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7篇

发布时间:2022-09-22 10:20:05 浏览数:

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7篇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各区(市)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体局: 现将《枣庄市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7篇,供大家参考。

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7篇

篇一: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市)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体局:

 现将《枣庄市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枣庄市教育局

  中共枣庄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枣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枣庄市财政局

  2020 年 6 月 15 日

 枣庄市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

 就业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提升我市农村学校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做好定向我市就业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竞岗选聘工作,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等 4 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教师发〔2019〕1 号)规定,制定本工作办法。

 一、组织领导

 定向我市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在枣庄市政府领导下,由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每年 5 月份,教育部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 组织用人单位与公费师范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专项招聘,通过竞岗选聘、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公费师范毕业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各区(市)政府要优先使用农村中小学空余编制,必要时通过使用临时周转专户编制等途径,确保符合入职条件的公费师范生均有编有岗。

 二、竞岗选聘 (一)

 范围和条件。在毕业当年规定时间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定向我市就业的应届省属公费师范生(包括推免生及已考取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公费师范生);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 7部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通知》,对符合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和教师资格认定关于思想政治素质、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等要求的 2020 届省属公费师范生,实施“先上岗、再考证”的阶段性措施,可暂不提供教师资格证书。

 毕业生应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政治素质高,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无不良诚信或违法犯罪记录;具备适应教师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设置岗位。每年 4 月底前,各区(市)教体局根据招生录取当年上报的公费师范生需求计划及学科分布,统筹考虑本区域目前教育工作实际需求,确定公费师范生竞岗选聘任教学校和具体岗位,由市教育局汇总后统一发布。

 (三)组织面试。6 月份,按照省教育厅提供的定向我市就业公费师范毕业生名单,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督指导下,由市教育局对具备面试资格的公费师范生统一组织面试。

 面试采取模拟讲课的方式进行,面试主要测试学科专业知识、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活动设计等业务素养,以及岗位适应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等。通过抽签确定面试顺序,备课时间为 30 分钟,模拟讲课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面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面试成绩由面试考官当场评判,在本场面试结束后统一向公费师范生宣布。

 (四)加分项。对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从业技能大赛的获奖情况进行加分,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 10 分、7 分、5 分;加分与面试成绩、综合成绩(综合成绩=面试成绩+加分)一并在枣庄市教育局网站公布。

 (五)宣讲。竞聘选岗前,各区(市)教体局根据实际,面向公费师范生宣传介绍各区(市)教育发展情况、就业岗位设置情况以及吸引公费师范生任教的优惠措施。

 (六)竞聘选岗。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公费师范生分学科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分到低分选择任教区(市)。综合成绩并列的,依据公费师范生在校成绩情况和相关获奖情况确定顺序排列。对已选择任教区(市)的公费师范生,由各区(市)教体局负责组织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推免生按照已与区(市)教体局签订的协议进行安置。

 (七)考察体检。考察、体检由各区(市)教体局组织实施。

 考察重点了解公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学习实绩和现实表现等方面的情况。根据山东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意见》(鲁组发〔2017〕2 号)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公费师范毕业生档案,对档案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调查核实,拟聘用公示前,对档案存在的问题未查清及处理不到位的,取消聘用资格。

 对考察合格的公费师范生进行体检。体检在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和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公费生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在体检过程中有意隐瞒影响聘用的疾病或者病史的,不予聘用;在体检过程中有串通体检工作人员作弊或者请他人顶替体检以及交换、替换化验样本等作弊行为的,体检结果无效,取消聘用资格。对按规定需要复检的,不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只能进行 1 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八)签订协议。对考察、体检合格的公费师范生,由各区(市)教体局发放《山东省公费师范毕业生聘用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一般在 6 月底前完成网上签约。用人单位与受聘公费生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公费师范生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 1 年。期满考核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根据相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属违约的,按有关规定处理。按照“先上岗、再考证”政策要求,2020 届省属公费师范生在 1 年试用期内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法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解除《山东省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

 三、履约管理

 公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安排到学科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须不少于 6 年。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在当地农村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定向我市就业公费师范生的履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公布违约记录,并记入人事档案,负责收缴、管理、使用违约退缴资金。违约退缴资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公费师范生人事招聘、履约管理、表彰奖励等相关工作。

 符合聘用条件但未按协议到农村中小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在违约处理决定后 1 个月内,一次性向市教育局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 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 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未及时足额退还以上费用的公费师范生,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在农村中小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未满 6 年且未经区(市)教体局同意的公费师范生,在违约处理决定后 1 个月内,一次性向市教育局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 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 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该公费教育费用从公费师范生离开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岗位之日起,按不足服务年限(包括离开当年)每年 16.6%的比例计算。未及时足额退还以上费用的或未经同意擅自离职的公费师范生,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已在我市就业的公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内不得跨市就业。公费师范生任教期间有违规违纪行为的,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处理。

 四、激励措施 定向我市就业公费师范生在培养期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名前须经市教育局同意,并签订补充协议,承诺研究生毕业后按期回到我市从事农村教

 育教学工作不少于 6 年;公费师范生在培养期具有推免资格的,须经枣庄市教育局同意、签订补充协议后才可进行推免,并承诺研究生毕业后按期回到我市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 6 年;服务期无推免资格。公费师范生在服务期可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申报“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在我市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须累计达到 6 年。加大培养力度,将在我市就业公费师范生纳入农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关注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

 五、部门职责 各级教育、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和各有关高校切实加强工作协调,建立健全协同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公费师范生的招生、培养、教师资格认定、就业指导、落实岗位、办理派遣、履约管理、违约退缴资金管理等有关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负责落实公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公费师范毕业生人事接转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各区(市)政府要为公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宿舍。

 六、附则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山东省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和省属公费师范生签署的协议书规定处理。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5 年 6 月 14 日。

 本办法由枣庄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篇二: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18年第期(总第786期)大 放 f

 _师 范 类 毕 业 生 就 业 选 择 倾 向 及 其 原 因 分 析— 基于徐州工程学院师范毕业生的调查张 晓 刘

 欣 沈 永 倩(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师范生政策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深入和不同的社会需求,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竞争日 益激烈。每年都有一部分师范类毕业生没有选择从事教育工作,或有较多的师范毕业生倾向选择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等。作 者以徐州工程学院的师范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做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 为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关键词 :师 范 类 毕 业 生 就 业 选 择 倾 向 原 因 分 析一、师范生毕业工作去向选择倾向现状研究目前 , 国内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有研究 , 但很少 明确对师范生这一专业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 , 大多只是整 体对大学生就业现象的研究 。

