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9篇

发布时间:2022-09-07 17:10:04 浏览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9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2015-2016学年春期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2016学年春期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9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9篇

篇一: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15-2016 学年春期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2016 学年春期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 2 人,女生 23 人,从这些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运用也欠灵活,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和题目,作图不用直尺等,还有极个别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总复习和三个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堂 40 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四则混合运算………………………………………………………………………………4时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8时

 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2时

 三、确定位置……………………………………………………………………………………时

 四、三角形………………………………………………………………………………………6时

 五、小数…………………………………………………………………………………………10时

 综合与实践:防灾小常识………………………………………………………………………1时

 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时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时

 八、平均数………………………………………………………………………………………8时

 综合与实践:我们长高了………………………………………………………………………2时

 九、总复习………………………………………………………………………………………时

 综合练习………………………………………………………………………………………8 时

 陶

  秋

 2016 年 2 月 23 日

篇二: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班额大学生自控力比较差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四则混合运算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法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相交与平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可能性总复习八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学生在这段数学旅途中教材里既要有大数的感受又要有数学规律的探索还要有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细心解题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3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4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6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7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了解这两种四边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2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2注重培养计算能力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

 3 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 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5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3 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6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六、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七、教学进度安排 。

 四则混合运算„„„„„„„„„„„„„„„„„„„„4 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8 课时 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2 课时 确定位置„„„„„„„„„„„„„„„„„„„„„„5 课时 三角形„„„„„„„„„„„„„„„„„„„„„„„6 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0 课时 综合应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2 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 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 课时 统计„„„„„„„„„„„„„„„„„„„„„„„„8 课时 综合应用我们长高了„„„„„„„„„„„„„„„„2 课时 总复习„„„„„„„„„„„„„„„„„„„„„„„5 课时 练习课„„„„„„„„„„„„„„„„„„„„„„„8 课时

篇三: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 42 人, 其中女生 21 人。

 少多数学生聪明好动, 上课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善于动口动脑; 多数学生由于养成上课不用心听讲, 学习非常吃力, 我发动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他们, 并根据他们的情况补旧固新, 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够, 运用起来非常困难, 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树立学习自信心, 每天让他们背诵, 加强记忆、 提高运算速度以及计算的准确性、 激发求知欲、 提高学习成绩, 从而提高全班整体水平。

 本期我接这个班级时做了一些测试:

 默写乘法口诀, 全班对的 17 人, 占 40. 47%,25 人错误, 占 59. 52%(其中不会写的 2 人, 占 4. 76%); 万以内数的写法 18 人不会, 占42. 86%。

 由于学生在以前的三年中养成了上课不用心听讲的坏习惯, 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完成作业, 老师要求背诵记忆的内容只有在老师的督促下, 方能完成, 看来此班问题不小。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看, 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 但是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灵活性差, 以至于在期末成绩在全镇 13 个班级中名列最后末一名。镇平均:

 平均分:

 89. 57; 及格率:

 94. 8; 优生率:

 81. 5。

 班级:

 平均分:

 74. 10; 及格率:

 72. 2; 优生率:

 47. 2。

 分别相差:

 15. 47、 22. 6、 34. 3。

 二、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 多位数的认识; 多位数的加减法; 角;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相交与平行;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可能性; 总复习八个单元。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在这段数学旅途中, 教材里既要有大数的感受, 又要有数学规律的探索, 还要有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分析问题的能力, 养成细心解题的习惯。

 三、 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

 教学内容。

 本单元只介绍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并且其内容仅限于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和只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2)

 知识联系。

 学生在这之前, 学习了简单的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 乘加、 乘减等运算。

 本册这里主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步乃至小数四测混合运算的基础, 具体涉及乘加、 乘减、 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3)

 教学目标 ①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②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③在计算中培养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2. 第二单元:

 多位数的认识 (1)

 教学内容。

 多位数的读写(包括拓展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认识十进制, 结合计数单位建立数概念) , 多位数大小比较及多位数的改写。

 (2)

 知识联系。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本单元内容最直接的认知基础。

 万以内数的读、 写方法, 大小比较方法等都将直接推动本单元的学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对数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大大提高学生用数表现生活中的事物的能力, 促进数感的培养。

 (3)

