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6篇

发布时间:2022-09-25 09:20:04 浏览数: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6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6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6篇

篇一: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中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 操作、 猜想、 推理、 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育研究》 曾刊载过一篇调查数据, 反映某地区不同层次的 2000 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 其中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竟占 47%!

 这一惊人的数据给我们以怎样的警示? 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 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 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 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一、 寻找生活中的原型, 直接利用原型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 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 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 时, 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 讲清“表面积” 的含义后, 就让学生自己测量、 计算所准备的

 小纸箱

 的表面积, 交流计算方法后, 又领着学生去测量、 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 通过实际操作,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 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

 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 这部分内容时,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 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 喜爱的体育运动等, 在调查的基础上, 填写统计表, 绘制统计图,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 时, 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 学生宿舍、 食堂、 办公楼、 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 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 在图上应该怎样画等, 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的难点, 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

 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

 数学一旦“回到” 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 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 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二、 寻找生活中的经验, 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

 数学来自生活, 而高于生活, 最后又回归生活。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 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 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 中提出的新境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 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 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

 如在教学“平均分” 时, 先谈话导入:

 八月十五中秋节, 小文一家 4 口人在赏月, 爸爸分月饼, 分得很均匀, 每人一样多,

 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 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 最后引出:

 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

 这就叫“平均分”。

 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 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 的含义。

 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 的导入中, 指着讲台问学生:

 “如果让你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 到了右边又走回左边, 这样不断地走下去, 你能走完吗? ” 学生都哈哈大笑:

 “怎么可能走完!”我接着又说:“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 ”全班大声说:“好!”“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 有一天, 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 ……’” 这时小强笑着说他也会讲, 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搞笑, “不就是重复了 , 循环了吗? ” 我就顺势引出“循环” 二字的含义,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而在学习了“圆的认识” 后, 我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这一生活问题, 启发、 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

 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 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从而使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三、 寻找生活中的模型, 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 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 学生又很难理解, 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 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 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 时, 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 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 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 在教桌上进行

 演示,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

 在教学“认识圆柱” 时, 我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圆柱”。

 全班同学放学后都积极行动,用硬纸板、 包装盒、 彩纸等材料, 依照圆柱制作起来, 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

 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 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 学到了很多知识。

 四、 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数学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 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 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小明家有黑山羊 8 只, 绵羊 5 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学生立即回答是 13 只。

 我又请三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 并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 用加法计算” 这一规律。

 而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 首先出示情境图:

 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 准备装修, 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 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 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

 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 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 我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

 在验证前, 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 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

 学生在独立举例后, 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 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 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 树立了

 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五、 寻找生活情境, 用以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 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 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 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 采用直观语言、 实物演示、 游戏、 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

 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 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们在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把 4 根小棒用线捆成一个长方形, 在带领学生测量、 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后, 随手一掌把这个长方形打歪了, 学生先是一愣, 然后突然醒悟(长方形一歪, 不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吗), 很多学生立即联想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接着我顺势引导, 整节课学得轻松而有效。

 又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之后, 我让学生计算:

 小丽家建新房, 他的爸爸想在房子的左边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 长 12 米, 宽 4 米, 深 1.5 米, 如果拖拉机每车拉土 0.9 立方米, 请你帮他爸爸算一算, 需要拉几车? 而在学习了小数乘法后, 我设计了一个“上街购物” 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家长, 有 50 元人民币, 到街上应怎样购买物品? 要从哪些方面考虑购买呢? 学生在探讨的时候, 发现了生活中的交通, 物品的品牌、 价格等, 也考虑到家中的实际需要等。

 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 不仅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 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而且增强了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来自生活、 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 把教学归朴于实践, 归朴于生活, 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学得主动、 学得轻松, 而且能较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篇二: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广角──植树问题在一条线段上植树执教者:冯志兰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准备题:

 绿化队要在相距20 m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 m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20 ÷5+1=5 (棵)

 答:一共要栽5 棵树。探讨:

 大象馆和猴山相距20 m。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 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这两个题目有什么不同?