 为了促进师范生就业和国家 教育事业的发展 , 我们进行了这一研究 。通过多方面调查和分析 , 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以徐州工程学院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师范类毕业生 的具体就业情况为调查对象 , 以显现师范类毕业生不同的 就业方向 。2015年徐州工程学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方向总体情况就业方向在编教师合同教师读研 公务员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待就业人数 116 72 16 0 40比例 46. 72况 29. 5况 6年6况 0.4况 0年况 0况 16. 3况2016年徐州工程学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方向总体情况就业方向在编教师合同教师读研 公务员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待就业人数 151 52 10 0 0 19比例 68. 2况 26. 35况 4. 55况 0.4况 0况 0况 9况业017年徐州工程学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方向总体情况就业方向在编教师合同教师读研 公务员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待就业人数 15 年 15 0 4 年比例 58. 4况 16. 9况 6. 5况 0况 0.4况 2况 15. 8 况综合上述图表数据得出 :

 近两年师范类毕业生的主要 毕业去向是考进事业 , 为 教师 , 研 、 考的 数 少 , 占比极低 , 自 由 职 业 数 有 增 。

 2016年 和2017年 不大 , , 自 业 数 2017年比2016年有 , 但相对整 业生数目 , 是极小的一部分 。二、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原因分析以上调 和分析过 , 我们 了已 业的学姐学长,其中有在编教师和非在编教师,有公务员和创业成, 通过对 们的 合 下 , 师范生 职业的原因总了以下 %(一)

 传统观念的影响一金的 期的福利促使大部分师范生选择教师这一职业, 下, 业进 和状态,巨大的 业生, 多的师范生为了的工和生 这一职业。(二)

 同等低分录取线大分高校中,师范专业的录取线一般低于其他专 业,这就 了以下面:一分师范生 出于 教师这一行业 教师职业, 一分学生是由于分数 :了师范这一专业,这就 不是有进人师范专业的学生是 为教师的目。这一情况导致师范生在就业的 出现多元 的 面 。(三)

 社会对师范生要求加大教师资格证纳人国,考编对专业的限制,中学教师要 求师范生研究学历,这些 无形 大了师范生的 ,此 研 、 业、 等 方向 了师范生就业择的倾向。(四)

 教师职业压力过大。《教师法》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教师 不仅需每天备课上课,还要参各种各样的教研动、比赛、评比职称,增大了教师的 。

 以一些师范生就业的 不愿 这一行业。(五)

 追求更高的待遇随 的发展, 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消费水平愈 来愈高。

 对教师这一行业,工资报酬相对于 、白领说是远远达不到的。这种情况同样促使师范生就业 =的多样 。三、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建议根据上述调查分析和结果,针对目前师范生就业存在

 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笔者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师范生就业选 择 )(一)

 个人方面1. 生涯规划,全面认识自我。在职业生涯规划中 全 面 识 我 是 个 人 生 的 ,师范生在职业生 ,对 有 面 的 识 。树 的 。师 生 要 树 学的 。梳 理 与 会 之 间 的 , 教 ,合 会 的

 。3.不 与 ,主 调 的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 的, 生 是一个 的 程 ,是 个 人 对 我 、对 环 境 不 断 认 识 的 程 。师范生职业生 .的变化是常有的,师 范 生 应 该 根 据 实 情 联 不 调 的 选择。(二)

 学校方面1. 重对师范生的择业观引导。学校应主动根据师范生 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 指导工作。

 会 千 万 化 ,青少年缺乏优质选择 的能力,面对 压力和竞争,学校的引导将会对师生的 起 积 极 的 作 用 。2. 重 对 师 生 情感的培养。不是有师范 生 都 抱 着当老师的目标。但 是 进 人 了 师 院 校 之 后 , 起积极 教 的 心 态 。

 爱学生、教 书 人 是 教 师 的 天 性 。学校要 对 师 生 情 感 教 :爱国守法、爱 岗 敬 、 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三)

 社会方面1. 稳定、高 质 量 的 教 实 习 基 地 。教 实 习 是 师生是走上 岗位的 。师 生 通 教 实 习 ,其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因此,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基地是 必不可少的步骤。高教师会地位及待遇,以此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师的待遇问题是提高教师地位的关键。只有当教师 的 实 待 遇 高 时 ,其 会 地 位 才 会 应 高 ,才更能吸引师 生 选 择 教 师 这 个 行 。本 研 究 调 查 中 获 得 具 体 数 据 ,从数据中分析原因,从 得 结 果 及 。通 此 调 查 ,我 掌 握 了 师 生 普 遍存在的 选择倾向问题。针 对 这 些 问 ,我 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三个不同维度 ,这些 对师范生 选择及走上 岗位 有 很 的 。同时,本 研 究 存 在 一 些 局 限 ,本调查仅以徐州工程学 院 师 生 为 , 不能很 地代 者 、全国的师范生;研究度有所局限。因研究者 才学所限,文章中的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 ,敬请各位专家多多指教。参考文献:[1]颜安,程艳萍.地方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建设 探析[ 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2).[-]刘晓玲.地方院校师范类专业职前教育对策研究[ J ]. 教 论 ,2016(4).[ 3 ] 玲玲, .师范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 — 以滌州学院 [ J ].佳 木 斯 教 学 院 学 报 ,2014(6).[4] 吴红波.大学生职务规划与就业实务[ M ].武汉:武汉 大 学 版 社 ,2007.[5] .中国师范教育史[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3.[6] 乔美丽.高等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 D ].济南:山 师范大学 , 2007.[7]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 D ].郑州:河南 师范大学,2015.(上接第3 4 页)

 四、余论:教学模式与人际关系模式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这种人人参 与、人人平等的模式意味着师生平等,这与现代民主政治在 精神上是契合的。与之不同的是,传统讲授式教学以一对多 的模式赋予了教师在知识上具有决定性的权威,毫无疑问, 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学习的选择面和抑制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主人翁意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学校作为“树人”的地方,是一个民 族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的主要阵地。我们有 的人自的 会 , 之 ,个人 的 模式、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国家政治模式这三者之间有着常 密的、相互影响的同构关系,故而,树人的学校最终必然为 会 。

