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3篇

发布时间:2022-09-17 15:50:05 浏览数:

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3篇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8下 2015年 第24期(总第506期)CHINESE&FOREIGNENTREPRENEURS14【企业战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3篇,供大家参考。

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3篇

篇一: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下  2015 年  第 24 期(总第 506 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14【企业战略】

 Article-Brand Strategy基于回归分析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彭建华摘 要:本文考察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的逻辑关系,引入网络位置作为中介变量,组织学习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关系管理、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位置对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学习对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关键词:关系管理;网络位置;组织学习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4-0014-03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创新网络成为当代企业创新的重要外部环境。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越来越难以在单个公司内实现,需要通过合作或联盟实现创新。许多研究认为有效的企业间关系管理是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和关键所在,关系管理概念也据此被学者广泛提出。邬爱其(2004)从网络的结构特征探讨了不同网络结构的差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陈国权(2005)从理论上分析了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的正面影响,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必须同时依赖于有效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网络。因此,融合外部网络结构、关系管理、组织学习三个维度,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对全面揭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多维动态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一、研究理论与假设(一)关系管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Brass et al.(2004)研究表明,关系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评价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以进一步分配资源,并在优化和协调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中,通过企业间沟通交流获得重要的市场信息及合作伙伴的价值资源,从而产生内部创新的市场导向。H1: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二)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作用企业网络作为大量信息的会聚地,中心企业可能比处于非中心位置的企业更快接收新信息,更早得到新发展。Gilsing et al.(2005)发现,高位置中心性通常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接触和控制更多和更高质量的稀缺资源,并从资源的非对称性中获益,产生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此外,企业又能利用中心地位和权利增加企业首发行动优势,产生首发竞争行为,产生先发创新绩效。H2: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关系管理也可以通过改变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来影响创新绩效。Ford et al.(2002)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关系管理改善和发展二元合作关系,协调和整合多元合作关系,一方面有利于获得合作伙伴的认可,巩固已有联盟关系;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营造柔和的合作环境,利于企业吸引更多高质量的网络伙伴,促进企业成为其他企业的合作伙伴,提高企业的网络地位。网络位置的改善可以帮助企业利用“位置优势”获取“信息优势”和“机会优势”,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提高创新绩效。H3:网络位置对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产生部分中介作用(三)组织学习与关系管理、网络位置的互动创新绩效的提高不仅依赖于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直接接触,还依赖于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内部学习来消化吸收这些外部知识。Tsai(2000)认为,有效的组织学习能够改善组织的共同观念和行为,在内部形成共同目标和利益,还能够以一定的制度强制性保证网络资源的内部共享,增加单个主体的知识存量,促进已有知识的重组和新知识的产生。企业优化、整合合作关系的能力越强,企业间知识溢出效应越明显,就需要更有效的组织学习能力来从溢出效应中受益。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越趋向中心,拥有的知识资源越广泛,要求传播转移这些知识的组织学习能力也越高。Brown et al.(1995)研究了企业可能遭遇到的“搜寻 - 转移问题”,指出其可能会对创新的扩散产生负面影响。H4a:组织学习调节关系管理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组织学习越强,关系管理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显著H4b:组织学习调节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组织学习越强,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越显著综合上面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模型,如图 1 所示。图 1 本文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选取企业高层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的收集。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200 份,有效样本 145 份。(二)变量的测量本文的调查问卷用 Likert 七点量表评价研究对象对各个

 8 下  2015 年  第 24 期(总第 506 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15Article-Brand Strategy 【企业战略】题目的被试反映。1. 关系管理。在 Moller & Halinen 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借鉴 David W 的研究,开发关系管理类的测度量表。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如表 1 所示,数据显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 (α>0.7,KMO 介于 0.8-0.9 之间,AVE 值大于本身构面与其它构面相关系数的平方值 )。2.网络位置。本文借鉴Freeman对位置中心性的测量方式,设计了 4 个条目测度网络位置。表 1 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α>0.7,KMO 介于 0.8-0.9 之间,AVE 值大于本身构面与其它构面相关系数的平方值)。3. 组织学习。本文主要在 Crossan, Lane & White 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发了组织学习的测度量表。表 1 结果显示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 (α>0.7,KMO 介于 0.8-0.9 之间,AVE 值大于本身构面与其它构面相关系数的平方值 )。4. 创新绩效。在 Ritter 成熟量表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显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α>0.7,KMO 介于 0.8-0.9 之间,AVE 值大于本身构面与其它构面相关系数的平方值)。表 1 主要研究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变量 内部一致性 KMO AVE