 二、比较分析,迁移新知准备题:

 绿化队要在相距20 m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 m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探讨:

 大象馆和猴山相距20 m。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 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三、理解归纳,得出模型两端都栽两端不栽棵数= 间隔数+1棵数= 间隔数-1

 三、理解归纳,得出模型探讨:

 大象馆和猴山相距20 m。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 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树?20 ÷5-1=3 (棵)3 ×2=6(棵)答:一共要栽(棵)答:一共要栽6 棵树。

 四、课堂练习,应用新知1 .一条走廊长32 m ,每隔4 m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摆放一盆植物(两端不放)。一共要放多少盆植物?32 ÷4-1=7 (盆)

 答:一共要放7 盆植物。如果改为两端都放,该怎么算?如果改为两端都放,该怎么算?

 四、课堂练习,应用新知2 .一根木头长10 m ,要把它平均分成5 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 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5-1=4 (次)8 ×4=32(分钟)答:一共要花(分钟)答:一共要花32 分钟。

 五、利用变式,强化认知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 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每隔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每隔5 m 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35 ÷5=7 (棵)答:一共要栽7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 )在一条长2 千米的公路的一边栽白杨树,每隔8米栽米栽1棵,最多可以栽多少棵?最少可以栽多少棵?(棵,最多可以栽多少棵?最少可以栽多少棵?(2 )搬运工从一楼到二楼,走了16 级台阶,王丽家住6楼,每相邻两层台阶相同,从一楼到六楼一共走多少级台阶?(楼,每相邻两层台阶相同,从一楼到六楼一共走多少级台阶?(3)一个古老的摆钟,于六时整敲响六下,需时五秒钟;那么,在正午敲响十二下时,需时多少秒?)一个古老的摆钟,于六时整敲响六下,需时五秒钟;那么,在正午敲响十二下时,需时多少秒?

篇三: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活中的数学

  ——纸盒中的数学

 【摘要】

 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甚至连一个火柴盒倒下也可以发现著名的定率——勾股定律 可以说明不管是在哪里,不管用什么东西。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数学奥秘。今天我研究的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纸盒(箱)子有关。

 【关键字】

 纸盒(箱)子

 体积

 空间占有率

 减少空间

  在生活,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形状的纸盒子。有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这些纸盒子,不但十分的占空间,而且有产生了许多纸类垃圾。

 但是我看见了此种情况,就联想到了一个问题。假如,这些纸盒子的表面积都是相同的,那他们的体积是否相同?于是我展开了下面的实验。

 首先我找来了,三个表面积相同的纸盒子

  长方体,圆柱体以及正方体,我们假设他们的表面积都是为 96dm ² (现在计算不含有厚度)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表面积 96dm ²

 96dm ²

 96dm ²

 长宽高(半径 高)

 体积

 正方体的边长则是这么算:

 边长 6a ² =96dm ² ,a²=16dm ² ,a=4dm 解得:正方体的边长为 4dm

 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长>4 宽>4 高<4,②:长>4 宽<4 高>4,③:长<4 宽>4 高>4, ④:长>4 宽<4 高<4,⑤:长<4 宽>4 高<4,⑥:长<4 宽<4 高>4 那我们选取体积最大的值,也就是最靠近 4 的,我们将这个长方体看做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纸盒子。(精确为 0.1)

 我们就取 4.1dm 来作为长方体的长宽,接下来算它的高。

 长=4.1dm

 宽=4.1dm

 高=a 高

 2(4.1*4.1)+4(4.1a)=96dm ² , 4(4.1a)=62.38dm ² , 4.1a=15.595 ,a≈3.8 解得:长方体的高约为 3.8dm,长宽均为 4.1dm

 圆柱体的半径与高:计算公式为 2r ² π+2rπh π是无理数所以取值为:3.14 半径<3.91 均可以,那我们取值为 2.5dm,(取最高 3.9,不符合事实)

 将 r=2.5 带入计算公式:2*2.5 ² *3.14+2*2.5*3.14h=96dm

 39.25+15.7h=96dm 15.7h=56.75dm

 h≈3.6

 解得:圆柱体的半径为:2.5dm,高约为:3.6dm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表面积 96dm ²

 96dm ²

 96dm ²

 长宽高(半径 高)