 是 之 ,教学模式 的人 模式 为与个人、 与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 。月以, ,我 的是教学模式 的学术创新,从,教学模式的创新 会 化的、无声的改良之用。注释:① 郭汉民.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 — 试析研 讨式五步教学[ 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6 (05).② [清]刘宝楠,著.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 M ].北京:中 华书局,1990 (474.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 M ].北京:中华书局,2004:119.④ 黄晖.论衡校释[ M ].北京:中华书局,1990(674-676.⑤⑥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 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1,108.基金项目:此文为2017年度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项 目 “研讨式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XKYJ 2017042)成果之一。128

篇三: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育部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高中教师缺口将达到116万人,其中对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的教师需求量最大。广东省许多城市出现数学“教师荒”。全国37个大中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分析表明,数学教师十分抢手。教师行业需求的增大与社会对中小学教育重视度的增强息息相关,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无形中就对从事教师行的数学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事数学教师工作的毕业生必须具备更全面的综合素养。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职业的期待,高校必须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教学基本技能、综合人际能力等方面素质。一、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就业期待值普遍高于社会本身需求。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教师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质量差异大和教师素质整体下降等情况。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如不能转变“精英”心态,对毕业工作期待值过高,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差异。2.就业方向单一。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作为传统专业,已有相对比较稳定的就业模式和就业方向,加之其专业特性和学生培养模式陈旧等原因,学生选择就业的方向单一,就业领域狭窄。学生往往将自己定位在教师这个职业上,对其他行业几乎是不加考虑。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很多学生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公立学校教师岗位上,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公招考试上,孤注一掷,一旦失败,就会形成严重的负面就业情绪。这样单一的就业方向和错误的职业认知力,导致学生、家长以及高校都有巨大的就业压力,而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3.缺乏整体的职业规划。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专业学生既是师范生,又是普通大学生,在入学阶段如果不能做好专业定位和学习规划,很容易虚度四年大学时光。专业学习的盲目性也必然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毕业生盲目进入社会,随机选择岗位,是极度不利于学生未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刘 佳 向姗姗摘 要:随着经济化全球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陈旧的就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通过走访中小学了解社会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分析了该专业学生就业现状。高校的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的现状和社会的需求为参考,切实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契合的现状。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就业;需求作者简介:刘佳,硕士,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向姗姗,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四川 内江 641112)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编号:ZG0464)和四川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编号:01249)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8-0087-022018.03 就业方略 新课程研究- - 87万方数据

 2018.03 新课程研究来发展和社会运作的。4.岗位适应能力差。虽然社会对数学教师的需求量大,但不断扩招的高等教育也将向社会输出更多的数学专业毕业生。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输出量是远远大于公立学校教师需求量的,这必然导致部分无法进入公立学校的毕业生加入其他就业行列中。学生抱着一种“临时过渡”这样的心态进入其他行业中,无法真正投入工作,热爱工作。这必然导致其在岗位上无法实现心理需求,呈现出“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的错误心理。5.专业技能差,社会负面情绪大。高校的扩招(包括学生和教师的扩招)导致的学生质量下降、教师综合素质降低。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毕业生作为教师岗位的主要来源,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师范技能素养相较于其他专业要求更高。将教师作为唯一职业目标的学生,如果不能以一名“教师”的心理准备来完成学业和自我提升,毕业后将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当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时,必然出现社会岗位空缺、毕业生闲置的现象。但学生往往将“不被社会岗位接受”的现实原因归结到社会本身,盲目自信,错误地认为是社会现状导致的就业不畅,社会负面情绪过大。6.社会责任感弱,盲目追求城市生活。现今的大学毕业生习惯于城市的喧嚣生活,常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二、社会对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学生需求为了将社会的需求和高校的培养成果相契合,依托学院力量,统计近80所中小学相关信息,以便进一步了解社会学校对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期待和基本要求。1.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并热爱教师行业。数学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不仅是对职业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有一份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并热爱教育事业是对数学教师应聘者的基本要求。中小学的育人工作不同于高校,教师必须将爱心倾注于教学过程中,才能培养出一个人格完整并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素养要求,是成功教学的基本保障。育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最基本的是知识的传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作为教师行业从事者,必须在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高校提供的各种实践平台提升教学技能。3.具备基本的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需要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还必须承担学校教学相关工作。掌握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能使教学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具备较强的问题处理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作为中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能组织课堂,将教学工作顺利推进,还必须处理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等各方面的问题。5.具备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不仅要能完成学校的教学安排,还必须合理处理校内外关系和学生意外问题。中小学普遍存在仅由年轻教师兼职班主任的现象,这些年轻教师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导致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不能与自身教学相协同,与学生和家长间矛盾突出,不能满足班主任工作要求。必须加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突发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很好地胜任班主任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学生就业出口多,社会需求量大。学生不正确的定位和社会价值观以及不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导致现就业困难局面的原因。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自我发展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作为目标,既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也向社会输出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高校必须摈弃原有的封闭式教育,走向开放式教育,真正实现高校育人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目标。参考文献:[1] 刘广富.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J].西部皮革,2017,(5):196.[2] 钟丽燕.如何提高地方院校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J]. 教育观察,2017,(6):63-65.责任编辑 秦俊嫄- - 88万方数据

篇四: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毕业生档案去向指南应届毕业生档案去向指南

 毕业生档案在其毕业后应立即转出学校, 学校原则上不予保留。

 关于档案接收单位的确认与填写,以下规则供参考:

 一、毕业生升学一、毕业生升学(包括取研(硕、博)

 、博士后、专升本以及第二学位等情况)

 考取本校研(硕、博)的请填写“华东师范大学+录取院系” 。考取外校研(硕、博)的同学,请严格按报考学校发出的调档函上的要求进行填写。若没拿到调档函,请务必与报考学校联系确认后再填写。其它如博士后等情况请确认地址后再填写。

 二、派遣类毕业生二、派遣类毕业生(主要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

 )

 1.1.上海生源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上海生源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其单位有档案管理资格,可将档案直接转递至就业单位;其单位无档案管理资格,可将档案转递至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

