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优化职业学校《书法》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11-04 12:30:04 浏览数:

【摘要】近几年,随着整体教学环境的改进,如何更好的创新《书法》这门传统文化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全新的教学对象以及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目前书法教学的重要思考对象,笔者从实际的书法教学中针对目前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书法 教学 行书 案例

书法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无不渗浸着民族文化的滋养。它萌生于汉字的书写 ,注重人品的修养和情感的表达。书法历经五千年发展至今分为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中行书是古今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书体,更是今日书写者必备的书体,据张怀 《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楷书)”转变而成的,书写起来十分的方便快捷。

随着整体的教学环境的改进,如何更好的创新这门传统文化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全新的教学对象以及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行书书写能力,是目前书法教学的重要思考对象,笔者从书法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现将改进后的《行书特点》一课教学案例分析如下:

一、合理导入,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求知欲

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学生的调查,认为一节课上的理想与否,决定于一节课的前几分钟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融入课堂。所以在书法课开始的前几分钟通过有趣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书法知识来进行本课的导入。

学习行书必须了解王羲之及《兰亭序》的理论知识,往往学生对这些知识已略知一二,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传授方式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知识,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案例分析之课程导入:

教师引导:众所周知的一个描写优秀女婿的成语是“乘龙快婿”,但是,这只是古代人渴望优秀女婿的一种传说而已,现实中真正优秀的女婿到底有没有?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女婿就是——“东床快婿”。

紧接着组织学生利用词典或手机上网查询有关成语“东床快婿”(学生这时积极性十分高)。很快,结果被学生查出并公布: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典故,因东床袒腹而食成为太尉郗鉴的得意女婿。由此导入: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尊称为“书圣”,尤以行书让后世望尘莫及,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为后世历代学书者学习楷模,而且行书从古至今是所有学书者必学之书体。

通过这种形式的导入,使学生在轻松而活跃的氛围中回顾了“沉睡已久”的知识也掌握了全新的知识,了解了行书的历史、行书相关的书法名家。这样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课改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第一步。

二、积极跟进,拓宽视野

进一步引导,行书为何成为自古以来书写者应用最广泛的书体? (学生摇头)此时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光靠教师解说是很困难的,所以笔者采用了直观、简洁、有趣的办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案例分析之行书实用性: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五种书体写法的“夏”字,让学生分别来计时,具体如下:

学生一边计时一边看着教师写出不同的“夏”字,感叹着书法的博大精深。教师趁机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1.排除不容易认识的写法:篆书、草书;

2.排除剩下较费时的写法:隶书、楷书;

3.剩下的就是容易认、省时的写法:行书。

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引得出结论:行书是汉字五种书体中又好认、有快捷的书体,所以说行书是最为实用的书体,也是需要学会的书体。

老师小结:学习行书要摆脱楷书的法则,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硬笔行书主张书写流畅,字形大致上合乎规范,这就是好的行书。

这样,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回归了课堂主体的地位,学会自己动手、亲自体会。通过本环节不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了行书,也由此拓展了本次教学的知识面,使得学生更充分的掌握行书。这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动手能力的第二步。

三、趁热打铁、引入重点

趁着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行书特点。告知学生学习行书并不是想象中的难,要学会写行书必须要先从行书的四大特点(减省笔画、用笔灵活、笔势流动、体态多变)入手,掌握了行书的四大特点对练习行书是十分有帮助的。具体的过程如下:

案例分析之行书特点:

(一)减省笔画

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学会的楷书写出自己的名字,教师在其后用行书效果再写一遍,如:张斌→张斌

让写名字的这位学生自己先观察,行书和楷书相比较笔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让全体学生同时参与分析,大家分析为:笔画相连,笔画变少。

(二)用笔灵活

邀请一位会转笔的同学给大家展示转笔技巧,同时让大家一起观察该同学在转笔的过程中身体中都有哪些部分在运动?学生回答:手、手腕、手臂。

教师告知学生:行书书写和转笔有较多相像之处,在书写行书过程中为达到行书特有的连带效果,我们的手、手腕、手臂都要合理搭配、充分运用,同时做到心到、眼到、手到,这样才能书写出自然大方的行书。

(三)笔势流动

用笔灵活的体现和升华。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写出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要求必须是“一笔书”(不管笔画多少,书写时中间不停笔,一笔完成),写完之后让学生观察自己一笔写出的字。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虽然“一笔书”不等于行书,但是行书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一笔书”所带有的流动感。

(四)体态多变

展示王羲之《兰亭序》作品图片,让学生寻找出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字:“之”并观察这20多个“之”是否有雷同之处?学生异口同声:没有。

要求学生学会一个字用几种不同风格的行书写出。告知学生,一幅书法作品中忌讳同一个字写出的效果相同。为了避免这种忌讳,也为了更好的体现个性,就必须学会多种行书风格的写法。

在这动静结合,紧张又轻松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被教师带动着,他们会为《兰亭序》而感慨,会为自己动手而兴奋,会为学好行书而神往。这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动手能力的第三步。

四、积极练习、互评,提高技能和审美

抓住学生刚刚掌握了行书特点及规律,紧接着进行相关行书书写训练,在之前的基础上,学生的练习不再枯燥乏味也不再深感动手难,激情高涨、积极练习,加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

学生用心书写一页行书作品后上交,教师改变以往单纯的教师评价模式为学生先互评教师进行总结的模式,具体如下:

案例分析之作品点评:

收上来的作品发放到其他同学手中,然后教师作互评要求:各自手中的作品是别的同学的,所有学生必须认真负责、公正公平的来给予点评;书写效果好的字和差的字要用不同符号来区分标识;在作品空白地方写下自己的点评内容,要具体、到位。

接下来,学生十分兴奋,热情很高,像教师一样认真仔细的欣赏、点评同学的作品,并写下点评内容,如:

“书写大方得体,自然流畅,整体效果甚佳,请继续努力”; “书写时注意重心及结构,笔画连带需处理到位,望继续努力”; “书写个性较强,但是整体行书效果不佳,请多加练习”等。

学生互评完毕后,教师回收作品,针对作品及互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这一过程不但让学生认识了他人的作品,也更好的体会什么样的行书作品是美的,更好的提升了学生的个人的审美水平,本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尽量符合目前教学对象所做的书法教学改进,目的在于改进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习书法有归属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学习效率,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更有利的条件。课程改革尚在进行,笔者深感任重道远,本文所举为笔者在教学中之实践与探索,尚不成熟,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 姜寿田 ,《中国书法品评史》,中国美术院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2] 丛文俊 ,《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第一版

[3] 朱仁夫 ,《中国古代书法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4] 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大地出版社

[5] 《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出版,1993年3月北京第一版

[6]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一版

[7] 《书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推荐访问:职业学校 课堂教学 书法 探索 优化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