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与教学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1 12:50:05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发挥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作用。本课程的目标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引导师范生深入解读和领悟《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性、专业性、实践性、生成性、生态性等特色;将有机融合、隐性教学的理念及适应性学习分析、新媒体技术嵌入到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以增强教学效能和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素质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与教学特色;整合性;实践性;生成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 (2019) 01-0046-06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以及小学全科教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兴起,小学英语师资需求越来越大。《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属于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它在小学教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作用,需要及时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渗透到课程、教材与教法中去,更好地发挥其对实践的引领作用。整合性、专业性、适切性、生成性、易读性、生态性是其课程特色,而实践性、语境创设、隐性教育、设计思维及自适应学习是其教学特色。

一、《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特色

(一)整合性

整合性包括专业知识与教育类知识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相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线下资源与线上资源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设计相结合,教学与评价及学习分析相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相结合等等。如图1所示:

(二)专业性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学生必须理解语言与语言习得、二语习得理论(同化、顺应、中介语)、语用学与文化学、学习理论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反馈与强化、模仿学习、模式识别;认知监控、信息差、先行组织者、最近发展区、暗示学习、隐性学习、语境性、建构学习、交互学习)等理论。这些核心概念对学生分析教材、教学设计以及技能训练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使得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自觉地进行教学实验和教学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先进的语言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有机整合到小学英语词汇、语法、语音知识教学以及听说读写演等技能训练过程中,以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适切性

本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特点以及职业需求进行内容和文体的选择,与《小学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适切性。为此,应紧密结合《小学英语》教材及课程标准进行讲解分析和举例,在讲教案编写一章的内容时,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及自适应学习理论融入其中,以提高教学的建构性、生成性和发展性。

(四)生成性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又应具有生成性。所谓生成性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诸方面及时将教学实践中的新模式、新方法融入其中,同时不断从师生成果、作业和产品设计中汲取有价值的内容,充实到教材中去。师范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积累这些问题并深入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充实到已有教材中去;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编写的教案、练习题以及完成的相关论文、答题、教学录像等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可以经过精选和加工引入教材中去,同时将语言学、心理学、新媒体技术及时融入其中,提高教材的生成性和创新性。

(五)易读性

本课程在对现行各类教材进行评估及反复实践基础上,充分考察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原有语言与专业知识基础,用简单易懂的英语进行校本教材动态创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表达方式,特别是掌握课堂用语以及基本的教学流程的英语表达,这有利于他们将来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目标语进行授课。另外每章都有教案及学案设计,有细化的教学目标、实现路径、关键术语、作业设计、参考书目、网络资源、拓展阅读等内容相配套,以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需要。教材语言难易要适度,简洁明了,具有启发性、易读性特点。

(六)生态性

本课程在充分研究已有教材优点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标准将多元文化理念渗透其中,发挥学科的文化育人功能。重视全球化视野和生态理念,并将其整合到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方法中去,体现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

二、《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教学特色

(一)实践性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从做中学、从教中学,增加角色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任务教学、谈话式教学、虚拟现实、“翻转课堂”“小先生”制等新方法、新模式,促进学生的实践参与和角色体验,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从中发现优秀人才,培养学科骨干,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安排学生到小学实习和代課,体验真实的教学情境,获得真实的教学体验,并结合本课程内容,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将教一学一研相结合。

(二)重视语境创设及案例教学

语言学家Harmer指出:“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学到的语言是在真实生活中能够使用的语言,那么教材编写中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像在生活中那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真实的( authentic)、生产性的(productive)、建构性的( constructive)的语言,发挥英语的整体育人功能。

在讲“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技能”一章时,教师可列举多种词汇教学方法:分类法、知识导图、歌曲、游戏、猜迷语、语境创设等,并且强调语境性,要求学生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单词。这样不仅便于记忆,也有利于应用。

例如,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Howcan I get there?中学习了post office、park cinema、hospital、library bookstore, science museum等单词以及go straight、turn right、turn left、on the left、to the south等短语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单词和短语先造句子,然后再安排同伴间的对话练习。教师可以先展示两个案例让同学分析其中的优点和缺点,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和提示:在进行对话练习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能“跑题”;对话主题不能分散,不能经常转移话题,彼此要就某一主题深入交谈下去,推动对话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要注意对话的建构性、理解性和友好性等特点。有效的对话练习有助于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建构性教学的实质和策略。

对话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己创编一个故事。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能够有效地将知识的学习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从而活化知识,增强能力。

再比方,当学生学习bamboo -词时可以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创设一种真实语境便于记忆和应用:Panda, panda, what can you do?I can eat so muchbamboo. Mike, Mike, what can you do?I can make astool/house/boat with bamboo…在学习umbrella一词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一段话:It wasraining hard outside. I forgot my umbrella. 1 wentback home and took my umbrella with me. Theumbrella can protect me from catching rain. Theumbrella is my good friend.