 4.1dm、4.1dm、 3.8dm 4dm 2.5dm、3.6dm 体积

 拥有了长宽高(半径 高)就可以算出它们的体积了 正方体的体积为:a ³= 4 ³ =64dm ³

  ∴正方体的体积为 64dm ³

  长方体的体积为:abc=4.1 ²* 3.8=16.81*3.8=63.878dm³ ∴长方体的体积为 63.878dm ³

  圆柱体的计算公式为 S 底 h=πr ²h 圆柱体底面积为 3.14*2.5 ²= 19.625dm ²

 圆柱体的体积 19.625*3.6=3.14*6.25*3.6=70.65dm ³ ∴圆柱体的体积为 70.65dm ³

  根据以上总结,将个个体积填入表格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表面积 96dm ²

 96dm ²

 96dm ²

 长宽高(半径 高)

 4.1dm、4.1dm、 3.8dm 4dm 2.5dm、3.6dm 体积 63.878dm ³

 64dm ³ 70.65dm ³ 根据比较不但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而且得出:

 长方体体积<正方体体积<圆柱体体积 【概括】第一个问题的概括,表面积不同,体积不会相同。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离正方体的棱长越接近(不包括相当)体积就越与正方体的体积相近。

 下面我又有一个问题了体积越大是不是越好,比如用这些盒子去装一个长宽高都为 3.5dm 的货物,选用哪种盒子最节省,又是正合适的。

 一个货物长宽高都为 3.5dm ³ 可算出它的体积为 42.875dm ³ 接下来可以来对比:

 正方体的棱长>货物的长宽高,体积>42.875dm ³ 长方体的长宽高>货物的长宽高,体积>42.875dm ³ 圆柱的直径>货物的长宽,高>货物的高,体积>42.875dm ³

 看起来都可以放入,那看哪个盒子最节省一点。也就是看哪个盒子的多余的体积最少。

 正方体剩余体积=64dm ³- 42.875dm ³= 21.125dm ³ 长方体剩余体积=63.878dm ³- 42.875dm³=21.003dm ³

 圆柱体剩余体积=70.65dm ³- 42.875dm³=27.775dm ³

 我们将他们的多余的体积加以对比 21.003dm ³ <21.125dm ³ <27.775dm ³

 结果得出长方体的纸盒子为最省,圆柱体纸盒子过于浪费。

 【概括】体积越大,不一定是最好的,可能会对生活产生更多的垃圾,在环境中占空间更大。

 现在又来了一个问题,假如:一张厚度为 1dm 面积为 10dm ² 的纸需要 1/5 棵树,这里有两种装货物的纸箱子,厚度分别为 0.2dm、0.1dm,表面积分别为为 100cm ²、 200dm ²。

 假如要装 100 个同样的货物(不考虑空隙浪费),那制作这些纸盒子需要多少树木,使用哪种纸盒子更加节省木材,让我们研究一下吧!

 首先列一个表格,将它们一一对入

  纸盒子①

 纸盒子②

 表面积 100cm² 150 cm²

  厚度

  0.2dm 0.1dm 长宽高 5、5、4 10、5、3

  为了将单位同一,我们将厚度的 0.2dm 转化成 2cm,0.1dm 转化成 1cm 现在我们将这个这个纸盒拆开可得到 2 个 25cm ² 的纸 4 个 20cm ² 接下来算它们 100 个的数量有多少厚度。上下的纸有 20*100=2000cm ² ; 前后的纸有 25*100=2500cm ² ;左右的纸有 20*100=2000cm ² 。

 将它们转化成分米结果为 25+20+20=65dm ² ,它们的厚度均为 2cm。将它们平均化为厚度1dm,面积为 10dm ²。

 因为它们的厚度是 2cm 所以从中先将它们÷以 5(代表有 5 组重叠了),剩下 15dm ² 结果是有 1 组 1dm 厚度 10dm²面积的纸,余 10cm 厚面积 5dm ² 的纸。

 也就是说,这些纸盒一共消耗 1/5+1/2*1/5=3/10 棵树。

 下面我们算纸盒②:

 现在我们将这个这个纸盒拆开可得到 2 个 50cm ²、 2 个 30cm ² 和 2 个 15cm ² 的纸 接下来算它们 100 个的数量有多少厚度。上下的纸有 50*100=5000cm ² ; 前后的纸有 30*100=3000cm ² ;左右的纸有 15*100=1500cm ² 。

