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德育具有多端性7篇

发布时间:2022-09-25 19:00:03 浏览数:

德育具有多端性7篇德育具有多端性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修养,我认为其中三项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礼仪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一、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具有多端性7篇,供大家参考。

德育具有多端性7篇

篇一:德育具有多端性

大学生应具备的修养, 我认为其中三项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礼仪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一、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内容主要包括思想、 政治、 道德、 心理、 审美等素质的培养及学习成才、选择职业等方面的修养。

 时代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 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

 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那么我以为, 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

 不过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价值取向趋于实惠, 社会责任感淡薄, 自我意识彰显, 公德素养较差, 认知与行为脱节, 求职和学习目的功利化等等。

 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经济全球化, 社会转型, 网络信息社会的到来, 科技革命给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道德情感以及行为带来了双重影响, 东西文化的交汇碰撞, 加剧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高校教育方面, 高校道德教育存在“德育首位”名存实亡, 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教育内容的安排欠合理, 德育方法单一, 德育工作者队伍不稳和素质不高等问题, 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是这些问题形成的内在原因。

 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是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 强调“知”与“行”相统一。

 如果只重视“知”而不重视“行”, 那就完全失去了“知”的意义。

  从理论上说, 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机制一般是一个知、 情、 意、 行的过程, 即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总是从知开始, 然后沿着情、 意、 行的内在顺序进展。

 一般地说, 只有将认识内化为信念, 才能使人们产生与认识相适应的行为, 否则, 知与行之间的稳定的联系机制就难以建立。

  但也不能把上述心理机制绝对化, 实际上, 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端性特点。

 例如,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可以从“行”到“知”。

 如受教育者在生活中偶尔受到一次表扬, 或受到一次称赞, 就会接受到积极的思想道德修养信息, 真切地感受到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所带来的愉悦的心理刺激, 受教育者就会因此而加深对思想道德修养意义的认同, 从而形成思想道德修养的正向认知系统, 产生相应的思想道德行为。因此, 思想道德修养结合礼仪修养,促进大学生“知”与“行”的统一, 可以增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实效性。

  同时应该指出的是, 在新世纪新阶段, 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关键在创新。

 我们要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理, 在思想道德修养内容、 方法、 途径上不断创新, 面向经济全球化, 面向网络时代, 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深入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 不断深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规律的认识。

 二、 礼仪修养礼仪修养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学会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 谦恭、 大度、 文明礼貌。

 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不高。

 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很不相称, 也与“礼仪之邦”的公民身份不相称。

 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礼仪修养。

 首先是完善大学生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各个心理过程之特性的总和, 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影响自身所有行为并与他人有区别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体。实践证明, 思想教育成功的关键是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言谈举止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容易强化人的思想观念、 道德心理和礼仪意识, 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其次, 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

 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提升其人文精神, 一直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认为, “大学是‘育人, 非制器’, ‘动于衷, 形于外’”(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新华文摘》 2001 年第 6 期)。

 言行举止, 是文明还是野蛮, 是高雅还是粗俗, 这是人的文化底蕴深浅的具体体现, 也是人文教育效果的直接检验。

 一个文明的人,

 讲话应有文化内涵, 用语文明, 行为举止应合乎道德规范, 行为文明。

 大学生应通过对礼仪规则、 礼仪态势和语言的学习、 训练, 习得高雅的礼节、 礼仪, 养成礼仪周全的交往风度, 表现出谦恭礼让、 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

 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生必然会从中汲取宝贵的人文营养, 提升人文精神。

  再次, 培养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于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

 失去民族文化认同感, 将带来民族价值观的崩溃和大学生精神信仰无所依托等问题。

 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需要多方面努力, 众所周知, 中华礼仪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渊源于我国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作礼仪之邦, 中华礼仪 (包括礼俗、 礼节、 礼貌、 礼仪)

 内容丰富, 礼仪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大学生对礼仪理论和礼仪规范的学习和训练, 必将促使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研习和思考, 潜移默化之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最后, 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人无自信不能立。

 增强自信心是建立礼仪修养的重要任务。

 人们看到, 有的大学生性格孤僻往往是由于不善人际交往造成的, 而不善人际交往, 又往往与不懂礼节礼貌有关。

 一些大学生由于不善于人际交往而形成的孤僻性格, 使他们极易丧失自信心, 产生自卑感。

 他们不但在校期间生活缺乏愉快感, 毕业后也因缺乏自信而就业困难。

 所以, 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 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是一般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特殊形式和重要补充。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

 在范围上, 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闻, 是家庭、 学校 教育 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内容上, 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 在形式上, 它具有具体、 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

 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职业道德, 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 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

 那么对于一个大学生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呢。

 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和原则规范, 明确职业道德的目的、 方向、 原则, 才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培养起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 意志、 信念,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实践证明,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得越好. 体验就越深刻. 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就越优秀, 越符合职业道德规范, 并能很好地指导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 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 发展 的, 实践是人们养成道德品质的源泉。

 也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 只有不断融入社会, 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起来. 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 正确审视自己的不足, 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 陶冶自己, 完善自己, 最终完成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

 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和身边的榜样学习。

 新时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为人民服务精神日益发扬光大. 社会职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涌现了王启民、 徐虎、 邱娥国、 李素丽、 徐振超等楷模, 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了榜样。

 大学生不但要向这些模范人物学习, 还要向身边的老师、 同学、 工厂的师傅学习, 学习他们的长处, 克服自己的缺点, 把职业道德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篇二:德育具有多端性

术争论   《中等医学教育》杂志    Vol. 15  1997  No. 6跨世纪德育要“循规蹈矩”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卫生学校  孙启达  德育如何改变盲目被动、实效差的状况?如何培养具有现实意识和实践能力、又能超越现实创造未来的人? 从我国德育的历程和德育的国际经验及趋向来看 ,世纪之交 ,德育工作首要“循规蹈矩”。

