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篇

发布时间:2022-08-24 15:10:04 浏览数: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篇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2018.32赤子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知行合一”张晓璇(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江苏淮阴223002)道德与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篇,供大家参考。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4篇

篇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18.32 赤子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知行合一”张晓璇(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江苏 淮阴 223002)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培养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道德信仰和法治信仰,引导学生运用道德和法治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践行道德责任和法治责任。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固化地强调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掌握。学生的“知道”和“做到”存在着巨大的鸿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然”与“应然”背道而驰。1 道德与法治教育和道德与法治知识教育的关系1.1 道德教育和道德知识教育一般来说,道德教育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养成道德习惯。而道德知识,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教育与道德知识教育不能混为一谈。一方面,道德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没有道德认知,就没有道德情感体验,良好的道德行为也无法养成;另一方面,道德知识教育仅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于道德知识教育。道德行为才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是道德的最终表现,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更要关注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锤炼以及道德行为的真实养成情况。1.2 法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政治课程名称的变更,正是基于国家法治社会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期待,因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思路必然遵循《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规范和要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加快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在实际的法治教育过程中,法治教育以法律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初中的法治教育,并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了多少法律条文或法理知识,而在于如何让学生真的“做到”用“法”的理念去思考和行动。因此,在法治教育中,要想方设法挖掘法律知识中的育人价值,不停留于法律知识教育,更着眼于法治核心理念的教育和培养。2“知行不一”背后的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现状。学生认为道德品德课空洞、法律课枯燥,以致于出现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头头是道,课后实际行为又是一套的虚假现象。老师利用划知识点、背书、默写、整理答题思路等方法进行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几个原因:2.1 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教师经常采用伟人或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灌输”给学生,进行说教。实际的结果是,故事中所呈现的道德高度并非学生所能企及,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期望达到水平差距较大,学生内在行为动机难以激发。最终,学生只是作为故事的旁听者、旁观者,感动一时。在法治教育方面, “以案说法”是最常采用的方式。往往案例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真正问题的解决浅尝辄止,以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真实的问题,仍然束手无策,无法解决。这样就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法治对生活的价值,更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2 教育方式受到时空限制杜威曾说:知识不能保证行为,它不深刻地影响性格。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我们应更注重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法治思维的实践,而非知识的讲解和灌输。比如, “作为消费者遇到侵权行为,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这是学生所知道的法律常识。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具体怎么投诉,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过程是否复杂等。因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侵权行为,他们并不会采取行动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并未真正发生。2.3 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固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主要为考试。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中考,均以纸笔测试的形式呈现,这种评价方式将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而道德行为和法治意识没有得到评价和考察。单一的以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的教育教学,产生的后果便是学生在试卷上写着“正确”的答案,在生活中做着言行不一的事,而老师的教学也更注重知识的讲解,忽略学生行为的生成。3 追求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应然”,让学生真正“做到”3.1 转变视角,营造“有我之境”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营造“有我之境”,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为主,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在道德教育中,提取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道德两难问题,引发学生作出道德判断,并指导社会生活实践。在法治教育中,通过调查问卷、交谈等方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所遇到的法治问题,发现问题,解决自身问题。3.2 走向社会,在“做”中“学”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法治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感受。教师可以运用模拟法庭、模拟听证、课外参观和走访调查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和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生走向社会的同时,可以整合社会资源,邀请社会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在研究校园欺凌问题时,一方面,由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真实法庭,进行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形成报告、交流分享。另一方面,学校邀请江苏省戏剧学校学生倾情演绎“校园欺凌”法治情景剧,讲述因小纠纷引发的大悲剧,警示学生,面临类似情境时要慎重选择,善待他人,珍爱生命。3.3 多元评价,引领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应该发挥好评价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导向功能,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实施。过程性评价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反映学生的态度、观念、思维和行为的信息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将自我评价与社会他人评价相结合,将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在多元性评价方式中,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的评价,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健康发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与法治教育以知识教育为基础,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延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半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提高用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知识的“知道”和行为的“做到”融合统一,让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在无痕的生活实践中滋养共生。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2011(2):20[2]博求林.实情作依托,实践出“真”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2).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已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的变更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关注了作为自然人的道德底线和作为社会人的法治底线,更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但在教育实践中,仍注重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知道”,但难以“做到”。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德素养;法治素养233 · ·万方数据

篇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

 意义 及路径建议思考

  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效果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以及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理论知识的掌握。本文从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现状出发,厘清了新时代大學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意义,探讨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梳理了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路径。