 将它们转化成分米结果为 50+30+15=95dm ² 它们的厚度均为 1cm。

 将它们平均化为厚度 1dm,面积为 10dm ²。

 因为它们的厚度是 1cm 所以从中先将它们÷以 10(代表有 10 组重叠了),剩下 9.5dm²结果是有 0 组 1dm 厚度 10dm²面积的纸,余 10cm 厚面积 9.5dm ² 。

 也就是说,这些纸盒一共消耗 19/20*1/5=19/100 棵树。

 接下来进行对比将第一个数据 3/10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 10 倍得 30/100 结果为 30/100>19/100。所以减少厚度反而会减少砍伐树木的数量。但不要过度减少厚度,厚度太小反而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例如:纸盒易破,不可包装重物,不可包装尖刺物。所以合适的厚度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接下来,我又产生了一个疑惑。假设一个人搬家,他要用箱子去装东西,搬运物体的有两种箱子,分别是大的正方体箱子,另一个是小的正方体箱子。房间的内体积为 30m ³ ,最好使

 用哪一种箱子来搬运。(该计算包括厚度)厚度分别为 0.25cm、0.5cm 小的纸箱长宽高是大的纸箱的 1/4,体积是大纸箱的 1/64 倍。

 小纸箱

  大纸箱

 长宽高 2dm、2dm、2dm 8dm、8dm、8dm 体积

 8 dm³

 521 dm³

 厚度 0.25cm 0.5cm

 为了平均单位,把分米转化成厘米结果就是这个。

 小纸箱

  大纸箱

 棱长 20cm 、 20cm 、20cm 80cm 、 80cm 、80cm 体积

 8000c m³

 521000c m³

 厚度 0.25cm 0.5cm 假如,一个箱子可以装满,没有空隙。一共有 6000000cm ³ 那是用小箱子还是大箱子省空间。

 小纸箱的内棱长=20-2*0.25=20-0.5=19.5cm ³ 内体积=19.5 ³ =7414.875cm ³

 810 >6000000 / 7414.875>809 ∵810>6000000 / 7414.875>809

 ∴6000000 / 7414.875≈810(符合实际)

 小纸箱的外体积为 8000cm ³ ,810 个小纸箱的体积等于=810*8000=6480000cm ³ =6480dm ³ =6.48m ³

 30m ³ -6.48m ³ =23.52m ³ 小纸箱的占余后剩下 23.52m ³ 可使用

 大纸箱的内棱长=80-2*0.5=80-1=79cm ³ 内体积=79 ³ =493039cm ³

 13>6000000 / 493039>12 ∵13>6000000 /493039>12

 ∴6000000 / 493039≈13(符合实际)

 大纸箱的外体积为 521000cm ³ ,13 个大纸箱的体积=13*521000=6773000cm ³ =6.773m ³

 30m ³ -6.773m ³ =23.227m ³ 大纸箱的占余后剩下 23.227m ³ 可使用

 ∵23.227m ³ <23.52m ³∴ 最好使用小纸箱来搬运,减少了空间。

 【总结】生活中有着许多的数学奥秘,比如这个纸箱子,让我们从中得知了:表面积相同,体积不同,而且,长方体体积<正方体体积<圆柱体体积;在装货物时,体积越大的,但它不一定是最省内体积的,所以采用合适的纸箱子,可以更加减少空间的浪费;搬家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箱子,可以更加减少空间的占有率。以上就是我的报告。让数学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吧!

篇四: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它可以是学生对某一个数学问题的理解、评价,可以是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可以是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经过等。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级数学小论文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有关小学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

 数 斛 学,在生活中时常能显现它的影子,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 罄 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不但要用到数学,而且也能学到数 碜 学知识。

 今天,爸爸妈妈去公园散步健身去了,让我在 城 家好好看书、写作业。等作业写完时,他们还没回家。闲  得无聊时,我就想上网玩一会儿。

 于是,急忙奔向书房 绵 ,打开电脑正准备上网时,我愣了,原来爸妈早料到我这 彰 招,竟然在电脑上设置了开机密码。这可把我急得团团转 岁 ,可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这样一个大好机会。正当我在发 Ж 愁的时候,我在屏幕下方发现了一个密码提示,我像抓住 衾 了救命稻草一样。可仔细一看,又让我犯了难。原来,这  个提示是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1+2+3+4+ 锋5…….+99+100=?这道题的答案就是开机密码 嬲 。