这样的学习能够激活学生的经验,也适合儿童对儿歌和自我表达的心理需要,bamboo,umbrella在不同的句子中反复出现有助于记忆。如果学生经常做此类练习,就容易从passive learner向productive or active learner转变,将formal language向authentic language转化。学生不仅善于内化知识,而且善于表达和创造。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入一种情境,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有真实语境的口语训练就会更自然,更生动,学生也会更加自信,从想说到愿说,从会说到准确、流利、自由地说。师范生在练习时,可以想像着小学生天真可爱的形象,想象真实的课堂情境,然后自己模拟讲课,这是从被动学习者和机械操练者向主动模仿者和创新者转化的有效方法。

(三)重视隐性教学

邓斌、周虹伶对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热点前沿进行了分析,发现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前沿问题主要包括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语法隐性教学、多模态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语法教学目的在于语法意识的提高,语法技能的培养。语法意识是对于语言规律系统的潜在的意识。语法技能( grammaring)是指语言学习者能正确地、恰当地、真实地使用语言形式。语法教学中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如何权衡、隐性与显性之间的接口问题等是近年来语法教学的前沿问题。[2]

语法习得中隐性学习与显性学习通过博弈而有效生成。隐性知识是潜意识内的背景知识以及语法先天图式;显性知识则是经过系统处理编码能够被清晰意识到的知识。隐性语法知识与英语水平以及母语语言水平呈正相关。

在讲past,present,future这类表示时间的词汇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钟表语境来表示,并且可以与具体事物相关联,感受其历史变迁;在讲进行时时,教师可以举例让学生感受到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例如,进行时可以表示“眼下正在进行的行为”

(Short Duration): He is opening thewindow now. She is reviewing her grammar lesson atthe moment;持续较长时间的行为(LongDuration): She is studying English this year. He iswriting a novel;表达某种情绪:What a nuisance itis that you are talking so loudly while we are having aclass. He"s always acting up at these affairs;反复出现的行为:The trains are arriving late practicallyevery day this winter;有表示未来的词可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Our teacher is giving us a quiztomorrow.

教师在讲比较级时不是先告诉学生规则,而是先让他们观看视频,在语言应用的真实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比较级的用法,进而自己归纳出规则,这样有利于活学活用;在讲What would you like -课时老师讲完有关食物、蔬菜、水果等单词后及时让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归纳分类,并且创设一定语境让学生用各类词进行对话练习。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scan,sklm,predict等教学策略,先将故事整体呈现,学生通过跳读sklm感受故事的情调和大意,然后利用寻读scan将故事“碎片化”(fragmentation): who are thekey figures in the story? What"s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each character? What happened? When andwhere did it happen? Why did it happen? What"s theresult?之后让学生精读找到答案和重要线索,最后利用close reading/ reading between lines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内隐的意义。例如本故事开头一句”My school bag is heavy”老师可利用heavy -词启发学生知道书包里有各种各样的书和文具,引出今天要学的单词,接着教育学生不能片面增加课业负担,而应该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同时多一些户外活动,享受阳光,親近大自然。

隐性教学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在公民意识和文化意识培养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例如在讲《What would you like》单元的story time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close reading发现Thevegetable is so fresh; Here"s some fresh milk; Dinnerat the farm is great!使学生明白绿色食品有益健康,进而引导学生意识到做一个好公民,并利用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向成人讲故事,讲农场的一天,吃的新鲜蔬菜和牛奶,自己用新鲜蔬菜做沙拉,隐性地影响成人不要过多使用化肥和杀虫剂,要保护耕地,另外不要制造有毒牛奶等,这样才能吃到freshvegetable及fresh milk。这是隐性的公民教育。

在讲《What can you do》单元的story time时,启发学生要通过教学让小学生感受到小老鼠的机智、冷静和勇敢。在拓展环节可以从中西方文化语境中让学生明白在西方文化中老鼠的形象通常是受人喜爱的(如米老鼠等);而在中国文化中老鼠是令人讨厌的(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蛇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则比较中性(比方警觉、保护庄稼、松软农田等)。最后还可以教育同学如果你将来变得很强大,也要对弱小者表现出同情心。大蛇看到小老鼠又唱歌又跳舞,求生欲望那么强,也可能是动了恻隐之心就把它放了。

在讲《There is a big bed》单元的story time时,首先要启发学生明确其环保主题,然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随便向河水里扔垃圾的危害,鱼被害死了或污染了,饮用水被污染了,教育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最后通过close reading字斟句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用My sweet home?引导学生明白每种东西都有自己的用处,即使垃圾也可以回收循环利用( recycle/reuse),进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词汇量,并使同学知道垃圾可以分类成有机、无机及有害等种类。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 Civicawareness)。

(四)重视教学设计及新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加涅Robert M Gagne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将教学设计定义为“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资源和程序)的过程,以使教学过程最优化”[3]。美国学者肯普(G. EKemp)指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4]

教学设计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反馈性和自适应性等原则并能够将新技术有机融合于教学设计中。教学设计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评价为动力,以新的学习分析技术及学习软件为支持,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如图2所示:

另外,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要考虑教学设备、教学资源、题库种类是否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移动设置是否方便易操作,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动机水平如何。

教学过程是多向反馈和自主调节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和展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认知、情感障碍,及时予以补救,促进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目前的教学反馈除传统的口头、书面反馈外还增加了学习数据的反馈。教师要培养良好的数据评估与分析素养,从数据中发现教学的增值模式。各学科教学设计在参照通用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殊性并体现在教学设计中,使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小学生数学、语文成绩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如何?教学的容量和难度指数如何?这些研究对预测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分析技术的研究目标是为了系统化监测与评估学习者在复杂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把情感、创新多维目标嵌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根据研究分析结果,优化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能感,激发创新行为,提升创新产出。加强作业改革,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设计与学习的融合,加强对游戏教学、网上作业软件的研究与评估。

约翰哈蒂(John Hattie)利用1980-2000年的海量数据,进行了史上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总结出前三个影响学习效能的因素:学习期望值、原有认知水平和教师的引导、调节,并通过数据可视化为学生搭建支架,走向深度学习[5]。

基于脑科学的教学设计关注认知网络系统中的知识表征和分布以及人工智能模拟和人脑的加工模型。网络节点的不断积累来自相关节点的被激活和神经冲动的扩散与反馈通路的形成,其中编码的方式和位置很重要。当已有网络存在相互关联时,结果形成知识的整体和新的理解[6]。据此构建基于学习分析的学科教学整合与自适应模式,如图3所示: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英语》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小学英语》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及本册书的目标,然后弄清本单元、本节课的具体目标,同时对各册书知识之间的连续性和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后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考虑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如何分解成知识链或者小步子?在讲解环节需要将知识碎片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深入内部,掌握细节。要让师范生明确,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讲解知识时需要利用直观教学唤起头脑中的表象,进而更好地同化新知识。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需要设计特定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进而活化知识。但活动的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目前小学教学常用的教学设计是从导入、讲解、练习、产品、总结五个步骤展开的,其中在练习环节需要采用迂回的方式设置不同层级和不同表征方式的问题以适应不同水平、不同思维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不断进步。本模型从关注学生的个体心向到师生互动、群体互动,最后又是个体反思;从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提高注意力,到讲解环节运用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增加情境创设和相应的情感体验,再到练习环节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进入产品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和效能感。在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目标不同,学生所运用的心理能力重点也不同。这也是一个从内化一外化一内化循环往复的过程,进而不断推动学生向更高階段发展。

教學过程是动态的、建构性和生成性的。教师可根据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复杂决策思维及批判性思维过渡。如图4所示: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决策和创新。前面列出的6WH可以看作故事中的各种变量,老师列出各种变量然后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变量让学生重新思考故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结果会如何?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会在故事阅读过程中走向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扩大词汇量,丰富句型,创设各种情境,激发想象力,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和创造性。

(五)重视环境学习和资源开发

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个人隐性知识存量及其融会贯通能力,对于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非常重要。数字时代新型学习文化的倡导者布朗(John.S.Brown)认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生态系统。学习者要在实践中才能不断领悟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围绕现实问题在与他人互动中形成真实的学习语境,使得学习和探究更富有生产性和效能感[7]。乔纳森( Jonassen,1999)提出了认知工具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且还考虑了社会背景的支持[8]。

《小学英语》教材中既有显性知识,也有隐性知识,其中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技能(听说读写)规则是显性的,但文体风格、学习策略往往渗透着隐性知识。学科知识在选题、编排、作业和评价设计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需求,注重知识呈现方式等隐性内容对学生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关注环境因素对学生认知、情感和态度的影响;开发和利用各种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高质量课程资源;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最后要将学习分析与反馈改进机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整个教学中起到监测与平衡作用。心智模式是有效内化和外化知识的内在机制,三者协同活动以保证教学沿着有效的路径前进,构建以评价促进教学的增值模式(图5)。

总之,《小学英语技能训练》课程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与教学特色,教师要引导师范生认真体会其学科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切实内化于心,践之以行,成之以能,达之以爱。今后拟结合中外不同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和学习资源,基于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并整合到《小学英语技能训练》教材和教学中去;另外,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微课技术以及虚拟学习社区模式,深化《小学英语技能训练》课程与教学改革,为师范生提供学科教学新范式、新理念,引领学科发展,推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2):138-144.

[2]邓斌,周虹伶.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热点前沿分析——基于CNKI来源期刊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 (6):36-39.

[3]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Kemp J E.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J. EKemp [J]. Utm. utoronto. ca, 1985.

[5]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M].金莺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58-59.

[6]王玉秋.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多维整合模式探索——以“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 (7): 71-78.

[7] Brown J.S.Growing up Digital: How the web changeswork, education, and the ways people learn[J].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2000, 32(2):11-20.

[8]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推荐访问:英语教学 技能训练 特色 课程 小学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