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祭灶”谈功利性民俗心理

发布时间:2022-10-19 17:20:04 浏览数: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民族风俗丰富。这些风俗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崇拜信仰、制度观念,也折射出了古人们的理想、愿望和深层心理。所以,我们在审视民俗文化时,不仅要挖掘出民俗文化的形式中所蕴含着的古老文化之根;更重要的是要以科学的态度、辨证的眼光从民俗文化的心理着手,挖掘民俗形成的历史原因,掌握其对当前所造成的影响,批判性地继承民俗文化传统。下面我以我国民间风俗之一——祭灶为例,谈谈祭灶这一民俗文化中所反映的实用性功利民俗心理。

一、祭灶形成的历史原因

从信仰的角度看,古代中华民族具有泛神倾向,但在民众心理结构中又缺少对宗教玄远与超越的敬仰,对宗教缺少内在的皈依性,我国众神的出现无不是为了解决现实难题而被创造出来的。正如周作人所说:“中国民间对于鬼神的迷信其意义大都是世间的……正如结果终出于利害打算,则其所根据仍是理性”。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掌管着人间生杀、祸福大权,人们对之产生敬畏感,又由敬畏而“媚灶”、“祭灶”,即《论语·八情》篇所言“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祭灶的目的是巴结、贿赂灶神,以达到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目的。

中国民众这种从功利目的出发而崇拜神的现象,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首先必须解决自己的生存——衣食住行和种族繁衍,在物质基础上建立起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人们生活资料的来源,民众囿于土地而生存,他们的生命和土地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围绕土地生活的民众们在获得了生活资料的同时却也被禁锢在了土地上。中国传统小农经济使民众长期陷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繁忙和温饱之虞中,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使人的感觉触角日益萎缩,对外界的变化日益迟钝,从而使得人们在自我的家园里,满足“二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别的祈求和渴望,他们那低矮的围墙和层层叠叠的屋檐,已经挡住了他们投向远方的目光。没有了开拓新的生活希望前景的他们,只能把生活的意义赋予他们身边的现实。沉迷于现实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日益变得狭隘而现实。灶是烹饪食物的地方,灶神是职掌灶火、管理饮食。所以人们敬奉灶神,完全是出于趋利避害的目的。灶神之所以能引起全民的崇祀,原因也在于它能满足民众狭隘而现实的功利性心理。

祭灶的产生除了小农经济基础的原因之外,还与上古时代人们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有着密切的关系。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现象既无力认识,又无力征服,就认为自然现象和超自然力量皆有神灵主宰。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灶是烹饪食物的专门场所,正如《释名》所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生冷食物变成香浓的食品,离不开灶火的煎煮熏烤。”。人们对食物经过灶这种事物便香甜可口的现象做不出科学的解释,便将这一“丰功伟绩”归结为神的功劳,灶便被认为是神的发明了。最初,灶神职责就是职掌灶火、管理饮食。人人都希望通过祭祀灶神,而获得更多的福祉。后来,灶神的职责除了掌管饮食之外,还有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祸福的职责。此后,灶神就成了《敬灶全书》所记的“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的“驻家之神”。

从上可见,祭灶风俗产生的条件是多元的、复杂的,但其深层原因都是出自人们满足自己趋利避害的现实目的。

二、祭灶风俗的民族心理影响

民俗心理是现实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产物,是历史活动中的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思维定势。民俗心理一旦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具有不可变异的特点,因为它的出现和消亡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民族心理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又都对社会产生着其独特的作用,是某些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我国的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主要是农业小生产制度的产物”。这就是说农业小生产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民俗文化的特色,相应的民俗文化特色又是民俗心理形成的历史因素。而与农业小生产制度紧密相关的祭灶风俗已经日渐消亡,但这种功利性的民俗心理却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祭灶民俗心理对社会的影响,从“灶—鼎—食物”向社会延展的痕迹较为明显。灶作为人们祭祀的对象可以说是准宗教式的,因为灶并不能直接给人们带来现实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古人们对灶的祭祀是带有一定的巫术的意味的。总之,灶作为古代人们祭祀的对象是因为灶是神秘的。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关注的对象由灶转到了鼎。这一过程可以说是从准宗教性的意识层面向社会性的现实层面的转化,因为鼎是古人做饭的器具 。鼎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明显比灶要密切,鼎比灶也就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而鼎作为灶向现实社会生活过渡的“桥梁”, 也由此不再仅仅是人们做饭的器具了,它也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成了人们祭祀的器具。此后人们祭祀都离不开鼎,也就是说人们祭祀也都有祭灶的隐性心理存在,也可以说凡是人们祭祀都有趋利避害的功利性心理存在。由鼎向食物的延展,可以说已经从神秘意味的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转向。到了食物的具体存在作为人们祭祀崇拜的对象时,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被现实的食物所充斥。祭灶民俗心理的那种原始的宗教性和巫术性的意味已经极为淡薄,甚至可以说已经被社会现实的生存意义所取代。这种民俗心理影响到现实中就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视私人关系、当前利益,计较得失赔赚。民俗心理的历史性因素,又往往赋予人际关系中的利益交换以一种道德含义,谓之“礼尚往来,自古而然”、“知恩不报非君子”,“受人钱财,替人消灾”等等。进而使得人们习惯于拿物质利益去交换自己的所需所求。

