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14篇

发布时间:2022-06-12 18:50:02 浏览数: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14篇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1

  本书作者说他的戒烟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化学品上瘾症,比如酒瘾,毒瘾。我想把它进一步推而广之,是否可以戒断所有的瘾呢?佛经说,色香味触法,都是我们执著的尘,只要我们执著于对其中任何一个的渴望,那么哪一个不是瘾呢?比如有些人对食物不能抗拒,哪怕不饿,也总想放点什么到嘴里,这不也是瘾吗?比如男人的好色,见到合意的女人就想到性,不也是瘾吗?既然所有的瘾都来自心里,来自渴望,那么只要改一念,瘾就可以消除。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呢?因为我们被洗脑了,很多观念被根深蒂固地放入我们的脑海中了。比如说性欲,佛家说是淫欲。佛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好多人给自己找借口,给性行为划分为合道德的,不合道德的等等,其实,佛不是说了吗,重要的是淫的那个心不除,尘不可出,和其他因素没有关系。现在整个社会,铺天盖地,都是各种性的信息,而且都是同样的信息:性带来快乐!从小我们就被洗脑了:性是一种快乐。快乐到什么地步呢?快乐到青少年可以为了偷食禁果而采取各种手段,快乐到某些人不惜违背别人的意志而去强奸!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性欲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如果你没有从中感受到快乐,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其实,下一次你再做爱的时候,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你到底哪里感觉到快乐?身体上?心理上?还是你自以为是快乐,根本就没有想过。如果是这样,你也是性念的奴隶。”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我上次心室(识)解构课的小组长的一段文字,很有意思。摘录如下:

  我是性念的主人

  未遇到心室(识)解构以前,我完全是性念下的奴隶,每天在性的幻想与沉迷中度过、被它控制不能自拨。总是渴望与每个合我意的人发生点什么,当功课做到一定阶段以后我清楚的看到那只是我的榜首念。于是我决心超越,每次淫念的思想粒子一聚合,我就迅速看到它并瞬间粘连瓦解,无数次不断超越之后,我已经完全是它的主人,想与不想做与不做到与不到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下。放眼看人类,人类历史就是男淫加女淫生个小淫。一切的一切都是性的延伸,只是不敢承认而已。

  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些欲望,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什么乐趣?”怎么会呢?世界如同一个监狱,如果你有了钥匙,你可以随意进出。而监狱里面的犯人没有钥匙,出不去,只能自我安慰说:“这监狱有吃有喝,有美女,挺好的,出去干嘛!”所有求道的人要的都是这把钥匙,而这钥匙就在你自心中。所以得道之人可以酒肉穿肠过,美女不留心。然凡人以此为借口,不过是徒然自害!

  佛说这世界都是虚幻,不要执著。可见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物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同样的道理。人类的所有纷争不就是来自于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吗?只是这个法制社会告诉我们:你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不能损害别人的欲望,那么就是合法的,合理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根上去拔除这个渴望呢?说拔除好像挺难!其实,一旦我们知道了真相,拔除就是改一念而已。但拔除的确难!唯一的阻力就来自我们自己,不愿意!为什么不愿意!?还是被洗脑了,执着于一些东西。

  上瘾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填补空虚感。所有上瘾的人,不管是对食物,还是毒品,都是一样的,他们空虚,他们受不了这空虚。其实,空和虚难道不是道家和佛家追求的吗?开悟不就是要体证空性吗?可是,真感觉到空的时候,我们却害怕!恐惧!其实,只要你去拥抱这份空虚,接受这份空虚,很多时候执著就放下了。像林老师告诉我的:享受孤独!享受寂寞!

  所以为什么为道日损,就是我们从出生就在做加法,而回归本性却是要做减法。修行就是在反洗脑,或者说用一套与世俗相反的理念来重新洗脑。何谓顿悟?就是立刻转念,彻底转念!何谓渐修?就是来一念,照一念,放一念!不停地洗涤,洗涤的多了,就形成条件反射了。洪老师功课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最后还是回到这本书吧,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向所有的烟民朋友及其家人推荐。看了它,非烟民可以更好地理解烟民,可以知道怎么帮助你家人中的烟民朋友改变。我父亲曾经是30多年的重度烟民,多次戒烟而不果。直到医生给他以警告(只是警告,而非最后通牒),他一下子就戒了,没有任何过渡。我问他戒烟身体痛苦吗?他说一点也不。我问那为什么之前戒不了,他笑笑,无言以答。我替他答吧:因为生命是他的榜首念,当吸烟还没有威胁到这个的时候,他就不愿意戒。一旦触及他的榜首念,他就轻易地戒了。但是,他并没有看清吸烟这一幻象的实质!

