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22-09-27 09:40:05 浏览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5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 麻醉安全与质控(Perioperative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ee ) 2079, 3 (3 )1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5篇

篇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

安全与质控 ( Perioperative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ee

 )

 2079,

 3

 ( 3

 ) 125" 质量报告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齐艳艳 , 崔明珠 , 张加强 , 巫春艳 , 杨亚利 , 支慧 , 张伟 (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 河南郑州 450003 )DOI :

 10.

 3969/J.

 ion.

 2096

 -2681.2019.

 03.

 001医疗安全 ( 不良 )

 事件 ( 简称不良事件 )

 是指在医

 疗机构运行和医疗活动中对患者安全 、 医务人员安

 全和医疗机构医疗安全造成或即将造成不良影响的

 事件 [ 1 ] (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 促进医疗

 质量的持续改进 , 保障医疗安全 , 2017 年 , 我院制

 定了 )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和工作流程 》 。

 我科为了配

 合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工作 , 制定了科室内非处罚性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

 2018 年度 , 我科共上报不良事

 件 75 例 。

 现将我科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 , 以利于麻醉安全隐患 ,

 医疗事

 医疗

 , 为医疗质量

 (1

 2018 年度不良事件数据汇总1.1 不良事件上报例数2018 年我科共上报不良事件 75 例 , 每月例数见

 图 1 (ifif时间 / 月图 1

 2018 年每月不良事件例数1.2 不良事件分类医疗机构应按照不良事件发生前能否预防 , 分

 为

 和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 ( 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未提及不可预防的范围严 。

 2018 年不良事件按

 进行分类 ( 图 2 )

 o图 2 按不良事件能否预防分类■ 可预防不可预防不良事件还应按照事件发生的风险要素 、 管理

 范畴 、 机构

 进行分类 [ 1 ] ,

 医疗类 、 护理%

 %

 不良事件 。

 2018 年不良事件按发生的

 和管理

 进行分类( 图

 3 )

 。1.3 不良事件发生场所麻醉

 的

 分布广泛 , 有手术间 、 预

 麻间 、 麻醉恢复室 !

 PACU )

 、 病房等 。

 2018 年不良事

 件按其发

 进行分类 ( 图 4 )

 o收稿日期 :

 2019

 -02-13 ; 接受日期 :

 2019

 -

 04

 -

 20基金项目 :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 182102310167 )

 ;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 ( 201602227 )

 作者简介 :

 齐艳艳 , 主治医师 , 硕士 , E-mail :

 642047898@qq.com通信作者 :

 张伟 , E-mail :

 mvhope2005@

 163

 -

 com

 126 麻醉安全与质控 ( Perioperative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ee

 )

 2079,

 3

 ( 3

 )图 4 不良事件按发生场所分类■

 PACU预麻间■ 病房手术间1-4 不良事件分级不良事件造成的

 分为 4 级 :

 I为

 事件 ; " 为不良

 事件 ; 皿级为未造成

 事件 ; $

 为隐患事件 [ 1 ] ,

 201 ( 年不良事件按

 分

 进行分类 ( 图 5

 )

 (O O 5 54 34 38 8 3 30 5 0 50 5 0 53 2 2 13 2 2 12510 5 5■O O级 n n级 n n图 5 按不良事件分级分类1.5 不良事件汇报人员分类麻醉科的主要工作人员主体为麻醉医生和麻醉

 护士 , 不良事件的汇报

 麻醉医生和麻醉护成 ,

 , 我

 不良事件汇报人员进行了分类 ( 图 6 )

 o芒歸專e»e»皿K-不良事件按汇报人员分类2 总结分析2.1 不良反应的月份分析图 1 结

 , 201 ( 年共上报不良事件 75 例 ,中 1 、 2 月上报不良事件较少 ,

 : ( 1 )

 科室医疗人员对不良事件上报的

 在偏差 ,

 数人认为上报

 不良影响 ,

 处罚 , ii; ( 2 )

 不良事件上报的制度尚不

 ; ( 3 )

 科室 、

 、 质员的

 不

 ; ( 4 )

 对不良事件上报的培训不

 ,

 医务人员对上报系统不

 。2.2 不良事件预防分析图 2 结果显示 , 在 75 例不良事件中 , 有 55 例不

 良事件是

 的 , 占全年总数的 73.3% , 不

 "

 防的不良事件有 20 例 , 占全年总数的 26.7% 。201 ( 年共上报了

 55 例

 的不良事件 。

 主要原因 :

 ( 1 )

 麻醉操作不

 , 不

 一

 ; ( 2 )

 不按现有

 的操作

 执行 ; ( 3 )

 对

 刚投入使用的医疗设备,

 如电子镇痛泵 , 使用不熟练 ; ( 4 )

 麻醉专业人员更

 新 ,

 学习没

 时跟上 。2.3 由医疗类 、 医疗设备 、 麻醉制度不健全引起的

 不良事件图 3 结果显示 , 有 49 例不良事件是由医疗类引

 起 , 占全年总数的 65.3%

 ; 有 14 例不良事件是

 理

 , 占全年总数的 1 ( -7%

 ; 有 10 例不良事件, 全年总数的 13.3%

 ; 有 2 例不良事

 件是

 实

 , 占全年总数的 2.7% 。2018 年 , 因医疗 的不良事件有 49 例 。

 分析原因 :

 ( 1 )

 了麻醉专业医疗类和手术科室医疗; ( 2 )