 我一看题目,头都大了,更别说算了,从来没做过这 瓦 么

 复杂的题目。可算不出来,就不能上网。为了能上网, 泷 我只得拿出纸张,认真的演算起来。在经过几次演算后, 莅 看着长长的算式,我是真的犯了难。就仔细琢磨,有没有 溢 什么规律和简便的方法可用。经过尝试之后,我终于找到 瀚 了计算的方法,用最大数相加最小数,以此类推,1+1 龚 00=101、2+99=101…….50+51=1 趟 01,正好是 50 个 101,最后我终于算出了答案是 5 え 050!当我把答案输入密码时,一下就开机了,让我兴 饷 奋地跳了起来。

 当爸爸妈妈回到家时,我还在网上正开 矜 心的玩着呢,他们见我在上网,非常惊讶,便问我是如何 吏 **密码而上网的,我便把刚才的市场计算方法告诉了他 蜮 们,他们听了哈哈大笑,说下次要用难点的题目设密码了 菩 。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  处处充满了知识,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学到知识,解 荧 决问题! 有关小学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

 形式 什 一变 思路通 “注意了!注意了!动物王国数学竞赛马 鳊 上就开始了!请各位参赛选手做好准备。”大巴兔扯着嗓 痊 子喊着。小动物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随着比赛 呆 信号一声令下,小动物们个个投身于紧张的考试之中,克  服了一道又一道难题,本次比赛的杀关题是一道简算题:

 奢 用简便方法计算×43-860× ,小动物看了题目, 酎 个

 个冥思苦想,小皱起了眉头,小狗抓耳挠腮,小猴灵灵 埚 看看题目,联想到前面学过的知识,符合乘法分配律展开 柯 后的“两边乘,中间加或减”这一形式,但是两边的乘法 荬 当中没有相同的因数,也就不可以将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 嘭 ,“860 与 43 有关系,是 43 的 20 倍,”能否将 ≠ 它转变成两边有相同的因数的形式呢?小猴就这样想着、 嵩 在草稿本上画着、算着……,渐渐的,题目在小猴的转换 坷 中有了眉目:

 ×43-860× =×43-(43× 衙 20)× =×43-43×(20×) =×43-4  ̄ 3× =()×43 =10×43 =430 就在小 轼 猴把这道题目写完后,比赛结束的铃声也敲响了。小猴灵 ‰ 灵高兴地与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思路,小动物们在灵灵的讲 片 解下个个拨开了云雾,犹如见到了晴天。慨叹道“这真是 幻 形式一变,思路通呀!”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做上 姓 面类似的题目吗?那就请尝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 τ

 这道题目吧! 小数的遭遇 我的名字叫小数,一、二  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基本不认识

 我,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开始 吱 渐渐的认识我了。学生们和我相处还可以,因为我和学生 ⑵ 们才刚刚接触,学生们对我还不够了解,不是有一句话吗 噌 ?无知者无畏。可到了四、五年级,我的境况就举步为艰 ヱ 罗。这不,四年级计算小数加减时,写竖式老师要求数位 蕊 对齐,五年级计算乘法时,写竖式我数位对齐了,老师说 | 我站得不对,要我末位对齐。不但把我搞晕了,还害得学 も 生们对我是满腹牢骚,你也变得太快了吧?给我们学生计 耍 算增加了难度不说,还当我知道加减法和乘法是怎样站位 莸 时,又来了个除法,这回可不是什么对齐了,老师要我移 萎 动我小数点的位置,如果除数是小数,计算前要把小数扩 诒 大成整数,而被除数也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点也移 到 动相同的位数。商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 ¨齐。孩子们可麻烦了,有的记住了,有的没记住的计算就 ⑻ 错了,可害苦孩子们了。