 方差解释率 %关系管理 .877 .804 .886 73.19网络位置 .812 .852 .787 84.162组织学习 .850 .817 .814 72.80创新绩效 .931 .845 .801 70.50(三)分析方法运用 SPSS13.0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及各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α,验证数据是否适合进行下一步分析。运用 LISREL8.51 对整个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整个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回归方法比较不同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验证中介作用假设。将主要研究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自变量与调节变量、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的层级回归分析方法验证调节作用假设。将主要研究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然后再计算交互项代入回归方程中,避免加入交互项后带来多重共线性问题。三、数据分析与结果表 3 给出了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及相关系数矩阵。数据表明,关系管理、网络位置和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 0.607(P<0.001)、0.519(P<0.001)和 0.515(P<0.001)。表 2 主要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及相关系数矩阵(N=145)变量相关系数1 2 3 4关系管理 1.00位置中心性 .561*** 1.00组织学习 .562*** .367*** 1.00创新绩效 .607*** .519*** .515*** 1.00注:*P<0.05,**P<0.01,***P<0.001。运用 SPSS13.0 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前面所提出的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假设。第一步,把关系管理 x 和创新绩效 y 做回归(x → y);第二步,把网络位置 m 和创新绩效 y 做回归(m→y);第三步,把关系管理x和网络位置m做回归(x→m);第四步,把关系管理 x、网络位置 m 和创新绩效 y 做回归(x,m → y),分别估计和检验每个方程的回归系数。表 3 回归方程检验结果变量名称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4x → y m → y x → m x,m → y关系管理 x .580*** .574*** .422***网络位置 m .510*** .274***R 2 .425*** .359*** .322*** .476***F 47.906*** 36.223*** 30.894*** 48.921***注:所列数据为标准化回归系数;*P<0.05,**P<0.01,***p<0.001表 3 的 回 归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关 系 管 理、 网 络 位 置均 对 创 新 绩 效 产 生 显 著 直 接 作 用(β=.580,p<0.001;β =.510,p<0.001)。网络位置对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产生部分中介作用(β=.274 ≠ 0 且 β=.422 < β=.580)。因此,假设 1、2 和 3 得到验证,即关系管理、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正相关,网络位置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借鉴温忠麟等(2006)的研究,运用 SPSS13.0 检验组织学习对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中介调节作用:第一步,将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二步,由于网络位置m的中介效应显著,x、n 的系数也显著,所以做 y 对 x、n 和 m 的回归;第三步将n*m 的交互项放入回归方程,检验 n*m 的系数是否显著。表 4 层级回归检验结果变量名称创新绩效 y模型 1 模型 2关系管理 x .578 .460*** .456*** .324*** .319***组织学习 n .190*** .184*** .202*** .201**网络位置 m .256** .247***n*x .020*n*m .092*R 2 .099*** .422*** .444*** .464* .489*** .493*Adjusted-R 2

 .087*** .413*** .434*** .456* .478*** .479*△ R 2 .323*** .022*** .020* .045*** .004*F 8.89*** 47.29*** 43.06*** 36.85*** 44.07*** 38.59***注:所列数据为标准化回归系数;*P<0.05,**P<0.01,***p<0.001表 4 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对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关系产生正向调节作用(β =.020,p<0.05);组织学习对网络位置的中介效应也产生正向调节作用(β=.092,p<0.05),具体调节表现如图 2、图 3 所示。图 2 组织学习对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图2显示了关系管理和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结果表:组织学习能力较强的企业拥有高水平的创新绩效,在组织学习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企业拥有较低水平的创新绩效。但随着关系管理增加,强组织学习能力条件下,创新绩效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弱组织学习能力情况下,企业的

 8 下  2015 年  第 24 期(总第 506 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16【企业战略】

