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让教育观念更理智,让体育精神伴随青少年成长

发布时间:2022-11-14 19:10:04 浏览数:

让强身健体成为教育,让学生享受体育精神

——聚焦青少年体质问题

编者按:学生军训病倒者众多,学生长跑后猝死,多所学校取消运动会长跑项目……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报道让我们震惊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肥胖、抑郁、孤僻,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困扰着青少年。一方面是全社会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不敢上、不让上、不会上”体育课。体育课怎样成为教育?体育课应该怎么上?本期《专题策划》特邀资深专家、体育教研员和优秀体育教师,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形成一组颇具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

一、青少年体质下降令人担忧

《中国教师》:前不久有新闻报道,“两周军训北京大学3 500名学生病倒,晕倒者众多,看病超6 000人次”,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毛振明:这个数字很惊人,这表现出学生体质的下降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地步,从国家的数据上来讲,只是速度、力量、耐力这三项呈下降趋势,但在体适能方面,比如说他能够站得长、坐得住,能够经得住寒冷,能够耐得住酷暑,能够经得住风吹日晒,这些东西因为没有评价的指标,所以没办法评价。确实,在这方面,孩子们较差。更不用说遇到外部的阻力,比如说遇到山洪能不能躲起来。所以说,看到北大这么多学生因为军训病倒,我真是忧心忡忡,这样的孩子能成为人才吗?实在令人担忧。

《中国教师》:根据《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我国青年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都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您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今后应采取那些对策?

毛振明:在《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中,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都只是数字而已。我们都是这个报告完成的当事人,应该说,这个增长的趋势还存在一些疑问。首先,这些测试的数据是否准确还不能保证。其次,即便这些数据确实在增长,但增长的量也是极其微小的,在统计学上究竟有没有意义,能不能代表全中国的青少年,这是令人质疑的。但我们至少可喜地看到这个数字没有往下降,我觉得这就是5年来“阳光体育运动”的一点收获,但这点收获还不足以让我们长舒一口气。一方面,即便这个数字是真实的,这个收获也是微小的;另一方面,即便有了增长的趋势,也是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有了一些触底反弹的倾向,要补回这20年的下降之差,需要多长时间?所以,我们中国青少年的体质现在增强了一些,那就是提醒我们像“阳光体育运动”这样的活动还要坚持搞下去,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

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大学生体质下滑的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

第一,中小学里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状况必然导致大学里青年体质的下降。

第二,大学体育课的质量不高。大学的体育课,无论是在课时方面,还是在重视的程度方面,比现在的中小学体育课还要再差一些。现在的大学体育课,每周两个学时,要想依靠这每周的七八十分钟来保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实在不太可能。

第三,备战高考导致体育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大学生经过了高考的鏖战,高三一年基本上没有上过体育课,身体继续弱化,到了大学,这些体育锻炼的缺失显现出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大学生的体质持续下滑,这一直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关于今后应采取的对策,我认为有五方面。

第一,把目前的体育课上好。如果大学的体育课还是“放羊式”地上,那肯定达不到标准。所以,学时有限的体育课必须要上好。

第二,广泛开展俱乐部,把大学生的体育社团搞好。让学生参加到各个社团里去,骑自行车的、登山的、攀岩的、轮滑的、街舞的,等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大学的体育文化,又能够培养特殊的大学精神,同时也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身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人交往,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大学一定要有健身的要求和措施。例如在北京师范大学,我们正在考虑建立指纹触屏系统,指纹一触屏,就可以测出触屏者当时的心率,这套系统如果成熟的话,就可以在学校各个地方都设置这种触屏。我们会规定大学生一周进行运动的次数,运动后,要进行触屏,心率要求达到一定标准。我们另外一个正在考虑设置的是体育场门禁系统,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到体育场运动,要求有最少运动时间,进出体育场都要刷卡。我们的设想是把学生进行指纹触屏和心率达标的次数以及进出体育场的次数计入体育成绩之中,用这样的手段来逼迫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还有,就是大学生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也要计入体育成绩,并且把体育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另外,在有些学校实行早操制度。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这种制度之下积极锻炼身体。

