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区域竞争力提升的研究:基于皖与苏、浙、闽、沪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1 17:30:08 浏览数:

摘 要:以区域竞争力为切入点,依据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皖与苏、浙、闽、沪的体育赛事表演业区域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安徽省产业规模竞争力初具规模,但上升空间可观;赛事资源开发速度缓慢,缺乏品牌赛事;竞技水平和人力资源竞争力相对较弱;体育场馆发展规模相对滞后;社会组织竞争力有待提升;群众体育基础竞争力有待加强;城市竞争力与赛事承载力有限; 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辅助竞争力相对完善。建议:以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共享发展理念,夯实基础竞争力;以产业融合视角,发展辅助竞争力。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赛事表演业;区域竞争力;赛事资源;体育场馆;安徽省;竞争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 804.2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aking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sports performance industry between Anhui and Jiangsu, Zhejiang, Fujian and Shanghai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ports performance industry of Anhui Province has exhibited the basic scale, but the spa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is considerable; the development of event resources is slow and in lack of brand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ve level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uman resources is relatively weak; the scale of stadium development is lagging behi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improv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ss sport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city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etition capacity is limited; the auxiliary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relatively complet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enhanced by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ies; the basic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by the concept of shared development; and the auxiliary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developed from the angle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Keywords: sports events; sports performance industry;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sports resources; stadiums and gymnasiums; Anhui Province; enhancement of competitiveness

本文以区域竞争力为切入点,依据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皖与苏、浙、闽、沪的比较分析,梳理其发展脉络和规律,为提升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区域竞争力助力。

1 体育赛事表演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根据体育赛事表演业区域竞争力分类统计口径,主要对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辅助竞争力3个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核心竞争力是主要要素;基础竞争力是重要力量;辅助竞争力是支撑要素。就三级指标而言,产业规模、赛事水平、竞技水平是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运动员、裁判员资源为核心竞争力的表现要素;群众体育基础是基础竞争力的潜在力量,体育场馆、社会组织是基础竞争力的主导力量;旅游、交通、住宿、餐饮业是辅助竞争力的相关支撑力量,城市水平是辅助竞争力的主要支撑力量。

1.1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评析

1.1.1 产业规模初具竞争力,上升空间可观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体育赛事表演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吸纳从业人员3 353人,创造总产出9亿9 500元,实现增加值达到4亿9 200元,比2006年增长284.39%,呈现出较快的上升势头。从区域比较看(如图1所示),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产业规模仅为上海的20.48%、江苏省的8.74%、浙江省的11.41%、福建省的12.09%,产业规模竞争力仍有较大的差距,表明安徽省體育赛事表演业在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仍有待加强,尚有较大的上升潜力。

由于产业规模增长与安徽省国民经济提升的不协调发展,直接影响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的发展规模,应充分利用好安徽省的自然优势,在提高国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逐步拓宽体育赛事表演业的发展渠道。

1.1.2 赛事资源开发速度缓慢,缺乏品牌赛事

体育赛事资源是区域体育赛事表演业发展的核心。国内外经验显示,大量知名品牌赛事已经成为区域性标志的代表。安徽省近年来举办了大量的省内综合运动会,并承办了不少国际、国内单项体育赛事;但从赛事水平看,目前只承办了一项全国层次的综合运动会(第4届全国体育大会),承办的赛事层次较低,且常驻赛事和职业赛事很少。从合肥与南京、杭州、福州、上海的比较(表1)看, 体育赛事表演业发展较好的城市和地区一般都拥有或承办过著名的品牌赛事,而安徽省的大部分城市目前还极缺乏国内外知名的品牌赛事,因此,很难形成长远的赛事持续推广效益。对表1进一步分析发现,安徽省举办的体育赛事的举办地点过于集中,赛事级别多为国家级,国际级赛事几乎没有,而南京、杭州、福州、上海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分别为5、6、4、7项,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为安徽省创造的经济效益有限。

1.1.3 竞技水平和人力资源竞争力相对较弱

1)竞技水平竞争力。安徽省近年来竞技水平得到一定的发展,整体趋于稳定。从安徽省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得金牌情况看,除了2006年出现低谷外,其他实现了稳中有升的目标;从历届全运会的表现看,安徽省基本处于中游水平。区域差别较大(如图2所示),安徽省竞技水平竞争力仍然较弱,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江苏、浙江、福建省竞技水平都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局面,而安徽省的弱势反差显得格外强烈。

