理论与实践中需要探索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国有石油企业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从石油企业国际绩效评价是一个多目标问题,即单纯从技术上或经济上都不能充分反映石油企业经营好坏与竞争实力的优劣,只有把各项指标归纳起来进行综合,组成一个综合指标体系,才能对石油企业进行客观、全面和真实的评估。

1.绩效评价中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财务指标是考核企业绩效的主要指标,但仅以财务指标来评价还不够,还必须设立有关的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经营的成果,非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经营的过程。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才能全面系统地考评一个企业的综合绩效。绩效评价应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选取多元指标而非单一指标,应反映成长性和变化趋势。

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当时企业实际情况,考虑了非指标体系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明确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由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权重为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权重为30%。

(1)财务绩效:财务绩效主要以总产值、净产值、销售收入、净收入、产量、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体现。

(2)非财务绩效:顾客与员工的满意程度、质量、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与创新等非财务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未来财务绩效的变化趋势,因而在衡量绩效时具有重要的价值。质量、员工满意程度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公众关系、政治也应该是非财务绩效时度量考虑指标之一。

综合评价石油企业绩效,反映市场占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非常重要。石油产业高投入、高风险,油气资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原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的掌控等方面。美国《石油情报周刊》考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包括了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炼制能力、油品销售量六项。当今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激烈程度日趋升级。在此背景下,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控制能力,是保证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因此,加大对上游勘探开发板块的投入以获取更多的可采资源储量,不断提高与之匹配的炼油能力尤其是精炼能力,以及以终端零售网络为基础的下游市场控制实力,才能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发展壮大,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绩效评价的利润考核指标应适当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要稳定现有顾客或市场份额,应该以合理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以实现企业合理的利润。大多数情况下,盈利可以作为其绩效衡量的标准。国有石油企业其产品虽在市场具有一定的独占性,但实际上因国外进口资源与销售网络、同行的同类质产品与服务及相关替代能源产品的竞争与制衡,以及石油产品价格政策制定与政府管理控制的一致性(政策规定零售指导价格),社会对石油产品价格比较及标准的接受与认可程度,企业并不能随意主导或控制市场价格。因此,利润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可以作为绩效衡量标准。

立足于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已发现和证实了部分企业粉饰或故意调整财务报表现象的严重性,财务报告掺杂了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想法与意愿,而不完全是企业客观实际的经营业绩,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不容乐观。理论研究以及实证调查在对国有企业的利润进行分析研究时发现,企业的领导者、决策者出于对上级主管部门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任期内任务的均衡考虑等,可能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一些特殊情形下,或者做出的某些投资项目决策支出,增大或减小当期研发投入、技术升级改造或设备装置改造投入力度等,甚或通过调整销售价格、库存产成品的库存成本等手段,对当期利润进行调节。因此,利润作为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如果具体到某一具体年度,并不能排除不完全客观的可能,不宜作为企业绩效特别是国有企业绩效衡量的唯一标准,所占权重不宜过大。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有关财务指标值应当以经审计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为依据,并按照规定对会计政策差异、企业并购重组等客观因素进行合理剔除,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3.绩效评价应短期与长远结合、注重技术创新与发展潜力

企业绩效表现为其在一定经营期间内所取得的财务效益以及反映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企业内部能力,前者主要反映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后者反映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的发展。《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的发展性原则,即明确要求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应在综合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企业年度之间的增长状况及发展水平,科学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综合绩效评价应进行年度之间绩效变化的比较分析,任期绩效评价运用任期最后年度评价结果与上一任期最后年度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年度绩效评价运用当年评价结果与上年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综合评价石油企业绩效,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非常重要。技术竞争实力也是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大石油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可以有效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和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优势、新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将难以直面竞争。

4.绩效评价中的社会责任不应过分渲染

从对西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评价制度并没有像诸多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关注许多的社会目标,而大多集中在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衡量上,且即使兼顾了部分社会目标,也仅仅是在目标的诸方面给予文字以及相关数据的说明,并没有形成一套固定完善的做法,与理论论述差距较大。不同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尽相同,政府和社区对其也有不同的要求,难以统一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社会目标的完成情况难以统一计量。西方实务更多侧重于从商业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进行统一测评。对社会责任完情况的评估,则通过行业专有比率、文字说明等特殊化方式进行衡量。

很多研究结论都将国有企业绩效较差的原因归结于它承担了许多私营企业未承担的社会责任,这表明包括西方社会在内已认同了公有制和私人企业绩效的差异这一既定事实。因此,西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实务研究开始注重如何缩小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的差距,而非评价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承认,国有企业客观上产生了“以事业养事业”的需要;同时,国有企业绩效与社会负担的关系日益成为敏感的政治性话题,处理不善易导致社会大众的舆论压力。因此,近年来国营事业开始逐渐重视其经营绩效的衡量。国有企业包括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大都必须同时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以中国石油为例,公司已连续开展了14点定点扶贫、7年对口援藏、12年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还在甘肃、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市)的贫困地区进行定点帮扶。同时,为保护环境,中国石油持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和源头控制,加大投入,提高了涉及江河湖海石化企业水污染防治能力,对油田伴生气等有效回收。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情况下,中国石油未进行任何经济性裁员,2009年底公司从业人数为158.5万。中国石油在保证资源供应的同时,解决如此规模的员工结业和队伍稳定,本身就在履行重大的社会责任。

因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地位不同,在企业规模的抗风险能力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非国有企业难以和国有经济进行横向比较,因此,现在既没有必要比较象中国石油这样的国有企业和其他非国有企业绩效的差别,也没有必要在评价国有企业绩效时一定单独评价其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

2010年7月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2007年至2009年任期业绩考核结果,评出35个业绩优秀企业,中国石油位居前列,在考核的132个中央企业中名列第三,同时获得“科技创新特别奖”和“节能减排特别奖”, 2009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2007年到2009年,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二个经营业绩考核任期。在此期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石油等央企努力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强化管理,降本增效,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同时,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等重大社会活动方面,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发挥了骨干和表率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为促进资源优化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国资委还将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体系,以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引导国有企业进一步落实责任,更加注重价值创造、创新发展,努力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周守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与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2000年12月。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陆庆平,东北财经大学,《企业绩效评价新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2006年l月。

吴俊哲,《智力资本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湖南大学, 2006年。

温素彬,《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徐光华,《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年2月。

推荐访问:思考 石油 绩效评价 企业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