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范例推荐)

发布时间:2023-07-21 16:20:06 浏览数: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和好动,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范例推荐)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和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找朋友、歌谣、抢答等等。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我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一是检查复习:利用找朋友的游戏练习学过的加减法,使用口算条练习,全员参与,体现了面向全体,又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第二个层次是授新知:这部分教学又分成三部分,先是看图说图意,再说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2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是看算式直接计算结果,让学生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在肯定了学生们说出的各种方法后,指出想数的组成的方法快而且好;最后通过口算条巩固计算方法。第三个层次是利用各种形式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先是找朋友相加得20,再是做书上的练习20的减法,最后抢卡片的游戏,培养竞争意识。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

  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备课环节。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课上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案,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易懂。

  3,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地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扩展阅读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扩展1)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3篇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1

  教学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2

  教学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3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让学生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用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的方法,同时注意突出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加强操作,启发学生思考。

  1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利用数的分与合进行口算。例如,计算5+3时,先想5和3合成8,所以5+3=8。又如计算5-3时,先想5可以分成3和几。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

  更重要的是口算加减法训练,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口算练习。如:把数的组成写成卡片进行练习。以8可以分成2和6为例,出示卡片既可以看卡片让学生说出数的组成与分解,也可以看卡片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要使学生能做两步计算,并记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为学习“凑十法”打下基础。

  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直观演示,理解加减法含义

  教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时,要重视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每个例题都要结合操作直观演示,突出说明加减法的含义,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加法时,教师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合并,引出加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加法的含义,即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教学减法时,也可用教具或手势表示(把去掉的拿走或用手捂住),引出减法算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即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写减法算式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从哪个数里去掉,就要把哪个数写在减号前面。

  2、同时讲加减,便于加强联系

  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都在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便于加强加减法的联系。一般是先讲加法,后讲减法。但是学生一开始接触加减法,需要从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开始,到逐步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过程必须逐步扩展,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3、通过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思考用加还是减

  教学和是2、3、4、5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时,一般都采用一幅图表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算式,即一图一式,要通过操作和图示,联系加减法含义引导学生想该怎样算,用加法还是用减算。

  教学6、7的加减法时,出现一幅图表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师先演示,让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点,逐步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对于减法的教学,也可以仿加法的教学进行。

  教学8、9、10的加减法时,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四个算式,即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的算式,再领学生一起摆学具,边摆边说算式,最后由学生自己摆学具并将算式填写完整。

  这里应该只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学具和观察教师演示,初步了解加减法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不要求学生讲出来。

  4、混合运算要演示,含义要讲清

  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时,要让学生联系情境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教师要按照图意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把式题的含义讲清楚。教学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时,由于学生学过连加连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可以多启发学生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初步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在教材中,例题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写出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实际做题时,第一步的得数最好写出来。

  5、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产生了计算,所以学习计算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同时又是为了能解决问题。脱离生活现实的需要学习计算,就不能体现计算的价值和作用,因而也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也都以现实问题为背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需要且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加减法计算,体会加减发的含义,感受计算的价值和意义。对这些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情境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利用,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

  总之,听、说、读、写在口算训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说数的组成、读口算卡片、写口算题、读口算题、听算中,口算速度逐步提高,只要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扩展2)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60篇

