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其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2022-10-21 16:10:04 浏览数:

[摘要]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提高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形式,剖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基地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高校 原始性创新原始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3—0001—05

[作者简介]王章豹,合肥工业大学高教所研究员;汪立超,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硕士生(安徽合肥 230009)

党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年初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做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其中自主创新是这一“十六字方针”的核心。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它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性创新是指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领域做出前人所没有的新发现或新发明。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科技发展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先决条件。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担负着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重要职能。以下着重探讨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形式、基本成因及其建设路径。

一、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相比,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相比,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仍嫌不足,主要表现在:

1.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

目前,我国高校还缺乏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举世公认、最具原创性的科技奖项,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科研组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尺。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至今,诺贝尔自然科学三大奖中约有500人获奖,其中70%以上来自研究型大学,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只有教师和研究人员386人,却诞生了32个诺贝尔奖得主。我国科技人员总数位列世界各国之首,但我国本土至今尚无一位科学家摘取诺贝尔奖桂冠,而同是文明古国的印度、埃及和希腊都获得过此奖,甚至连经济并不发达的阿根廷也有5人获奖,这与我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和缺乏重大原创成果不无关系。

美国的《Science》和英国的《Nature》(简称S&N)是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在它们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原创性成果的水平。但在这方面,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据统计,2002—2004年,我国6所国内一流大学共在S&N上发表论文34篇,仅相当于3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其上发表论文总数的5%。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是我国原创性成果的典型代表。从1995年到2006年的12年间,高校仅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其余年份该两个奖项的一等奖均空缺。在2003年评出的全国“十大科技进展”中,高校只获得1项,且是由隶属中科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的;2005年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2.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少,国际影响力低

被美国权威检索系统SCI收录论文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创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SCI论文数量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以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为例。2003年,北京大学发表SCI论文2217篇,复旦大学发表1245篇。而同年哈佛大学发表SCI论文7220篇,东京大学也有7113篇。SCI论文被引频次体现了基础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也反映了作者的科研成果被国际同行关注的程度,而这方面我国高校与世界高校的差距是巨大的。例如,1993—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每篇SCI论文平均被引证次数高达25.59次,日本东京大学达10.58次,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仅为3.07次和2.20次。其中,清华大学SCI论文被引频次在世界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中仅排744位(该校SCI论文数排215位)。可见,我国高校科技论文多而不精、国际影响力低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3.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弱,发明专利数量少

原始性创新成果不仅包括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理论突破,而且还包括重大技术和方法发明。专利是一种专有知识产权,其中以发明专利的创新程度最高,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据统计,2000—2004年,全国高校获得的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数为13713件,占全国总数的5.7%,低于科研单位的6.2%;同期,国外机构在我国申请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高达86 628件,远高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总数27 655件,是我国高校获得的发明专利授权数7142件的11.7倍.而我国高校向欧洲专利局、美国专利商标局等申请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更是寥寥无几。

二、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科技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造成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传统文化、科学积累、经济基础等历史的因素,也有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科学文化等现实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高校自身在人才、经费、体制、机制和学术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阻碍原始性创新的不利因素。

1.缺乏拔尖创新人才

常言道: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没有大批优秀的人才特别是领军型拔尖人才,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创新,也不可能取得重大原创成果。但我国高校的人才队伍尚未形成合理的“金字塔”结构,即“塔基”偏大,“塔身”较短,“塔尖”过小,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年龄断层和近亲繁殖现象较严重。据统计,在国际一、二级学术组织的领导人里,我国科学家仅占2.26%。1993—2003年,在国际科学引文检索排名中各学科被引证最多的前20篇论文里,没有一篇是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前100篇中,只有2篇;前1000篇中,也只有14篇。在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我

国高校与国外也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美国大学教师队伍中博士教师的比例一般都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100%,而我国普通高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占约1/3。

2.科研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研究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的科技体系是仿照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在大学和企业之外还设立了发达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庞大的独立科研系统。在众多的综合性、专业性大型科研机构中以中科院最为典型,它下设6个学部、11个分院和84个研究所,共有5万余名职工。国家把大量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向中科院和军、医、农等类科研系统,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比较有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2004年,我国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总额只占全国的10.2%(2002年,美国、英国这一比例分别为14.9%和21.4%),为独立研究开发机构的45.9%;同年,高校全时R&D人员的人均支出经费为9.47万元,只有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均经费21.5万元的44.6%和全国平均值17.05万元的55.5%。