 Article-Brand Strategy创新绩效显著降低。

 图 3 组织学习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图 3 显示了组织学习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学习能力较强的企业拥有高水平的创新绩效,而且随网络位置中心性的加强,企业创新绩效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组织学习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企业拥有较低水平的创新绩效,而且随网络位置中心性的加强,创新绩效上升趋势缓慢,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强组织学习能力下的增长幅度。四、研究结论与启示实证研究发现,关系管理和网络位置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直接影响。在强组织学习情况下,关系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创新绩效,调节的中介效应 ( 网络位置 ) 也越显著;而弱组织学习情况下,关系管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急剧减弱,调节的中介效应 ( 网络位置 ) 也急剧下降。由此可见,企业既要通过外部关系管理和优势网络位置获取资源和知识,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还要努力改善企业内部的沟通和交流环境,增强组织学习能力,为知识的重组以及新知识的产生提供必要的制度条件。图 2 和图 3 表明,组织学习对关系管理和网络位置的调节作用不同,对网络位置的调节作用明显强于对关系管理的调节 (β=0.020,p<0.05;β=0.092,p<0.05)。组织学习与网络位置的交互作用要强于与关系管理的交互作用,这也表明企业要高度重视所处的外部网络位置,提高自身组织学习能力,促成强强联合,进而对创新绩效产生更大作用。参考文献:[1] 任胜钢 . 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1).[2] 应洪斌 , 沈瑶 . 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的影响机制研究 [J]. 科研管理 ,2009(4):130-137.[3] 陈国权 , 郑红平 . 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J]. 管理科学学报 ,2005(1):48-61.[4]Thomas Ritter,Hans Georg Gemünden.Network competence: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success and its anteceden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5):745-755.[5]Victor A. Gilsing, Bart Nooteboome.Density and strength of ties in innovation networks:an analysis of multimedia and biotechnology[J].European Management Review,2005(2):179-197.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金融生态理论的湖南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4C0078)。作者简介:彭建华(1981-),男,湖南临湘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职业教育。(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责任编辑:陈丽敏)

 基于回归分析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作者:

 彭建华作者单位: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刊名:中外企业家英文刊名:

 Chinese and Foreign Entrepreneurs年,卷(期):

 2015(24)

  引用本文格式:彭建华

 基于回归分析的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期刊论文] - 中外企业家 2015(24)

篇二: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I:10.16538/j.cnki.fem.20191216.001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研究述评与展望叶江峰1 ,陈珊 1 ,郝斌 2(1.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摘 要:知识搜寻是企业通过组合外部知识元素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它可以提升企业当前技术,帮助企业学习和培养新技能,以适应环境变化。因此,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一直是知识管理、创新管理、战略管理等领域的核心研究议题。本研究综述了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本研究对知识搜寻的概念内涵、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其次,评述了不同类型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正向、负向及倒U形直接影响机制的有关研究;综述了同一维度下两种知识搜寻行为的双元效应(联合与平衡)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机制的现有研究;梳理了不同维度下知识搜寻策略的多维组合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归纳了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机制与中介机制。最后,本研究构建出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整合框架,提出了这一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在动态演化过程、双元理论运用、多元效应拓展、中介机制深化和特殊权变情境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明晰了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开展知识搜寻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知识搜寻;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文献综述;研究展望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950(2020)03-0017-18一、引 言知识搜寻作为弥补企业内部技术与市场资源的重要途径(Rosenkopf和Almeida,2003;Laursen和Salter,2006;Sidhu等,2007),能够帮助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中解决问题、发现机会,增强企业对外界动荡环境的适应性和自身的学习能力(Katila,2002),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收稿日期:

 :2019-06-18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60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2002,71872001,7197200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YJC630156);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AHSKY2019D01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074)作者简介:

 :叶江峰(1982—),男,安徽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 珊(1997—),女,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郝 斌(1981—),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讯作者,binhao@ecust.edu.cn)。第42卷第3期 外国经济与管理 Vol.42No.32020年3月 ForeignEconomics&amp;Management Mar.2020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17