2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1

  2+18= 18-6= 16-1=

  2+12= 5+11= 17-7=

  5+1= 10-1= 12+5=

  11-2= 15+1= 19-11=

  10+9= 16-7= 2+15=

  16-15= 15+3= 9-4=

  20-1= 11-10= 6+8=

  2+5= 2+6= 10+1=

  17-16= 13+4= 20-1=

  1+2= 20-3= 2+7=

  19-6= 15-12= 9+1=

  14-1= 5+2= 13+7=

  19-4= 3+5= 17+3=

  3+8= 8+4= 17+3=

  17+3= 4+12= 14+3=

  1+14= 1+5= 3+14=

  13-3= 10+2= 9-8=

  12-8= 2+5= 19-18=

  14+3= 17-3= 9-4=

  6+13= 13+5= 3+7=

  12+3= 5+6= 17-1=

  5+2= 7+7= 6+7=

  12-11= 20-13= 13+6=

  15-5= 20-1= 5+8=

  18-12= 7+1= 20-6=

  8+6= 3+13= 1+19=

  17-16= 7+13= 10-2=

  11+6= 1+8= 14+2=

  9+5= 2+10= 1+12=

  8+12= 11-10= 3+3=

  3+17= 8+4= 8+2=

  2-1= 1+4= 9+9=

  8+7= 20-18= 19-5=

  5+6= 20-3= 17-10=

  1+16= 9+1= 9+10=

  10-2= 18-17= 6+14=

  18-8= 9+6= 8-6=

  7-5= 13+2= 19-12=

  11+9= 17-12= 16-4=

  13-1= 16-8= 2+12=

  2+8= 15-8= 19-16=

  19-4= 14+3= 3+4=

  19-17= 5-1= 15+5=

  20-1= 19-10= 7-1=

  6-3= 6+13= 11-3=

  11+7= 10+4= 20-15=

  17-7= 7-6= 19-16=

  14+3= 5+8= 20-19=

  5+13= 1+8= 9+7=

  13-2= 9-1= 17-9=

  6-1= 18-4= 14-13=

  10-1= 15-2= 12-2=

  3+5= 9+5= 13-1=

  18-13= 12+8= 11+7=

  6+7= 15-5= 16-5=

  12-1= 4+5= 13+4=

  5-2= 7-2= 5+3=

  4+12= 15+5= 12+1=

  3+7= 14-6= 7+8=

  3+6= 16-6= 19-16=

  20-9= 11-9= 13-7=

  4+11= 1+18= 19-18=

  7+13= 1+7= 13+2=

  17-8= 17-7= 2+5=

  3-2= 7+10= 16-10=

  5+6= 11-10= 18-16=

  14-2= 18-2= 11+7=

  7+12= 9-1= 10-8=

  20-15= 10-9= 20-8=

  20-11= 20-5= 20-18=

  14+2= 14-10= 6+11=

  12+7= 12-10= 14+5=

  18-4= 9+8= 6+3=

  16-4= 18-12= 1+17=

  14+2= 4+4= 10-2=

  14-6= 12-6= 12+6=

  11-3= 15+2= 5+13=

  9+6= 2+1= 16-14=

  1+8= 4+12= 3+13=

  14-3= 18-5= 7+6=

  12+1= 12-1= 19-15=

  18-1= 13-11= 16+1=

  9-2= 16-7= 16-15=

  18-14= 18-5= 16+4=

  20-16= 17-5= 20-19=

  10-5= 11-4= 1+8=

  16-11= 17-5= 6+2=

  6+10= 14-9= 18-11=

  2+13= 6+8= 13-12=

  13-3= 8+5= 19-4=

  19-18= 7-4= 6+13=

  17-3= 1+17= 20-6=

  7-2= 5-2= 7+3=

  14-2= 15+4= 14-8=

  17-6= 11-2= 20-15=

  6+2= 11-8= 9-4=

  16-6= 14+1= 2+5=

  2+17= 2+10= 8+12=

  14+3= 8-2= 17+1=

  20-5= 18-13= 11-9=

  18-15= 15-9= 1+8=

  19-14= 10+5= 19-12=

  20-13= 12-9= 18-6=

  14-8= 7+8= 18-14=

  11-8= 8-7= 17+3=

  1+3= 7-4= 2+5=

  5-2= 14-3= 8+9=

  13-1= 9+3= 7+12=

  17-3= 20-19= 5-1=

  20-15= 19-18= 12+2=

  15-5= 12-3= 6+4=

  7+5= 19-8= 18-11=

  19-13= 8+9= 10-4=

  2+3= 3+1= 4+10=

  7+6= 8+9= 3+15=

  12-3= 1+18= 19-12=

  15-1= 11+2= 7+4=

  15-5= 9-3= 19-9=

  17+2= 6+12= 10+1=

  9+7= 11-5= 15-1=

  1+5= 14+5= 2+11=

  4+4= 6-1= 4+15=

  2+10= 17-3= 15+2=

  6-5= 7+10= 18+2=

  5+4= 4+7= 2+14=

  6+1= 13-4= 10-9=

  19-11= 14+6= 2+18=

  16-8= 10-8= 1+12=

  8+4= 13+3= 4-1=

  1+9= 14-5= 8+1=

  4+4= 7+2= 16-2=

  3+11= 14-13= 16+4=

  19-11= 6+4= 10+9=

  1+17= 12+6= 18-5=

  17-11= 6-5= 3+16=

  3+10= 10-1= 1+6=

  17-14= 14+1= 20-1=

  10-2= 18-7= 7+10=

  9-7= 19-10= 20-4=

  6+6= 15-10= 8+11=

  14-3= 4+9= 19-1=

  16+2= 18-7= 20-13=

  14-1= 3+4= 14-5=

