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藁城模式:小作坊工业园的标本价值

发布时间:2022-10-24 17:20:05 浏览数:

两难问题 藁城破题

相似的厂名,相似的产品,着装相似的工人,口音相似的企业老板……

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辖区藁城市数家卤制品工业园,记者的第一直觉就是这里的食品加工企业有着太多的共性。显而易见,把这些相似的个体企业汇集起来,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更何况这些企业的前身大多是“顽症在身”、久治不绝的食品小作坊。

食品小作坊带来的质量安全问题,历来令政府主管部门头疼。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出现安全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小企业、小作坊生产工艺原始、粗放,有些甚至涉嫌造假,获取不当利益。而另一方面,政府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模式正从行政监管向法制监管过渡,考虑到就业、民生和依法监管等问题,有关部门不能采取简单地关停食品小作坊的办法。正确引导食品小作坊走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模式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两难境地的必由之路。

目前,整治小作坊已被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仅2006年,在国家质检总局的专项整治中,就有1.6万余家小作坊停产或转产,有8158家存在严重问题的小作坊被强制停产,查处的无证生产、违规生产的小作坊26726家。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邬建平就曾表示,能否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中国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

记者注意到,正在进行中的为期4个月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专门提到了促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基本条件改造。由此不难看出,此次整治力求标本兼治,建立崭新的食品生产加工模式也是其应有之意。

全国到底有多少家食品小作坊?这些小作坊的基本情况如何?有资料显示,到2006年底,在质检总局已调查的448153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小作坊有352815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8.7%。其中证照不全的223297家,占49.8%;无证无照的164149家,占36.6%。

2007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只占市场份额的10%,但它们“量大面广,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不稳定,有些还不合格,已经成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主要因素。

由此看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点在小作坊,难点也在小作坊,食品加工环节出现的安全问题大都出在小作坊,国家质检总局因此专门把2007年定为“食品小作坊整治年”。针对小作坊问题,此次专项整治制定有专门的目标: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卖小商品的商贩,把他们集中起来管理,就成了“小商品批发城”;杂乱无章的家具建材店被集中管理后,颇具规模的建材城便拔地而起……河北省藁城市相关职能部门正是从其他行业的成功中汲取了经验,找到了破题之道。

河北省藁城市卤制品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的过程。

2000年前后,面对大量的外地食品加工者涌入,藁城卤制品市场一度较为混乱。然而,现在的藁城有两个由小作坊集中管理而建立起来的食品工业园区,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进场检验、集中进行监管、统一出场检测,执法人员再也不必为小作坊过于分散、监管难度大而犯愁。企业也因为实现了规范生产,产生了规模效应,卤制品行业越做越大。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我们刚开始也对政府的监管有抵触情绪,但最后发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我们好!”在河北藁城市一新建的卤制品工业园区,宏兴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板王加勇一边吃着自己企业生产的鸡腿,一边如是说。

几年前,正是看中了这里的资源和生产成本优势,一直从事食品加工业的王加勇和自己的温州同乡北上来到河北藁城,准备大干一场。温州人有扎堆的习惯,早在王加勇之前,已有人来到藁城市“试点”。

在工业园区里,传统的租场地、雇工人问题已经被预先解决,这些温州老板利用自己熟悉的工艺流程,很快地办起了一个个像样的食品加工厂来,一家家食品加工企业就这样诞生了。这些企业有着很鲜明的特点,在北方生产,却是南方口味,并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销往南方。

石家庄千里香食品有限公司的姜莲莲是从浙江苍南来河北创业的早期拓荒者之一。68岁的姜老太是典型的浙江人,矮小的身材,虽年近古稀但她看上去精神很好,本该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她是第一个来到藁城的淘金者。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姜老太有一儿四女,儿子在山西做煤炭生意,4个女儿也各自成家立业,王老太完全有条件安享天年。

“多年来,我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一日不闻卤味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在儿子的劝说下,姜老太在浙江老家待了3个多月,后来在家实在待不住了,就于1999年带着三女儿北上创业。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考察后,投资地点选在了河北藁城市。

经过近9年来的艰苦创业,千里香一跃成为卤制品行业中的领军者,辉煌时期分厂达到13个,产值上千万。姜老太办公室中墙上挂满的企业相关手续和一些权威部门在评比中颁发的荣誉证书见证着企业的辉煌。

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千里香产品2005、2006、2007年连续3年抽查检验为合格。2005年9月30日,该企业通过肉制品QS认证,2007年6月15日又通过了蛋制品QS认证。

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企业“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付出。

姜老太带记者参观了企业的化验室,一位姓张的技术员当场向记者演示了如何培养细菌、进行产品大肠杆菌是否超标的检测。小张告诉记者,她几乎每周都要进行2到3次这样的检测试验。