 (注意:如单位不予接收档案,可以将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职业介绍所。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不接收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

 2.2.户籍审批通过的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毕业生:户籍审批通过的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毕业生:

  其签约单位有集体户口并有档案管理资格,可将档案直接转递至就业单位;其单位有集体户口但无档案管理资格, 可将档案转递至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或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其单位无集体户口,须先将档案转递至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档案到达中心后,方可办理落户手续。落户直系亲属、配偶或自购商品房的毕业生,必须将档案转递至有档案保管权限的用人单位或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

 3.3.户籍审批未通过或直接办理居住证的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的毕业生:户籍审批未通过或直接办理居住证的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的毕业生:

 档案一律转递至生源所在地就业主管部门。

 若本市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要求保管或委托保管该类毕业生档案,可由用人单位开具调档函由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转递。切勿随意将档案接收单位填写为上海某区的职业介绍所或人才中心等单位,以免造成丢失。

 4.4.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签约外省市单位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签约外省市单位

 其单位有档案管理资格,可将档案直接转递至接收单位;其单位无档案管理资格,可将档案转递至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

 三、合同就业类的毕业生(三、合同就业类的毕业生(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1.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就业促进中心(另称职介所)

 2.非上海毕业生:档案转递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四、定向委培毕业生:四、定向委培毕业生:档案一律转递至定向委培单位。

 五、出国五、出国/ /出境的毕业生(公派暂留校的除外)出境的毕业生(公派暂留校的除外)

  1.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就业促进中心(另称职介所)

 。

 2.非上海毕业生:档案转递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六、灵活就业类的毕业生六、灵活就业类的毕业生(包括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实习见习等情况)

 1.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就业促进中心(另称职介所)

 2.非上海毕业生:档案转递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七、国家地方项目就业的情况:七、国家地方项目就业的情况:

 1.

 三支一扶三支一扶:可以选择将档案保留学校或转递至服务单位保管

 2.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间保留学校 3.

 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档案转递至服务单位保管 4.其他项目:其他项目:参照相关政策执行 八、回省择业的非上海生源:八、回省择业的非上海生源:档案转递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九、待分九、待分/ /不分的上海生源:不分的上海生源: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就业促进中心(另称职介所)

 十、其他情况:十、其他情况: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办理转移手续。

 十一、档案接收单位填写要求:十一、档案接收单位填写要求:

 1、 档案接收单位包括名称、地址、邮编三部分(缺一不可)

 。

 2、 接收名称后要加上相应的部门。例如,大学院校(就业且非人事代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其名称后加上“人事处” ;公司名称后要加上“人力资源部” ;地址要具体到门牌号码,要以详细的省(市)名打头;名称、地址及邮编三者要相符。

 3、 中(小)学、幼儿园、私立学校及私企无档案接收权限。去中(小学)

 、幼儿园的档案一般应寄往所在市(区、县)教育局人事科;去私企与私立学校的同学请务必先咨询单位,确定了档案接收单位后再进行填写。

 档案相关部门地址及咨询电话:档案相关部门地址及咨询电话: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人事代理部: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人事代理部:

 电话:021-64829191(总机)

 地址:上海市冠生园路 401 号

 邮政编码:200235 校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中心:校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中心:

 中山校区大学生中心 512 室

 电话:62233142

  62233241

 62232272。

 闵行校区学生之家 B 区 202 室

 电话:54342615

  54345052

  学生档案室:学生档案室:

 中山校区文科大楼 320 室

 电话:62232348

 闵行校区行政楼 214 室

 电话:54344748

篇五: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代码:论文分类号:学研究生类别:1 01 35号:20084001039全日制幽誓之右尹貉犬学硕士学位论文普通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一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G eneralj obsi n N orm alCol l egeStudents StudyIntenti on..The InnerM ongol i aN orm al U ni versi ty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申请人姓名:管理学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管理白杨指导教师姓名:米俊魁教授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户_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里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本人保证所呈交的论文不侵犯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感谢.签名:纽拖日期:· 力力年7月衫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内蒙古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立抄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也遵守此规定。6张阂物I导师张蚓日期:力,/年,月形日

 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师范生就业政策的不断深入,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将不再由国家统包统分,而是转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自主择业。这样就使得师范生也将面临职业选择问题,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是否会选择教师职业为首选职业等都是每一个师范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自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大幅度攀升,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趋严重,许多大学生面临着“ 毕业"即“ 失业” 的残酷现实。本课题旨在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了解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希望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出师范生在就业意向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的因素,结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师范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提出加强师范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600名师范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问卷的问题涉及到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并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师范生就业意向的特点,最后对师范生就业意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对本课题的已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对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第四部分:调查结论及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通过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并进行数据统计,分别通过对毕业后预期去向、就业单位意向、就业地区意向及就业薪金意向四个方面对师范生就业意向进行分析,并把不同性别、不同授课方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师范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相关性的比较,总结出师范生就业意向的特点;第五部分: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因素;第六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师范生就业意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关键词:普通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意向,对策