 每个月都有学生更新 , 尤

 是非麻醉专业轮

 转学员 , 缺乏规范的麻醉理念和对操作流程的执

 行性 。的不良反应共 10 例 , 占全年不良事件

 13.3% 。

 其中以配伍不当居多 , 共 3 例 , 主要为明

 胶类液体和止痛

 麻醉药配伍 。

 抗

 的不良反应有 2 例 , 均为万古霉素输注过快 ,

 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用

 方法不当 、 用药过量 2 例 , 经动

 脉给药 1 例 , 抽错药 、 用错

 1 例 , 药物过敏 1 例 。麻醉机

 的不良事件 2 例 , 其中 1例是

 麻醉机

 老化 , 存在安全隐患造成 , 已

 上报医院

 科 , 更新麻醉机 。

 另 1 例是由于配线遭

 机器碾压损坏影响使用造成 。2.4 发生在手术间 、 预麻间 、 PACU 、 病房的不良

 事件图 4 结果显示 , 不良事件发生的场所以手术间

 为主 , 有 27 例不良事件发生在手术间 , 占 35% 。

 其

 次 ,

 是不良事件高发的

 , 有 25 例不良事

 3 期

 齐艳艳 , 等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127件发生在病房 , 占 33% 。

 有 18 例不良事件发生在

 PACU , 占 23% 。

 有 7 例发生在预麻间 , 占 9% 。2018 年 , 发生在预麻间的不良事件共有 7 例 。

 集中的问题 :

 ( 1 ) 麻间的预约流程不严谨 , 造成操

 作错误 ; ( 2 ) 作动作粗暴 , 造成不良

 。

 分析原

 是因为预麻间刚成立不足 1 年时间 , 管理和

 运行都在摸索中 。发生在 PACU 的不良事件共有 18 例 。

 集中的问

 题 :

 ( 1 )

 PACU 交接患者不仔细 , 出现低级错误 , 如

 不开氧气 ; ( 2 ) 发现一些发生在手术间的麻醉不

 操作 , 如明胶与其他各种药物配伍 ; ( 3

 ) 管过早 ,患者低氧或二氧化

 。

 分析

 是因为医患配比严

 , 不良好的

 和护理患者 。为 PACU 有严格的交接流程和操作规范 , 所

 以避免了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 。发生在病房的不良事件共有 25 例 。

 集中的问题

 有 :

 ( 1 ) 电子镇痛泵的问题 , 其中有 16 例 ; ( 2 ) 中心

 静脉置管的护理问题 , 如

 贴标识 、 抽出血栓 、 中心

 静脉脱

 ; ( 3 )

 应用弱

 镇痛药不

 ;( 4 ) 在

 术室造成患者

 损 。

 分析

 :

 沟不当 , 尤其是与

 医护人员的

 在不及时不

 的问题 。2.5 不良事件分级分析图 5 结

 , 麻醉科的不良事件以皿级为主 。

 W 级不良事件 :

 8 例 , 占 10.7% 。

 皿级不良事件:

 38 例 , 占 50.7% , 是 2018 年度进行质量控制的重

 点 。

 □ 级不良事件 :

 25 例 , 占 33.3% 。

 I 级不良事

 件 :

 4 例 , 占 5.33% 。2.6 按不良事件的上报主体分析图 6 结

 , 不良事件由麻醉医生上报的 43

 例 , 占 57.3% , 麻醉护士上报的 32 例 , 占 42.7% 。中 3~9 月

 的不良事件

 麻醉

 上报 。

 主是我科在 1 月

 开始投入使用电子泵 , 3 月份

 麻醉

 的

 痛

 成立

 ,

 发现了电子泵的

 问题 ,

 电子泵不良事件反馈的问题 , 制定了一

 的整改措施 , 10 月

 电子泵的不良事件得到明显改善 。2.7 不良事件的特别情况2.7.1 麻醉制度不健全引起的不良事件 综合全年

 的不良事件中因麻醉制度不健全

 的不良事件 6例 , 占全年不良事件 8% 。

 主要集中在预麻间的预约

 流程不

 ,

 我科

 麻

 是

 过

 约 ,

 电

 核对来进行的 ,

 出现错误 , 电

 对模糊不清的影响 , 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 存在安全

 隐患 。

 预定新的 1 年

 过麻醉科电子

 化系统立预约

 , 以

 安全隐患 。2.7.2 电子镇痛泵引起的不良事件 2018 年 , 因电

 子镇痛泵

 的不良事件共有 18 例 , 占全年不良事件的 50.7% 。

 集中的问题 :

 ( 1 ) 电子泵设置错误;( 2 ) 信息填写错误 ; ( 3

 ) 电子泵配药容量错误 ; ( 4 )

 电子泵内有气泡 ; ( 5 ) 电子泵未打开使用 。

 分析原因

 是电子泵在我科使用时

 ,

 医

 人员对电子泵的使用都在摸索和适应中 。3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 , , 制定整改措施( 1 )

 强调不良事件上报的培训 , 让科室医疗人员

 充分

 不良事件上报的

 和

 性 ,

 人人不良事件的

 和上报流程 ,

 人人

 。

 改不良事件上报

 , 建立以

 为手

 段的不良事件上报体制 ,

 医务人员上报不良事

 件的积极性 ,

 上报不良事件的热情 & 3 " 。( 2 )

 严执行各项医疗

 制度 , 并结合本科室

 的实

 制定了各级医生 、

 管理人员的职责 , 制定了

 PACU 、 预麻间的医疗行为

 , 并落实

 各

 各

 医疗和

 理人员的

 ,

 各

 医疗行

 为有制度

 程 , 使得科室医务人员的麻醉操作逐⑷ 。( 3 )

 科室内部每周都会对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

 分析 , 并在不良事件的总结中完善科室的制度 。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

 , 科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

 , 以严谨的工作作良的服务 , 更有效的

 患者的

 和安全 , 使科室

 一个质的

 。( 4 )

 科室加强对本专业医疗行为的常规培训 , 定期

 学习 , 不定时抽查对

 的

 ,科室对新入职的人员加强

 、

 安全监管 ,强

 人员的职责 ,

 “

 不放眼 ” , 与止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 5 )

 对不常用的药品 , 尤其是手术科室外带药品 , 不

 应用 , 应仔细

 说明书 ,

 合理应用范围 , 必

 时请示科室

 、

 。

 对术前患者应用的特殊

 , 如不

 理特性 , 也应仔细

 说明书 , 必时及时与外科医护人员。(

 6 )

