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际学术交流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0-24 16:00:06 浏览数:

摘要:国际学术交流离不开跨文化语境。目前在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甚至处于缺失状态。从文化客观差异出发,探讨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对于国际学术交流的必要性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途径,以期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学术交流 跨文化交际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5-0011-03

当前的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但针对专业研究生进行的对外交往能力的培养,还主要集中在语言层面。事实上,随着外语教学的推广和普及,大多数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已有显著的提高,在专业领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和较强的读写能力。因此,出现在学术交流中的诸多问题,并不出于语言本身,而是与参与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按照外语教育学者Fantini的说法,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与语言和文化不同的人们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往所需要的综合能力”。[1]文化在很多学术交流中并不外显出来,但却以内隐的模式,时刻影响和定义着参与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语言交流方式及道德观念等。当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相互碰撞时,诸多文化特质便会凸现出来。对于两种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冲突的文化,交往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引用了北京一位营养学教授与美国人的谈话:

American:How does the Nutritional Institute decide what topics to study? How do you decide what topic to do research on?

Chinese: Because, now, period get change. It’s different from past time. In past time, We emphasize how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Nutrition must know how to solve some deficiency diseases, such as x, y, z. But, now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must do some basic research. So, we must take into account fundamental problems. We must concentrate our research to study some fundamental research . (research 应为 problems,疑为口误)

(美国人:营养学研究所怎样决定研究什么题目呢?你们怎样决定在什么题目上做研究工作呢?

中国人:现在,时代变化了。现在和过去不同。过去,强调怎样解决实际问题。营养学必须知道怎样解决某些营养缺乏症。在我们国家,我们有一些营养缺乏方面的疾病,例如甲、乙、丙、丁。但是,现在做基础研究是重要的。我们必须考虑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必须集中我们研究于某些根本性的问题。)[2]

这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美国人想要一个确切的回答,中国人却首先介绍了背景,再做原因分析,最后才落脚到重点。这难免让一些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说话喜欢绕圈子,令人“摸不透”。胡文仲引用华裔美国学者杨威玲的解释认为,中国人在解释、说理的过程中,受主题-述题思维的影响,倾向于将结论性的表达放在最后。[2]由此产生的误会或不解,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差异所导致的。

一、文化差异的维度

为了说明世界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根据人类交流过程中对外部信息的不同选择,提出了高低语境文化这一概念。按照他的说法,高语境文化指的是交际信息的创造不是依赖于交际语言本身,而主要依赖于交际语境。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指的是交际信息的创造不是依赖于交际语境,而主要依赖于交际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欧美国家的文化都属于低语境文化。由于高语境文化具有内隐性和含蓄性,而低语境文化更为直接坦率,因此,两种文化在语言表达方式、分歧处理方式及交际责任归属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3]

荷兰文化交流学者Hofstede则是基于大规模文化价值调查,提出了衡量文化价值观的六个维度,其中包括:(1)权力距离;(2)不确定性的规避;(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4)男性化与女性化;(5)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6)自身放縱与约束。根据他的研究,中国与英、美等国在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等多个维度上存在很大差异。[4]前者在权力距离这一维度上的得分远高于后两者,说明前者更注重权力的约束;而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一维度上,前者远低于后两者,说明前者更注重族群内关系和集体目标。

近年也有学者提出,受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西方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在价值维度上也呈现出某种移动的倾向。[5]但由于受历史、地理以及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种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很难消除的。事实上,在跨国机构管理、市场营销等实践领域,文化的差异性已经得到了决策者和实践者充分的重视。

文化差异就像不同文化群体间的一道壁垒,给相互间的交流带来诸多困难。心理学家Michael Argyle认为,跨文化交际中主要的问题或困难有六个方面:(1)语言,包括礼貌用语;(2)非语言交际;(3)社会行为准则,包括赠送礼物等;(4)家庭和同事的关系;(5)做事的动力和动机;(6)思想观念,包括受政治影响产生的观念。[2]这些问题或困难,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也是同样存在的。有人曾就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中的一些惯例进行比较,发现在就座、致辞、合影、陈述内容、接送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6]在诸如此类行为差异的背后,可以从文化层面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学术交流的意义

对于学术交流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

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员,不仅应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应具有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助于在交流中兼顾彼此,能够时刻观察并注意到对方的行为和反馈,并适时对自己的行为或语言进行调整。在跨文化视野下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主办方需要考虑:交流程序是否符合国际惯例?某些环节或安排是否让他国参会者感到不适?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及时进行沟通?作为参与者则需要考虑:自己是否能融入目标学术圈子和学术氛围?为达成共同的目标,在途径上与对方可能存在何种差异?以何种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建立开放、包容及互相尊重的文化态度