 ABSTRACTW i th theem pl oym entm arket, Students and Teachers H eal th and em pl oym entpol i ci esof thedeepeni ngof theem pl oym ent probl em sof norm alstudents w as ofconcern to m ore and m orepeopl e.N orm alstudents as the studentsi nspeci al groups,w i l l nol ongerbe di vi dedbynati onalturnkeysystem ,butthe shi ft to m arket-ori ented tothei r o、vni obs.Thi sm akes norm al students w i l l al so face theprobl emof career choi cei s tooptfor di rectem pl oym entor further educati on,w i l lsel ect theteachi ng professi onas a career choi ce are al l norm al students each need toseri ousl ythi nk about.N ati onalU ni versi ty si nce1999,begantoexpand enrol l m enthas i ncreased substanti al l ythenum ber ofuni versi ty graduates,andthe resul ti ng em pl oym enti s becom i ngseri ousstudents.m any col l egestudents facethe¨ graduati on¨ or” ungm pl oym ent” i nthe cruelreal i ty.Theproj ect ai m s i n the currentsevere em pl oym entsi tuati on,em pl oym entofnonnal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i ntenti on andhope throughthestudyof thi stopi c,anal yzi ngthe norm al students i ntent onem pl oym ent probl em sand thei ri m pact factors,com bi nedw i th the InnerM ongol i aN orm alU ni versi tyTeachers H eal th andem pl oym enti ntenti onssurvey, proposedstrengtheni ngthe norm al studentsem pl oym entfi aeasures.In thi spaper, Inner M ongol i aN orm alpol i ci esandU ni versi ty, 600norm alstudents and asam pl e.Q uesti onnai re,personali ssues rel ated to the basi c si tuati on of students,teacherand studentem pl oym enti ntenti ons of InnerM ongol i aN orm al N orm al G raduates of thefactors affecti ng i ntenti ons.By com pari son,sum m ed upthe characteri sti cs of norm alstudents em pl oym enti ntenti ons,thel ast of the norm alstudents i n theprobl em sofem pl oym enti ntenti ons toproposeasol uti on andrecom m endati ons.Part I:Introducti on.The m ai ntopi csof thepaper background,expl ai nedthesi gni fi canceofthi stopi ci s sum m ari zedexi sti ngresearch on the rel ated conceptsdefi ned;thesecondpart:thetheoreti cal basi s of thi spapercarri ed out a detai l edanal ysi s;Part III:Introducti on the thesi s research i deas,researchm ethods and research obj ects;IV:Survey fi ndi ngsandanal ysi s.Thi ssecti on i s aquesti onnai retoanal yzeanddrawrel evant concl usi ons.The i ssuance and recovery through questi onnai resand stati sti caldata,w ere expected throughthe w hereabouts ofgraduates,em pl oym entuni ts i ntenti ons,

 I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m pl oym entandem pl oym enti ncom eregi ons i ntenti on of i ntent on the norm alstudentsi n fourareas ofem pl oym ent i ntenti ons2and the di fferent gender, di fferent teachi ngm ethods di fferentgradesofem pl oym ent i ntenti ons N orm al Students correl ati on w erecom paredto norm alstudents sum m edupthe characteri sti cs ofem pl oym ent i ntenti ons;Part V:Theanal ysi sof the resul ts of thesurvey, sum m ed upthe i ntenti onof the factorsN orm alG raduates;VI:TeachersCol l egestudentsforthecurrentprobl em si nem pl oym enti ntenti onsputforw ardcounterm easures andsuggesti ons.Keyw ords:com m oncol l ege,col l ege students,em pl oym ent i ntenti ons,strategi es●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一、绪论⋯⋯⋯⋯⋯⋯⋯⋯⋯⋯⋯⋯⋯⋯⋯⋯⋯⋯⋯⋯⋯⋯⋯⋯⋯⋯⋯⋯1(一)选题背景⋯⋯⋯⋯⋯⋯⋯⋯⋯⋯⋯⋯⋯⋯⋯⋯⋯⋯⋯⋯⋯⋯一1(二)研究意义⋯⋯⋯⋯⋯⋯⋯⋯⋯⋯⋯⋯⋯⋯⋯⋯⋯⋯⋯⋯⋯⋯“ 6(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1.就业⋯⋯⋯⋯⋯⋯⋯⋯⋯⋯⋯⋯⋯⋯⋯⋯⋯⋯⋯⋯⋯⋯⋯⋯⋯⋯⋯⋯62.意向3.就业意向( 四)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j ⋯· ?⋯⋯⋯⋯⋯⋯⋯⋯⋯⋯⋯· ∥ ⋯⋯9(一)职业选择理论⋯⋯⋯⋯⋯⋯⋯⋯⋯⋯⋯⋯⋯⋯⋯⋯⋯⋯⋯一l o(二)理性选择理论⋯⋯⋯⋯⋯⋯⋯⋯⋯⋯⋯⋯⋯⋯⋯⋯⋯⋯⋯⋯⋯l o三、研究设计⋯⋯⋯⋯⋯⋯⋯⋯⋯⋯⋯⋯⋯⋯⋯⋯⋯⋯⋯⋯⋯⋯” 12(一)研究思路⋯⋯⋯⋯⋯⋯⋯⋯⋯⋯⋯⋯⋯⋯⋯⋯⋯⋯⋯⋯⋯12(二)研究方法⋯⋯⋯⋯⋯⋯⋯⋯⋯⋯⋯⋯⋯⋯⋯⋯⋯⋯⋯⋯⋯⋯12(三)研究对象⋯⋯⋯⋯⋯⋯⋯⋯⋯⋯⋯⋯⋯⋯⋯⋯⋯⋯⋯⋯· 13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分析⋯⋯⋯⋯⋯⋯⋯⋯⋯⋯⋯⋯⋯⋯· · :⋯14(一)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分析⋯⋯⋯⋯⋯⋯⋯⋯⋯⋯⋯⋯⋯⋯⋯141.师范生毕业后的预期去向⋯⋯⋯⋯⋯⋯⋯⋯⋯⋯⋯⋯⋯⋯⋯⋯· · 14⋯⋯⋯⋯⋯⋯⋯⋯⋯⋯⋯⋯⋯⋯⋯⋯⋯⋯⋯·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 8二、四、2.师范生的就业地区意向⋯⋯⋯⋯⋯⋯⋯⋯⋯⋯⋯⋯⋯⋯⋯⋯⋯⋯⋯153.师范生的就业单位意向⋯⋯⋯⋯⋯⋯⋯⋯⋯⋯⋯⋯⋯⋯⋯⋯⋯⋯一164.师范生的就业薪金意向⋯⋯⋯⋯⋯⋯⋯⋯⋯⋯⋯⋯⋯⋯⋯⋯⋯⋯· · 17(二)不同性别师范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18(三)不同民族师范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 21(四)不同年级师范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 24(五)不同专业师范生与就业意向的关系⋯⋯⋯⋯⋯⋯⋯⋯⋯⋯· · 27五、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因素分析⋯⋯⋯⋯⋯⋯⋯⋯⋯⋯⋯⋯⋯⋯⋯30( 一) 就业政策的宽松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是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基础因素⋯⋯⋯⋯⋯⋯⋯⋯⋯⋯⋯⋯⋯⋯⋯⋯⋯⋯⋯⋯⋯⋯⋯· 30