 术

 ,

 对麻醉

 出

 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和

 , 术与患方充分沟通 ,

 128 麻醉安全与质控 ( Perioperative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ee

 )

 2079,

 3

 ( 3

 ), 尽

 减少非预料

 的发生机率 。

 严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麻醉操作规程 , 严执行核

 对制度 , 确保麻醉操作的成功率 。( 7 ) 科室

 加强安全管理 , 每周召开安全会议 ,

 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管理

 性的

 ,

 将各

 制度实

 , 防止坠床 , 自咬伤等事件发生 , 降低麻醉护理

 的发生 。( 8 ) 加强对各医疗

 的监管 , 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安全

 , 专人负责对医疗

 定期巡查 , 定期保养 , 及时更换老化

 , 保证医疗安全 。( 9 )

 成立了术

 痛

 , 及时发现在手术室发现不了的问题 ,

 与患者和家属的

 , 以及与手术科室的

 , 及时制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并对麻醉科改进术后镇痛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 结语我科对 2018 年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已

 进行了

 , 同时也对发生不良事件却

 动上报的人员进行了一定的惩罚

 , 科室管理者及医人员都已充分

 报告不良事件的

 ,过不良事件的

 分析和总结 [ 5 ] , 增加了不良事件的

 力 , 通过改

 医疗服务质量 ,更大程度的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不良事件的发生 , 虽一部分的

 自个人的疏忽或技术不良 , 但更一部分

 自医疗行为的不

 , 这

 是因为

 、 流程 、 工作环境造成的 [ 6 ] , 苛个人并不

 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重要的是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流程 。

 因此 , 营造开放

 式的质量安全管理 , 使每一位医务人员

 参与不良事件的上报和收集 [ 7 ] , 从不良事件中汲取经验

 并不断改进 , 建立以

 为

 的不良事件上报体制是构建医疗质量安全控制

 的关键 。参考文献 :[ 1 ]

 李 U , 柯敬东 , 王芳 , 等.探寻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 J ] - 麻醉安全与质控 , 2017 ,

 1 ( 5 )

 :

 233

 -

 236 -

 D0I :

 10.3969/

 ..i s n.2096

 -2681.2017.05.004.[ 2 ]

 王全英 , 徐德朋 , 张燕燕 , 等-可预防性医疗不良事件和可预防

 性死亡的现状研究 & J ] -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 2018 ,

 25

 ( 3

 ) :

 42 ­44 -

 D0I :

 10. 13912/j.

 akd

 chqm.

 2018.

 25.

 3.14.[ 3 ]

 杨克虎 , 马彬 , 田金徽 , 等 - 美国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现状及

 绩效的循证评价 [ J ]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2006 ,

 6

 (

 6

 ) :

 439

 -450.[ 4 ]

 杨可丿 卜

 浅谈我院医疗安全 ( 不良 ) 事件的规范 化 管理 [ J ] - 江苏

 卫生事业管理 , 2018 ,

 29

 (

 1

 )

 :

 38

 -

 39 -

 D0I :

 10.

 3969/j.

 O - -

 1005

 -7803.2018.01.012.[ 5 ]

 蒋婷婷 , 高新强 , 赵嬪 , 等•试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完善

 &

 J ] - 中国医院 , 2018 ,

 22

 ( 12 )

 :

 7

 -9 -

 D0I :

 10.

 19660/j.

 imn.

 1671

 -

 0592320183123033[ 6 "孙红梅-提高医疗安全 ( 不良 ) 事件上报率的 PDCA 管理模式

 &

 J ] - 中国保健营养 , 2018 ,

 28

 ( 3

 )

 :

 374 -

 D0I :

 10.

 3969/j.

 O - -

 1004

 -7484.2018.03.599.[ 7 "董帅-医疗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建议 & J ] -

 健康前沿 , 2018 ,

 27 ( 4 )

 :

 175 -

 D0I :

 10.

 3969/j.

 O-.

 9128

 - 6509 -

 2018.04.159.( 本文编辑 :

 雷少青 )- 消息 -编辑部严正声明《 麻醉安全与质控 》 编辑部于 2017 年 1 月创刊 , 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冒本刊名义的网站进行组稿和宣传 , 骗取钱

 财 。

 本刊郑重声明 , 《 麻醉安全与质控 》 编辑部从未授权任何人 、 任何投稿代理机构以本刊杂志的名义进行组稿和收取费

 用 , 目前本刊仅接受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 http :

 //Lww.

 psqaehina.

 com ) 投来的稿件 。

 请广大作者安全投稿 , 提高警惕 , 谨防投 稿网址 :

 http

 :

 // pww .

 psqaehina.

 com电

 话 :

 029

 -84776124联系人 :

 谢彦菊朱婷

篇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

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管理目的

 通过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送系统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通过系统来分析错误、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运用医院内、外的资源来维护患者安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总结,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组织管理体系

 医院成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组织。

 (一)院级管理。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统筹管理,质量管理科牵头全院不良事件管理工作,成立由质量管理科和相关管理部门(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药学部、设备科、输血科、后勤科、安全科、门诊部、信息科等)、各临床医技科室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持续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并根据国家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管理。质量管理科职能职责。牵头制定医院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维

 护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系统;牵头全院不良事件管理,汇总相关部门/科室不良事件分析报告,每季度对全院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发布《医疗风险警戒快讯》;统筹全院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有关知识培训;每月督导各管理部门落实不良事件的整改措施及改进成效;不定期抽查各临床医技科室不良事件的管理及整改落实;开展不良事件上报及处理有关的考核并进行奖惩;牵头按规定向上级部门报送不良事件相关信息。