 大学生处于刚步入成年的人生阶段,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在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我国发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了要对青少年进行更深层次的法治教育宣传,加强对法治素养的培育,并进而提升全民的法治素养。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是营造社会法治氛围、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则有利于加速我国的社会转型,这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的公平正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现状 当前,针对法律知识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高校一般会通过课堂讲授、专业讲座和社团活动等形式,为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创造条件,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客观的说,在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具体表现为绝大多数大学生能自觉遵法守法,遇到个人利益受损时也能依法维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上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完善。如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在实施路径问题上创新不够,导致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特点;一些法律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存在脱节现象,进而导致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根基不稳。

 二、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意义 进行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既能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学校的整体

 管理,同时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能够在法治素养的培育中变得丰富多彩。

 (一)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新时代进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首先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一个成年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受到法治思维成熟度的影响,有效的理性判断能力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急需通过提升法治意识,纠正主观臆断,用科学合理的思考问题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合理规划日常生活,实现自律。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法治意识的确立也是法治社会建立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之后,就可以灵活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去思考和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助于协调大学生和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对建设法治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在大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无论对学生个体还是社会整体,都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

 (二)维护了学校的整体管理

 对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在不断规范自身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日常的学习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一定程度的缓解学校的管理压力。现实表明,学生的自我约

 束能力与具备的法治素养往往是成正比的。学校的整体管理离不开学生对于制度的遵守,在对学生进行法治素养提升的过程中,学生对制度会产生一定的敬畏心理,这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度方面的约束。另外,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具备对法律的信仰,而个人对法律的信仰可以有效地提升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愿意积极配合学校的整体管理。

 (三)丰富了大学 生的学习生活

 在进行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多,受到的思想辐射也变得更多元了。他们在面对社会热点事件时,非常希望能及时听到权威的法律解释。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让科技进步发挥倍增器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采用多种形式的法治素养培育,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大学生对法律的理论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形式,提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

 新时代进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首先可以举办法治素养培育的主题活动。其次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项课程进行法律理论知识的教学,另外学校对于法治资源的专项整合也需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举办法治素养培育的主题活动

 新时代进行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可以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出发,利用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举办法治素养培育的主题活动。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社团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完全可以结合社团活动,同时开展主题活动,既解决了参加人员和时间的问题,又不至于增加大学生的时间压力。可以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放手让他们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制定主题活动的具体流程,做好全面细致的准备。同时,教师可以在关于法治素养培育主题活动的形式上提出建议,如采用辩论的方式、知识竞答的方式以及视频观看等形式,采用辩论的形式,有利于让学生对不同模块的法律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在激烈的辩论氛围中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采用法律知识竞答的形式有利于大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法律基础知识。采用视频观看的形式,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用视觉冲击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往往会带来很强的震撼效果。当然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主题活动的举办形式也可以让大学生自行做主,充分调动积极性,

 使他们在活动的举办过程中自觉去掌握相关法律理论知识,锻炼自身的法治素养。

 (二)开设相关法律的选修课程

 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思政课以外,还可以结合各高校的专业情况,因地制宜开设相關法律的选修课程。如医学类高校,学校在开设选修课程时就应该尽可能考虑选择卫生法学类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程度以及课程的具体要求。从教师的专业程度来讲,需要聘用专业程度较高的、具备法律知识的教师。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条件,帮助学生建立完善法治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从课程的具体要求来讲,相关法律的选修课程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讲课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通过课程的开展,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法治素养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锻炼了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严谨以及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课程这个平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如在开设相关法律的选修课程基础上,可以尝试进行法治校园的构建。教师以及学生党员应该起到鲜明的示范带头作用,

 如依法依规办事,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评奖评优过程中不徇私舞弊,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等等,最终达到将法治思维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法治的公平正义。

 (三)进行法治教育资源的专项整合

 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有效培育,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法治教育资源的专项整合。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法治素养的培育,领导和教师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具备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其次,在学校内部,可以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如把法律专任教师和具有法治思维的专业教师进行组合,在法律课程和专业课程上都能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辅导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以方便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育引导。如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辅导员可以多接触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法律需求。如果学生在自主举办法律类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教师都可以发挥中间人的作用,邀请法律工作者来参加活动。相信在面对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警察或者法官、检察官时,学生既能得到一定法律知识的普及,又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办案人员以及法律工作者对法律的信仰,同时也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印象。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如通过对监狱的参观以及法院庭审现场的旁听,既丰富了主题活动的形式,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增长了见闻,让学生意识到具备法治素养的重要性。相信通过法治教育资源的专项整合,高校与全社会实现联动,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素养,锻炼法治思维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同时也能减少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概率,维护校园内部的安全稳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结语 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扮演着无法取代的角色,担负着及其重要的责任。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素养的培育,不是要不要培育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培育的问题。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可以从多渠道出发,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逐步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大学生感受到法律的魅力,以具备法治素养为荣。在目前的条件下,首先可以举办法治类的主题活动,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进而达到法治素养的全面提升。其次,对于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从专项课程出发,增设必要的选修课,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法律理论知识的目的。最后,进行法治教育资源的专项整合,让高校与全社会实现联动。