 这个“规”是德育的科学规律 ,这个“矩”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育构架。建国四十余年来 ,我国德育最大的一个失误是忽视德育的科学性、规律性 〔1〕 。有人说: “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 教育 ,对留学生进行我是中国人教育。”此言虽偏颇 ,但也表明了某些问题。以往德育的内容和要求“高”“大”“空”,德育操作简单、冒进、强制、随意性大。〔2〕 应当看到 ,无视德育规律性和科学性的做法仍然严重存在。

 比如有些人把德育简单地看作是教学生学好别学坏 ,有些人认为德育就是政治教育和理想教育 ;在具体工作上说教多于力行 ,约束多于养成 ;在观念上 ,上边怎么说下边怎么做 ,“运动式”、“一阵风”,看不到德育的先进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等等。

 德育工作不仅实效差 ,而且有些德育环节还产生负效应 ,“免疫力”。德育的国际经验表明 〔1. 4〕 : 任何崇高的德育目标 ,都要从小处着手 ,从文明行为养成做起 ,从好公民做起。

 人类文明进程中 ,德育的主体内容是相同的、共有的。

 德育主体思辩意识的养成是德育的根本。

 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

 实践证明 ,任何违背德育科学规律的做法只能是弄巧成拙。〔2〕 我国 70— 80年代 ,以共产主义代替一切 ,企图一蹴而就 ,其教训是深刻的。德育的主体辩别意识模糊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德育的失衡 ,道德的败坏 ,观念的迷罔 ,极大地干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德育的科学化已成为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近十年来 ,随着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和百家争鸣 ,我国德育科学正与世界水平看齐 〔1. 4〕 。

 这从我国近年新版的教育学专著及大量的德育科学文献可以看出 〔3. 5. 6〕 。

 可是绝大部分实际德育工作者包括广大教师 ,并没有把德育科学当专业一样看待 ,而是一种“副业” ,晋职升级的参考。不注重知识和观念的更新与提高 ,陈旧老化严重。

 很多人的德育观还停留在70— 80年代。

 即使刚走出校门初为人师的学子 ,由于世俗观念的影响 ,德育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由于德育知识的欠缺或观念落后 ,看不到德育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德育工作事倍功半 ,令人气馁。

 德育工作实效差 ,究其原因一点也不奇怪。现代德育研究表明 〔1. 6〕 : 德育具有系统性、多端性、反复性、社会性等特点。

 德育要遵循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认知性规律 ;要遵循基于内容和要求的方法性规律;要遵循社会文明的进步性规律。基于上述分析 ,德育工作要增强实效 ,跨越世纪之门 ,首要“循规蹈矩”,扎扎实实地做事。

 那么 ,如何“循规蹈矩”?第一 ,首先要创导学习和探讨当代德育科学和实践的氛围 ,使广大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认识到掌握和运用德育科学性和规律性的必要性、迫切性。

 “没有革命的理论 ,便没有革命的实践”。

 要充分运用当代德育科学的成就和经验。第二 ,要勇于探索现实状况下德育的特点。我国正处于多种经济形式 ,多种分配方式 ,多元文化取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转型期”面临多种问题与挑战。〔7〕 德育工作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并存 ,但不利因素更复杂尖锐。德育工作既要尊重现实 ,又要看到未来;既要重视传统 ,又要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

 面对世界一体化 ,经济、科技、人才的激烈竟争 ,德育必须迎接世界的挑战 ,德育必然要体现在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 ,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及“终生教育”的当代世界教育的主题中 〔8〕 。

 德育的现代化之路 ,是总结过去 ,探索现实和未来德育科学规律的实践之路。第三 ,德育要在实践中落到实处。德育要物化为人的素质 ,只有实践。

 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 ,是人自身通过对客体的改造和创造 ,来达到与客体和环境的统一 〔9〕 。德育工作者要围绕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 39 —

  学术争论   《中等医学教育》杂志    Vol. 15  1997  No. 6克服目标教学中的“高原现象”湖北省荆州卫生学校 张机敏  434100  在目标教学过程中 ,由于“高原现象”的出现 ,则是造成许多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不大或时有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何为“高原现象”? 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德国著名学者马克多斯对人们学习知识 ,掌握操作技能的过程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和试验 ,发现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掌握 ,一般来说都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 ,开始阶段: 学习者要理解熟悉新知识新技能 ,学习起来较费力 ,提高速度缓慢 ;第二 ,迅速提高阶段: 学习者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经验 ,初步掌握了学习中的窍门 ,成绩显著提高;第三 ,高原阶段: 学习速度放慢 ,尽管每天同样强度的学习和训练 ,但成绩提高不大 ,甚至出现滑坡;第四 ,克服高原阶段: 学习者经过更加刻苦的努力 ,掌握到新的规律和窍门 ,学习曲线又快速回升。

 这种在学习和训练的某一阶段出现成绩停滞不前或有所下降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高原现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障碍 ,其中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的障碍是主要的和最普遍的。中专学校的学生在进入学习前 ,受初中教师的严格训练 ,大多数都习惯了“填鸭式 ,满堂灌” ,“书山加题海 ,时间加汗水” ,“教师指向哪里 ,学生打向哪里”的传统教学方法 ,学习一般都由开始阶段过渡到了迅速提高阶段。但在步入中专后 ,这些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消极因素对学生的继续学习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于是遇到目标教学不适应。

 新旧教学模式转换 ,必然出现系列矛盾 ,造成学生学习方法上不适应 ,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甚至部分学生对中专学习失去信心 ,产生厌学情绪。于是许多学生就出现了学习上的“高原现象”。