 (二)科级管理。

 1.管理部门:各部门/科室接到不良事件报告后及时调查,

 原则上 5 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向相关科室反馈意见,定期督导科室落实整改情况。各管理部门每月更新本科室接报台账并逐项对账销号,医务科(医患办)每月 5 日前将上月医患纠纷、信访投诉等明细交质量管理科;每季度查找、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要有数据、案例、制度流程体现改进效果;每季度首月 10 日前将不良事件总结分析交质量管理科(含医院投诉方面的总结分析),如本部门无处理事件也应分析风险点并加以预防。出现Ⅰ级、Ⅱ级事件必须在 30 天内进行根因分析;若无Ⅰ级、Ⅱ级事件,至少每半年体现质量管理工具(如根本原因分析等)在不良事件中的分析和处理。管理部门着重提升医务人员对涉及该管理部门负责的医疗质量安全隐

 患或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负性事件的识别与报告能力,定期督查瞒报漏报事项,并反馈给质量管理科。

 2.临床医技科室:各科室成立不良事件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为提升报告效率和准确度,科室设置不良事件管理专员负责不良事件常态化管理;建立科内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不良事件管理专员应协助上报者辨别事件等级和损害程度,指导帮扶科室工作人员持续提高识别与防范不良事件的意识和能力,推荐不良事件管理专员集中报送不良事件。临床医技科室每月质控会进行不良事件自查并按照管理部门要求整改落实;每季度进行科室不良事件总结分析、提出科内整改措施(若有)、评估既往整改成效。全院所有工作人员均有发现及上报不良事件的责任。

 三、不良事件定义

 是指在医院内被工作人员主动发现的,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除患者自身疾病自然过程之外的各种因素所致的不安全(不良)现象或事件,但是,可能是需及时处置的、或是无需处置的,以及尚未形成事实的隐患,但都可通过医院进行持续改进活动而减少发生的。

 是指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发生意外的、不希望发生的或有潜在危险的事件/错误(属于国家法律法规已明文规定医院应当署名通报的事件除外)。

 四、不良事件分级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所致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一)Ⅰ级事件(警讯事件、警告事件)。

 Ⅰ级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界定的一、二级医疗事故、原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中规定的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 3 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 2 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造成 3 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医院内部相关管理文件规定的事件;患者自杀致死事件等。

 (二)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差错事件)。

 Ⅱ级事件:在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机体与功能损害。包括但不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界定的三、四级医疗事故、原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中的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和医疗机构内部相关管理文件规定的事件(造成 2 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三)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Ⅲ级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四)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Ⅳ级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在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未造成危害的事件。

 五、分类管理

 目前不良事件主要有以下分类方法,根据国家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医院工作需要,质量管理科可适当调整分类。

 (一)按照医疗风险发生前预防与否分类。

 分为可预防类和不可预防类不良事件。可预防类不良事件指医疗中由于未能防范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损伤,不可预防类不良事件指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损伤。

 (二)按照风险影响损害群体分类。

 分为患者(及其家属安全)类不良事件、员工安全类不良事件和医疗机构安全类不良事件。

 (三)按照管理类别分类。

 1.医疗管理类(医务科牵头):包括诊断类、治疗与处置使用与管理类(包括但不限于导管介入、急救处置等)、手术使用与管理类(包括但不限于术前评估、患者识别错误、部位错误、异物存留体内等)、医技检查使用与管理类(病理、超声、影像、检验等)、麻醉使用与管理类(包括但不限于插管、

 镇痛镇静、持续高热等)、体内假体装置植入物和移植物事件、营养膳食类、康复治疗类、医患纠纷、导管使用与管理类等。

 2.护理管理类(护理部牵头):包括跌倒、坠床、住院压疮事件类、烫伤、患者身份识别、治疗与处置类、药物外渗等。

 3.药品管理类(药学部牵头):包括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使用与管理类(包括但不限于处方/用药医嘱错误、药品准备错误、药品用法错误、调配与管理错误)等。

 4.器械管理类(设备科牵头):包括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医疗设施/设备、非医疗器械;对仪器、设备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等。

 5.输血管理类(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牵头):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免疫性反应、急性非免疫性反应)、输血错误(包括但不限于输血前检查错误、备血错误、发血错误、输血错误)等。

 6.输液反应类(护理部、医务科双牵头):包括发热反应、

 心力衰竭、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热原反应、过敏反应、

 细菌污染引起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等。

 7.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类(院感科牵头):包括医源性感染事件类、特殊医院感染事件类、器械相关感染类(消毒供应中心生物检测不合格不良事件、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暴露)类、锐器伤类,等等。

 8.信息管理类(信息科牵头):网络攻击事件、信息泄

 露类等。

 9.后勤管理类(后勤科牵头):电梯故障、物流转运类、公共服务设施类、环境保洁类、造成患者损害的维修类等。

 10.治安管理类(安全科牵头):安全保卫类、暴力伤

 害医务人员、坠落物体造成伤害、失火、失窃等等。

 11.其他类(相关部门为牵头管理部门):涉及患者安全目标、门诊服务、住院服务和重症监护服务等各类影响患者满意度的情况。随着医院不断发展,传统分类不能完全满足不良事件科学管理,因此各部门各科室应协同配合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责任。未尽类别,由质量管理科酌情增补。

 六、不良事件报告

 发生或发现不良事件时,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如遇Ⅰ、Ⅱ级不良事件,应在发生 2 小时内口头向相关管理部门/科室(或值班人员)报告情况,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按医院规定积极处理。

 (一)报告要求。

 1.时限性。

 Ⅰ、Ⅱ级事件 24 小时内,Ⅲ、Ⅳ级事件 48 小时内通过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报送至质量管理科(药品不良反应报药学部、器械管理类报设备科、职业暴露类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后报感院感科)。

 2.详细性。

 详细、完整得填写事件内容,并提出初步的改进意见、建议,除不良事件系统固定表单之外,可以上传图片、文档等附件予以补充说明。

 (二)报告途径。

 1.XX 系统。

 XXXX→XXXX→XXXX。

 2.医护一体化系统。

 含医生门诊工作中、医生住院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

 3.网页端。

 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三)报告原则。

 1.自愿性: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和行后部门每个人有自愿报送不良事件的权利,报送不良事件是报告人的自愿行为,但强制性报告事件除外。强制性报告事件包括:Ⅰ、Ⅱ级事件,患者走失类,患者自杀自残类,手术介入病人及部位选择错误。