 建设法治国家需要从每个公民出发,只有让公民个体不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才能从整体上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而大学生是这个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对于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塑造力。只有坚持不懈的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才能为全方位提升社会的法治环境,最终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终极目标添砖加瓦。

篇三: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制定本大纲。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 ' 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栾 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 矾 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 捌 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爹 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 c 要求。

 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各级各 媲 类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 逛 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 咩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法治教 沉 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 蕖 刻、定位不够准确;法治教育缺乏整体规 方 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治教育的 缵 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  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

 的青少年 喉 法治教育网络还没有形成;师资、教育资 贸 源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建设社 倥 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对加强和改 ャ 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 乙 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高度重视青 乳 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加快完成法治教育从 杌 一般的普法活动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宀 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 ㄑ 识的转变,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 杲 ,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 卣 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力提  高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教育的 兖 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 腋 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 ぇ 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 嘁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 二 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鳘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 五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 礞 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 危 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襻 ,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 周 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工作要求

 — 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法治教 ├ 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  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 传 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 ビ 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 汆 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 颤 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 饣 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 鼽 治的育人功能。

 ——以宪法教育为核心 铁 ,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法治教育要以 坤 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 耘 ,覆盖各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 汰 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要将宪 浏 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 雎 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  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 芤 、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

 ——以贴近 疆 青少年实际、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法治 舄 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 艇 少年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 蠃 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统一,坚 揎 持落细落小落实;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 锩 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 男 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 枚 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 展 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 蛤 和实效。

 ——以构建系统完整的法治教 史 育体系为途径。法治教育要从小抓起,贯 命 穿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要充分发挥课堂 靛 教

 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门学科蕴 抄 含的法治教育内涵,注重发挥课外活动、 鸯 社会实践和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加强政 カ 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配 弃 合,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 伟 相结合的教育合力。

 三、青少年法治教 槛 育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  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 へ 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 讣 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  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 [ 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 棕 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 勾 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 椭 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 达 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 ж ,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 斯 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 桫 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

 僖 阶段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初步 载 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 W 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 痫 活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树立法治意 场 识,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驯 ,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 ↓

 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培育法治观念、树 鸯 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

 其中,小学阶段  ,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 沐 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 硼 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 枥 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 御 ,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 行 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  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 ゃ 、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 陀 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 疑 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 青 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高 钸 中教育阶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 柚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 刀 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 煲 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 撅 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 砸 身权利的能力。

 3.高等教育阶段。进 诣 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 飓 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 ⑻ 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 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 牵 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雏 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 景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

 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

 (一)总 痕 体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法律常识、 总 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 厨 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 濮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 叵 ,分阶段、系统安排公民基本权利义务、 ┙ 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公共生活、行政管 Ⅲ 理、司法制度、国家机构等领域的主要法 钢 律法规以及我国签署加入的重要国际公约 碛 的核心内容;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将自 跞 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 庋 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 申 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 掘 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 船 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 尝 、层次递进。

 (二)分学段的教学内容 玉 与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 以基础性的行  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 会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教 袖 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 ヱ 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 馔 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 蔫 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 臾 ,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主要分阶段 阆 实施以下内容: 小学低年级(1-2 年 癯 级)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  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 瘤 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 ū 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 挪 意义与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米 的观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 哈 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 磕 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挫 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高年级(3-6  年级)

 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 屣 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 狐 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 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初 宀 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 二 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 蛱 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 ⑦ 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  ,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觉 。

 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 廴 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

 即 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 邯 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初步了解消 只 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 敲 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 胃 的基本规则。

 初步认知未成年人能够理 亟 解和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

 及其危害和要 用 承担的法律责任。

 初步了解司法制度, 痊 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

 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 护 公约。

 初中阶段(7-9 年级)