高校不像国立科研机构那样有专门的科研事业费拨款,教师和科技人员只能通过科研项目争取研究经费特别是基础研究经费。但从我国基础研究资源的配置方式看,政府基础研究的大部分投入依然采取行政拨款的方式。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等面向全国的竞争性研究项目经费相对较少,并且主要由行政人员和科研的执行机构(经费的使用者之一)来分配经费,这会受到非学术性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有限的科研资源未得到优化配置。因此,一般说来,高校教师的原创性科研选题只有纳入国家科技计划,才有望获得立项和资助,这既会造成研究项目的趋同性和竞争的白热化,也会使“科学的积累效应只能依靠科学目标与国家目标的一致性或至少不冲突这样一种关系来维持”,从而限制了教师的自由探索和原始性创新活动的开展。

3.管理体制僵化,研究力量分散

高校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不利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和团队合作,也不利于高水平创新平台(基地)的建设。高校科研管理体制这种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科技部、教育部和各省市的教育、科技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委等都行使着对高校的科技管理和科研拨款职能,各自之间缺乏统筹和协调,造成高校科研经费、研究力量等科技资源的分散和低水平重复研究。二是高校现有的以院系为主的二级科研管理体制限制了高校教师的跨院系、跨所室流动,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形成,并且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互惠合作也较少。三是由于受门户思想、小农意识和个人主义的束缚,教师之间往往缺乏交流与合作,存在较严重的“单干户”、“夫妻店”、“师徒室”等不良现象。

由于科研管理体制僵化,缺乏有效的组织、调控和凝聚机制,导致研究力量分散、资源整合困难、科研目标偏小,也造成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和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从而抑制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

4.评价机制不完善

众所周知,原始性创新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的,它是长时间持续、专注的科技创新活动和厚积薄发的结果,要求科研人员具有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勇于创新和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但目前高校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大都采取量化打分的方式,一般是以一定时间内成果产出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更多地注重形式上的数量指标。如对SCI论文的考核,只看收录数量而不看引证情况。高校科研评价的利益导向性和“硬件法则”的杠杆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科研的急功近利行为,如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等。因为在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职称评审办法和利益分配方式下,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教师来说,如果他能够远离功利和市场的影响,甘于寂寞,那么他必然会在职称晋升、利益分配、学术影响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正如北京大学张继平教授所说:“现在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害处很大,它会影响甚至严重干扰一个人的科学研究,就像一把软刀子,无形之中给科学家产生巨大压力,使他们时时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这对科研有百害而无一利。”

5.创新环境不够宽松

原始创新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由于受“官本位”、实用化等传统思想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高校出现了不少学术不正之风和浮躁现象。一些学术带头人和部分青年骨干教师,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潜心做学问上,而是放在跑项目、挣经费和搞关系上;一些著名学者特别是院士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凭借自身的学术地位和声誉可以多拿项目和经费,当起了“发包”科研项目的学术“包工头”;不少教师包括一些教授和博导热衷于当领导、做老板,因为在学术行政化的背景下,有了行政职务便会身价倍增,课题、经费和学术荣誉也会随之而来。有人将这些现象戏称为“传统”教授“做”学问,“现代”教授“跑”学问,这贬低了科学本身的价值,不利于创新文化的培育和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

受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思想的影响,知识分子大都不想冒尖,不愿承受失败,也不敢冒犯权威。高校中的一些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时.为了规避风险,往往选择一些稳妥的选题,而压抑自己的创新思想。社会上对研究失败也缺少宽容和大度。据统计,在高校,实际的科研成功率平均不到10%,而失败率却在90%以上。但在对科研项目进行结题鉴定时,却没有一个是失败项目,且大都是“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这种学术环境对教师的原始性创新活动是极为不利的。

三、加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

高校是我国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只有高度重视提高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在基础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重要贡献。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加强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

1.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团队合作

学科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龙头和核心,也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结构呈现出传统学科相对齐全,新兴学科尤其是边缘、交叉学科发展缓慢,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比较薄弱的特点。因此,高校要打破现有学科平均发展和相对封闭的格局,确立优先发展强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积极发展高新学科和交叉学科,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思路,高起点打造强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形成既保持多学科综合发展又突出重点和特色,既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又符合全国合理布局的学科结构体系。

学科交叉和团队作战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更得依靠多学科研究人员的集体智慧。高校要克服现有院系设置和

科研管理中影响人员流动和团队形成的不利因素,在人事制度、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教师的跨院系流动,并以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建一批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并形成创新群簇,实现集群创新。

2.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优化科研资源配置

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教育部的战略部署,高校创新基地建设的重点是:要以研究型大学为骨干,构建“三个金字塔”系统和一个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特别要发挥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原始性创新方面的优势,重点构建由国家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组成的基础研究“金字塔”,大力建设以基础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目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以这些创新基地为依托,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力量形成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改变高校科研资源分散、科研目标和科研项目偏小,以及科研基本处于自由研究和个体研究的状况,实现高水平原始性创新活动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还应坚持走开放式发展道路,促进跨院系、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国界的交流与协作,形成国际化、网络化的创新体系。

