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口服抗酸药用药情况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15:00:06 浏览数:

[摘要] 目的 了解该院2014—2016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口服抗酸药的用药现状和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对该院的銷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2014—2016年的全部消化系统用药和口服抗酸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PPI的销售金额和构成比逐年增加,分别为145.24万元(92.21%)、171.63万元(95.21%)、182.61万元(95.67%);各品种口服抗酸药的DDDs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碳酸氢钠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DDC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磷酸铝凝胶、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结论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口服抗酸药近年已经由PPI占主导地位。虽然PPI的DDDs、DDC均最高,其价格相对较高,但临床更加趋向于选用起效速度更快,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更少,效果更佳的PPI,仍使其成为临床一线口服抗酸药。

[关键词] 消化系统;口服抗酸药;用药现状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7(b)-0174-02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因饮食不规律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加重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几率。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累及的脏器主要包括胃、食管、肝、胆、胰脏等[1]。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饮食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其中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抗酸药物治疗是治愈疾病的关键步骤之一[2-4]。按照作用原理可将抗酸药物分为抑制胃酸分泌型药物与中和胃酸型药物,其中前者根据作用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作用于壁细胞分泌胃酸反应步骤中H+-K+-ATP酶的PPI,一类为作用于组胺H2受体的H2受体拮抗剂(H2RA)。中和胃酸型药物主要指一些碱性化合物。为了解该院2014—2016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口服抗酸药的用药现状和趋势,该文对该院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2014—2016年各药房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的口服抗酸药出库数据为资料,对口服抗酸药药物的名称、规格、数量、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方法对该院2014—2016口服抗酸药的用药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

①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指为达到治疗目的而用于成人的日剂量,参考WHO推荐、《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版)以及药品说明书。

②用药频度(daily defined doses,DDDs)=该药品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反映了年度内的用药结构和状况,某药的DDDs值较高,说明该药的用药频度高,需求大,选择该药物的倾向性较高。

③日用药金额(daily define cost,DDC)=用药金额/该药的DDDs,DDC反映了药物的总价格水平,代表了患者服用该药的日均费用。该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

2 结果

2.1 口服抗酸药与全部消化系统用药销售情况

该院2014—2016年的全部消化系统用药和口服抗酸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其中口服抗酸药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4.47%、5.89%,均高于同年全部消化系统用药的年增长率10.26%、5.11%。同时口服抗酸药在全部消化系统用药的占比在这3年内相对稳定,分别为1.31%、1.36%、1.37%。见表1。

2.2 各类口服抗酸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该院口服抗酸药主要包括PPI 4种、H2RA 3种、碱性中和胃酸药4种共11个品种,3年中PPI的销售金额和构成比逐年增加,分别为145.24万元(92.21%)、171.63万元(95.21%)、182.61万元(95.67%);而H2RA与碱性中和胃酸药两者的构成比低于5%,除H2RA的构成比稍有波动外,碱性中和胃酸药的构成比则逐年降低。见表2。

2.3 单品种口服抗酸药DDDs、DDC对比分析

各品种口服抗酸药的DDDs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碳酸氢钠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3年来其排位并没有变动。各品种口服抗酸药的DDC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磷酸铝凝胶、雷贝拉唑钠肠溶片,3年来其排位也没有变动。见表3。

3 讨论

3.1 口服抗酸药与全部消化系统用药销售情况

该院2014—2016年的全部消化系统用药和口服抗酸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这与随越来越多的人因饮食不规律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加重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几率有关。同时也与该院近年来的业务发展有一定的关联。

3.2 各类口服抗酸药销售金额、构成比及DDDs

3年中该院口服抗酸药PPI的销售金额和构成比逐年增加,而除H2RA的构成比稍有波动外,碱性中和胃酸药的构成比则逐年降低。PPI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一直占据首位,说明PPI的用药频度高,医师选择PPI的倾向性较大。PPI可通过作用于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而抑制胃酸的分泌,从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一步,有很强的抑酸作用。临床上多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等疾病。PPI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一般作为抗酸药中的首选药物[5]。H2RA通过与组胺竞争壁细胞的H2受体而抑制胃酸的分泌,只是作用于胃酸分泌的其中一环,抑酸作用较PPI差,因此选用率不高。碱性中和胃酸药为弱碱性化合物,可通过酸碱中和的原理直接与胃酸进行中和,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症状的缓解,因此其选用率较低[6]。

3.3 单品种口服抗酸药DDDs、DDC对比分析

3年來各品种口服抗酸药的DDDs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碳酸氢钠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碳酸氢钠片排名第2位主要是由于碳酸氢钠片不仅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还更多的用于通风以及尿液的碱化治疗。各品种口服抗酸药的DDC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磷酸铝凝胶、雷贝拉唑钠肠溶片。PPI可分为两代,第一代主要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第二代主要包括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第二代的埃索美拉唑较第一代,其起效速度更快,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更少,效果更佳[7-8]。3年来其DDC排名均排第一,说明其价格更高,但医师也更倾向于使用第二代的埃索美拉唑。

综合所述,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口服抗酸药近年已经由PPI占主导地位。虽然PPI的DDDs、DDC均最高,其价格相对较高,但临床更加趋向于选用起效速度更快,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更少,效果更佳的PPI,仍使其成为临床一线口服抗酸药。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下册)[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69.

[2] 孙长峰.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3(29):229-230.

[3] 魏艺端.我院2009—2011年消化系统用药分析[J].海峡药学,2012,24(10):216-217.

[4] 秦保馨.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药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31.

[5] 聂彩霞,卢若丽,尹思敏,等.2013—2015年口服抗酸药用药分析[J].现代医院,2016,16(9):1307-1309.

[6] 陈华,金伟华,赵涛,等.我院2011—2013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口服抗酸药用药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2):1321-1324.

[7] Miner P Jr, Katz PO, Chen Y,et al. Gastric acid control withesomeprazole, lansoprazole, omeprazole, pantoprazole, andrabeprazole: a five-way crossover study[J].Am J Gastroenterol,2003,98(12):2616-2620.

[8] 夏春生,刘华蓉,达世平,等.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8):1778-1780.

(收稿日期:2017-04-17)

推荐访问:调查研究 口服 消化 系统疾病 情况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