学术交流本身是积极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因此,必须首先摒弃文化中心主义的态度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懂得尊重对方的文化。当然,尊重应当是以理解为前提。这种理解在宏观上包括对方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微观上包括对方的言语表达、肢体语言等。此处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为交际者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度及包容性。交际者对不同文化了解得越深刻,就越容易摆脱固有的文化偏见,对对方的言谈举止作出正确的判断;越具包容性,也就越能从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去理解对方,从而赢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3.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增强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进行学术交流的有效性

国际学术交流不同于日常交流,日常交流承载着大量的情感意义,而学术交流则需要传递有效信息。我们交流者的文稿,最初多是用母语进行构思或书写,在交流过程中再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缺乏跨文化的意识,将很多冗余的信息带入另一种语言,就势必影响交流的有效性。如中国人在集体性、尊卑等级方面有较强的意识,非常注重交流双方的和谐,因此在学术交流中经常出现“浅见”“不成熟的想法”“过奖”等自谦或尊他的说法。如果将此类信息传递给西方读者,他们会觉得从逻辑和情感上都难以接受。上文所转引的中美两国营养学者进行交流的例子,假设中国人能够对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有更多的了解,那双方的对话将显得更加务实有效。如果交流者进入的是一种新的文化环境,大多数人都会出现所谓的“文化休克”,即身处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因失去自己熟悉的社会交流与认知手段而产生的迷失、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后果会直接导致无法与他人交流或交流的失败,而此时自我的文化调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Fantini认为,跨文化交际这一综合能力包括:(1)跨文化交际的知识;(2)跨文化交际的技能;(3)跨文化交际的态度;(4)跨文化意识。[1]其中,(1)(3)属于认知层面的能力,(2)属于实践层面,这三者都必须以跨文化意识为前提。针对学术交流群体培养这一综合能力,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1)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与主要欧美国家文化方面的种种差异。这一层面宜采用问题教学或案例教学的模式,首先提出学术交流中涉及跨文化的案例,通过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意识;同时,以上述相关理论为基础,落实到具体的文化特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能够对特定文化中的典型特征加以识别。

(2)文化着眼,语言着手。基于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帮助学生对交流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进行调整。如交流所需的英文文稿,可要求学生按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更加具体、直接地展现事实和逻辑关系;同时对汉语中不具备信息传递功能的表达,在英语中可予以剔除。在交流过程中,交流者也会使用一些俗语、典故等承载大量文化信息的表达。在培养过程中,可采用过程教学法,先让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一个学术观点,引导其他学生以听众或读者思考这些表达可能带给不同文化受众的感受及是否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以交流效果为落脚点,考虑对原表达进行修改。

(3)从具体行为出发。国际学术交流包含的环节很多,除会议本身,还有迎送、就餐、参观等相关方面。可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流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找出具体环节的不同;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分析,为交流的安排、行为等找到合理的解释。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这一层面可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将学术交流中的差异性环节引入课堂,让学生以不同文化交流者的身份进入这一环节,通过具体表现(语言、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等)考查其是否能融入这一环节,是否违反了某些文化禁忌,作出容易遭致对方误解甚至不悦的行为。随后,让学生作出反馈,并让参与者表达自身的感受,从而强化在不同文化语境下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结语

正如霍尔所言:“文化是人的中介。生活的一切方面,无不受文化的触动,无不因文化而改变。”[3]无论出于学术交流还是其他种种目的,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的交流都是不可避免的。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是去寻求对一种文化行为的抹杀和遏制,而是为了赢得相互的理解和尊重,使我们的学术和各方面交流能够顺利开展。对于学术交流而言,跨文化交际不应当仅仅被视作一个工具,而应当是成就學术交流的土壤。

本文仅从学术交流的层面,初步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引入教学的途径。今后可从课程设置及相关教学环节入手,以研究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形成一套完善且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7-88+13.

[3][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2-102+16.

[4]Geert Hofstede.The 6 dimensions of national culture[EB/OL].[2017].[2019-03-11].https:///models/national-culture/.

[5]林晓光.中国由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移动的假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24-31.

[6]程宗明.田纳西大学教授总结国内外会术会议的10点不同[EB/OL].[2016-07-07].[2019-5-13]. http://alex_998.bokee.com/504371157.html.

责任编辑:张蕊

推荐访问:学术交流 跨文化 交际能力 培养 国际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