 内蒙古9币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专业技能的重视不足和就业指导的薄弱是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关键因素⋯⋯⋯⋯⋯⋯⋯⋯⋯⋯” 31( 三) 自身综合能力和就业期望值的差距是影响师范生就业意向的核心因素⋯⋯⋯⋯⋯⋯⋯⋯⋯⋯⋯⋯⋯⋯⋯⋯⋯⋯⋯⋯⋯⋯⋯⋯32六、对策与建议⋯⋯⋯⋯⋯⋯⋯⋯⋯⋯⋯⋯⋯⋯⋯⋯⋯⋯⋯⋯⋯.32(一)完善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321.消除就业壁垒,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322.增加对就业的投入,优化政府指导和服务功能⋯⋯⋯⋯⋯⋯⋯333.促进基层就业,开辟就业新空间⋯⋯⋯⋯⋯⋯⋯⋯⋯⋯⋯⋯⋯⋯33( 二) 高校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331.师范喻校应加强师范生就业观念的教育,l 引导师范生准确定位,调整期望值⋯⋯⋯⋯⋯⋯⋯⋯⋯⋯⋯⋯⋯⋯⋯⋯⋯⋯⋯⋯⋯⋯⋯⋯⋯332.师范院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师范生就业的自信心⋯⋯⋯⋯⋯⋯⋯⋯⋯⋯⋯⋯⋯⋯⋯⋯⋯⋯⋯⋯⋯⋯⋯⋯⋯⋯⋯333.师范院校应引导和鼓励师范生面向基层教育事业,最大限度的发挥师范生的专业特点,以实现学以致用⋯⋯⋯⋯⋯⋯⋯⋯⋯344.师范院校应加强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师范生适应基层就业的能力⋯⋯⋯⋯-⋯⋯⋯⋯⋯⋯⋯⋯⋯⋯⋯⋯⋯· · 345.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 346.加强对师范生的个性化指导,促进职业选择多元化O(三)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351.树立多渠道就业的观念⋯⋯⋯⋯⋯⋯⋯⋯⋯⋯⋯⋯⋯⋯⋯⋯⋯352.树立“ 编制外就业” 的观念⋯⋯⋯⋯⋯⋯⋯⋯⋯⋯⋯⋯⋯⋯⋯363.树立“ 先就业,后择业” 的观念⋯⋯⋯⋯⋯⋯⋯⋯⋯⋯⋯⋯⋯⋯36参考文献⋯⋯⋯⋯⋯⋯⋯⋯⋯⋯⋯⋯⋯⋯⋯⋯⋯⋯⋯⋯⋯⋯⋯⋯⋯⋯.38附录⋯⋯⋯⋯⋯⋯⋯⋯⋯⋯⋯⋯⋯⋯⋯⋯⋯⋯⋯⋯⋯⋯⋯⋯⋯⋯⋯⋯⋯⋯⋯⋯40O B Ogi O tg O I035致谢⋯⋯⋯⋯⋯⋯⋯⋯⋯⋯⋯⋯⋯⋯⋯⋯⋯⋯⋯⋯⋯⋯⋯⋯⋯⋯⋯⋯⋯⋯⋯⋯42

 一、绪论一、绪论.·‘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如今师范生的职业选择.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师范类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是有比较明确的职业定向的,所培养的学生是将来要从事教师职业或参与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型教师人才,师范生对未来教师职业的意向和能力准备,不仅是对自己未来发展,而且对国家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师范生就业政策的不断深入,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将不再由国家统包统分,而是转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自主择业。这样就使得师范生也将面临职业选择问题,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是否会选择教师职业为首选职业等都是每一个师范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途径,师范生毕业后若不选择教师职业势必将影响到教师数量和质量的保证,进而对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 选题的背景1、当前国内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制度变革经历了三个重大历史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是依照国家计划,毕业生后...

篇六: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12 2 0 2 1 1 届 毕 业 生业 就 业 质 量 报 告学工部(学生处)、研究生院(研工部)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2目录第一部分 2021 年就业创业工作概况.........................................................................4一、统筹布局,整体规划谋发展............................................................................4二、精准对接,校企联动促就业............................................................................4(一)打开入口,拓宽就业渠道.........................................................................4(二)管好出口,推动就业服务.........................................................................5(三)前移关口,加强生涯指导.........................................................................6(四)守住缺口,落实重点帮扶.........................................................................7三、科学构建,数字赋能稳基础............................................................................7(一)跟踪提效,完善调研体系.........................................................................7(二)数据支持,加强分析研判.........................................................................8四、因势而新,稳中求进推“双创”....................................................................8(一)筑基强能,提升学生“双创”素质 8(二)示范引领,优化全校“双创”氛围 8第二部分 2021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10一、生源情况分析..................................................................................................10(一)学历分布...................................................................................................10(二)类别分布...................................................................................................10(三)生源地分布...............................................................................................11二、就业情况分析..................................................................................................12(一)总体就业率...............................................................................................12(二)各类别就业率...........................................................................................12(三)毕业生就业流向.......................................................................................13三、近五年就业趋势分析......................................................................................20(一)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趋势.......................................................................20(二)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深造趋势...........................................................20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3(三)毕业研究生就业整体趋势.......................................................................21(四)毕业研究生升学、出国深造趋势...........................................................21第三部分 2021 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当年就业创业状况调查...................................22一、毕业生职业发展分类说明..............................................................................22二、职业发展类别分析..........................................................................................22(一)毕业生受雇工作情况分析.......................................................................22(二)毕业生创业情况分析...............................................................................25(三)毕业生深造情况分析...............................................................................28(四)毕业生待业情况分析..............................................................................28三、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评价..............................................................29(一)毕业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满意率...............29(二)毕业生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满意率.......................................29(三)毕业生对学校创新教育、创业服务的满意率.......................................29(四)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满意情况.......................................30第四部分 就业创业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31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4第一部分 2021 年就业创业工作概况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 909 万,创历史新高,供求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顺利完成 2021 年就业工作。截至 12 月,本科生就业率 93.93%(同比上升 2.87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 2.31%;升学率 22.25%(同比上升 0.79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 3.52%。研究生就业率 97.84%(同比上升 3.05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 3.66%;升学率为 6.12%(同比下降 1.48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 1.55%。一、统筹布局,整体规划谋发展学校继续实施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学科专业设置、专业招生计划、绩效考核相挂钩,坚持发挥区域、学科、专业、人才、校友优势,深化三全育人体制,更新理念、深化改革,构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系统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21 年 5 月 25 日,学校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凝聚全校力量,部署推进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校党委书记陈春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综合实力的重要反馈指标,既关系到学校“创一流”发展又关系到每个学生家庭的民生福祉。就业工作不仅要有实践还要有思考,要站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高度上,“用心用情”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二、精准对接,校企联动促就业(一)