 的提升。因此,对“知识搜寻”的研究引起了许多不同学科背景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也一直是学界重点讨论的热门话题(2011年以来,共有2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此为选题,且每年均有此选题的项目)。但是,现有关于“知识搜寻”的综述文章主要基于2012年之前所发表的文章而展开,重点分析了知识搜寻的概念内涵、战略模式、前因变量、情境变量以及相关结果变量(陈君达和邬爱其,2011;熊伟等,2011;袁健红和龚天宇,2011;邬爱其和方仙成,2012)。实际上,知识搜寻能够提升企业当前技术,学习和培养新技能,并适应环境变化,实施不同的知识搜寻会导致企业形成不同的创新绩效。因此,在“知识搜寻”领域的研究文献中,一半以上的文献都是围绕“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主题而展开,特别是2012年以后该主题发表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见图1)。但是,现有文献并没有对“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主题的近期大量文章做系统而全面的综述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将全面梳理2001—2018年这一领域的中英文核心文献,深入分析和总结现有研究的逻辑关系,提出现有研究不足和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024681012141618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中文 英文图1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英文核心期刊各年发文数量本研究以“knowledgesearch”“boundary-spanningsearch”“innovationsearch”“searchstrategies”和“searchforinnovation”为关键词,通过WebofScience、EBSCO等数据库检索2001—2018年发表的SSCI论文;以“知识搜寻”“知识搜索”“跨界搜寻”“创新搜寻”“跨界搜索”及“创新搜索”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01—2018年发表在国家自科基金委管理类30种重要期刊为主的文章(还包括《经济管理》和《外国经济与管理》两本期刊)。我们还对这些获取文献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然后剔除掉非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领域的论文,进而梳理出“知识搜寻与企业创新绩效”这一主题的中英文文献共计95篇,其中SSCI文献46篇,中文49篇,另外,本研究所指的“企业创新”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创新能力等,是广义上的企业创新。图1展现了“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领域95篇文献的各年发文数量情况,可以看出,梳理的95篇文献主要发表在2013—2018年,其中2017年的发文数量达到最大(中文17篇,英文7篇)。从发表的主要期刊来看,英文包括《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SMJ)发文8篇,《ResearhPolicy》和《R&amp;DManagement》各发文4篇,《Technovation》发文3篇,《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ASQ)、《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AMJ)、《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LongRangPlanning》《Industryandinnovation》各发文2篇,《OrganizationScience》《IEEE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Management》《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Review》《IndustrialandCorporateChange》《TechnologyAnalysis&amp;StrategicManagement》各发文1篇。中文包括《科研管理》发文14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发文10篇,《科学学研究》发文7篇,《经18外国经济与管理(第42卷第3期)

 济管理》发文5篇,《研究与发展管理》发文4篇,《外国经济与管理》发文3篇,《管理科学》发文2篇,《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管理评论》和《管理世界》各发文1篇。从发文的期刊来看,该领域文献主要发表在中英文创新管理领域的重要期刊,其中《科研管理》发表14篇,《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SMJ)发表8篇。另外,本研究梳理了49篇中文的126个关键词和46篇英文的144个关键词。对于一些性质相类似的关键词,本研究将其合并,如将不同类型的搜寻归类为“知识搜寻(knowledgesearch)”,将不同类型的创新归类为“企业创新(innovation)”,将与网络特征相关的关键词归类为“网络特征(network)”,将与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相关的关键词归类为“外部环境(environmentaldynamism)”,将企业内部知识基础与资源相关的关键词归类为“内部知识特征(knowledge&amp;resources)”,将企业规模、所有制与产业属性相关的关键词归类为“企业特征(firmsscale,sectors)”,等等,同时本研究还将一些低频与不反映实际内容的关键词剔除。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归纳了27个中文关键词,36个英文关键词,然后分别构建中英文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图(见图2和图3)。可以看出,从研究的热点和主题来看,中英文研究热点大同小异,但国内研究热点往往滞后于国际研究热点。资源整合方式新颖型商业模式 国际代工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知识转移效率型商业模式锁定效应企业战略导向知识整合搜索持续性接近性社会接近性网络特征知识搜索企业创新搜索努力程度关键研发者服务转型企业能力企业特征创新复杂性资源运用约束 重构管理注意力各种联系产学研合作内部知识特征外部环境图2中文期刊核心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基于这95篇中英文核心文献,本研究将系统分析知识搜寻的概念内涵、维度划分和测量方法,深入剖析知识搜寻的单维效应、双元效应以及多维组合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全面总结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情境因素与中介变量,最后绘制出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整体框架,并提出这一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有利于厘清“知识搜寻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这一领域现有研究的内在逻辑关联,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方向和参考。二、知识搜寻的概念内涵、维度划分及测量方法(一)概念与内涵知识搜寻理论源自于Cyert和March(1963)提出的搜寻思想,其概念在Nelson和Winter(1982)、March(1991)等学者的推动下得到不断发展,现已经发展成为演化经济学、组织行为科学、企业创新与战略等诸多学科的核心概念。Rosenkopf和Nerkar(2001)认为跨界知识搜寻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19

