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实验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3 19:00:05 浏览数:

[摘 要] 本文通过收集与分析近百篇关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实验教改的论文与方案,对我国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流派进行了分类与剖析,进而通过中美会计信息系统教材知识框架比较,提炼出该课程教学与实验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创新空间,最后提出了该课程教学与实验模式的创新点及保障创新启动与实施的工作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信息系统;教学与实验;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8)20-0101-05

为了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实验进行全面的研究,笔者从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中国期刊数据库以及通过Google搜索引擎共搜集到83篇有关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教改类的文章和全国11所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各级精品课程设计的文献资料。通过认真研读与分析以上文献资料,并与部分院校的任课教师、院系领导进行多次面谈或电话咨询,对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本科和专科层次的教学与实验模式进行了细致的流派分类与比较分析,进而通过中美会计信息系统教材知识框架比较,总结出当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实验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创新空间。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经过认真思考与反复求证,提出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实验模式的创新点及保障创新启动与实施的工作步骤和方法。

一、流派分析

通过整理与分析上文提及的文献资料,可以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本科和专科(包含高职)层次的教学与实验模式分成六大主要流派,分别是“引进派”、“开发派”、“复合派”、“应用派”、“实用派”和“浮萍派”。就其观点、特征、教材、学生能力与就业形势进行归纳,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前四派办学方向差异较大,但都各具特色,从其学生就业形势来看,应当属于成功办学一类。其共同特征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或二者兼备)、学院决策能力稳健。而大多数的其他院校不论其地理位置如何和源多寡,由于不具备这两点特质而不可避免地成了“实用派”或“浮萍派”。

造成我国会计信息化课程或专业方向如此状况的原因很多。从市场供需理论分析,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市场发育及信息化水平极不平衡,因此造成了各地对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偏重不同,呈现出内地侧重于开发(按开发人员培养多面手,即使不胜任开发一定胜任应用),而沿海侧重于应用的趋势。以上可概括为人才需求市场的不同。同时,笔者观察到,在我国会计类课程中,恐怕会计信息化课程在内容上是最混乱的;在会计类教师中,恐怕会计信息化教师在素质与知识结构上是最参差不齐的。而人才培养过程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学校通过招聘教师、遴选教材、招收学生,然后进行 “生产”的过程,于是教材与教师就是供方重要的决定性生产要素,因而,此处可以概括为供应市场的不同。有鉴于供需双方的多态性,可以推断我国会计信息化课程或专业仍将在长期内保持流派纷呈的状态。

二、中美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框架比较

本文主要就中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知识框架中的章节安排、教学起点、内容侧重、知识阐述及设计目的5个方面进行比较,具体情况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5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差异不等于差距,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好论断。从学科发展形态来看,前者应属于传统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阶段,而后者则属于现代会计信息系统阶段;从社会适应性来看,前者更适应我国现实整体的会计教育与社会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从业务集成度来看,后者更注重财务过程与业务过程的集成。因此,笔者认为,由于实际应用环境的差异,中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差异在短期内仍将继续保持;从长期看,应该表现出二者逐渐融合趋同或前者追赶后者的趋势。

三、约束条件、创新空间分析

如果将通过设置良好的课程体系,选择称职的教师,配置合理的教学资源进而培养“适销对路”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作为目标函数,那么制约目标函数最大化的约束条件有以下9个:

1. 课时约束。由于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学占用了大量的课时,在我国本科和专科教学中,普遍反映专业课时紧张,普遍存在着压缩专业课课时的现象。当然,会计信息化类课时也未能幸免。

2. 课件资源约束。教材选择面小,特别是优秀的教材更少。很多学校盲目地自编教材,水平难以保证。目前国内体系的教材普遍内容陈旧、空洞,说教成分偏多,案例偏少。与可资利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教学资源明显偏少。

3. 实验软件约束。目前使用的实验软件大多是各大财务软件公司出品的试用版,由于该类软件是基于企业环境开发设计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与教学环境不协调的部分。如没有教学任务的安排与管理、学习进度及效果的考评、在线学习与答疑等。因此,许多学校受到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在一个老师要同时辅导50多人上机的情况下,上机实验就不同程度地蜕变为放羊娃放羊式的粗放经营模式,效果无法保证。

4. 实验数据约束。鉴于课时约束和实验软件的约束,实验数据势必简单和不全。对于大多数的学校而言,准备一套包含60张记账凭证、4张报表的会计数据,让学生在软件中顺利地使用账务和报表模块做两个月的账已是不易(往往如此要求都要大打折扣),而倘若只让学生上机感受一下软件操作和使用,效果将更加槽糕。