  2+14= 16-2= 17-2=

  6+8= 7+8= 6+3=

  8-1= 20-13= 4-2=

  20-16= 6+5= 17-13=

  5+12= 5+2= 14+1=

  5+6= 11-6= 9-2=

  4+11= 5+8= 10+9=

  5+2= 18-17= 13-1=

  3+11= 4+14= 13-2=

  13-6= 13-5= 2+4=

  8+7= 11+2= 5+3=

  4+4= 15-10= 10-9=

  6-2= 5+10= 15-4=

  14-2= 5+8= 9+6=

  2+18= 4-3= 8-2=

  5+2= 14-11= 14+2=

  4+12= 4+12= 1+2=

  5+9= 1+19= 20-7=

  20-1= 9-8= 5+10=

  19-15= 7+1= 19-14=

  14-5= 6+14= 4+16=

  10-2= 7-1= 10-3=

  19-18= 6-3= 7+5=

  14+6= 7+4= 5+10=

  17-15= 4+15= 14-4=

  14-10= 16-13= 15-2=

  1+17= 13-1= 20-11=

  4+5= 3+15= 5+2=

  9-2= 9-1= 16-14=

  10-5= 12+8= 2+1=

  1+8= 14-7= 9+11=

  3+4= 19-4= 20-14=

  14+6= 13+4= 12-7=

  10+7= 14+5= 9+5=

  12+4= 5+9= 14-6=

  15+2= 9+4= 7+9=

  20-4= 14-3= 4+6=

  20-5= 12-9= 6+2=

  17+3= 19-6= 2+14=

  20-8= 4+10= 7+2=

  9-5= 20-14= 17-3=

  5+6= 1+2= 4+12=

  3+1= 9+7= 12-5=

  3+11= 1+8= 4+12=

  6-3= 14-13= 9+6=

  17-3= 10+3= 19-11=

  19-1= 10-7= 20-4=

  10+2= 7+12= 15-11=

  16-12= 8+3= 18-16=

  3+15= 19-15= 9+7=

  11-10= 13-2= 15-11=

  17+1= 14-8= 1+18=

  9+2= 1+14= 17-7=

  18-17= 2-1= 5+12=

  14-6= 17-12= 5+9=

  12+4= 7+1= 10-5= 6+12= 18-15= 9+3=

  11-9= 7+12= 12+5=

  9+2= 4+14= 20-8=

  5+10= 14-11= 16-7=

  7+1= 2+6= 11-9=

  13-2= 14-6= 14+3=

  19-8= 18-8= 3+8=

  14-1= 16+2= 17+2=

  20-17= 7+13= 7-6=

  15-9= 10+10= 18-15=

  6-2= 3+14= 18-11=

  2+3= 15-13= 19-16=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扩展3)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和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找朋友、歌谣、抢答等等。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

  我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的,一是检查复习:利用找朋友的游戏练习学过的加减法,使用口算条练习,全员参与,体现了面向全体,又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第二个层次是授新知:这部分教学又分成三部分,先是看图说图意,再说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2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是看算式直接计算结果,让学生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在肯定了学生们说出的各种方法后,指出想数的组成的方法快而且好;最后通过口算条巩固计算方法。第三个层次是利用各种形式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先是找朋友相加得20,再是做书上的练习20的减法,最后抢卡片的游戏,培养竞争意识。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

  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备课环节。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正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使教学环节更加合理。

  2,课上认真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案,使其更加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精讲易懂。

  3,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用上这个工具,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创造地学习,就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扩展4)

——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5篇

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一、以故事为主线

  新课程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计算教学本身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显得尤为重要。有情景图入手,从而引出"3-3=0"、"5+0=5"。这样"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课堂未免显些单调。