 2.保密性:对上报人及涉及到的人和科室/部门的信息保密。

 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科室/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报告人确有顾虑的,可以通过 XXX 匿名账号(XXXXXXXXXXXXXX)等匿名报告。

 3.非惩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科室/部门处罚的依据。涉及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4.公开性:对报送类别和事件本身的信息进行公开。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科室进行公开和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七、不良事件处理

 (一)时限性。

 各相关管理部门/科室接报告后应立即启动调查流程,对患

 者或员工造成伤害的事件要第一时间处理,及时消除隐患、减少事件导致的损失,将可能造成的损害或损失降到最低,特殊情况立即向分管院领导汇报。原则上 5 个工作日内完成流程处理并提交到质量管理科进行归档结案。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结时间者应提前向质量管理科说明情况。

 (二)内涵性。

 管理部门/科室应认真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

 理环节等,明确责任科室、整改计划和办结期限;各管理部门/科室处理不良事件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Ⅰ、Ⅱ级事件,发生频率较高、严重程度高的Ⅲ、Ⅳ级事件由管理部门/科室牵头运

 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督导落实、定期分析整改成效。

 (三)协调性。

 经调查核实不属于本部门/科室管理范畴的事件,应及时填

 写意见并退回质量管理科,由质量管理科核实后转交其他科室。

 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和科室的事件,由质量管理科指定牵头部门/科室处理,其他部门/科室积极配合、不得推诿。

 八、质量管理科监测控制

 (一)统筹不良事件管理。

 质量管理科对接报的不良事件进行级别核验,对不符合报送标准者予以退回;对符合标准的不良事件明确责任部门/科室,

 并分配至相应管理部门/科室进行处理。质量管理科审核各行后

 部门预结案事件,对符合结案条件的进行结案;不符合结案条件的事件提出处理措施并反馈至管理部门/科室继续处理。监测床均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每百名出院人次医疗质量 (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等 X 级医院评审数据。

 (二)跟进不良事件处理及成效。

 质量管理科牵头,对涉及多部门/科室的不良事件明确责任

 部门/科室、初步拟定完成时限等;敦促各管理部门/科室对各级各类不良事件制定整改计划,质量管理科每月跟进典型不良

 事件的整改措施及整改成效,可以进行全院通报,必要时发布通知或文件改进流程。

 (三)向医院汇报不良事件。

 质量管理科每季度总结、分析不良事件,每半年向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不良事件情况,提出预防预警、整改建议,面向全院通报不良事件情况;质量管理科每季度总结、分析并发布《XXXXXXXXXXXX》。

 九、不良事件的奖惩

 (一)奖励。

 每季度进行奖励。凡经质量管理科认定的有效不良事件,医院对上报人员每例奖励 XX 元;新发、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对上报人员另增加奖励 XX 元;对感染控制与放射防护科工作人员处理的职业暴露每例奖励 XX 元;填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与学**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经国家相关网站审核通过后每例奖励 XX 元。

 (二)考核。

 1.目标。

 医院根据各临床科室床位规模、必要时结合出院患者人次,

 或根据医技科室工作人员数量核定年度报告不良事件基本指标。临床科室例数:0.x X“开放床位数” (麻醉科按手术间计算);

 医技科室例数:0.x X 员工数;均按“进一法”确定各科室年度上报例数。对未达到基本指标的科室扣年度目标考核分。具体以当年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下达指标及完成情况为准。各临床医技科室每月落实报送目标,月报送目标为科室年度不良事件目标值除以 12,采用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后每月不足 1 例的科室,每 2 月至少报送 1 例不良事件。各行后部门/医技Ⅱ类科室,每月报送不良事件 1 例。各科室/部门不得以维修事件等与患者安全不相关事件充数。

 2.考核。

 (1)对于不良事件报送数量不足的考核为:临床医技科室、行后部门/医技Ⅱ类科室每月扣科室奖励绩效 X00 元/例。

 (2)连续 2 个月...

篇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

管理 302

 2020 年 12 月 03 40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韩 宇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 30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几点对应的管理对策。方法: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这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辅助科室、其他科室发生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别为 22 例、11 例、6 例、1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55.00%、27.50%、15.00%、2.50%。;I 级事件、II 级事件、III 级事件、IV 级事件分别为 0 例、1 例、17 例、2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0.00%、2.50%、42.50%、55.00%;诊疗问题、临床管理问题、其他问题分别为 18 例、16 例、6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45.00%、40.00%、15.00%。结论: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强化医疗安全管理,能够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医疗质量不良事件指的是因医疗导致的各种损害,该类事件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还会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开展[1] 。防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出现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管理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医院着手构建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加大对典型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对应的管理对策[2] 。基于此,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这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详细分析见下文。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表以及期间发生的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等等。

 1.2 研究方法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相关管理方案,医院组建了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经验。由多部门联合管理工作小组对随机抽取 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诱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上述资料中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中科室上报情况、医疗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情况、医疗事件发生的原因等。

 2 2

 结果

 2.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布情况

 如下表 1 所示,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的 40 例研究样本中,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辅助科室、其他科室发生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别为 22例、11 例、6 例、1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55.00%、27.50%、15.00%、2.50%。

 表 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科室分布情况(n(%))

 发生科室

 例数

 百分比

 非手术科室

 22 55.00% 手术科室

 11 27.50% 辅助科室

 6 15.00% 其他科室

 1 2.50% 2.2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情况

 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40 例研究样本中,I 级事件、II 级事件、III 级事件、IV 级事件分别为 0 例、1 例、17 例、2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00%、2.50%、42.50%、55.00%。其中,II 级事件指的是不良后果事件,III 级事件指的是为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IV级事件指的是隐患事件。