 是企业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跨越组织边界和知识基础进行搜索并获取知识的过程;Katila和Ahuja(2002)、Laursen和Salter(2006)提出知识搜寻是组织在创新过程中为满足技术创新需要而对多种来源的技术知识进行整合和创造以解决问题的方式;Wu和Wei(2013)提出知识搜寻是企业在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快速选择外部创新知识源并有效获取的战略行为。可见,知识搜寻是组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为解决问题和发现机会而付出一定代价、比较有计划的可惯例化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组织学习方式。可见,知识搜寻具有四个特征:①搜索是有成本的,特别是搜索目标不够清晰时;②搜索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③搜索活动是可以被预测和计划的,长期的搜索活动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搜索路径和学习机制;④搜索往往发生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opennessinternationalizationOrganizational isomorphismexecutivesTimeendogenous pricesmethodtechnology sectorsproblem-solvingResearch &amp; development (R&amp;D)PerspectiveNetworkDeterminantsAbsorptive capacityknowledge searchinnovationattention &amp; interpretationsemerging marketambidexterityChinaknowledge integrationtiesindividualscollaborationcontract manufacturingscopesized firms scaleImitationenvironmental dynamismtransnationalearningBusinessHRMMarginal functionValue functionknowledge &amp; resources图3英文期刊核心关键词的共词网络(二)维度划分学者们先后从空间距离、知识基特征、学习方式、时间边界等维度划分了知识搜寻,见表1。(三)测量方法专利引用与问卷调查是现有研究中测量知识搜寻的两种主要方法。专利引用包含了企业创新成果与前期科学技术成果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描绘出组织知识搜寻活动的图景(Rosenkopf和Nerkar,2001)。Katila和Ahuja(2002)、Caner和Tyler(2015)、Yu等(2019)用企业新引用的专利占总引用量的比重来测量搜寻广度,用每个引用专利在过去五年被重复引用频率的均值来测量搜寻深度;Katila(2002)利用专利先后时间引用的数量来确定企业新、旧知识的搜寻;Ahuja和Katila(2004)利用企业专利在科技书刊与杂志以及学术会议上的引用来测量科学搜寻,利用企业跨国的专利数量来测量地理搜寻宽度;Jung和Lee(2016)利用专利数据测量企业本地与跨界的原创知识搜寻和一般知识搜寻。但是,专利测量方法也存在“大部分专利没有被商业化,创新成果不一定都能被专利化”等缺陷(Laursen和Salter,2006)。因而,开发量表测量知识搜寻成为主流趋势。Stuart和Podolny(1996)用4个题项测量知识搜寻能力;Laursen和Salter(2006)、Leiponen和Helfat(2010)等大量学者利用企业获取知识的渠道以及各渠道获取知识程度的量表来测量企业搜寻宽度和深度;Sidhu等(2007)、Lin和Li(2013)利用调查问卷测20外国经济与管理(第42卷第3期)

