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10-22 11:30:06 浏览数:

【摘要】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能力落到实处。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一、创新意识及其特征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入的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广博;具有驾御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

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 注重问题的教学,以提问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从而获得主动发现的机会,对于问题的选择、呈现和解决方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

(1)问题的来源及选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收集大家思考的错误问题,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提出问题,并以此作为问题的来源,例如,“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内容,我们用时钟拨快、拨慢的区别来作为问题,从而引入角的新概念。

(2)讲究问题的呈现方式,对于问题,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最好能由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发现问题,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因为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讲,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独立操作还是集体研究,或小组讨论?是先独立研究再相互交流,还是带着问题看书自学?这与所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关,通常的做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活动,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问题解决后进行小结,将触发思维的因素进行显现,将引导思维的方法、策略进行提炼。让学生分析把握,为今后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2 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是关键,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学生主动参与自身发展,以达到他们身心充分、自由发展的开始,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主、自控的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发扬民主教学作风,创设和谐、平等的适学氛围,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精神,就成为促成学生潜在的创新之火进发异彩的必要先导和关键,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提倡如下做法:(1)允许“插嘴”,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质疑提问,插嘴是一种特殊提问方式,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插嘴的时候,正是他触发主体意识,积极思维探讨,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维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插嘴”,勇于质疑,师生合作,探求真知,(2)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脑手二者的相辅相成,能使大脑左右两半球趋于阶同活动,使两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充分发挥并结合。这对激发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大的,“心之官则思”,思维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是十分重要的。

3 引导学生联想,培养创新兴趣,联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头脑贮存的知识,扩大思维覆盖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思维深刻,认识升华,开阔学生的思路,利用数学中的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在讲解数学必修1中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这一课时,对于引导学生去探究函数的零点判定方法,我让学生观察两组小明过河的镜头,然后让学生画出小明过河的轨迹,如果我们将河抽象成x轴,则学生画的轨迹有些可以作为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与x轴相交,“这时候小明前后的两个位置和x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这是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很容易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课后反馈来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4 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去发现真理,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品质在青少年时期培养尤其重要,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尽力体现在情境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点的捕捉等方面,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来进行教学工作,并大胆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从而达到使学生多进、多动、多猜、多发现、多创造的目的,愿以我们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一代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

推荐访问:浅谈 创新意识 培养 能力 数学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Top