 教学目标 ①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②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③在计算中培养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3、 第三单元:

 整数加减法 (1)

 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的整数加减法, 主要是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

 同时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数理知识, 主要有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

 知识联系。

 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它以万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和多位数的认识为直接的认知基础。

 学生在学习时, 主要是将多位数改写成整千、 整百及整亿的数来进行口算和估算。

 用计算器计算, 主要是初步认识计算器, 了解计算器的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多位数加减法制操作方法。

 加减法的关系及运算律, 它以学生已有的

  加减法的意义及有关生活经验为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对整数加减法将告一段落, 同时, 也使他们对整数加减法的掌握和理解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3)

 教学目标。

 ①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 并能进行万以上数的加减法的估算。

 ②认识计算器, 能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的加减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的互运关系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④经历加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

 能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⑤在多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 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4. 第五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 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笔算和解决问题等内容, 这是整数乘法的最后一次安排。

 (2)

 知识联系。

 第 6 册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笔算是本单元乘法学习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 从本质上讲, 本单元并无新的内容, 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推动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同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3)

 教学目标。

 ①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

 ②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

 ③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④能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1)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整百数、 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笔算、 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探索乘除法算式的规律等内容。

 这些是对整数除内容的最后一次安排。

 (2)

 知识联系。

 表内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笔算是学习本单元有直接的认知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计算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3)

 教学目标。

 ①会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整百、 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 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②结合笔算试商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③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除法运算, 探索乘除法算式的简单规律。

 ④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 类比能力。

 ⑤体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空间与图形 1、 第四单元: 角 (1)

 教学内容:

 认知线段、 直线和射张, 了解这些线的特征和联系; 认识角及锐角、直角、 钝角和周角, 用量角器量角、 画角。

 (2)

 知识联系; 本单元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形(长、 正、 三、(圆) 体(长、正、 圆柱球) 的基础上, 借助生活经验, 对几何图形 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线的关系及研究基本几何形体的性质作准备。

 (3)

 教学目标 ①认识线段、 直线和射线, 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会画线段、 直线和射线。

 ②理解角的意义, 认识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和周角, 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③认识量角器, 会用量角器画角, 会画角。

 ④经历探索线段、 直线、 射线、 角等知识的过程, 培养探索精神。

 ⑤了解线段、 直线、 射线、 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它们的价值。

 2. 第六单元:

 相交与平行 (1)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认识相交, 互相垂直和平行等几何现象。

 (2)

 知识联系。

 本单元是在第四单元线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认识相产和平行的最得知识基础。

 (3)

 教学目标 ①结合现实情景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意义, 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

  ②学习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③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现象, 体会垂线和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④经历探索垂线, 平行线及其特征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会。

 (三) 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材安排的统计的内容, 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 学习了一些简要的收集、 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重点认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并能对数据进行理全面、 深入的判断、 分析。

 (四) 综合应用 除解决问题外, 本册教材安排了 3 个综合应用的内容。

 一是第五单元后面小小设计师; 二是第七单元后的节约一粒米; 三是第八单元后的小钱也能办大事。

 三个活动题材小, 操作性强, 也贴进学生的生活, 有利于为学生综合运用的学习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也促进学生对数学获得进一步理解。

 四、 教学措施 1、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 通过实物、 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 性质、 法则、 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2、 注重培养计算能力 要求学生算得正确、 迅速, 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 灵活。

 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 有计划地安排练习。

 3、 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 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 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供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 的观念制约, 占有足够的时间, 享有广阔的空间, 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并解决问题。

 五、 教学进度:

 周 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课时 第 1、 2 周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8 第 3-6 周 多位数的认识

  16

  第 7、 8 周

  角

 8 第 9、 10 周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8 第 11、 12 周

  相交与平行

 8 第 13、 14 周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8 第 15、 16 周

  可能性

  8 第 17 周

  整理和复习

 4 第 18、 19 周

  总复习

  8 第 20 周 期末考试

  任课教师:

 2011. 09. 09

篇四: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 材 分析:

 :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 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 第二单元“线与角”,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 8 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 第八单元“统计”,内容有: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目标 :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体会统计图中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数读写的方法,乘、除法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笔算除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 、教学进度 表:

 教 学 进 度 周次 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1 1

 一、认识更大的数

 13

 五、除法 2 2

 一、认识更大的数

  14

 六、方向与位置 3 3

 二、线与角

  15

 七、生活中的负数 4 4

 二、线与角

  16

 整理与复习(二)

 5 5

 三、乘法

  17

 八、统计 6 6

 国庆节

  18

 总复习 7 7

 三、乘法、整理与复习(一)

  19

 期末总复习 8 8

 四、图形的变换

 20

 期末考试 9 9

 期中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五、除法

 12

 五、除法

 以上课时安排,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期中复习测试卷

 ( ( 上

 册) )

 一.填空(每题 1★,共 12★)

 1、一个数是由 9 个十万,9 个千和 9 个十组成的,这个数是(

  ),读作(

  )。

 2 、(

  )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一平角。

 3、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

 )直线。

 4、最小的五位数和最大的四位数相差(

  ),比最小的六位数多 1 的数是(

  )。

 5.一个数,由“四舍”后得近似数 3 万,这个数的千位上的数最大只能是(

 )。

 6、一周角=(

  )平角=(

 )直角。

 7、 小丽每分钟打字 103 个,5 分钟大约打(

  )个字。

 8、把三角形向右平移 5 格后,再向下平移 5 格后是一个(

  )形。

 9、每个正方形里面都有(

  )组平行线,正方形对边互相(

  )。

 10、以“万”为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3295522≈(

  )

 (2)71300≈(

  )

 11、把下面各数从大到小排列:

 9006 万、 96000 、 9007 万、 9060 万

  (

 )﹥(

  )﹥(

 )﹥(

 )

 二.判断(每题 1★,共 6★) 1、一条直线长 5 米。

  (

 )

 2、、大于 90°的角是钝角。

  (

  )

 3、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

  )

 4、0°的角和 360°的角一样大。

 (

  )

 5、近似数一定比准确数大。

 (

  )

 6、用 9、9、9、4、1、0、0 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是 4001999。(

 )

 三、选择题(每题 1★,共 6★)

 1、如果 96□300≈97 万,那么□里可以填的数是 (

 )

 A、 1

 B、3

 C、5

  D、 0 2、在读 20082008 时,要读(

 )个零。

  A、1

 B、 2

 C、 3、

  D、一个都不读 3、用一个 5 倍的放大镜观察 15 度的角,这个角是(

  )。

 A、15 度

 B、20 度

 C、50 度

 D、75 度 4、下列各数中,(

  )最小。

 A、103010

  B、 100310

  C、101030

 D、102030 5、如右图,从地点 A 到地点B的四条路线中最近的是(

  )。

 A、一

 B、二

 C、三

 D、四 6、一个数的十亿位、千万位、十万位上的数字都是 2,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 0,这个数是(

 )。

 A、2002200000

  B、2200200000

 C、2020200000

 D、2022000000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每题 0.5★,共 5★)

 32×2=

 15×60=

  50×40=

 27×4=

 230×40=

  207×30=

 160×5=

  23×22=

 480×5 =

 25×41-25= 2.用竖式计算(每题 1.5★,共 3★)

 128×35

  209×72

 五.操作题(每题 2★,共 4★) 1、图形 A 向右平移 3 个方格得到图形 B

  2、做 L 的平行线和垂线。

  ● A

 L

  六、解决问题(每题 2.5★,共 10★)

  1、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 一共需要 102 套。

  5000 元买 票够吗?

 2、一套西服 480 元,一件衬衫 120 元,买 25 套西服和 25 件衬衫一共要花多少钱?

  3、王婆婆的菜园,长 48 米,宽 32 米,这个菜园的周长是多少米?如果每平方米大约收菜 20 千克,这个菜园大约可收多少千克的菜?

  4、某音乐厅有座位 36 排,每排 72 个座位,现举办某歌手音乐会, (1) 音乐厅一共能容纳多少人?

  (2) 如果每张票售价 30 元.可以收款多少元?

