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4篇

发布时间:2022-09-27 13:00:03 浏览数:

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4篇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 期中总结之地理反思 来源: 点击数: 101录入时间: 09-11-2317:59:24 在实验学校期中考试之后,经过紧张的阅卷和统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4篇,供大家参考。

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4篇

篇一: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

总结之地理反思

 来源:

 点击数:

 101 录入时间:

 09-11-23 17:59:24

  在实验学校期中考试之后, 经过紧张的阅卷和统分, 各个年级每个科目 的成绩都已经交到了各位老师的手中。

 其中我所教的七年级四个班的成绩有些不太理想, 面对这样的成绩, 结合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我和黄老师一起进行了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并不大, 分选择、 填空两大题型, 各占 50 分。

 选择题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 其中对于地形、 比例尺相关题型出错率高达 78%, 而人口、 聚落部分出错的学生很少, 仅占 9%。

 填空题是对综合分析题的简化, 分别考察了经纬网定位、 地形判断、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大洲大洋定位和人口分布图。

 其中, 经纬网定位仍然是难点, 部分学生对于经纬度的概念和半球的划分比较混淆。

 综合分析本次考试的情况, 总结为学生的读图能力、 分析能力较差, 对于课本的学习尚未由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水平。

 我和黄老师教的四个班最高分 95, 最低分20, 班级内部相比, 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优劣相差悬殊; 与其他班级相比, 无论是及格人数, 还是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对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 要加强读图练习。

 这不仅是对当下的学习有益, 而且对于整个中学时期的地理学习都至关重要。

 其次, 帮助学生及时对已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把原来感性的、 自我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

 再次, 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差异的存在, 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要有所提高和突破。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 布置作业、编排试题的时候考虑周全。

 最后, 要想使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 体会到地理的实用性, 从而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关于这次期中考试, 教师反思只是总结工作的一个方面, 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在其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如何带领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都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与总结。

 虽然这次的成绩并不理想, 但是看到学生们拿到试卷后惊讶、 后悔的表情, 我知道这一次的挫折, 将引领他们登上一个新的学习台阶。

 初一地理还有两周就要结束了。

 在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中, 我自始至终将学习地理的方法贯彻给学生,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此对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做如下的总结:

  一、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 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伊始, 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

 预习、 学习、 复习巩固。

 效果不错,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1 、 提倡预习。

 利用课堂的第一个五分钟, 让学生自己讲述学过的和即将学习的地理内容在生活中的体现, 即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 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在学习的同时为学生的生活增加乐趣。

  2、 摒弃课堂教学是老师帮助学生纠错的地方的观念, 改变以前固有的“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提出改变学生和老师的地位, 课堂上师生平等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所以, 改变教师角色, 把自己看做课堂上学习者的一分子, 不再是老师讲授为主, 而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所以, 在地理课堂上, 老师成了学生的助手, 用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寻找预习中的不解不懂不知之处。

  3、 复习阶段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本学科完整的知识结构。

 初一的学生应该渐渐学会如何整理所学科目的知识体系。

 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立更有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

 因此, 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所学知识的巩固, 逐渐形成预习—听写—做题—背诵巩固的复习模式, 效果不错。

  二、 改变授课风格, 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 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十二三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张扬和性格叛逆的年纪。

 所以, 课堂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在所难免, 如何解决?一味批评? 大声指责? 讽刺挖苦? 这样只会事与愿违。

 因此, 我采用灵活的方式和幽默的语言在轻松的氛围下解决出现的问题, 不仅在短时间内化解了矛盾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 利用网络资源撰写教学总结。

 把反思作为教学生活的常态”, 加强教师自身的培训和对教学经验的及时总结和积累。

 于是, 利用互联网在新思考网站, 我开通了自己的教育博客, 把关于教育的思考、 课后反思及一些教育现象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文笔, 而且丰富了自己的教育储备, 为以后教学工作的进行积累了宝贵财富。

 在我们学校, 初一、 初二年段均参加了新的课程改革, 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 注入了一份活力。

 同时, 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

 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 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 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 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 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 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 得出如下体会:

  1 、 深挖教材内涵, 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 应“以学定法”, 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 熟悉课程标准后, 再换个角度想, 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

 想出几个方案, 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

 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 时, 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 然后小组讨论, 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 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 采取了游戏的方式, 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 定讲台为北方, 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 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 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 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强迫施教。