 打开入口,拓宽就业渠道1. 全面 排摸意向 , 主动出击市场定期走访全校所有学院,全面排摸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为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打好基础。梳理 4000 余家企事业单位,通过上门回访、电话回访、毕业生回访等方式,主动联系了解单位招聘计划,推荐毕业生。走访省、市人才市场、就业服务中心、各地区教育部门,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5了解最新就业政策和招聘计划。2. 推进校企联动 ,创新招聘模式2020 年 11 月,学校与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教育局联合举办“2021 届杭州市大学生教育专场招聘会”,400 余家教育相关单位参会,7000 余名校内外应届毕业生参加应聘。2021 年 3 月联合浙江省教育发展中心、杭州市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浙江省寒门学子专场招聘会”,共吸引了近 400 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万余个,参会学生达 4000 余人。为积极应对疫情反复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学校继续组织开展“线上云招聘”。2021 年共组织线下招聘会 106 场,云招聘会 109 场,发布就业信息 1.4 万余条,提供岗位数近 9 万个。3. 积极宣传政策,正确引导方向宣传国家政策,制定奖励政策,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工作,引导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工作。在物质奖励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跟踪关注学生在基层和中西部的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搭建沟通平台。2021 年学校共有 26 名学生入选浙江省各区县选调生,1 人入选“西部专招”计划。(二)

 管好出口,推动就业服务1. 优化就业平台,提 高 服务效率以“一网一微”(杭州师范大学就业创业网、杭州师范大学就业创业中心微信公众号)为重点,联动“师大学子”微信公众号、生活区 LED 大屏幕,结合宣传海报、微信群、钉钉群,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宣传服务体系,为广大毕业生服务。启动信息化管理,招聘企业可直接登录学校就业创业网进行信息发布、宣讲会预约、招聘会展位预定等。学校毕业生生源信息、派遣信息、数据统计等就业日常服务结合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平台实现了网上实时查询和统计,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2. 强化 就业指导 ,提升 服务 质量引进北森生涯、仁能达教育等相关资源,为师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测评服务与就业指导培训。利用教育部就业创业公益直播课程,为学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6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创业课。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求职面试模拟”、“求职礼仪指导”、“简历制作指导”等就业指导线上线下课程 30 余次,留学专题线上讲座 4 场。利用辅导员工作室开通线上“生涯云咨询”、“就业微指导”,为毕业生提供生涯规划一对一咨询及就业指导,指导 2000 余人次。3. 深化 考研服务 ,鼓励进一步深造学校发布《杭州师范大学关于加强考研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各学院认真扎实推进考研指导服务工作,准备线上复试场地,开展考研面试模拟,为毕业生升学考试做足准备。2021 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升学人数为 894 人,升学率为 22.25%。其中药学等 7 个专业升学率在 50%以上(药学升学率 83.8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升学率 61.1%、应用化学升学率为 57.14%,临床医学升学率 55.60%,制药工程升学率52.63%,食品质量与安全升学率51.85%,生物技术升学率50.94%)。(三)

 前移关口,加强生涯指导1. 完善 职业规划课程 与师资建设依托“大学生领导力提升计划”与辅导员发展中心职业规划与就创指导团队,继续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与师资建设。其中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张金玲获首届浙江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创新比赛特等奖,基础医学院辅导员杨迪获“杭州市共创生涯教育金牌导师”称号。多维度开展各类职业规划教育,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大学生生涯体验周活动,培养职业规划理念;分层分段在学生中开展生涯教育团辅活动;为生涯困惑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一对一咨询,根据不同需求学生定制生涯规划方案。2. 发挥职业规划大赛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职业规划,提高规划意识,明晰职业目标,促进职业行动,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赛共有近千人参加。经过选拔,在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中,我校共获得一等奖 1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7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1 项、优胜奖 4 项,并以出色的组织工作累计第 8 次获得“最佳组织奖”。(四)守住缺口, 落实 重点帮扶1. 针对指导 , 实施困难学生 “ 宏志助航 计划 ”进一步推进“宏志助航”计划,准确掌握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和残疾学生等各类毕业生群体的具体情况。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普遍建立了重点帮扶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学校帮助 206 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省人社厅申请求职创业补贴 61.8 万元。帮助 2 名毕业生申请浙江省基层就业补贴共计 2万余元。2. 坚持不懈,持续做好未就业学生就业服务7 月、8 月学校召开做好我校 2021 届离校未就业及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会议,压实责任目标,持续做好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就业帮扶、就业统计等相关工作。各学院开展就业工作日常自查,及时检查就业工作推进情况,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以督查促整改、抓好落实。从求职规划、心理疏导、政策解答、求职推荐、保障服务以及如何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个性化精准指导,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引导毕业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持续帮助 2021 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三、科学构建,数字赋能稳基础(一)跟 踪 提 效 , 完善调研体系定期开展毕业生调查,及时掌握毕业生最新动态。每年 7-10 月面向应届毕业生开展毕业当年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结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每年 4-6 月对毕业一年和三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形成“毕业当年-毕业一年-毕业三年”完整的跟踪调查体系,将毕业生跟踪调查融入毕业生就业流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后环节。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动态,及时把握毕业生择业心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的掌握,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就业创业指导提供有效

 杭州师范大学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8的参考。(二)数据 支持 ,加强分析研判对跟踪调查的反馈数据进行了合理分析,形成同指标数值的纵向对比,不同年度指标数值的横向对比,探索专业就业发展趋势,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提供支撑。同时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市场数据,探索构建以大数据分析...