  二、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是设计教学的依据,但不是唯一的"圣旨"。备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加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处理教材。设计一按着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在练习第49页第4题时,让学生横着、竖着比较,发现0的加减法的规律。但这时到了后半节课,学生已经处于疲倦状态,效果可想而知。而设计二在新课部分让学生说出了很多算式(课前了解到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0的加减法"),如:0+3=3 4+0=4 0+1=1 3-3=0 4-0=4 1-1=0 等,学生的思维处在兴奋时期,接着让他们比较、总结规律,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这样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设计,不仅使新课部分充实、饱满,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了解学生,相信学生

  新课程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现在的孩子那么聪明,加之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他们

  对"0的加减法"知道多少呢?课前我进行了了解,结果大多数孩子已能够计算"0的加减法"。于是,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让学生在连续的故事中巩固了加减法的含义,并借助故事理解计算的结果。之后,便放手让学生想出说出很多的算式及算式结果,再概括总结"0的加减法"的规律,这样充分展示了孩子的能力,使他们自主建构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设计一仅仅完成了两个例题的教学,即:3-3=0 5+0=5,使得新课部分显得过于单薄,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

  1、有关0的加减法,主要根据0可以表示“没有”来进行计算。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动态真实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课堂呈现出生成发展态势,数学中再现生活,问题中感悟数学。

  2、在探讨“0的加减法的规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很好的发挥空间。时我先设计了几道同类的算式让学生做,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得较好,并且有些学生能按顺序把5以内的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及相关算式都讲出来。

  3、在上这个教学内容后,有一深刻的感受,学生的学习习惯对教学效率的影响占的比重实在高。在一(4)班的教学记录是以上两点可以说的,但在一(3)班,根本无法进行0的加减法规律的教学,一些学生思维涣散,纪律涣散,注意力涣散,你说怎么进行思维的深层次的探索?我得想想办法。首先,在两个班要用不同的方法,因为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尝试以下方法:1、教学设计的不同:三班必须要用上生动有趣的幻灯加上生动明快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图像、语言等情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从而进行有效教学。四班可以加些动手操作的内容,因为习惯已有保障;另外,继续做好深层次思维的引导,争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思维,多出数学尖子生;再者,鼓励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多鼓励,多引导,争取能让每节课上得有声有色。2、教学组织方法的不同:采用一种最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激励措施来组织三班的教学,我觉得可以另外设一套激励措施,如课堂纪律加星制度。在一张长条纸上写上名字,再在每节课前贴到黑板右侧,每节课都用正字法打星,每周根据正字统计数发奖,前十名5笑脸,第10到20名3笑脸,20到30名2笑脸,30到40名1笑脸,进步10名以上再加2笑脸。笑脸可以换红苹果,红苹果可以换绿星卡这些都不变。试试看,希望能够有效果。努力,少说抱怨的话,智慧地努力工作,要让大家都认为纪律不好课难上的班数学也能教好才是有本事。

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3

  《0的加减法》第一次将加法和减法放在同一课时。

  第一道例题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说清楚图意。然后引导学生一句减法含义列出算式。在提问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一共还剩几个学生?说明学生对一共和还剩的意思不理解。接着我向学生解释:一共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是求总数的。还剩则表示一部分,剩余的意思。这里出现的问题,我发现在前面的教学中,打得不够扎实。我只注重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以为学生会提了就明白了。实际上我只关注了大部分的好孩子,忽视了还有部分孩子对一共得意思并不理解。这提醒我自己在教学中应当切实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关注细节教学。

  在教学例题中我增添了一些自己的设想,比如3-3=0。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这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和3相同的,引导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再让学生自己照样子举例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找的规律举一反三。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应用问题的能力。接着试一试出现的算式我也让孩子照样子观察找规律。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实际上是为想想做做地5题铺垫。同时自然地引出的我预设增添的0+0=0,0-0=0两道算式。

  在想想做做地4题一组算式比较时,学生有了先前观察的比较的基础,能够较好的找出横排竖排的算式联系,进一步体会了0的特性和有关0的加、减法的规律。

  本节课学生利用例题里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并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0的含义,自己思考、推理,算出得数,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

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4

  今天在多媒体教室上了这节0的加减法。与课前预想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距。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所问非所答。