 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

 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的内容中讲到了 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 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 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 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 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

 我采取了讲授法和

 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

 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 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 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 在室外上课。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 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 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

 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 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

 如:

 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课中, 关于降水的季( 本文来自 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节分配的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生四人为一组, 每组给 1 2 个试管, 作为一年中的 1 2 个月, 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 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 将水注入到试管里, 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 然后在绘制成图。

 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 宽松、 平等、 民主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促使他们生动、活泼、 自主的学习发展。

 2 、 过程与结果并重, 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 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

 学生课堂表现占 25%,(包括:

 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 作业、 地理小论文、 课后动手实践); 期中考试占 25%,期末考试占 50%(题目以选择、 填空、 读图绘图题为主, 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 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 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 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 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鼓励和赞扬, 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 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诱发学习兴趣, 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 一课, 将全班分成四组, 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 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

 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 畅谈时集思广益、 畅所欲言。

 有的说:

 给汽车换太阳能为动力的、 电池的、 风能的、 天然气的, 甚至还有特殊饮料的; 有的说:

 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 安在排烟排气口处; 有的说:

 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 造纸、 手工艺品、 埋在地下肥田……学生答案不胜其数, 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回答了。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 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 激励、 鞭策学生完成目标。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 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

 如:《三大宗教》 一课, 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 学习研究三大宗教。

 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 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 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

 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 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初一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 回顾半学期的工作, 有得也有失。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 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主要经验和收获

  1 、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 经过认真的分析、 思考, 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 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 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 获得相应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

 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 了解他们的知识、 能力基础, 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 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 如地理名称、 概念、 事实、 原理等, 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 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 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 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同时, 鼓励学生自由想象, 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 使学生敢想敢干, 富有创新精神。

 通过一学期教学, 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思考能力、 识图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2、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 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

 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 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

 但是, 知识的理解、 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 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3、 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 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4、 应通过读图、 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

 做练习时, 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 独立思考, 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判断。

 5、 适当课后作业帮助知识巩固。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

篇二: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

19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学道德与法治期末 联考卷面 分析报告

  八年级 质量 分析

 一、 试卷整体分析

 1.考试内容为:《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共四个单元八课。

 2.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其中选择题共20道,50分。非选择题21、22、23、24、共四道,总分50分。此卷满分100分。

 试卷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及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本试卷题型灵活,从各个角度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并且能结合当前形势和中考的重难点,把握时代脉搏,让学生了解和关心国家的重大时事,从而关心国家,从而树立把国家的命脉与个人的发展相结合起来的理念。结构布置合理,重难点得当,考察角度合理,与学生现阶段学习特点相适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高。

 二、 知识的考点和分布情况如下

 本试卷共24道题,其对知识点考察分布如下:

 1-5时事政治,针对2019年10月-2020年5月的国家重大时事的考察。

 6、7、9、10题检查了宪法的内容、地位、作用等知识的掌握及宪法知识在政治生活的应用 11、12、13题考察了基本权利及如何来维权。

 14题帮助同学们掌握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 15、16题帮助同学们认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7、18、19、20题考察第四单元,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

 21、24题考察了权利的内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及如何行使权利。

 22、23题考察的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题型的分布的考察加强对各单元知识点的落实。

 三、 基本成绩情况

  全县八年级共有 ** 名学生参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考试,全县评卷分为 58.41 分,各校平均分的情况分别为:** 九年制 65.96、** 中 61.34、** 中 59.65、** 九年制 58.76、**九年制 58.5、** 中学 53.47、七中 52.69;全县达到优秀档次的学生共计 409 名,优秀率为 11.8%;及格学生人数为 1880人,及格率为,50.92%。总的来说,本次统测试卷比较简单,

 难度比例 8:63:49 (难:中:易),统测成绩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县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学的状况。

 四、 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不会审题,如第23题保障宪法的实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把宪法和一般法律混为一谈,而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答非所问,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知识点掌握不牢。

 2.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21题漫画答题体现最为明显。

 3.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在24题在考查学生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公民如何行使权利;公民维权方式有哪些?如不仔细审题,就会很粗糙的作答或者答非所问,重复较多,很难答全面。

