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治国理政 >

***治国理政思想中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特质

发布时间:2022-11-03 09:00:10 浏览数:

摘 要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自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多次强调之后的又一次重要论述。***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国梦、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四个全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型国际关系都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論来源,***的治国理政思想作为对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理论创新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 治国理政思想 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杨琼,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政治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345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重要的论述。******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重要论述,这说明新一代党的领导人的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契合之处,同时也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特质一: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官方的指导思想,其关注的重点是民本。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作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创建者,指出:“仁者爱人”、“亲亲而仁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民轻神”、“敬德保民”、“恤民为德”的思想。孟子和荀子在对孔子民本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不同程度地创新和发展,使儒家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孟子非常重视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他曾提出:“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关于荀子的民本思想,他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此之谓也”。 三位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民在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进行了重要的表述。2012年******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一话语体系。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成为衡量中国梦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此外******在其他场合的重要论述,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改革成果最大程度上为人民所共享”、“精准扶贫”、“以民为本”“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等无不体现和发展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人民的梦,虽然人民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差别,有着身份的差异,但是古代社会的“民”和当今社会的“人民”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是物质生产方式的主要的劳动力来源,都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所谓的“大同思想”和实现中华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向往,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和国家的更好的发展。

二、特质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德治国”、“以法治国”、“无为而治”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治国思想,在三者的较量中“以德治国”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余两者不重要,依法治国和无为而治同样贯穿我国古代治国安邦的历史过程。******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进行了重要论述,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道德自律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礼法规范的要求;而富强、民主、主明、和谐是国家治理的目标和道德取向,24 字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所应该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内在道德要求,体现了***对以德治国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过程中,利益共同体和意识形态日益分化,面对中国社会阶层对立、意识形态丰富、价值观多元的现象,如何重聚社会共识,凝聚国家意志成为摆在新一代领导人面前的重大难题。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有效地整合了主流意识形态,重聚了社会共识,凝聚了国家意志。

三、特质三:四个全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同构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逻辑起点。这一思想强调和重视统治者在国家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也就是说作为统治者必须加强对自身的道德修养即所谓的“正己”,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延伸到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所以,儒家思想把完善和发展统治者的道德品行作为国家治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起点。******提出的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从反腐倡廉、从严治吏、正风肃纪、营造良好的政风党风、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本身包含着对治理者自身包括执政素质在内的各种素质的要求。之后******还多次讲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并在党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专题教育活动,三次党内教育,为领导干部在思想、信念上进行集中“补钙”和“加油”,提高了党员的道德修养。

201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特别提出“关键少数”这一概念。2017年2月1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关键少数”提出要求。抓工作,******强调“从人抓起”、“关键在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以上这些都体现了***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正己”思想。

法家思想是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思想流派。在治国理政方面主张依法治国,这是与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不同之处。法家思想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是“人性恶”,这不免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人性恶有不谋而合之处,但是两者对人性恶的处理方法却存在着差异,法家思想认为必须通过严厉的法制来对人性恶和人的各种欲望进行约束和抑制,以此来达到维护君主统治的目的。在这个层面法家思想肯定了法制,否定了人治,明确了法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法家的立法主张要求立法要做到合乎人心,顺应民意,并把它作为治国实践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也是法家思想能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因。***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此外,“用制度管事、管权、管人”,“建设法治的国家,法治的社会,法治的市场”等治国思想,都体现了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

中国是一个有着法治渊源而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出“四个全面”,尤其是全面依法治国对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对于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特质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2月14 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规定进行了系统阐述。在治理体系的决定因素方面,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在治理体系的演进方面,******指出:“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性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这说明尽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新的话语体系,但这无不是对我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政治层面如何更有效的治理国家的借鉴、继承、发展和创新。

五、特质五:新型国际关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在交流中得以传承与发展,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通过不断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来推动自身的繁荣与发展。受中国古代“中庸”思想的影响,和文化一直备受推崇和重视。《论语·学而》中的“和为贵”、《论语·子路》中的“和而不同”、《尚书·尧典》中的“协和万邦”都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爱好和平的追求。******曾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对我国古代爱好和平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此外,******还运用《管子·霸言》中的“合则强,孤则弱”说明国与国之间要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运用《庄子·人间世》中的“凡交,近则必相糜一信,远则必忠之以言”来说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明我国在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时遵循“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各國之间合作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古就重视和发展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倡议下,我国将在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精髓和精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这种时代价值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各个方面,尤其体现在***的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治国理政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从宏观的层面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政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重聚社会共识、凝聚国家意志;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现阶段,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为重要和迫切。

注释:

刘健.***治国思想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09-14.

(本文选自:法制与社会 2017年18期)

推荐访问:治国 中华 蕴含 传统文化 特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