 那么 ,在推行目标教学时 ,如何有效地克服“高原现象”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具体来说 ,就是要抓住下面的五大要素。一、循序渐进 ,深化目标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中消极因素的定势效应 ,中和有效的途径 ,牢牢抓住思辩意识和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培养这一根本内容 ,重视在具体活动和情景中的德育品质养成。学校教育中 ,应把科学素养和道德素养结合起来 ,要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德育科学原理。“循规蹈矩”,不是墨守成规 ,而是积极进取; 不是盲目自信 ,而是对消极悲观者的一声疾呼。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越是复杂的 ,越要遵循规律 ,循序渐进。“循规蹈矩”更可作寻规蹈矩和 /或循序渐进。

 它是打破僵局迈向 21世纪 ,开创德育新局面的敲门砖。参考文献1、劳逊 ,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 ,当代青年研究 , 1996( 5): 1— 7。2、宋德福 ,德育实效问题 ,人民教育 , 1996( 5): 32— 363、李伯黍、燕国材主编 ,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3: 23— 774、中西德育比较研究 ,教育比较研究 , 1996( 10)5、陈万鹏,叶世雄 ,姚继业主编 ,广州市学校德育系统设计方案 ,广东高等德育出版社 , 19966、 叶澜主编, 新编教育学教程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1: 78— 1117、郑必坚 ,龚育之 ,李君如 ,君继佐 ,金瑞英;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人民日报 , 1996, 11, 1288、 保罗.肯尼迪 ( Paul. Kennedy )为二十一世纪作准备,新华出版社 , 19949、孙喜亭 ,论教育的超越性 ,教育研究 , 1996( 8):1— 5— 40 —

篇三:德育具有多端性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如何理解?

 (一)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 情、 意、 行的过程, 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1)

 知, 即道德认识, 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 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念。情, 即道德情感, 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 好恶的态度。

 意, 即道德意志, 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 既道德行为,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 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 在行动上对他人、 社会、 自然作出的反应。

 (2)

 在德育过程中, 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 又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

 其中知是基础, 行是关键。

 道德认识指导、 控制和调节着道德情感、 意志和行为, 道德情感和意志又影响着道德认识和调节着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又对道德认识德巩固和发展、 道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道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

 (3)

 在德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德品德一般可以按照提高道德认识、 陶冶道德情感、 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顺序进行。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必须是统一和谐的发展。

 把德育工作德一般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持之以恒、 导之以行” 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4)

 学生品德的知、 情、 意、 行几个方面, 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 表现为通情不达理、 达理不通情、 言行不一、 口

 是心非等。

 (5)

 由于知、 情、 意、 行的辩证统一性和不平衡性, 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 又具有多种开端, 即不一定恪守知、 情、 意、 行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 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 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 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 最后达到学生道德的知、 情、 意、 行全面和谐发展。

 (加的)

 (二)

 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1)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首先, 从哲学观点看, 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先天遗传的, 也不是人脑固有的, 而是后天环境、 学校教育影响作用的结果。

 但人们也不是消极的、 被动的去接受影响, 而是积极主动的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在与家庭、 社会、 学校广泛的人际交往中, 改造了客观世界, 同时也改造了主观世界。

 其次, 从心理学观点看, 知、 情、 意、 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 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 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

 最后, 从教育学观点看, 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 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 它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

 教育者的责任在于创设活动情境, 正确指导交往, 没有活动就没有交往。

 (2)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教育者有目的、 有计划的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和指导的, 是一种教育性活动与交往, 它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活动, 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教育性。

 这种

 教育性, 即它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德育过程的活动与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之下展开的, 是服从并服务于德育目标的,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组织性, 而不是盲目的、 自发的。

 第二,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与交往, 有其特定的范围, 而不是一般的广泛的社会活动与交往。

 第三,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依据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学、 心理学原理组织起来的, 是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的, 因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

 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德育过程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具有以下含义:

 一是德育过程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状况和客观要求; 二是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实际地履行一定的社会道德义务; 三是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衡量和检验。

 (三)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1)

 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 对他不断提出合理的要求, 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不断地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是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互作用、 矛盾统一的过程。

 (2)

 内部矛盾主要是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加的)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上的矛盾有不同的类型, 其中, 首要的、 最主要的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需要与原有品德

 水平之间的矛盾。

 其次, 还有知与不知的矛盾。

 最后, 是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3)

 在德育工作中, 要针对不同的矛盾, 采取不同的措施, 做到德育措施的有的放矢。

 (4)

 学生品德正是在不断产生于解决其主体品德内部与斗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因此, 要推动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向着德育目标的方向发展, 就必须发挥道德成长主体——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也只有如此, 外部的德育影响与矛盾才可能转化为自身道德成长的内存动力, 并在主体自我的德育活动中促进道德水平质的新飞跃。(加的)

 (5)

 在德育过程中, 还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 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因为, 培养他们的知、 情、 意、 行, 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 大致是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 “他律”,再从“他律” 发展到“自律” 。

 因此, 在进行德育时, 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 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能力, 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

 (1)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

 这种长期性、 反复性和渐进性, 是德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也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

 (2)

 人的任何一种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 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

 学生任何一种优良品德的养成或不良品德的矫正都是长期、 反复、 不断深化的培养、教育或矫正、 训练的结果。

 (3)

 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 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

 ①从中学生自身来说, 他们正处于成长时期, 思想不成熟, 情感不稳定, 缺乏生活经验, 因而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复。

 ②从外界环境来说, 由于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 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斗争长期存在, 这种斗争反映到学生思想上, 也会造成思想品德的反复。

 ③已经初步形成的良好思想品德, 会因受到某些错误、 落后思想的影响而停止, 甚至倒退。

 ④因此, 思想品德作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不是靠一两次教育、 完成某一个道德行为就能形成的。

 因此, 德育过程必须反复抓, 抓反复。

 二、 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些原则?