篇五: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下学期历史总复习资料(二)

 (主要知识点归纳)

 1.主要朝代建立情况 朝代 建立者 称号 都城 隋 杨坚 隋文帝 长安 唐 李渊 唐高祖 长安(今西安)

 元 忽必烈 元世祖 大都(今北京)

 明 朱元璋 明太祖

 应天、 北京 清 皇太极 北京 2.主要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创设, 包括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科 举 制:

 隋朝创设,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唐朝时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

 行 省 制度:

 元朝创设, 在中央设立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

 厂卫特务机构:

 明朝设立, 主要有明太祖设的“锦衣卫” 和明成祖设的“东厂”。

 八股取士:

 明朝的科举制度, 考试范围在“四书五经”, 文章称“八股文”, 对读书人危害甚巨。

 军

 机

 处:

 清朝雍正皇帝设立, 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

 3.著名盛世及皇帝

 贞观之治:

 唐太宗

  贞观遗风:

 武则天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

  康乾盛世:

 康熙、 雍正、 乾隆 4..宋代三大词人及代表作

 苏

 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5.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6..四大名著及作者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

 7.人物与成就

  李春:

 赵州桥

  毕升:

 活字印刷术

 孙思邈:

 记载火药配方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关汉卿:

 《窦娥冤》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郑

 和:

 七次下西洋 8.中国之最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世界上保存完好、 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末     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

 第一次把火药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孙思邈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司南 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元朝 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元朝 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元朝 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是郑和下西洋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有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称的小说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修建规模、 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长城是明长城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宫 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开始于明朝中后期               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三)

 (历年初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 隋炀帝的残暴骄奢

 B 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

 C 农民起义的打击

 D 老天爷不助隋朝 2.唐太宗时, 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 姚崇

 D 魏征 3.武则天统治时期, 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

  ②加强武氏家族的统治

 ③重用有才能的人

  ④重用酷吏, 打击政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5.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①耧车 ②翻车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6.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 萧太后

  B 慈禧太后

 C 武则天

  D 文成公主 7.创立于隋朝, 为以后各朝代相继沿用的制度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

  C 内阁制

 D 丞相制 8.隋唐时期政府实行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

 A 树立皇帝的威信

  B 选拔门第不高而有才华的人参政

 C 加强对教育的管理

 D 禁止贵族做官 9.唐朝时称印度半岛为 A 印度

 B 波斯

  C 高丽

 D 天竺 10.唐朝时西行到天竺的历史人物是 A 鉴真

 B 玄奘

  C 唐僧

 D 孙悟空 11. 唐代盛行骑乘之风, 其中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 A. 骑马

  B. 肩舆

  C. 骑驴

  D. 驿驴 12.著名的赵州桥建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秦朝 1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记》

 B《水经注》

 C《金刚经》

 D《佛经》

 14.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A东汉

  B 宋朝

  C 隋朝

 D 唐朝 15.武则天称帝在哪一个王朝期间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16.下列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贞观之治

  ②康乾盛世

  ③开元盛世

 ④贞观遗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1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秦律》

  B《隋律》

  C《唐律疏律》

  D《明律》

 18.下列哪项不是唐朝至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A 南方战乱较少

  B 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北方自然灾害频繁 1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 A 交子

 B 会子

 C 票子

  D 金元券 20.生活在北宋时期东京的居民除用木柴做燃料外, 还可能用 A 焦碳

 B 木炭

 C 石炭(煤炭)

  D 石油气 21.宋代城市中的“瓦舍” 是 A 居民区

  B 小店铺

  C 官府

 D 娱乐场所 22.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23.元朝时, 在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 藏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满族 2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 其目的是 A 发展农业生产

  B 加强民族融合

 C 有效统治全国

  D 实现国家的统一 25.元朝时期最著名的纺织家是 A 李时珍

 B 黄道婆

 C 沈括

 D 王安石 26.元朝时期棉纺织业的中心在 A 浙江

 B 江南

 C 松江

 D 广州 27.元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纺织所用的原材料是 A 棉

 B 纤维

 C 蚕丝

 D 麻 28.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A. 尚书省

  B. 吏部

  C. 门下省

 D. 中书省 29.如果你想查阅唐朝的历史, 你可翻阅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左传》

 3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的主编者是 A 司马光

 B 司马迁

 C 苏轼

 D 韩愈 31.下列人物不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A 辛弃疾

 B 苏轼

 C 李清照

 D 白居易 32.著名的元大都就是今天的 A 杭州

 B 上海

 C 北京

 D 南京 33.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 受到女真族的压迫

  B 回族的形成, 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C 元朝的统一局面, 对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D 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34.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A 行省制度确立