 量企业供给、需求和空间三个维度的知识搜寻;Sofka和Grimpe(2010)利用问卷调查了企业的科学搜寻、技术搜寻和供应商搜寻;Troilo等(2014)利用4个题项测量企业远距离搜寻;Zhang和Hu(2017)利用问卷测量了企业探索式搜寻和利用式搜寻;Martini等(2017)利用19个题项测量了企业的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搜寻。张文红等(2014)利用4个题项来测量地理跨界搜寻;奉小斌(2017)利用4个题项测量了企业领先搜索与跟随搜索。表1知识搜寻的划分维度代表性学者 标准 具体维度 含义Stuart和Podolny(1996)Rosenkopf和Nerkar(2001)搜寻的空间距离本地知识搜寻 面向企业内部或相关产业内获取可利用的知识远程知识搜寻 面向企业外部或跨越行业、产业边界获取全新的知识Katila和Ahuja(2002)Laursen和Salter(2006)知识基特征深度知识搜寻在知识搜寻过程中深入利用外部现有知识和渠道的程度宽度知识搜寻 在知识搜寻过程中广泛利用不同渠道知识运用的程度Ahuja和Lampert(2001)Eriksson等(2016)学习方式利用式搜寻将现有的或可获取的知识运用在熟悉的领域中开展活动探索式搜寻企业将精力投入到陌生的领域中,开展知识获取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以期获取以往不熟悉的知识Katila(2002)Nerkar(2003)搜寻的时间边界旧知识搜寻 对过去知识库进行的搜寻活动新知识搜寻 对时间上相对较远的知识进行搜寻Sidhu等(2007)Grimpe和Sofka(2009)Sofka和Grimpe(2010)Köhler等(2012)搜寻知识的价值链作用技术知识搜寻 搜寻与技术、生产工艺和方法等有关的新技术知识市场知识搜寻搜寻与产品设计、市场偏好、分销渠道等有关的市场知识科学知识搜寻 跨越组织边界搜寻大...

篇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业创新绩效

  编制

 精选 管理方案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第 第 4 章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推理来构建外部知识获取、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战略柔性在外部知识获取与动态能力间的调节效应,并提出了 5个主假设与 12 个子假设。对于上面所提出的假设,本论文将采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对其进行检验。本章将探讨进行假设检验的问卷的数据收集过程,然后对样本进行分析,对外部知识获取、动态能力、战略柔性和创新绩效 4 个变量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变量测度 本研究关于外部知识获取、动态能力、战略柔性及创新绩效的度量均采用了国内外较成熟的量表。采用成熟量表有助于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同时由于成熟量表经过了相关领域研究学者的实证检验,对变量的每个问题都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验证。因此,采用成熟量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同时降低被质疑的风险。

 外部知识获取的测量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外部知识获取的相关研究己经较为成熟,基于不同的 研究情景,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外部知识获取进行了相关度量。鉴于本文 的研究,此部分量表以 Yli-Renko(2001)、Simonin(1997)以及 Li 等(2008)等学者开发的成熟量表为基础,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进行相关调整后,形成本文的量表。对于外部知识获取的测量,主要以被调查者所在企业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及竞争者等商业伙伴获取的相关信息的程度以及对外部市场信息的主动搜集和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中获取知识的程度来进行。

 外部知识获取量表根据外部知识来源的不同,设计了 6 个题项,选用 Likert 七级量表,从 1-7 分别代表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

 动态能力的测量 在动荡的超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快速行动以维持竞争优势地位,动态能力的培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环节,动态能力随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前沿。动态能力通过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体现出来,是企业应对超竞争环境的能力,包括感知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维度。

 在测量方法上,动态能力可以采用客观评价方法和主观评价方法。大多数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均采用了主观评价方法,以便能够更全面地对企业的动态能力状况作出评价。本研究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在具体问卷题项设计上主要参考了 Nelson 等(1985)、Pavlou 等(2011)、贺小刚(2006)、蔡树堂(2010)以及徐召红(2014)的相关研究,对企业的感知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测量。

 感知能力主要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觉察能力和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因此对于感知能力的测量,主要从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对于本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内先进技术的发展变化趋势、企业对竞争的觉察能力及对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来进行。

 吸收能力指企业对其现有知识资源进行吸收、转化和利用来实现新知识的创造的能力。本文对于吸收能力的衡量主要从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对员工学习能力的培训、对获取的外部信息的处理能力等方面来进行。

 创新能力指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其产品进行创新的能力。对于创新能力的测量主要从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进行。

 本文对动态能力的测量从感知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维度来进行,共 3 个问题,11 个题项。选用 Likert 七级量表,从 1-7 分别代表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

  战略柔性的测量 战略柔性是反应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响应的能力。拥有战略柔性的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关于战略柔性的测量,大多采用主观评价方法。本文综合参考 Zhou 和 Wu(2010)、胡畔和余渤(2017)、王铁男等(2011)、李垣等(2008)的相关研究来对战略柔性进行测量。在资源柔性方面从资源有效应用范围、获取成本、转变用途所需的时间等方面来进行,反映的是资源的内在所有权。在协调柔性方面的测量主要从配置与运用资源、对外部竞争的反应及识别资源的缺口等方面进行。