 (一)

 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 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 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使理论与实践结合, 形成知行统一、 言行一致的品格。

 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来看,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知、 情、 意、 行

 四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加不加? ) 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问题。

 (加的)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对学生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第二, 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 增强这方面的自我修养。

 第三, 教育者更要以身作则, 作好示范引导。

 (二)

 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 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和德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 依照一定的速度和顺序稳步前进, 而不能冒进。

 他律、 自律、 自由这三个阶段是不可逆转的。

 贯彻秩序渐进原则,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现有的水平。

 第二, 还要掌握受教育者可能的发展状态, 使德育要求和方法的选择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 内进行。

 “最近发展区” 是一个关于学生发展水平的心理学概念。

 (这些我没划!

 加吗? )

 (三)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发扬并运用各种形式, 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 抑制或消除其消极落后的一面, 因势利导, 长善救失。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教育者应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固有印象, 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 正确看待“好学生” 和“后进学生” 的所长所短。

 (我没划!

 加吗? )

 第二, 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形成自我教育能力。

 要注意的是对问题学生身上积极因素的肯定。

 (这句有吗? )

 (四)

 爱和民主原则 爱和民主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 教师要热爱、 关心学生, 同时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建立平等、 和谐、 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是进行德育的前提、 基础和动力。

 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 实际上决定了一个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

 民主是爱的要求和表现。

 (加的)

 民主也是爱的结果, 形成一种民主、 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句有吗? )

 (五)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 既通过集体教育教育个别学生, 又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 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根据集体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及集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来的。

 这一原则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加的)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社会化过程。

 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

 第二,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

 第三, 要重视个别教育工作, 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六)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各方面教育影响应协调一致, 对学生教育要前后连贯。

 这种一致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学校、 社会、 家庭三个方面德育影响要保持一致, 形成合力。

 二是学校内部整个教师团队对学生施加德育的方向要一致。

 三是对学生实施的德育影响要前后一致。

 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应注意教育影响互相衔接, 有计划、 有系统、 分层次地进行。

 第二, 要求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第三, 要谋求学校、 家庭、 社会三个方面的合作, 形成立体化、 网络化的德育工作模式。

 三、 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方法?

 答:

 一、 说服教育法 所谓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 使学生提高认识、 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在德育中采用说服教育法的依据在于, 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人道德发展的基础。

 (加的)

 首先包包括对是非曲直的明辨和道理智慧的形成。

 这后面好像缺东西? 但我书上没划! 运用说服教育的要求:

 第一, 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 谈话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价值。

 第三, 还要注意谈话语言的艺术。

 二、 榜样教育法 所谓榜样教育法, 是借助于影视、 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 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

 运用榜样教育法的依据在于人, 尤其是未成年人, 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 模仿确实是人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句怎么加才合适? )

 运用榜样教育法的要求:

 第一、 榜样要植根于受教育者当下的生活。

 第二、 不能神化榜样人物。

 第三, 运用榜样教育法是, 注意适当地体现“德福一致” 的价值观念。

 第四, 正确对待偶像崇拜现象。

 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是认识到偶像崇拜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二是要注意引导, 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各方面充满了不稳定性,容易走极端, 偏向外在的东西, 所以特别需要成年人的引导。

 (加的)

 第五, 都是和父母要注意身教, 成为青少年的好榜样。

 三、 道德叙事法 “叙事” 有两层含义, 用做动词时指讲故事, 即将某事件用形象的语言叙述出来; 用做名词时, 指的是叙事者所讲的事件。

 道德叙事法功能表现在:

 首先是陶冶道德情感。

 其次是促进道德价值的理解与认同。

 再次是激发道德反思。

 最后是引导道德行为。

 运用道德叙事法的要求:

 第一, 叙事前, 有备而来。

 准备的任务主要有二:

 一是傻事素材的选择。

 二是形成教师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

 (加的)

 第二, 叙事中, 运用技巧。

 主要有:

 (1) 情感的生发。

 (2)

 悬念的设置。

 (3)

 多种叙事方式的综合运用。

 (4)

 必要的停顿和沉默。

 第三, 叙事后, 价值引导。

 因此在叙事后, 教师应帮助学生充分地领悟故事中所蕴涵的道德价值。

 四、 交往实践法 所谓交往实践法, 就是对学生日常交往予以指导, 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德育中之所以采取交往实践法, 主要基于交往对人道德发展所具有的功能。

 运用交往实践法的要求:

 第一, 对同伴团体进行价值引导。

 第二, 激发同...

篇四:德育具有多端性

时 期 学 校 德 育 的 必 要 性 、 可 能 性 和 重 要 性

 李明富 (曲靖师范学院, 云南曲靖 655011) 摘 要 :当前,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发展 , 给改革中的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更艰 巨的挑战。在新的时代 形势下, 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不仅很有必要 , 而且在 中国教育不断改革和完善的 过程 中, 也具有这个可能。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优秀人才的培养 , 关 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关系到社 会 主义社会 的最 终 实现 。

 关键词 :

 新时期 学校德育 必要性 可能性 重要性 十一届 三 中全会 之后 , 中国走 上了改革 开放 之路 。改革 开放30多年 , 中国的经济社会确实有了巨大发展, 人民生活 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 但是同时, 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社会道 德建设方面,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 产生了很多新的危机与矛 盾 . 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缺乏, 或者说社会信仰 的缺失 ,反映在社会现实中就是社会不道德的现象时有发 生。所以, 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学校 德育不仅很有必要 .而且在中国教育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 程中, 也具有这个可能。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 到新世纪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 关系到社 会 主义社 会 的最 终实现 。

 一、学校德 育的必 要性 学校德育真的必要吗?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 而且大部 分 学校 都会说 自己是把 德育放在 学校 工作的首 位 。然 而 , 由 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影响,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 学校 大量的工作还是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升学率 上面, 致使学校德育形式化 , 甚至缺乏学校德育。在新时期 ,