  B 三省六部制创立

  C 科举制度确立

  D 厂卫等特务机构建立 35.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有

 ①北厂

  ②锦衣卫

  ③东厂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6. 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叫八股取士, 这种制度 A 鼓励读书人追求实际学问

  B 败坏学风, 败坏人才 C 是对隋唐时期科举制不足之处的修正

  D 激励考生开拓进取 37.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的“文字狱” 就是 A 不准写文章

  B 以文字或言论治罪

  C 抄袭别人的文章

  D 玩文字游戏 38.

 “班禅额尔德尼” 是清初统治者授予哪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封号

  A 回族

  B 藏族

  C 壮族

 D 满族 39. 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是 A 防御匈奴

 B 防御蒙古骑兵

  C 旅游观光

  D 保卫都城北京 40. 《本草纲目》 是一部 A 药物学著作

 B 畜牧业著作

  C 宗教著作

  D 农书 41. 被称为“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的是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42. 明清时期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①文化专制

 ②受到西方侵略

 ③闭关

 锁国

 ④鸦片贸易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3. 明朝时我国最伟大的航海家是 A 戚继光

  B 吴承恩

 C 徐霞客

  D 郑和 44. 鸦片战争前, 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 政策的含义是 A 禁绝一切中国的对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 关闭国门, 断绝人员往来

 D 一慨排斥西方事物 45. 清朝统治者实行的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正确的评价是 A 有百利而无一害

 B 危害甚巨

  C 无害无利

 D 利大于弊 46. 清朝出现的“康乾盛世” 与下列哪一个帝王有关 A 顺治

 B 乾隆

 C 道光

 D 光绪 47. 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出现于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48. 历史上的东厂和锦衣卫出现于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49. 李时珍是一位

 A 医药学家

  B 地质学家

  C 数学家

  D 天文学家 50. 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 但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并以“八股文” 作答,这主要是为了

 A 鼓励读书人追求真才实学

 B 严格考试制度

  C 培养封建统治的忠实奴仆

  D 弘扬中国古代文化 51.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①南洋

 ②印度洋

 ③红海沿岸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 近代活跃在东莞地区的东江纵队是一支 A 民乐队

 B 军乐队

  C 文艺队

  D 抗日军队 53. 东莞升格为地级市是在哪一年 A1982

  B1985

 C1988

 D1990 54. 民国初年编修《东莞县志》 的人是 A 谢志光

 B 王炳耀

 C 邓植仪

  D 陈伯陶 55. 东莞运河开凿于 1957 年, 曾经对东莞的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你认为现在的运河最突出的问题是 A 河道太窄

  B 河道弯曲

  C 水量太小

  D 污染严重 56.东莞现在是

 A 省级市

 B 地级市

  C 县级市

  D 区级市 57.东江纵队成立时其司令员是

 A 王作荛

 B 尹林平

 C 曾生

 D 姚永光 二. 填空题 1. 唐太宗统治时期经济繁荣, 社会安定, 史称

  ;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史称

 ; 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史称

  ; 清朝前期的盛世局面,史称

 。

 唐朝有二位著名的僧人:

 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的是

  , 西游天竺取经的是

  。

 中 国 的 四 大 发 明 指 的 是 ---------------- 、----------------------------。

 宋代从国外引 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叫--------------------, 当时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写出任意两位少数民族的杰出领袖:

 ----------------------、 -------------------------------。

 北宋时期, 平民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

 印刷术。

 唐太宗是

  族的杰出代表, 成吉思汗是

  族的杰出代表。

 赵州桥建于

 朝, 紫禁城建于

  朝。

 隋朝以后的朝代是

  , 明朝以后的朝代是

 。

 明 清皇帝 居住的皇宫 , 现在称为

 。

 明 长城东起

 , 西至

  , 全长六千多米。

 10. 明朝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政府规定考试内容只许在

  范围内命题。

 文体叫做

  。

 11. 中国四指

 、

 、

  、

  。

 12. 描写孙悟空这个可爱形象的小说是

  , 描写梁山 好汉的小说是

 。

  2. 3. ------------------- 、---------------------- 、4. 5. 6. 7. 8. 9. 大名著是2003—2004 学年度下学期 初一历史阶段考试题