  如在老师提出还剩几条鱼这个问题后,有学生列出了3+0=3、0+0=0这样的算式。从中显而易见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胡乱说出了算式。再如在提出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后,有学生说是“交叉的”有的学生说是“两边的是挨着的,中间的是挨着。”还有的说“上面的是加号,下面的是减号”……诸如此类,种.种所问非所答的现象,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儿。但学生说了,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从而出现了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口算能力太差。

  教学中,有的学生口算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不能迅速地说出口算结果。有的学生甚至还要借助手去算出得数。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上课有效时间短是一直以来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特点也有所考虑,所以教学时尽量把有效时间用于学习新知识。我注意到学生在看动画时精神都很集中,看得津津有味,但到了讨论0的加减规律时,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去想,甚至还有的`学生开始说话。

  四、对学生估计不足。

  主要体现在发现并总结一个数加上0或者减去0的计算规律以及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的规律上。学生还不具有自己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所以很难总结出0的加减规律。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等。

  2、加强口算训练。采取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多样的练习渠道,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中一定要降低难度。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储备。

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5

  本节课我成功的创设了活动情景、生活情景、问题情景、游戏情景,激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掌握了有关0的知识。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一开始,我利用学生喜爱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小猴形象,借助“小猴吃桃”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原来有两个桃子,吃了两个,盘子里一个桃也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现实的生活。

  1、通过老师奖励“大头贴”,手上“一个大头贴也没有”用0表示;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讲台上一个老师也没有”用0来表示;把0的认识推进了生活,再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用0来表示的事例,使学生进一步体验0的第一层含义:什么也没有。

  2、0的第二层含义:0表示起点。我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生动性,“用尺子测量铅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0还可以表示起点。

  3、写0:先是描述0的形状,以小猴写数字0来带动全班小朋友,让孩子说说“写0要注意什么”,然后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形成写0的技能。

  (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在这里我为学生创设了2个问题情境,“鸟窝里有三只小鸟,飞走了三只还剩几只?”“左边荷叶上有4只青蛙,右边荷叶上有0只青蛙,合起来有多少只青蛙?”让学生观察画面,描述情景,摆出问题,列式计算。把探究0的加减法的算理设置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之中。

  (四)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

  这节课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

  在这节课当中我也有一些教学环节处理得不是那么恰当,比如:

  1、对于0的第二层含义:“0表示起点”突破得不是很好,仅仅是通过短短的几分钟的课件演示,用尺子量铅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感知,学生不是特别理解。应该让孩子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时候0可以表示起点,让学生加深印象。

  2、对0的含义的拓展不够。这节课学生只了解到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却忽略了其他的含义。比如:0还可以起占位的作用、0在温度计上还表示分界线等等。可以让孩子再找一找生活中什么地方上有0,说一说这些0表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深度的发展,对0的含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3、对教材的处理不太恰当。教材是先出示小鸟图,再出示青蛙图,让学生先学习有关0的减法,学生先是直观地感知了桃子都吃完了,用0表示,再过渡到三只小鸟都飞走了,用3—3=0表示,再学习有关0的加法。这节课我却让孩子先学习了有关0的加法,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扩展5)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反思3篇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反思1

  本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位数的加减法以后,目的是要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由于学生在做前面几课时的《课堂作业》时,出现的错误较多,所以我决定将加减法的验算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学生在没有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前,已经知道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学习“加法验算”时,我增设了一个复习题:根据上面算式的结果,写出下面几道算式的结果。这道练习题的设置,既为后面的新知做好了铺垫,又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后面新知的教学中,学生由于有了前面复习题的基础,所以很快就发现了验算加法的方法。教学中,我还用学生的姓名来命名所发现的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本节课只进行了“加法验算”的教学,从学生的课堂练习看,他们对本节课新知的掌握情况还是不错了,尤其是还有部分学生能使用数学语言来完整表述验算的方法。

  但本节课我认为学生练习的密度还不够,由于他们计算的速度还比较慢,所以导致课堂上的练习量还不够。针对学生计算速度慢这一现象,教师课后还要加强训练。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反思2

  学生在没有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前,已经知道能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检验加法做得对不对。因此,在第一班教学中,让学生试着自己找到检验加法做得对不对的好方法:<

  1、(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妈妈到商场给小明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双鞋子,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200元,阿姨找给妈妈17元,找的钱对吗?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进行笔算板演。

  3、师:怎样才能检验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呢?小组合作探究验算方法,组织汇报。

  4、学生汇报验算方法,比较验算的方法。 可汇报的结果并如人愿,大家都用的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经过再三的诱导才有一位小朋友小声的说:可以用减法吧,老师?