第四,应该通过课程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理解,改变学生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不进行体育锻炼的隐患。

第五,学校要多搞比赛,多给学生提供舞台,开展全民运动会,让每个学生都参加。

《中国教师》: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是什么?您认为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毛振明: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四方面。

第一,应试教育的压力。应试教育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只顾着升学考试,家长最操心的也是孩子的学习,这关系到孩子的工作和幸福生活。

第二,城市化的扩张。现在的城市发展得太迅速了,我们以前可以到河里捞鱼,可以有大范围的空地让孩子们一起跑、一起做游戏,但现在都没有了,所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剥夺了孩子们的体育空间,也剥夺了孩子们的体育伙伴。

第三,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这个问题体现在实际中就是孩子冷着也不行,热着也不行。学校举办一个冬季长跑,很多家长都来质问学校如果孩子出汗生病怎么办。学生做运动擦破点皮、受点伤,甚至运动完以后身上肌肉疼,遇到这些情况家长不满,都来找学校。凡此种种让我们的孩子经不得风、经不得雨,锻炼起来有很多困难。

第四,青少年锻炼意识的缺失。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的一生中,在0至25岁这个阶段,就算不锻炼也会生长,这是基因的作用,这个时间段里再给孩子配上良好的营养,家长和学生自己都没有健康的危机意识,因为这个时间孩子正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但为什么老年人会有危机意识?因为老年人的体质处于下降的趋势,这是我们眼前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的一种时间的落差,就是说学生看不到自己不锻炼会发生什么,相反,青少年学生看到的是自己没有锻炼也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还不是首要的。我觉得大家要有这样的思想,就是如何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体育教育。这不是一个意识的问题,因为孩子们本身都是喜欢玩的,而社会各方面都在压抑着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但孩子现在没有同伴,那就要在学校里组织俱乐部;孩子没有场地锻炼,那就要利用学校的场地。现在中小学的体育场一到下班时间就空了,完全没有利用起来,体育资源被浪费掉。另外,大家需要意识到,应试教育的确带来了繁重的学习压力,那么通过体育锻炼是可以缓解学习压力的,这就是“8-1﹥8”的含义,既强身健体,又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素质教育中,可以有更合理的做法,让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锻炼起到一些作用,让教育观念更加理智。

二、学校体育难辞其咎

《中国教师》:许多教师认为,学校体育的地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毛振明:我认为这是体育教师对于教学现状的一种抱怨,这种现象是不好的,但也不是很不好的,因为学校体育至少还是“说起来重要”的。能让所有人认识到体育说起来很重要,这第一步已经很好了。

而“做起来次要”,这要看实际情况。有的学校生源不好,排名也不靠前,招生也招不满,那么这样的学校最先想的必然是提升学校的升学率,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可能是把学校体育抓好。如果一个学校的排名很靠前,那么这个学校必然也会开始注重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所以,现在重视体育教学的学校都是比较好的学校,这就是“做起来次要”。

而如果学校忙起来,文化课都顾不上抓好,更不可能管理体育课的教学,这就是“忙起来不要”。

我相信,每个学校的管理层都还是知道体育是重要的,当学校把最紧要的事情做好之后,也就是“忙”过了以后,一定会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相反,如果体育课被认为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更重要,忙起来什么也不要就要体育”,那么这种学校必然也不会是好学校。

但是,我还是希望学校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完以后,尽快关注到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问题,因为如果学校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完了,再回过头来看体育教学,那个时候就已经晚了。

《中国教师》:您认为体育的功能是什么?