2)人力资源竞争力。 一项赛事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同和接受程度。而要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和媒体的关注热情,世界级明星选手是关键。近年来,安徽省十分重视体育后备运动员梯队建设,培养了何雯娜、邓琳琳、胡军等奥运和世界冠军。就运动员竞争力(见表2)来说,由于安徽省总体竞技体育水平正处于发展中,世界级体育明星不多,且与发达省份比较,梯队储备仍然不足,优秀运动员培养数量较少,这成为制约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此外,裁判员是保证赛事公平及观赏性的重要因素。就裁判员竞争力来说,裁判员队伍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近年来,安徽省加强了裁判员队伍建设和层次的提高,涌现出了程昊、王欣、杨玉山等全国优秀竞赛干部和田径项目的陈新民、体操项目的潘华、网球项目的殷剑巍、象棋项目的朱宝位、围棋项目的朱宝训、健美项目的邓玉、拔河项目的崔同等一批中青年全国优秀裁判员。从区域比较(见表3)看,安徽省等级裁判员数量略高于福建省和上海市,但远低于江苏、浙江2省。由于目前安徽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起步不久,体育赛事很大程度上还需依靠良好的人力资源来聚敛人气,如果赛事缺乏本土人力资源的支撑,首先受关注的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赛事的商业价值大打折扣。

1.2 基础竞争力评析

1.2.1 体育场馆发展规模相对滞后

体育场馆的数量及现代化水平是举办各类体育赛事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提升体育赛事表演业区域竞争力的主导力量。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见表4)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安徽省体育场地总数量为5万3 189个,总用地面积9 268万7 300 m2,总建筑面积392万8 700 m2,总场地面积6 931万4 600 m2。虽然安徽省各城市相继建设了大型的体育场馆设施,例如合肥奥体中心、红三环体育中心、芜湖奥林匹克公园、淮北体育中心、淮南奥体中心、铜陵市铜都体育广场、马鞍山体育馆、黄山体育馆、蚌埠体育馆、阜阳体育中心等具有标志性的场馆,整体质量在不断提高,能够承担起一些大型综合赛事和单项国际赛事的举办,但经过进一步梳理发现,安徽省体育场地数量仅比上海略多,远低于江苏、浙江、福建等省。通过与上海市的对比可见,安徽省体育硬件设施发展较为滞后,并且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对比差距较大。从省市面积与场馆面积的对比可见,安徽省体育场馆竞争力仍然较低,很多地区不足以承担国际级大型体育赛事,因此,场馆发展滞后,会直接降低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的竞争力。

1.2.2 社会组织竞争力有待提升

当前,提升体育赛事表演区域竞争力主要依托政府的领导力,所以,提升社会组织竞争力的首要条件是要打造稳定的体育组织体系,提高一个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竞争力,提供长期稳定的体育赛事是非常必要的。大部分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是流动性的,对举办城市的影响是短暂的,所以,真正对一个城市能产生稳定、持久影响的赛事,还是职业体育赛事尤其是本土职业联赛。而稳定的体育组织,特别是体育俱乐部,是体育竞赛表演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提供者,因此,一个地区体育组织的竞争力状况,直接影响着该地区体育竞赛表演业竞争力水平。安徽省目前拥有多种体育组织(见表5),其中2012年体育社团1 306个,体育俱乐部582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89个,健康俱乐部247个,其他俱乐部46个,与其他省市相比,高于福建省和上海市,但远低于江苏和浙江省。进一步分析发现,安徽省的职业俱乐部不多,例如,曾经的中甲职业联赛劲旅——安徽九方足球队,2011年被天津润宇隆公司收购而成为历史;2013年又组建了安徽文一篮球俱乐部,终结了安徽没有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历史。

1.2.3 群众体育基础竞争力有待加强

体育赛事表演业的发展離不开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从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看,近年来,安徽省群众体育活动也呈现蓬勃之势,2011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次数达到5 861次,同比增长100.72%,但与所在区域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群众体育晨晚练活动站点数仅占江苏的9.35%、浙江的16.87%、福建省的74.88%、上海的40.20%;每天晨晚练相对稳定的活动人数只高于上海市,仅占江苏的13.49%、浙江的21.00%、福建省的68.68%。