 班别

  学号

 姓名

  一、 朝代接龙(将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8 分)

 五代十国、 明、 唐、 南宋、 北宋、 隋、 元、 清

 →

 →

 →

 →

 →

  →

 →

  二、 知识擂台(请根据题意选择一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44 分)

 1、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

 )

 A、 东汉

  B、 魏晋

  C、 隋

 D、 唐 2、 下列不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

  A、 统一蒙古各部 B、 建立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

  C、 反抗金的压迫

  D、 定国号为大元 3、 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唐代名僧是(

  )

  A、 阿倍仲麻侣 B、 鉴真 C、 晁衡 D、 玄奘 4、 下列关于北宋东京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商业活动严格限定在"市"

  B、 出现了夜市和早市 C、 城市中出现了"瓦舍勾栏"娱乐场所

 D、 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区域 5、 宋朝的娱乐中心称为(

 )

  A、 榷场 B、 蕃坊 C、 瓦舍 D、 市舶司 6、 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篇六: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 人,其中女生 ** 人,男生 ** 人。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四则混合运算;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法;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相交与平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可能性;总复习八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学生在这段数学旅途中,教材里既要有大数的感受,又要有数学规律的探索,还要有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细心解题的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①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②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③在计算中培养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①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②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③在计算中培养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第三单元:整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①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并能进行万以上数的加减法的估算。

 ②认识计算器,能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的互运关系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④经历加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能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⑤在多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①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

 ②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

 ③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④能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①会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整百、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②结合笔算试商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③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除法运算,探索乘除法算式的简单规律。

 ④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类比能力。

 ⑤体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四单元:角 教学目标。

 ①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

 ②理解角的意义,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③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会画角。

 ④经历探索线段、直线、射线、角等知识的过程,培养探索精神。

 ⑤了解线段、直线、射线、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它们的价值。

 第六单元:相交与平行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学目标 ①结合现实情景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意义,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

 ②学习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③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现象,体会垂线和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④经历探索垂线,平行线及其特征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

 会。

 (三)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材安排的统计的内容,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了一些简要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重点认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理全面、深入的判断、分析。

 (四)综合应用 除解决问题外,本册教材安排了 3 个综合应用的内容。一是第五单元后面小小设计师;二是第七单元后的节约一粒米;三是第八单元后的小钱也能办大事。三个活动题材小,操作性强,也贴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为学生综合运用的学习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促进学生对数学获得进一步理解。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2、注重培养计算能力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

 3、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篇七: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大版 四 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

 教案 、 教学设计+ + 教学计划+ + 教学进度+ + 教学过程+ + 板书设计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对教学班做了调整,接手一个新的班,我对学生及学生对我都不熟悉,所以对这样的班来说,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就加大了。从这些学生上学期的成绩来看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 ; 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总复习和三个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 、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4 、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 、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措施:

 1 、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 、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 、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 40 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 、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 、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五、培优补差措施:

 1 、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 、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途径上:

 ( 1 )、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 2 )、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 3 )、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六、减负提质措施:

 1 、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 、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 、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七、教学进度安排 :(

  附后 )

 四则混合运算

 4 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8 课时

 综合应用:节约一滴水

 2 课时

 确定位置

 5 课时

 三角形

 6 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0 课时

 综合应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调查

 2 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 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 课时

 统计

 8 课时

 综合应用:我们长高了

 2 课时

 总复习

 5 课时

 练习课

 8 课时

 教

 案

 第 第 1 1 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明确中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以及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学生在第一学段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方法,在四年级(上)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本单元将学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也是《标准》规定的步数最多的混合运算,这些内容既是前面已学两步混合运算的继续,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它不仅在整个运算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进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理解运算法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规则。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混合运算,并总结混合运算的方法和顺序。

 2.素材选取来自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3.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将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处处能看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 教学目标

 1.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技能。

 2.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指导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培养计算能力和运

 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 重点、难点

 重点 1.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地计算混合运算式题。

 难点 1.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2.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 教 学 建议