 为应对 国 内外 的各种 机遇 与挑战 . 学校德育 显得更有 必要 。

 1. 坚持社会 主 义政治 方向的 需要 。

 在中国, 学校德育主要是采用“ 大德育”的方式, 主要包 括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教育实践 中, 道德教 育 、 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密不可分。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我 国教育要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 在学校教育 , 尤其是学校德育中, 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 ,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 观, 坚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

 2. 适应 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的需要 。

 “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转轨,是20世纪8O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改革的最重要标 志之 一 , 它不仅 要打碎 旧体 制 的障碍 机制 , 而且要 更新 社会 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 其中最根本和最艰难的 , 是变 革人的价值取向.所以体制的转轨必然呼唤着相应的深层 次价值观念的改变。”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 最终都要走 向社会. 都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那么, 学校作为一个学 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 作为一个系统的教育机构 , 一方面 要教 给学 生一定 的知识 ,另 一方 面很 重要 的是要 教 给学 生 应对未来生活 、 工作的技能和道德 、 情感 、 价值观 , 让学生在 走 向社会时 , 能够顺利地适应社会 , 适应与人交往合作 , 能 够为人处 世 。

 3. 建设 社会 主义核心 价值体 系的需要 。

 改革开放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人 民的物质生活,但是也 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在精神方面, 社会道德建设明 显滞后 。

 出现了很多尔虞我诈 、 唯利是图、 不诚信 、 不道德的 现象 , 整个社会呈现一种“ 信仰缺失” 的状态。

 那么 , 学校德育 承担着对祖 国青少年的培养重任 。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文 明 和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 ,也是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客 观需要 。

 4晰 世纪优 秀人才培养与发展 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

 同时也对中国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挑战。当前, 世界的主流是 发 展 , 但是世 界资 源具 有稀缺 性 。

 这 加剧 了世 界各 国之 间 的 竞争。我国要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要培养高素质 的人才 .而一个学生仅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强健的身 体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 良好的思想 品德 , 否则 , 不但不会为社会 、 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 还可 能给社 会带 来危 害 。所 以 , 新 时期进 行学 校德 育 。

 是 培养 有 理想、 有文化 、 有道德、 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作为个体 , 非常必要在学校接受德育 。个人的思想道德 如何 .或者说做人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人的发 展。

 所谓要做事 , 先做人。

 笔者认为 , 个人的道德 , 是可以通过 学校教育得到一定的训练的, 或者说 , 学校德育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改善人的道德 .只是学校德育的方式方法值得研究 并 改进 。

 二、 学校德育的可能性 对于“德育的可能性” 问题 , 黄向阳博士在《 德育原理》

 的第 四章开篇就提到:

 “美德(道德)可教吗?”在钟启泉 、 黄志 一1O8 一 万方数据

 成编著的《 西方德育原理》 和檀传宝的《 德育原理》 中, 都认为 “德育的可能性 ”就是“道德是否可教” 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是 来源于源《 柏拉图对话录》 美诺篇 , 是美诺 向苏格拉底提 出

 的问题。“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 美诺向苏格拉底请教 :

 ‘ 人 的美德 自何而来? 美德是教来 的, 还是天然所赋 , 还是人以 别的某种方式得来的东西? ” ’ 美诺 向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个 问题 . 理解 为“人是如何 具有 (获得)道德的? ” 会更加恰当, 而不是“将德育可能性 问题简化为 ‘ 道德可教 吗 ’ . 事实上 只是提 出了构建二者 关系的一条思路 , 即人之德能否通过教而获得 . 否定 了人 之德的先天由来渠 道和其他可能渠道 , 比如通过 ‘ 学 ’ 获 得” 。在学校实施德育 , 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或者渠道具 有(获得 )一定的道德是有可能 的, 而且 , 在学生时期接受 学校德育 ,对于学生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 观 , 非 常关 键 。

 1. 学校德 育的优越 性 般来说 , 中国学生在6— 12岁接受小学教育 , 12— 15 岁接受初 中教育 。

 l 5—18岁接受 高中教育 , 18—22岁接受 大学教育 。6—22岁 , 正是青少年个体个性化 和社会化的 关键 时期 , 也是青少年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逐步形 成并基本定型的时期 ,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后天培养的 “较为可控” 的时期。这段时间 。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会在学 校接受教育 , 和老师 、 同学交往相处 , 在这种 时空条件下 ,

 使得 学校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上 。具有家庭 和社会不可 比拟 的优势 。

 首先 , 学校时时刻刻、 处处都有德育 , 学生潜移默化 中 都会受到德育。学生在学校 、 在班级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

 学习并遵守一些行为规范。并逐步感知到 自己的行为是受 到一定的约束的。

 要遵守游戏规则。在 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就在接受学校德育。

 其次 。

 学校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 为学生思 想道德建设提供现实的平 台.因为学校是一种专门化的教 育机构, 使得学校对学生的道德影响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 安 排 的系统性 和较强 的可控性 。

 再次 , 学 校是一 个小社 会 . 是 学生走 向社 会 的过渡 。在 学校 . 学生要与教师交流 。

 学生要与 同学相处 . 在这些过程 中, 学生在 学 习着一些 为人 处世 的道 理 , 也在 接受着 一定 意 义上的德育。

 2. “教 师的教” 。

 通过“教师的教” 。

 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道德熏陶。“教 师的教” .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显性的科学文化 知识 、 道德理论等方面的传授, 另一个方面是隐性的道德影 响 , 即教师在言传身教 中, 以及 自身 的榜样示范、 个人魅力 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的道德影响。