篇七: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简介:何松(1985.2—),男,汉族,重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化学教育。面向公费师范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探索何  松(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  400715)摘 要:公费师范生属于定向职业的群体,但国内高校普遍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没有专门对其设计课程。针对这一现状,文章结合笔者实际教学,从课程定位与目标、内容与实施、考核与评价对该门课程的设计作出了思考与探索。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公费师范生公费师范生属于职业已经定向并签有服务协议的特殊群体,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构建与实施,和非师范专业有所不同。目前,包括西南大学在内的国内高校在面向公费师范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与其他专业的一样,缺少以诚信教育、敬业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师德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没有考虑公费师范生的身份特殊性和专业特色,脱离学生实际,对学生启示不够;三是多数授课教师本身对公费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教师职业的探索和发展缺乏理解,备课和授课没有针对性。笔者在西南大学通过实际授课体验,对公费师范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作出了思考与探索。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伴随我国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新兴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引导大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合理调整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以职业目标为导向,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从“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出发,对于公费师范生来讲,课程的设计要面向教师职业发展前景,面向学生目前学习状况和个体差异,具体课程目标为:

  1.坚定的职业认同:深入认识教师职业,肯定教师的价值,坚定从教信念;2.充分的自我认识:了解教师职业能力与自身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3.合理的自我规划: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协助其有效地进行大学四年的学业生涯规划和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4.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流程,提升就业能力和水平。二、课程的内容与实施西南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在大一年级行课,0.5个学分,理论学时9学时,课程核心内容为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I》在大三年级行课,0.5个学时,理论学时9学时,课程核心内容为就业指导。(一)课程内容以西南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和西南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方案为根据,结合教师职业特点以及公费师范生身份特殊性,依据模块理论,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补充,设计专门针对公费师范生的课程体系。

 [3] 大一为生涯发展教育,分3个子模块:认识教师职业、认识自我和生涯规划;每个模块3个理论学时,同时搭配一定的必做或选做实践教育学时。大三为就业指导教育,分2个子模块: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广义的创业,即开创一番事业);其中就业教育6个理论学时,“创业”教育3个理论学时,同样根据实际情况搭配实践教育学时。具体如下图所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生涯发展教育 就业指导教育认识教师职业 认识自我 生涯规划 就业教育 “创业”教育就业能力提升 就业过程指导图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模块每一个子模块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涵盖了不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拓展出来的课下实践教学内容,具体如下表所示:表 1 认识教师职业模块内容表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实践教学教师的职业认知1.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2.教师的角色定位3.教师的职业价值认同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对人生的重要意义2.以教师的价值认同坚定从教信念结合学院开设的名师讲堂,邀请中学校长或名师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必做)表 5“创业”教育模块内容表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实践教学师范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1.创新精神与师范生的“创业”2.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3.创业所需的准备1.了解师范生的“创业”方式方法(如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媒体开发等)2.初步学会规划创业和撰写创业计划书1.沙龙会:讨论师范生如何“创业” (选做)2.撰写一份个人“创业”计划书(选做)(二)教学方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以外,在课堂上穿插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课下的实践教学更多地以沙龙会、主题讲座、生涯人物访谈、自主测评、场景模拟等形式开展,如下表所示:表 6 教学方式示例教师讲授 贯穿于整个课程,主要在基本原理讲解、案例分析等小组讨论 在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讨论·1·2021年第27期(总第748期)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本刊特稿

 基金项目:贵州省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首批)。作者简介:李家锐(1986—),女,硕士研究生,高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材料。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automobile Materials course,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obile Materials,Use the professional expertise of the teaching team to deeply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ourse,Develop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teaching content,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students like to study on the Internet,The teaching mode of “smart vocational education-cloud classroom online platform+traditional classroom explanation” is adopted,Ad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to the assessment standards to promote the curriculum academic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reform,Be achievement oriented,Carry out the overall goal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follow-up courses of automobile major.Keyword:Course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Reform 摘 要:本文从高校教育“大思政”环境下,开展《汽车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立足于《汽车材料》课程特点,运用教学团队专业特长,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喜欢在互联网上学习的特点,采用“智慧职教—云课堂线上平台+传统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在成绩考核评定标准中加入思政成绩考评推进课程学业考核评价改革,以成绩为导向,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目标,为汽车专业后续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关键词:课程思政;德育工作;教学改革;实践  Abstract:In this paper,under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角色扮演 在课堂上按照老师要求进行模拟,如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沙龙会就课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创新创业、简历制作技术等等,组织学习少龙,同学可以自由分享和讨论主题讲座结合学院开设的名师讲堂,邀请中学校长或名师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生涯人物访谈以小组为单位,访谈 2-3 名母校教师或者已毕业学长学姐,并制成海报全班交流自主测评课下在指定网站对职业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进行测试并分析报告场景模拟组织教师模拟招聘会,邀请中学教研组长、校长等来学院进行模拟招聘及面试三、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本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作用,同时激发学生自我提升就业能力的主动性,评价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重视学生的态度和变化。在评价方式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除教师评价外,还要渗透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集体评价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为考查课,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态度,占总成绩30%;第二部分为期末成绩,即实践教学作业成绩,包括个人职业生涯与学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报告、职业生涯讲座心得体会、生涯人物访谈纪要等,通过这些形式,督促学生学以致用,主动了解自我与职业、社会,同时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占总成绩70%。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II》为考试课,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同样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第二部分为实践课成绩,包括撰写简历、竞赛活动、实习见习报告等,鼓励学生多参加就业能力实践训练,切实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占总成绩30%;第三部分为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师范生就业政策、权利义务、核心能力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60%。

 [5]四、问题与反思笔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课程变革时间不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有待改进和提高。一是班额过大,一个班通常上百人,教学压力大,通常只能对知识进行讲授,课堂上难以开展活动,为提升教学效果,本课程应开展小班教学,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二是教学案例针对性还不够强,实践教学资源的调动还不够充分,使得教学内容丰富程度大打折扣,应加强和中学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利用中学教师形成教学资源;三是课程开设时间分段跨度大,没有延续性,可考虑四年均开设本门课程,与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就业需求相呼应。参考文献:[1] 张玉荣.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程设计理念与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4):76-77.[2] 薛燕,付宏,曹天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J].教育评论,2013(2):105-107.[3] 刘兰英.《师范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建设》[J].教师教育研究,2008(3):36-39.[4] 李支其.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西安:山西师范大学,2010.[5] 严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基于“大思政”环境下《汽车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李家锐 1   李家芳 2   杨  晶 1   李  松 1(1.贵州省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兴义  562400;2.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会展城小学  贵州贵阳  550000)·2·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1年第27期(总第748期) 本刊特稿

推荐访问:山东省高校师范生就业平台 师范生 山东省 高校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