 4.缺少时事观念和主流经济政治社会观,如21题结合材料内容以及权利义务的关系评价乘客的行为,通过答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当下国家社会时代新风气缺少关注,总体不够关心别人,不够关心生活,缺乏责任感,而且不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知识答题。因此,即答不上题目,也谈不上学习《道德

 与法治》课的情感与价值观培养。

 5、简答题不规范应用能力欠缺,而且分析题不到位,抓不住关键点,不能判断从哪方面入手答题,这种情况在所有的材料分析答题中都有所体现。

 五、 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不高。很多大题背诵起来难度较大,不愿意在此花费更大的精力,另外是觉得学好了也没用,家长也都强调语数英主科。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的偏科严重,这在各个班中都非常突出。

 2.基础性的知识背诵不扎实。平时应该教给学生一点背诵的技巧与方法,注意经常复习,加大检查立度,促使学生将基础知识记牢知识点。

 3.教学时间比较紧,为了进度,没有复习的时间。缺少对有关题型的针对性的指导。

 4.对新教材的把握程度不够,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今后应多查阅资料,努力吃透教材。

 5.书写潦草,不分条也不分纲,卷面很乱,再加上错字,难以辩认。

 6.读题不认真,对题目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导致做题出现失误。

 7.课堂上讲得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无法在课堂上将练习处完,只能留给学生时间来做,做题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了。

 8.作业、背诵的检查力度不够,方式、方法有待于改进。

 9.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不高。是明明想到了,但却不能选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

 六、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主动学习责任感。

 2.强化基础知识训练。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4.加强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指导,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各单元知识点的落实,多提供和生活联系紧密的材料分析题供学生练习,提髙分析和解题

 能力。

 5.适度的关注社会,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6.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大胆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落实“互联网+教育”和创新素养教育的要求,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参与、质疑,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习惯,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回答开放性试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参加中考和提高学习成绩奠定基础。

篇三: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

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篇一: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1 —2012 年春季初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试卷比较基础,重点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选择题共本试卷比较基础,重点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选择题共 25 题,50 分。为了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选择题都是非常基础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综合题的综合性较强,重要考察地理综合技能的应用,重视地图信息的获取,地理分析方法的运用。分。为了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选择题都是非常基础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综合题的综合性较强,重要考察地理综合技能的应用,重视地图信息的获取,地理分析方法的运用。

 学生成绩分析表: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这次考试注重基础,题目难易适中,考试成绩良好:年段平均及格率仅为这次考试注重基础,题目难易适中,考试成绩良好:年段平均及格率仅为 70.5% ,优秀率为 21 。2% ;年段最高分98 分。

 从卷面答题情况来看,选择题部分题目失分较多,如 11、 、12 、17 、18 、20 等,选择题大部分是基础题,但失分仍较严重,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到位。而综合题中许多答案都可以在图中找到,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读图能力不强,等,选择题大部分是基础题,但失分仍较严重,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还不到位。而综合题中许多答案都可以在图中找到,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读图能力不强,

  审题不认真,部分同学成绩不理想。

 为 综合题为 4 大题,其中 27 和 和 29 大题得分率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①东南亚的气候、海陆分布、旅游资源等,②对印度气候描述,风向判断等错误较多。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大题得分率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①东南亚的气候、海陆分布、旅游资源等,②对印度气候描述,风向判断等错误较多。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模糊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不清,是是而非;、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模糊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不清,是是而非;2、读图能力差,读图不仔细,审题大意,判断失误;、读图能力差,读图不仔细,审题大意,判断失误;3 、写错别字;4、提取有效地理理信息能力较差,不灵活,运用能力较差。、提取有效地理理信息能力较差,不灵活,运用能力较差。

 三、今后努力方向

 1. 1 、 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

 2 、 注重地理原理、概念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 、 加强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

 总之,要努力增加高分人数,大力增加及格人数,设法减少低分人数。通过细致的工作,尽力让各班徘徊在地理课堂之外的同学,走进地理课堂。总之,要努力增加高分人数,大力增加及格人数,设法减少低分人数。通过细致的工作,尽力让各班徘徊在地理课堂之外的同学,走进地理课堂。

 篇二:初中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3 —2014 年第一学期

 初中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 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是入学以来第二次大型的全校统一的考试,本次的试题共三大类型的题目。有十个选择题,六个填空题,以及九个简答题。满分本次考试是入学以来第二次大型的全校统一的考试,本次的试题共三大类型的题目。有十个选择题,六个填空题,以及九个简答题。满分 100 分的试题,其中有 30 分的选择题,

