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论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发展的新方向

发布时间:2022-11-10 09:20:05 浏览数:

摘 要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正确领导及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关键词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正确领导及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一、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要遵循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一致性。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阶级性和人民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一致的。二是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执政党的决策来看,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把党的政策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形成具有国家强制力并要求全社会人民遵行的行为规范。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是统一的、一致的。

2、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目的、有步骤、与秩序地进行。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而中国共产党就是发扬民主、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核心。没有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法治。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个过程也是党领导立法机关统一认识和集中智慧的过程。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率先垂范。

3、党的领导落到实处才能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证。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深刻理解这一要求才能保证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和最终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党保证执法、党支持司法、党带头守法。

党领导立法。就是根据党和国家大局、人民的意愿,引导立法机关把握立法方向,健全立法规划,建立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突出立法重点,立人民需要的法,使所立的法律更加务实有效。党保证执法。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把宪法法律落到实处,既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形成依法决策的机制,有保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党支持司法。就是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党带头守法。就是党要自觉坚持依法执政,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尊严,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以自身模范行动引导社会成员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着、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只有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依法治国在实践中取得实效。

1、党要依据宪法法律治理国家。正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就是依宪执政。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依法执政,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尊严。《决定》强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

2、执政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决定》指出:“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这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政策和法律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而且为我们在实践中把握好二者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重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就是说,谋划和推进重大改革,要主动把法律因素考虑进来,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确保重大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行。

三、依法治国能够引领和规范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又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把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引领和规范是法治对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的具体作用和价值体现。具体而言,一是法治引领和规范党对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宪法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一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在法制上的体现。因此,法治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保持国家制度稳定,引领和确保国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二是法治引领和规范党治理国家的行为规则。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国家的最大规矩,规定了每个公民、法人、政党、社团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同时,还赋予执政党国家管理的权力并明确其边界。依法治国需要党的领导,但是不能把党的领导等同于党凌驾于法治之上。

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把法治摆到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从执政思维上讲,必须增强法治意识,摒弃人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处理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问题,以法律为依据研究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决策部署。从执政方式上讲,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带头遵守宪法法律,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更多运用法治方式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应该由法律调整,都要实现法治化,都要依法治理,法治将成为执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的共同行为准则,并使我国真正实现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荐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中共铜川市委党校)

推荐访问:依法治国 新时期 方向 我国 发展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