这种民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会使人们对有权利的人就像对待灶神一样,去献媚和巴结他,从而谋求自己功利性目的的实现。在这种活动中,人们和当权者的地位相当于人和“神”的关系,人们所关注的只是自己目的的实现与否,而对自己实现目的的方式和当权者的腐败行为却十分麻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送钱送物贿赂当权者而谋取利益的人,不仅不会去谴责他们,相反却能对他们持理解和认同的态度。所以说祭灶民俗的这种功利性民俗心理已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人们的价值判断畸形,使得人们心中的道德戒律泯灭,也正是这种狭隘的自私的功利性的民俗心理为腐败营造了社会的和心理上的氛围和土壤。

所以说中国社会中的一些腐败现象的产生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中国当前某些人道德的沦丧或西方腐朽思想的侵入,我们应该在对个别人道德沦丧和西方腐朽思想侵入的现象做出相应对策的同时,还要反思我们的民俗心理,从思想深处寻找出社会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

三、祭灶风俗的启示

祭灶风俗产生于人们的趋利避害心理,而祭灶民俗心理从祭灶风俗的历史传承中产生,但不同的是民俗心理又活化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内心深处。民俗文化心理不会随着风俗仪式的消灭而消灭,它的出现和消亡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所以对我们造成影响最大的是民俗心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革除旧风俗最重要的是要革除旧的民俗心理,而革除民俗心理就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着手改造。

从历史的层面看,要革除祭灶民俗心理就要看到在原始社会中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对于自然必然的盲目屈从性,“盲目(无意识、不自觉)是动物的特点”,在原始社会中,人也具有动物性的特点。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史上的动物时期,是人类动物学”。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以功利性为目的的祭灶是人的“动物性”的体现。祭灶功利性心理的产生也正是人们这种直接以生存为目的的“动物性”的历史积淀。祭灶民俗的功利性心理对社会的影响也正是人的动物性从自然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的表现。

要改变人对自然必然性的盲目屈从,就要提高人的生产力。“人类动物学”并不完全等于动物学,“人类史表明,人类离动物界愈远,他的活动就愈带有自觉的和有意识的、因而是主动能动的特征”,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不仅象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把自己化分为二”,这也就是说人除了在维护自身的“动物性”(维持生存)以外,还要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本能的人,即野蛮的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人在将自然作为自己的生产对象而自由地创造生产的时候,就相应地创造了社会,进而创造了人自身。人类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人只有在社会经济的生产实践中来改造外界的时候才能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把握自然规律,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把握自然的必然性,彻底摆脱对自然必然性的盲目屈从。

由于文化心理是历史和现实交融的意识形态,使得社会上各个具体人的感性的、现实的存在,不仅是历史的存在也是现实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要屏除人们的这种功利性民俗心理,在历史层面解决了生产力的同时,我们还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着手,从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着手,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彻底改变民众的文化结构,改变民众的文化心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革除属于人们意识范畴的民俗心理。

由上可见,改变祭灶风俗,不仅仅在改变其具体的形式和仪式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改变祭灶风俗中的功利性民俗心理。只有改变了旧民俗心理才能彻底地改变祭灶民俗对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要改变社会现实中那些由功利性民俗心理直接造成的社会腐朽现象,也一样要靠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靠改变民众的文化结构。也就是说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政治经济现象都和民众心理有关,与民众的文化结构有关。所以我们谈经济、讲政治的同时,都要注意从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和结构着手,因为民众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结构是其他社会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结构,是变革功利性民俗心理的根本,也是根除滋生社会腐败现象的心理根源,防止腐败行为的心理保障。

注释:

①周作人.药堂杂文·关于祭神迎会[M].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②贾一心.民俗文化的审美阐释[J]. 载《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③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

④沈利华.“祭灶”民俗文化心理分析[J].载《学海》,2005年第5期。

⑤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⑥高尔太.美是自由的象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⑦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⑧高尔太.美是自由的象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⑨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⑩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崔冠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推荐访问:祭灶 民俗 心理 功利性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