在温州园区门口,一辆河南的大货车正要将千里香的五香鸡腿运送到经销商那里。据货车司机讲,他们来藁城进货已经8年多了。

2000年的时候,这里的卤制品企业比较分散,每次找客户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想要货比三家就更难了。而且那时候这里的卤制食品质量也不稳定,时好时差,因此他们的生意比较萧条。自从当地政府帮助企业规划建立工业园区后,他们不仅进货方便,而且有当地质监局集中把关,产品的质量也稳定了,他们在河南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2007年9月初,记者在藁城卤制品工业园区随机挑选了几家卤制品企业进行调查采访。在现场记者看到,大部分企业的卫生设施比较完善,基本都设置了洗手池、消毒池、化验室等。加工人员也都身穿工作服,手戴工作手套。但部分企业仍存在缺少灭蚊蝇设施,部分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工人看到有人来参观时才仓促地戴起放在一边的口罩。

在采访中,一家企业负责包装工作的女工说,她是附近村子上的,本来准备外出打工,但卤制品工业园建成后,需要大量的操作工人,于是她就没有舍近取远。在园区的待遇和外出打工差不多,而且离家又近,所以附近这些企业的工人大部分都来自周围村镇。由此看来,藁城卤制品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草根创新 独树一帜

藁城卤制品行业曾经有着小作坊摆脱不了的陋习——规模小、卫生差、不规范、监管难。藁城卤制品工业园的建立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吗?

增村镇杨马村坐落在藁城市最北端,紧邻木道沟,全村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滩地,过去被人们称为藁城的“北大荒”。如今的杨马村已今非昔比,村民们户户搞经营、人人忙增收,村内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正是卤制品工业园区的发展,让当地村民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每当回想起村里的经济发展,村支部书记杨吉锁的脸上就洋溢着骄傲。

如何使杨马村村民早日走上富裕路,一度使杨吉锁伤透了脑筋。

2002年夏季的一天,杨吉锁遇到了一个来河北做卤制食品生意的温州商人,闲聊中他向杨吉锁介绍了卤制食品加工的大致情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温州商人谈到当时由于生产分散、原材料和劳动力短缺等原因严重制约着卤制品行业发展的时候,杨吉锁不失时机地向他提出了一个构想——在杨马村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卤制品生产园区,充分利用本地养殖业发达、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把温州各个分散的生产点集中起来,走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的路子。温州商人听后很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一个精明机智、眼光高远的商人,一个思维敏捷、意识超前的支部书记,经过认真和富有成效的商谈之后,迅速达成了合作意向。

为了筹备食品园区,杨吉锁积极协调各种关系,为企业入驻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在占地、税收、水电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2003年4月,温州卤制食品园区正式投入建设,首批16家卤制品企业入驻园区,不但吸纳近千名剩余劳动力,还带动了养殖、运输、购销业发展。但杨吉锁并不满足,为了实现食品产业园区的跨越式发展,他又多方和温州卤制食品协会取得联系,争取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在杨吉锁的真情打动和优惠政策引导下,全国卤制食品行业最具实力的日都、千里香、胖大佬等公司先后落户园区。

截至目前,卤制食品园区入驻厂家达到44家,年加工白条鸡2000万只,鸡蛋1500吨,猪蹄150吨。园区生产的“乡巴佬”系列卤制食品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2006年该园区被河北省农业厅评为“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园区”。

在杨马村建立工业园的2003年,藁城市各乡村内已有由温州人开办的各类食品小作坊近百家。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淘金者,藁城市主管部门开始有些头疼,外商来投资,当然应持欢迎态度,但某些作坊式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卫生条件,仅靠自律又远远达不到要求。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杨马村建立工业园区的经验引起了藁城市政府的关注。经过认真分析调研,藁城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实施产业集聚,集中发展。工业园区作为整合资源、聚集产业、培育特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规范建设东蒲城和杨马村两个食品工业园区。探索市场运作的新模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不断完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园区产业聚集的程度,彰显其载体功能。

藁城市另一个工业园区所在地东蒲城村是一个白条鸡加工专业村,历史悠久,全国闻名,在2000年已陆续有浙南客商到该村投资建厂。为了更好服务于浙南客商,改善他们的生产条件,政府部门设计规划占地80亩,创建卤制品园区。一期工程占地40亩,于2003年7月破土兴建,2004年6月全部竣工,工程总投资2000万元。

园区位于羊曲公路东蒲城段路南,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治安环境良好。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并设有管理委员会、乡巴佬协会、治安联防队等组织机构。园区内分东西两个小区,入驻加工企业24家,冷库2座,并建造大型化验室一座、纸箱厂2座、包装厂1座。小区内2条南北大道全部硬化、绿化、亮化。,新上变压器4座,排水通畅,电力充沛。