 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增添了不少  的麻烦,可在生活中更是给人们添乱。这不,有一天,小 盛 数偷偷溜出校园,它想知道在大人们的眼里,我小数是怎 冬 样的待遇呢。它悄悄的来到大街上,见到王阿姨在市场上 身 买了一把韭菜千克,每千克元。王阿姨应付元,可只给了 犸 四角四分,这回让王阿姨占了点便宜,少付了元,为啥呢 鲵 ?我正在纳闷,王阿姨说话了:“不怪我没道德,不付元 壤 钱,因为没有这种货币,只好四舍五入了。”小数又走到 羼 蛋糕店,听见一位顾客在问老板:“用克

 奶油做一个蛋糕  ,50 克奶油最多可以加工多少个这样的蛋糕?”见老板 痖 一算帐说:“可以做 6 个”。小数想:“不对呀,应该是 Ъ ……个,按照四舍五入法应该可以做 7 个蛋糕才对呀?可 ° 怎么老板只能做 6 个呢?”老板继续说道:“尾数……个  不够一个,所以也就不好做了,要不顾客会告我偷工减料 掬 了。”“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只能去掉整数后面的尾  数来计算蛋糕的个数。”小数遇到这样的情境,心想:真 订 是拿我好说话,一会儿要什么四舍五入法,一会儿又什么 碾去尾法。可倒霉的事还在后面呢。小数还没离开蛋糕店, 绛 又看见幼儿园阿姨来买 50 个奶油蛋糕,要营业员每 8 个 饷 装一盒。小数自己算了一下:“要个盒子。按照四舍五入 歙 法、去尾法我想怎么也是个 6 个盒子呀,”可营业员说要 洵 用 7 个盒子,因为还有 2 个怎么也得用盒子装啊,这时的 饷 小数都得采用进一法,所以是 7 个盒子。“人家说得也有 菔 道理呀。可想起自己今天的遭遇,心里感到实在是无能为 兖 力。” 晚上小数回到家里,气愤地对整数说:“不管怎 ケ 么的,在科学家眼里我小数还是个大红人儿呢?”同学们 犋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谜底还是自己去找找吧。

篇五: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为了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为了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新课程标准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数学来源于生活因而数学教学更应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现在的数学教学中许多的教师还在走老路子为传授新知而讲解例题完全不考虑例题的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相符合不去考虑学生的生活感受不去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气息为了巩固、提高练习的效果让学生机械、重复的操作以致给学生的思维戴上了“紧箍咒” 完全放弃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学生呢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丧失了知识的应用价值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练习完全不去考虑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不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许多学生就连去逛超市时竟不能自主算出买的东西的总价而依靠收银员即便按错价格也一无所知。呜呼悲哉如此学了数学知识又有何用呢

  那么如何让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去呢

  促使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走进生活就是教师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作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素材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抓住“生活细节” 传授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有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抓住“生活细节” 。

 “生活细节”就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商店里 15 支铅笔 售出 9 支 还剩几支学生通过自己移动铅笔寻求计算方法 15-9就是共有 15 支铅笔 移动 9 支铅笔 还有 6 支没动 则得数为 6 支 有的用破十法 15-10再算 5+1有的拆减数把 9 分成 5 和 4先算 15-5再算 10-4。方法多样人人参与探讨解答的方法。接着我又出示同类问题让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同类问题中去。学生主动研究学习达到了学习与生活知识的结合。

  又如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安排了这样的插曲你们知道我们身上有许多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和脚底长度大约是 11„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罪犯的身高„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产生兴趣教师就有了引导学生来研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时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的精神。

  这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二、利用“生活画面” 扩大课堂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实践活动使学生直接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去探索、寻找。

  如学生骑自行车上学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当两人想要并排骑车时虽然两人踏地转数一样但总有快慢之分或者两人同时并排骑车时总有一人要踏地快一些。通过观察从中学生就会发现以上现象是与自行车的车轮有大小有关就刺激学生去探索其中的奥秘。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研究发现车轮大周长就大反之周长就小。进一步学生

 又会了解到圆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同样的问题每次从家到学校自行车骑得快时间就短反之时间就长从而引出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时间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同一生活画面却让学生在已有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摸索、研究收获了许多实践知识这无异于扩大了课堂的教学规模把数学教学延伸到了具体的生活中推动了学生的实践学习。