  所以在第二个班教学时,就改变了策略,让学生先从观察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一些关系式后再来探究加法验算的方法,给学生的探究垫定了知识基础,使学生有据可依。

  1、出示一个加法算式,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

  2、计算并观察这几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3= 15+40= 50+40= 3+5= 40+15= 40+50= 学生计算后,得出结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和不变。(板书) 将下面的几组加法,改写成减法,说说有什么发现? 5+3= 15+40= 50+40= 改写后,发现: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板书)

  3、这些发现有什么用呢?猜测一下。

  4、出示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5、探究:用什么方法能检验加法做得对不对呢?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三种加法的验算方法:即一种是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的,另外两种都是用减法进行验算:即用两加数的和分别去减两个加数中的一个,看结果量不是等另一个加数。学生在有了上面得出关系式,能顺利的得到三种加数验算的方法,因此预设还是考虑到学生的已有基础,要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反思3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减》和《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连续退位减》,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习验算的基础。但开展本课教学内容时并非简单地从一个纯计算题入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购买衣服和鞋子的情境。这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体验在实际情况中验算的必要性。 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验算,所以在小组内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一个探索新知的过程。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验算也不一定正确,会出现各种错误。因此,在安排练习时设计了诊断等多种形式的习题,是学生感悟到了无论是计算还是验算都需要认真仔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理解验算也是判断计算正确与否的一个方法。

  当然,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观察加法与其减法验算的关系,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没有很好的强调验算的书写格式,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练习时书写不规范;

  3、引导学生体验验算是检查计算方法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或备课中,我会更仔细的研究教材,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重视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扩展6)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3篇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在本课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对于加减法计算方法的体验和‘一图四式’的学习,设计了让学生总结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的规律的教学环节。这样就把课本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本节课教学中要学习8、9的加减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学习的体验,接着去根据图片中的要求进行列式,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生“考虑”。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二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身的教学设计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同学合作交流学习”

  和“教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被动的吸收课本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协助下亲自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

  周五的数学课学习了第五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5课时——8、9的加减法。

  课前就想着10以内的加减法在学前班的时候都学过,学生接受起来应该很容易。

  和预想的一样,由于孩子们对所学知识已经有了认知,所以,学的过程中信心很足,对于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也热情高涨,整个课堂按着设计的环节逐步进行着。

  到了讲第二个例题时,题中出现了学生没见过的大括号,对学生讲解了大括号的名字及作用,告诉他们在这里大括号和分解符号的用法一样,然后问他们懂了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懂了!”看他们接受的快,心里挺高兴。可在做练习册上的习题时却让我目瞪口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把带大括号的题做错了,分不清大括号哪部分代表总数,哪部分代表部分数,该用加法的用减法,该用减法的用加法,原来我看到的是假象,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反思:其实原因主要在我的身上。首先没抓住对于孩子来说的知识的重难点,只考虑本节课的知识在学前班都学过,觉得他们在接受上不成问题,却忽略了这个新知识点,只进行了讲解而没进行必要的练习巩固。最重要的一点是,课堂上我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从做练习题的情况来看,*时能力强的孩子都做对了,错的都是接受能力差的孩子,而我在课堂中的表现恰恰是把他们放在了同一水*线上,这对于能力差的孩子来说就有些困难了。其实课堂中的他们还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随着能力强的同学他们可能会说出正确的答案,可是让他们独立完成就不行了。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3

  成功之处:

  在本课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对于加减法计算方法的体验和‘一图四式’的学习,设计了让学生总结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的规律的教学环节。这样就把课本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本节课教学中要学习8、9的加减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学习的体验,接着去根据图片中的要求进行列式,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生“考虑”。

  不足之处:

  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

  二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身的教学设计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

  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同学合作交流学习”和“教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被动的吸收课本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协助下亲自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推荐访问:加减法 反思 教学 2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60篇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一年级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