  到底哪一点会触动到烟民,让他戒烟呢!?很多因素都有可能,但这本书讲述的是最根本的方法!所以,试试这本书吧!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2

  近期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我系统的学习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四本书,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思考,再次感受了“没有共产党员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这一历史必然和潮流。下面,是我学习四书后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望指正。

  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史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并努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100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设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新中国和繁荣新中国的理论体系问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引。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对四本书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通信人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服务于地方、服务于人民,为人民对通信业需求做到更好,不断提升服务、不断创新;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史为鉴,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为我们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壮丽篇章增彩添色。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砥砺初心使命的必修课,是树立宗旨意识、激发干事热情的动力源,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硬举措。

  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习党史就是要在学习教育中传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激发改天换地的奋进力量,争先进位勇担当,矢志拼搏敢作为。百年党史是一部艰苦奋斗史,一代代共产党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用拼搏和实干创造了人间奇迹、谱写了壮丽史诗。广德也是因为一批又一批干部群众前赴后继、担当作为,才推动了广德快速发展、欣欣向荣。我们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迫切需要从党史中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不畏艰辛的精神,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努力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和革命精神,矢志拼搏不懈奋斗,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中当好开路先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要把握目标要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守正创新。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过程中对标对表、守正创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用好我市红色资源,把党史与广德地方史结合起来,推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要在“学党史、悟思想”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学党史、办实事”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学党史、开新局”中扛起“瞄准高质量、聚焦一体化、争当排头兵”重大使命。

  要注重统筹推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员干部为重点,面向全体党员,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贯穿全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借鉴好历次党内集中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结合广德实际,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历史的一头连着光荣的过去,一头通向光辉的未来。广德是一方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广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诗篇,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扎实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铭记光辉历程,凝聚奋进力量,切实把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新时代广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过硬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4

  高度重视党的历史,注重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了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讲话。讲话登高望远、清晰透彻、意蕴深刻,通篇洋溢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对于我们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党的历史研究和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比如,******讲:“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用历史的观点,来正确评价重要党史人物、正确看待我们党的走过的道路。

  又比如,******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持用实践的观点,来全面认识和把握我们党的不懈奋斗史、自身建设史和理论发展史。

  还比如,******讲:“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科学总结我们党的历程进程和经验,正确对待党经历的失误和挫折,通过研究历史来更好地把握历史。

  可以讲,******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讲话,思想丰富深刻,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史工作者必须坚持长期读而且必须读好的经典著作。我们要以此次集中学习讨论为契机,进一步端正学风、潜心领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用讲话精神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推动我们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5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镜可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

  用历史的思维知史爱党。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亡的关键,更是有效防止历史周期率在中国的重演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历史的思维知史爱党,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开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深挖根源,找准“病灶”,始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始终自觉接受党组织的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党性修养正心,以党员义务正行,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格力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用历史的眼光知史爱国。爱国始终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情怀和担当。5000多年来,因为有着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经受住了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党员的第一位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历史的眼光知史爱国,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牢牢扎根,让人民群众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用历史的担当知史爱民。******强调,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条最基本的经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历史的担当知史爱民,要深刻认识我们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汇聚力量,从人民中寻找智慧,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增强历史意识,掌握历史思维,具备历史眼光,才能坚定对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进而坚定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事业的自信,进而涵养中华民族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进而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跳出历史周期律,领导人民不断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6

  在寒假里,我读了意大利着名儿童文学家科洛迪写的这本《木偶奇遇记》。我觉得科洛迪很了不起。因为他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我认识了许多书中的人物:有勇敢的木偶匹诺曹,经过仙女的指点变成了好孩子;有善良的仙女帮助匹诺曹改正错误;有可恶的小矮人车夫,他把孩子们带到“玩具城”里,把他们变成驴,最后把他们卖了赚钱;还有可怜的杰佩托。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木偶匹诺曹了,他的事情最多:他很调皮,不爱学习,经常逃学;他很爱撒谎,每次撒谎后,他的鼻子就会伸长,有一次一天他撒了好几个谎,鼻子长得让他不能动弹;他不爱关心别人。但最后他改掉了所有的坏毛病,成了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由此,我想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难免会犯各种错误。不光是我们,就算是名人,他们也曾经犯过错,华盛顿小时候就把他父亲种的树给砍掉了,但是他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所以我们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及时改正就行。