5. 实验室约束。许多学校的机房是公共机房,学生要做全程的练习往往会遇到数据丢失或软件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尽管目前通过还原精灵和网络空间等技术可以提升效率,但是公共机房相对专用机房还是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之处。实验室建设始终是一个资金、人力和专业管理交织在一起的问题。

6. 考核约束。由于实验软件约束,致使上机部分考核变得困难和不精确。一方面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挨个学生检查,而学生的作业却未必是自己完成的。目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期末考试一般是三分法或二分法。即采用“平时成绩+期末笔试+上机考试”或“笔试+机试”的方式完成,机试的比重占30%~50%。如果机试部分成绩无法保证,则整门课程的成绩可想而知。

7. 实习约束。有部分院校将会计信息化纳入学生在校实习,并且模拟企业实况,采用多人分组方式,此时对实习硬件、实习软件及实习数据的要求将更高。个别院校还将该阶段的实习纳入跨专业、多角色的整体ERP沙盘仿真对抗实验,这种实习必须是院级的综合性实习,其实施难度和投入力度必须更大。

8. 师资约束。由于会计信息化是相对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会计信息化教师的出身背景比较广泛,知识结构比较杂乱。其中以来自会计、经管类的教师和来自软件和应用数学类的教师居多。他们最有可能成为应用派和开发派的支持者。由于会计信息化是一门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而实务发展又比较快,大多数的教师缺乏参与实务的机会和经验,势必造成闭门造车,隔靴搔痒的现象。虽然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名师才能出高徒。笔者认为,师资的约束将会是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发展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鸿沟。

9. 决策约束。如果决策者对决策事务不甚了解,势必会犯决策错误。这也是我国目前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大难题。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信息化管理的认知,往往做出事与愿违的决策,致使企业管理信息化花钱买教训。学校决策也不能例外,从整体水平来说,学校在这方面的决策能力普遍不如企业。

然而,机遇始终是与风险并存的,创新也是与约束并存的。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创新空间也不少,本文归纳出以下11个:

1. 知识创新。前已提及中美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框架的差异,为我们进行知识创新提供了空间。笔者认为,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取得的经验教训和形成的理论体系与国外会计信息化实践与理论体系进行碰撞,是一定能产生思想的火花的,至少可以做一些对我国会计信息化未来发展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当然,这部分工作相对较难,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研究才能出成果。

2. 教学教材创新。教材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层次应该开发不同的教材体系,应该尽量摆脱“政府公文+软件操作手册”式的教材框架。因此,教材是需要大力创新的部分。

3. 教学理念创新。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环境的改变,过去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应该彻底改变一下。如启发式、自主式、创造式等教学理念,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地传递大量的资讯给学生,让学生启发式、自主、创造性得出结论,形成教与学的开放与互动的教学模式。

4. 教学工具创新。告别老教具,迎接新教具,充分发挥新教具的性能,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比如我们在讲授会计信息系统原理时,习惯用业务流程图和功能框图的方式讲解,是否考虑过将其改成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建立模型,通过模型进行透明的、直观的讲解呢?“善假于物”是提高效用的永恒法宝。

5. 教学方法创新。理念及工具的创新自然会带来方式方法的创新,如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线教学法、虚拟教学法、远程教学法、娱乐教学法等方法的丰富与完善。

6. 实验软件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要有针对实验需求开发的软件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实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是目前会计信息化教育发展要啃的硬骨头,尤其是能与教材配套的,又能从教学角度出发设计与开发的,能辅助完成单元、章节及整体配套实验与测评的实验软件目前尚属空白。

7. 实验教材创新。对于是否应该编写实验教材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目前许多学校实际上是没有实验教材的,大多是在教材后附上一些数据或由教师自编数据交给学生上机使用,美其名曰可以减轻学生购买实验教材的经济负担。笔者认为,好的实验效果一定来源于优良的实验教材,应该把编写实验教材与编写课程教材同等对待。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观教学效果。

8. 实验方式创新。实验方式有多种,如独立实验、分组实验、单项实验、整体实验等。目前,实验方式的选择受到实验室软、硬件条件,课时及学生人数的制约。此处提到的4种实验方式,笔者都尝试过,在课程教学实验阶段,如果条件受限,最好只采用独立和单项实验方式,反而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能否考虑借助校园网新平台,摆脱旧模式下的资源约束,给实验方式带来些许创新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过程也许是复杂和艰辛的。