 进一 ┉ 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 屈 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  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 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 υ 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了解民事法律 未 活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和违约责任, 迭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初步了解物权 峒 的概念,加深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理解保 沛 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 骀 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认识与学生生 臬 活实践相关的民事侵权行为(校园伤害事 ξ 故等)。了解劳动权利及其保障原则,以 孪 及教育、社会保险等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 肮 。

 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 养 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 跪 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 干 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 薄 事务的意识。

 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 h 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 阍 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 妻 类,建

 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 钎 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 蜘 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正当防卫、 赞紧急避险等概念。

 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 骛 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初 哓 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 睇 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祚

 2.高中教育阶段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 揽 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和认  知能力的发展,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 岫 制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重要的法律 暂 知识;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  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 芄 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  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 蔫 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主要实施以 蛙 下内容: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 蹼 构成;理解法的特征与作用,法治的内涵 幼 与精神,初步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氇 治道路的认同。加深对宪法的地位、功能 子 和价值的认识,明晰宪法原则,深入理解 飧 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基本制度,加深对公民 娈 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认知,加深对重要  法治原则的理解,了解选举制度和重要法 夂 律规定,认知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了解宪  法实施及其监督的程序与机制。

 理解民 呕 事活动的基本法律原则和核心概念,了解 拾 物权的法律概念与基本规则,树立尊重所 洳 有权的观念,进一步了解合同订立与履行 蚤 的法律规则,深化对诚信原则的认识。了 笏 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和法律规则。简要 辽 了解侵权责任的原则、概念。全面认知家 T 庭、婚姻、教育、劳动、继承等与学生个 科人成长相关的法律关系。了解与生活密切 奁 相关的行政法律中的重要规则,认知和理  解政府行政管理的法治原则,建立权力受 握 法律制约,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理解 幂 刑法的运行规则,了解犯罪构成以及罪刑  法定等基本原则。了解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 及其含义,理解法治与权利保障的关系。

 认知民事、行政、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ピ 深化守法意识。了解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 堍 ,以及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多元化纠 鞭 纷解决机制,建立对正当程序原则的认识 曙 ,树立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的意 疬 识。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 命 置与职能,理解法官、检察官对维护司法 硖 公正的价值。了解律师的资格条件、业务 皇 范围和权利义务,理解律师维护社会正义  的价值。

 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我国 叭 签署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 溴 等主要国际公约的基本内容。

 3.高等 男 教育阶段 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 廊 基础上,针对非法律专业

 的学生,根据高 烤 等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目的,系统介绍中 履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溷 ;掌握法治国家的基本原理,知晓法治的 暖 中西源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  目标、道路选择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除 的内容与机制;了解法治的政治、经济、 鹳 文化、社会和国情基础,理解法治的核心 - 理念和原则;掌握宪法基本知识,了解中 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原 抿 则、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等 蕾 重要、常用的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增加 秆 法...

篇四: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 整体介绍

 《 道德与法治 》 整体介绍 《 道德与法治 》 一年级上 《 道德与法治 》 一年级下 《 道德与法治 》 课例展示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 近期课程名称变化

 道德与法治教材

 教材 修改 编写的依据 • 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 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和要求 • 国家课程改革发展纲要 • 《 品德与生活 》 课程标准(2011 版)

 • 《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

  十八大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系、中华 优秀传统文 化 教育”  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并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 《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 “五个统筹、核心素养、学业标准”

 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 教育部的文件精神

 • 国家课程改革发展纲要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 》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 近期课程名称变化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 活动型综合课程 。

 二、课程结构框架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道德存在与儿童的生活中

  ◆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依据 •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 • 2.

  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 3.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法治教育大纲

 2016 年7 月18 日 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共同发布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以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 法治教育 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 养成守法意识 , 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 , 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 , 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 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 , 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道德与法制低年级段

 二、课程结构框架

 •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道德存在与儿童的生活中

  ◆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修订后课程的变化 1.课程名称发生变化 近期课程名称变化 2.课程理念发生变化 3.课程内容发生变化 4.教材编排形式发生变化

 道德与法治的由来 • 道德教育意在培养有理想、有自信的中国公民,在价值引领上尝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等新方式。例如:一些中华传统的美德故事,一些中国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 • 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在《青少年法治大纲》里,对小初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做了重新的梳理,增加了许多相关内容,主要体现在像宪法、民法、刑法、程序法等这样一些法律、法规,在新版统编教材里有很多体现和要求。