据了解,园区每年产量近万吨,年产值达1.4亿元,利税1200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并带动相关产业如餐饮业、加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市政府、市质监局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组建的工业园区,让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摆脱了以前散户打游击的局面。”一位业主向记者表示,工业园区让自己有了“家”的感觉。

积极引导 有效监管

建立园区后,如何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监管,又成为摆在藁城市质监局局长吴社忠面前的头等大事。

2006年6月,本刊记者曾对藁城卤制品园区的食品加工作坊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了一些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问题。时隔一年,当记者再次跟随着国家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导组来到这里采访时,发现工业园区的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食品安全状况全面好转。

据吴局长介绍,作为对口的主管部门,藁城市质监局为从源头上加强对园区企业的监管工作,促使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针对园区企业存在的问题,对园区现状及整治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确立了以市场准入工作为契机,对这一区域特色行业进行全面治理整顿的工作思路。

该局专门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帮扶整改力度。同时还建立了从企业质量体系建设、生产条件的整改到申报表格的填写,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并将申报内容及程序和具体负责人公示上墙。

为全面了解掌握企业详细情况,该局相关负责人亲自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到园区内对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详细调查摸底。从厂房建设、生产设备、化验室建立到工作人员逐一进行了调查登记,并建立了食品企业档案。同时把园区的调查摸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以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专题汇报。

据介绍,在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工作中,藁城质监局的领导对园区企业的申证工作非常重视,多次深入园区召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宣传会,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及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各业主的法律意识,帮助督促企业按照市场准入要求积极整改、申报,让企业早认识、早申请、早获证。

在企业生产标准和出厂检验方面,藁城市质监局抽调技术人员帮助园区企业制定了鸡制品、蛋制品等企业标准,之后邀请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省质检院、石家庄市标准化协会等有关专家对企业标准进行审定,并依法备案,为园区食品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藁城市质监局还积极帮助各卤制品生产企业购买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建立了各自的化验室,并为企业免费培训化验人员50多人次,确保各食品企业实行了出厂检验;帮助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从原材料采购、食品添加剂备案、生产过程控制与检验、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加大对企业监管力度,严格规范生产工艺,使食品加工工艺流程更加科学合理;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促使食品企业具备和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和相应的卫生要求。

为了让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把好加工环节关,藁城市质监局定期组织邀请河北省质监局的专家和一些知名大学的教授来到企业进行传经授课。专家们深入浅出,将晦涩的理论数字知识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通过企业主的生产实践落实到食品质量的安全控制中。在温州工业园区的会议室里,藁城市质监局主管质量工作的田文刚科长指着黑板上的字迹告诉记者,前几天,他们刚邀请了河北省质监局的一位专家在这里讲过课,主要内容就是卤制品企业如何强化安全意识、规范生产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对卤制品行业的卫生监督和管理,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卫生安全,藁城市防疫站工作人员也曾多次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上门对杨马村和东蒲城两个卤制品园区卫生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业务培训,共计8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针对人禽流感防治、原料的采购、索证、食品加工过程卫生从业人员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等级评定要求及《食品卫生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了详细讲解。接受培训的学员们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涨,受益匪浅。

温州卤制品园区协会会长陈善范对培训效果感慨颇多:“通过培训,我也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生产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企业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自身法制观念,这对卤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藁城市政府部门的各项举措,使得卤制品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安全生产流程。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园区食品企业取证步伐,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记者在藁城市采访期间,藁城卤制品工业园区内又有一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至此,该园区内9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部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率达到了100%。

据当地人介绍,藁城是河北省食品行业的示范点,曾经有多个地市政府部门组织当地企业和创业者来此参观学习。

8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有关负责人马肃林带领驻河北省工作组一行6人,在石家庄市质监局局长**国、副局长侯洪彬的陪同下,到藁城市督导检查工作。副市长陈会强首先向工作组全面介绍了藁城市的基本情况,充分肯定了质监局在藁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8月28日、29日两天,国家质检总局工作组分两组先后深入藁城市卤制品园区进行检查。在深入到杨马村卤制品园区时,工作组详细询问了企业负责人有关原料购进、加工工艺、原料和成品储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情况,重点查看了厂区卫生、加工环境、储存条件和园区实验室。工作组对园区的生产和管理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厂区生产卫生状况,坚决杜绝病死鸡的加工销售。

对于藁城食品工业园模式,督导组给予了较高评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肃林表示,藁城工业园区的建立,为国家职能部门规范食品小作坊进行了有效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对保证食品安全的操作性和可控性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访问:藁城 工业园 标本 小作坊 模式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