毛振明:我觉得体育的功能应该有三方面。

第一,体育能够指引学生锻炼身体,让学生身体强壮。

第二,体育会让学生一辈子锻炼身体,享受生活。体育运动是人们的生活内容,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体育可以教导学生一辈子锻炼身体,永远享受幸福生活。

第三,体育运动中含有教育。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不会有心理问题,不容易出现自杀或抑郁偏执的情况,而且体育会锻炼学生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顽强精神,让学生不怕输、不服输。

《中国教师》:在很多学校,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内容都一样,请问您如何定位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

毛振明:我认为学校体育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内容不仅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初级的,低水平的。教学内容一样这不是个问题,比如,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篮球这很正常,但是一直学习的都是低级的双手胸前传球、运球的话,这就很不正常了,这是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进步,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更不能让学生主动到体育场锻炼。

《中国教师》:我国的学校体育与国外的学校体育相比有什么不同?国外的学校体育对我国有没有可借鉴的地方?

毛振明:我国学校体育与国外学校体育的不同点大致有三个。

第一,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欧美国家应试教育的压力不是特别大,所以国外的学校体育的发展空间比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空间大。

第二,中外的体育传统有很大不同。中国人讲笑不露齿、行不露足,重文轻武;而外国人非常热衷于户外活动。这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于体育的认识的最大不同之处。

第三,中外的体育教师水平不一样。中国的体育教师水平普遍不高,体育课仅仅是上了,但是不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而国外的体育教师水平很高,教学也很严格,学生在体育课上真正能够学到东西。

国外的学校体育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大致有两方面。

第一,如何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实施素质教育。我不认同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个提法,在中国目前的国土资源中,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硬生生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必须要承认应试教育,也必须要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推行素质教育。

第二,中国人的体育意识必须要提高。体育不是跑跑跳跳、玩玩闹闹,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有深刻的内涵,我们必须要转变对体育的看法,真正把体育当成一种生活的方式。

三、体育精神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国教师》:您认为体育的精神是什么?这些精神品质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毛振明:体育的精神就是不怕输、不服输、不怕难、不怕苦、不怕丢人,通过努力争取成功,我认为这就是体育精神。所以竞技体育人最可爱的地方就是经过了艰苦训练做出非常漂亮的动作,偶尔遇到挫折摔倒了,站起来以后仍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相反,如果为了不输而投机取巧,吹黑哨、打假球,这都是体育精神要抛弃的。

这些体育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意义非常大。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不怕输、不服输、不怕苦,那么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英雄好汉。现在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这么严重,遇到困难就想到自杀,这是体育精神的严重缺失。

《中国教师》:我国2008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当时奥运会在中国所受到的关注无与伦比,请问奥运会给中国的体育事业,尤其是学校体育带来了什么影响?

毛振明:我认为,现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方式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不大,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要比预想的小。

第一,我们对奥运会的关注点存在偏差。现在的孩子都看奥运会,但是看的都是比赛成绩、金牌数目,其实孩子们看完这些也很无聊。这些比赛成绩、金牌数目对运动员很有意义,但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意义不大。由于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的经典盛会,是最高级的人类体育技能和训练的顶峰,甚至是一个领域的科学顶峰,所以我们大家对奥运会的金牌很关注,但关注的时间不长,关注的视角也不深刻,甚至可能从中看到或接受一些负面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的宗旨和奥运会的宗旨有了一些差异。最早我们参加奥运会是为了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扔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振兴中华;而现在,在赛场中真正为国旗国歌流泪的人还有那么多吗?现在的人参与奥运会的性质已经变了。所以我觉得奥运会对我们学校体育的影响不大。

第二,不能否认奥运会给青少年带来正面的影响。比如说陈一冰,他的乐观、顽强和风度一定能够对青少年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所以,奥运会里闪光的地方会永远存在,特别是我们中国代表团里的闪光点,比如伦敦奥运会的女子帆船冠军徐莉佳,她克服很多困难取得胜利,其教育意义非常大。但是这些教育如果不变成教材,那是没有意义的。同样的,那些反例也应该变成负面教材,让我们的孩子从反面去获得教育。

(责任编辑:山水 梁金)

推荐访问:青少年 教育观念 理智 伴随 成长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