 显性的知识传授 . 尤其是关于爱国主义 、 道德理论等方 面 的知识 , 是可 以教 给学 生 的 , 这 种教 , 可 以通 过课 堂 , 也可 以通过一定的德育活动。笔者认为 。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 以改善或者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因为人都是从“无知”到“有 知 ” . 从 “ 知之不 多 ”到 “知 之更 多 ” . 而 在这个 过程 中 , 学 校教 育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时也在改造着人 , 使人向更加符合社 一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隐性 的道 德影 响 , 也是在 “教 师 的教 ” 的过程 中 。

 对 学生 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一方面. 在教师具体教授科学文化 知识的过程中, 就会潜藏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另外, 教师 自

 身的道德修养 、 为人处世的风格和魅力也会感染学生 。

 尤其 是一些师德高 尚、 学识渊博的教师, 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加 显著。

 3. “学生的 学”。

 通过 “学生的学” 。学生也可以获得一定的道德教育 。

 “学生的学” .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一个是在学校德育活动中。

 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有所体悟 , 并内化到 自身行为方式和道 德体系中:

 第二个是在“教师的教” 的过程中。

 成为一个更加 具有理性和社会性的人 , 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

 第三个是 在与老师、 朋友、 同学的相处过程中, 懂得一些行为规范 , 懂 得 为人处世 的准则 。总之 , “ 学生 的学 ”也是获得道 德或者提 高道德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正是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即通过“学生的学” , 使得德育成为一种可能。所以, 笔者认 为。

 学校德育的对象 , 即学生. 具备学习的能力和改进的能 力 . 这种主观能力使得学校德育不会成为对牛弹琴, 不会成 为空中楼阁。

 三、 学 校德育的 重要性 德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3O多年后 的今天 , 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 社会建设方 面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不 充分不成熟的条件下, 出现了诚信危机和信仰缺失等问题。

 当前 . 我 国的 国内外 环境 更 加复 杂 , 在 机遇 增 加的 同时 , 也 面临着更加艰巨的发展任务。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 就显得 更 加重要 , 具有深 刻 的现 实和长远意 义 。

 1. 有助 于抵 制西方腐朽 文化 , 保 障社会主 义国家安全 。

 开放 , 使我国得以广泛地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 、 科技、

 文化、 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流 , 吸取其先进技术和一切优秀成 果。但与之相伴随 , 资本 主义的价值观、 生活方式也传人我 国。其实, 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忘记过从社会主义阵营争夺人 才,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 , 把和平演变战略重点转向我国,

 尤其是高等院校。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培养 “亲西方的下一 代”。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 , 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有助 于抵制 “西化 ”及其 文化侵略 , 保障社会 主义 国家安全 。

 2. 有助 于社会 主义 市场经济 的健 康发展 。

 通过学校德育 ,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 、 互助友爱 、 互相尊 重等优良品质, 以及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而且 , 通 过学校德育 , 有助于学生抵制西方拜金主义、 个人主义、 享 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这样 , 学生作为市场主体时, 能 够适应市场经济 。

 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 , 维护市场经济的秩 序和稳定, 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有助 于构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体 系。

 “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本 质体现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奋斗 的共 同思想基础 。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 固马克思主 义指导地位 . 坚持不懈地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 成果武装全党 、 教育人 民, 用中国特色社 (下转第 122 页) 一10 9—

 万方数据

 教都 溉究 j 发 展进 阶 进行 指 导 。

 3. 生活生涯。生活对每个生命体都是必然的, 大学生向 往独立个体的社会生活 .但如果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脱离时 代现 实 , 就 只 是贫 乏 、 生 硬 和可 有可 无 的 , 全 世 界都 在 谈论 和研究“幸福” , “幸福” 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生活问题 , 真正“ 三 贴近” 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教会“ 准成人”真实理解 、 体验、 掌握 幸福 的教育 。

 (五)教育评价:

 结构评价、 过程评价、 自我评价。

 教育有两大主角——教师和学生。无论评价的对象是 哪一方 . 最 终指 向 的都 是整 个教 育活 动 , 这就 是教 育评 价 的 价值判断和双向反馈意义,这正体现了现代教育所倡导重 视的主体间性。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 尤其要在关乎主 体性发展问题的师生双向认知和民主平等交流的各方取得 “互识 ” . 达成 “共识 ” 。

 1. 结构评价。如前所述 , 引导大学生主体性发展主要是 从主体意识 、 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三个方面 , 据此理解所设 计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 在评价学生主体性发展 的时候 ,

 就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 , 各 自分别体现在课程成绩、 学业活 动、 社会服务 中, 三者 比例相当 , 暗示社会化发展 目标必须 是 全面 的。

 2. 过 程评 价 。

 发展 容易 出现 波动 、 反 复 , 偶尔 也会 间 断 ,

 所 以, “立足过程 , 促进发展” 的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 面向每 个学生 , 基于他们的过去 , 重视他们的现在 , 着眼他们的未 来 , 面向他们的每个方面 。

 让每个个体都能感到 自己的进 步和优势 , 获得“相对” 成功 , 最终实现 自己预定的个体化 发展 目标 。

 3. 自我评价。教育评价一直以教师评价为主, 辅以他人 评价 , 缺失了学生 自评。但就年龄阶段及其心理特点而言 ,

 大学 生 已经 “基 本具备 自我 学 习和 自我建 构认 知结 构的 能 _ 力” , 因此 , 通过 自我评价, “引导其主动参与、 自我反思、 自我 教育 、 自我调节” _ 8_学习实践活动, 会使他们达到或者超过预 期...