9. 实习方式创新。能否考虑将手工实习、电算实习、毕业实习及ERP实习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实习效率与效果。这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并具创新空间的方向。

10. 考核方式创新。能否在开发实验软件的同时开发一套考核系统,将上机考试与平时实验结合起来,考核系统根据学生实验状况按照事先设定的考核规则自动计算机试成绩。这也许是许多教师梦寐以求的境界。

11. 课件资源创新。能否像目前许多资源类网站、博客类网站那样,通过一个比较开放的平台来摆脱教学资源的匮乏,教与学的互动也许是一件有意义的探索与创新。

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校,以上约束条件将存在着不同的值域,而创新空间将存在不同的维度及维度值。换言之,要实现目标函数的最大化或对其进行帕累托改进,不同的主体将有不同的路径选择,如何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用最大化将是一个考验教师与学校的难题。笔者认为,对这个难题的解答,将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学术素养与学校的决策能力。亦即师资约束和决策约束是实现目标函数的短板。

四、创新点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以下6个笔者认为目前极具创新价值与可能性的创新点:

1. 利用Excel完成会计信息化基本原理的模型化教学,实现透明化、体验式、模型化的全程原理讲解与示范。

2. 通过解析与对比占国内市场份额前5位的商品化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信息化应用的案例化教学,实现理论与实务的衔接。

3. 开发基于校园网或Internet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软件,该软件采用ASP模式实现7*24小时的在线实验。即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随时随地进行实验,以此摆脱课时约束、实验室约束和实验数据约束,真正实现开放自主式实验。利用此类软件完成课程的单项练习、模块练习、集成练习与全程模拟真账实战化教学与考核,同时也可考虑基于网络财务模式的多人、多软件毕业实习,以及考虑将手工实习与电算实习进行有机衔接。

4. 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普及性知识讲授,也可另外开设企业信息化选修课。

5. 联合兄弟院校、会计从业机构(事务所、财税咨询公司等)、软件公司等组建网站,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以及各院校的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6. 将实验室建设与在职培训、校企横向科研、学科纵向科研有机结合。

五、创新的启动与持续改进

创新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要保证创新的实现与持续改进,除了要有人才、资金与激情外,更需要一个可行的机制。笔者认为,应该切实地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此,笔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以下的初步方案,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整体构思、团队创新。整体构思即“纸上谈兵”,目标是撰写有创新思想的论文,并公开发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跨校资源整合与互补、校企资源整合与互补的集教学人员、实验人员、开发人员及管理人员于一体的研发团队,进行一些创新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第二阶段:实验性教材创新。对于教师来说,编写教材是件熟练业务,应该首先结合所在院校教材编写指导计划,编写一些带创新意义的教材或实验教材,或结合课堂教学编写一些带创新意义的讲义等。

第三阶段:财务会计实验创新。该阶段属于难度较大的技术攻坚的第一步,主要实现财务会计实验软件、实验数据、实验方式、实验考核以及实习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应在获得相应资源的前提下启动。比如在获得省级或厅级课题支持或有相当财力支持的院级课题的情形下,特别是在整合研发团队之后,启动本阶段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与完成。

第四阶段:财务管理实验创新。该阶段属于难度较大的技术攻坚的第二步,主要实现财务管理实验软件、实验数据、实验方式、实验考核以及实习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应在第三阶段圆满完成并结项后启动。在获得更高级别的课题立项和团队基础之后启动方可保障该阶段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第五阶段:学习网站、实**台建设。此阶段是提升与价值最大化阶段,难度不大,应属于水到渠成之作。网站建设应坚持跨校、多元、互动的原则;而实**台建设应坚持校企合作、寻找适合学生参与、教师指导的短期或长期业务作为支撑,如财税咨询、代理记账等。

第六阶段:良性循环、持续改进。此阶段是规范化和商品化推广阶段。可借此进入下一轮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旭. 会计信息化方向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思考[C]. 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2006.

[2] 樊斌. Excel会计信息化[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3] 郭德贵. 网络会计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研究[C]. 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2005.

[4] 汤四新. 财务软件解析与导购[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5] 韦沛文. 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内容比较分析与改革建议[J]. 会计研究,2003(11).

[6] 韦沛文. 企业信息化[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 杨周南.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 庄明来. 电子商务会计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信息系统 课程教学 实验 创新 会计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