  上学期由于我不遵守纪律,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学习不主动,导致学的东西不扎实,学习退步,考试成绩不理想,从一个优秀生成了一个中等生。我一定要学习木偶匹诺曹努力改掉坏习惯,做一个听话、诚实、爱学习、受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木偶奇遇记》真是一本好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从中受到了启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7

  根据党支部的要求,最近选读了一些读书思廉活动推荐的文章,其中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书中的人和事无时不刻地激励着自己、鞭策着自己。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正确使用手中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正确使用权力,会让你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正确使用权力会使你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千古罪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大公无私,勤政为民,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这是为人民办事的权,脱离了这个标准,权就没有意义了,就是说权力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为群众谋取利益,保持廉洁的心才是当好领导干部的根本保证。国家就象一座大厦,我们每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就是叠起大厦的一块砖,如果砖块不能承受甚至不可能承受(不能切实履行职责)压力,那么大厦迟早会倒塌。所以,每一个公职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建立一个大家庭的观念,没有大家是不会有小家的,没有国泰是没有民安的,要维护这个大家才可安居乐业。那么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就要认真负责、勤政廉政、无私奉献,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才是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

  二、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漂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发扬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保持一颗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溶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读本内很多事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必须引以为鉴,自觉做到立足本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经常保持一颗进取心,加强理论学习,吸纳各种知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锐意创新,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工作中处处想着群众,处处从群众利益出发,只有奋发进取,才能争做时代的先锋,才能成为群众爱戴的干部。

  通过读书思廉活动,使我清醒地看到,我们党员干部要真正保持正常心态,保持人生清廉,只有勤奋学习,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抵挡不良风气的侵蚀;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恪守为民之责,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事,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时时严格要求,事事严于律己,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8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是党的光荣传统,而且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学习又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一种责任、一种享受、一种能力。

  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学习又是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善于学习的人,就会增大成功的机率。自然,这也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种快乐。书本的知识也许会有穷尽的一天,但生活中的真知却永远不会枯竭。学习是人天生的一种本事,人通过学习唤醒潜能,并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快乐。

  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们,其实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最直接的学习,所以应该怀着一颗学习之心来面对工作。其实工作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信仰、一种责任、一种享受、一种能力呢?一方面应明确学习目的,主动向身边的人学习。没有学习目的,学习就会陷入误区,茫然不知所措,从而使自己的学习优势逐渐丢失。向他们学习,不是因为他们是领导,而是因为他们优秀。因此,向他们学习,将会对自己今后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再一方面应加强提炼总结,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世上所有的经验,都是由“事情”积累而来的。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次极好的、最直接的学习机会。实践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所经历过的“事情”体现出来的,就是实践。所以应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通过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古诗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从“事”中学习知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方法,万事皆有可学,事事皆有学问。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有意识地从这些事情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增长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提高自己的才干和能力。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9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一句流传千年,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民间俗语。在今天读了这篇叫做《木炭与沉香》的文章后,对这句话更有了进一步的感触。

  这篇文章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它虽然篇幅不大,但意味深长,值得人们细细咀嚼。

  它主要是讲一年轻人跋山涉水找到一种香木,把它运到市场卖,却无人问津。可隔壁木炭总很快卖光。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年轻人高兴地告诉父亲,可父亲却说,年轻人烧成木炭的香木,是珍贵的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就比一车木炭要值钱。

  这个故事中的年轻人没有好好把握住自己手中的“沉香”,急功近利,沉不住气,把手

  中名贵的“沉香”当成低廉的“木炭”,白白丧失了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沉香”。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沉香”,但是,由于生活中的种种原因,有些人无法让别人认可他手中的“沉香”,总会沉不住气,消极沮丧,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态,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最终,碌碌无为。

  由此,我又联想到前几年各大媒体大肆报道的一件事:某名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改行提刀卖猪肉的新鲜事。我觉得虽然职业不分贵贱,但作为一位大学毕业生,应该把自己尝到的知识用在更加适合的领域,不能因为一时就业困难,沉不住气,放弃自己的理想去卖猪肉。

  生活并不是一开始就如你所愿,我们要守住自己手中的“沉香”,守住生命中的“沉香”。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10

  抱着尝试来读这本书,说实话,我很怕,我怕读完之后,并没有出现神奇的效果,我依然是烟不离手,花钱往自己的肺里灌输致癌的焦油,让自己的微血管堵塞,想告诉男性同胞最现实的就是,真的会影响性功能的,虽然我觉得自己的性功能非常良好,可是谁也不希望自己提前阳痿或者是早泄。其实灭完最后一支烟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感觉那会是最后一只烟,可是启示性的那一刻就是这样到来了,虽然第二天9号因为戒烟戒断症非常的严重,那种类似于饥饿的感觉非常不好,不过还好,感谢主,2月10号和2月11号虽然也会想起来抽烟,但是自己真的会感觉到,抹掉吸烟的那个念头真的很容易,不再像以前那样如刮骨疗伤一样的了。