 2.3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分布情况

 如下表 2 所示,我院 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随机抽取 40 例研究样本中,诊疗问题、临床管理问题、其他问题分别为 18 例、16 例、6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45.00%、40.00%、15.00%。其中,诊疗问题中治疗问题和诊断问题分别为 14 例、4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35.00%、10.00%;临床管理问题中临床管理制度问题、器材问题、药品问题分别为 10 例、1 例、5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25.00%、2.50%、12.50%;其他问题中服务态度问题、诊疗费用问题、其余问题分别为 3 例、1 例、2 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 7.50%、2.50%、5.00%。

 表 2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分布情况(n(%))

 发生原因

 例数

 百分比

 诊疗问题

 18 45.00% 临床管理问题

 16 40.00% 其他问题

 6 15.00% 3 3

 讨论

 长期以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我国医疗事业不得不面临的严重问题。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直接关系着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医院的发展建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3]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对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工作,对于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医院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 。

 常见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可以分为可预防、不可预防两大类,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我院2017-2019 年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多发生在非手术科室,事件等级以 III 级、IV 级为主,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原因多为诊疗问题和临床管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几下几方面:首先,部分医务人员基本十八项核心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其次,部分医院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部分医务人员工作纪律性不强,团队合作意识不高;第四,医院部分设备维修不够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及时诊疗。在回顾性分析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基础上,我院积极提出了对应的管理对策,详细如下。

 首先,积极构建科学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积极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机制,提升医务人员上报的积极性。调查研究统计显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患者安全文化二者之间呈负向变化关系。因此,医院管理部门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患者安全文化教育,在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前提下,举办了患者安全月、患者安全教程学习等系列活动,在医院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3-5] 。

 其次,加大医务人员教育和培训的力度。针对出现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有关部门组织了专题培训活动,在系统分析不良事件原因的基础上,不断查找内院原因,并构建了多部门分工与协作的管理模式,明确了不同部门的职责,有效的提升了医务人员上报的准确性。为有效落实不良时间上报制度,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提升医务人员的意识,使其明确上报的方式和意义[6] 。

 (下转第 310 页)

 制剂与工艺 310

 2020 年 12 月 03 参考文献

 [1]胡 婧 扬.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应用 [J].黑龙江科学,2017(16):54-55. [2] 张 铮 . 无 菌 工 艺 模 拟 试 验 研 究 [J]. 科 技 致 富 向导,2018(4):293-293. [3]李慧,杨忠华.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应用思考[J].才智,2017(22):356. [4]李敏,郭秀侠.关于生物制品工艺验证的审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6):664-668. (上接第 302 页)

 第三,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是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关键所在,下文重点从持续推动多学科治疗模式、进一步规范科室诊疗行为、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法律法规意识、树立正确的医务人员公众形象、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建立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7] 。(1)持续推动多学科治疗模式。为保证患者的顺利康复,加大围手术期的管理力度,对于危重患者进行术前讨论,制定最优的手术方案,多学科治疗模式推动后,医院患者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多学科合作机制的推进力度,创新实施联合查房模式,由医院多个科室联合构成的查房小组开展查房行动,对于典型病例进行重点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 。(2)进一步规范科室诊疗行为。为进一步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医院管理部门对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严格执行质控部门督导核心检查制度,规范科室诊疗行为。积极落实院、科两级责任制,明确科室主任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确保医院各项制度的规范运行。此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重点对科室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工作,一般以一个月为宜,检查的重点以医疗质量自查、病案规范书写等为主,并将该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评定的参考依据。(3)提升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为了促进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其根本所在。通过定期举办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准,为医院医疗安全提供保障。将医务人员医疗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其绩效挂钩,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重视“三基”考核工作,开展了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基本技能培训等多种活动,在巩固医务人员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其综合业务水平[9] 。(4)强化医疗法律法规意识。近年来医患矛盾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医院甚至出现了家属殴打医务人员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医院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医疗救治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在工作培训中增加医疗法规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确纠纷隐患、保护患者隐私等。医院加大了对医务人员卫生法律知识的考核力度,明确了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并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医务人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案例中,确保医务人员在必要的时刻,能够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最大程度上避免医疗行为中出现伤医事件。(5)树立正确的医务人员公众形象。医护人员的本职工作在于救死扶伤,因此必须坚持为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医德医风建设,树立正确的医务人员公众形象,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给与足够的尊重和关怀,最大程度上避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出现。医院采用海报宣传、微信平台、内部网站宣传等多种方式,公开展示优秀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积极树立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一方面提升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有效的激励了年轻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在榜样的指引下,年轻医务人员能够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10] 。(6)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人们的健康受到的极大的影响,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医院工作任务逐年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器械用量增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出现的概率增加。为此,医院加大了医疗器械管理的力度,明确了医疗器械管理组织架构以及岗位职责,规范了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加大对医疗器械巡检和保养的力度,如发现医疗设备出现问题,在保修期内的第一时间通知厂家维修管理。医工工程师在完成设备巡检、保养、维修的基础上,还要协助医务人员熟悉设备性能和使用方式,减少设备的损坏。对于急救类医学装备,科室安排专人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备用状态。为提升急救工作的效率,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范,提升不良事件的应对能力。(7)建立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通常情况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环节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不良事件的管理需要多部门联合开展。医院定期组织多个部门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深入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拟定改进方案,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出现。

 参考文献

 [1]余丽娜,钱新毅,盛静.医护人员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医 疗 安 全 不 良 事 件 的 调 查 研 究 [J]. 中 华 护 理 杂志,2020,55(1):102-107. [2]王艳芝.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292-293. [3]彭小春,张敏,符明龙.基于系统追踪法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规范化管理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9(11):59-61. [4]黄瑞,郑大成.PDCA 循环在护理人员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20,27(6):153-155. [5]孙淑艳,王菊,常凤姣.三级甲等蒙医医院 1090 例医疗安全 不 良 事 件 运 行 管 理 情 况 研 究 [J]. 内 蒙 古 医 学 杂志,2020,52(3):379-380. [6]徐厚丽,张萍萍,段玉平.某三甲医院 1282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研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6):174-176. [7]李玮,陈蔚.探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用药错误不良事件的管理对策[J].健康大视野,2019(16):281. [8]黄文斌,黄庆萍,黄艳芳.基于疾病编码和症状的医护一体化的智慧护理平台对医疗安全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6):2384-2387. [9]盛静,余丽娜,李小粉.住院病人对医护人员主动告知医疗 安 全 不 良 事 件 的 调 查 研 究 [J]. 全 科 护理,2020,18(3):357-360. [10]王萍,曾申娟,贺静.基于平台及关键环节质控的护理不良 事 件 管 理 模 式 应 用 效 果 [J]. 中 国 现 代 医生,2019,57(5):129-132.