  三、演示“生活现象” 解决疑难

  数学的许多概念和法则是在很多实物原型和事例中经抽象和概括而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学生往往对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产生疑问难以消化理解和掌握。教师就要结合生活现象利用事例展示学生的疑难点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高效快捷演示许多实物的原型和事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接受知识的规律。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加深对“相遇”概念的理解我设计以下演示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学“相遇问题”这节课 时正好有其他老师听课。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 “同学们今天有几位老师来听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教室里响起“哗哗”的掌声气氛活跃极了。我接着说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你们知道鼓掌也有学问吗”这一下把全班同学给问住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好我抬起双手掌心相对两掌距离约有肩宽然后双掌缓缓相向运动猛烈碰击发出响声。

 “大家看清楚了吗开始手掌在两地然后同时相向运动在一定的时间里两掌相遇了碰撞后才发出响声 ”我边说边做边板书两地、距离、同时、相向、相遇。

 “大家想知道这里头的学问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

 ”接着板书课题相遇问题。也可配合多媒体技术演示。用课件展示高速公路的画面让学生在情景中找到“相遇、向背”等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又如学生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对于“面、棱、顶点、长、宽、高”的概念易产生混淆教师联系了学生学做菜时的切菜感受让学生自己动手切马铃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逐渐掌握了以上的概念。

  这样教师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四、设计“生活情景” 运用知识

  数学知识应加以运用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数学知识如能在具体生活情景中加以运用将数学知识与“身边数学”有机结合才能有利于实实在在的巩固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处处隐含着数学知识。在“五一”黄金周前我抓住时机为学过的统计知识上了一堂“生活数学练习课” 课题是“好乐多”超市营业额的启示。同一家超市同样的商品价格为什么黄金周前与黄金周期间的营业额会天差地别怎样证明你的观点

  同学们争论的结果大致是客流量与顾客的多少决定着营业额的升降。同学们统计后制作的“好乐多”超市“五一”黄金周前与期间一上午的顾客流量条形统计图与营业额折线统计图证明了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

  又如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后理解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在碰到课桌椅摇晃时就能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特点来修理。

 因此数学知识在实际中运用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意识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

  总之,目的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与生活融于一体的境界。

篇六: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中的数学小论文

 合理利用资源

 发挥最佳效益

 记得是星期六的一天早上,爸爸带我去看望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生活来源主要靠养鸭为生,平时爷爷奶奶就吃住在鸭场,我到了爷爷奶奶处,免不了要看鸭舍,喂鸭子。鸭场沿河沟而建,其余三面是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我向爷爷喂鸭场地为什么不建成正方形而建成长方形,我还对爷爷说,‘我们老师说过,栅栏的长度一样时,围成的正方形面积要比长方形的面积要大,’爷爷笑呵呵地对我讲,‘你说的情况与我们这个喂鸭场地的情况不一样,你看我的这个场地,一面利用水沟围,三面利用栅栏围,不是四面,’接下我天真地说,‘水沟长着呢,为什么不围更长一些呢,那样面积不就更大了吗?’爷爷说,‘这就不一定了,’爷爷说, ‘萍萍呀,听说你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了,今天正好我来考考你,我这个喂鸭场地,三面栅栏共长 40 米,你想想看我们这个喂鸭场的面积最大可以围成多大呢?’

 带着问题,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我采用列举的方法,推想:假设宽 1 米,长是 38 米,面积就是 38 平方米;宽 2米,长是 36 米,面积就是 72 平方米,逐步列举…宽 10 米,长 20 米,面积是200 平方米;再往下逐步推算面积,面积又逐步减少,另外我又列举了其他的数加以证实看看有什么特点,我从中摸索了这样一个规律,象这样利用一边是河沟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也不是长越长面积越大,而是长的长度是两条宽的和时面积最大。带着成功的喜悦,我跟爷爷说,‘爷爷呀,你考我的问题,我想了一下,不知道对不对,’爷爷让我讲讲看,我说这个喂鸭场地面积最大是200 平方米。爷爷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我孙女是好样的。’

  从这个实例中,我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合理地科学地利用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从中我也感受到,数学会给人们带来智慧创造财富,可以说是,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数学,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推荐访问: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 五年级 小论文

热门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