 课程理念发生变化 • 《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明确指出,一二年级学生重在初步建立 “规则”意识。比如过去的教材中,也有“了解班级、学校及公共场所活动中的规则”,现在不仅在于了解,更要“理解和遵守规则”。原来置于道德行为之下的规则教育,必须突出其法治教育的意义。

 课程内容的变化 六大领域 12 册 我的健康成长 我的家庭生活 我的社区与公共生活 我们的国家生活 我们的共同世界 我的学校生活

 • 主题式编排----课题----话题 三级编排方式

 • 绘本+文字(拼音)

 4.教材编排形式发生变化

 ● 《 道德与法治 》 教材及教学中的几个重要

  内容的把握

  关于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关于道德与法治中 历史地理内容的教学。

 关于 少数民族问题的教学。

 关于 公开生活与规则的教学。

 《道德与法治》在低年段

 仍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道德与法治教材

 教材是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用好教材,是课程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环节。

  使用教材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其关键是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师处在教材与学生之间,不仅是个“中间人”,更重要的是个“介入者”和教材的再度开发者。《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深度建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

  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使用教材,有个根本的方向和任务:立德树人。用好教材之“好”,好就好在让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从价值立意上说,就是探索并建构立德树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现方式。

 ——成尚荣

 一、编写指导思想

 二、教材总体特点

 三、教材框架说明

 四、教材整体分析 统编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

 一、编写指导思想

  研发、编写一套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反映人类文化成果, 充分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有中国气派的教材,落实“ 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是我们的编写目的。

 ★教育理念:多维教育综合呈现

 ★课程理念:贴近儿童现实生活

 ★ 课程设计 :学习活动丰富开放

 ★教学方式:教学同步教学合一

 ★呈现方式:绘本形式童言童语

 ★版式设计:正副版结合(下册)

 ★课时分配:遵循教材因地制宜

 28 二、教材总体特点

 ★教育理念:多维教育综合呈现

  在开发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涵、改进道德与法治融入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爱国主义教育

 乡村 城市 城市生活、农村生活 ★课程理念:贴近儿童现实生活

 新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

 真实的现实生活

 ◆课程设计:学习活动丰富开放

 以主题活动为依托,创设丰富的活动形式。

  绘画、制作 参观、调查、采访、讨论、资料收集、拍照、儿歌 ……

 德育不是封闭与割裂的 德育课程是辐射中心 德育课程 入学教育 学校大型 活动 学期或者阶段小结 家长学校 班团队 活动 内容的开放

 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不只是道德生活,而整体生活

 组织方式的开放

  入学教育、期末小结、班团队会、校本课程、学校大型活动(联欢会、运动会)

 ◆教学方式:活动为主,体验、反思

 ★呈现方式:绘本形式童言童语

 ★课时分配:遵循教材

  因地制宜 2课时——16课时《欢迎来到游戏乐园》

 ★课时分配:遵循教材

  因地制宜 2课时《风儿轻轻吹》——3~4课时《我们玩风车》

 《欢迎来到游戏乐园》

 课程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1.1 第四节 1.1 第五节 1.1 午休 第六节 1.1 第七节

 课程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1.1 第四节 1.1 第五节 午休 1.1 第六节 1.1 第七节

 三、教材框架说明

  在《道德与法治》框架中,针对学生面临的重要生活事件与要解决的发展性问题,设置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

 适应

 新生活

 养成

 好习惯

 1. 我是小学生啦 2. 校园生活真快乐 3.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4. 天气虽冷有温暖 1. 我的好习惯 2. 我和 大自然 3. 我爱我家 4. 我们在一起 奠基

 公共意识

 1. 我们的节假日 2. 我们的班级 3. 我在公共场所 4. 我们生活的地方

 1.让 让 我试试看 2. 我们好好玩 3. 绿色小卫士 4. 我会努力的

 追求

 创造性 生活

 低年段教材各册主题

 (一)教材结构 • 每册1个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 • 每册包括4个单元 【单元主题

  一级主题】

 • 每单元4课 【二级主题

  传统的课】

 • 每课2-4个主题活动 【三级主题

  并非课时】

 四、教材整体结构分析

 (二)教材体例 • 主题设定 • 图文导入 • 范例选择 • 活动设计 • 对话留白(泡泡)

 • 儿歌故事 • 卡通人物(男孩、女孩、教师)