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主要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和资助机构以资助面向全国的竞争性研究项目的方式进行。一般都设立了有目标导向的研究项目和自由申请的研究项目,并依靠包括国外同行专家在内的广泛的同行评议系统来实现择优支持。国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大幅度增加面向全国的竞争性研究项目数量,并明确科研主管部门、资助机构和执行部门各自的职责权限,依靠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广泛参与,来实现基础研究资源在大学和独立科研机构等之间的优化配置。

国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基金制是资助基础研究的主要方式,我国高校的科研拨款也要逐步向基金制过渡。在已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学科点基金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科学基金的种类和资助额度,完善高校科研工作基金制资助体系,支持高校教师开展自由探索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原始性创新活动。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自由探索,还可通过设立多种小额度科学基金的形式来进行资助。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人才是创新活动的载体,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高校要结合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支学风优良、精干高效、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校教师队伍。

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能创造领先于世界的原创成果,极少数拔尖人才往往可以决定一个学科、一个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学术影响。高校要以创新基地为依托,面向国内外广纳贤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形成自己的人才高地。我们在重视“大人物”和“显人才”的同时,还要注意识别和支持“小人物”和“隐人才”。据介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基础研究中的重大科学成就,75%来自于不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小项目,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也大都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此,在进行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时,要对那些创新能力强的“小人物”和具有原创性的“小项目”给予政策性倾斜。

提高高校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只要满足了人们对薪金、工作环境、工作安全和地位等“保健因素”的要求,就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感;但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内在“激励因素”的作用,即要注意量才录用和精神鼓励,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使人有成就感和进取心。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还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当他所得的报酬和所付出的劳动。在与其过去和组织内其他人员相比时觉得公平,才会产生激励作用。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真正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和基于能力、业绩并充分体现创新价值的薪酬制度,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多劳多得、特劳特酬。对那些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学校要给予政策倾斜和特别照顾,使其免于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之中。

4.加强科研评价体系建设,广泛采用同行评议方法

科研评价是对科研目标、科研过程及其创新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活动具有探索性、风险性、积累性和滞后性等特点.这就使评价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必须遵循原始性创新的规律,根据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特点,改革科研评价办法,引导而不是“逼迫”研究人员“早出、快出”创新成果,纠正科研评价中的急功近利行为。在科研评价中,要重视原创性科研项目,支持多学科交叉课题,强化政府科技奖和重大科技项目评审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并积极培育科技评估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科研评价体系。

基础研究是探索未知的高级思维活动,需要长期、艰苦的潜心钻研,对其绩效的评价,主要是看成果特别是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如可采用引证分析法,将论文被引用频次作为衡量研究工作和学术水平的定量指标之一。基础研究还具有长期积累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和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对真正具有原创性思想、难度大、研究周期长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项目给予倾斜,不要以一时的成败得失论英雄,也不要过分强调对其工作量和阶段性成果的考核。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同行评议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基础研究绩效进行评价的最行之有效、使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因为原始性创新成果具有很强的前沿性、专业性和深刻性,只有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学术同行才能深悟其精髓,把握其本质.并对其质量和水平作出准确和服众的评价。对高校教师原创性成果的评价必须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并将同行评议方法广泛应用于科研规划、项目立项、资源分配、结题验收、成果评审等基础研究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

5.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需要良好的创新文化来滋养。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学术自由是教育的第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缺乏学术自由,必然导致创新活力的衰竭。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高校教师来说,必须尽可能摆脱功利和社会浮躁的影响,追求学术内在价值与纯洁性以及追求真理的自由。开展原始性创新本身就是在做前人所未想或未做的发现和发明活动.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在高校乃至全社会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保护那些创新的萌芽和开拓性的探索活动。要支持教师的自主选题、自由探索和独创性研究,让他们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结合上开展原始创新活动;要提倡风险选题,鼓励教师标新立异,申报具有探索性、风险性和前沿性的研究课题;要宽容研究失败,建立风险研究课题和成果的评价标准;还要将学术自由作为高校管理的一种理念,积极倡导开展平等的学术批评与学术争论,支持和保护不同学术观点的公开发表和充分讨论,在学术争辩和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灵感和思想的火花。开放是创新的灵魂,高校还要采取多种措施,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机会,使其加入到国际科学共同体和科学前沿的“俱乐部”之中。

责任编辑 袁海军

推荐访问:成因 创新能力 路径 原始 高校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