  戒烟后马上能感觉到的好处就是,不赖床,不嗜睡了,心情明显轻松了很多很多,绝对不是心理作用,是实实在在的,脑子明显比以前清醒很多,尽管这两天是阴天,可是心情依然很舒畅,再也不会出现心情莫名其妙的烦躁,到处找烟的感觉了,而且出门不需要看有没有带打火机和烟,负担轻了很多。

  如果有人来看到这篇日志,不需要提前戒烟,正如书中所说,你要保持自己近期的吸烟习惯来看下去就好了。

  祷告:主啊,我的确有许多缺点、短处和恶习,但是借着天天享受你,在你身边,你的生命就能吞灭我一切的缺点和短处,并把我的心思、意志、情感、和一切的美德全拔高。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11

  一、学党史以坚定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有的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消极悲观,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究其原因,是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中学出对党的忠诚,学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只有从学习党史中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修炼自身道德品质,方能稳住心神、守住清白。

  二、学党史以推动方法创新

  从**南湖之畔的一叶红船,到今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中国号”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破除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当前我们党正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双重挑战,不论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或是开展反腐斗争等各项工作,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为人民谋幸福的新征程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党和人民的事业等不得、慢不得,消极懈怠换不来美好生活。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事业发展就会原地踏步。我们决不能被既有的成绩蒙蔽双眼、捆缚手脚,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和拼搏斗志,唯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开创未来。

  三、学党史以践行为民初心

  ******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忧,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学习党史的成效如何终究要回到为民解忧的实践中接受检验,在为民担当作为中得到体现。

  若处处以个人为中心,事事搞自我设计,忘了为民初心,便失了民心。只有始终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群众之忧,增进人民福祉,才能赢得人民衷心而持久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在新征程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

  回望党史,汲取经验;面向未来发展,更思肩上重任。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唯有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学党史中回望初心,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我们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历史答卷。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12

  今天,我饱含热情地读完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它讲述了很多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祖先们创造了数不尽的灿烂文化。如:举世闻名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应刷术。还有文明的古代科技,大足石刻,兵马俑,长城……都是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我们为有这样地的先辈而感到骄傲。

  然而,随着历史的脚步,看看过去的中国母亲,她是不幸的,因为她要忍受外国侵略者的侵犯和压迫。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当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涌现了林则徐,邓世昌,董存瑞等爱国志士,他们为拯救民族危机抛头颅洒热血,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就像一盏路灯照亮了中国母亲前进的方向,指引着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地奋斗。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我们祖国一片繁荣昌盛。

  我们是中国未来的接班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更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或许,我们不能像刘翔,郎郎那样为国争光,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爱我们的祖国。在校团结同学,关心家人,孝敬父母,热爱劳动,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米……不浪费有限的资源。我们每人多植一棵树,多种一株草,提倡低碳环保,美化我们的家园,这也是爱国。同时,我们也有牢记雷锋叔叔的钉子精神,刻苦钻研,争取早日成才,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赶快行动起来吧!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13

  近期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我系统的学习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四本书,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思考,再次感受了“没有共产党员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新中国”这一历史必然和潮流。下面,是我学习四书后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望指正。

  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史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并努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100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设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新中国和繁荣新中国的理论体系问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引。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对四本书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通信人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服务于地方、服务于人民,为人民对通信业需求做到更好,不断提升服务、不断创新;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史为鉴,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为我们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壮丽篇章增彩添色。

党员必读42本书读后感篇14

  在跌跌撞撞中终于读完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什么说是跌跌撞撞呢,首先,这是一本论述类的书,而论述类别的书读起来又是最难,最烦的。而且,此书还属于外国著作,本身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就会加大阅读的难度。在加之翻译中客观存在的误差和翻译者本人的遣词习惯,让我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这是一本指导阅读的书,更准确的说是一本强调如何阅读论述类书的著作。虽然其中也对阅读小说,故事,哲学,历史,科学等类别的技巧介绍,但我觉得,作者的主旨是在指导读者如何阅读论述类作品。

  读完之后,对本书的架构总结了一番,并将其中自己认为有道理的段落摘抄了十几页,目的是为了对其加深印象。摘抄完之后总觉的应该自己再写点什么,也算是真正完成了与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读书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它开始于作者,终结于读者”。如果不写点什么,或者说是不把作者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出来,就算不上是一次真正的沟通,并且不能说自己已经读懂了。

