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12 08:10:09 浏览数: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的紧迫性,并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施等方面探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核心。

建筑工程专业在我国一直是传统专业,在本科院校已有悠久的办学经验。综观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许多方面往往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有时直接就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这样就违背了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2.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

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力度,适当选择一些应用能力强、对教学质量影响大,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受益面广的课程,建立院、系、教研室三级负责的课程建设体系,加大对教学改革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广大教师开展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2.1基础课教学要贯彻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高职教育方针。工科数学课应压缩“高等数学”教学时数,合理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也可选修“数学建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增加现代数学的基本知识,充实数学新方法、新专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2.2建筑力学课应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大改革,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大力学的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为一门“建筑力学”,这样有助于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着重强化工程应用。

2.3整合“建筑工程制图”和“建筑CAD”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要,删除对学习后续课程和未来工作无关的内容,加强专业图教学,利用工程实例图纸进行讲解,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2.4对建筑工程专业结构方面的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结构抗震”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进行整合、融合和优化。在课程内容上可减少陈旧的砖混结构知识,着重介绍目前广泛应用的钢结构方面知识,同时,增加平法制图的识图内容。

2.5对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和管理方面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将“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预算)与估价”等纳入一个整体系统。在全面开展条件不具备时,首先应使应用性系列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先行一步,然后在条件成熟时全面推开。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措施

3.1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要求,多开展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包括:(1)实物、教具、模型;(2)幻灯、投影、录像;(3)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作图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可以将理论知识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也可以将具体的内容半抽象化,使学生学习不再枯燥,有利于课堂理论教学向省时、内容精、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向发展,打破传统的“讲台+黑板”以及“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在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改革讲课模式,继承传统的五步教学法,即“备课(预习)——讲课(听课)——总结(复习)——批作业(做作业)——测验(应考)”,逐步推行五步导学法,其特点是以知识骨架为网络,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有关认知规律,讲清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细节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消化,具体为“指出学习目标——划出网络关键——指导自学——引导讨论答疑——建立反馈机制”。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暂保留传统教法经验,逐步改变那种“细嚼慢咽”、“面面俱到”的讲课模式,结合生产实际,大胆去掉课本中不切合实际的内容,使课堂教学达到“少”、“精”、“活”的效果;同时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紧密联系,协调配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教法和学法统一的目的,这也是素质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共同要求。五步导学法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按具体课程、具体阶段灵活运用,逐步引导。对于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若在课堂五步导学法中教师以实践过的具体工程实例讲课,或以开放式教学取得师生共同的体验,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3增加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练并重。如在“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中,可以采用教与做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图纸完成制作模型、搭设模板、进行钢筋下料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可将“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搬进施工现场,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同时进行,这样就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4.教学设施与实践条件建设

4.1适当开发某些课程的教学网站进行试点,教师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习题、教学录像等上传到网上,并且在网上进行答疑、批改作业,学生通过网站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这样就实现了交互式教学,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目前这种形式在某些高职院校已经获得成功,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所有课程都实现网络化。

4.2实验室建设要立足于发展,保证实验设备的先进性。根据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实验设备应尽可能与生产一线的设备同步,这样可以幫助学生掌握与社会需要同步的技能。由于实验室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对实验设备、操作程序、达到的技能目标等相当熟悉,所以还应培训专门人员,本着人员、设备、场地集中的原则,把实验教学当作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统筹安排,制定有关的实验教学大纲,同时还应编写实用的实验教材。

4.3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校内除建立测量实训基地外,还要建立生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应与社会挂钩,多与施工企业、设计院所、造价事务所联合,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校外基地,学生可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校外企业也可吸收优秀毕业生就业,这样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真正做到了双赢。同时,在教学计划制定时,应多听取来自施工、设计和管理部门专家的意见,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5.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建筑工程专业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否面向未来办出特色,必须以进行教学改革为保证,抓住专业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把知识、能力和素质调整融合为一体,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样才会使建筑工程高职教育走上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高职高专教育启思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肖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核心能力的课程群建设[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

推荐访问:高职 建筑工程 课程建设 实践 改革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