篇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

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一、目的 1、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揭露,进行资料收集、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方案,以促进达到患者安全的目标,并有效、及时地纠正存在的问题及杜绝潜在的风险。

 2、为了维护患者安全的医疗环境,建立“自愿上报的危机管理意识” ,凡发生或发现有关患者的不安全事件,以及任何有潜在危害患者安全的事件,均有责任上报。

 3、医院鼓励员工人人参与医院管理,上报可能导致患者不安全的事件,并提高警觉及事先预防。

 二、不安全事件分类 1、意外事件(Accident,Ⅰ级事件)是指非因当事人故意、过失、行为不当或不做所导致不可预见的事故或不幸,通常有不良的后果。

 2、重大不良事件(Sentinel Event,Ⅱ级事件)是指实施医疗行为后导致患者意外死亡或主要功能永久性丧失(与患者自然疾病过程或患者基础状况无关),或发生下列事件:如患者自杀、拐盗婴儿、输血或使用不相容的血制品导致溶血反应、患者手术部位辨识错误等。

 3、未造成伤害的不良事件(No Harm Event,Ⅲ级事件)是指错误或异常事件虽发生于患者、员工及其他人员身上,但是并未造成

  伤害,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

 4、接近差错(Near Miss,Ⅳ级事件)是指由于不经意或是即时的介入行动,而使其原本可能导致意外、伤害或疾病的时间或情况并未真正发生。

 5、不良事件件包括:可能(或已)引起患者人身损害或者死亡的事件;可能(或已)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可能(或已)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可能(或已)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可能(或已)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可能(或已)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无形损失的事件;其他可能(或已)导致不良后果的安全隐患。

 三、不安全事件处理原则 1、事件发生时,现场医务人员应迅速抢救患者及伤员,安抚家属情绪,以降低伤害、维护患者安全为原则,妥善保护有可能会引发事件的所有物品和现场,发生纠纷时报警。

 2、意外事件:告知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若涉及财物损失,则需告知院保卫部门,由该部门/科室提出改善方案,纳入患者安全项目持续监测。

 3、重大医疗不良事件:告知院部,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填写不安全事件报告表,并由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研究改进措施。

 4、未造成伤害的不良事件与接近差错:经由常规程序处理,有该部门/科室提出改进方案,并纳入患者安全项目持续监测。

  四、处理流程 1、及时补救 对发生的任何不安全事件,特别是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不良事件,要当机立断,及时补救,对员工进行不安全事件报告流程的培训,一旦发生,相关人员及部门应按照政策要求及时进行报告。

 2、及时上报:

 (1)上报内容:按不良事件上报表填写,该表一式两份,一份上报职能部门,一份科室留存。后期网上直报。

 (2)上报流程:

 1)早发现早报告:(一)一般事件(Ⅲ级事件或Ⅳ级事件)报告时限为 24~48 小时以内;(二)严重不良事件,(Ⅰ级事件或Ⅱ级事件)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由其核实后上报分管院领导。事后在 24~48 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2)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明显重大医疗过失造成患者严重后果、医闹参与的重大医疗纠纷等)紧急情况使用。

 3)工作时间以外、周末、法定节假日期间紧急情况应首先报总值班,由总值班通知相关科室处理。

 4)上报部门:医务处:医疗安全(不良)件;护理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院感办: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药剂科:药品安全(不良)事件;设备科: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总务科:设施安全(不良)事件;医务科: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保

  卫科:消防或医院人员安全不良事件。

 3、 调查分析、持续改进 (1)部门/科室负责人、医务处、护理部及其他职能部门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进行讨论,并根据各项不安全事件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提出整改方案。

 (2)对不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处理过程中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客观公正,对事不对人。

 4、做好****,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透露,不得复印不安全事件表,所有对患者及家属的谈话均应由患者的主管医生或医院指定人员来完成。

 LOGOwww.themegallery.com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处理程序职能部门医务处、护理部、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职能部门医务处、护理部、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各科室或个人具名或匿名报告不良事件重大事件分管领导院领导一般事件(提出处理意见)召开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决定实施意见组织相关委员讨论提出重大实施意见

  五、建立“鼓励上报”机制 1、医院倡导“鼓励上报”不安全事件的氛围,凡发生或发现有关患者的不安全事件,以及任何有潜在危害患者安全的事件,均有责任上报。尤其是接近差错,虽然事件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如医疗仪器设置或维护不当、环境设施不安全、作业流程有潜在缺失等。

 2、对事件的处理应从医院运作系统方面查找原因、改进流程,而不应以单纯惩罚个人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

 3、医院鼓励所有工作人员自愿(可匿名)上报不安全事件至医务处、护理部及其他职能部门;对上报人员的资料采取相应保密措施,不得泄露员工的任何信息。

 4、对非当事人的上报人员给予奖励(同一事件的第一上报人者,按色总院(2012)86 号文执行)。

 5、对当事者隐瞒不报者采取处罚措施,对非当事者而知晓事件不报者均采取教育批评措施。

 6、在不良事件上升为纠纷前报告的,在医疗侵权赔偿责任处罚中可给予减轻处罚。

 7、隐瞒不报,导致损害后果扩大、医患冲突升级的,严格依照医疗侵权赔偿责任分配规定进行处罚,不能再以任何理由减轻处罚。

篇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

2018 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总结分析

 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按照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2 年版)》要求,我院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现将 2018 年第二季度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2018 年第二季度共计上报 32 例不良事件。其中护理不良事件为 15 例, 占所有不良事件的 47%; 设备不良事件 2 例,占 6%;医疗不良事件 12 例,占 38%; 药事不良事件 3 例,占9%。