  就像听一个人说话一样,听完之后我们总应该有点反应的,对吧,或是嘴上或是心里,如果一点反应都没有的话,那是很不正常的。还好,经过检验,我绝对是一个很正常的人。。。。。。

  开始吧。。。

  首先,读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注意:为什么说是层次而不是种类呢,用作者的话说,种类意味着各有不同,相互毫无相干。而层次则是代表着一种渐进和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检视阅读中包含了基础阅读的要素和能力,同理,主题阅读则包含了之前所有的阅读层次,体现了阅读的最高层次和读者较强的阅读能力。

  无论是基础阅读还是主题阅读,都强调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主动阅读。阅读是一个特别强调主动性的活动,完全被动是读不了的,那么专注力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专注力并不代表理解力,于是思考就是主动阅读的第二个要素。如果单单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那么一定是双眼停滞,头脑昏睡,即使没有被动到如此,如果阅读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不是站在整体框架之上,带着一边思考和一边提出问题去阅读,或者说,由于仅仅对书中钟情的表达和语言很感兴趣,却没有耐心去了解整本书的框架结构、逻辑和内容等实质性的东西,那么,便是单纯的玩味文字,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所当然地,这本书给予你的回报也就局限于摆弄文字上,对于个人在这方面的提升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现在想想小时候为了写出“漂亮”的作文,被记忆大量的优美词句,真是一种坑人的写作启蒙。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从了解到理解,并且从中实现个人提升的过程。如果读完一本书有一种破茧而出的感觉,并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有所反思,那么阅读一定是主动和有效的。

  要通过阅读来实现个人的提升,除了主动以外,还有一些技巧是很重要的,如,敏锐的洞察,可靠的记忆,想象以及分析,同时,这些能力也会随着阅读经验的提高而提高

  说了这么多关于主动阅读的重要性,说白了,阅读就跟学生听课一样,所有的学生看似都在阅读着课堂,而主动学习的学生一定是在不断产生问题和提出质疑,随着老师讲解和自己思考的深入,通过自己的洞察,想象、分析,问题在大脑中出出进进,脑细胞在沟回中忙忙碌碌,最终,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完成,并且最终达成了一致。

  基础阅读------终身阅读过程中的最初级阶段。

  它分为四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包括有良好的听力,视力,起码的认知能力,口齿清晰,以及个人准备,包括能够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的能力,保持注意力,有耐性以及服从等等。这些准备应该在幼儿园时期就完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做好以上的准备就开始教他阅读。他可能会不喜欢这样的经历,以后的学校教育和阅读过程会留下很多痛苦的阴影。尽管大多数孩子的家长都会担心“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比起鲁莽地提前阅读来说,延后接受阅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第二个阶段就是认字阶段,这个阶段要求能够理解词句的发音,含义,能够阅读简单的读物并且很喜欢阅读了。

  第三个阶段,要求孩子有一定建立字汇的能力,就是能够下从上下文中,猜出不熟悉的字词。除此之外,因为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从而为了“扩大视野”而读。

  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阅读的人就应该被称之为读者而不是孩子了,这个阶段应该能准确的读出书中的主要观点,并且能够与同主题的书进行对比,并且得出结论。这样的阅读能力应该在初中毕业时形成。

  很遗憾,我们很多人并没有在不同的年龄段有这样渐进和系统的阅读训练,原因很简单,社会甚至学校从来都没有开展一门这样的阅读课程,明确而又系统地培养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能力。

  老师在抱怨家长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家长在抱怨孩子没有读书的耐心,学生在抱怨没有人给他开一张适合的书单。

  总之,都将原因归结于除自己以外的相干人等。。。。。。

  我们或作为家长或作为老师,应该何时开始,如何怎样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我想这是每一个认识到阅读对于一个人终身重要性的人应该补上的一课。课题就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教材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检视阅读------系统的略读或者粗浅的阅读

  让我们先来分享一下阅读前常常出现的两种情况,一,你很纠结你到底想不想读这本书,或者是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花费很长时间阅读,你怀疑这本书在花费很大精力读完之后是不是对你有一定的提升。二,你确实没有时间进行仔细的阅读。

  这样的情况下,检视阅读中的系统略读就会排除纠结或者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汲取其中最最精华的养分。

  系统的略读应该不会花费我们很长时间,也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那么下面便是一些建议,其中的部分内容正是我们在平时阅读的时候容易忽略的。