 本单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对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淡化运算方法的文字表述。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计算中分别总结出没有括号、括号里有两步计算、有两个小括号以及含有两种括号的的运算顺序,注意引导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不要求学生将混合运算顺序作为结论进行背诵。如要进行补充练习,注意数据不要太大,计算步数要在三步以内。

 2.明确起点,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例1、例3以及一些习题的实际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其运算顺序,让学生真正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的教学。教学中要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列算式时为什么要用括号,在计算中括号起了什么作用。

 4.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 4 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1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三步计算)

 1 有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 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 总计 4

  1 11 .1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 教学内容

 知识点:乘除法混合运算 第 1~3 页,例 1、试一试,课堂活动 1,练习一 1,2,6。

  教学提示 本课时是在四年级(上)两步计算(没有括号或只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三步计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

 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 重点、难点

 重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

 87+23-38

 125÷5×4

  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多媒体出示课本第 1 页例 1 情境图。

 师:四年级的手工兴趣小组同学,都在忙着做灯笼,从情境图中,大家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一共要做 200 个;4 天做了 80 个,7 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 师:怎么理解“照这样计算”呢?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做多少个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的隐含信息,养成解决复杂问题前进行仔细阅读分析的习惯。

 (二)探究新知 :

 1.师:问题让我们求出 7 天后还剩多少个没有做?要想求还剩多少个?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 明确数量关系: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板书] 师:从刚才找出的已知信息中我们知道了数量关系中的哪些内容?哪些数量不能直接知道呢? 两人交流讨论:建立知识联系 200 个就是“一共的”。“做好的”和“还剩的”是不能直接指导的数量。

 师小结:“还剩的”是我们要求得的结果,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做好的”想办法求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分析思考,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在交流讨论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2.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

 根据已知条件,如何求出“做好的”灯笼数?

 (2)汇报交流:

 要想求出“做好的”就是求出 7 天已经做好多少个,题目已知 4 天做 80 个,那么就要先求出每天做多少,7 天做好多少个就解决了。

 (3)独立尝试列式表达 ①同桌交流,统一结论。

 ②验证:列式是否表达出用“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 3.尝试计算,说明运算顺序 学生板书,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节课的难点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理解计算的本质。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 1 页,试一试。

 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独立尝试计算结果后,进行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馈

 习题:

 1.说运算顺序

  ①76+42×2÷14

 ②15×40-360÷12 2.计算下面各题 ①150-30×2

 ②300+240÷6÷5

 ③100×4-900÷15 ④275-15+20×3

  答案:

 1.①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②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减法。

 2.①90;②308;③340;④320。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

 第 1 课时:

 1.狮子今年 28 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 3 倍小 25 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 2.按照下面的流程图的顺序进行计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开始→从 A 栏中选取一个未选过的数→乘 6→加 8→除以 4→把结果填入 B 栏中→B 栏

 是否填满→

 3.60-80÷16×12280-280÷14+44

 100-62+540÷18

 10+(120-96)

 答案:1.31 岁;2.11,32,212,80;3.0;304;68;124。

  板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

 A 4 6 20 140 52 B 8

  是(停止)

 否(回到开始继续)

 一共的-做好的=还剩的

 200 - 80 ÷4 4 × 7

 先算除法

 = 200 - 20 × 7

  再算乘法

 = 200 - 140

  最后算减法

 = 60 (个)

 答:还剩 0 60 个灯笼没做。

  教学反思

 在解答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学习时,部分学生会出现了理解上的障碍,不能很好地弄清楚问题的解决需要什么条件,以往的学习经验不能再机械地套用在例 1 的解题方法上。因此,本节课教学先让学生在师生交流的状态下,梳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

篇八: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 直径可达1. 5米, 花瓣厚约1. 4厘米, 一朵花有五个瓣,三十多斤重, 花中心可装十多斤水, 甚至可以藏一个人呢。

 奇怪的是这种花像粪便一样臭, 比起“天下第一香” 的兰花来, 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蝴蝶、 蜜蜂都不愿理睬它,帮助它传粉的是一群闹哄哄的苍蝇。大王花不但臭, 而且“懒” , 专靠吸取别的植物的营养来生活, 所以它没有叶子,也没有茎。

 它的种子传播也有点懒气, 小种子带粘性, 当大象或其它动物踩上它时, 就会被带到别的地方生根、 发芽, 进行繁殖。

 大王花生长在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等热带森林中和苏门答腊等热带森林中。虽然大王花的花很大。