 2、上报科别统计:内科 5 例、外科 3 例、妇科、中西医结合科 8 例、耳鼻喉科 1 例、门诊 1 例、检验科 2 例、口腔科 1 例、手术室 4 例、放射科 1 例、供应室 1 例。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类型(2018 年第一季度):治疗查对事件 2 例、其他事件 338% 47% 9% 6% 2018 年第二季度各上报部门不良事件占比图 医务科 护理部 药剂科 设备科 6 3 8 1 3 2 1 4 1 1 01234567892018 年第二季度不良事件科室上报情况

  例、导管操作事件 1 例、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1 例、诊疗记录事件 2 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1例、基础护理事件 1 例、医疗处置事件 1 例。

 4、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

  分析:

 1、调查发现上报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均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相关科室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整改要求,并要求科室积极进行处理。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第二季度总不良事件的 47%,其中查对事件、跌倒事件、执业暴露事件问题较突出。护理部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3、本季度医疗和护理在查对不良事件上出现问题较多。医务科拟联合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在平时督导检查中加强对查对制度的督查力度。

 17% 25% 9% 8% 17% 8% 8% 8% 2018 年第一季度医疗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治疗查对事件 其他事件 导管操作事件 医疗技术检查事件 诊疗记录事件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基础护理事件 医疗处置事件 20% 20% 20% 13% 13% 7% 7% 2018 年第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占比图 跌倒 职业暴露 查对错误 管路滑脱 其他皮肤损伤 静脉输液意外 仪器设备故障

  4、本季度上报的 12 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出现问题类型最多的为其他事件、治疗查对事件、诊疗记录事件。以超声科的治疗查对事件为代表作根因分析:

 具体问题:

 ①20182057

 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时将患者性别“男”误写成“女”,病人发现后告知医师,医师技术更换报告

  ②20182691

 外科医师发现超声科将报告部位的“左”“右”写反。

 ③20183207

 放射科医师将患者刘 x 与患者蒋 ** 的 DR 片装反。

 本季度超声科出现查对事件为 2 例, 2018 年第一季度为 3 例:

 ①20181126

 患者行坐骨结节囊肿超声检查后,超声科医师出具的报告将患者检查部位表示“左、右”写反。

 ②检查医师床旁 C 超定位后出具报告,误将另一患者身份信息录入,导致信息错误。

 ③患者住院后在超声科检查完毕,在发给患者的报告中未在报告中记录“心包积液”,检查医生发现后及时修正报告并更换报告单,但未追回错误报告单,导致病历内出现两份“心脏彩超检查报告单”。

 查找原因:

 1 1 、2018 年第一季度时,医务科调查发现超声科上午病人过多,很多时候科室内部中午都需要加班以出检查报告。并且这种情况下,等待过多的患者容易产生不满、激惹心态。一定程度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会造成影响。于是医务科组织超声科、临床科室在 2018 年3 月中旬进行了沟通协调,调整成住院患者非手术、非急诊情况下不在上午安排检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超声科检查负担。

 ①2018 年第一季度超声科业务情况:

 科室共检查 9277

 人次。其中彩超

 4504 人次,B 超

 1727

 人次,心电图 3046 人次 ②2018 年第一季度超声科业务情况:

 科室共检查

 10708 人次。其中彩超 5725

 人次,B 超

 1749

 人次,心电图 3218 人次,新技术 16 人次 超声科 2018 年 1—6 月统计情况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彩超 1563 1163 1778 1765

 2047

 1913

 B 超 582 451 694 659

 581

 509

 心电图 1074 829 1143 1016

 1179

 1023

 2、根据我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要求,医务科对上报科室人员予 20 元。并做相关要求。要求超声科加强查对制度培训。但实际调查发现科内未严格执行培训,培训未落实到位。

 3、超声科主任于 2018 年 2 月中旬休产假,科室相关管理交由科内骨干汪洋。但调查发现科内运行资料多数由汪洋统筹组织,一定程度上松懈了科室内部管理。

 4、科内医师部分资历较科内代为管理的人员较高,易存在“不服管、管不到”情况,实际调查发生科内人员对相关运行、达标资料知晓度较低,也能侧面反映科内运行管理状态不佳。

 5、医务科未及时对整改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医务科达标资料繁杂、任务重、科内人手不足,未能及时核查科内实际整改情况。

 6、超声科 2018 年第二季度开展了“新技术”,对科内业务发展的重视及关注较高,减少了科内医疗质量运行管理的关注度。

 7、超声科 2018 年第二季度一名高年资医师在外进修学习,科内人员减少,人手不足。

 050010001500200025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超声科2018年1—6月检查统计情况 彩超 B超 心电图

  持续改进:

 1、医务科组织加强对超声科科主任的联系,侧面反映现在科室管理运行状况,科主任返回科室内部注重加强科室人员管理,加强对核心制度的学习及渗透,及时落实好制度的培训。继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避免因技术不精等导致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超声科科内完善应急风险评估管理预案及防范措施,提升人员风险评估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

 3、超声科内明确规范科室的绩效考核制度,奖罚分明,提高人员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

 4、定期总结科内存在的沟通协作方面等的问题,通过每月科室例会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科内整改及针对性的举措。

 5、医务科科内梳理好资料进度、督查项目,落实好督查的核查工作,同时继续加强对医疗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的培训及宣传。

 医务科 2018 年 7 月 3 日

 超声科 科主任休假、人员进修,人手不足 职能科室及其他业务科室的沟通协作方面存在不未进行处罚 未认真落实整改要求 等待过久容易激惹,影响医务人员状态 科室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全面 科室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及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存在不服管心理 代管人员管理不到未及时核查科内整改落实情况 资料繁杂,人员不足

 超声科总是 出现 查对事件 其他 医务人员 医务科

推荐访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范文 不良 事件 医疗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