  首先,先看书名页,这样你会很快的把这本书在脑海中分类,并且联想到你读过的类似的书。如果有副标题,那定是极好的,因为副标题的作用就是对主标题的补充,会让读者更加具体地了解书的内容。如《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从中我们很容易了解到,这是一本小说类的书,书中作者一定是叙述了一件中学时代发生过的事情,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第二,研究目录页,这就是我之前提到过,人们(包括我在内)常常忽略的内容。这样做得好处就是对整本书的架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就像要买一个房子,我们进去之后一定是先看看整个房子的结构是否合理,客厅是阳面还是阴面,餐厅是否是独立的,等等。如果这一步直接省了,直接就看房子的质量,那就不是很理智了。

  第三,读一读序言和后记,因为很少有作者不会在序言中将自己整本书的架构和主旨进行说明的,也会在后记中将整本书的主旨或者论点进行再回顾。

  第四,挑看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读,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但凡有学习经历的人都会这么做的。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系统的略读吧,短时间内,有选择地阅读,了解整体架构和主旨,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花费很长时间仔细阅读。

  再者便是检视阅读的第二个技巧-----粗浅的阅读。让我们再来从实际情况出发,来阐释一下什么时候需要这要的阅读技巧。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本很难读的书,接下来,或是不断地停下来查阅工具书或是由于烦躁直接放弃。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阅读中遇到困难要努力查阅资料去解决它,这样第一个或者就成为了诱发第二个或者的重要因素。

  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不应该是绝对的。如果对其中的字词不懂,还是很有必要查一下手机的。

  所以,粗浅的阅读针对的问题是,当遇到一本很难读的书的时候需要用到的技巧。前提是这本书确实值得我们读,也确实对我们会有一定的提升。

  那么如此这般,当我们遇到一本难读的书,并且真正值得一读的书的时候,粗略的阅读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这个规则很简单,“第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哪怕遇到不懂得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考”“与其强迫人们接受装模作样的读法,不如鼓励人们一次性不完整地读完,然后讨论在第一次快速粗浅地阅读中所获得的东西”。这样就为下一步的再一次研读做好了准备。相信我,在第二次阅读中,我们一定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因为第一次阅读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第二次阅读就是站在另一个新高度上开始了的阅读。

  是时候该开始分析阅读了,这也是本书最重要的章节,最难懂的章节,最容易让人放弃的章节,但是在开始之前,作者又分享了几个常用的阅读技巧和经验。就像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一样,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准备,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一个逻辑性很强且很细致的人,绝不是图财坑人的角儿。

  一,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会提出的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二,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首先,对于阅读来说,在树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情,好处无需言表。前面说过,主动阅读一定是伴随着思考的。所以,读完一本书之后,应该倾向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想,或者总结出一本书,如果浑浑噩噩地写不出来,那便算不上是真正的理解,通常也是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三,如何做笔记

  作者认为笔记有3个层次,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同主题书之间的观点比较),我认为第三种也可以是读后感。只要是表达自己思考的内容,都可以是第三种。

  四,培养阅读习惯(读书笔记)

  习惯首先是建立在了解行事规则的基础之上,如果不知道规则是什么,就不可能按照规则来行事,自然就谈不到习惯了。这里的习惯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习惯,而是一种按照某些系统的,能达到良好效果的规则,继而终身持续。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练习和运用,别无他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做得道理。在你养成习惯的前后,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阅读能力和速度的不同,经过练习之后,同一件事情,你会做得比刚开始好很多,也就是熟能生巧,一开始你做不好,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像天生自然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的道理。”

  分析阅读----将一本书生吞活剥

  让我们还是先从一本书的开始来开始分析分析阅读吧。(此处足够绕口)

  书名,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从书名上看,我们大致可以将这本书分类,那么分类为什么这样重要呢。书中并没有过多的论述。但是作者举了一个很实际的例子。大体意思是这样的,弄清一本书的种类,如同进入一间教室听课一样,你必须得先搞明白这是一节什么科目,因为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技巧是不同的,例如,英语课,我们必须时刻背靠在一种外国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上去学习它,否则听起来真是“黑白颠倒”。再如,化学课,我们应该站在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它,如果站错了角度,哪个老师又能从口袋儿里掏出一个氧气分子来给你看看呢?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如果我们以读议论文的方式去阅读一篇散文,想想真是痛苦。。。。。

  这就是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用书名分类。

  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把一本书放在X光下面了。

  开始我一直疑惑,这个阶段是在检视阅读之后,还是在仔细阅读之后。后来我终于理解了,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所谓的读完,或是仔细阅读,或是粗浅的阅读,总之,是在第一次阅读之后,毕竟任何一本值得分析阅读的书都不是只读一次可以合上入柜的,一次阅读绝对不可能了解全面。也不可能做到分析阅读,至少应该再一次的翻看。