从群众体育管理机构情况看,安徽省17个省辖市和96个县(市、区)政府都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1] ,群众体育工作管理机构数达到1 189个,群众体育组织基础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与周边区域比较仅高于福建省和上海市,仍低于江苏和浙江2省。从整体来看,安徽省群众体育活动呈现常态化、稳定化、组织健全化的良好趋势,但与江苏、浙江、福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且在群众体育活动重要载体的晨晚练站点方面也远远落后于上海市,群众基础的竞争力有待提升。

1.3 輔助竞争力评析

1.3.1 城市竞争力与赛事承载力有限

城市规模和水平作为辅助竞争力的主要支撑力量,是赛事产业展现集聚与扩展效应的重要载体。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将城市划分为:“小城市(50万人以下)、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大城市(100万~300万人)、特大城市(300万~1 000万人)、巨大型城市(1 000万人以上)5个等级”[2] 。

从区域比较看,2011年浙江省的杭州(440万人口)、江苏省的南京(636万人口)都达到特大城市规模,上海市则以1 412万人口达到巨大型城市规模;而安徽省16个城市规模都居大城市以下,其中仅有合肥和芜湖2个城市达到200万人口,缺乏超大城市增长极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就难以凝聚人气,并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严重影响了区域赛事经济的发展。从城市公共设施水平看(见表7),2012年安徽省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数为1万1 992辆,运营线路网长度为1万535km,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为21亿2 719万人次,出租汽车为3万7 142辆,远远落后于江苏、浙江、上海,仅在公共交通运营数和出租车方面略高于福建省,区域竞争力相对较弱,进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赛事表演业的快步发展。

此外,由于安徽省特殊的地理因素,导致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各城市的赛事承载能力。从表8可见,近年来,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快,各城市相继修建了硬件设施较为齐全的体育场馆。就体育场馆而言,各城市大型赛事承载能力较强,但通过对安徽省不同城市赛事承载能力进行梳理发现:除合肥、芜湖外,其他城市分别在交通、住宿和餐饮等方面的辅助竞争力条件有限,导致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发展情况一般。

1.3.2 相关支撑力量评析

1)旅游业竞争力。旅游业与体育竞赛表演业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对广大赛事旅游者来说,

尽管观赛是主要目的,但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多数人会在已经完成自身空间位移(特别是远距离空间位移)的情况下,连带选择旅游等赛事衍生性活动,赛事经济自然会成为集观赛、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赛事旅游经济活动;因此,旅游基础设施状况、旅游线路的吸引力和旅游服务的质量等,反过来也会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近年来,安徽省旅游业发展迅速,从区域比较(如图3所示)看,2012年安徽旅游产业外汇收入同比增长达到32.52%,增长速度与苏、浙、闽、沪相比处于明显优势,呈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这将对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交通业竞争力。国际赛事规律显示,能够承接各种赛事,特别是大型综合赛事的地区,都具有相对完善的交通运输能力。安徽省在国家交通运输网络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居中靠东、临江近海及处于长三角腹地等区位特征,交通地位凸显[3]。近年来,安徽省的交通状况有了更大的改善(见表9),2012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 259.8 km,超过苏、浙、闽、沪省市,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公路运输里程得到较快发展,达到16万5 157 km,客运量和周转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随着逐步融入到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以来,进一步刺激了全省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崛起,从而为体育赛事表演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快捷的通道。

3)住宿餐饮业竞争力。赛事产业作为一种集中性事件,短期内会对当地的吃住行业产生极大的依赖和持续性影响,因此,良好的吃住条件是保障赛事产业持续运作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安徽省已有较好的住宿餐饮承载能力,但从区域比较看(见表10),安徽区域竞争力明显较弱,2012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在企业数、从业人员、企业营业额、总资产等各项指标上,远远落后于苏、浙、沪,承载能力极为有限,严重制约了体育赛事表演产业的落地生根和稳定发展。

2 提升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区域竞争力的对策

2.1 以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1)以超前的思维理念,顶层设计规划体育产业。安徽省本土传统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田径、武术、手球、游泳、足球等,这些项目可以作为安徽省体育赛事表演业的重点传统职业优势项目发展。在打造精品赛事,扩大区域影响力的基础上,适时融入职业赛事,例如手球、足球、武术联赛、田径大奖赛等,打造区域立体化赛事体系,逐步形成大城市赛事辐射圈、中心城市赛事支撑点及小城镇赛事产业链,使体育赛事表演业真正成为安徽体育产业的龙头。