  有 有 16 分的填空题,还有 54 分的综合应用题。题目类型多,考的知识全面,对于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来说题量合适。根据具体统计数据,简单题占百分之二十,基础题占百分之七十,难题占百分之十。综合七、八两个年级的试题来说本次考试题属于中等难度。分的综合应用题。题目类型多,考的知识全面,对于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来说题量合适。根据具体统计数据,简单题占百分之二十,基础题占百分之七十,难题占百分之十。综合七、八两个年级的试题来说本次考试题属于中等难度。

 二、 答卷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初中两个年级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七年级总人数七年级总人数 61 人,及格人数 56 人,及格率 91.8 %, 八年级总人数八年级总人数 73 人,及格人数 40 人,及格率 55 %。

 从成绩来看,七年级的数学成绩总体最好,八年级的成绩不太理想,虽然都达到了考核要求,但总体水平不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简单题的错误率为百分之二十,基础题的错误率较高,尤其是个别题目为课堂或练习册中出现过的题目,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仍有个别同学由于粗心将题做错,所以基础题的错误率达到了备份只五十。从成绩来看,七年级的数学成绩总体最好,八年级的成绩不太理想,虽然都达到了考核要求,但总体水平不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简单题的错误率为百分之二十,基础题的错误率较高,尤其是个别题目为课堂或练习册中出现过的题目,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仍有个别同学由于粗心将题做错,所以基础题的错误率达到了备份只五十。

 而难题的错误率更高,只有个别学习好的同学能完整的答正而难题的错误率更高,只有个别学习好的同学能完整的答正 确,因此难题的错误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从整体情况来分析,学生大体错误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粗心所致错误;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同学上课听课不认真或是课后不及时复习做作业,导致他们对知识没有掌握好。确,因此难题的错误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从整体情况来分析,学生大体错误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粗心所致错误;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同学上课听课不认真或是课后不及时复习做作业,导致他们对知识没有掌握好。

 三、 教学质量反思

 本次期末考试,与上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比较,大多数学生成绩没有提高,相反一少部分学生的成绩还有一些退步。据此分析,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不好。先从老师自身原因分析:首先是课堂的效率不高,个别知识点没有讲透,使学生掌握的不太好,其次是课后作业或练习没有针对性,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不能及时的巩固用应用,最后是由于个别章节进度太快,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和巩固。再从学生角度来看:第一,学生的信心不足,没有学习的动力;第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进教室后经常不知所措,不知道主动学习,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任务繁重的初中生活;第三,上课不专心听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时间。本次期末考试,与上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比较,大多数学生成绩没有提高,相反一少部分学生的成绩还有一些退步。据此分析,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教学质量不好。先从老师自身原因分析:首先是课堂的效率不高,个别知识点没有讲透,使学生掌握的不太好,其次是课后作业或练习没有针对性,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不能及时的巩固用应用,最后是由于个别章节进度太快,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和巩固。再从学生角度来看:第一,学生的信心不足,没有学习的动力;第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进教室后经常不知所措,不知道主动学习,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任务繁重的初中生活;第三,上课不专心听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时间。

 四、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老师自身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第一,提高课堂效率,精讲精练,加强课堂管理,课前充分准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将适量的知识传授与学生,使学生高效率的接受;第二,经常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制定合理有针对以上老师自身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第一,提高课堂效率,精讲精练,加强课堂管理,课前充分准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将适量的知识传授与学生,使学生高效率的接受;第二,经常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三,帮助学生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制定合理有 效的学习计划,从而使学生有事可干,知道干什么;第四,要求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想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奋斗。希望经过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能让教学质效的学习计划,从而使学生有事可干,知道干什么;第四,要求学生制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想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奋斗。希望经过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能让教学质

  量在后一阶段有所提高,让师生都能满意。

  2014 年 年 6 月 月 9 日 篇三:初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09 年下期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

 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学生的探究能力上关注稍嫌不够。

 1 .难易适中,注重基础

 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各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有所涉猎,覆盖面较大。重点强调基础(体现在选择题),考查基本能力(体现在读图题),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 .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考试结果反映,总体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

  非常低,究其原因:

 1.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2/3 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地图和地图册分析,有的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得分率较低。