  一本好书,绝对不会像是一堆肥肉下面埋藏着一堆发育不良的骨架,也绝对不会是一个瘦到皮包骨头的人。而应该像是一个正直壮年的人,骨骼健壮,肌肉发达,全身没有一块儿赘肉。

  同样,一本好书一定是有整体感,前后连贯。并且架构清晰,有血有肉。架构清晰是一个优秀作者肯定会做到的,而血肉又为整体内容添加了深度和广度。如果说,架构是一本书的生命,那么血肉就是一本书的营养。

  在X光下面看清楚一本书的架构之后,我们必须将整本书的大纲自己罗列出来,就像书中所说的,作者列出大纲是为了写好一本书,而读者自己列出提纲则是为了读透一本书。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写出整本书的摘要。对于整本书的内容,如果只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你必须能清晰的表述出来并且告诉自己或者别人。如果在读完之后,你说:“我说不出来,但是我已经完全了解了”。估计连你自己都不信吧。

  这就是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列出大纲,写出摘要。这是一个检验自己阅读效果的绝佳方法。也是训练逻辑思维和总结概括能力的技巧。如果不巧,你与作者写的**不离十。那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场完美邂逅。

  第三阶段,找出贯穿全文的关键字词,通过这些字词,了解作者的思想。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出现频率很高的字词或者观点,这就需要我们紧紧的抓住了。这样,我们便能与作者中途会合,搂着肩膀,听他诉说衷肠。

  第四阶段,找出主旨和相关的论述,任何一本论述性的书籍,其中任何一个主旨,都应该是有理论支持的,如果只有主旨,却找不到相关的论述,那就只是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想法罢了。想想我们常写的议论文就知道了,论点是需要论据支撑的。这样,我们就了解到了,作者的主旨是什么,以及我们是如何被说服的。

  主题阅读---阅读的终极目标

  主题阅读是一种针对同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的方法,它可以有效避免零散阅读所造成的知识遗忘,思考重复而不深入的问题.

  同时,由于在短时间内大量阅读相关内容,可以有效加深记忆,多角度、更全面的理解同一主题思想,最重要的好处是,当完成阅读之后,有效的形成框架性思考,非常利于将实用性书籍中内容应用到实际中来.

  1、找到相关章节——记住,自己的主题才是重点,而不是在读的书。把所有书目粗略略读一遍,找出相关章节。

  2、带引作者与自己达成共识——创造出自己的一套词汇,把作者的专业词汇转化为自己的。

  3、理清问题——确立中立的主旨,按顺序列出和自己主题目的相关的问题,让作者回答。

  4、界定议题——确定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出来。

  5、分析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突显主题。保持对话式的梳理和客观,及对某一议题,要从书中引用原话。

  注意:主题阅读前,粗浅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略读可以确定书目,从而进一步简化书目。

  后记

  这本书读了两次,准确的说是1.5次,因为第二次并不是从头读到尾,只是翻看和回顾了重要的论点及其论述以及下划线部分。但就是在这0.5次中又收获了更多,对这本书的结构和之前不甚理解的内容有了认识上的新高度。

  很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让我对阅读这件事,第一次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当读完内容之后,又一次回顾它的目录时,对其结构的逻辑性以及对作者本人严谨的治学态度肃然起敬。就像遇到一位本就倾心的女孩子,结果又发现其内在更美,真是幸福的没谁了。

  然而,作者也并不是只对阅读进行乏味的指导,关键还针对读者不同时期的困难和心理障碍揭露的淋漓尽致。正是这种“揭露”,让读者感觉作者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感同身受,或许曾经与我们同病相怜,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读者的好感和自信。这便是良心作家的用心良苦。

  这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 主要针对论述性书籍,但是作者也好几次提到,虽然不能完全适合其他书籍,但其中的道理是共通的。而且作者也简单叙述了各种类别书的不同阅读技巧。其中最令我同意到极点的便是关于工具书的使用和小说类书籍的阅读。

  这也让我想起,大学时期的一位老师说的话,不是谁都能拿本字典学会英语的。当时不懂,现在想想也确实是。

  书中提到“毕竟工具书对矫正无知的功能是有限的,它也并不能帮助文盲。” 我的理解是,使用工具书的前提是,你必须先对自己的问题是很明确的,并且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书,什么样的工具书能解决这类问题。否则,在完全迷茫的状态下,即便是拿起了工具书也无从下手。当然了,当今工具书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了。毕竟,这本书初次出版于1940年。作者是绝对不会想到,多半个世纪后,一个叫被做“internet”的东西竟能代替无数的工具书,而且查阅起来是如此的方便,快捷,而且只要稍加筛选,比对,便能得到需要的资料。