 本文对战略柔性的测量共 6 个题项。选用 Likert 七级量表,从 1-7 分别代表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

 创新绩效的测量 现有关于创新绩效的研究较多,关于创新绩效的测量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量表。本文参考郭爱芳(2013)、Chen 等(2011)、Zhang 和 Li(2010)章威(2009)等对于创新绩效的测量题项的设计,采用新产品数量、新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新产品开发速度、创新项目的成功率这四个题项对创新绩效进行测量。选用 Likert 七级量表,从 1-7 分别代表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符合、非常符合。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取、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因此本文以企业作为分析的单位。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360份,收回问卷 307 份,问卷回收率为%,其中有效问卷 214 份,问卷有效率为%。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个人关系网络和问卷网站进行问卷的发放。问卷回收通过电子邮件和问卷网站进行。

 针对收集的 214 份有效问卷,本文从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所处行业以及企业类型来对样本的情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具体结果如表 4-1 所示。

 表 4-1 样本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分类 样本数量 所占比例(%)

 企业年龄 0-3 年 38

 4-6 年 54

 7-10 年 65

 11-20 年 34

 20 年以上 23

 企业规模 10 人以下 26

 10-19 人 29

 20-49 人 50

 50-100 人 35

 100 人以上 74

 行业性质 高新技术行业 112

 传统行业 102

 企业类型 国企 37

 外企 31

 合资 34

 私营 101

 其他 11

 从企业年龄上来看,成立 3 年以下的企业有 38家,占总样本数的%,成立 4-6 年的企业样本有 54家,占样本总数的%,成

 立年限在 7-10 年的企业有 65 家,占总样本数的,成立 11-20年的企业样本有 34 家,占样本总数的,而成立 20 年以上的样本企业有 23 家,占到总样本数的%。从总体上看,成立年限在 7-10 年的样本企业最多,各个年龄段的样本企业分布较为平均。

 在企业规模方面,员工人数在 10 人以下的企业有 26 家,占样本总数的%,员工人数在 10-19 人的样本企业有 29家,占总样本数的%,员工人数在 20-49 人的企业有 50 家,占总样本数的%,员工人数在 50-100人的企业有 35 家,占样本总数的%,员工人数在 100 人以上的企业有 74 家,占样本总量的%。

 在企业所在的行业性质方面,高技术行业企业有 112 家,占总样本量的%,而处于传统行业的企业有 102 家,占样本总量的%,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较为平均。

 从企业类型来看,在总样本中,国企有 37 家,占样本企业总量的%,外企有 31 家,占样本总量的%,合资企业有 34家,占总样本量的%,私营企业最多,有 101 家,占总样本量的%,其他类型的企业只有 11家,占样本总量的%。

 以上数据表明,样本的分布较为广泛,有较好的代表性,满足研究的基本要求。

 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就是检验所设计的量表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量表的信度分析包括内在信度分析和外在信度分析。内在信度分析重在考察一组评估题项是否测量的是同一个特征,这些题项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内在信度高意味着一组评估题项的一致程度高,相应的评估题项有意义,所得的评估结果可信。外在信度分析是指在不同时间对同批被评估对象实施重复测量时,评估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两次评估结果相关性较强,则说明在评估对象没有故意隐瞒的前提下,评估题项的概念和内容是清晰的、不模糊的,所得评估结果是可信的。

 本文主要通过内在信度分析检验量表各题项的内部一致性。内部一致性的评估方法有多种,这里采用 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评估,系数越高则说明信度越好,可靠性越高。Cronbach"s alpha 系数大于等于,对层面或构念而言信度非常高,效果非常理想,对于整个量表而言,说明信度很高,非常理想;Cronbach"s alpha 系数大于等于小于,对层面或构念而言信度很高,很理想,对于整个量表而言,表示信度高,效果佳;Cronbach"s alpha 系数大于等于小于,对层面或构念而言信度高,效果佳,对于整个量表而言,表示信度可以接受。