篇五:德育具有多端性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重要意义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十七大中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写入报告,更加体现出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育人要先育人的灵魂,只有德育工作抓好了,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才能一如既往地前行。而且,学校德育工作要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力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好。下面侧重谈一谈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育;奋斗目标;素质

 学校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其中,德育是首要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意义重大而深远,在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江泽民同志重新提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是确保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才能确保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无产阶级德育教育,是由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学校培养的人,不

 2 管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愿意为社会主义报务、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学校必须在坚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美育和心理卫生教育,以时代的精神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具有无产阶级思想品德的学生,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他往往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努力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反之,一个没有牢固树立无产阶级思想品德的学生,即使有较好的知识才能和健全的体魄,也不可能成长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为他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没有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缺少成为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的中、小学生毕业后就是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生力军。二三十年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将逐步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只有加强无产阶级德育教育,才能造就出一大批具有

 3 无产阶级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天生的,也不能自发形成,必须从小培养。学校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无产阶级德育教育,才能使他们逐步掌握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形成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青少年时期思想尚未定型,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抵制不良风气影响,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相反,如果学生阶级思想的定向不正,就会走向极端,今后就难以扭转,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对学生进行无产阶级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34 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09 年 8 月 31 日,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会议的讲话上再一次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次又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4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见,学校德育工作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智育更为重要。因为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目前,社会上许多家长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只看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不看其他方面。如果一个学生品德方面不好,那么他的学识越高就越是危险的,可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做不好,学校教育工作也不可能做得好。因此,学校要重新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对学生、家长、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来抓好德育工作。

 从教的二十年中,对德育教育工作我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同志领导的党中央作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牢牢把握我校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第二,坚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为国家培养建设者的基本宗旨,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坚持我校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我校的地方资源优势,不断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发展,

 5 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后备军。学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所以,加强无产阶级德育,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和不良倾向,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心理脆弱、理想淡薄、思想混乱,少数青少年学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必须本着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力气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帮助青少年学生不断增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复杂变化的社会情况,健康、茁壮地成长。

 (作者单位 广东省增城市小楼中学)

篇六:德育具有多端性

的个体享用性功能初探对现代德育功能的一点认识 【作 者】许国英【摘要】 人是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的人人从自我实现中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具有指导、调节、控制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巨大功能。人的自我实现活动是追求人的价值的活动。教育学生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引导学生从追求社会价值中去实现自我价值。人的自我意识在道德内化中起抉择性作用。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活动对道德的价值、需要进行一番分析、抉择并与自我思想、情感、愿望相结合社会道德才能变成自我的道德需要和信念。【关键词】 现代德育 个体享用性 功能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怀着强烈的愿望去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主动地而不是消极地观察自己工作的对象探索对象的本质特点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千方百计地克服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把工作做好求得实在的成效以满足自我的需要。一旦达到了目的他就会喜形于色乐趣无穷。一般说来因克服巨大障碍和种种困难而获得成功的乐趣要比轻而易举、唾手而得的乐趣大得多因而更能激动人心。这也说明现实的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望和能力的人从

 自我实现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人的自我实现是出自自我需要的活动是由自我提出目的的活动但并不都是为个人利益而奋斗的活动。人之所以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是因为人是一个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的身体是人的精神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的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人身体和精神的协调统一活动。没有高尚的精神而只有身体只能是行尸走肉对社会是不会具有任何积极意义的。当然没有身体的精神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必须进一步指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人由于自身的需要和活动而产生的精神如动机、愿望、目的、理想、世界观等又具有指导、调节、控制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巨大功能。正因为如此人认识、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和人自身的活动都是通过自我来实现的。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们逐渐把道德自身作为追求的目标把道德作为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对象物从各种道德的追求和道德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道德教育是一种道德追求的活动。它的内在的更深层的价值表现于它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和道德人格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

 青少年的德育问题其核心是解决信仰问题。信仰是对某种意识体系的笃信它的确立既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需要。人的需要产生情绪、情感的动力德育工作必须提高青少年学生对社会需要的水平使德育成为一种真正的愉快教育、情感教育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从哲学价值论的观点来看人的自我实现活动是追求人的价值的活动。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的自我价值一是人的社会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人的自我价值是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价值。学校德育要把读书学习、实践锻炼变为学生的自我实现活动必须从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提高无可非议但要加以引导使学生的自我需要转化成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个人要想求得自我发展必须继承前人的经验与同时代人一起奋力拼搏改造社会尚存在的那些贫困、落后、不文明状况以求得自我发展的良好社会条件。同理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教育学生的关键不在于否定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价值而在于尊重学生的

 自我价值引导学生从追求社会价值中去实现自我价值。只有尊重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价值让学生在学习、锻炼中得到成功的愉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学习和锻炼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只有在一个较大发挥个人才能的个体身上才具有对道德自身的需要从而在不断获得的道德、人格的完善中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至此道德教育自我享用的精神价值才得以充分体现。道德需要动力系统。需要是人感到某种欲求而力图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活动动机就是在需要这种刺激下产生的。需要有不同的性质、方面和层次也就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其中可以分为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就个人需要而言有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如饮食、身体健康等社会需要如对政治的需要、经济的需要、文化的需要、道德的需要等等心理需要如与人交往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对道德的需要既是个人的社会需要也是个人生理、心理健康和发展的需要。各种需要组成一个潜在的动力系统。个体的各种需要有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的相互矛盾相互制约。人的各种需要对道德的内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个体对道德的心理需要与愿望是实现道德内化的直接动力。需要成为人的活动动力一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倾向需要的东西得到满足就会对该事物形成积极的情感倾向

 和态度二是通过认识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满足的程度越多越高其价值也就越多越高。因而需要会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道德需要就是通过人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来促进社会认知加深对道德价值的认识推动自我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个体对道德的需要是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它不是先天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道德活动中强烈地感受体验到的。只有当这种客观的外在需要被学生主体意识到并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与自我心理需要相结合时社会道德这种外在的需要和刺激才能变成内部的道德愿望和动力。因此主体的道德愿望和意识倾向道德内化的动力性机制。缺乏这种内部机制就难以实现社会道德需要向个体道德需要的转化。必须指出受教育者的需要有正当的、合理的也有不正当的、不合理的如对物质利益过高的要求。对于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应当实事求是地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以适当的满足对不正当的、不合理的需要应当进行积极的疏导讲清道理把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引导到实现正当需要的轨道上来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内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自我意识在道德内化中起抉择性作用。这是因为第一道德认识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活动使之与自己的思想情感相结合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信