2)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开发优质体育赛事资源,促进体育消费。安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各地个性鲜明的民俗体育文化异彩纷呈。新安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桐城文化)形成不同风格和不同韵味的文化复合,形成了安徽浓郁的民俗体育文化氛围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项目[4]。其中淮河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花鼓灯、五禽戏等人文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在赛事表演业中,可以发展成为重点民俗优势表演项目。优先发展合肥大型综合赛事、亳州五禽戏、凤阳花鼓灯民俗赛事、皖南国际单项赛事,通过打造区域精品赛事,逐步形成“合肥综合赛事”“皖北民俗表演赛事”“两山一湖国际单项赛事”,以赛事的巨大影响力,带动和辐射所属区域的逐步发展,从而扩大赛事的影响力。

2.2 以共享发展理念,夯实基础竞争力

1)重视体育场馆建设,着力提升城市体育基础设施水平。从地区赛事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看,合肥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奥体中心,合肥大学城更是聚集了335个体育场馆;芜湖次之,拥有多功能的奥林匹克公园和聚集了180个体育场馆的芜湖大学城;淮南、安庆分别在第12届、第13届省运会的带动下,场馆设施达到了新的高度;淮北、蚌埠、黄山、池州、滁州、阜阳等地也都拥有多功能的市体育中心或场馆,设施比较齐全,但较之其他行业,安徽省体育场馆设施产业产出较小。2012年体育场馆的总产出仅占当年全省体育服务业的2.06%,占体育产业的0.79%,增加值占当年全省体育服务业的1.61%,占体育产业的0.97%[5]。

2)重视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尤其重视体育中介组织的培育和使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体育中介组织是竞技市场化、职业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介于政府、企业、个人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协调的社会组织实体,是活跃体育市场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也是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成熟程度的最主要指标之一。从全国范围看,安徽体育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况,而在竞技体育方面,特别是三大球的“空缺”也从客观上阻碍了安徽省体育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安徽省体育市场开发也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体育市场发展良好的地区。推动安徽省体育市场开发,助推安徽省体育市场的培育,体育经纪人群体培育成为大势所趋[6]。大力发展专业性体育表演团体,加大趣味性、娱乐性强的竞赛表演项目开发,例如:高尔夫、台球、保龄球、体操舞蹈等项目;推动传统项目的发展,例如:龙舟、毽球等项目;通过深入大众,逐步扩大赛事区域影响力。

3)重视社区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以全民健身促进体育赛事表演业的发展。安徽省各县市在体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目前,合肥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已超过6 0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万。亳州市目前已培训五禽戏辅导员5 600多个,4个五禽戏培训基地,设立五禽戏教学活动点2 000多个[7]。今后,安徽省要大力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加强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将群众体育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城市小区建设规划,全省基本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推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雪炭工程”等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加强体育中介组织的培养。

2.3 以产业融合视角,发展辅助竞争力

1)抓住城镇化契机,夯实辅助竞争力基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受到人口、资源、环境3个方面的硬性约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体育赛事表演业的基础支撑力。从赛事辅助业承受能力看,合肥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园林城市,交通便利,住宿餐饮业发达,城市基础设施雄厚,优势明显;芜湖、蚌埠、阜阳交通网络较发达;黄山、安庆、池州旅游业较发达,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2)积极融入泛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原城市群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江淮城市群战略,从而整体提升区域竞争力。2014年“两博会”上安徽正式签署加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作组织的协议,安徽省将与其他成员单位协同合作,努力将长三角建成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安徽是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努力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大战略,融入“一带一路”,有助于提升安徽省区域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体育赛事表演业辅助竞争力。“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具备承接長三角单项赛事体系;“合肥城市圈”具有强大的赛事竞争优势,居于综合赛事优先发展位置;“皖南旅游区”国际赛事地位明显,具备打造国际赛事旅游体系的条件。皖北地区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淮城市群”基础承载能力加固,处于持续上升势头,具备打造特色表演赛事体系的条件,这将为增强辅助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潮.坚定信心 昂扬斗志 努力推进新时期我省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

[2]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1.

[3]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交通进入黄金发展期[EB/OL]. [2017-05-15].http://.

[4] 姜同仁,钱杰.安徽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6):85.

[5] 姜同仁.新常态下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96.

[6] 高维岭,崔立信,成守允.安徽省体育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86.

[7] 高维岭,崔立信,成守允.安徽省体育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78.

[8] 钱杰,姜同仁.安徽省体育产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与对策[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1):1.

推荐访问:安徽省 体育赛事 竞争力 表演 提升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