 本研究采用 SPSS 统计软件,外部知识获取量表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如表 4-2 所示。外部知识获取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6 个题项的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全部在以上,最低为,删除任何题项后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也没有显着提高。因此,外部知识获取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较高,信度较好。

 表 4-2 外部知识获取量表的信度检验 题项 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 删除该题项 后的Cronbach"s alpha Cronbach"s alpha Q1 外部知识获取(共 6个问题)

 A贵公司经常收集技术发展趋势信息 B 贵公司经常收集竞争者发布的研发信息 C 贵公司会通过与客户的互动和交流来收集客户资料和需求 D 贵公司经常与供应商讨论新产品开发的相关信息 E 贵公司经常与大学、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及沟通,来学习新的和重要的研发信息 F贵公司经常与分销商互动收集市场信息

 动态能力量表的信度检验如表 4-3 所示。动态能力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而 3 个构面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分别为、、,均在这一可接受水平之上,且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全部在 0.,6 以上,最低为。删除任何题项后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也没有

 显着提高。因此,动态能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较高,信度比较好。

 表 4-3 动态能力量表的信度检验 题项 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 删除该题项 后的Cronbach"s alpha Cronbach"s alpha 动态能力(共 11 个问题)

 Q2 感知能力 贵公司与同行业一般企业相比

 A能准确预测本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动方向 B 能意识到本行业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 C 能识别潜在竞争者的出现及影响程度 D能技术了解政府的管制与扶持政策

 Q3 吸收能力 贵公司与同行业一般企业相比

 A能够在员工之间分享公司的发展愿景 B 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并提供良好的培训 C 能够根据获取的信息更新已有的知识

 Q4 创新能力 贵公司与同行业一般企业相比

 A对创新活动投入大量人力 B 员工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C 企业文化鼓励员工进行变革和创新活动 D对变革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

 战略柔性量表的信度检验如表 4-4 所示。战略柔性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而 2 个构面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分别为、,均在这一可接受水平之上,且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全部在以上,最低为。删除任何题项后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也没有显着提高。所以战略柔性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较高,信度比较好。

 表 4-4 战略柔性量表的信度检验 题项 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 删除该题项 后的 Cronbach"s alpha Cronbach"s alpha 战略柔性(共 6 个问题)

 Q5 资源柔性

 A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共享程度更高 B 资源转换成本更低 C 寻找替代资源时间更短

 Q6 协调柔性

 A 能快速寻找新资源或现有资源的新的组合方式 B 通过组织系统迅速的安排资源并应用于目标用途 C 积极主动地对外部竞争做出反应

  创新绩效量表的信度检验如表 4-5 所示。创新绩效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各个题项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全部在以上,最低为。删除任何题项后的 Cronbach"s alpha 系数也没有显着提高。所以创新绩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比较高,信度比较好。

 表 4-5 创新绩效量表的信度检验 题项 分项对总项的相关系数 删除该题项 后的Cronbach"s alpha Cronbach"s alpha Q7 创新绩效(共 4 个问题)

 近两年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贵公司的创新情况:

 8 A新产品数量 B 新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C 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速度 D产品创新的成功率

  效度检验 效度主要包括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和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两种。内容效度主要用来反映量表内容切合主题的程度。内容效度需要在量表设计过程中进行把握,可以采用专家判断法或由相关专家及专业人士对题项进行评估。在本研究的问卷设计过程中,经过文献研究、访谈和试调查等一系列步骤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问卷的内容效度,通过这些步骤量表应该已经具有了很高的内容效度。接下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本研究中各变量的量表进行结构效度检验。

 (1)外部知识获取的量表效度检验 首先,运用对外部知识获取量表中的所有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外部知识获取量表的 KMO值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显示,外部知识获取的 KMO值为,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自由度为 15,显着性水平为 0,说明各题项之间存在共同因素,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在满足 KMO和 Bartlett 球形检验的基础上,我们借助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外部知识获取量表归纳为一个因子。具体分析结果见表 4-6。其中量表的因子载荷最高为,最低因子载荷为,具有较高的因子载荷水平。最终累积方差贡献率为%,总体来说,对问卷的解释力比较好。

 表 4-6 外部知识获取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 题项 因子 Q1-B Q1-A Q1-D Q1...

推荐访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绩效 因素 创新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