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民间艺术背景下的二维动画创作

发布时间:2022-11-05 12:10:08 浏览数:

摘要:本文对民间艺术的造型和色彩进行分析,并尝试将这些艺术形式融入到二维动画的创作中,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二维动画形象和风格。

关键词:民间艺术;动画形象;拙气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127-01

一、前言

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学科,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喜爱。它彻底顛覆了传统的娱乐形式,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不可思议的虚构世界里。我国的动画事业虽然有过辉煌,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纵观近年来我国制作的二维动画作品,无论从动画形象的塑造,还是对动画艺术的认知程度都还浮于表面,模仿意味较重。这种缺乏原创力的动画是很难得到国际认可的。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提倡和重视文化艺术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的潮流中,我国现代动画首要面临的尴尬便是极其缺少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优秀动画。

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都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慢慢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表现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的结合,并影响了中国审美思想的形成。民间艺术的风格的形成正式建立在这样的思想上,它并不是那种“曲高和寡”少数人欣赏的艺术,而是植根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和娱乐。民间艺人的创作灵感往往取材于生活,他们通常不拘泥于技巧的运用,而是结合自身对生命和生活的体悟,利用生命固有的拙态进行艺术创作,从而表现出心灵最深处的美好和活力。

二、原始美术造型形态对民间艺术的影响

原始社会人类的物质与精神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集中体现为其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的相互交织和融合。原始美术的造型规律可归纳为影像型、抽象型、夸张型和复合型四种形态。其中夸张型和复合型的造型方式对民间艺术造型的影响巨大。夸张表现是对艺术认识与表现力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标志着原始艺术走向成熟。

最早的夸张造型多用于新石器时代的动物雕塑。在这些动物造型中,都是抓住其动物最突出的部位,省略一般结构,显得造型整体、情态生动有趣。原始造型已经开始摆脱对物体的单纯模拟,而是经历一个从表现到简化最终再现的创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被绘对象从写意上升为象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民间泥玩和布玩,都基本沿袭了原始艺术的夸张造型手法。河南淮阳泥玩具中“两头狗”、“两头鸟”等一身儿头的形象就是运用了夸张的造型方式。

三、民间艺术的色彩寓意

色彩在视觉上给人不同感觉,同时在心理上,审美情感上都被赋予了涵义。我们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对不同颜色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义。这种含义是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反映,再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色彩在中国的官场代表的是很官位高低、阶级贵贱。但在民间,色彩没有那么多人为的等级划分。民间的一些器物到多都有把玩与祭祀的双重作用,因而在色彩上一方面以鲜艳、浓烈、符合孩子的审美,另一方面也代表了当时的人们的文化信仰和地域性的审美区别。

四、民间造型与动画在角色塑造上的共同点

简单分析了民间艺术的造型特点,再对比动画造型设计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不少互通之处。如夸张和简化,既是民间器物造型的特点,也是我们在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基本要素。这样的不谋而合使玩具形象向动画形象转变奠定了基础。在动物的拟人化方面,民间器物中很多动物被塑造成神仙已经拟人化,而且在不同的地域,同一个神话中的人物角色被塑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的形象元素,这为动画形象设计提供了多种素材和灵感。

五、民间艺术造型中的“拙气”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形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共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达系统。例如,在年画的创作中,造型的创作更加夸张和随性。泥塑则更加强调了在整体中夸大某一个的特性。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都体现出了一种“拙气”的趣味性。在二维动画创作中,通过对事物特点的凝练,继而适当的夸张处理,可以使画面的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更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这种融合了民族独特想象力的造型方式,实现了夸张手法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能够使二维动画造型的形态变得更加饱满充实,富有童趣。

六、结语

在动画创作中,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借鉴的东西多不胜数,那些衣食住行直接体现的传统生活方式等都可以运用于动画创作之中,即使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动画越来越趋向于技术的今天,动画的文化原创和艺术原创仍旧是动画艺术的灵魂。

民间艺术是本土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既具有个性又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它是诞生个性动画艺术形象的灵感源泉。从本土文化,民间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和艺术风格,应该寻求有深厚文化内涵,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表现的艺术形象。

推荐访问:民间艺术 创作 动画 背景下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