 念。道德认识与自我思想相结合的过程是自我意识对道德要求进行利益价值权衡的过程也是思想斗争和升华的过程。能否把道德认识变成自己的思想信念要看自我意识的倾向性看自我意识的品质和强弱。第二外部道德需要转化为个体道德需要一靠外部道德需求的情境、舆论和教育的推动二要对道德价值正确认知最后要通过自我意识的活动使之与自我潜在的道德愿望和心理需要相结合意识到自己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差距深感有必要履行社会道德的义务和责任。这样才能将外部道德需要转变为自我道德要求。第三自我意识在道德内化和形成过程中起着反馈、调控、升华作用。学生道德的内化与进步要以学生对自己道德意识、行为的正确认识、评价、反馈为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根据道德要求调整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实现道德认识的深化和思想的升华直至形成高尚的道德愿望和道德理想。总之只有通过自我意识的活动对道德的价值、需要进行一番分析、评价、权衡、抉择并与自我的思想、情感、愿望相结合后社会道德才能变成自我的道德需要和信念。

篇七:德育具有多端性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现状只停留在比较偏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片面追求升学率,放松思想教育,加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时常腐蚀着青少年的头脑。这与学校的正面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侵蚀,校园治安已成为较突出的教育问题。面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创伤,作为一个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怎能责无旁贷而视而不见呢?为了培养新一代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必须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务必负起德育工作这个重任来。

 因此,陶冶情操,强调品德教育与学科整合的实效性正是当务之急。如何抓好德育工作,这关系到未来的国家兴衰与存亡。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感。敢于挑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托。努力开拓德育资源,发展德育新天地,到处开设强化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根据少先队员的特点,时时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一系列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题系列活动。下面是笔者抓德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

 挖掘教师自身感化资源,促进学生行为规范 教师是德育开发的第一资源,一个品行不端的教师永远是教育不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人品的。教师以身作则,注重身教重与言教,用教师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学生,尊重人文素养,搭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信任你、走进你,成为你可依奈的好朋友。然而才能得心应手地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存在不利健康成长的因素,以朋友般的沟通触膝谈心,以《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上逐渐改掉粗暴、狭隘、虚荣的不良行为。逐步向规范化的行为发展。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二.

 构建“一帮一”平台,促进合作进取 学生的智力等各方面发展极为不平衡。只要我们能够发挥优势,关注弱智群体。在教育学生中,让学生明确“哥儿义气”不是友谊,因为它大都没有原则、是非不分,更因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第 1 页 共 3 页

 了一个“私” 字。只有健康的友谊,才是难能可贵的。同学间互助、切磋、劝勉、批评、取长补短,才是维系友谊的纽带。

 因此,笔者努力创设良好的氛围,鼓励优等学生发扬互帮互学精神。在班级、校内对学习上、日常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开展“一帮一”的主题活动,学生们主动地流露出对同学热情帮助的亲切感,有的辅导差课、有的帮助打扫卫生,有的为他人受欺负而打造不平等。由于学生们的情感得到渲染、人格得到熏陶。在全班学生中,一种团结、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自然而然地形成。学生们为一有困难得到解决而产生好感。从而增强了友谊,促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创新、发展。

 三、充分利用德育的主阵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为培养新一代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必须要教育以德为先,笔者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在工作中,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分清憎、善、美和假、恶、丑。让学生结合理论,以理论为依据,到实践中去分辨、验证。只有让学生自己到实际生活觉察、体会。才能有利于减少学生的犯罪率。

 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的主题活动。我们知道,爱心有余不等于教育有方。由于现在的家庭孩子不多,家庭的娇生惯养,已成了家庭中的一种弊病。所以,围绕“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结合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性。把德育工作引进家庭,进行热爱劳动,明确社会的一切财富是要靠劳动来创造的。促使学生更加明确现在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利用科学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益。从中帮学生改掉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识别善恶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开展爱科学、学科学的一系列活动。从小养成热爱科学、学科学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领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四.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外活动 第 2 页 共 3 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为先导,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精心设计活动课题,使学学生在学习中,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五.营造送温暖、献爱心平台,散发爱的芳香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成功的起点,教育学生学会爱护他人。增强服务他人的思想意识。在学生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的主题活动。提倡、引领学生为五保户、有困难的家庭做好事。

 通过活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为灾区捐款捐物,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促使学生懂得关心他人的美德。点燃了送温暖、献爱心的火花,照亮了学生的胸膛。植入了爱的种子、开花,散发出爱的芳香。

 六.增强安全意识,确保一方平安 生命是人生一切的源泉。保护学生的性命安全是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的我,十余年如一日,总是心甘情愿地当一名业余的交通警察。只因我很不愿意见到哪个班的学生,因在路上贪玩而不小心被车撞倒、出事的情景。尽管来不及上课、尽管要办的事情有多急,我总是下车停下来劝阻、教育他们。同学们通过我的真诚的教育,大多改掉在公路上玩耍的毛病。有的偶儿在公路上玩时,远远地碰见我,也自然地停止、离开了。有的还相互监督。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并积极主动加入了业余交通警察这个行列来,促使交通安全铭记在学生的心里,确保一方平安。

 总之,德育工作无定点,也不是教育工作者可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合作,形成合情合理的教育网络。充分挖掘德育资源,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又何愁德育工作的构思、实施,以及有效地开展。为培养新一代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奠定基础,把德育工作推进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 3 页 共 3 页

推荐访问:德育具有多端性 德育 多端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