 四、教材整体结构分析

 成长逻辑、生活逻辑、认知发展的逻辑

 人与学校 /制度 人与自我 他人

 人与家庭 人与自然

 社会文化 一年级上册单元结构

 适应

  挑战

  融合

 一年级下册单元结构

 人与自我、人存在的公共性 共在关系

 公共性

 和谐 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关系 人与家庭

 和谐

 共在 人与同伴

 和谐

 共存

 协助

 2. 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一年级上册 主题设定 图文导入

 活动设计 案例选择 儿歌故事 对话留白 卡通人物

 细致、具体的生活的画面 主题设定 图文导入

 案例选择 活动设计 卡通人物 对话留白

 3.教材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

 ●体现城乡、不同区域生活环境下儿童的生活与成长的需要。

 ●体现不同民族的生活文化及习俗。

 ●体现不同国家的生活文化。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认同多元的文化差异。

 1.体现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2.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

 不同区域下的个体不同:方式、路径……

 (三)教材处理方式 • 使用 • 替换 • 添加 • 删减 • 整合 • 改编 • 筛选 • 创编 • …… 四、教材整体结构分析

 正文与副本:情境化、活动化、绘本化

 使用

 替换

 删减

 整合 2课时《风儿轻轻吹》——3~4课时《我们玩风车》

 改编

 筛选

 创编

 环保意识 科学启蒙 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

  学校生活

 家庭生活

 规

 则 安

  全 成

 长 道

 德 法

 治 交

 往 《 道德与法治 》 低年段教学内容版块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课堂 教学 教与学方式 · 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

 观察 调查 讨论 参观 访问 制作 探究 体验 交流 ……

 教学方式(交叉整合)

 通过活动组织教学 围绕问题组织教学 在对话交流中教学 凝聚在作品中教学

 教与学方式——课堂教学 以“游戏·玩耍”为主的课堂教学 1 以“探险·调查”为主的课堂教学 2 以“模拟·表演”为主的课堂教学 3 以“交流·发表”为主的课堂教学 4 以“观察·发现”为主的课堂教学 5

 以“游戏·玩耍”为主的课堂教学 内容可多选方式 一上 2拉拉手,交朋友

 我的好伙伴

  “网”到一个新朋友

 好友大搜索

 认识你真好

 7课间十分钟

 我喜欢的课间游戏

 玩个课间小游戏 9 玩得真开心

 这样玩好吗

 你会跟它们玩吗

 开个玩具交流会 15快乐过新年

 欢度元旦

 开个元旦联欢会

 大家一起过春节

 多样的传统新年

  一下 5风儿轻轻吹

 和风儿一起玩

 8大自然,谢谢您

 大自然中的快乐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大家一起欢乐多

 想一起玩怎么办

 为什么玩不下去了 15分享真快乐

 分享阅读更有趣

 分享的魔力

 快乐地分享

 他是“小气鬼”吗

 16大家一起来

 有人帮,不一样

 生活中的合作

 为啥合作不下去

 一起做做看

 以“探险 · 调查”为主的课堂教学

 一上 3我认识您了

 我的老师

 我还想认识

 该请谁来帮帮我

 这样做对吗

 4上学路上

 不同的上学路

 这样安全吗

 路上的温暖

 交通“信号”要知道 5我们的校园

 校园探秘

 我最喜欢的地方

 6校园里的号令

 神秘的指挥

 铃声告诉我 升国旗了

 保健节拍

  11别伤着自己

 在家会有危险吗

 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受伤了怎么办

 14健康过冬天

 冬天不怕冷

 冬天的保健

 快快好起来

 冬天有温暖

 一下 5风儿轻轻吹

 和风儿一起玩

 风儿能帮我们

 风儿的“脾气” 6花儿草儿真美丽

 走,看花看草去

 爱护花和草

 花草面前要小心

 7可爱的动物

 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怎样才是真喜欢

 别让自己受伤害

 8大自然,谢谢您

 大自然的礼物

 大自然中的快乐

 以“模拟·表演”为主的课堂教学 一上 一1开开心心上学去 上学啦,真高兴

 交通信号要知道 6校园里的号令

 升国旗了

 保健节拍 8上课了

 课前准备好

 多提问题勤举手 大家一起学

 课堂作业认真做

 10吃饭有讲究

 干干净净吃饭好

 我在餐桌上

 食物的诉说

 这样吃好吗 11别伤着自己

 受伤了怎么办

 一下 2我们有精神

 这样真精神

 有精神才好

 我们天天有精神

 3我不拖拉

 “等一下”与“还没完”

 拖拉一下没关系吗

 和“拖拉”说再见

 4不做“小马虎”

 生活中的“小马虎”

 怎样才能不马虎 11让我自...

推荐访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法治 大纲 青少年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