 但它的种子很小, 比罂粟的种子还小, 种子萌发时体积膨大,穿破种子的外皮, 长出形状象洋白菜一样的芽。

 过一个月 后花便开放, 盛开的大王花艳丽多彩。

 五片多浆汁的花瓣厚而坚韧, 每个花瓣有一寸半厚。

 大王花一生只开一朵花,花期只有四天。

 在花期的第四天, 大王花的大的花瓣片 开始脱落。

 这是花凋谢的标志。

 在几周内 , 其他的裂片 也迅速脱落, 颜色变黑, 最后变成一滩粘稠的黑色物质, 受了 粉的雌性花, 在以后的7个月 内 逐渐形成一个半腐烂状的果实。大王花最普通的寄主是一种爬崖藤属植物, 但它们的寄生依赖关系中有一些问题至今还不能够解释清楚。对大王花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界还存在着争议。

 有些植物学家认为, 果实里的种子是由鹿、 野猪踩进茎皮破损的寄主植物中的; 而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松鼠帮了 忙。

 松鼠一面享用 这种果实一面磨牙嚼咬寄主的茎皮这样就把种子带进破损的茎皮之内实, 一面磨牙嚼咬寄主的茎皮, 这样就把种子带进破损的茎皮之内 。此外, 白蚁和其它蚁类也许起了 作用 。

篇九: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大版 2021 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全班共有学生 41 人,通过上个学年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自信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还有个别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年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及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2、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体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东西南北、旋转与平移现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二)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4.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5.掌握年、月、日。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7、认识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三、主要方法与措施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把握后进生心理特点。走进学生心理,专人专项制定学习计划,一步一步找到学习的金钥匙。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紧密连接生活与爱好,用爱好促进数学的进步。3、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通过课前三分钟多给与中差生机会,增强其数学信心。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提供可以促进不同学生共同进步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9.2~9.6

  1.1 克、千克的认识 1.2 吨的认识 1.3

 练习一 1.4 称体重

 4

 2

  9.9~9.12

 2.1 两位数乘一位数 2.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2.3 练习二 2.4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2.5 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5

 3

  9.16~9.20

  2.6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连续进位笔算 2.7 练习三 2.8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2.9 练习四2.10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1)

 5

 4

  9.23~9.30

  2.11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2)

 2.13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3)

 2.14 练习五 2.15 问题解决(1)

 2.16 问题解决(2)

  55

  10.8~10.12

 2.17 练习六 2.18 整理与复习 2.19 练习七

 3

 6

  10.14~18

 3.1 东、南、西、北 3.2 练习八 3.3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3.4 练习九

  4 7

 10.21~25

  4.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4.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4.3 练习十 4.4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 4.5 两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有余数)

  5

 8

  10.28~11.1

 4.6 练习十一 4.7 探索规律 4.8 练习十二4.9 问题解决(1) 4.10 问题解决(2)

  5

 9

  11.4~8

 4.11 练习十三 4.12 整理与复习 4.13 练习十四 3

 10

  11.11~15

  复习——其中考试 5

 11

  11.18~22

  5.1 不含括号的乘加、乘减运算5.2 不含括号的除加、除减运算 5.3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5.4 练习十五 4

 12

  11.25~29

  6.1 年、月、日 6.2 练习十六6.3 24 时计时法

 6.4 练习十七

 6.5 做一个家庭年历

  5

 13

  12.2~6

  7.1 认识周长 7.2 练习十八 7.3 长方形的周长 7.4 正方形的周长 7.5 解决问题

 5 14

  12.9~13

  7.6 练习十九 8.1 分数的初步认识 8.2 分数的大小比较

 8.3 练习二十 8.4 简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

 15

  12.16~20

 8.5 解决问题 8.6 练习二十一8.7 学当小记者

 9.1 分数的初步认识

 9.2 乘法

 5

 16

 12.23~27

  9.3 除法、四则混合运算 9.4 克、千克、吨与年、月、日 9.5 辨认方向、认识周长 9.6 练习二十二

 4

 17

 12.30~1.5

  期末复习备考

 5

 18

 1.6~

  考试

推荐访问: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教学计划 上册 四年级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