 3 .解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①审题随意,轻易落笔。②思路不明。③条理不清,虽然回答了很多,但得分点较少。其实正确答案只是一句或几句话,但学生抓不住主次,将有用的没用的全写到了卷子上。④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对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含显形和隐性),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结合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读图题几乎都有这种现象。

 三、对教学的启示

 1.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加强备课。应利用教研和其他机会与同行们交流,更准确的把握课标,用更好的教法,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句话叫听不如说,说不如做。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始可能学得慢,后来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主。

 3.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在地理新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读图、指图、填图、运用地图等方式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引用现实生活中的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0 年 年 1 月 月 22 日 2009 年下期初中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主要考查的是前七个单元的内容。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

篇四: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

人教版)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今年我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为: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为指导, 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关于初中学业考试的有关文件精神, 以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为命题依据, 重视初中地理教材的作用, 充分考虑我市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 合理控制试题难度, 力图通过学业考试对我市初中地理课程改革起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1、 试题结构 2009 年地理试题包括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共 10 个, 每题 2分, 其中中国部分 5 个, 世界部分 5 个。

 试题难度比例:

 较容易题 60%, 中等题30%, 较难题 10%, 具有一定的梯度, 旨在既能使正常学习的学生都能及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又能提高选拔功能,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试题在内容设置上既注重基础知识运用, 又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的考查, 既突出学科重点、 考点、 主干知识, 又有效的结合了社会的重要热点、 焦点, 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真正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整套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明显降低, 很好的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改精神。

 2、 考查内 容及考查要点分析 中心问题 题目序号 图像呈现形式 考查要点 能力要求 分值 等高线地形图 、 方向 判读 21—22 倾斜的经纬 网 图 和等高线地形 图 的 叠加 等高线地形 图名 称的判读和方向的判断 读图、 析图获取地理信息, 并结合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建筑物分布和国家概况 23--24 四幅建筑物景观图 典型建筑物的分布、 澳大利亚的自然、 经济地理概况 各个国家典型建筑物的识记、国家的区域地理特征 4 台湾省 25 无 台湾省与祖国 大陆的关系 通过现象理解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 中国人口 26 无 我国 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2 中 东问 题和宗教信仰 27—28 热点 资料和 巴 勒斯坦地区图 中 东问 题的关键和主要的宗教 知道中东问题的关键、 主要宗教的圣城及其分布 4 四 川 汶川 地震 29—30 汶川 地震的 震源在中 国 轮廓图 上的 分布 汶川 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灾害 理解汶川地震的成因及其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 4

 我国 北方旱情及其相关问题 37 09 年 2 月我国旱情分布图 粮食作物、 土地利用类型、 降水季节分布、 南水北调、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工业布局等 ①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基础知识的记忆、 理解和应用能力 10 美国 与巴西的区域对比 38 美国和巴西轮廓图 南北对话、 国界划分、工业布局、 农业带布局及其原因、 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等 ①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②空间定位能力 ③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10 3、 试题特点 今年地理试卷总体框架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 阅读量和书写量大致相当。

 试题的梯度较去年突出, 预设全卷难度值为 0. 65 左右。

 从总体上看, 全卷难度略低于去年。试题在去年命题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设计了某些有创意的情境材料,较好地体现了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在学业考试方面的要求。

 试题充分体现了命题的指导思想, 稳中有变, 力求创新, 具有以下特点。

 (1)、 基础性 按我市初中地理的教学实际, 试题高度突出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

 中国地理约 50%; 世界地理约 50%。

 两个综合题也分别落实到中国区域地理和世界区域地理之中, 且各占 10 分, 结构较为合理。

 试题立足主干知识立意, 全部试题均对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的要求进行命制, 没有偏题、 怪题, 难度结构中约80%为容易题。

 (2)、 能力性 从总体上看, 全卷试题体现出“简单加灵活” 的风格。

 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注重以基础知识为载体, 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等高线地形图、 经纬网判读, 借助倾斜的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叠加, 考查了考生读图、 析图获取地理信息, 并结合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26 题, 通过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探究, 考查考生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 第 37 题涉及到了粮食作物、 土地利用类型、 中国的降水季节特点、 南水北调工程、 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工业布局特点等方面。

 第 38 题考查了南北对话、 国界的划分、 工业分布、 农业布局及原因分析、 能源使用及环境污染等综合内容, 以上各题均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 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