  但,即便在internet已经基本囊括了所有工具书的时代,书中的两点我认为还是绝对靠谱的,那就是你必须问出一个明确的问题,并且了解你要借助的工具书。

  另一个感通深受的便是关于小说的阅读,首先是速读,保证情节在自己大脑中的连续性,以免出现断点。其次,让角色进入你的心中,你进入角色的世界,相信其中发生的事情,不要怀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评判这个故事是不是符合常规和理智,再决定是否领悟他的领悟,借鉴他得经验。再有便是,即便对其中的人物不能一一记住,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记住主要的人物及事件就可以了,因为很多人物与事件的出场,本来就只是用来映衬主角的心里和行动的,或者说是,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你更加了解主角。最后,作者对小说的不可或缺性做了分析。

  “小说能满足我们潜意识或意识中的许多需要,比如,我们总是怀疑生活的不公平。为什么现实中好人受苦,坏人却成功?这个事实在现实中也遭到了千夫所指。但是在故事中,这种混乱又不愉快的情况被矫正过来了,于是,我们感觉格外的爽。对于,书中的角色来说,作者就像是上帝,依照他们的行为,公平地给予奖励和惩罚。这样的小说能满足人们,给人们一些想要的东西,平息心中的愤慨。我们不能确定真实的世界是美好的。但在伟大的作品中,世界多多少少是美好的。在一个好故事中,能满足我们的故事中,至少应该做到这一点。关于一个坏故事最惹人讨厌的一点就是,一个人受奖励和惩罚一点都不合理。真正会说故事的人绝不会在这一点上犯错。

  “大悲剧也是如此。可怕的事情发生在好人身上,我们眼中的英雄不该承受这样的事情,但最后也只好理解命运的安排。而我们也非常渴望与他分享他的领悟。”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众喜欢的电视剧总是千篇一律,从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好人好报恶人天谴、英雄出场力挽狂澜、再到近几年很红的主题---草根逆袭成功上位,无不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满足了大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达到的期望值,也矫正了现实生活中令人焦虑的现象。

  今年暑假一口气读了《曾国藩三部曲》,大约100余万字。这是一部关于曾国藩官宦生涯的长篇小说,从其意气风出山发操办团练,中途遇挫,灰心至极,回乡丁忧,到再度出山力挽狂澜,成功镇压太平军,继而官至极品,官场生涯也达到了巅峰,再到**事变,背负卖国骂名,悔恨病倒,身心俱疲。最终,在一个黑雨滂沱的夜晚,灯枯油竭的曾国藩,紧闭双目回顾一生后,最终,也无法逃脱是非功过容后人评说的无奈。

  书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说实话,到现在我依然能记住的并不多,但对于其中的重要人物及事件还是很清晰的。很多人物的出场映衬着曾国藩识人相面,知人善用的独到之处。书中大量的引用了《道德经》,儒教,佛教的精髓及具体运用。并描述了曾国藩一生清廉为官,严格约束家人的高尚人格,尤其,对于自己的子女更是严格到苛刻,其家训在本书中也收录不少。

  这是一套历史小说,也就是说兼备了历史和小说两方面的事情,我们知道,历史是被记录下来的,就像传话一下,那么多少还是会出现纰漏。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完全是在杜撰。历史小说是作者从看待历史事件的某个角度出发,结合作者了解的史实并推测、猜想而来的。而我们需要读出作者的角度和其中的观点。至于史实,又有谁能检验呢?如果抱着一种打假的态度去读历史,会是很可笑而且没有收获的。就像在5毛超市搜寻经久耐用的东西一样,心态错了。

  毕竟,历史前面是没有证人的,而所谓的证据,谁又能保证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有强有力的证据做支撑呢?

  就像,上面提到的书一样,作者很倾向于黄老学说,否则,他也不会通过这本书,从自己的角度诠释《道德经》。这就是作者的角度和偏好,读出来,读懂了,便好了。

  从小便听说,书由厚读薄,再由薄读厚。这其中的真谛和感受对于我来说姗姗来迟。但又何尝不是不早不晚呢?

  毕竟,读书这件事,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迟。

推荐访问:本书 读后感 党员 党员必读42本书心得 党员四本必读书目读后感 党员书籍读后感大全 党员相关书籍读后感 读一本党的书籍读后感 读后感关于党的书 党员四本必读书目心得体会 关于党的四本书读后感 党内读物读后感 党员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