 力, 能力要求的梯度也较明显。

 (3)、 图像性 今年我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图文并茂, 充分体现出以丰富多彩的地理图像为载体的特色。

 全卷共有 12 幅地理图像, 且非选择题全部以地理图像为载体,图像的数量多且图像形式丰富, 有地理空间分布图、 等值线图、 景观图、 统计图、分层设色图、 柱状图等多种类型, 通过不同形式的图像, 较好地考查了考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有用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第 23-24 题描述的四幅建筑物景观图, 意在考查几个重要国家典型建筑物的识记、 国家的区域地理特征, 要求学生在判断四幅景观图的基础上, 对比四幅图的景观差异, 并进一步分析造成③所在国家经济自然特征差异, 试题难度不大, 但形式生动活泼, 情景性、 生活性及综合性均较突出。

 (4)、 探究性 试题充分结合我市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实际状况, 在开放性、 探究性及活动性等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

 如两道综合题在设计上都注重了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开放性试题部分的分值约占总分的 20%, 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能力的广阔天地。

 如第 37 题分析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乳制品业发达的原因; 第 38 题巴西利用酒精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原因分析等。体现了动手和动脑的结合以及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对应了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的转变, 是新课程评价理念在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方面的有益尝试。

 (5)、 时代性 试题取材注意与社会现实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如第 25 题体现祖国内地与台湾的密切联系; 第 27 题、 28 题借用 08 年 12 月 27 日以色列发动“铸铅”军事行动为载体, 考查了巴以冲突的有关内容, 较好地引导了考生对当今世界地理热点地区、 焦点问题的关注目光; 第 29 题、 第 30 题从地理角度考查学生对2008 年四川强烈地震相关问题的理解, 使学生更加明白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及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等相关知识; 第 37 题通过 2009 年初期我国华北、 黄淮等地区的旱情布局情况等时事材料, 进行了华北地区春旱原因的探究、 解决水资源问题途径以及围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的特定角度的探究分析; 第 38 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 借助美国和巴西两国轮廓图的对比考查了世界区域地理的

 差异, 其中第(6)

 小题巴西利用酒精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原因探究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通过以上地理试题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较为全面的考查了考生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学习状况, 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 原创性 今年中考地理试题原创特色明显。

 首先是试题的原创性, 2009 年中考地理试题大部分在此以前找不到原型题和相类似的题目, 例如,

 37 题的第(7 解释呼和浩特乳制品业发达的原因和 38 题的第(6)

 巴西利用酒精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原因探究。

 其次是图表的原创性, 2009 年中考试题 37 题、 38 题的图是根据试题的需要重新绘制的, 图片简洁, 主题鲜明, 易于学生的阅读识别。

 4.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由于试卷分值的限制, 试题的覆盖面虽经反复思考推敲, 当仍难免略显狭窄。对此我们的改进措施是:

 第一, 考查学科重点,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第二, 创新试题设计角度, 在试题覆盖面得到扩大的同时, 体现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第三, 命题尽量避免与往年考查内容重复出现, 使地理知识得到有效的考察; 第四, 突出能力立意, 着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读图析图、 分析综合能力。

 1. 综合题得分情况抽样分析 阅卷工作中, 抽样调查了 1440 份试卷, 分析如下:

 37 题平均分约为 5. 6 分,38 题平均分约为 4. 8 分, 第二大题总平均分约为 10. 4 分。

 各分数段人数:

 满分:

 2 人;

 18—19 分:

 58 人;

  16—17 分:

 148 人;

 14—15 分:

 197 人;

  12—13 分:

 221 人;

 10—11 分:

 199 人;

 8—9 分:

 214 人;

  6—7 分:

 153 人;

 4—5 分:

 105 人;

  1—3 分:

 87 人;

 0 分:

 44 人;

 缺考:

 12 人。

 最高分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区分度 信度 优秀率 及格率 地理 全卷 40 25. 36 0. 63 8. 80 0. 533 0. 825 16. 60 61. 18

 2、 全卷数据分析 (1)

 选择题:

 答案情况不详, 略。

 (2)

 综合题:

 37 题:

 本题既注重了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考查, 又加强对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查, 同时又紧密联系了中国社会现实的有普遍现实意义大事、 热点——2009 年初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旱灾。

 (1)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属于基础题, 大多数学生能答对。

 (2)本小题考察了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及分布:

 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地区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北方地区则是以旱田为主的耕地。

 学生大多数能答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旱地”、“旱田” 或“耕地” 等。

 但有学生写了错别字, 如“旱” 字写成“汗”,“耕” 字也有写错的。

 另外, 有的考生把“土地利用类型” 和“地形类型” 两概念混淆, 把答案写成了“平原” 等内容。

 (3)

 本问主要从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特点分析 “春旱” 的原因, 因此一定要答出我国降水季节分布的具体特点, 不能只笼统的答“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 要答出怎么不均匀的, 即:

 夏秋降水多, 冬春降水少。

 也有部分考生答的不很完整, 如:

 冬春少、 夏秋多、 夏多冬少或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等也可放宽给分。

 (4)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 西北地区, 而本题提到的我国 2009 年 2 月份的旱情主要分布在华北、 黄淮地区, 也正是南水北调工程要解决的问题, 本题属于基础的、 重点的内容, 学生一般不会出错。

 (5)

 本问属于对基础知识记忆的考查, 即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绝大多数学生都会, 个别对本部分内容掌握不牢的考生出现混淆现象。

 (6)

 从气候方面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有的学生答对了气候类型,而没有从气候特点去分析, 有的答错了气候类型, 而能正确答出气候特点来分析卷Ⅰ

 20 14. 05 0. 70 4. 75 0. 559 卷Ⅰ

 20 11. 31 0. 516 4. 79 0. 593

 原因, 有的气候特点不完整; 植被方面, 答造成植被少的人为原因的考生居多,而直接答“植被少” 的少, 属于审题的角度有问题。

 本题 2 分, 总起来看, 得 1分者居多。

 (7)

 本题联系生活实际, 分析内蒙古乳制品业发达的原因, 大部分考生只能答出其中的原因之一, 能从畜牧业发达这一方面作答, 绝大多数考生联想不到 “原料就近” 这一得分点, 对初中生来说, 这一要点难度稍大。

 有不少考生从人口稠密、 市场需求量大等方面回答, 显然不对。

 38 题:

 (1)

 本题主要考查南北对话的含义, 不少考生在回答上把 “南北对话” 与 “南南合作” 两概念相混淆; 有的考生知识记忆不牢, 把“南北对话” 答成“南北谈话”、“南南对话” 或“南北合作” 等概念。

 (2)

 美国与加拿大的国界线划分, 有的是经线、 纬线或湖泊, 而本题答案很明确, 只能是“纬线”, 有的考生或审题不清, 或回答不严谨, 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 以至答“纬度”、“经纬线”、“纬线和湖泊”、“纬度线” 或“经线” 等答案的很多。

 本是较简单的一个问题, 得分并不高。

 (3)

 巴西重工业分布的成因分析, 要求从资源、 交通、 市场三方面中的任意两个方面来分析, 大多数考生能答对 2 条, 得分率较高, 只是部分考生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回答, 与题意不符。

 (4)

 乳畜带的分布, 多数考生知道, 但由于答题不严谨或记忆不牢, 错误答成了“畜牧带”、“畜牧业”、“乳畜业”。

 还有很多考生把“畜” 错写成“蓄”。

 本小题第二问, 分析乳畜带分布原因, 绝大多数考生能从气候“冷湿” 方面分析,但另一个采分点,“市场” 方面, 多数考生分析不出来。

 有不少考生从地形平坦、植被多、 河湖密布、 水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科技力量发达、 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方面回答, 偏离了主题。

 (5)

 由图可知, 应答出“大量. .消耗全球能源(或资源)” 和“破坏地球环境”两个方面来回答, 但有的考生只答出了其中一个方面; 有的考生答前者只答“消耗全球资源(或能源)”, 而没有答出“大量” 或“过多” 等意, 是不对的, 因任何国家发展经济都是要消耗资源的, 只不过有多少之分而已。

 (6)

 本题多数考生能答出巴西“煤、 石油等常规能源少” 之意, 可得 1 分。

 有的考生还能从“环保” 方面作答也可, 但很少有考生能从“接近原料产地”、“汽车工业” 方面回答, 故多数考生只能得 1 分。

 有的考生答“节能” 之意是不对的, 因酒精也是一种能源。

 3、 考生答题情况问题分析 总体来看, 学生在答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

推荐访问: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 八年级 地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